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举报
开通vip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江苏社会科学 }”0c卑e藩l_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盛邦和 2009年第期 内容提要儒家对”礼”作综合阐述,形成中国礼文化系统.中国礼文化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礼义,礼节,礼仪.礼义,是礼文化的精神统率与核心意义;要实现礼又需要做到的行为的节制 与规范,这就产生了礼节的德目;而礼仪则是礼的行为表达与仪式表现.历史与现实都已证 明,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阐扬与践行,而《礼记》一书所阐述的礼文化正 是中 国传统思想宝藏中的瑰宝. 主题词《礼记》礼义礼节礼仪...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江苏社会科学 }”0c卑e藩l_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盛邦和 2009年第期 内容提要儒家对”礼”作综合阐述,形成中国礼文化系统.中国礼文化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礼义,礼节,礼仪.礼义,是礼文化的精神统率与核心意义;要实现礼又需要做到的行为的节制 与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这就产生了礼节的德目;而礼仪则是礼的行为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与仪式表现.历史与现实都已证 明,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阐扬与践行,而《礼记》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所阐述的礼文化正 是中 国传统思想宝藏中的瑰宝. 主题词《礼记》礼义礼节礼仪 盛邦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200433 一 ,《礼记》与中国礼文化 礼文化是儒家对”礼”的综合阐述.”礼义廉 耻”,”f义礼智信”,”忠孝节义”这样的连词惯 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主题元素.其中”礼”出现 的频率甚高,说明”礼文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 有突的精神支撑作用.历史上儒家思想通称 “儒学”,在日本,韩同,还名之为”儒教”.由于礼 文化的特殊地位,儒学又被称为”礼学”或”礼教”. 孑L子和他的学生常在一起讨论有关礼的问 题.学生问:明礼真的算得上是急事吗?孔子回 答,圣人以礼示人,使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人因有 礼而生,因失礼而死,同家因有礼而兴,因失礼而 亡.先王秉承上天的道理,治理人间的世情,用的 就是”礼”l1i.明礼而遵,可以算得上头等大事.人 合群而生,组成社会,既生出”人利”,义发生”人 害”.讲信修睦,谓”人利”;争夺相杀,谓”人患”121. 倘若建立平和安顺的社会,就须去人之患,得人 之利,为达此目的”舍礼何以治之”I,11 “那么先生是否可以告诉我们,怎么才算是 有礼?”孑L子没有正面应答,只是说,恭敬而不合 乎礼就是粗野,谨慎而不合乎礼就是畏葸;勇敢 而违背了礼就有可能忤乱.”那么,礼就是摒弃恶 行而保全美德吧?”孔子颔首称是l4I. 凡宗教都有三个特征:教义,戒律,仪式.礼 文化不是宗教,但起到了宗教的作用,可谓”准宗 教”,也具类似宗教的三个特征:礼义(义),礼节 (律),礼仪(仪). 不论哪个民族,文明初开,都想建立自己的 信仰.就信仰对象而言,山有山神,家有家神,土 地有土地神,灶有灶神,井有井神,都有左右祸福 的机能.因此需要通过特定的人即”巫者”,与神 沟通,招徕福祉,祛除灾祸.后来”巫”成为职业, “巫术”也成为民族文化的源头.”儒”之本义,本 ?--—— 204---—— 是祭神,祈福,送葬的司仪,他们发明祭礼,祈礼, 葬礼等系列礼仪,又从礼”仪”抽象出礼”义”,从 礼”义”演绎出礼”节”.中国礼文化源远流长,发 端于夏代,流行于商代,成熟于周代,经历代损益 而至儒家所在的时代.儒家做的工作,并非礼之 开创,只是集三代文萃之大成,将礼作逻辑文化 的提升,并留下宝贵的遗产——《礼记》. 中国文化史上,凡释”经”者,名”传”或”记”. 《礼记》是战国秦汉之际儒家诠释《仪礼》文章的 辑录,作者主要是孑L子的学生,成文时间参差不 齐.到西汉前期,《礼记》汇文已达131篇,内容庞 杂,很需要作修订整理的工作.完成《礼记》编订 的是西汉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后来人们把戴德 85篇本称为《大戴礼记》,把戴圣49篇本称为《小 戴礼记》.东汉末年,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颇 注功力,传为名篇.《礼记》地位也为此上升,与儒 家论”礼”的其它两本典籍《仪礼》,《周礼》合称 “三礼”.后世学者将《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合为”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为 五经,此外有”十三经”的说法.凡”四书五经”, “十三经”,皆包含《礼记》或其中的内容. 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祭祀,丧 服,吉事等八类.梁启超则把礼记分为五类.第一 是通论,讲解儒家礼学理论.具体篇章有:《礼 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 《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第二是解 释《仪理》的内容,包括《冠义》,《昏义》,《乡饮酒 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 第三,主要记录孑L子授徒论礼的语录,也记孑L子 其他言行.这包括《孑L子闲居》,《孑L子燕居》,《檀 弓》,《曾子问》等.第四是记录古代礼仪制度,包 括《少仪》等篇.第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 篇的格言.《礼记》内容有涉政治,哲学,历史,法律, 道德,祭祀,历法,地理等诸多领域,是研究儒家 政治,哲学,伦理,尤其是中国礼文化的宝贵资料. 二,”礼义”:”人本”与”大同”体现中国礼文 化的核心意义 “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fsI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Yf=颜色,顺辞令.”I61儒家 说到”礼义”的地方很多.”礼也者,理tO.”,礼就是 “理”.如果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也只是”内 外”之分,在整个礼文化结构中,理为内核,礼为 外延.礼是理的外在表现,理是礼的实质内涵.一 方面,忠孝节义,~L,SZ廉耻,仁爱诚信及所有优秀 文化元素,因有礼而彰显光大,因失礼而晦涩不 历史学研究 明.一方面,”礼”失去”理”的指导支配,其441”值也 随之失去.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处在 同一个同心圆中,拥有共同的思想核心. “人性本善”,由儒家的”性善论”衍生出人生 伦理,由人生伦理派生出人身规范.