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doc】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举报
开通vip

【doc】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doc】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中国科技史料》第18卷第2期(1997年):1727 ChinaHistoricalMaterialsofScienceandTechnologyVo1.18No.2(1997)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李敏 (长春职工大学,长春,130051) 摘要王贞仪(1768—1797年)是清代一位自学成才的女科学 家.她对中西数学,天文,历法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而且热衷于科学 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文章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她的成才之路, 学术成就,科学...

【doc】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doc】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中国科技史料》第18卷第2期(1997年):1727 ChinaHistoricalMaterialsofScienceandTechnologyVo1.18No.2(1997)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李敏 (长春职工大学,长春,130051) 摘要王贞仪(1768—1797年)是清代一位自学成才的女科学 家.她对中西数学,天文,历法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而且热衷于科学 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文章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她的成才之路, 学术成就,科学思想,价值观,以及不足之处,认为她是中国古代女科学 家中的佼佼者. 关键词王贞仪,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贡献,自学成才 中图法分类号K81 王贞仪是清代一位自学成才的女科学家,为清代"女三杰"?之一,又是"安徽数学学 派"的重要成员,在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通过对这一人物的研究,可以 从一个侧面展现在封建社会,特别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时期,妇女的成才之路和她们在 科学领域的贡献.今年是王贞仪逝世200周年,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此文,以为纪念. 1生平 王贞仪,字德卿,自号江宁女史,上元(今南京)人,原籍安徽天长县,祖父时迁居金陵 (今南京).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王贞仪降生在一个医生之家.据载,母亲洪氏怀孕 13个月才生下她. 王贞仪的家是一个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因此自幼就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而祖父, 祖母就是她的启蒙老师.祖父王者辅,字惺斋,精通历算数术,藏书甚丰.他作过幕府,后 又任过丰城知县和宣化知府等,因性情怪僻,先后两次得罪上官而落职,最后一次被定罪 发配吉林,病死在戍所.祖父对王贞仪有很大影响.正象她在《岁差日至辩疑》中所讲:"贞 仪幼侍先大父惺斋公,公细训以诸算法.即长,学历算,复读家藏诸历学善本十余种,潜心 稽究十余年."l_1是祖父把她引入了自然科学的海洋,使她对天文,数学等学科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祖母董氏,即"董太恭人",王贞仪从小一直侍从于她,8岁开始跟她学诗,11,12岁 开始学作文章.王贞仪的父亲王锡琛,一生坎坷,在科举路上屡屡失意,然而他精通医术, 收到文稿日期:1996年lO月28日 *本文曾在《纪念梅文鼎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三次全国数学史年会》上宣读,此次发表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指王贞仪,葛宜,沈绮,均为精通算学的才女. 18中国科技史料 数学和占卜星象,曾汇集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成《医方验钞》稿本4卷.父亲曾带她四海行 医,在医学方面对其影响颇大. 王贞仪11岁时,祖父在吉林去逝,她随祖母和父亲到吉林奔丧,并在那里生活了5 年.祖父去世后,天文历算方面无人继教,也无人问难质疑.但这并没有使王贞仪后退一 步.她利用女工之暇,废寝忘食,刻苦自学.祖父留下的75橱藏书,为王贞仪自学提供了 便利条件.