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①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①

举报
开通vip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①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①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34 4 Vo l . 34 No . 4 第 卷 第 期 2011 7 AR ID LAND GEOGR APH Y Ju l y 2011 年 月 ?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1 1 1 2 许文强, 陈 曦, 罗格平, 蔺 卿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 新疆水利厅,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①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①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34 4 Vo l . 34 No . 4 第 卷 第 期 2011 7 AR ID LAND GEOGR APH Y Ju l y 2011 年 月 ?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1 1 1 2 许文强, 陈 曦, 罗格平, 蔺 卿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 新疆水利厅,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 摘 要 土壤碳库动态及其驱动机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 《 》 , “ ” , 着各国对 京都议定书 的重视 农业土壤碳库变化及其 源汇效应 研究不断加强 但以往研究土 壤碳循环主要是针对有机碳,较少考虑无机碳的作用和地位,干旱区土壤无机碳储量巨大,其在区 域碳循环过程中的贡献日益显著,这使得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土壤有机碳和无机 。 、 碳的行为 国内外关于农业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研究主要围绕农业土壤有机碳储量 固碳潜力等问 , 、 题展开 研究区多为湿润 半湿润地区 国际上对农业土壤无机碳动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区土 地管理措施对土壤发生性碳酸盐碳的形成与转化方面,研究方法以稳定同位素技术为主,但目前关 。 , , 于中国干旱区农业土壤无机碳动态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因此 应加强干旱区绿洲土壤碳循环研究 “ / ” 。 深入分析干旱区绿洲土壤碳的 源 汇效应 探讨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的机理 关 键 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土壤碳“ 源/汇” 稳定同位素 干旱区绿洲 中图分类号 S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6060 2011 04- 0614- 07 614~ 620 , “ ” 1/3,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土壤 中碳酸盐固碳约占到全球 碳失汇 的 而干旱 碳库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区土壤碳酸盐作为岩石圈碳酸盐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 9, 11, 13- 14〕 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也是全球碳计 对寻找全球“ 碳失汇” 意义重大 。 中国西 GCP 、 W CR P 2~ 5 , 划 全球气候研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等一系列全 北干旱区土壤无机碳库是有机碳库的 倍 约占 〔 1- 4〕 。 , 60% , 球变化研究计划的核心问题之一 近年来 随 全国土壤无机碳库的 以上 每年我国干旱性土 着各国对《 京都议定书》 的重视,农业土壤碳库变化 壤中碳酸盐截储大气碳的规模在 1. 5 Tg C,这对全 〔 5 - 7〕 〔 5, 12〕 “ / ” 。 CO 。 及其 源 汇 效应研究不断加强 球碳固定及大气 的调节意义重大 已有 2 , 土壤碳包括有机碳和无机碳 其中无机碳主要 研究显示准噶尔盆地南缘干旱区荒漠盐碱土和绿洲 指存在于干旱土壤中的碳酸盐碳,由岩生性碳酸盐 盐碱土具有不同的土壤 无机 CO 通量,其中荒漠盐 2 Li t ho gen i c Car bo n at e 碳和发生性碳酸盐 Pedo gen - 碱土土壤无机 CO 通量呈负值,表现为土壤碳吸收 2 - 2 - 1 i c Car bo n at e , 碳组成 而发生性碳酸盐在形成过程 62~ 622g C? m ? a , 之故 吸收率为 如果这 中可以固存大气 CO,其形成与周转对干旱区碳循 , 2 一结果能够在其它干旱区盐碱土上得到证实 这将 〔 8 - 11〕 环具有重要影响 。 世界干旱土壤占全球陆地 “ Mi s s i n gCar bo n Si n k 对全球碳循环与 碳失汇 研究 〔 15〕 40% , 总面积的 其中大量的土壤无机碳在全球碳储 产生重要影响 。 然而,以往对土壤碳循环的研究 、 CO , 存 缓解大气 浓度升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针对土壤有机碳,很少 考虑无机碳的行为,而 2 〔 10, 12〕 , 并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贡献日益显著 。 