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举报
开通vip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文学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陈静宇 摘要:对于徐志摩的诗歌,人们多以韵律的轻盈,意象的新颖美妙以及艺术风格的飘逸灵动 论之,至于其中蕴含的绚丽色彩,风格各异的绘画艺术却没有人提出来专题探讨.本文从诗歌意 象的组合,色彩与个性情感的关系,西洋画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方式及绘画美的动态表现四个方 面进行论析.阐释徐志摩作为天才的诗人与学者,如何在诗与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中寻求契合 点.成就其诗歌艺术的绘画美.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绘画美 中图分类号:I20...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文学 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陈静宇 摘要:对于徐志摩的诗歌,人们多以韵律的轻盈,意象的新颖美妙以及艺术风格的飘逸灵动 论之,至于其中蕴含的绚丽色彩,风格各异的绘画艺术却没有人提出来专题探讨.本文从诗歌意 象的组合,色彩与个性情感的关系,西洋画与中国画的艺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方式及绘画美的动态表现四个方 面进行论析.阐释徐志摩作为天才的诗人与学者,如何在诗与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中寻求契合 点.成就其诗歌艺术的绘画美.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绘画美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1)07—0130—04 在我国诗论和画论中,"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是耳熟能详的命题.然而,白话诗初起,现代 新诗的创作者为彻底摆脱旧体诗格律的影响,竭力 排斥旧辞藻.加之胡适关于"好诗在于白描"的倡 导,使整个诗坛的创作形成了一语明了,朴实无华 的一元状态.不见妍华之色彩.为改变毫无色彩的 诗坛面貌,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绘画 美"的主张,指的就是"词藻",主要指文字在视 觉方面给人造成的色彩美感,即以丰富,细致的色 彩描写构成鲜明的画面,使其具有强烈的视觉感. 徐志摩也与此相呼应,一反诗坛"辞达"和"白 描"的格局,别具一格地注重辞藻的富丽华美,将 华丽的辞藻融于丰富的意象,使诗的形象和意趣汇 成一体,构成了一幅幅新颖美妙,色彩绚丽的画 图.可以说是闻一多提出了"绘画美"的理念,而 徐志摩则更好地实践了它. 一 ,个体的绘画美和组合的绘画美 徐志摩曾说:"要真心鉴赏文学,你就得对于 绘画,音乐有相当的心灵的训练."?由此可见,他 对于诗与画的相通是深有体悟的他认为,诗与画 都要求形象简约,凝炼,都要求构图清晰,色彩鲜 明,因而徐诗的绘画美首先表现为个体的绘画美和 组合的绘画美所谓个体的绘画美,是指徐诗单个 的意象视觉性强,意象本身便是一幅优美的艺术画 130[江汉论坛 面?.如作于1924年的《消息》: 雷雨暂时收敛了; 双龙似的双虹. 显现在雾霭中, 夭娇,鲜艳,生动,—— 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 什么?又是一阵打雷,—— 在云外,在天外, 又是一片暗淡, 不见了鲜虹彩.—— 希望,不曾站稳,又毁. 这是一首短诗,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即以彩虹作为 人生理想的寄寓.在遭遇了暴雨后,彩虹呈现了, 它是高贵的双龙,天娇,鲜艳而生动.此处,诗人 用鲜明的色彩表达理想可及时的欣喜愉悦的心情, 因此他说:"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不料第二 节笔锋一转:"又是一阵打雷",彩虹不见了.艳 丽的颜色也不见了.一切黯淡下来,希望再一次破 灭,诗中色调也由暖转冷,并且只有彩虹的主导 意象出现,因此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绘画美.其他如 《小诗》,《沙扬娜拉》,《月夜听琴》,《秋月呀》, 《夜半松风》,《黄鹂》,《珊瑚》等,也都是创设 一 个主导意象,围绕这个意象展开想象和抒情,给 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当然,徐诗更多地是设置许多意象.