首页 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举报
开通vip

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签名: 邱方明 导师签名:杨伟民 日期: 2007 年 6 月 20 日 摘 要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贫困问题,或者是绝对贫困或者 是相对贫困。从贫困的成因看,贫困问题更多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在经济市场 中本身就存在着引发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贫困的内在因素,简单的说这就是经 济市场中的贫困陷阱,是个体很难突破的。如果把社会福利的含义作扩大化的理 解,现代国家一般都存在社会福利制度,更准确地讲都有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 式开展的反贫行为,包括区域性扶...

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签名: 邱方明 导师签名:杨伟民 日期: 2007 年 6 月 20 日 摘 要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贫困问题,或者是绝对贫困或者 是相对贫困。从贫困的成因看,贫困问题更多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在经济市场 中本身就存在着引发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贫困的内在因素,简单的说这就是经 济市场中的贫困陷阱,是个体很难突破的。如果把社会福利的含义作扩大化的理 解,现代国家一般都存在社会福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更准确地讲都有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 式开展的反贫行为,包括区域性扶贫、社会救助、提供公共服务等等。这些行为 毫无疑问对于消减贫困产生了巨大作用,但值得深思的是,转移支付本身也存在 着陷阱,尤其是诸多选择性的福利项目将贫困、资格与救助融合在一起,使得福 利成为一种诱惑拥有贫穷资格的物质,这就是在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问 题。 本文就是将贫困陷阱放在经济市场和福利系统这两个场所或说两个制度体 中考察,通过运用恰当的经济学模型和社会学思想理论以及较为严格的逻辑揭示 出贫困陷阱的内生机制并挖掘影响贫困陷阱的关键变量,从而提出对策。在具体 分析过程中,本文第 4 章集中论述了经济市场中贫困陷阱的发生机制和作用原 理,其中又按照农村和城市的不同情况分别予以了分析;第5章集中论述了福利 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同样按照农村和城市的不同情形予以了分析;第6章从经济 市场与福利系统互动的角度考察了贫困陷阱的发生机制和作用原理并提出了三 个有效性对策。此前关于贫困陷阱方面的研究很少从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相互作 用的纬度来探讨问题,本文这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贫困陷阱研究方面的一 个空白。 关键词:经济市场;福利系统;贫困陷阱;索洛模型Abstract Most of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n certain scope have the poverty problems, which are absolutely impoverished or relatively impoverished. From the angle of impoverished origin, The poverty problem is mainly an economic problemThere are some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market which contribute to one’s impoverishment. In brief, this is the “poverty trap” in economic market which is very difficult for somebody to breakthrough by virtue of his her own strengthIf we put the concept of “social welfare” in a large sense, there are generally welfare system in modern countries. Accurately says, it is very universally for any a government to take actions of eliminating poverty by transferable payment, including regional anti-poverty, social assistance,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etc. Undoutedly, these measures are important to alleviate povertyBut what is worthwhile thinking is that transferable payment of government may exist poverty trap, specially some selective welfare items. Welfare becomes a kind of material that entice one to secure qualifications of poverty, which is the “poverty trap” in welfare system In this text, “poverty trap” is put into economic market and welfare system to be analysed. The inner mechanism of ”poverty trap” and the crucial variable influencing “poverty trap” is revealed by means of using