研 干旱区土壤无机碳储量巨大 其在区域碳循环过程 “ ” Mi s s i n gCar bo n Si n k 2~ 3 。 , 究显示全球 碳失汇 达 中的贡献日益显著 因此 开展干旱区土壤无机碳 PgC, 、 动态研究将有助于推进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并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 海洋 以及岩石圈中碳酸盐对大气碳的吸收,其中岩石圈 为全球“ 碳失汇” 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收稿日期 2010- 12- 17 修订日期 2011- 02- 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801113 中国科学院“ 西部之光” 人才培养计划“ 西部博士资助项目” XBBS2009031979 - , , , , , . E-m ai l x u w q @ m s . x j b. ac. cn 作者简介 许文强 男 甘肃高台人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干旱区碳循环研究 书书书4 615 期 许文强等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中国西北干旱区具有独特的山盆相间的地貌格 和研究方法。 , “ - - ” 。 2. 1 局 形成了典型的 山地 绿洲 荒漠 景观 近半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研究的热 点问题 个世纪以来,干旱区绿洲大规模开发活动改变了水 农业土壤碳库是陆地碳 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在 , , 、 、 、 , 土资源的时空分布 扩展了绿洲的面积 灌溉 施肥 人类耕种 施肥 灌溉等 管理活动影响下 土壤碳库 〔 22. 24- 26〕 等人类耕作活动使得原始土壤逐步演变为绿洲耕作 。 的质和量都会迅速发生变化 随着各国对 土壤,这些都使得绿洲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储量发 《 》 CO , 京都议定书 中 排放要求或履行义务的响应 2 〔 16 - 17〕 。 , 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 目前学术界将农业土壤 CO 增加农业土壤碳库已被认为是今后换取工业 2 碳循环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北美农业区、 中国东北黑 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增加农业土壤“ 碳汇” 也逐 、 土区以及南方水稻土分布区等湿润 半湿润地 步成为了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 〔 18 - 21〕 〔 27 - 29〕 , 区 对干旱区绿洲土壤碳循环研究的重视程度 一 。 为此,科学选择了一些重点区域如北美农 不足,对人为驱动的绿洲土壤有机碳变化机理的研 、 、 , 业区 中国南方水稻土分布区 中国东北黑土区等 , 究还较薄弱 尤其对绿洲土壤无机碳动态的研究尚 、 开展了农业土壤有机碳储量 固碳潜力等方面的研 处于起步阶段,这使得学术界对干旱区绿洲土壤总 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 ” 。 碳 源汇效应 的认识还存在争议 、 北美土壤科学家在调查和分析美国 加拿大两 国农业土壤现状后,认为实行保护性耕作措施可增 1 土壤碳循环与碳蓄积研究的重点 , CO 加农业土壤固碳 使农业土壤由大气 碳源变为 2 问题 , 碳汇 提出只要农民持续采用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 施,就可以使农业土壤由碳源变为碳汇,并抵消《 京都 作为大气 CO 的源和汇,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 2 〔 19, 30〕 》 15% 议定书 要求减排温室气体指标的 中国水 碳循环的重要环节,而土壤碳循环与碳蓄积研究是 稻土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土的温室气 〔 6 - 7〕 。 , 陆地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估计 全 体 CH 和N O 释放行为方面。 自1980年以来全国 4 2 球土壤有机碳库高达1 500~ 2000 Pg,是大气碳库 , 水稻田的灌溉方法由持续淹灌逐渐改为晒田间灌利 3 , 2. 5 的 倍 约是陆地植被碳库的 倍 无机碳库也达 用DNDC模型计算的中国稻田 CH 的年排放量由 4 〔 2〕 700~ 1 000 Pg 。 由于土壤碳贮量的巨大库容,其 6 6 1980年12× 10 t 降至2000年7 × 10 t,且在时间及 微小的变化就可能影响大气CO 的浓度,并对陆地生 2 量值上与全球大气近20a CH 浓度增长速率的降低 〔 4〕 4 、 、 。 态系统的分布 组成 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 〔 5, 18, 31〕 相一致 ,说明中国水稻土固碳效应十分显著。 目前,国际土壤碳循环与碳蓄积研究的重点问题包 , 中国东北黑土分布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其所处 1 , 括 陆地土壤碳库的精确估算这是陆地碳循环研 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 究的关键 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陆地土壤碳循 , , 之一目前对黑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碳潜力方面 环的影响机理研究 3 不同尺度土壤碳循环的时空 包括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保护和恢复退化中的 4 分异规律研究 建立和完善区域尺度土壤碳循环 , 东北黑土资源的作用等研究显示如果采用新的管理 模型 5 陆地生态系统碳增汇技术和对策研究。 , 244. 3Tg C, 措施东北黑土最大固碳潜力为 在未来 〔 32〕 20 a内土壤固碳潜力为 30. 9 Tg C 。 总的来看, 2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研究的重点和 对农业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湿 趋势 润、半湿润区的农田土壤,且研究尺度较小,对干旱 。 土壤有机碳库与无机碳库都是重要的陆地碳 区绿洲土壤有机碳库动态研究 不足 库,对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控制 , , 目前 针对以上重点研究区 农业土壤碳库动态 。 CO 作用 农业土壤已被认为是大气 的一个重要 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 1 不同农业类型土壤碳 2 , 、 CO 源 农业土壤碳库的稳定 增长或释放都与大气 2 库的精确估算及其演变动态研究 农业土壤碳 2 〔 22- 23〕 浓度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 进入 21世纪,农业 库演变中的人地相互作用特点研究 如管理机制、 土壤碳库研究在理论与方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 农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以及农户行为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等 破,主要体现在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研究的热点问题 3 农田尺度上生命耦合系统与农业土壤碳过程的616 34 干旱区地理 卷 相互影响机理研究 4 农业土壤碳库演变过程模 动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一直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 〔 17 - 25〕 5 “ ” , 拟模型的建立与完善 增加农业土壤 碳汇 的 注 而这种人类耕作活动在干旱区绿洲体现的 技术和对策研究 6 农业土壤的固碳潜力及未来 尤为强烈,但以往对绿洲土壤有机碳动态的人为驱 演变趋势。 。 , 动过程研究不足 因此 深入开展人类活动对绿洲 2. 2 , 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方法 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机理研究 可以从农业土壤 1 。 , 土壤碳储量估算方法 目前 土壤碳储量 “ 碳汇” 效应上明确我国干旱区绿洲农业对土壤碳 估算的方法较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 生命地带 。 库演变的特殊作用 〔 12, 33〕 类型法、 土组法、气候参数法和土壤类型法等 。 3 农业土壤无机碳库研究的重点和 , , 由于土壤类型法方法简单 数据较易获取 是目前国 。 内外土壤碳储量估算的常用方法 但土壤碳存在极 趋势 大的空间变异性,这使得土壤类型法对土壤采样数 3. 1 农业土壤无机碳库研究的热点问题 。 量的要求较高 我国土壤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达 在无机碳研究方面,由于全球碳循环研究强调 20% ~ 50% , 其中采样数量的差异是导致不确定性 〔 24, 33〕 , 了陆地生态系统短时间尺度的有机碳循环 而忽视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因此,如何提高土壤碳储 。 In t er n a- 了对无机碳的研究 但国际地质对比计划 量的估算精度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t i o n al Geo l o gi cal Co r r el at i o n Pr o gr am m e,IGCP 研 究 2 。 土壤碳驱动机制研究方法 土壤有机碳循 , 发现 全球因碳酸盐的溶蚀而由大气回收碳的量为 环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定量评价陆地碳收支和 每年0. 6 Pg C,而这一数值正是全球“ 碳失汇” 的 全球变化的重要科学基础。 近10 a来,以大型试验 〔 9 - 10, 38〕 1/3,即碳酸盐的变化也可能导致“ 碳失汇” 。 、 环境控制 涡度相关测定和定量遥感为代表的多尺 , 就干旱区土壤全剖面而言 土壤无机碳库及其转化 , 度生态观测网络的建立 为陆地碳循环研究积累了 〔 34- 35〕 速度非常缓慢,然而对农业表层土壤来说,土壤无机 大量数据 。 但试验和观测总是在特定尺度上 , 、 、 碳含量变化较大 耕作措施 施肥 灌溉等人类耕作 进行的,认识和定量表达多尺度相互作用需要应用 〔 9, 36〕 、 活动都会影响到干旱区绿洲土壤无机碳的来源 组 。 , 机理模拟的方法 为此 科学家们相继开发了 〔 11, 39〕 成及其转化速率 。 目前,国际上对土壤无机碳 , 大量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 其中国际上比较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区土地管理措施对碳酸盐成 成熟的碳循环模型有三大类,包括生物物理模型 〔 40- 41〕 〔 8〕 土作用的影响方面 ,如 Magar i t z 等 对发育在 如 CLASS 模型 、 生物地理模型 如 MAPSS、 BI- 更新世泥灰土的灌溉土壤和毗邻的非灌溉土壤无机 OMETEM、 CENTU- 模型 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 如 , 40 a , 碳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 在 的灌溉后 耕作 R Y、 DNDC模型 。 