让这些意 象五彩缤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美丽的意象 群,一种组合的绘画美.给读者的感官以全方位的 刺激.从而获得整体的美学感受,即由几个单个意 象有机组合所形成的具有立体感的优美的艺术画面?. 如《春》描写了康河岸边的优美风景,饱含了浓艳 的色感和对春色的迷恋,集中体现了徐志摩对组合 绘画美的追求: 河水在夕阳里缓流. 暮霞胶抹树干树头; 蚱蜢飞,蚱蜢戏吻草光光, 我在春草里看看走走. 金花菜,银花菜.星星澜澜, 点缀着天然温暖的青毡, 青毡上青年的情耦, 情意胶胶,情话啾啾. 本诗意象丰富:河水,夕照,幕霞,树干树头,蚱 蜢,春草,金花菜,银花菜,星星澜澜,青年…… 都是富有鲜明色彩和表现力的事物,这些意象从不 同的角度,指向了意象群深层的意蕴.让读者在这 色彩斑斓的意象群中获得浑厚凝重的美学感受.而 其中景色的勾画,色调的搭配又十分和谐,人物的 动态描画更可谓锦上添花,美不胜收.其他如《悲 观》,《翡冷翠的一夜》,《再别康桥》,《草上的 露珠儿》,《清风吹断春朝梦》,《一星弱火》等都 是这样的篇章. 色彩是个性情感的体现 徐诗还特别注意色彩的心理效果,即赋予色彩 以丰富的情感含义.众所周知,色彩的运用在绘画 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画家只有找准色彩关系. 才能准确地把对象及对于对象的感觉表现出来,才 能对读者产生美感的作用.徐诗正是如此,诗人在 选择词藻的时候,注重色彩刺激带给人的生理和心 理反映,从而将人的情绪或情感激活?.一般认为 红色给人以热烈,兴奋,喜庆,吉祥的感受,但在 表示鲜血时,又会带给人一种悲壮感;黄色给人以 明朗,欢快,温暖的感受,但在表示枯黄的树叶 时,又是落寞与孤独的;蓝色给人以高远,平静, 清秀的感受:绿色给人以生机,希望;黑色带给人 的多是黯淡与绝望,当然有时也会给人留下特有的 庄严感.因此,色彩有其象征意义,也有表义表情 的作用.徐志摩在诗情表达上就常常借助色彩语 汇.使情感色彩化,色彩象征化,赋"无情"的色 以人的各种情感.如《灰色的人生》中的诗句: 我一把揪住了西北风,问它要落叶的颜色, 我一把揪住了东南风,问它要嫩芽的光泽: 我蹲身在大海的边旁,倾听它的伟大的酣 睡的声浪: 我捉住了落日的彩霞远山的露霭.秋月 的明辉,散放在我的发上……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道卑污,罪恶的愤怒和无 奈.他化抽象为具体,把人世间残暴的势力比喻成 冷嗖嗖的风,把叶子的颜色,嫩芽的光泽比喻成光 明.徐志摩通过意象的创造来传达某种情感.其意 象的构成往往离不开相应的色彩特征.如向西北风 要的是落叶的枯黄色(代表人世问残暴的势力), 向东南风要的是绿色的嫩芽的光泽(代表光明). 大海的蓝色,落日的红色,远山的露霭,秋月的明 辉等这些人生中美好的东西,带给读者和诗人的都 是愉悦舒畅而明丽的心情,而所有这些又都被发上 的黑色所掩盖,情感色调陡然变得灰暗,从而表现 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与作者充满希望, 追求理想而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理想终归幻灭的心 路历程是相合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色彩运 用得好,才能充分展示自然的丰富多彩.创造出诗 歌的绘画美;才能以色感人,以色抒情.此外,徐 诗还很关注冷,暖色调之分,蓝色和接近蓝色的色 彩为冷色,红,黄色和接近红,黄色的色彩为暖 色.冷色寒冷,沉静,给人的情绪是平静而落寞 的;暖色温暖,热烈,带给人的情绪是欢快而充满 希望的.同样,徐志摩的作品中也渗透着作者主观 情感意象的冷暖之分.这种由客体色彩与主体情感 交汇而成的"色调",在诗歌创作中构成作品的主 题基调,足以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共鸣?.如《北方 的冬天是冬天》: 满眼黄沙茫茫的地与天: 田里一只困顿的黄牛. 西天边画出几线的悲鸣雁. 再如《残春》: 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 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 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 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这些都是冷色调的画面,前者借描写北方冬天的暗 淡与枯寂,抒发了面对生活忧郁,沉重的心态,色 调是灰暗的;后者虽描写的不再是落寞的冬季,但 也不是草长莺飞的阳春,其中虽然出现了粉红的桃 花,但它凋谢了却象征着凄厉与残破,更与"白的 2011.7l131 尸体"和"青条"相呼应,表现出对残春的哀悼和 诗人自己的失意.当然,在徐诗中不乏很多暖色调 的画面.