她博览群书,边学习边写心得体会,天长日久,积累了大量关于勾股测量, 方程 之术等方面的资料,为日后着书立说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王贞仪曾"偕白鹤仙,陈宛 玉,王小莲诸女士读书于卜太夫人之门,复习骑射于蒙古阿将军之夫人."L2卜太夫人,即 谦爻老人,陈宛玉的祖母.卜太夫人是王贞仪的良师,也是她最敬慕的人.当王贞仪家遭 不幸和投学无门的艰难时刻,卜太夫人对她"训以女子之道,明大体之识,教以古文及诗之 法.,,[.]并且"承删改拙作,续复接读手示"[,"训仪日:'无论男女,总以德为本,文字篇章 其浮名也.'''L4]对于恩师孜孜不倦地教诲,王贞仪铭刻在心,对其以后产生了很大影响. 16岁时,王贞仪回到南京.一年后,她随父行医,足迹遍及北京,陕西,湖北,安徽,江 苏,浙江,广东等地.广泛的游历使她有机会接触了社会,扩大了眼界,开阔了胸襟.之后 她在天长住了一年,得以饱览祖父的上万册藏书.她最喜欢和姐妹们一起在"德风亭"读 书,写诗.18岁时,王贞仪又回到了南京.对于青少年时期的这段生活,她这样描述道: "忆昔历游山海区,三江五岳快攀途.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西出临潼东黑水,策马驱车幼年喜.亦曾习射复习骑,羞调粉黛逐骑靡."_2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王贞仪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与抱负. 18至24岁是王贞仪一生的重要时期.她的大部分着作是在这几年完成的.王贞仪有 "十数位"闺中知己,最密切的是陈宛玉,两人结为雁序之交,分手后仍有书信往来.她在 《自序》中写道:"间遇宇内才媛闺秀,朝千诗,暮百艺,一时投赠答和,诸篇什且盈囊箧."[5] 王贞仪25岁结婚,丈夫詹枚(字文木)是宣城的一位秀才.二人志同道合,唱和往还, 她还收了一个少年男子夏乐山作为学诗弟子,生活有别于一般封建社会的家庭主妇.然 而,天妒英才,婚后4年,王贞仪即染病不起.在患病期间,她与丈夫整理了自己的着述, "即删且焚,得少可存者十之二,三."[5]临终前她嘱托丈夫把"生平手稿其为我尽致蒯夫 人,蒯夫人能彰我于身后"L6].可惜其遗愿未得以完全实现.1797年(清嘉庆二年),王贞仪 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数年后,夫亦死,没有留下子女. 王贞仪的生命历程虽然只有短暂的29个春秋,但其才华横溢,着述颇丰.现知她着有 《星象图释》2卷,《术算简存》5卷,《筹算易知》1卷,《重订策算证讹》1卷,《西洋筹算增删》 1卷,《女蒙拾诵》1卷,《沈疴呓语》1卷,《象数窥余》4卷,《文选诗赋参评》1o卷,《德风亭 初集》13卷(嘉庆着名学者钱仪吉所见为14卷),《德风亭二集》6卷,《绣线余笺》1o卷.可 惜这些科学专着和诗文集大多散佚了,只有《德风亭初集}13卷(文9卷,诗3卷,词1卷). 由当时的蒋国榜收刻于《金陵丛书》丁集之二十二,另外《小檀栾室三刻闺秀词》第7集中 收有《德风亭词》1卷,在《金陵诗征》等集子里还有零星的几首诗词.这些着述反映了王贞 仪在文学,文学评论,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和所取得的成就,赢得了后人 很高的评价.《德风亭集》中后人为其所作的《小传》评价王贞仪"诗文皆质实,说理不为藻 采,于浮屠辟之甚力.嘉定钱大昕重其学,以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己."南京藏书家朱 绪曾在 《德风亭初集'跋》中写道:"德卿于书,无所不窥,工诗,古文辞,尤精天算,贯通中西.自古 2期李敏: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才女如谢道蕴,左芬之属能为诗矣,未闻其能文章也;曹大家续汉史矣,宋宣文传周官矣, 未闻其通天算也;德卿以一人兼之,可不谓彤管之杓魁青闺之收并乎?"桐城学者萧穆在 《女士德卿传》中亦赞她"兼资文武,六艺旁通","博而能精". 王贞仪之所以在有限的时间中做出如此多的成就,固然有其出众的才华,但与她独特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亦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她在《自箴》中所说: "人生学何穷,当知寸阴宝.所难在践实,所尚在闻道. 贫贱安足忧,戚戚丧怀抱.名理非空谈,训诂戒浮造. 术业分户门,聚啄特烦扰.狂言发迂阔,行乐极思早. 祗知及时乐,不省过时老.弃厥中心求,修途空渺浩. 志力不能奋,身名等秋草.道裕守其真,外务尽屏扫. 男女非相殊,异德各宜保.为恶苦日多,为善苦日少. 人能几长寿,百年不终好.实至名自归,慎勿事冥渺."l7 这首诗既是王贞仪的座佑铭,也是她毕生的写照. 2科学研究 2.1数学 当代数学史家严敦杰先生说过:在l7一l8世纪我国数学的研究,主要为安徽学派所 掌握,而梅氏祖孙(梅文鼎和梅珏成)为中坚部分.这里的"安徽学派"是指"安徽数学学 派",而王贞仪就是这个学派的一名女将,是梅文鼎的私淑弟子,受梅文鼎的影响颇大.正 象她在《象数窥余自序》中所讲:"凡我之所欲作者前人半先我而言之,……仪之是 编多半 述之,而不尽由已作也."_8]从现在保留下来的《勾股三角解》,《象数窥余自序》,《历算简存 自序》,《筹算易知自序》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来看,基本上是对梅文鼎着述研究之后的高度概括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推进不显着.但是,王贞仪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数学上的造诣非浅,因此在数学思想,数 学方法上确有独到之处,并且做了大量的数学的宣传普及工作. 2.1.1改进数学方法在数学中,同一个问题在处理方法上往往有简繁,优劣之别. 