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雪教学设计

雪教学设计

举报
开通vip

雪教学设计雪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向来以意象诡奇、主旨隐晦为名,堪与李商隐 的《无题》诗比肩。故此,教学来自《野草》的此文,最忌因袭某一家言而束缚 教者和学者的思维,应在兼采诸家之说的基础上,对文本中“雪”的意象进行了 独特的诠释;教者,宜放纵驰骋,尽力传达出具有个人色彩的见解,而使学者能 够得到某中触发,以与作者心灵融合,与文本意旨沟通。 【教学目标】 1.体味文中“雪”的意象的内涵,理解作者热爱生活、顽强战斗、为理想而抗 争的精神追求; 2.通过反复吟咏,体会课文精练生动、意蕴绵长...

雪教学设计
雪教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向来以意象诡奇、主旨隐晦为名,堪与李商隐 的《无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诗比肩。故此,教学来自《野草》的此文,最忌因袭某一家言而束缚 教者和学者的思维,应在兼采诸家之说的基础上,对文本中“雪”的意象进行了 独特的诠释;教者,宜放纵驰骋,尽力传达出具有个人色彩的见解,而使学者能 够得到某中触发,以与作者心灵融合,与文本意旨沟通。 【教学目标】 1.体味文中“雪”的意象的内涵,理解作者热爱生活、顽强战斗、为理想而抗 争的精神追求; 2.通过反复吟咏,体会课文精练生动、意蕴绵长的语言; 3.初步了解和掌握散文诗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技巧。 【教时安排】 2教时。 【预习要求】 1.抄写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磬口 脂粉奁 灼灼 嘻笑 褪尽 粘连 朔方 凛冽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精魂 消释 升腾 3.思考下列问题。 ?“雪”在文中象征什么?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象征意义相同吗? ?你认为本文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005年春节前后,多年少有降雪的宁波连续数次瑞雪纷飞,给生活在这片热 土上的人们带来了多少欣喜和憧憬啊!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雪”又有什么样 的独特意蕴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吧!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问题讨论:“意象”,就是诗词文章所写的“物”与所抒的“情”的相互交融的 总和。本文所写的“物”主要有哪些? (板书:意象、物、情) 讨论明确: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据此将课文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 第二部分(?~?段),描写朔方的雪。 三、品味探究(一)(研读第?~?段) 1.问题讨论:江南的雪,我们是最熟悉不过了。鲁迅也是生活在我们浙江的。 我们看看在先生笔下,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通过词句体味,讨论明确:江南的雪是美丽(“滋润美艳之至”)、快乐(雪天 是孩子们的节日)而富于活力(她,隐约着青春,“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的。 但江南的雪也是“短寿”的,好不容易堆起来的雪罗汉,“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 肤”,“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而很快 归于虚无,让人感到少许失落乃至悲哀。 (板书:美丽、快乐、富于活力;悲哀) 点拨一:作者在写江南的雪之前,写南国的暖雨,用意是通过其“单调”衬托 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欣喜。 点拨二:作者写“雪野中”“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 磬口的蜡梅花”和“雪下面”的杂草以及蜜蜂等,是为了“烘云托月”,突出雪 的色彩,营造优美宜人的意境。 点拨三:作者详细描绘孩子们堆雪罗汉的场景,表现了雪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使画面更加富于动感和活力。 2.大声朗读课文第??段,围绕作者叙事、描写方法交流阅读心得。 要点一:堆雪罗汉的过程,重点体味孩子们的动作和快乐心情。 要点二:雪罗汉“消释”的过程,可通过与上段的联系、对比,引导学生体味 孩子们此刻的心理感受。 3.问题讨论:在江南的雪这个“物”上,附着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认 为江南的雪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讨论明确: 思想感情:热爱生活、歌颂美好,但又感叹其孱弱。 (板书:热爱生活、歌颂美好,叹其孱弱) 象征意义:江南的雪象征了美好而又缺少顽强生命力的人和事物。 四、归纳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问题讨论:你认为作者对江南的雪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讨论明确:赞美其美丽、快乐、富于活力,但又感叹其孱弱,缺乏顽强的斗志。 五、课后作业 江南的雪,作者在赞其美好的同时,又流露出叹惜之情。课后请自行研读课文 第二部分,想想作者笔下的朔方的雪有怎样的性格,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提问: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对江南的雪抱有怎样的情 感态度? 导入:本节进入鲁迅先生“雪世界”的第二部分——朔方的雪。 (板书:朔方的雪) 二、品味探究(二)(研读第??段) 1.朗读课文第??段。 2.问题讨论:朔方的雪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她有哪些特点? 讨论明确:个性独立(“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 张扬豪迈(“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 升腾,弥漫太空”)、顽强不屈(“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 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板书:个性独立、张扬豪迈、顽强不屈) 3.学生交流自己最费解或最喜欢的句子,交流体会,教师点拨。 4.齐读课文第?段,讨论:此段作者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讨论明确:极力赞美朔方的雪顽强不屈的斗志。 5.朗读指导:朗读第?段,要求读出节奏和感情;教师点拨指导。 三、拓展析疑(研读第?段) 有人说,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 精魂”,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1.问题讨论:回忆第一单元课文《藤野先生》,你能否从该文中找出与本文“孤 独的雪”“死掉的雨”相互对应的人物和事例?你怎样理解“雨的精魂”的深意? 讨论明确: ?鲁迅先生初到日本东京,尽管那里的清国留学生很多,但他们却醉生梦死、 不学无术,让鲁迅倍感失望,一股孤独感油然而生。鲁迅先生的这段经历可以看 作是“孤独的雪”的绝佳注脚。 ?由东京易地仙台后,在时事电影上看到的麻木愚昧的国人,于是觉悟到“医 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 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于是决然辞别自 己崇敬的藤野先生,弃医从文,这不正是“死掉的雨”变成“雪”的过程吗? ?作者之所以说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是因为她不甘于像暖国的雨那样单 调、平庸,又不甘于像江南的雪那样屈从于外物而消磨了斗志,所以,用“雨的 精魂”称朔方的雪,是对朔方的雪顽强追求理想、尽显张扬与独立个性精神的极 力赞美。 (板书:极力赞美朔方的雪顽强不屈、追求理想的斗志) 四、归纳小结 全文主旨:本文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寄寓了作者执着追求国家 民族美好未来、决心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胸怀和理想,是鲁迅先生《自题小像》 “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雄心壮志的形象化表述。 (板书主旨) 五、课外作业 雪 物: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意 美丽、快乐、富于活力;悲哀 个性独立、张扬豪迈、顽强不屈 情: 热爱生活、歌颂美好,叹其孱弱 赞美朔方的雪顽强不屈、追求理想的斗志 象 主旨: 本文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寄寓了作者执着追求国家民族美好未 来、决心将革命事业进行到 底的胸怀和理想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 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zhu4) 睥睨(pi4 ni4) 咆哮(xiao4) 波澜(lan2) 污秽(hui4) 犀利(xi1) 劈开(pi1) 稽首(qi3) 驰骋(cheng3)虐待(nüe4)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二、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若、屈原的相关资料,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 原》插曲),让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流水岸边 的仰天长问,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介绍历史尉《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以后,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 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 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 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 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 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 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三、朗读课文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 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 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 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首结构严谨的散文诗。全诗五个层次先分后合,紧密相连,由风,及 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 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 以充分表现。 五、探究活动 。 提问: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再举例说说 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中屈原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 正义力量的赞美。 风、雷、电,这些自然界的现象,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战胜黑暗的 力量,诗人又把自己的伟大战斗精神融入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和闪耀的电之中。 风雷电摧枯拉朽,“咆哮”、“爆炸”、“劈开”,这正是屈原在和黑暗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因此,屈原对风雷电的歌颂,也是对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正义力量的歌 颂。 此外。<雷电颂>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独自中屈原 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偶像神灵,这些拟人的手法,痛快淋漓 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自更有气势。如,:你咆哮吧!咆 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 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 诗中还有不少反问句、设问句,“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红着 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等等。这些句子,呼唤指斥,使独自更增强了战斗力。 六、欣赏品味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七、小结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 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 “雷电独自”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 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 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 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 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指导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各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 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 “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 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 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 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等中长篇小说, “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2)、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 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 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 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 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 文字); 3、 朗读 (1)、听录音泛读,要求:教师可根据范读情况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 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2)、分组朗读全文 三、 探讨交流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主要以 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 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 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 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 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 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 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 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 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 己的生命”作铺垫。 (3)、“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 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 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 “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 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4)、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 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 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 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指导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题。 五、小结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六、 延伸(课后) 请根据当地的情况,以日或月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日 月 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不如 生 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 (对生者的期望)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口读百合花的形象,感悟人生的意义,懂得信念对于人生的价值。 知识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感受作者情怀。 2、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3、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圈点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 言。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圈点、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说几句有关“花”的诗句。 2、教师投影诗:A、接叶有多重,花开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 B、百合长在幽谷间,雨露清风绿叶闲。万里长空云做伴,千年古月影结缘。 导:百合开在了幽谷间也开在了心田上。 二、整体感知 启发思考:本单元的主题是“心灵之声”。大自然中的某些自然现象时不时会触 动作家敏感的心灵。朗读课文,思考林清玄笔下的百合花有哪些动人之处,本文 以“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题有什么意义。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概述课文内容,说说在文中看到了一株什么样的百合花。(句式:从— —句中,我看到了一株——的百合花。)(自信、顽强、执著、幸福、坚忍) 3、说说文中百合花有哪些动人之处。 三、赏析品味 1、引导学生找出最欣赏的语句,有重点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A、边读边圈画自己欣赏的语句。 