如《黄鹂》:"一掠颜色飞上了树",像 "彩云"一样"艳异","浓密","像是春光,火 焰,像是热情".全诗共十句,诗人起笔不凡,给 颜色赋予热烈感,诗与画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呈现出变幻的诗情美,使读者明显感受到活泼,明 朗而温暖,令人啧啧称奇.除此之外,值得我们注 意的是,在同一首诗中作者的情感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包含了丰富的再现,诗中意象也不是只有冷色 调或只有暖色调,而是出现了很多由暖转冷或由冷 转暖的画面,如《消息》就是全诗情感色彩由暖转 冷的最好证明 三,西洋画与中国画 传统西洋画与中国画在造型手段上是不同的. "来 传统西洋嘶是以物象在一定光源中呈现的"面塑造形体.由物象的受光面(明部)到物象的背光 面(暗面)连续地逐步过渡,像烟雾一般没有截然 的分界线,这样,画面上就会产生丰富的层次,以 块面来表现形体,用色块分别出物与物,以此来显 示物体的形象.徐志摩有些诗的画面受传统西洋画 的影响.注重对自然物光色的捕捉,具有强烈的视 觉冲击力,如《康桥西野暮色》中的第一节: 一 个大红日挂在西天 紫云绯云褐云 簇簇斑斑田田 青草黄田白水 郁郁密密莆箭 红瓣黑蕊长梗 罂粟花三三两两 这首诗所展开的画面不是以物象的轮廓为主,而是 强调色块的组合.其间的物象形成鲜明的色彩对 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诗人通过红日,紫 云,绯云,褐云,青草,黄田,白水,罂粟花等意 象,既写了天空的美景又写了夕阳下田野的美景, 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具有立体感的康桥西野暮色图, 从而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迷恋.这首诗在色彩的表 现上,典型地体现了作者所推崇的西方印象派绘画 的特征,对瞬间的感受与印象进行描绘与渲染,具 有强烈的主观写实色彩 当然,在徐诗中,也有传统诗歌美学所推崇的 优美和谐的诗画境界,类似于国画中的山水写意 冈,其巾最经典的就是《再别康桥》,诗人用诗的 132I江汉论坛 语言绘制了优美的图画:金柳婆娑起舞,艳影妩媚 撩人,柔波如绘似锦,云霞绮丽满天,青荇招摇示 意,沉淀着彩虹般梦境的潭水澄澹明静,一叶纤巧 的扁舟满载星辉,离别的笙箫声悠远深沉,沉默的 夏虫情深意浓.这些意象或柔嫩,或清雅,或小 巧,或精致,在诗人多情的笔下织成了一幅色彩明 丽的工笔画,别具温柔妩媚的风情.再如《夏日田 问即景》:'柳林青青,/南风熏熏,/幻成奇峰瑶 岛,/一天的黄云白云,/那边麦浪中间,/有农妇 笑语殷殷.//笑语殷殷——问后园豌豆肥否,/问 杨梅可有鸟来偷;/好几天不下雨了,/玫瑰花还未 曾红透;/梅夫人今天进城去,,且看她有新闻无 有."在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中,就不仅仅是色块 的组合,如黄色和白色的云,黄色的麦浪,更有线 条感,并以物象的轮廓为主,如青青的柳林,绿色 的豌豆,红色的杨梅,红色的玫瑰花以及画中神采 飞扬的人物.这些都具有国画中丁笔细描的精致韵 味.再如,《车眺》描写的是五月黄昏时的田景 图:树阴,草虫,流水,星,豆畦,桑树林,草 丛,白石的桥,这些颇有韵味的意象,构成一幅画 面,色彩不浓,但意境恬静,极富诗情画意.其他 诗作如《春》,《石虎胡同七号》,《花牛歌》, 《东山小曲》等,也都写景细腻,生动逼真. 以上都是色彩绚丽的彩色画面,即用不同的色 彩凸显诗人的个性情感.其实,纵观《徐志摩全 集》,也有很多诗歌展现出来的不是色彩绚丽的彩 色画面,而颇似有深厚造诣的中国水墨画.中国水 墨画基本上是用线条和大块的墨团,细碎的墨点来 造型的,讲究"笔情墨趣",讲究"墨分五色",即 干,湿,浓,淡,焦,墨色变化极为丰富@.这些 变化虽然不是五彩缤纷,但以少寓多,以简驭繁, 以虚映实.足以产生一种极为典雅稳重的色彩效 果.如《五老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壮丽险峻的 五老峰美景,同样具有绘画美: 不可摇撼的神奇, 不容注视的威严, 这耸峙,这横蟠, 这不可攀援的峻险! 看!那岩缺处 透露着天.窈远的苍天, 在无限广博的怀抱问, 这磅礴的伟象显现! 这首诗呈现山峰磅礴的伟象,诗行本身参差错落的 结构.也正犹如山峦起伏群峰竞峙的跌宕起伏之 势 四,绘画美的动态表现 如果说色彩构成了徐诗的华美,那么,意象的 飞动则造成徐诗的飘逸.徐志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 动态意象来构建动态美.通过动态的空间绵延来创 造生动,优美的意境.如《黄鹂》,不仅艳丽而且 生动,充满活力——它很快地"飞上了树"."翘 着尾尖",忽而它又"一展翅","冲破浓密"飞走 了.拿这首诗同闻一多的《黄鸟》比较,我们会发 现,同样是写鸟,闻氏笔下的黄鸟富于静态,而徐 氏笔下的黄鹂却富于动态. 