那些好的,简单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繁为简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 方法.对这种方法王贞仪时刻注意,随时加以运用. 在《历算简存自序》中她说,梅氏《历算》一书"即不胜繁,而其理要非易获"_9].于是她 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历算简存》一书,达到"皆撮其要,其义,约而达其理,简而显, 可相说以解焉."l_g众所周知,梅文鼎是受康熙所赏识的清代历算大师,王贞仪认为《历算》 一 书是他集中西各学之长,"推详至密,虽后起之贤亦不能出其说"l_g].然而年仅24岁的王 贞仪"竟敢有所论道"l_g],无疑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她对其有深入的研究,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在《象数窥余 自序》中,王贞仪明确谈到写作该书的目的是"务求其理众晓,且简直明晰,而不疑于用,更 不繁引多取,以混心思."在《筹算易知自序中王贞仪又谈到:梅氏在《筹算原本》七卷中阐 述的解方程的方法,已经是兼中西两家之长,然而"习其书者或不能即得其蕴会焉"[1...于 是她对原书中的八种解方程的方法"复截其六法,而独用乘除,即熟除乘,则此六法自可贯 化而无虑难知语."l_1.]经过王贞仪的"损繁指奥"之后,就可以达到"显若指掌","使初学朝 得暮能习之"的好效果.l1..可见她在解方程的方法上是有创见的. 20中国科技史料 这些工作均说明王贞仪不受梅氏及西学方法的束缚,时时注意化繁为简,使深奥难学 的数学变得深人浅出,易学易用. 王贞仪还经常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中西对比的研究.在《勾股三角解》一文中王贞仪 多次运用比较的方法阐述勾股术与西方三角学的关系,以疏解当时认为最难学的西洋三 角学."夫西法用三角犹古法用勾股,勾股即三角,三角能通勾股之理.勾股之所量在边, 边之大小长短无定,三角之巧乃限圆体与勾股之内.……";"可以量代算之理,其法详备宣 城梅氏《历算》,书中又有立三角法,立三角者,即勾股之法,古所谓堑堵.""言测量之术,至 西法已人乎深微,然不能不求之《周髀》以立算.平三角以三边求角而不可以三角求边, 弧三角则可以三角求边,……平弧皆用八线而平惟用于角,弧又可用于边,故用平三角之 法易,而用弧三角之法为独难."L1u 从数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该文阐述了历史悠久,长期发达的中国传统数学具有以应用 ;而以欧几里德几何为代表的西方数为主,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呈现出算法的倾向 学的特 点是严密的逻辑证明,呈现出演绎的倾向.在比较中她发现中国传统数学理论在系统性与 严谨性方面尚有不足之处,而西方数学"法理之密,心思之微"是不可忽视的长处,所以她 主张"兼收",以便发展民族科学和文化. 2.1.2宣传和普及中西数学在清代那样封建保守的社会,数学不受重视而又难 学,因而成为"绝学".有些人对数学存在错误的看法和作法,认为"象数而斤斤数艺也者, 则谈笑置之也,可抑象数而果属妄诞也者,则存而勿论也."L9]对此,王贞仪认为,责无旁贷 的任务是提高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唤起民众对数学的重视,激励大家学习的自觉性.首先, 王贞仪谈到数学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思数者,历之理也,固生民日用之所,……唐 时以明算取士……"因此"不能废也!"[8其次,她反复地宣传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象数之 学,大而授时,定历,正律,謇音,算量分秒,达微,征显,用之若此其广."LgJ''此者计事不尽, 而謇方,面势,复量高深,探求远近,或纪年岁,或定星辰,或较均两,或测形地.……皆可平 时时,立方圆,谨法度,约尺寸,定权衡."L8其三,她阐述数学的特点,宣传数学方法的重要 性."散之不能胜究,综之不盈一握.其恩极毫芒,表里相准者微矣."[8]"如此可谈笑置之, 存而勿论?,,L王贞仪大声疾呼,数学"用之若此之广,习之若此其切也!,,L9]可见,远在二百 年前,王贞仪对数学已有深刻的认识.她认为人民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数学,它广泛地被应 用于生产及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到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无论是微观世界还是宏观 世界,无 时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方法,而且还给予人们以直观思维, 逻辑推理,精确计算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另外,数学在为国家选拔人才方面也有重要用场. 正因如此,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除了宣传数学的重要性之外,王贞仪还致力于数学的普及工作.她整理和疏解中西先 进的数学知识,并在数学方法上很下功夫.她把梅氏《筹算原本》一书加以改编,把原书里 深奥的道理改用浅显的文字和简易的方程写出,便于初学,称为《筹算易知》.