B、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 A、百合花的生长环境能说明什么问题? B、结尾说:“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句话 给了你什么启示? 四、再读感悟 师导:听过雨后的蛙鸣吗?无人指挥,同学们随心所欲地朗读,老师也加入其中。 说一说:本文给你带来怎样的人生感悟。 五、拓展思维 小组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 1、百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并且开遍了山谷,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孩童与情侣们 在百合花前的表现? 2、讨论衬托描写的作用。 六、启迪感悟 1、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A、文中的百合以开花证明自己的存在,你还了解哪些物或人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自己的存在?我们该如何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呢? B、以“假如我是„„”为题,说一段话。 2、交流收集的材料。 3、交流独特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1、模仿本文手法,把自己心中的百合花的故事写下来。(基础题) 2、选读《林清玄散文》,贴近他那刚柔兼济、宁静致远的灵魂。(提高题) 八、齐读老师赠送的小诗:(见课件) 师结语:每人心中有一粒纯洁的百合花种,但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开出灿烂的花。 心灵的土地是湿润、肥沃的,只要付出,就会绽开最美丽的花朵。 送生一句话:许多的努力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到成果的,需要努力和坚忍,你终将 品尝到成功的甜蜜。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 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这为诗人是谁? 纪伯伦。 有没有同学知道纪伯伦的情况? (学生介绍纪伯伦) (不知道也没有关系)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纪伯伦吧! 纪伯伦简历: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与印度诗 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今天,这份礼物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我们就将它打开。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散文诗《浪之歌》,然后说说你认为这首抒情散文诗表达什 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 由地谈谈你读了这首诗后的真实感受。 (追问: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三、深入探究 这到底是不是一首单纯的情诗呢?哪位同学的看法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我们 还是来看看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 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 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 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明确: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倾诉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朗读。追问:这一遍读下来,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你觉得哪些 句子能够表达这种感情呢?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你试着给大家读一读。对于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我在自己班里上这一节课时,有同学认为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爱国之情。你是 否同意这个观点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是啊!浪对美人鱼、对有情人、对礁石、对落难的人、对美女丽人也有着同样 的爱,尽管礁石对它的态度是冷漠无情的。可见,浪还是一个博爱者。纪伯伦曾 在他的诗中写到“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我爱故 乡,爱祖国,更爱整个大地”。而这种博爱思想很好地体现在这首诗的第五自然 段,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体会作者的这份深情。 (齐读第五段。) 是的,纪伯伦的确是想借助这首诗表达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热爱之情,我们该 用怎样的语气、节奏朗读这首《浪之歌》呢? 深情的语气,舒缓的节奏 请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读) 四、质疑解疑 我们对诗歌的情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了,但是诗歌的语言有时难以 理解,对这首诗歌,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和你合作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学生在小组内质疑解疑) 哪个小组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一起来解决的吗? (全班质疑解疑。) 五、深情朗读 对大自然如此满怀深情的描述来自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也正是诗人热爱 生命的真切体现。在纪伯伦诗作中,景是大自然的景,情则是人类的情,二者互 相映照,融为一体。因此,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也正是对生命之美的歌颂。 理解了诗歌的丰富内涵之后,我有理由相信你们能够将作者对祖国对全人类的 热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请男同学和女同学各推荐一个朗读高手深情朗诵这首诗,比一比谁读 得好。男同学读完后其女同学作一定的点评,反之亦然。如果时间允许,学生朗 读的效果不够好,教师范读一遍。) (配乐朗读) 刚才,我们同学们对这首诗进行了精彩的解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评论家们是如何解读这首诗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 份学习资料,先放在语文课代表这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别人的观点。 (分发学习资料) 六、课堂小结 除了浪之外,只要你注意聆听,雨点的敲击声也是一种乐曲。大家可以按照我 们学习《浪之歌》时的步骤,自学《雨之歌》。我相信,能把《浪之歌》解读得 这么好的你们,一定能读懂《雨之歌》! 让我们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结束这堂课。愿每个同学都有一双有灵性的 眼,一颗有灵性的心。 《海燕》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1) 教学目标: 一 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二 了解象征写法和作用。 三 培养朗诵能力。 教学设想: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 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教读本文,要利 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 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 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审美教育。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 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 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 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够 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 理解。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 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介绍背景知识。这是学生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前提。 二 朗读课文。 三 初步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四 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 教学步骤: 一 介绍背景知识。 ?板书:海燕 高尔基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作者高尔基(1868—1936),出生 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 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 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 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 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 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 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 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 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 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 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 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 活》杂志1901年4月号上发表了出来。《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 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 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据斯维尔德洛夫夫人的回忆录《斯维尔德洛夫》的记载:由于《海燕》这首 散文诗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沙皇政府才认识到高尔基的危险性。于是不经审讯 就决定把他放逐到库尔斯克去。1901年11月7日那天,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为高尔基送行。高尔基刚到来,人群中就爆发出了 “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灭黑暗势力”的呼声。示威者时而高 唱革命歌曲,时而朗诵《海燕》。一位演说者大声说道:“高尔基被放逐了,原 因是他说出了真理并揭露我们生活中可怕的事情。他有一件武器??他的笔,一 种力量??他那在自由发表意见时所表示的思想„„我们要用示威来表示我们 是怎样的喜爱高尔基。”示威结束时,一位大学生激动地高呼:“暴君将要死亡, 而伟大的有力的自由的人民将要兴起!”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海燕》在 当时的俄国,是“鼓舞人民革命的号角”。 二 朗读《海燕》;试拟副标题。 由教师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 ?范读结束,学生试读。 方法:齐读,或自己放声读。目的是熟悉课文。 ?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 教师提出要求:?要切合课文的内容;?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三两人讨论完成。 [说明]学生拟出了本文的副标题的时候,即他们对本文的理解已经有了一 定的程度。 下列几个副标题均可适用: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 无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驱者 划破乌云的利剑 ?再读《海燕》,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齐读 或分读。) 读毕,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 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教师可板书下边图表,引导学生思考。 [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层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学生基本答出后,顺势划分一下全文结构,用时不要太多。 [参考答案] 布置作业 一 思考练习一。 二 笔答练习五、六。 三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理解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的作用。 二 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通过朗诵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革命前途的深刻信念 和炽烈的战斗情绪。 教学步骤: 一 学生朗读课文。 由一位学生朗读,或由三位学生分三部分分别朗读。教师对学生朗读时在重 音、节奏、感情等方面出现的不足,适时给以纠正,指导朗读。其间,可穿插齐 读。 二 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 ?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说明]海燕、暴风雨、大海的象征意义是让学生明确的重点;其他事物的 象征内容,学生若理解有困难,教师适当给予讲解。讨论这些事物的象征内容, 最好也能结合朗读进行,读读议议,做些比较,利于学生对象征内容的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课后“有关资料”中“关于散文诗”和“关于象征”的知识, 结合《白杨礼赞》,理解象征写法的作用。这个内容,点到为止,不必讲解过多, 过细,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课文内容自己去体会,逐步加深认识。 三 试背第三部分并练习朗诵。 这一部分着重写海燕两次呼唤暴风雨,反映了它投入更大的战斗的决心和对 胜利的信心。因此,学生朗诵时,注意从节奏上和感情上给予示范、指导。 最后,请一位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全文。 也可以播放录相、录音,使学生再次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炽烈情绪。 布置作业 一 口头完成练习四,练习七。 二 二人小组讨论练习八。 教学目标: 1.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 关系。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构想: 情境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学的苏轼《题西林壁》。让我们一齐来背一下呀。 (生背)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 (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3.师: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 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 二、初读课文。(找出观点) 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结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 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生答:“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师:对,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 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三、研读课文(理清关系) 1.师: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故事。(投影) (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 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 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 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 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 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三个大字: “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后 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 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 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_______________”。曹操 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 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 (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2.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 什么思维能力?(生答) 3.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4.师: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间商量 一下,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生答) 5.师:同学们找得很好。对照这两个因素,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 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我先不解释,而 是设了一个具体情境,让大家共同参与。 请看:(投影) 某“奇思妙想”栏目正在做一期节目,主持人问了嘉宾这样一个题目: 一个 图形,你会把它想像成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参与者将如何应对?(要求: 回答和点评相间。) 6.师:在这里,我想请一位同学扮演主持人,其他同学充当嘉宾。 (讨论、扮演) 7.师: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能力,给出了最 精彩纷呈的答案,这就能证明一点,大家都拥有创造力。那么,如何使自己成为 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请大家一齐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 8.