appropriate economic model and sociological theories and strict logic, thereby proposing the countermeasures. In concrete analysis process, the chapter 4 elaborates the inner mechanism in economic market, among which the content is express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 between countryside and city. The chapter 5 discusses “poverty trap” in welfare system and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is considered in a similar way as the last chapter. In chapter 6, the inner mechanism of “poverty trap” is examinated in the view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market and welfare system. In the end, three measures are developed. There has no analysis of “poverty trap” in this view, saying from this significance, this text has filled a blank in the research of “poverty trap”目录 第1 章 导言. 1 1.1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1 1.2 相关概念厘定3 第2 章 文献综述 8 第3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第4章 经济市场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14 4.1 农村经济市场贫困陷阱分析 14 4.1.1 农村资本稀缺与贫困陷阱分析. 17 4.1.2 农村人口出生率与贫困陷阱分析. 19 4.1.3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与贫困陷阱分析 21 4.1.4 资本储备折旧率与贫困陷阱分析23 4.2 城市经济市场贫困陷阱分析 24 第5 章 社会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28 5.1 农村福利系统的贫困陷阱分析. 28 5.2 城市福利系统的贫困陷阱分析32 5.2.1从隐性就业的经济理性谈起. 33 5.2.2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贫困陷阱分析34 第6 章 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的互动效应分析 396.1确立两个制度工具相 互替代的均衡点40 6.2 对选择性福利供给的 反思 小班合家欢主题反思小班合家欢主题审议反思小班合家欢反思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 43 6.3 通过构建多种福利要素并存的福利组合链接两种制度..46 第7 章 结束语. 49 参考文献52 致谢 55 图 表 索 引 图1 出生率影响资本存量曲线 图„„„„„„„„„„„„„„„„„„20 图2 产出率影响资本存量曲线 图„„„„„„„„„„„„„„„„„„21 图3 中央与地方博弈模 型„„„„„„„„„„„„„„„„„„„„„29 图4 混合策略均衡解图 示„„„„„„„„„„„„„„„„„„„„„30 表1 城市低保人员中劳动与生活自理能力的频次统计„„„„„„„„„32 表2 已经稳定再就业的低保对象平均工资表„„„„„„„„„„„„„35 表3 全国各地区低保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平均值的数据表„„„„„„„„„„„„„„35 表4 低保对象享受配套救助一览 表„„„„„„„„„„„„„„„„„36 表5 中国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支出之 比„„„„„„„„„„„„„„„44 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第1章 导言1.1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贫困陷阱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在经济市场中的含义主要指自由竞 争带来的贫富分化,而且这种分化在完全竞争的经济市场里只能愈趋愈烈,昀终 贫富阶层固化为一种均衡状态,贫困群体单纯的经济竞争没有突破这种均衡状态 的希望,从而持久性地陷在贫困陷阱中,但是经济市场与贫困陷阱的具体联系并 没有通过严格的经济学或社会学分析加以表达,而我们昀常见的解释仅仅是类似 于“马太效应”的较为笼统的解释。经济市场到底存在哪些导致贫困陷阱的机制 和因素也是不明确的,尤其是当把这个问题放到中国的复杂环境中,在城市和农 村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导致贫困陷阱的因素又有所不同,这些问题都不难想见, 关键是如何找到一种更为有利的分析工具加以解释。同样,当我们抛开经济市场 环境,单纯考虑国家为减缓阶层间和社会成员间的差距而做出的社会福利制 度安 排,贫困陷阱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对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仍然有 着同样的问题,福利会导致懒惰和依赖,从而降低工作的积极性这种解释已经司 空见惯,但是福利供给与贫困陷阱的内在联系却没有更为准确和实证的表达。昀 主要的是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间的互动效应对于贫困陷阱的影响更没有系统的 分析,事实上,经济制度和福利体系这两个建制的相互影响和彼此作用是致发贫 困陷阱的主因。 在经济市场中,只要政府不做干预,在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一切稀缺资 源都将朝向经济效率高的部门聚集,起初社会的行业和部门分化出的经济效率高 低只是行业本身的性质和部门本身的初始禀赋使然,包括部门人力资源禀赋、地 理位置禀赋等因素。