在《象数窥 余》中,王贞仪对勾股测量,方程之术的研究了如指掌,凡是已知已解的,都加上自己的见 解,画成图象,其特点是形数结合,直观性强,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缺 乏一般角的概念,因此对于学习数学的人(包括历算家)来说,当时传人的西学知识中最难 接受的恐怕是三角学了.为此王贞仪写出了《勾股三角解》一文,将中西方法对比研究,阐 释,使其清楚了然. 2期李敏: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总之,王贞仪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上宣传和普及中西数学知识,这在当时来说是 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 2.2天文历法 王贞仪所处的时代,学习天文历法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历算之学……一则或 视以为艰深而难之;一则或因以为隐秘而故密之;一则或目以为迂远而屏之.……或日:天 文之道在所禁例而不可以论.-E13除此之外,作为一位妇女,学习天文历法所受的限制就更 多了.然而,王贞仪却逆流猛进,锲而不舍,广泛涉猎中西天文历法知识,并有相当造诣.她 写出了不少天文学着述,现在仅存的有《岁差E1至辩疑》,《盈缩高卑辩》,《黄赤二道辩》, 《经星辩》,《地圆论》,《地球比九重天论》,《岁轮定于地心论》,《E1月五星随天左旋论一, 二,三》,《月食解》等ll篇论文,其中以《岁差E1至辩疑》,《月食解》,《地圆论》最为引人注 目.《月食解》大意是说:月亮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凡光线传播恒以直线进行.E1光被地 球(或月球)所阻,不能前进,乃在它的背面成一黑影,横亘太空,成圆锥体,此圆锥体的轴 与E1,地(或月,E1)连心线相一致.新月之时,月在E1,地之间,适成一直线,月影蔽地,则生 E1蚀,故E1蚀常在朔(农历初一);月满之时,地球介于月,E1之间,地影蔽月,则生月食,故 月食常在望(农历十五).然每个月必有朔望,而每逢朔望不一定见蚀,这是由于黄道和白 道倾斜约五度八分,虽在朔望,而地与月影或E1与地影不一定相遇,只有在黄道和白道的 交点及交点的附近,才可能有蚀象发生.文章中阐述的E1月食成因理论,同现代天文学认 识的E1月食原理完全一致.在《岁差E1至辩疑》一文中,她对历代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加以 概括,综述,阐明岁差是一种天文现象,即指太阳从今年冬至环行一周天,至明年冬 至未回 到原点的一种现象.我国从晋虞喜时才首先发现这一现象,于是天周和岁周分开,天自为 天,岁自为岁.后来祖冲之,刘焯等人都利用它来造历.王贞仪在论文中概括了从虞喜到 郭守敬的各种天文学说,又印证了回历,西历和近代历书,明确指出从天周来说是恒星东 移,从岁周来说是节气西移,批驳了当时所谓"天渐差而西,岁渐差而东"的误解妄说,并确 定"大抵不过六七十年始差一度"的说法,[1这基本接近实际情况.她在论文中又纠正了历 元和历法的概念,认为历元是指通过观测E1月恒星和五星而找到的造历起算点,而历法是 指推算的方法,其中包括算术,图象和测验之器,因此历代的改历造历是改历元而不是改 历法;从祖冲之以来的利用岁差法改历只是改历元,即改历的起算点,至于推测方法根本 没有改.在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延续了数千年,根深蒂固.16世纪末至17世纪,随 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和近代地理知识的传播,这一传统观念在知识界开始有所转变.王贞 仪在《地圆论》中从六方面批驳天圆地方之说,广泛地应用天文,地理术语,宣扬地圆观念: "近时历家有天球,地球之解,夫拟之以球,则天地之形皆圆矣."由天之度,准地之理,故地 之"二百五十里,应天一度".[1在清末之前,虽然地球是圆的被人们所逐渐接受,但对地心 引力还缺乏认识.当时人们总担心站在球边和下半球的人,会摔跌,会跑到别的地方去.针 对这个问题,她在《地圆论》中说:"天包地为甚大,故其度广.地中又为甚小,故其度狭.悉 大气举之,所以地虽浑圆,而不忧人之所居倾跌,环立此皆因各方之天顶随其人之环立而 异耳."她进一步解释说:"地既浑圆,则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遥观异地皆成斜立, 其人立处,皆当倾跌.而今不然,岂非首戴皆天,足履皆地……"这段话说明了地球是处在 四面皆天的空中,对于广阔无垠的宇宙来说,任何地方,任何人的头上都是天,所站的都是 地,据此她得出"各方之天顶随其之人环立而异"的论断,从而揭示了"相对空间位置的概 中国科技史料 念",即宇宙没有上,下,正,反之分.这种认识比起天圆地方说是先进很多了.在《岁轮定 于地心论》一文中,她还反复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以纠正自古以来认为天经地义 的"地心说".其它象《经星辩》,《日月五星随天左旋论》等文章,对恒星数字,日月五星的移 动方向等都作了论述,虽然有不少是综述前人的成果,但她能对当时的疑难问题加以阐 述,论证并进行浅近的解释,对于纠正流传的错误说法,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确实有不可估 量的作用. 王贞仪在每篇论文中都有对中,西二法之异同的论述,对研究的对象采用了比较的方 ,中法的"盈缩招差"与西法的"最高加减",中法的"定气"和西法的"日躔过宫法.