师:读完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增。我们只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 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自己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 高。 9.师:小结(略) 四、拓展延伸(思维训练)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想请大以《关于“0”的断想》说话,请同学们尽量打 开思路,看谁想得越快、越合理。大家先讨论,互相发言,然后写下来,准备发 言。 (生1答) 师:他讲得很好!就像这样扩散自己的思维,来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看谁接着说。 „„ 师:大家很不简单,各抒已见。天上、人间、地上、过去、现在、将来,都在你 们的思维之中,思维互相磨砺、碰撞,闪射出创造的火花。 五、结语: 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是:我们要坚持不懈留心生活、发现生活、思考生活、认识生活,这样我们 就会捕捉到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 六、布置作业。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 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 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自读程序】 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 和图片)。 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 寻求解答。) 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 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 进行探究学习。 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儒家思想浅探。 ?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 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 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 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 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 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 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课堂小结,重申学习重点。 (解说:在“自读程序”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 用圈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 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在 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 神。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教师是学生经 验建构的促进者;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是学生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在协作讨 论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 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 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 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 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 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 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 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 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 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 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 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 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 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 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 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 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 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 见。 六、布置练习: 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 作经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进行驳论的论述方法。 2、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不求甚解”和“会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我们早就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知道“不求甚解”这个词了,当时我 们就对这个词加以了讨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也对这个词加以 了自己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整体感知: 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勾画生字词。(学生要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自己的客观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 学生勾画中可能会涉及的字词有(课件):阐明 要诀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 作者一开头就提出了一般人常常认为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 的”,对此,作者又是怎样看得呢? 明确:“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 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在讲议论文的相关知识时,提到如果作者先提 出一个错误的观点(树靶子),然后加以论证,最终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从 而更有力地表明正确的观点,我们称这种文章叫什么文章?(驳论文) 3、研读课文: ? 作者是怎么驳斥那个“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错误观点的呢?也 就是说,作者是怎样来论证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独立思考,再同座位讨论,明确: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其次, 阐述了“不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再次,作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 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更明确地解释“不求 甚解”的含义;最后提出自己所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课件:竖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 ? 你能否谈谈你从这种论证上学习到什么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 答案是多面的,如写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要符合人的思维过程;如在论述自己的 观点时,一定要举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文章更具说服力,权威性;再如论证一 定要完整,语言表述一定要严密、准确。还有,论证时一定要明确而清晰地表明 自己的见解或观点。 4、探究: 本文中作者对“不求甚解”四个字赋予了两层含义:虚心;不固执一点,不 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你能对这两层含义谈谈你个人的见解或看 法吗?再者,你也可以谈谈你个人对“不求甚解”这个词的理解。 课件:名人的读书观 几种常见的读书方法 5、拓展训练: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说一段 话,学习运用驳论。可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见风使舵”新解 ?“班门弄斧”辩 ?“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 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 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 大有文章可做吗?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 战” 的新意。 ?“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 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6、作业: ?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 在拓展练习中找一个相关的词,仿照本篇课文,写一篇小作文。 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3.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难点: (l)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4)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媒体设计 录音机、电脑、投影仪 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找出正反两个论点 一、导入: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 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 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 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 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 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 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 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 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 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 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 “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 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 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 —“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 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 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 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 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 这篇也是一样。 三、整体感知: 速读文章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论据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 的?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 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3、作者的正面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4、就文章第一自然段品味作者的语言。(讽刺) 第二课时 要点:具体研习,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 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1)自夸“地大物博” 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 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 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 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 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 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 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 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 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 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 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 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 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了解当时 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 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 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 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 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 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 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 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 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 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 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 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 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3.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 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 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 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 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 实”,极富讽刺意味。 (解说: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 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解说: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说: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 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 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解说: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5.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按揭示对方错 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作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通过驳论证批驳了对方的 论点,通过正面立论间接反驳了对方论点,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了民族的自信心。) 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 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 1.指导预习,要求学生找出论证过程中讲道理和举事例的句子,为研讨本 文的教学重点论证方法做准备。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本文是怎样引用古人的话作为道理的论据来论证的?找出引用的句子, 研究它们的作用,领会引用的精要,与论点切合和引用后阐释等特点。除了引用, 本文还运用了哪些方法? 本文引用古代大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的 作用。开头引用古代两位著名的大学问家的话,既用他俩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又 作论据,颇具说服力。程颐的“学者要先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 曾学;学则须疑”两句话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做学问要善于提出问题。中间引 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作阐释:“这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精 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引话十分精当,与该段的分论点十分切合。 