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_2015年)-1018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_2015年)-1018

举报
开通vip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_2015年)-1018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15年) 二〇一三年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    1 一、规划范围    1 二、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1 三、水环境质量状况    2 四、“十一五”规划考核情况    3 五、前期治理存在的问题    4 六、“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压力及形势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规划时段    8 四、指标体系    8 五、规划目标    9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对策...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_2015年)-1018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15年) 二〇一三年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    1 一、规划范围    1 二、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1 三、水环境质量状况    2 四、“十一五”规划考核情况    3 五、前期治理存在的问题    4 六、“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压力及形势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规划时段    8 四、指标体系    8 五、规划目标    9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对策及调控措施    10 一、健康水循环调控的战略框架设计    10 二、健康水循环调控的主要措施    11 三、控制单元分类控制策略    12 第四章  优先控制单元治污方案    14 一、草海陆域优先控制单元    14 二、草海湖体优先控制单元    15 三、外海北岸优先控制单元    16 四、外海东岸优先控制单元    18 五、外海南岸重点控制单元    20 六、外海湖体优先控制单元    22 第五章  重点任务    23 一、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让滇池休养生息    23 二、强化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    24 三、加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高点源削减量    25 四、保障滇池生态用水供给,创建节水型城市    27 五、提升流域生态修复能力,加强非点源控制    28 六、多种手段削减滇池内源,减少累积性污染    30 七、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理顺监控新体制    31 第六章  规划项目与投资    32 附表1:规划范围表    33 附表2:规划分区表    33 附表3:水质状况表    36 附表4:规划断面水质目标表    38 附表5:控制单元总量目标表(工业+生活)    41 附表6:规划项目投资汇总表    42 表6-1:项目投资汇总表    42 表6-2:优先控制单元项目投资汇总表    42 附表7:规划项目清单    43 表7-1:工业污染防治项目表    43 表7-2: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表    44 表7-3: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表    46 表7-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表    47 表7-5: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表    48 附图1: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控制单元分区图    51 附图2:流域尺度下健康水循环路径设计示意图    52 附件1:国务院关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2011-2015年)的批复    53 第一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 一、规划范围 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昆明市西南部,涉及昆明市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及呈贡、晋宁两县,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2010年,滇池流域常住人口367.74万人,约占昆明市总人口的57%;流域GDP为1632.82亿元,约占昆明市的80%。 根据滇池流域的汇水特证,将滇池流域划分为草海和外海2个控制区。在控制区下,进一步划分7个控制单元:草海陆域控制单元、草海湖体控制单元、外海北岸控制单元、外海东岸控制单元、外海南岸控制单元、外海西岸控制单元和外海湖体控制单元。规划范围见附表1;规划控制分区图见附图1、表见附表2。 二、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一)水污染物排放现状 2010年,滇池流域废水排放量3.2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2万吨,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6.0%,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76.4%,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17.6%;氨氮排放量0.54万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占1.1%,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占89.4%,农业源氨氮排放量占9.5%。 滇池流域主要排污行业为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0个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占流域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75%。 (二)水污染物排放变化 “十一五”期间,滇池流域废水排放量增加,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明显下降。根据环境统计数据,2010年废水排放量较2005年增长45.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62.7%。 