例如 ",中 法的"岁差"和西法的"恒星东行",中法的"里差"和西法的"各省节气不同",中法的"五星 迟留逆伏"和西法的"本轮均轮说",这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中法不讲五星纬度,西法言 之;中法以夏正为岁首,西法以日会恒星为岁首;中法月离始于朔,西法始于望;中法论日 始子半,西法始午中;中法闰月,西法闰日;中法有二十八宿,西法有十二宫;中法用于支纪 日纪岁,西法用七曜纪日总积纪年;中法节气起于冬至,西法起于春分,等等,这是二者的 主要区别.这种工作对宣传,普及西方天文学知识,会通中西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王贞仪在数学,天文,历法和地理等学科领域的贡献,用她自己的话来讲: "其中半主梅氏之所为本',[.然而从我们对她的研究表明:她对中西数学,天文,历法等的 研究和综述,有异同得失的比较;有发微阐幽的灼见;有去伪存真的批判;有兼收并蓄的继 承.这些对会通中西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为科学的传播和普及作出了贡献. 2.3医药学 王贞仪的父亲是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了她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曾带其四处行医. 因此,她有着丰富的医药知识,并能用学到的医理和药理知识亲自切脉施方.王贞仪对庸 医误人十分痛恨,在给女友的信中她写道:"昨观吾妹所服诸药单,不觉讶甚!惊甚!盖凡 治血者,当察有火无火,气虚气实,此大端也.昨阅药单后试诊妹左右手之脉,则实系阳盛 阴虚,故逼血妄行,多由于火盛,其尤易治者,以身凉脉静耳.是必宜进以清降之剂,使血不 随气上升.补其阴,抑其阳,理有显然者.所用必生地,麦冬,丹参,阿胶之类.又闻夜来 心 虚多汗,又必以当归,枣仁,或茯神佐之.今所服非升麻即柴胡,甚而肉桂,附子,不唯药不 对症,而且以狼虎之剂,施于闺中之弱质,非特阶之病,直速之死.此吾天长之邑,所以多庸 医之一证也."L1副这段治病的描述也表明王贞仪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王贞仪读过许多医 药方面的书籍,每每形成一些自己的看法.她还为父亲的医书写过序.她强调"察脉,视人, 因时,论方,相地"L】.的医道五诀;指出"病不同,脉亦不同;脉不同,则方亦不同,,L?;主张 "养身者不可废医药,而医药非徒恃以养身"[】.她还继承了传统医学中治病不如防病的 观点,认为"虽有神方,不如治病于未起',[?].在治疗疾病上,她提出:"升者降焉,陷者升 焉,虚热者凉补焉,大热者寒化焉,风者散焉,燥者润焉,蓄者破焉,滑者涩焉"[】幻等施治原 则,深合传统医学辩证论治的精髓.在清代,有王贞仪这样医学水平的妇女是不多见的. 3治学思想与治学态度 3.1重视实践 王贞仪有着自发的唯物主义观念,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自知按于实际"[.然而她亦 2期李敏: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深知"所难在践实",因此,她在不断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非常注意时时在实践中 去验证和研究.每当夜深人静,她常常独自一个人仰观天象,考察云的流动变幻,空气的干 润湿潮.由于多年的观测,她积累了大量关于自然现象的资料,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并不断 地探索其中的科学规律.对于天气的变化,她大体都能掌握,可以预测天时,她所提出的阴 晴风雨,某地区的丰收旱涝等结论,大都能准确应验. 王贞仪进行科学研究,非常重视实验.当时由于缺少进行实验的条件(仪器),她就采 用"土办法"进行"模拟实验".在除夕的夜晚,家宴散后,在厅堂内,她把吊起的晶灯作太 阳,圆桌作地球,圆镜作月亮,不断变换三者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日月食的实验.她用浅显 的语言阐述了日月食形成的原理:"夫日照月而月乃有光.人自地视之,唯于望而得见其光 之盈,朔则日之照月,其光向日,下人不可得而见.余以侧见,而阚日月之行,朔而薄于交 道,日为月所掩,则日食.日高月卑,其间相去益远,故其食分浅深,随地之方所见者不同. 望薄交道,而月人阎虚,则月食."[】王贞仪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解释了日月食,并对食 分问题有所推进. 学以致用是王贞仪重视实践的又一表现.她把学到的天文球面三角学知识运用到研 究天文历法上.她在《岁差日至辩疑》中谈到:"古歙江氏测算有云:北极出地四十二度,此 亦大误.古言北极出地三十六度,而《元史》测大都北极之高四十度半.余以西测征之,亦 无分寸之移,……".当时有的历算家认为,二百七十里应天一度.王贞仪却说:"大讹.按 梅氏算南北弦行只二百五十里应天一度."王贞仪由此推算出地差一千里,天顶差五度.由 于条件的限制,王贞仪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除测量的精度稍有误差外,总的说来, 她的计 算是正确的. 实践出真知.王贞仪随父四海行医,搜集到不少民间验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 父亲的培育下,能诊脉看病,并对医学理论有自己的见解. 3.2坚持科学破除迷信 相信科学,追求真理也是王贞仪在科学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她站在朴素的唯物主 义立场上无情地揭露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封建迷信思想及活动.她在《奉家父书》中规 劝自己的父亲要"留心大抵堪舆之流多不读书,故只论名势,不理正理,专将富贵贫贱祸福 休咎语言来扰惑人心,以营己利,务祈父亲,断不可全把堪舆言作准."