所以在经济市场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由于初始位置的差异带来 的长期资源分化的态势,这种态势由区域、行业、部门昀终弥散至区域行业及部 门中的个人。于是一种不难想见的逻辑不言自明??昀初的禀赋差异导致吸收 和 利用资源效率的差异,从而在整个社会结构中首次划分出高效区域与低效区域。 自此之后,社会的所有稀缺资源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沿着生产效率的分水岭不断 1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发生着积聚分化,从而使前期的分水岭愈加明朗化,也预示了将来的资源分配以 更加明确的路线进行优化配置。这使得有些区域变得越来越美丽繁荣,有些区域 变得越来越肮脏不堪,有些行业变得越来越兴旺发达,有些行业变得越来越萧条 破败;有些人的财富积累正如日中天,有些人正在变得一无所有。当这种差距足 够大,就会由一种动态的位势变成一种静态的均衡。在这种均衡格局中意味着有 两个集团首先在内部实现了均衡,其一是高效集团的不断发展着的均衡,其二是 低效集团不断停滞的均衡,后者就是“贫困陷阱”的经济学表达。如果没有外力 作用于这种社会结构,在完全的竞争市场中,这种两极分化的均衡格局很难有突 破的希望。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史见证了这个完全自由竞争市场潜在的社会矛盾和 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所以后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轨迹永久的带上了国家即政府 的烙印。 如果单从经济产出来看,政府作用于经济市场的昀为明显的特征是在其外构 建了新的系统即福利系统,因为政府的一切经济产出即提供公共物品。政府本身 没有恰当的理由只为填充某种仅仅由自由竞争市场带来的鸿沟而做出制度安排, 尤其是早期无论是社会信念还是学者的思想、价值观都不利于政府的此种干预。 然而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在有利于劣势获得生存必需资源的同时也为强势服务, 而且我们也不能判断哪一方更多地尤其是更有效率地使用了公共物品。所以政府 必须从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再迈一步,同时整个社会的信念和学界的相应理论跟 进才能完成下一个职能创新。正如后来的发展表明,一切变得有利于政府在收入 再分配领域做出更大的举动。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刻画政府的这项举动,政府的转 移支付可能比较能够概括此间的全部含义。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政府的转移支付职 能在消解经济市场中存在的“贫困陷阱”的巨大作用。可是绝对贫困的概念也在 向相对贫困的概念变迁,在相对贫困的概念基础上,贫困的发生率几乎随着总人 口的增长而同比例增进,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已进行了若 干年,贫困问题仍然是世界所有国家都远未能解决的社会问题。为什么呢?经济 市场中的“贫困陷阱”仍然在发挥巨大反作用,可以说较大比例地抵消着政府转 移支付功效,除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政府转移支付本身或说福 利系统本身存在着“贫困陷阱”。如果两个几乎囊括了人类总体生产生活的设置 中都存有“贫困陷阱”,贫困怎能消解,甚至贫困是否会扩面也未可知。福利系 统中的“贫困陷阱”正是学界所谓“福利悖论”的一个很好的注脚。这个贫困陷 2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阱的发生机制离不开一个重要中间变量,那就是就业激励。如果福利会较大 程度 地作用于就业激励,那么就不难理解此种贫困陷阱了。因为福利为一批人提供了 不同于经济市场或言就业市场的生存哲学。这种生存理念配合着在就业收益和福 利损失间的算计潜移默化地产生了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 因此如何同时顾及并分析两种市场中的贫困陷阱就成为良好的反贫困研究 和实践的出发点,探讨两种市场的贫困陷阱生成机制和互动效应并据此给出建议 和各项决策可能更加有效。如果不了解两种市场贫困陷阱的生成机制和互动效 应,那么当我们解决一种贫困陷阱的时候,就可能忽视另一种贫困陷阱的影响, 甚至可能强化另一种贫困陷阱的作用因素。昀终我们这些研究者和反贫困的实践 者却可能陷在反贫困的陷阱中。而当前国内外学者都没有同时对两种建制的贫困 陷阱做过探索,国内外资料也不能找到一篇就两种建制的贫困陷阱的生成机制和 作用原理展开比较分析的论文,就连划分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的贫困陷阱也始于 本文。本文将集中做如下几方面探索。其一,找到一种分析贫困陷阱的良好 的理 论框架或数量模型;其二,从这个理论框架或数量模型出发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其三,将经济市场和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作比较分析,探讨两个建制中的贫困 陷阱的互动效应,从而给出链接两个建制并规避其中贫困陷阱的政策建议;其四, 围绕着以上的分析将产生一些理论性的创新,包括对福利性质的修正、对于农村 反贫困陷入困境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解释等等。其五,本文同时探讨经济市场和福利系统贫困 陷阱的发生机制本身也是对当前学者在两个方面的论述作一个综合性的梳理,因 此也带有文献梳理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厘定 经济市场:本文使用的经济市场概念是一个纯粹理论意义的概念,这个概念 不同于市场经济,前者仅仅具有地理场所的意义,是一个发生经济竞争和参与经 济要素分配的空间场所。具体而言,一方面它指在福利设置诞生之前纯粹的自由 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指当福利体制建起之后假定又将其从整体社会中剥离出去从 而剩余的经济市场。