三、水环境质量状况 “十一五”期间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明显改善,滇池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河道水质及景观明显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于或达到Ⅲ类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21项指标(不包括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 2010年,滇池外海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滇池草海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2010年,滇池流域8 个河流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的比例分别为25%,25%和50%。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为重度污染,劣Ⅴ类水质断面主要集中在盘龙江、老运粮河、柴河、新宝象河等。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2010年,滇池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除大河水库\柴河水库和洛武河水库修固水坝未供水外,其余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其中: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水质达到Ⅱ类,宝象河水库和自卫村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水质达标率99.7%,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9.6%。 四、“十一五”规划考核情况 (一)项目情况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滇池“十一五”规划》)及《补充报告》共67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83.3亿元。截至2010年底,《滇池“十一五”规划》65个项目,共完成57项,在建8项;《补充报告》环湖干渠(管)截污工程和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2个项目均已开工,项目完成率85.1%。“十一五”期间共完成规划投资171.77亿元,投资完成率93.7%。 (二)总量情况 2010年滇池流域点源排放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为16619吨、5806吨、384吨,较2005年分别下降16.9%、14.0%、13.7%。完成了《滇池“十一五”规划》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控制在18000吨、6075吨、400吨以内的污染控制目标。 (三)水质情况 2010年,外海水质为劣Ⅴ类,除化学需氧量外的其他水质指标均达到《滇池“十一五”规划》考核要求;草海水质为劣Ⅴ类,除氨氮、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外的其他水质指标均达到《滇池“十一五”规划》考核要求。 2010年,纳入《滇池“十一五”规划》考核的7个饮用水源地中,大河水库、柴河水库、洛武河水库未供水,松华坝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双龙水库、宝象河水库、自卫村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均达到考核要求。 2010年,纳入《滇池“十一五”规划》考核的13条河流中,除新运粮河、护城河2条河流外,其余11条河流水污染程度显著减轻,达到考核要求。 五、前期治理存在的问题 滇池治理经历几个五年计划,治理投资逐步升级,但湖体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治理效果仍不尽人意,其主要限制因素及问题在于: (一)水资源量严重不足,缺乏清水入湖 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均水资源量从上世纪50年代的1000m3,降到目前的不足200 m3。大量的水资源被生活和生产挤占,入湖清水急剧减少,入湖污径比提高,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 (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污染负荷总量削减能力不足 城市管网配套不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混入大量的雨水和地下水,影响污水处理厂去除效率,污染负荷削减能力仍不能满足滇池保护的需要。 (三)再生水利用削减污染负荷能力受限 再生水利用途径不畅,致使主城区大部分再生水通过雨水循环系统进入入湖河道最终汇入滇池。同时再生水利用的季节性波动明显,丰水期利用率低。 (四)城市非点源治理力度不够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口密度加大,城市非点源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化学需氧量、总氮的负荷明显增长。目前,流域内雨水处理能力不够,不能遏制入滇非点源负荷的增长。 (五)滇池外海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存在条件限制 外海在外源得到有效控制、透明度恢复及由直立型湖堤岸线基本恢复到自然底坡条件岸线之前,在确定水生植物修复的时机、地点和规模方面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目前外海北岸及东岸生境尚不具备利用大型水生植物大范围修复条件。 六、“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压力及形势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昆明市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复杂。昆明市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云南“桥头堡”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同时,滇中地区是“十二五”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21个重点发展城市群之一。作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滇中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城市,昆明势必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制约因素可能影响治理工作成效。 (一)经济社会发展压力 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二五”是昆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昆明市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各级城镇集聚,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同时,以工业园区为中心,滇池流域工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流域人口压力问题突出。“十二五”期间,昆明市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按照滇池流域2%的增长速度,2015年流域常住人口将达到407.08万人,人口密度达到1394人/平方公里。