她又根据自己所学 的地理知识提出对葬人有关问题的看法.正因如此,王贞仪在《葬经辟异序》中痛斥迷信的 风水之说"完全是骗人的鬼话","古无相地之书与卜山之说也,而今之时为炽.今之葬师堪 舆,其人者吾知之矣,大抵多以黠术动人,其为言也,则兼杂五行衰旺,生魁冲合之语,吉凶 祸福转移之异.教亟亟乎,借以营己之利,变惑人0之是非……而且众人之惑乎其术者,或 希速富焉,或思速贵焉,或求延嗣焉.……而后葬师堪舆之流得以邪说中之,而大申其意而 行其术焉." 王贞仪勇于向宗教,迷信宣战.在佛教风靡全国,名山幽谷遍建庙宇之时,王贞仪清醒 地认识到佛教是骗人的,违害是严重的.她的朋友方夫人请她为《心经》写序,她不仅不写, 反而批评说:"若夫佛经者,叛道离理者也."[】方夫人接到信后,再次给她写信"犹谆谆委 谕,复动以报应之说,罪过之征."[】]王贞仪则更直率地陈述反佛教的意见:"天下之陷溺 于佛氏之教者,上自名公巨卿,下及愚夫愚妇,庸蚩之辈,推而至于深山穷谷中人,皆敬信 若狂,真有沦肌浃髓牢不可破者,吾乡惑其端者已即伙,而妇人女子之祀奉并加倍之"[1J. 24中国科技史料18卷 她进一步揭露其实质是愚夫愚妇只不过是想避祸邀福,而所谓名公巨卿则是由于自己有 不端不法行为,恐死后竞受地狱之苦才信佛求免的.并尖锐地批评士大夫官僚对百姓的违 害:"或做功德因果,焚冥财纸镪之类,不惜数百万钱尽于一瞬,或预恐佛老泥木之体无栖 息之所,特募镪庀工,以百姓勤辛劳苦之资财,以为二氏(指佛道二教)谋居处"u.她提出. 反佛教的思想和主张首先从自己做起.在《答表伯某》中规劝自己的表伯:"读表伯先生寄 家严书,知先生近Et虔于守斋,又将鬻产以营佛事,又亲书佛经若干部,施各寺院,种种善 果,不可指数.……此在庸愚无知者,固不足论,而奈何为圣贤之徒,亦奉之如祖宗父母之' 尊乎?"这一切出自于18世纪一位年仅19岁的中国小姑娘之口,之笔,实为难能可贵.然 而有人就用古代圣贤也信奉宗教来责难她,她义正严词地指出:这正是他们的缺点,并且 认为学古人必须用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至今Et,封建迷信,宗教,神学 又再气 次盛行,岂不令人深思. 3.3对于中西科学主张兼收并蓄 明中期以后,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将西方科学带到我国.然而一直到清末, 文人学士在如何对待中西文化上一直争论不休.主要存在三种意见:杨光先等主张"宁可 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这种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态度显然是错误的; 以江永为代表的一派,盲目崇拜西洋科学,就是错误的也为之辩护;而王贞仪则主张中西 结合,取长补短,屏弃门户之见,服从真理.她的这种治学思想和态度在《勾股三角解》中有 一 段精辟的论述:"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然其法理之密,心思之微而未可忽视.夫益 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这出自于18世纪一位无师自学的中国女青 年之口,实值我们引以为傲.这种博采众长的治学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对今天仍有 现实意义. 然而,王贞仪生活的时代,正是"西学中源"说盛行的时候,这对她有一定的影响,尤其 是受梅文鼎的思想影响更深. 从天文学领域上看,她在《地球比九重天论》中说:"地球之说不始自西历,昔汉人有 《海外星占》,唐一行有《铁勒晷刻》,宋詹厚庵有《灵圆交测》,皆极言天地球解."在《地圆-' 论》中说:"在昔,《周髀》以盖笠拟天象,以复檠拟地象,则地象圆可知".在这里王贞 仪把许 多天文学知识逐一贴上"中国造"标签,认为它们源于《周髀》,源于中国.. 从数学领域上看《勾股三角解》一文具有代表性,."言测量之术至西法已人乎深微,然 不能不求之《周髀》以立算.盖勾股者,《周髀》之算,测量之祖也."这段话其一是说"西学中. 源",其二是说中国古代的"勾股术"是一切数学之本."《几何要法》之直角三边,亦出乎《周 "说在数学领域内的一个标本是"几何即勾股论"."西法用髀》勾股",这样"西学中源 三角 犹古法用勾股,勾股即三角".这就把三角学纳入传统勾股术的范畴."宣城梅氏《历算》书 中又有立三角法,立三角者,即勾股之法".把立体几何也归于勾股.最后她得出结论"西.. 术固或有胜于中法者,而其所得之数,固非西人所别创,实本中国所自有者是".这实质是' 说,今西法胜于中法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包括数学家在内的士大夫阶层铸成一种定型的思想:中国是天 朝大国,传统的文化乃至道德,风俗,习惯具有不容怀疑的正统位置,凡有抵触多被视为异 端.王贞仪在这点上是有表现的.她在《书虎口余生录后》诽谤李自成"明季闯贼之乱猖獗, 毒惨淫戮无尽,生民遭其涂炭……",认为掘李自成祖坟是大快人心之举,表现了她站在地 2期李敏: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主阶级立场上的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意识."西学中源"的根源一方面就是唯君是从,表现在 科学观上是中国是"源",外国是"流",歪曲了中西科学各自发展史;另一方面受当时知识 的限制.当然在世界上曾居领先地位的中国数学确有深厚的基础和独到之处.王贞仪在 《勾股三角解》中多次表现出一种自豪感:从球面三角学来说,"自元郭太史守敬以弧矢命 算……其法视古为简而精……";从立体几何来说,"梅氏演算其法……三式是诚会通古法 西法而为之者矣";从数学发展的大好形势来说,"目下习历算之学者颇多,以前如李冶着 《测圆海镜》,顾箬溪着《八线表用及弧矢算术》,周云渊着《神道大编》,至如王演旭先生,梅 定九先生各集所成,莫不思精学博,其所演论皆多发西人之未知者.