其中生物物理模型是基于能量 土壤剖面上层总碳酸盐净损失,但在心土层,发生性 平衡、 物质平衡、 动量平衡规律来计算碳在大气和陆 。 , 碳酸盐净增加 国内对无机碳的研究是针对岩溶 地生态系统间的物质交换 可在短时间步长进行模 、 , , - 区 黄土区等非农业土壤进行的 对干旱区绿洲土壤 拟 有助于利用陆 气交换的涡度相关法测定资料 无机碳动态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 其中针对岩溶区 对能量和物质通量资料进行验证和校准,但该模型 〔 42〕 , 和黄土区的研究有 潘根兴等 以桂林丫吉村岩溶 对碳在植被和土壤中的运移过程描写太简单 仅给 , , 实验场为例,探讨了土壤碳对表层岩溶作用的动力 出界面上的通量 未考虑碳库量 不适合于生态系统 机制,认为岩溶土壤系统可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陆 尺度 斑块尺度 的模拟 生物地理模型是建立在气 〔 43〕 候 - 植被/土壤关系上,它可在大的时空尺度上模拟 地碳汇 秦小光等 应 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究了 , 气候变化对黄土碳库效应的影响,认为黄土碳库主 植被与环境达到平衡时的结构和组成 但却不能描 , 述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反应过程及达到新的平衡 要以次生碳酸盐碳库为 主 在自然条件下黄土是大 CO 。 所需要的时间由于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对大气 - 植 气 的一个汇 2 - , 土壤无机碳中岩生性碳酸盐碳来源于土壤母 被 土壤间碳交换过程考虑较为全面 因此是进行 〔 31, 36 - 37〕 。 , , 生态系统水平碳收支研究的最适模型 岩 较为稳定 而发生性碳酸盐碳则是土壤发育过程 我国以种植制度 作物布局、 种植方式等 和养 的产物,与气候、 植被演替、 人为耕作管理等因素有 地制度 土壤管理与耕作等 为主体的人类耕作活 关。 干旱区绿洲土壤形成主要受母岩和人类活动的4 617 期 许文强等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影响,在非灌溉土壤中无机碳主要以岩生性碳酸盐 绿洲土壤总碳“ 源汇效应” 及其驱动机制是土壤碳 〔 11〕 , 。 , 碳为主 而在灌溉土壤无机碳中岩生性碳酸盐碳的 循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 然而 目前 , 比例可能相对较低,这主要受土壤耕作时间的影 对干旱土壤碳库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较少 尤 〔 10- 13, 44〕 。 其对干旱区土壤无机碳库动态的研究不多,其土壤 响 但目前对干旱区绿洲土壤无机碳动态 〔 47〕 碳“ 源汇效应” 一直存在争议 。 急需加强对干旱 的研究不足,尤其对绿洲不同耕作时间土壤无机碳 , 区绿洲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动态及其对人类耕作活 的组成和来源方面的研究薄弱 这不利于区域土壤 , 动的响应研究 分析绿洲开垦以来土壤有机碳和无 碳平衡的研究。 机碳的变化过程及其“ 源汇效应” ,客观认识干旱区 3. 2 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方法 “ ” 。 , 土壤碳的 源汇 特征 因此 在干旱区绿洲进行土 目前,针对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的研究方法不 “ ” 壤碳 源汇效应 研究将有助于推进这一科学问题 , 。 多 仅限于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等方法 稳 的解决。 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方法常用在生态系统长期 2 干旱区绿洲土壤无机碳库动态变化分析。、 、 动态过程的重建 如植被演替 土壤碳周转周期 〔 45 - 46〕 , 由于土壤有机碳的更新速度要明显快于无机碳 因 土壤无机碳年龄测定等方面 。 其中碳酸盐碳 此土壤碳循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 的稳定同位素方法不但可以定量区分土壤无机碳的 上,通常没有考虑干旱、 半干旱区土壤碳酸盐碳这类 来源和组成 即发生性与岩生性碳酸盐碳的比例, 。 无机碳的行为 然而就干旱区农田表层土壤无机碳 还可用来评价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酸盐碳动态的 〔 8, 40〕 , 、 、 库而言 在自然 降雨 土壤淋溶程度 土壤盐渍化 影响 。 因此,碳酸盐碳的稳定同位素方法在分 状况等 和人类耕作活动 如农田管理措施、 施肥、 、 析干旱区绿洲土壤无机碳的来源 组成及其对人类 , 灌溉等 的强烈影响下 其土壤无机碳具有明显的 耕作活动的响应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 , , 上 下运移特征 土壤无机碳库也发生了变化 而这 碳稳定同位素方法的原理为 碳的两种稳定同 12 13 部分土壤无机碳直接参与对大气 CO 的截存,对农 2 位素 C和 C在自然界中占总碳的比例分别为 业土壤碳固定意义重大。 急需加强干旱区绿洲土壤 98. 89% 1. 11%, 。 和 其比例受各种因素影响 不同物 13 13, 无机碳 碳酸盐碳 动态变化的研究 尤其需要分析 质具有不同比例关系,即具有不同的 δ C值。 δ C 人类耕作活动对土壤无机碳中发生性碳酸盐碳形成 值表示样品中两种碳同位素比值相对于某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 的影响 同时,借助碳的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土壤 应比值的相对千分差,是描述样品与标准样品相比 13 。 , 有机碳向无机碳转换的速率 因此 开展干旱区绿 C 。 C3 较时 天然丰度变异程度的指标 如 植物的 13 13 洲表层土壤无机碳库变化研究对农业土壤无机碳周 平均 δ C值为 - 27‰ ,C4植物的平均 δ C值为 - 转研究和区域土壤碳平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3 13‰ 。 C δ 值的 计算公式 六西格玛计算公式下载结构力学静力计算公式下载重复性计算公式下载六西格玛计算公式下载年假计算公式 为 3 干旱区人类耕作活动对绿洲土壤碳过程的 R 13 s a m p l e 。 、 影响机理研究 以种植制度 包括作物布局 种植 δ C ‰ - 1 × 1 000 , 1 R s t a n d a r d 方式和种植技术等 和养地制度 包括土壤培肥与 12 13 R C/ C R R 施肥和土壤耕作管理等 为主体的人类耕种活动对 式中 为 和 分别为样品和标 s a m p l e s t a n d a r d 〔 48〕 。 准样品的碳同位素比值。 标准样品通常为美国南卡 土壤碳库的影响一直受 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 , PeeDee 干旱区绿洲受到人类耕作活动影响 具有独特的人 莱纳州白垩系皮狄组地层中的美洲拟箭石 13 - 地相互作用特点,尤其是近50 a来干旱区水土开 Bel em n i t e,PDB,定义其 δ C0。 发导致的绿洲扩张,使得干旱区土壤碳库发生了显 4 干旱区农业土壤碳库研究的建议与 。 , 、 著变化 因此 要了解干旱区绿洲农业管理 作物经 营、 土壤管理与土壤碳的相互作用过程,就必须从多 展望 学科、多视角并采纳生物地球化学的系统观点来探 , 虽然 目前对干旱区绿洲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已 讨干旱区绿洲农业土壤碳循环中的生命过程与地表 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难点,下面 , 过程的耦合机制 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讨论 〔 49〕 。 讨论的几个问题就有待于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农业土壤碳的固定机制 。 所以,开展干旱区人类 1 干旱区绿洲土壤碳“ 源汇效应。” 干旱区 活动对绿洲土壤碳过程影响机 理的研究,可以从土618 34 干旱区地理 卷 bo r n ehy p er s p ect r al m eas u r em en t s〔 J〕 . R em o t eSen s i n go fEn v i r o n - 壤碳固定与农业土壤“ 碳汇效应” 上明确我国干旱 m en t, 2008, 3 12 825 - 835 . 。 区绿洲农业特色及其对土壤碳库演变的特殊影响 〔 11〕 杨藜芳,李贵桐,李保国. 土壤发生性碳酸盐碳稳定同位素模 〔 J〕 . ,2006,21 9 973 - 981. 型及其应用 地球科学进展 5 结 论 〔 YANG Li fan g,LIGu i t o n g,LIBao gu o . Mo del i n g an d ap p l i cat i o n o fat abl ecar bo n i s o t o p eo fp edo gen i c car bo n at e〔 J〕 . Adv an ces i n 干旱区绿洲土壤碳循环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 Ear t hSci en ce, 2006, 21 9 973- 981. 〕 〔 12〕 LIZ P,H AN F X,SU Y,et al . As s es s m en t o fs o i l o r gan i c an d car - 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碳循环研究的重 bo n at ecar bo n s t o r agei n Chi n a〔 J〕 . Geo der m a,2007,138 119 - 。 , 要主题之一 围绕农业土壤生态系统 国内外学者 126 . 在湿润、 半湿润地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在 〔 13〕 王效科,白艳莹,欧阳志云,等.全球碳循环中的失汇及其形成 农田土壤碳循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都取得了丰 原因〔 J〕 . 生态学报,2002,22 1 94 - 103.〔 WANG Xi ao k e, , BAIYan y i n ,OUYANG Zhi y u n ,et al . Mi s s i n gs i n k i n gl o bal car bo n 硕的成果 但对干旱区绿洲土壤碳循环的机理研究 cy cl ean d i t s cau s es〔 J〕 . Act a Eco l o gi ca Si n i ca,2002,22 1 94 还不够深入,尤其对干旱区土壤无机碳循环研究还 - 103. 〕 , 。 , 处于起步阶段 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 随着对土 〔 14〕 K AR IM A,VEIZER J,BAR TH J. Net eco s y s t em p r o du ct i o n i n t he , 壤碳循环研究的不断深入 干旱区绿洲土壤无机碳 gr eat l ak es bas i n an d i t s i m p l i cat i o n s fo r t heNo r t hAm er i can m i s s - 动态及其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将是今 i n g car bo n s i n k A hy dr o l o gi c an d s t abl e i s o t o p e ap p r o ach〔 J〕 . Gl o bal an d Pl an et ar y Chan ge, 2008, 61 15 - 27. , 后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 值 〔 15〕 XIE JX,LIY,ZH AICX. CO abs o r p t i o n by al k al i n es o i l s an d i t s 2 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i m p l i cat i o n t o t hegl o bal car bo n cy cl e〔 J〕 . En v i r o n Geo l, 2009, 56 953- 961. R e f e r e n c e s 参考文献 〔 16〕 樊自立,穆桂金,马英杰,等.