除了道理论证,本文的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在论证对于传说必须要有 怀疑精神这个论点时,举了古书上有“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 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有必要。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 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戴震读《大学章句》敢于怀疑大儒朱高的例子, 戴震一生在学术上之所以卓有成就,能成为大学问家,与他自幼读书就善疑好问 分不开。作者举例时,还能摆出自己的经验,如读书时该怎样怀疑与发问,列出 了一系列寻根究底的疑问,给人以启发和借鉴。总之,用这些事实论据来进行论 证十分有说服力。) 2.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一共有几处? (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 一、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 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二、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 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 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 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三、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 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 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 四、第6段“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 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 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若使后之学 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 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一推理,阐 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如:“我们信 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几个字,把对传说 “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理服人,无可置疑。“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 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 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长句,70余 字,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的产生”,作了准确的精辟的论述,蕴含着 丰富的内容。“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 “不但„„,就是„„”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抱怀疑的态度”,“和书 中的学说辩论”,“评判书中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具体、细致、深 入、有序地说明学问家是如何才把“新学说”“建设”起来的;四个“常常”, 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 “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是对 上面论述的一个精当的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 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更新”、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优于“过去”的学说,“更 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这70余字的长句,字 字相宜,句句有用。)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章结构 第3、4课时:逐段分析文章,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 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 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 历史上,无论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 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 习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 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三、教师带读课文 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四、布置阅读思考题。 为了有重点地学习这篇文章,我提出几个阅读思考题,同学们学习课文时 考虑这 些问题应如何回答。 思考题一: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题二:文章的总论点是什么?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题三: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分论点与总论点 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四: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论证? 五、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考虑思考题的回答,着重考虑思考题一。 六、讲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篇文章有6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1段是一句引用:“‘学者先要会疑。’——程颐”;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 学;学则须疑。’——张载”这两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总论点到 底是什么呢?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总论点,该怎么说呢?这两个问题, 大家课后再考虑考虑,下节课来回答。 七、逐段讲解课文。 ? 第1、2段。 1、 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 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 怀疑精神”。) 2、 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 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 第3段。 1、 对这段文章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因果关系:因为?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而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 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 靠。?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 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 不一定可靠)。 2、 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 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 学问的实例。 3、 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 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 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 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 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第4段。 1、 第4段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 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 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 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 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 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2、 本段的中心在哪层?为何? 本段的中心在第三层。第一层提出文章的总论点:“怀疑的精神”是“做 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是举例说明在做学问中如何以怀疑精神对待传 说;第三层则是在第二层说明的基础上作出结论,指出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 意义在于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本文是在提出总论点后设立分论点加以论证,第 3段以一个方面论证总论点,阐明为什么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 是第一个分论点的内容,本段第三层说的就是这个内容。 ? 第5段。 1、 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 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一、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 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 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 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二、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 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 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 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 本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 第6段。 1、 本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 本段包含四层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 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二、(“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点。先 从反面阐明:“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 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再从正面阐明:“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 问的脑筋水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 起来。” 三、(“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实 例论证论点。这一层分两小层:第一小层是“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 疑中锻炼出来的”,以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向塾师发问的事例为证;第二 小层概括指出“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干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 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 的学说”。 四、(“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总结,照应论点。先 从正面作结:“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 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 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八、归纳中心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 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九、教学小结 十、布置作业 一、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印发《论骈文之所长》(或其他介绍骈文的资料) 。 二、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 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三阅读分析 1.明确读音和句读 欣赏: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导引: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 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 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 阳光。 3.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 水的特征?为什么? 讨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 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 文章)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2—3个学生(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 词句,教师注意肯定、补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景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4.明辨课文的主旨 朗读:全体朗读课文,建议学生利用板书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 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回答人数不少于5人。 适当板书待用)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不仅越职私撰历史, 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 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 总之,从生平可见: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 想情绪。 5.体会写作特色 朗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提问: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放开回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式“两两相对”的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提示:下发“补充阅读材料(3)”,要求课后自己阅读《论骈文之所长》一 文。 教学目标: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 和精神风貌。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字词;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 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教学方法: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 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 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 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课时安排:安排一课时。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 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 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 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 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 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 传》。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语调,划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词句。 四、理解词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并翻译这个句子: ?亦不详其姓字( ). ?因以为号焉( ) ?不求甚解( )_ ?造饮辄尽( )_ ?环堵萧然( )_ ?箪瓢屡空,晏如也( )_ ?6不戚戚于贫贱( )_ ?7不汲汲于富贵( )_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泽课文大意(2-3人);思考。 ?1 “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 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 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 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润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 “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 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木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 褥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 文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意思是木一样的。