至若刘徽,祖冲之,咆 之,赵友钦,甄鸾诸先辈又可云极勾股之神".这段文字反映出王贞仪主观上有弘扬中华文 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愿望和想法,然而在客观效果上或多或少的为"西学 中源"说提供了证据,这势必会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西学中 源"说这一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会助长一些人固步自封.这不能不说是王贞仪在特定历史 时期所受的历史局限. 4生活之路 王贞仪之所以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是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的.王贞仪生活 在封建社会末期,当时社会上妇女地位低,身受多重压迫,要想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必须冲 破重重障碍.为此她一生都在顽强拼搏,"尝拟雄心胜丈夫"道出了她的心境和抱负.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天文学一直被禁固在皇帝的天台秘苑,研究天文与历算是太 史院,钦天监的特权.民间私习天文被看作犯禁作乱,大逆不道.历算是我国有悠久历史 的传统学科,而且对世界有独特的贡献,但到清代已经衰落,人们或者因它与爵禄无缘而 弃之不学,或者因它繁难深奥而不敢问津.所以当时对历算已有"绝学"之称.王贞仪却勇 敢地步人这"禁区"与"绝学"之地.她不顾酷暑严寒,女工的劳累,在无师指教,无人问津的 情况下,废寝忘食,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刻苦钻研,因陋就简地进行实验.封建卫道者嘲笑她 "失闺阁本来面目-[17],规劝她"妇人女子唯酒食缝纫是务,不当操管握牍,吟弄文史翰墨 为事.,,L她对这种相沿已久的"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进行了猛烈地冲击.她针锋相对地 说:"今世迂疏之士,动谓妇人女子不当以诵读吟咏为事,夫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六经诸 书皆教人以正性明善,修身齐家之学,而岂徒为男子辈设哉!"L并且大声疾呼:"岂知均是 人,务学同一理."L1.这是对在封建社会妇女没有受教育的权力,没有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的机会的强烈反抗.她希望妇女都有"丈夫之志才子胸"Lz],突破"往往论学术,断不重女 子"u.的社会桎梏,充分地表现出古代妇女那种执着地追求人生价值的可贵精神.王贞仪 的这种志向和追求,她身边的名媛才女也不理解,对其'尊沓背憎,倾毁时加,或以为幼而 无知,或以为闺中狂士,又或疑为有意作名,求知于当世,抗行于古之女史才氏"L.对 此王 贞仪"必攻辩,执玉碎之见,而阎瓦全之情,抱独醒之癖,而悖啜酶之沉."L4反映出她崇高 的理想和信念.对此,她不仅立足自身,而且放眼于社会.当时生活在王贞仪身边的名媛 才女有两种人:一种是不究实学,不明大道,一味玩弄文字,无病呻吟,风流自赏;一种是只 学书不学剑.对第一种人王贞仪在《题美人面》中用"扇头戏草画中诗,寄语名闺诸女士,日 长端好读关睢"来激励她们抛弃不良风俗,她不与之入伍.对第二种人在同情之余,鼓励她 中国科技史料 们要象花木兰,大小乔,聂隐娘等女英雄学习,做能文能武的全型人才,"始信须眉等中帼, 谁言儿女不英雄!"l_2的确,她所追求的是妇女也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那些套在妇女脖 子上的铰索都应统统抛弃,观念应该更新,所以在《自箴》中她写道:"男女非相殊,异德各 宜保".观其言,察其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她不仅要从"待遇"上争取男女平等,而 且要从"贡献"上争取男女平等.她在客居吉林期间曾向蒙古阿将军夫人学骑射,达到"发 必中"的精深程度,参加公开的比赛,象男人一样,"跨马横戟,往来如飞",为此而感到骄傲 和自豪.她随父走遍大江南北,旅居塞外,寄住关中,考察社会现实,收集科技资料,随时留 ,眼界逐渐开阔了,胸襟更为宽广了.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种心观察山川I景物 非凡的 阅历,为她能在科学事业上作出贡献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男女授受不亲"这是封建卫道者 宣扬的所谓防闲涉嫌的条规,王贞仪早已将其抛之脑后,她要走自己的路.和詹枚结婚不 久,她不怕非议,作为一个妙龄少妇竟然收纳一位男少年书生夏乐山为学诗弟子,这在清 代那样顽固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襟怀坦白,有胆有识的人,才有这种大无畏的果敢行动.从 我们所见到的与夏乐山有关的三篇作品中,略见王贞仪教书育人的美德.然而,她对学生 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成绩一分为二.在《与夏生乐山论诗书》中说:"夙闻乐山天资胜人,及 观诗律,亦复有根底,足征一斑,大抵旷泛有余,切实不足;聪敏有余,蕴酿不足;扬露有余, 含蓄不足;丰致有余,典雅不足.此数者固不见其损,然久则诗境必庸,……"她对其诗风的 要求是那么的严谨,对学生的批评是那么的坦率真诚.她对学生是百问不厌,寄予很大的 期望."