天山北麓灌溉绿洲的形成和 发展 〔 J〕 . , 2002, 22 2 184 - 189.〔 FAN Zi l i,MU Gu i j i n , 地理科学 MA Yi n gj u n ,et al . Fo r m at i o n an d dev el o p m en t o ft hear t i fi ci al l y i r - 〔 1〕 GLOBAL CAR BON PR OJECT. Sci en cefr am ew o r k an d i m p l em en - r i gat ed o as i s i n t heNo r t her n Pi edm o n t o ft heTi an s han Mo u n t ai n s t at i o n〔 R 〕 . Ear t h Sy s t em Sci en ce Par t n er s hi p IGBP,IH DP, 〔 J〕 . Sci en t i aGeo gr ap hi caSi n i ca, 2002, 22 2 184- 189. 〕 WCR P,DIVER - SITAS R ep o r t No . 1 GCP R ep o r t No . 1,2003, 〔 17〕 许文强,罗格平,陈曦,等.干旱区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 69 p p . ,Can ber r a. 〔 J〕 . ,2005,28 6 800 度对土壤粒度分布的影响 干旱区地理 〔 2〕 SCH LESINGER W H . Gl o bal chan ges ci en ce〔 J〕 . Tr en ds i n Eco l o - - 804.〔 XU Wen q i an g,LUO Gep i n g,CH EN Xi,et al . Effect s o f gy an d Ev o l u t i o n , 2006, 21 348 - 351. l an d u s ep at t er n s an d i n t en s i t y o n t hedi s t r i bu t i o n o fs o i l gr an u l ar i t y 〔 3〕 CANADELLJC,K IR SCH BAUM M,K UR Z W,et al . Fact o r i n go u t i n t heo as es i n ar i d ar eas〔 J〕 . Ar i d Lan d Geo gr ap hy, 2005, 28 6 n at u r al an d i n di r ect hu m an effect s o n t er r es t r i al car bo n s o u r ces an d 800- 804. 〕 s i n k s〔 J〕 . En v i r o n m en t an d Sci en cePo l i cy, 2007, 370- 384. 〔 18〕 , ,FR OLK IN S, . 李长生 肖向明 等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 〔 4〕 IPCC. In t er go v er n m en t al p an el o n cl i m at echan gefo u r t has s es s m en t 〔 J〕 . , 2003,23 5 493- 503.〔 LIChan gs hen g,XI- 第四纪研究 R ep o r t . Cl i m at eChan ge2007 Sy n t hes i s R ep o r〔t R〕 . 2007. AO Xi an gm i n g,FR OLK IN S,et al . Gr een ho u s egas em i s s i o n s fr o m 〔 5〕 PAN G,GUO T. Pedo gen i c car bo n at es i n ar i di c s o i l s o fChi n a an d cr o p l an ds o fChi n a〔 J〕 . Qu at er n ar y Sci en ces,2003,23 5 493- s i gn i fi can cefo r t er r es t r i al car bo n t r an s fer〔 M〕 . New Yo r k Lew i s 503. 〕 Pu bl i s her s, 1999, 135 - 148. 〔 19〕 MAR LANDG,GAR TEN CT,POST W M,et al . St u di es o n en han - 〔 6〕 MATAMALA R,GONZALEZ-MELER M A,JASTR OW JD,et al . ci n g car bo n s eq u es t r at i o n i n s o i l s〔 J〕 . En er gy,2004,29 1643- Im p act s o ffi n er o o t t u r n o v er o n fo r es t NPPan d s o i l Cs eq u es t r at i o n 1650. p o t en t i a〔l J〕 . Sci en ce, 2003, 302 1385 - 1387. 〔 20〕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等.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 7〕 FINZIA C,MOOR E D J,DELUCIA J,et al . Pr o gr es s i v en i t r o gen 〔 J〕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2 335 - 340.