“因以为号焉”中的 “以为”实际上应该是“以(之)为”,意思是“把(它)当作”,而现代汉语 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5“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 “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 “欣然”是高兴的样 子, “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 五、引导讨论以下问题: (l)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明确:“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 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 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 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 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 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 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 “不慕荣利”的看法? 明确: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 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明确: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 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 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 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 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 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 与众不同台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六、总结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 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求 1?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 2?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重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1?难句译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 (才)有千里马。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 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领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 (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 “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 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 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课时安排 第1课时: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第2、3课时:翻译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 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 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 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 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 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 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 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 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 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 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 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五、通读课文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讨论: ?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人才。 ? 伯乐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六、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朗读课文第l段。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马 祗 骈死 槽枥 3?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 明确:察看,仔细地看。 “ 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 骈,并。 骈死,并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枥,是系马、拴马的马棚、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 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枥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即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都可作“在”字讲。 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 4?学生逐句读、译。 5?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 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 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 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 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 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 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 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称”,著名、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 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 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齐读第1段。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朗读第2段。 2?正音、析义 (或辨形): 外见xi n(同“现”。) 是,此,这。 且,副词,犹尚且。 安,疑问副词,怎么。 3?逐句读、译。 4?教师归纳、讲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 特殊,食量也特殊。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 出它的特殊本领来。“而”字是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 (喂)”两个动作。 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 表句中语气的停顿。“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应译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问: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明确: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 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干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5?齐读第2段。 (三)学习课文第3段。 1?朗读第3段。 2?学生读、译第3段。 3?归纳、讲析: 提问:“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明确: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问: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明确: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 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 (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 (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其……其……”:道……,那……: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那是真正不识得千里马呀!第一个“其”同“岂”,第二个“其”作“那”讲。末一个“也”字,表感叹语气。 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 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 第3段大意: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4?齐读第3段。 (四)归纳课文。 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 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 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明确: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 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 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 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 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 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 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 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六)课堂练习: l?教师领读全文。 2?分别指名学生逐段试背课文。 七、教学小结 八、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学会理解虚词的三种方法 一、课前准备: 1、 本文选自 ,作者是 , 初文学家。字 , 号 。序是 ,可分为 和 。“书序” 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 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予必要的引导。而赠言与书序不同,它始于 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而论,阐明某些观 点。 2、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叩问 叱 咄 俟其欣悦 负箧曳屣 皲裂 媵 人 衾 皆被绮绣 容臭 烨 敝衣 既加冠 砚冰坚 逾约 朱 缨 3、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 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 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 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 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 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 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 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 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二、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步:朗读 1、 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范读课文。 2、 小组成员开始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停顿。 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课文比赛,形式组内自定。 4、 师生共做点评,评出优胜组。 第二步:识辨 1、 请结合课下注释逐段细读思考识辨每段中有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 活用等情况。 2、 小组讨论自学成果,集体交流并将成果整理在讲学稿上。 3、 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文言文实词的积累。把书合上,看能否完成 解释加点实词的意思。 无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天大寒,观冰坚 走送之 不敢销逾约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援疑质理 俟其欣悦 四支僵劲不能动 主人日再食 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 三、拓展延伸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方法有三: 1)翻译法。就是把包含这个虚词的句子翻译一下,再根据翻译的情况理解虚 词的意义或者用法; 2)结构分析法。这是一种比较法,主要是区别或者理解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 语言环境里的意义或用法是否相同。一般来说,一个虚词处在两个结构相同的句 子里的相同位置,用法应该是相同的。 3)分析该虚词与前一个或者后一个词的关系。这也是一种比较法。一般来说, 关系相同其用法一般相同。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方法研究一下下列虚词的意义。 无致书以观 足肤皲裂而不知。 计日以还 久而乃和 以衾拥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以中有足乐者 门人弟子填其室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走送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 县官日有禀销之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对下列词语做解释 嗜: 致: 每: 假借: 弗之怠: 走: 逾约: 既: 加冠: 硕师: 趋: 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 德隆望尊: 填: 降: 辞色: 援: 请: 或: 叱咄: 至: 俟: 卒: 箧 曳屣: 穷冬: 皲裂: 舍: 支: 僵劲: 汤: 沃灌: 衾: 和: 寓: 逆旅: 再: 食: 被: 绮绣: 缨: 腰: 容臭: 烨然: 緼袍: 敝: 略无: 慕艳: 以: 中: 口体之奉: 廪稍: 县官: 媵人: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二、再读课文,互助学习,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 四人小组齐读第一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 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 (2) 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 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 (4) 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走:跑,引申为“赶快”。 趋:快步走,奔赴。 质:询问。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匆忙赶路的样子。 汤:热水 再:两次 食(sì):同“饲”,给饭吃。 被(pī):通“披”,穿着。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带上悬挂着。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全句译作: ?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全句译作: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全句译作: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 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 (2) 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 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 (4) 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日:每天。 廪稍之供:国家供给的粮食。 裘:皮衣。 葛:夏布衣服。 遗(wèi)):赠送,这里是接济的意思。 馁:饥饿。 诸:兼词,是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并兼有这两面三刀个词的意义。 ?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全句译作: 3、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 (2)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 (4)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称:称道,赞扬 谒:拜访 撰:写 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见面礼。夷:平和、和悦。 ? 生以乡人子谒余。 