同时,动态美又是一种流动的美,流动的美是 最有魅力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意象美,所以,诗人 除了创造无数跃动的意象之外,还善于在静态的事 物中注入流动的血液.使他的诗歌在宁静的画面里 逸出灵动的生机.如《山中》写"我"在庭中月下 思念山中的恋人,但诗人却不直接去抒写对恋人的 思念,而是从山中风景写起:"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动."感 情纤细,体贴人微.诗人面对"安眠"的恋人,不 忍打扰她.只想化作一片碧叶.轻柔地落在她窗 前,更是通过想象把静态的事物动感化,从而在宁 静中表现感人的思念.《她是睡着了》一诗也体现 了诗人这方面的才能.诗作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动态 词语.把妇人的睡态描写得美妙动人,像是生动的 "睡美人图",充分体现出动态美的效果.其他如云 过处的影子(《偶然》),雪花飘落的身姿(《雪花的 快乐》),少女一低头的温柔(《沙扬娜拉》)等,都 被他那么轻柔,机智,巧妙地书写出来,丝毫不留 笔墨的痕影?.因此善于抓住特定情景中刹那问闪 现的意趣,经过细心咀嚼品味,然后用凝炼的诗 句,恰当的形式将它们贴切细致地表现出来,这是 徐志摩诗歌给我们传达出的难以忘怀的美.难怪诗 人在《自剖》中说:"星光的闪动,草叶上露珠的 颤动,花须在微风中的摇动,雷雨时云空的变动. 大海中波涛的汹涌,都是触动我感兴的情景."? 徐志摩不但能使诗成为动态的画面,而且能达 到诗与画和乐的高度融合.即在诗歌的内在层次上 实现音韵节奏和外在画面的有机统一.这方面,最 典型的是作于1923年的《沪杭车中》: 匆匆匆!催催催! 一 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 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 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诗歌伴随着"匆匆匆!催催催!"车轮前进的声 音,整饬出现.而主人公坐在疾驰的列车中,凭窗 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目不暇接的画面:烟, 山,云影,水,桥,松,竹,红叶等自然景物如同 一 组蒙太奇电影镜头,一闪即逝.这种急促而富有 节奏的声响和意象在诗行中整齐排列,把人的听觉 与视觉都调动起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音乐节奏 感.给读者制造出一种劳碌奔波,来去匆匆的阅读 效果,令人不禁发出一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慨, 从而达到诗,画,乐三种艺术形态的高度融合. 总之,绘画与文学(诗)是物质材料和艺术形 象明显不同的两种艺术,前者可以凭着视觉感官直 接把握其形态,后者则需要运用艺术联想和想象来 复现其内容.它们很难被人们联系到一起.然而, 徐志摩作为天才的诗人,正是利用"通感"找到了 诗与画的契合点.他把色彩作为具有独特功能的表 意抒情符号,选用具有色彩感意义的词藻和具有色 彩感的物象名词,通过文字和不同的抒写方式向读 者发出抽象的色彩信号,也唤起了读者有关色彩的 明晰的艺术联想和想象.从而完成诗情画意的完美 组合,为现代新诗的发展留下绚丽的华章.这是徐 志摩以自己的诗作为中国文学.为中国艺术,也为 中国美学作出的独特贡献. 注释: ??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 版社2005年版,第5,338页. ?周星平:《徐志摩诗歌意象初探》,《昆明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2002年第3期. ?孙钶心:《"三美"主张在徐志摩诗作中的超完美 体现》,《临沂师范学院》2006年第2期. ?吴思敬:《魔鬼与上帝进行的永恒战斗》,《贵州 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张劲:《闻一多与"新月派"辨析》,《贵州社会 科学》1988年第12期. ?李怡:《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贵州社会 科学》1995年第2期. ?马丽:《论徐志摩诗歌的动态美》,《理论与创 作》2002年第6期. 作者简介:陈静宇,女,1977年生,安徽砀山 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责任编辑刘保昌) 2031.7l133
本文档为【论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962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0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