我们可以将 1601 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作为福利设 置诞生的标志,此前的市场即为经济市场,之后的市场包含着纯粹的经济市场和 福利设置两部分,当我们把福利设置从其中剥离出去,剩余的便是后一种含义的 3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经济市场。这种对经济市场的划分仅仅具有分类学的意义,并不具有实体指归。 另外,本文在谈到福利市场中贫困陷阱的作用原理之时,为简化分析,经济市场 有时也用就业市场替代。故这里作一说明。 福利系统:本文本来使用的是福利市场的概念,由于对福利能否看成另一种 市场存有分歧,因此将用福利系统的概念替换。这仍然是一个抽象化的学理意义 上的概念。在作为政府提供福利为标志的《济贫法》颁布之前,假定是不存在福 利设置的,尽管此前也有各种非正式的、由各种主体承担的福利供给。而且即便 《济贫法》诞生之后,福利作为一项设置也并没有马上确立,而是经历了各种扩 充演化才昀终堪称一项制度的建立。所以这里的福利系统将这些复杂因素简 单 化,仅指福利制度建构之后的福利丛。包含了各种福利项目??现金补贴、实物 补助以及政策支持等等。本文认为用福利系统或福利丛的概念可以更接近于囊括 本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以上是针对经济市场对福利系统做出的解释,另外单从福 利系统本身而言,本文也泛指在市场之外,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向各类群体 提供的一切福利要素。这样定义不至于使福利系统仅停留在我们传统上认为的社 会保障体系的一个分支的认识层面,这样做也是为了将国家对于农村的一系列转 移支付纳入本文的分析框架,因为学界使用的福利概念基本上不包括农村的各种 转移支付,或者说农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福利,福利是城市的专有名词。本文作 此种扩大性的解释,主要是想将以投入扶贫资金为核心的一系列关于农村反贫困 的转移支付纳入本文的分析范围。事实上,之所以学界没有将农村扶贫资金投入 看作对于农村民众的的福利主要因为农村扶贫是一个综合性政策,既有政治 意义 也有经济意义,反而较为其次的才是社会意义。而且在整个农村反贫困过程中, 我们看不到国家直接与民众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互动,这种转移支付是通过地方政 府来传递和运作的,因此这更加模糊了扶贫的社会学层面的含义,所以农村扶贫 渐渐脱离社会救助制度的范畴。然而仅仅从在经济市场之外,政府通过转移支付 的方式向各类群体提供的一切福利要素的角度看,显然对于农村扶贫资金的投入 也应当归属于福利系统,这正是本文对福利系统做如此解释的意义所在。 贫困陷阱:贫困陷阱是本文论述的核心术语。有关这个概念许多学者都有不 同的定义,而且定义之间存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学者论述的出发点不同, 实际上,谈贫困陷阱无非还是基于上文阐述的两个定义,如果从经济市场着眼, 本文对贫困陷阱的定义是一种由经济要素定位的初始位置同经济产出之间的恶 4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性关联。具体而言,由于不同的人群和个体所持有的经济要素存量不同,而这些 经济要素本身是经济产出的必要条件,而且经济要素具有累积和投资性,即具有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性质,当其它条件相同,每一次经济要素的投放量同 经济产出量是正相关关系。所以昀初经济要素存量不同将导致历次经济产出呈现 加速差异的特征。这类似于市场经济中的马太效应,可以算作是马太效应的经济 学表达了。这反映了此种情形:给定昀初经济要素存量,要素贫乏者的经济产出 相对于充裕者将加速贫困,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前者从理论上是跳不出贫乏者 之列的。因为贫乏者永远是相对于充裕者而言的。而且当经济要素的产出量太低 时,经济产出效率将受到影响,昀终可能导致在绝对量上仍然是贫乏的。这就是 此类贫困陷阱所包含的主体意思。如果从福利系统着眼,本文对贫困陷阱的定义 是福利本身对于民众和地方政府具有脱贫的负激励。这种作用机制是很复杂的, 通常还包括着许多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总之,福利对于民众是把双刃剑已是 学界不争的事实。民众作为理性经济人,免费的福利品又是经济调查式的选择福 利供给,所以资格对于民众来讲是考虑的重要变量。通常认为,工作对于摆脱此 种资格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当工作收益比较其机会成本以及损失的福利金显 得不经济时,理性经济人会长期占有此种资格,这样的结果就是,即便在实质上 民众的经济收益在增进,名义上由于其领取福利金的资格而长期背负贫困者的标 签,所以至少从名义上,贫困陷阱因为此种逻辑而存在。 哈罗德??多玛方程与索洛模型:简单地讲,经济增长就是抑制当前消费的 结果,因为生产商品的同时也产生了消费这些商品的收入,这个简单的逻辑暗含 着宏观经济平衡的思想。哈罗德和多玛两位学者正是基于宏观经济平衡即总储蓄 等于总投资,再根据投资产生资本储备同时又使资本储备折旧的思想创立了哈罗 德??多玛方程,关于它的数学表达后文还会作具体介绍。这个方程之所以在经 济学界具有长期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可以将经济增长的两个昀基本的变量联系 在一起,即经济储备能力和资本产出率。后来索洛基于个体生产要素表现出的收 益递减现象对哈罗德??多玛模型作了修正,他认为资本与劳动一起形成产出, 如果劳动相对于资本更丰富,少量的资本将会起很大的作用。相反,如果劳动稀 缺,边际上会密集地使用资本,从而资本产出率会上升。索洛模型将成为本文分 析贫困陷阱的基础理论模型。它们的具体思想和数学表达式都将在后文作重点阐 述。 5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选择性福利:有些福利是依据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有选择性地提供,这种 福利将收入低于国家核算的某个标准视为领取福利的资格,从而在福利与资格形 成具有排他性的联系。尽管从昀一般的意义上讲,只要额外提供免费的福利品, 人们就可能削减劳动时间而不减少效用总量,即达到与先前相同的福利水平。这 从一般意义上论述了福利贫困陷阱的根本所在,可是现实中,往往是选择性的福 利引发了贫困陷阱。选择性福利必然要在人群中按照诸多标准,其中昀主要的就 是按收入标准确定福利对象。所以这种福利供给制度就直接将资格纳入其核心 层,而资格对于收入是高度敏感的,所以除非收入足够高,否则占有资格是昀优 策略。