全句译作: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全句译作: (三)拓展延伸 1)一词多义: 和:久而乃和 言和而色夷 冠:勇冠三军 既加冠 请:战则请从 俯身倾耳以请 再:一而再,再而三 日再食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无冻馁之患 2)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 今义: 走送之 走:古义: 今义: 尝趋百里 趋:古义: 今义: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 今义: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 今义: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义: 今义: 既加冠 冠:古义: 今义: 无从致书以观 致: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 手自笔录 寓逆旅 日再食 腰白玉之环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无鲜肥滋味之享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4)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2,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第一段具体叙述早年不畏困苦、勤奋学习的经过。 2.难点:对比手法说明“勤且艰”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40分) 检测上节所讲内容 (每空2分,共36分) 1、本文的作者是( ),字( )号( ),( )初文学家。本文是一篇( ) 文,节选自《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 ? 弗( )之怠 ? 又患( )无硕( )师名人与游 ? 援( )疑质( )理 ? 俟( ) 其欣悦 ?卒( )获有所闻 ? 媵人持汤( )沃灌,?以衾( )拥被 ?寓 逆旅( ) ? 愠袍敝( )衣处其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自主、合作、探究。 品读课文,鉴赏课文内容。 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 2.细读第1段,从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 3.默读第1段,回答: a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 回答。) b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4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5.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6.提问: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7.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 五、学习迁移 学生交流讨论: 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 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六、布置作业 读书随笔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教学目标 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课时:3课时 资料超市: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 贬。曾写《游玄都观》诗讽刺朝中新贵。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 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 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神宗时因反 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 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 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 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上自儒家 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 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 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 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 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 单位,叫做带过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由千古唐诗引入 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 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 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 5、师生品读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 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 拒。 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 3、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参考: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 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 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 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 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参考: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 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 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齐读背诵这首诗。 5、研读《题乌江亭》,辅佐加深对《赤壁》的理解。 四、背诵前两首诗,当堂默写。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面的诗词曲,并搜寻资料,准备鉴赏。 2、继续熟背诗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诗歌《过零丁洋》。 1、集体朗读《过零丁洋》。 2、介绍赏析诗歌的注意点 第一通语言,明意象。 1、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象声词等;2、注意语序;3、语言特点。 主要有: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 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 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4、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我们从景物的特征入手,根据景物的 组合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明确特殊意象的含义,如梅、竹、菊、柳、蓬、鸟、 子规、月、雨、流水等。 第二悟情感,析主旨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 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 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 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 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 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 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第三看风格,辨手法 1、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 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2、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 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包括象征手法。借古讽今: 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 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 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 3、指名学生上台赏析诗歌。(汪思琪) 修辞手法;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名句的赏析 4、学生相互质疑补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6、有感情吟诵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水调歌头》。 1、播放或学生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2、请同学说说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3、介绍词的相关知识,解题并提供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 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4、播放音频,让学生听读一遍,跟读一遍。 5、师生品读 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 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 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 另一个主题上了。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 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抒 发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情感。 6、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及搜寻的资料,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1、推荐学生阅读《江城子》 2、背诵诗词 第三课时 一、背诵前四首诗词 二、讲解曲的知识 三、品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散读。 2、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后两句来理解,对国计民生的忧虑。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3、背诵本曲 四、小结 五、熟读诗词曲五首 六、课堂检测 1、默写名句 2、品析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教后记: 古诗词教学人物,个人认为宜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赏析文章两种途径来完成, 教师不宜讲授得过细,应该传授一些方法,并注意示范、指导。基于这样的想法, 在课堂组织教学时,便依照读-品-析-背的流程与学生共同赏析诗词。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积极发挥主体性,参与讨论,其中时有精彩赏析。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 2.学生熟悉课文,感受小石潭的美景。 3.体会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 在。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 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探究式 合作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生自读,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教师带领学生疏通文意,熟悉课文,了解文章 内容。 第 二 课 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课文(放录音,出示画面)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小石潭给人的印象如何?(用一个字概括) 2、学生回答,教师引出“美”。 四、研读课文,分析品味 (一)、展示小石潭的美景 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胜收,你读了文章后头脑中浮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你 能选择一个景点和大家说说吗?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几句小结。 (二)、理解人物的“乐” 1、小石潭的景色如此美,让人为之陶醉,如果你身处其中,会产生什么感受呢? 2、引导结论:乐 3、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 4、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迅速在屏幕上现场出示) (三)、体会人物的“忧” 1、过渡:小石潭的美让人乐在其中,但我们从文中也分明读出了人物的另一种 感受——忧郁,哪一句显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 明确:“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解释) 2、作者的忧从何而来呢? ?、朗读第一段的一、二两句及第四段。 ?分析:小石潭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偏僻,人迹罕至,虽然景色奇美,但过于幽 静冷清,时间长了,让人感到寂寞难耐,悲从中来。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也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 3、作者背景简介。(屏幕出示) 4、学生尝试着将情与景结合起来,解释作者心情忧伤的原因。 5、教师小结: 作者是被贬官到此,不幸的遭遇令他感伤,本来想寄情于山水,遣散心中的郁闷, 小石潭的美景使他惊叹不已,流连其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痛 苦,可是小石潭风景虽美却过于幽静冷清,游玩的时间一长,寒气透骨,难免触 景生情,不由得忆起了自己的坎坷命运,忧郁、悲凉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练习: 观察自己的学校,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景色美 乐在其中 偏 贬 远 谪 幽静冷清 触景生情 抑郁忧伤 景 情景交融 情 教学目的: 一 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 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百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 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其必曰„„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三 了解“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四 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五 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 尚思想。 教学设想: 一 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 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 的特点,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二 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指导自读) 一 导入新课。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它究竟有哪些独 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这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必须认真思考 的。 关于岳阳楼和作者,请先看本文的题注。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 字句略有改动),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读 一读(挂在小黑板):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 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 (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指定语文学习好的学生读讲。) 思考: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二 指导自学。 1.读懂文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 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见“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2.思考:(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 境如何?(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三 课外作业。 1.把小黑板上关于范仲淹的资料抄在练习本上。 2.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读第1—4段) 一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根据上一课布置的思考题提问。鼓励学生自由发 表意见,不在答得完整,目的只在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 教学。) 二 研习新课。 教读第1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越明年—课本注解为“到了第二年”(即庆历五年),而据《岳州府志》载 《宗谅求记书》,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庆历六年,所以这句中的“越”还是按它 的本来意义作“过”讲为妥,“越明年”就是“过了第二年”,即进入了第三年 讲(庆历六年)。 谪——封建社会官吏的降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远方,如“发闾左 適(同“谪”)戍渔阳九百人”。 属——同“嘱”,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2.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 岳阳楼后“凭栏不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 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 深意? 引导要点: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 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 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 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 很深的。