乐山能归而求之,自有余,师固不烦下问耳.……尚有可取,唯其勉旃.狂论大似 以口给檠人者,晓晓渎听,知我罪我,任之而已."反映出她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风.写到 此,我们真为200年前有这样思想解放而又重视自我价值的女性而感到荣耀. 王贞仪在学术上和生活上都严肃认真,刚直不阿,敢于抵制社会陋习和世俗不正之 风.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请名人学者作序取荣的风气.她鄙薄那种"互相标榜"的坏风气, 并指责那种"……急于求名,唯恐人不及知,而未定之稿,出以示人,求片言于大老名功以 为荣."u的不严肃态度.她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对人对事都能不顾个人得失而直 抒己 见.她的女友白夫人曾为别人的诗集向她求序,由于她对其人其文都不满意,便断然拒绝, 坦率地说:"论其人品不足以序之,论其所学不足以序之,自忖人何如,集何如,乃欲仪序之 乎哉!"L1这种快言快语是对当时虚伪世俗的深刻揭露.她的另一位女友方夫人信佛,打 算刊印一部装潢精美的《心经》,两次请她作序,并欲以报答.她直率地拒绝说:"非不能也, 实不为也."_1然而她也为不少德才兼备的人写过序.陈宛玉是她在吉林的学友,她赞赏 其人品和才学,为其诗写序,称"素诵其诗,深叹其能远宗《二南》,近法《三唐》.今再合读全 集,益见其为诗莫不得性情之正,格律之精.,,L...由此观之,王贞仪所提倡的是真才实学, 反对弄虚作假,希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王贞仪生活的时代还盛行闺阁的修容之习和官宦的服丹延年之风.她在《七夕赋》中 仔细地分析了这些坏习气和危害,有力地批判了贵妇小姐浓妆艳抹的穷奢极欲和达官显 宦妄想长生的愚蠢作法. 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妇女连读书的权力都没有,而王贞仪,一位聪颖而又刚强的 女子,终于以其宏伟的志向,以其刻苦,恒心和毅力,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要求自尊,自 爱,自强,自立地反抗精神,冲破封建势力的压迫,开拓出一条充满艰辛的自学成才之路. 2期李敏: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27 王贞仪是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中的佼佼者,理应在科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l[清]王贞仪.岁差日至辩疑.德风亭初集.卷五,金陵丛书(丁集之二十二)?民国铅印本 2[清]王贞仪.题女中丈夫图.德风亭初集.卷十二 3[清]王贞仪.周夫人诗集序.德风亭初集.卷一 4[清]王贞仪.上太夫人书.德风亭初集.卷四 5[清]王贞仪.自序.德风亭集 6[清]萧穆.女士王德卿.碑传补五九,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铅印本,l932 7[清]王贞仪.自箴.德风亭初集.卷十 8[清]王贞仪.象数窥余自序.德风亭初集.卷一 9[清]王贞仪.历箅简存自序.德风亭初集.卷一 10[清]王贞仪.筹箅易知自序.德风亭初集.卷一' ll[清]王贞仪.勾股三角解.德风亭初集.卷七 l2[清]王贞仪.与刘季容妹.德风亭初集.卷四 l3[清]王贞仪.敬书家大人医验钞后.德风亭初集.卷八 14[清]王贞仪.月食解.德风亭初集.卷七 l5[清]王贞仪.答方夫人第一书.德风亭初集.卷四 l6[清]王贞仪.再答方夫人书.德风亭初集.卷四 17[清]王贞仪.答胡慎容夫人.德风亭初集.卷四 l8[清]王贞仪.宛玉以古文近作寄质于予欣为点定并答以涛.德风亭初集.卷十二 l9[清]王贞仪.答白夫人.德风亭初集.卷四 20[清]王贞仪.陈宛玉女史吟香楼诗集序.德风亭初集.卷一 QINGDYNASTY'SWOMANSCIENTISTWANGZHENYI (ChangchunZhigongUniversity.Changchunl30051) AbstractAsawomanscientisthavingextensiveknowledgeandprofoundscholar— ship,WangZhenyioftheQingDynastydevotedherentirelifetothepropagationof knowledgeofscienceandmadeoutstandingcontributionstothehistoryofsciencewith regardtoChineseandWesternmathematics,astronomy,calendarandgeography.She wasaself—taughtscientist,aswellasaneminentfigureamongChinesewomenscien— tists.AboutWangZhenyi'Sachievementsandshortcomings,thisarticleforthefrist timeattemptstomakeacarefulandoverallelucidation,andinsomeissuesitsview— pointsaredifferentfromthoseofothers. KeywordswomanscientistWangZhenyi,womanmathematician,womanas- tronomer,scientificcontribution,self—taughtscientist 责任编辑:屈宝坤
本文档为【【doc】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