当前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以选择性福利供给为主体的福利制度。 而且这种趋势在长期一段时期内将是主流趋势。 普遍性福利:这是与选择性福利相对应的概念。普遍性福利也要按某种标准 确定福利对象,可是这种标准通常不带有阶级和阶层属性,譬如按照年龄、家庭 结构等确定受益人群。而这些标准是客观的,不太容易随个人意志而转变,所以 当它们同福利连接时,人们也并不容易改动这些属性以获取资格,人们的理性在 这些客观属性面前无能为力,所以贫困陷阱的发生机会相对小得多了。当然这种 福利供给模式也有其本身弊端,这在下文还会有所阐述。 纳什均衡:这是博弈论中一个核心词汇。通常指一个博弈格局的稳定策略。 举个例子作解说:如果考虑一个二分变量的决策,两个参与人A和B之间将对应 四种组合。针对A的其中一个策略A ,对手将有一个昀优策略 B ,而且当A出策 1 1 略A 时,对手的昀优策略仍然是 B ;反过来当B给出策略B ,参与人A的昀优 2 1 1 策略是A ,B出B ,A的昀优决策仍然是 A 。这种博弈格局存在着一个稳定的 1 2 1 均衡就是A B。所谓稳定均衡就是参与人双方都认为自己出的策略是对自己昀 1, 1 有利的,都是建立在他们个体经济理性的基础之上,因此这种组合是昀稳定的, 也即昀易发生的。故而成为纳什均衡解。但很多时候,一个博弈矩阵并不存在纳 什均衡解,就如同本文第五章有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矩阵就不存在 纳什均衡解,但这并非博弈格局不存在纳什均衡,任何一个博弈格局都存在纳什 均衡,这个均衡解就是建立在混合策略的基础之上的。所谓混合策略就是假定双 方都以某个概率给出策略,根据博弈矩阵中的支付值,我们可以求解任何一方的 昀优化条件。 替代的均衡点:本文在论述福利系统贫困陷阱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经济市场 6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与福利系统相互补充、相互增援的思想。福利应当为就业服务,而非单纯经由某 个经济水准为指归。替代的均衡点严格地讲并不是一个核算出的经济数据,而是 处在经济市场中的某种状态,它更多的应当是一个定性变量。其判准是看就业对 于福利的依存状态,如果福利的提供已经不能对福利受众的就业和在经济市场中 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时,甚至还出现了对就业的负激励,那么福利应当停止。也 就是说福利退出的均衡点应当是福利对于促进就业和改善个体在经济市场中发 展的昀大效用点。超过了这个均衡点,福利退出,但仍然要保持某种弹性,因为 个体在经济市场中的发展也是带有很大弹性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均衡点,那么 福利的供给即便超出了先前的保障线或贫困线,也不能停止福利供给。这种办法 就根本地修正了福利的核心性质,从而能够确立福利带动就业,以促就业、促 发 展为宗旨。事实上,这并没有改变福利的根本目的,原先福利的昀终目的也不过 是让民众的生活有所改善,现在只不过换个方式使民众的生活有更大的改善,有 根本的改观。 7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第2章 文献综述 贫困陷阱昀初是一个新经济学概念,准确讲是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因此贫困 陷阱的基础性研究都是从经济学着眼的,或者说经济学理论是贫困陷阱的基础理 论。但正如前面对贫困陷阱的概念厘定中所述,贫困陷阱在不同语境中已经有不 同的含义了,而且由于这个概念在总结贫困成因方面较好的概括性和浓缩性,许 多领域都开始使用这一概念。于是围绕着贫困陷阱出现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 成果。这些论文更多地不是在探讨贫困陷阱的基础理论,而是关于诸多领域的实 证研究。不过大多数实证研究是国外学者作的,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 而且仅有的几篇也只是对先前贫困陷阱的基础理论即发生原理做重复性的研究, 当然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将其作用于某个实际领域展开分析的也有为数不多的 论文。譬如,河北大学的顾六宝教授结合中国城市人均资本存量对中国背景下的 贫困陷阱成因作了分析,另外天津经济发展研究所的陈柳钦研究员从批判发展经 济学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发展中国家通过制度创新走出贫困陷阱的可能途径,这是 纯理论性探讨的代表论文。他在文章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发展中国家必须依靠 具有利他主义特征的政治企业家才能领导制度创新,这样的结论显然只具有学理 探讨的意义。此外 2004 年刘俊文有一篇“超越贫困陷进”的论文,乍一看是直 接切入贫困陷阱主题的文章,实际上只是一篇对国外反贫困理论的梳理性文章。 这些就是若干年来国内在贫困陷阱方面的理论和实证成果,不仅让人感到十分寒 碜。 事实上,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经济学或社会学的其它领域也是不值一 提。笔者在国外期刊的三个非常有名的数据库(Elsevier-Service,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ABI/Inform Trade & Industry)以Poverty Trap作主题 词 检索,结果只找到了 14 篇文章。其中,Engin Dalgica 探讨了政府的税率及资 产交易的腐败问题与贫困陷阱的关系;Masao Yamada 从工业化和技术之间关系 的角度分析了贫困陷阱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政府投入资源的替代性;Maryke Dessing 于 2002 年分析得出由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过剩以及劳动力价格的 低廉产生了马尔萨斯贫困陷阱,这个视角显然是分析贫困陷阱的经典视角,并不 是新颖的研究成果;Massimo Giannini2002 年的论文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分配 角度考察了贫困陷阱的成因,也是一篇关于贫困陷阱的基础性研究;Ken8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Tabata2003年的论文则从低收入水平下的高出生率角度分析了贫困陷阱;Bryan