同时,滇池流域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将达到90%。 (二)水质改善的压力 污染物产生量仍将保持增长。根据估算,2015年滇池流域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产生量与2010年相比,将分别增长27.4%、26.9%、27.9%、27.7%。 用水量仍将增加。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旅游消费的升温,预计未来五年城市生活用水量及综合用水量继续提高;工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也将有所提高;农业用水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总体而言用水量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三)机遇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滇池流域污染治理受到高度重视。国家、云南省和昆明市对滇池流域的污染治理十分重视,昆明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环保优先、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国家与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本保证了规划的环保资金足额到位,为“十二五”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滇池流域水资源格局将发生改变。2013年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将实现向滇池输水约5.6亿m3/年(多年平均),与目前滇池流域本地水资源量相当,将为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进行水污染的全面治理提供战略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滇池生态环境为根本目的,以促进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把昆明建设成为高原湖滨生态城市为目标,以改善湖泊水环境质量为根本任务,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重要抓手,坚持“污染治理、资源保障、生态修复、发展减负、管理创新和技术支撑”的污染防治方针,通过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增加区域水资源供给量、进行工程污染治理和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等手段,优先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促进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实现滇池休养生息和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滇中经济圈”发展保驾护航。 二、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兼顾全面。以保障滇池流域水源地水质达标和降低滇池富营养化程度为重点,全面推进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滇池流域污水收集体系,加强污水处理厂处理深度;继承和完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六大工程”;实现点源和非点源治理相结合、流域水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滇池内源(削减存量)和外源(严控增量)治理相结合,尽快实现由外源治理为主向滇池内源削减为主的转变。 防治结合,分类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差异,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一湖三圈”分区控制。区分不同类型的污染治理单元,对饮用水源地、主要入湖河道和沟渠、滇池湖滨湿地、滇池水体以及城镇生活、工业园区、农业非点源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污染控制对策,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恢复的双重效益。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省、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落实责任。充分发挥昆明市环保、城建、水利、农业和流域管理等各部门的综合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切实加快滇池水环境治理的步伐。实现滇池水污染治理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信息公开等手段,实现流域水污染防治机制的突破。 三、规划时段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 四、指标体系 (一)水质指标 除国家统一考核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21项指标(不包括水温、粪大肠菌群、总氮)外,滇池湖体水质考核指标增加总氮。 (二)营养状态指标 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指标包括:总氮、总磷、叶绿素a、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共5项。 (三)总量控制指标 总量控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共4项。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滇池湖体水生态系统明显改善,滇池湖体富营养化得到有效治理,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水平显著提高,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风险防范水平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显著加强。 (二)水质目标 到2015年,滇池流域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环境功能要求,松华坝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宝象河水库、柴河水库、大河水库、自卫村水库、双龙水库及洛武河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平水年条件下,滇池重度富营养化水平改善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力争达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草海湖体水质明显改善,基本达到Ⅴ类;外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湖体消除由大规模水华爆发引起的水体黑臭现象;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 流域水质目标详见附表4。 (三)总量目标 滇池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82万吨,比2010年削减9.9%;化学需氧量(工业和生活)排放量控制在1.50万吨,比2010年削减10.0%。