〔 YANG Xu em i n g, l i m i t at i o n o feco s y s t em p r o ces s es u n der el ev at ed CO i n a w ar m - 2 ZH ANG Xi ao p i n g,FANG H u aj u n ,et al . Co n s er v at i o n t i l l ages y s - t em p er at efo r es〔t J〕 . Eco l o gy, 2006, 87 15 - 25 . t em s i n No r t h Am er i ca an d t hei r s i gn i fi can cefo r Chi n a〔 J〕 . Chi - 〔 8〕 MAGAR ITZ M,AMIELA. In fl u en ceo fi n t en s ecu l t i v at i o n an d i r r i - n es eJo u r n al o fAp p l i ed Eco l o gy, 2004, 15 2 335 - 340. 〕 gat i o n o n s o i l p r o p er t i es i n t heJo r do n Val l ey,Is r ael R ecr y s t al l i z a- 〔 21〕 ZH ANG CZ,ZH ANG JB,ZH AO B Z,et al . St abl ei s o t o p es t u di es t i o n o fCar bo n at e Mi n er al s〔 J〕 . So i l Sci en ce So ci et y o fAm er i ca o fcr o p car bo n an d w at er r el at i o n s a r ev i ew〔 J〕 . Agr i cu l t u r al Sci - Jo u r n al, 1981, 45 1 201- 205 . en ces i n Chi n a, 2009, 8 5 578 - 590. 〔 9〕 SCH IMELDS,H OUSE JI,H IBBAR DK A,et a1. R ecen t p at t er n s 〔 22〕 CANADELLJ,ZH OU G,NOBLE I. Lan d u s e/co v er chan geeffect s an d m echan i s m s o fcar bo n ex chan geby t er r es t r i al eco s y s t em s〔 J〕 . Nat u r e, 2001, 4l4 l69 - 172. o n t er r es t r i al car bo n cy cl ei n t heAs i an Paci fi c r egi o n〔 J〕 . Sci en ce 〔 10〕 PH ILIPPE L,FR EDER ICB,JEAN-BAPTISTE F,et al . Es t i m at i o n i n Chi n a, 2002, 45 Su p p 1- 141. o fs o i l cl ay an d cal ci u m car bo n at eu s i n g l abo r at o r y,fi el d an d ai r - 〔 23〕 高程达,孙向阳,陈军,等.温带干旱地区近 地层空气二氧化碳4 619 期 许文强等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浓度的变化特征〔 J〕 . 干旱区地理,2009,32 4 488 - 498. 〔 36〕 PETER B,JAMES E,LINDA S. Car bo n s eq u es t r at i o n i n t heU. S. 〔 GAO Chen gda,SUN Xi an gy an g,CH EN Ju n ,et al . Char act er i s t i cs fo r es t s ect o r fr o m 1990 t o 2010〔 J〕 . Fo r es t Eco l o gy an d Man age- o ft hecar bo n di o x i deco n cen t r at i o n n ear t hes u r facel ay er o ft heat - m en t, 2007, 241 14- 27. m o s p her ei n t hear i d r egi o n o ft hen o r t her n t em p er at ez o n e〔 J〕 . Ar - 〔 37〕 PAR TON W J,R ASMUSSEN PE. Lo n g-t er m effect s o fcr o p m an - i d Lan d Geo gr ap hy, 2009, 32 4 488 - 498. 〕 agem en t i n w heat /fal l o w II. CENTUR Y m o del s i m u l at i o n s〔 J〕 . So i l 〔 24〕 王绍强,周成虎,李克让,等.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 Sci en ceSo ci et y o fAm er i caJo u r n al, 1994, 58 530- 536 . 征分析〔 J〕 . 地理学报,2000,55 5 533- 544.〔 WANG Shao - 〔 38〕 袁 道先,蒋忠诚. IGCP379“ 岩溶作用与碳循环” 在中国的研究 q i an g,ZH OU Chen ghu ,LIK er an g,et al . An al y s i s o fs p at i al di s t r i - 进展〔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1 49 - 51.〔 YUAN Dao x - bu t i o n char act er i s t i cs o fs o i l o r gan i ccar bo n r es er v o i r i n Chi n a〔 J〕 . i an ,JIANG Zho n gchen g. Thep r o gr es s o ft her es ear ch o n “ K ar s t Act aGeo gr ap hi caSi n i ca, 2000, 55 5 533- 544. 