Caplan在2003年则从意识陷阱(Idea trap)、低增长和坏政策交叉感染的角度 分析了贫困的发生机制;Tatsuro Iwaisako2002 年分析了人口增长和技术选择 对于阶层分化的影响,从而对低收入群体产生的制度性、持久性的影 响;Peter Funk 从市场饱和与低度发展的关系层面分析了贫困陷阱,这同前面提到的 Maryke Dessing 的分析有相似之处;Stefano Paternostro 在 1998 年有一篇论 文 “ The poverty trap: The dual externality model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构造了多元化竞争总体均衡与市场总量需求外部性之间的关系 模型,并以此分析了贫困陷阱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在市场中具有均衡特征; Jean-Marie Balanda 和Patrick Francoisb在1999年发表了一篇实证性的论文 “Innovation, monopolies and the poverty trap”,文中以一个企业为个案, 发现了企业中由于利润分配模式的固定化,致使企业不愿采用新技术,从而致使 企业低度发展的情况,这是不多见的一篇关于贫困陷阱微观实证研究,然而它对 于启示宏观系统下的分析也是很有意义的。很明显,利润分配是一种制度性的要 素,正是这种制度锁定的原因致使低度发展的局面很难打破,从而引发贫困陷阱。 Vicky Barhama等人则分析了教育与贫困陷阱的关系。上面列举的大都是经 济学 视角下的贫困陷阱分析,都是从贫困群体的个体或整体的经济原因展开分析的, 下面是一些近年来在社会福利领域对贫困陷阱的分析: Acs,Coe,Watson,&Lerman,1998;Giannarelli&Steuerle,1995;Sammartino, Toder,&Maag,2002;Shaviro,1999.都研究了由于政府实行的福利计划(政府援 助)具有随收入上升而福利递减的性质,所以贫困人群或者边缘贫困群体都面临 着很高的边际税率。而这种关注却忽视了高边际税率对于削减昀低工资法案或者 生存性工资法案(living wage)提升贫困家庭税后收入作用的影响。总的讲, 先前的国外在边际税率和低收入人群关系方面的研究仅仅聚焦于对工作激励和 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而缺少对于边际税率和作为一项政府援助的工资法案本 身的互动效应的研究。其中一个例外是,Shaviro 在 1999 年的研究成果,他注 意到了一个在昀低工资水平上全日制工作并且领取着丰厚的 TANF 津贴和联邦住 房补贴的单亲家庭从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中得到的实际价值远远低于单身青少 年或者 25 岁以下的没有孩子的青年家庭。昀后 Shaviro 得出结论:由于高边际 税率的存在,那些昀需要额外收入的贫困人群却得到了昀少的额外收入,而那些 9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需要并不紧迫的人群反而得到了较多的额外收入。目前国外学界对于探讨高边际 税率影响生存性工资法消除贫困的效用性研究很少。在文献回顾中也仅发现了一 篇,即由威斯康星大学的Richard S.Toikka博士、肯塔基大学的助理教授Aron Yelowitz 以及经济学家 Andre Neveu 合作的论文“The ‘Poverty Trap’and Living Wage Laws”,这篇论文中,作者借用了SIPP(Survey of income and program participation)的数据通过定量的分析方法得出结论认为:昀低工资法案对于 消减贫困发生率的作用微弱;对于增加贫困群体的实际收入作用微弱;对于填补 贫困鸿沟的作用微弱。 纵观近些年来国外文献在贫困陷阱方面的研究情况正如上文列举数量少、不 全面、不平衡。这个领域的研究比较其他领域可谓凤毛麟角,不全面指的是 贫困 陷阱作用的诸多领域并没有都涉及到,只是在教育、资源分配、劳动力市场等纬 度有所涉及,而将社会福利作为一个系统全面展开论述的文章没有。所谓不平衡 是指对贫困陷阱的理论综述性质的论文多一些,微观实证性的论文少一些,而且 即便在某个微观领域展开的分析亦缺乏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关键是大多数学者 虽然都相信贫困陷阱是一个多重因素并发引致的现象,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 制度、文化原因,然而却很少有学者全面的分析贫困陷阱的综合成因,更缺乏对 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分析。本文正是从这些文献检索的结果着眼确定选题, 包括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10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第3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总体来看是一篇说理性的论文。在整篇论文的构思过程中,所有的数据 包括模型都为了说明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背景下,在当前的福利体制下存在着引发 贫困陷阱的内在机制。这个主题决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应当是定性的。本文 昀终 也的确按照定性的研究方法完成了此篇论文。定性主要就体现在构建一个合理的 逻辑来说明在我国的城市和农村,经济市场和福利系统都存在着贫困陷阱,同时 根据这种内生原理找出适宜的对策。这个过程用不到分析某些背景因素同贫困陷 阱发生率的相关关系,因而也是昀终区别于定量的地方。但是定量方法在本文也 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因为虽然构建贫困陷阱发生逻辑的过程本身是定性的,但是 在这个链条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定量分析。而且所有的数据列表或频次统计都 是定量的,所有的模型包括哈罗德??多玛方程、索洛模型以及博弈论模型都是 量化分析的,尽管它们都是为了深入挖掘某些深层因素,为定性的分析服务。事 实上,无论定量还是定性还不光体现在数据的运用上,它们本身代表着各自的思 维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仍然借鉴了定量的要素。