《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 作,百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夫——本文中几个“夫”都念(观夫、若夫、嗟夫)前两个“夫”有指示作 用,相当于“那”;“嗟夫”,感叹声,亦作“嗟乎”。 然则——顺接连词。注意不要跟转折连词“然而”搞混。“然则”在这句中 有承上连下的作用:(既然)洞庭湖是这样(气象万千),它北通巫峡,南到潇 湘,降职外调的官吏和忧然失志的诗人大多会合在这里,那么他们看到这景色后 产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变化而不同吗?《教学参考书》把这句中的“然则” 译为“然而”,不符合上下句间因果相承的关系,值得商榷。 骚人——课本注解: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 人。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者不能对换,如本文“迁客骚人”若换成“迁 客诗人”就不恰当。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个遭到贬逐的诗人,所以“骚 人”比“诗人”有时还多一层“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骚人”与“迁客” 相配比较合适。 得无异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如“得无楚之水土使 民善盗耶”),但本句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 诘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2.思考与讨论。 (1)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引导要点: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 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 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 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 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 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 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 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 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 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 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霪雨霏霏” 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线。“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 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 教读第3、4段,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句子。 “则有„„者矣”是一长定语句。“者”指代“览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 为例,从“去国怀乡”到“感极而悲”都是“者”的定语。第4段末句的结构相同。这两句可分别译为“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 谗言,惧怕讥讽,满眼凄凉,感伤到极点而悲痛的心情了。”“„„就会产生一 种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誉和屈辱一齐忘记,端着酒杯面对和风,充满了喜悦 的心情了。” 景——形声字,“日”形“京”声。“景”的本是“日光”。 锦鳞——鳞,指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 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 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 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 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 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 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 相映成趣。 把——动词,持,握。“把”作介词是后起的用法(把门关上),或用在比 较接近口语的诗词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其喜洋洋——洋洋,众多或盛大貌,这里形容喜的样子。朗读时“喜”字后 要稍顿一下。这句可译为: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2.思考与讨论。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 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 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 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 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 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 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 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 苦色彩。 (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2)第3、4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 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 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 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要点: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迁客骚人登楼而 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 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也破坏了文章的内在联系。 三 布置作业。 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第三课时: (教读第5段,总结) 一 检查作业。 二 研习新课。 教读第5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先天下„„乎”——这是一个略带测度语气的肯定句。 注意:“其”在这里是代词,不是表示推测的副词。这一句是作者代古仁人 回答。“然则何时而乐耶?”用“„„乎”这样测度的语气,显得委婉而得体。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可层层启 发,设问: (1)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 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 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本段以“嗟夫”提 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从这里开始看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阐发他的思 想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提出: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 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 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 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 “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 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 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 的人物。 提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 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 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 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 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三 朗读全文。要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领会本文“景”“情”“理” 交融的特点以及具有音乐感的语言特色。 四 总结性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阴风怒号( ) 薄( )暮冥冥 浩浩汤汤( ) 岸芷汀( )兰 郁郁青青( ) 宠辱偕( )忘 嗟夫( ) 属( )予作文以记之 2.下面译文中有几处译得不正确,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古仁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 为百姓担忧,退处民间又为君主担忧,真是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民间也担忧。 然而他们什么时候才乐呢?他们必定会说“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 吧。 3.第3段的写景、抒情与第4段的写景、抒情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两段对表 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什么作用? 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 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 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五 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附:“总结性练习”参考答案 1.(略) 2.有两处译得不正确:(1)“是进亦忧”把“是”译成“真是”不对。“是” 是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真是)„„”。(2)“然则”误译为“然 而”,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3.第3、4段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略)。 4.两句相对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 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岸芷—汀兰 教学目的 1 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 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 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教学设想 《醉翁亭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作者笔下,滁州琅琊山间醉翁亭周围早晚、 四时的景色美不胜收;字里行间展露了作者在政治上遭遇坎坷而情怀旷达,保持 善良美好的政治理想的胸襟。本篇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悦耳怡人。 本篇文字不太难,一些生字生词要让学性懂得。加强朗读、背诵练习。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作者简介。 2 正音、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醉翁亭记》是历来脍炙人口的一篇名文。 为了有助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先把作者和有关本文写作的情况作个简略的介 绍。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 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 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 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 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 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 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 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 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教师范读课文 正音 壑(hè) 蔚(wèi)琅琊(láng yá) 潺(chán) 酿(niàng) 辄 (zhé) 霏(fēi) 螟(míng) 晦(huì) 伛偻(yǔ lǚ) 洌(liè) 肴 (yáo) 蔌(sù)酣(hān) 弈(yì) 觥(gōng) 颓(túi) 阴翳(y ìnyì) 四、学生朗读课文 先提出朗读要求:字音、句读正确,语气恰当。叫四名学生各读一段。朗读 毕,教师讲评指导。 五、学生自学课文,初步理解之。 要求:1 懂得句意。不懂之处划上记号。2 理解段意。把自己对段意的理解记在笔记本上。3 有什么问题,当堂提出。 布置作业 思考回答:1 全文四段,各段写什么? 2 本文描写景物采用了哪些方法?文中的写景主要起什么作用? 3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其中有什么是 值得肯定的?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懂得词句、段意。 2 了解写景的几种方式。 教学过程 逐句逐段讲解课文。 第一段 1 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 朗读前提出要求:在懂得句意的基础上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 么?” 2 词语、句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 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 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也”:表陈述。“壑:山谷。”“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并且。”“深秀:幽深秀丽。”“者:的,这里指地方,山。”“山”:名词活用作状语。意为沿着山路。“潺潺:象声词,水声。”“而”表并列。“于:从。”“回:”回环。“翼然”像鸟儿张开双翅的样子。“临”:临居。“于:在。”“者:表示定语后置,”此句之意即“有翼然临于泉上之亭。”“作:建造。”“者:的,的人。”“也:表肯定。”“名:”定名。“太守自谓也: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它。”“于:到。”“辄:总是,就。”“曰:”称为。“意:意思,意趣。”“乎:于。”“也:表感叹。”“而;表承接。” 3 内容 提问一 第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讲解 第一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 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 亭名是自号“醉翁,情怡山水的太守定的。” 提问二 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讲解 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 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 亭。 第2段 1 全班同学齐读第二段 齐读前提出要求:在懂得句意的基础上思考回答“第二段包含几层意思?” 2 词语、句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螟,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若夫(fú):像那。”“而:表承接。”“霏:云”气,云雾。“开:散开,消散。”“归””返回,归聚。“穴:洞穴。”“暝:昏暗。”“晦明:阴”暗明亮。“者:的,这里指情形。”“芳:花卉。”“发”:盛开。“幽香”:清幽的香气。“佳”:美好,好。“秀”:茂盛。“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四时:”春、夏、秋、冬四季。“而:连接状语与谓语。”“而:因而。”“亦:也。”“穷:尽。”“也”:表感叹。 3 内容 提问一 第二段包含几层意思? 讲解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 各有不同的景色。?“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无论春夏秋冬,都能赏 获“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提问二 本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讲解 本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 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第3段 1 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三段,朗读前提出要求:在明白句意的基础上思考回答 “第三段包含几层意思?” 2 词语、句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 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 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至于”:连词,表示另提一事。“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两句是交互的,意即歌于途的有负者,” 也有行者,休于树的有行者,也有负者;“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于,在;”“行者,”行走在道上的人;“休,休息。”“前者”:前面的人。“伛偻提携,老老小小的行人;”“伛 偻:驼背,这里指年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带领着孩童。”“绝:断。”“者:的,”这里指情形,情景,以下三个“者,意同此。”“临:到。”“渔”:捕鱼,捉鱼。“而:因”而。“酿”:造酒。“为:成为。”“洌”:酒清而醇。“山肴”:野味;“肴,鱼肉之类的荤菜。”“野蔌:野菜;”“蔌,蔬菜。”“杂然:交错的样子,这里有随便之意;”“杂,错杂。”“陈:陈”列。“宴:宴会,设宴款待宾客。”“酣:酣畅,饮酒尽兴。”“非丝非竹:不是弹琴奏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中”:射中目标。“弈:围棋。”“觥筹交错:欢快畅饮的”场面;“觥,酒杯;”“筹,酒筹,行酒令时用以记数的签子;”“交错,相互往来。”“苍颜:”苍老的面容。“颓然:这里指醉倒的样子;”“颓,倒塌坠落。”“乎:于,在。” 3 内容 提问一 第三段包含几层意思? 讲解 本段包含两层意思:?“至于……滁人游也”描写滁州百姓来此游山赏 景一路上的欢快情景。?“临溪而渔……太守醉也。”描写太守与众宾客在此食野 味,品洌酒,戏射下棋的“宴酣之乐”。 