氨氮排放量控制在0.49万吨,比2010年削减9.3%;氨氮(工业和生活)排放量控制在0.44万吨,比2010年削减10.0%。总氮和总磷(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分别控制在0.52万吨和346吨,比2010年削减10.0%和9.9%。分控制单元总量目标见附表5。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对策及调控措施 一、健康水循环调控的战略框架设计 以超出滇池流域的视野,从资源环境规划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滇池补水区、滇池流域及其下游区域,进行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的适当隔离,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综合考虑流域外调水、流域外污水资源化利用、流域内节水再生水利用、滇池湖内水位调控改善水生植物生境等规划,改善流域及区域水的“自然-社会”二元循环的结构。 (一)人工辅助调度-恢复滇池湖体生态功能的健康自然水循环 根据滇池水体早期无生态灾害的背景特征,进行水体生境的恢复,包括水量、水位、湖滨带坡度等因素,基本隔绝陆域人类活动导致的外源污染,逐步进行内源的存量削减。对于维持湖泊水循环的基本补给水量达到接近背景无明显污染的水平。 (二)资源化调度-实现流域社会持续发展的健康社会水循环 根据滇池流域及周边人类社会污染负荷的分布情况、社会经济发展布局情况、水系分布情况和水体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情况,建立社会水循环通道,进行供水、排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系统规划,在滇池流域实现较高的污水收集处理率(包括集中及分散处理)、采用深度处理及适度处理技术实现城市污水的再生化利用及环境功能性利用;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雨水资源化。循环设计目标是资源化无废物。影响湖泊健康的新建项目要依据避让原则,设置在可进入社会水循环区域。隔离避让的目的是:无论今后流域内社会用水量如何增长(导致污水量增加),都不占用自然水循环系统的生态水量,其尾水都有利用之处,不侵占自然水循环的通道,不影响自然水循环系统的调控。 流域尺度下健康水循环路径设计示意图见附图2。 二、健康水循环调控的主要措施 滇池流域经济发展及水污染防治的多个五年规划实施经验表明,单一治理方法、低强度的治理投入,不足以扭转滇池水环境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十二五”期间,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优化配置水资源,有效改善水环境,逐步恢复水生态。具体措施主要通过整合以下五个流域健康水循环工程系统实施: (一)清水源工程 开展外流域补水工程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有效缓解流域水资源量严重不足,缺乏清水入湖的问题,同时保证入滇水源达到Ⅲ类标准。 (二)清水通道工程 开展河道截污工程、城市非点源治理类工程,提升昆明市主城区主要河道水质,恢复自然河流水系状况,最大限度的保证补给滇池的外流域补水及水库弃水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实施对滇池水体的有效置换,达到同时改善昆明市主城区主要河道和滇池水体水质的目标。 (三)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 开展再生水利用和输运类工程建设。根据流域内及下游用水的不同需求,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下,进行新鲜水及再生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实施分质供水,以减少新鲜水的消耗量及滇池的提水量,以减少高氮高磷水进入滇池,同时保证下游安宁市的供水以及提高河流水质达标率。 (四)污水处理污染物减排工程 开展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类工程、环湖截污类工程。完善流域的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有效利用环湖截污工程,尽快完成配套工程,最大程度地利用其环境效益,有效减少点源及非点源入湖负荷。 (五)功能水体修复工程 开展湖体生态修复与建设类工程建设,恢复滇池湖体原有生境。在湖体透明度有效恢复之前,重点采用漂浮植物控制性种养及资源化利用工程,以缓解滇池内源削减规模不足对生态系统恢复的干扰。对部分沉积物污染严重区域实施生态清污,恢复湖底生境。 (六)水循环监控管理工程 开展水质、水量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加强重点源在线监控,安装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入湖河道安装污染通量在线监测系统。 三、控制单元分类控制策略 按照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原则,将滇池流域7个控制单元划分为优先控制单元和一般控制单元。各控制单元的主要控制策略见表1。 表1  控制单元主要控制策略 控制区 控制单元 控制类别 主要控制策略 草海控制区 草海陆域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以治理措施为主。提高污水收集率、污水深度处理率。 草海湖体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加强内源治理。加强底泥的处置能力,加强水草的收获及资源利用能力,减缓沼泽化趋势。 外海控制区 外海北岸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以治理措施为主。提高污水收集率、污水深度处理率。上游水库区强化非点源治理及生态补偿力度。力争实现滇池北岸全部污水部分雨水不入外海。 外海东岸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防治措施相结合。新区雨污分流,污水深度处理;上游水库区强化非点源治理及生态补偿力度;环湖截污处理初期雨水;环湖生态圈配水系统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加强对农业非点源的控制,较大幅度降低化肥施用量; 外海南岸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以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为主。新区雨污分流,污水深度处理;上游水库区强化非点源治理及生态补偿力度;环湖截污处理初期雨水;环湖生态圈配水系统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严格的工业准入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限制工业用水量及排放总量;加强对农业非点源的控制,较大幅度降低化肥施用量;修复水陆交错带生境。 外海西岸控制单元 一般控制单元 以生态保护措施为主。修复水陆交错带生境,控制人类生产活动。 外海湖体控制单元 优先控制单元 加强内源治理。研究及完善藻类、水葫芦等的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南岸水生植物的恢复的研究,为大规模恢复大型水生植物创造条件。        
本文档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_2015年)-101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73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9-05-18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