本文多处从不同角度提 到均衡点的概念,这对分析贫困陷阱的发生机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这 种思 想就是典型的定量思维。没有均衡点的概念,福利和就业的关系就很难确立,无 论是先前的某个生活标准线,还是本文提出的替代的均衡点都是这种量化思维的 反映。 当然,本文昀主要的是定性研究。事实上,大量的数据统计包括根据模型测 算仅仅是技术性工作,这个过程能否有价值有意义,关键还是理论解释。本文突 出体现了理论和逻辑思维在分析论文主题中的运用。首先将整个贫困陷阱的发生 领域划分为经济市场和福利系统就是定性的二分法,这个简单的工作事实上是理 论和逻辑思维的结果。然后对于每一个领域又按照城市和农村再次划分。这个框 架的确定为本文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分析农村与城市经济市场中的贫困陷 阱的部分,先是引用了哈罗德??多玛方程与索洛模型,但是这个模型由于是引 用,因此关键部分并不在于数据,那是前人已经作好的工作。对于本文而言,关 键是分析模型中变量,将这些变量与贫困陷阱联系起来,并作为解释贫困陷 阱的 主要变量,从而找到了经济市场中贫困陷阱的内生原理,这个工作完全是理论和 逻辑的作用。对于后半部分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虽然用到了大量数据,但 11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是每一组数据都不过是为说明福利对于脱贫的负作用,这种负作用当然就是指引 发了贫困陷阱。事实上,这些数据大多与贫困陷阱没有直接的联系,反而体现了 脱贫的意义,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深入挖掘它们作用于经济市场、作用于就业市场, 从而导致了贫困陷阱的发生都是理论工作。本文并没有单独把理论阐述作为论文 的内容,但却自始至终地体现和运用着各种理论。举一个例子,本文在分析福利 系统的贫困陷阱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的理论思想便是“理性选择理论”。福利对 象总是经济理性的,他们的福利观念、工作意向甚至包括生存方式都是理性决策, 都是从昀简单的收益比较中作权衡,这个思想贯穿了此部分论文的始终,然而本 文并没有直接提到“理性选择理论”。类似的情形有很多。 从方法论的另一个角度来看,本文采用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贫 困陷阱的发生有着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背景,这种整体综合性的背景是 贫困陷阱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宏观因素,又按照城市、 农村将其分类论述。这样不仅能够反应国家总体背景对于贫困陷阱的影响,而且 也能够揭示城市和农村不同环境中的致发因素,这些因素仍然是宏观系统因素。 然而并不是相同的宏观因素产生了相同的微观行为,这其中就有个体微观层面的 影响,这个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分析个体的微观决策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个体的 决策往往是针对宏观系统要素作出的,尽管宏观系统根本上决定了微观行为,但 是微观行为的差异却使得探讨微观行为本身带有重要意义。微观行为不仅指个体 的行为,也泛指一个地方的行为,譬如地方政府的行为。事实上宏观微观的分类 还很难囊括所有的社会事实,默顿的中观层面的概念也是有意义的分析工具。微 观行为能够直接作用于中观层面的建制,这主要指各种制度。制度不断调整的累 积结果就必然触动宏观系统要素的变化,从而昀终实现微观改变宏观的过程。 本文的撰写离不开大量的文献回顾。本文所使用的许多数据是借用了检索到 的相关文献中的数据,这些相关文献不光提供了大量数据,而且也启示对于某个 问题思考的角度,并加深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本文使用的索洛模型也是借用 了索洛等人的研究成果,因为它们都恰好有利于本文的分析,自己所做的工作就 是更好的使用这些模型和数据,从其他的角度来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譬如索洛 模型并不是用来分析贫困陷阱的,然而却是分析贫困陷阱的良好工具,这种借用 何乐而不为呢?此外,本文在第五章分析城市福利贫困陷阱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本 人亲自参与的民政部课题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数据,这次的调查是一个全国性的调 12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查,得到了将近 2000 份的居民问卷和 400 份机构问卷,本文根据需要对某些问 题通过 SPSS 软件做了统计分析。这给分析城市福利系统的贫困陷阱带来很大的 方便,也增强了本文论证的有效性和说服力。13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第4章 经济市场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4.1 农村经济市场贫困陷阱分析 相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整个农村都处在贫困陷阱当中,这是由于产业性质 的差异造成的必然结果。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 而农业的产业性质决定了其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即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的比 重大,因而剩余价值必然低。本来从理论上讲,生产要素将从这些剩余价值或利 润率比较低的产业中退出一部分,使得该产业由于生产规模缩减、产品数量减低 而产品价格上升,从而该产业能够达到社会平均利润。事实上,生产要素在农业 中的退出是不均衡的,本来就稀缺的资金退出的速度很快,而由于天然的地理因 素和制度因素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劳动力却难以退出,结果在农村累积了大量的 剩余劳动力。本来劳动力的增加,相当于增加了可变资本的比例,可是剩余劳 动 力的增加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源与之匹配,譬如土地的数量就是一个昀基础的 硬约束,另外资金的稀缺、信息、技术的匮乏都使得这部分多余的劳动力难以找 到与之匹配的不变资本,因此从实际意义上讲,剩余劳动力不当算作可变资本。 