提问二 这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讲解 上段写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这” 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 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欧阳修在滁州写的另一文《丰乐亭记》中有 言:“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第4段 1 全班同学齐读第四段 齐读前提出要求:在明白句意的基础上思考回答“这个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 内容,是什么?” 2 词语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 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 阳修也。“”已而”:不久。“而:表并列。”“阴”:通假“荫,覆盖。”“翳:遮蔽。”“鸣声上下:”树上树下到处是鸟鸣声。“去:离去。”“而:因而。”“然而:但是。”“而”:却。“而:连接”状语与谓语。“其:指自己。”“其:他们,指众宾客。”“以:用。”“者:的,指人。”“谓”: 通假“为,是。” 3 内容 提问 这个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两个重要内容是:?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三段所写的 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四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 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 即文章作者本人,至此,读者可知本文并非泛写山水,虚拟故事,而实乃欧阳修 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总结提问 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讲解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实词总结(从略) 虚词总结 也 1 表陈述语气。“环滁皆山也。” 2 表肯定语气。“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3 表感叹语气。“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于 1 从。“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2 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3 到。“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 而 1 顺接(并列、承接、因果等)。“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转接。 但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3 连接状语与谓语。“朝而往, 暮而归。”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作课文后的练习。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重点:流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文章大意。 教法:点拨讨论、自渎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新课: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美好、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已学 过一些描写春天美丽景物的散文。古人如何感受春回大地的气息?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这篇山水游记就向我们呈现了一幅色调清淡、意境悠远的初春图。 二、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现在的湖北省)人,文学家。 与兄宗道、第中道合称“三袁”,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反对文学复古主张,要 求“不拘格套,抒写性灵”,他们的作品大多以自己的语言来表现真实的思想感情。 三、结合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将课文通读一遍。 请注意下列家点字的读音与意义: 廿二日,天稍和:二十二日。 若脱笼之鹄:天鹅 泉而茗者:愿意为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为“煮茶”。 罍而歌者,愿意为酒杯,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为“端着酒杯” 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愿是跛足之意,引申为驴,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为骑驴”。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倩:美丽的。 汗出浃背:湿透。 四、指导朗读。 1、放录音范读。 2、学生齐读课文。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五、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文中的景物,并用笔将课文中所描写的初春美景画下 来。然后同学互相欣赏。 六、课堂练习:下边三组短语中的“之”,有的要译作“的”;有的可译作“的”,也可省译;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用不着翻译。试加辨析并说出所有短语的大意。 局促一室之内 郊田之外 脱笼之鹄 倩女之靧面 髻鬟之始掠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生动的表达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局促一室之内”, 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写景层次分明,比喻贴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教法:朗读、想象,老师启发、点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若脱笼之鹄。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 麦田浅鬣寸许。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关于本文比喻句的作用。(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 教师明确:比喻是修辞格的一种。运用比喻可以把陌生的东西边为熟悉的东西, 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如本文的比喻的运用使写 景更加传神、生动。 三、分析课文: 设疑:1、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写了满井什么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来?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 3、分析第二段的层次。 总写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喜悦心情 分写 水:水光的明丽 山;春山的娟净可爱 (比喻) 满井春色 柳条;将舒未舒 麦田:破土而出又齐整喜人 游人:泉而茗 罍而歌 早春郊游图 红装而蹇 鸟鱼 (拟人) 抒写感受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四、学生总结主题思想:这篇游记描写了北国初春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喜人景 象,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然、闲适自得的洒脱情怀。 五、归纳写作特点: 1、白描的手法。 2、拟人的写法。 3、生动的比喻。 六、把《满井游记》和 《醉翁亭记》进行比较。 课堂小结: 本文写景层次分明,比喻贴切。阅读本文,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学 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满井春色 总写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 分写 水 山 柳条 麦田 游人 鸟鱼 (拟人) 抒写感受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 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 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 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 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 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 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 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 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 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 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 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 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 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 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 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 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 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 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 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 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 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 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喧:吵闹的声音。 ?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 显得清静起来了。 ?辨:说明。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 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 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 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 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 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 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 “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 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 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 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 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 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 (1)名句品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 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 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 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 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 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 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 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 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 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 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 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 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 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 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 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 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 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 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 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 但 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 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 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t“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 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 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 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 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 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 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 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 “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 “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 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 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 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 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 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 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 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 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 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 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 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 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 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 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 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 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 篇。 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 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l: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 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 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 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 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 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 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 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 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 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 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 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 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 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 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 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 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 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 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五首诗。
本文档为【雪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08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7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