〕 Pr o ces s es an d t heCar bo n Cy cl es” o ft heIGCP 379 p r o j ect〔 J〕 . 〔 25〕 张国盛,黄高宝,YIN C. 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 H y dr o l o gi c an d en gi n eer i n gGeo l o gy, 2000, 1 49 - 51. 〕 〔 J〕 . 生态学报,2005,25 2 351 - 357.〔 ZH ANG Gu o s hen g, 〔 39〕 赵成义,闫映宇,李菊艳,等.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的棉田土壤 H UANG Gao bao,YIN C. So i l o r gan i c car bo n s eq u es t r at i o n p o t en t i al 水盐分布特征〔 J〕 . 干旱区地理,2009,32 6 892- 901. i n cr o p l an d〔 J〕 . Act aEco l o gi caSi n i ca, 2005, 25 2 351- 357.〕 〔 ZH AO Chen gy i,YAN Yi n gy u ,LIJu y an ,et al . Di s t r i bu t ed char ac- 〔 26〕 , , , . 1981- 2000 t er i s t i cs o fs o i l w at er -s al t o fco t t o n fi el d u n der dr i p i r r i gat i o n u n der 方精云 郭兆迪 朴世龙 等 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 的估算〔 J〕 . 中国科学 D辑,2007,37 6 804 - 812.〔 FANG m u l chi n gi n Tar i m Ir r i gat ed Ar ea〔 J〕 . Ar i d Lan d Geo gr ap hy, 2009, Ji n y u n ,GUO Zhao di,PIAO Shi l o n g,et al . Ter r es t r i al v eget at i o n 32 6 892- 901. 〕 car bo n s i n k s i n Chi n a, 1981- 2000〔 J〕 . Sci en cei n Chi n a Ser i es 〔 40〕 STEVENSON B A,K ELLY E F,MCDONALDE V,et al . Thes t a- D,2007, 37 6 804- 812. 〕 bl ecar bo n i s o t o p eco m p o s i t i o n o fs o i l o r gan i ccar bo n an d p edo gen i c 〔 27〕 STR EETS D G,JIANG K J,H U X L,et al . R ecen t r edu ct i o n s i n car bo n at es al o n gbi o cl i m at i c gr adi en t i n t hePal o u s er egi o n ,Was h- Chi n a’ s gr een ho u s egas em i s s i o n s〔 J〕 . Sci en ce,2001,294 1835 - i n gt o n St at e,USA〔 J〕 . Geo der m a, 2005, 124 37 - 47. 1837. 〔 41〕 OELBER MANNA M,VOR ONEYB R P. Car bo n an d n i t r o gen i n a 〔 28〕 GUO L B,GIFFOR D R M. So i l car bo n s t o ck s an d l an d u s e t em p er at eagr o fo r es t r y s y s t em Us i n gs t abl ei s o t o p es as at o o l t o u n - chan ge am et aan al y s i s〔 J〕 . Gl o bal Chan geBi o l o gy, 2002, 8 4 der s t an d s o i l dy n am i cs〔 J〕 . Eco l o gi cal En gi n eer i n g,2007,29 342 345 - 360. - 349. 〔 29〕 CIH LAR J. Qu an t i fi cat i o n o ft her egi o n al car bo n cy cl eo ft hebi o - 〔 42〕 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 表层生态系统碳 s p her e Po l i cy,s ci en cean d l an d-u s edeci s i o n s〔 J〕 . Jo u r n al o fEn v i - 循环中的意义〔 J〕 . 第四纪研究,2000,20 325 - 334. 〔 PAN r o n m en t al Man agem en t, 2007, 85 3 785 - 790. Gen x i n ,CAO Ji an hu a,ZH OU Yu n chao . So i l car bo n an d i t s s i gn i fi - 〔 30〕 LALR . Far m i n g car bo n〔 J〕 . So i l an d Ti l l ageR es ear ch,2007,96 can cei n car bo n cy cl i n g o fear t h s u r face s y s t em 〔 J〕 . Qu at er n ar y 2 1- 5 . Sci en ces, 2000, 20 325 - 334. 〕 〔 31〕 LIC,QIU J,F
本文档为【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