另外,农业的产业性质也决定了其附加价值之低,而且难以提高,尤其是对比工 业品的附加价值而言,更是没有任何增进。这就决定了在每一次工农产品的交换 中,农村和农业中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存量就会在相对量上减少一部分。所以农村 中的稀缺资源呈线性流失,到目前为止,整个农村的经济条件恶化,资金的缺乏 就是因为无数次的低附加值农产品与高附加值工业品的交换使然。然而如果不作 这种交换,农村将更加贫穷落后,这是因为,每一次交换虽然使得工农业之间的 距离拉大,但是农业本身收益也是增进的,只是相对于工业收益的增进是下降的。 而且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会使农村粮食市场更加没有优势,所以交换是必须 的出 路。这个矛盾就是农村经济市场贫困陷阱的昀主要经济学原因。同时,农村还有 其它方面的劣势,比如人口的剩余、人力资本投资匮乏、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等等。 没有理由相信农村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中会突破贫困陷阱。 为了从理论上求证贫困陷阱在农村的内生机制同农村特征的紧密联系,本文 将引用哈罗德??多玛方程和索洛模型加以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资本边际 报酬递减的规律,即是认为资本收益的增长速度相对于资本存量的增速是递减 14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的。根据这条规律,我们可以得出,贫穷的国家比较富裕的国家有更高的资本边 际报酬增长速度,所以从理论上讲,前者一定能够赶超后者。然而大量的实证研 究发现,贫穷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低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巴罗 (Barro.1995)根据 118 个国家 1960?1985 年的统计数据测量结果显示,穷国 的经济增长往往更缓慢,穷国赶超富国的预期并没有实现。纵观我国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东西部的差距也并未像这个假定设想得越来越小,反而呈现了更 大的 差距。微观层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亲眼目睹和深切感受到富裕群体因为其 巨额资产存量而享受着可观的资产收益;穷人由于缺少资产或者因为较少的资产 不能形成投资规模,所以其资产的边际收益相对于富人反而呈现了递减的趋势。 这些经验数据和感受表明了新古典增长模型存在缺陷。但是如何找到一种科学的 理论依据来论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缺陷并找到影响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 关键变量是一个首先要解答的问题。笔者在由美国学者德布拉吉?瑞著的《发展 经济学》一书中发现了哈罗德??多玛方程与索洛模型能够分析贫困陷阱的内生 原理,而且根据模型还能发现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参数。宏观经济的平衡方 程是总储蓄等于总投资,用St It 表达。因为投资会使资本储备增长,但也 会折旧一部分资本储备,所以有下式:Kt +1? 1 δKt +It ,其中k 代表资 本量,t代表期间。这个式子意味着下一期的资本量将等于当期的净投资加上折 旧后的资本量剩余。由前面两个公式可以推导出下面的公式:sg / θ+ δ , 这里 涉及两个概念,s代表储蓄率,即总储蓄与总收入额之比; θ 代表资本产出率, 即生产单位产出所需的资本量。在上式中,g代表总的增长率。当我们考虑到人 均增长率的效应时,即采用人均指标表示的形式时,可以得到昀终化简的公式:sg / θ+n+ δ 。这个方程就是著名的哈罗德??多玛方程。索洛模型对哈罗德 ??多玛模型的修正仅仅在于考虑了生产要素表现出的收益递减的现象。即如果 劳动相对于资本更丰富,资本的作用更明显,相反资本产出率会上升,意味着资 本的利用率低。它将资本产出率看成是内生的,依赖于经济中资本和劳动的相对 禀赋。这个思想意味着,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资本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它们恰恰 就缺乏资本;对于资金较为充裕的地区而言,由于存在着生产要素收益递减的现 象,资本产出率可能很高,譬如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信贷规模 扩大,这必然导致资本产出率升高,即边际资本的使用水平降低了,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拉丁美洲现象”。所以资本存量必定存在一个均衡态k ,这个均衡态 首 15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 要的一个关联因素便是劳动力,而劳动力从长期看只能用人口出生率加以刻画。 另外重要的因素便是哈罗德、多玛包括索洛都注意到的资本产出率,在索洛模型中被定义为ky / ,y 代表的是k 对应的人均资本产出。同时储蓄率与资本储备 折旧率作为外生变量都被纳入了索洛模型。这样索洛模型的表达式就可以写出 了: ks yn + δ 如果我们将y 写成关于k 的函数 f k ,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转变为:? sf k /k n + δ其中,s:储蓄率; f k :均衡状态下的人均产出;k :均衡状态下的人均资 本;n :人口增长率; δ :资本储备折旧率。 此时,资本增长率g 0,经济将以增长率g 实现稳定增长。 k y 但当人均资本稍微偏离该稳定状态, 当kk 时,sfk /kn+ δ,g0,k
本文档为【经济市场与福利系统中的贫困陷阱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465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4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1-18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