从”人性”到 “理义”,再从”理义”到”礼义”,概括了中国文化 哲学内在的逻辑行进路线,”礼义”,”理义”,关联 密切.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义就是礼文化的精神 统率与核心意义,礼义就是”理义”,等同于儒家 的伦理主旨与精神内容. 儒家总将”仁义道德”挂在口上,放在心上. 所以”礼义”,首先理解为”仁义”.”温良者,之 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 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I71’温良”,”敬 慎”,”宽裕”,”孙接”,”礼节”说的都是儒家之 “礼”,而礼之本在于”仁义”.其实儒家”仁义”说, 来自于”人义”说.《礼记》提出”人义”的概念.”何 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 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181:L~_是说每 个人都可以在他(她)生活的社会中找到确定的 等级身份.这样的身份决定他们应尽的责任,应 有的义务.这样的道德性责任与义务,成为儒家 礼的意义基础,即礼义. “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 行之秀气也.”I91儒家把”人”看得贵重,其为天地 之德的代表,宇宙五行的秀气,阴阳鬼神交会的 结果.”仁”的社会就是”人”的社会.”仁者爱人”, 实践礼的本义,旨在爱人,敬人,亲民.《礼记?哀 公问》云:”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 为大,所以治礼.”爱人者,爱民也.三代圣治 国,把”爱人”看得重要,总把如何关爱人民,置于 优先考量的位置,又把”礼”看得重要,治国的F~,1- 候,总是礼义当头,作为治国方针.这是因为”为 政”必须”爱人”,”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IOl,即如 身家性命也紧系于人民,不爱民而失民,势必名 败身亡.”爱人”之本意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 个”民”…1,主要说的是平民,庶民,大众之民.孔子 所在的时代,已经出现严重的社会分层,贫富落 差明显.”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 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有学生问孔子, 贫穷者能否做到不再沉沦与流露谄态,富裕者能 否做到不再骄横而有谦卑之意.孔子回答,可以 啊!没有比这更好了,让贫者喜欢礼乐而自强自 尊,让富者遵从礼乐而谦谨有礼.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ll2l孑L子 把”和”.视为实现礼文化的目标.礼与和,是体与 ---—— 205?--—— 江苏社会科学 t|t毒t奇40 用的关系,是道德手段与社会目标的关系,用现 代话语系统表达是工具理性与核心理性之间的 关系.然而,礼毕竟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地位,没 有礼对社会的节制,和谐社会的目标不可能达 到,”知和而和,不以SL节之”,肯定不行.创立美 好的理想世界,是礼文化的社会目标.这样的社 会目标写在《礼记?SL运》篇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 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有这样一种社会,名为”大同”.东汉郑玄解 释说:”同,犹和也,平也.…’大同”社会是儒家心 目中的”和平”社会.这个社会,公共意识得到普 遍的认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社会 保障得到切实的贯彻,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壮 年获得满意的职业,孩子得到养育与呵护,诚如 孟子所言:”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 百姓亲睦.” 儒家未曾亲见大同的景象,却是看到以下的 状况:”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 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这个社会存 在着强者的集团,又存在着弱者的群体.强者对 弱者,尽其胁迫,欺诈与凌辱之能事.这个社会 “大道”不行,所行者为”大乱之道”.要改造这样 的社会,唯一的办法就是施行礼义之道.一旦儒 家之”SL”,”四达而不悖”,理想的社会指日可待.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 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 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 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 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 以考其信,以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孰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 康.I131 儒家在描述”大同”社会的同时,着意论述 “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论是儒家实现理想的低端 纲领.这-’i--社会,人们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妻子 与私产.这4”-社会,起兵革,立国家,设制度,订刑 法.这-i’-社会最需要”SL”,用了SL,方可以君臣 正,父-T--笃,兄弟睦,夫妇和. 2oo9年京4强 三,”礼节”:中国礼文化的”节律”功能 “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I’儒家阐述礼 义,制定礼制,要求人们实践礼的意义,遵从礼的 制度,主张”礼节”.”节”就是节制,节律,调节.礼 文化将礼与节组成专用概念,表示”节制明礼”的 意思,阐述儒家的”节律”文化.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又把SL与乐 联系起来,组成”礼乐”的概念.这既因为儒家礼 仪少不了”乐”的配合,再则有”乐”必有”乐律”, 无”律”不成其”乐”,借此说明有”礼”必有”节 律”,无”律”不成其”SL”,以强调”节律”在礼文化 中的作用. 孔子论述,常用”不”字.”不能诗,于SL缪.不 能乐,于礼素”1,连用两个”不”字.”不”的反面是 “必须”.儒家说不,作否定的时候,同时已在说 “必须”,陈述坚定的价值取向.对上面话的正面 理解就是:遵礼者,必能诗,必能乐.”道德f二义, 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 不决.”这里连说”不成”,”不备”,”不决”.意思 是一切都在礼的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制约之下,讲论道德没有礼, 就失去思想的基础;教化正俗没有礼,就不具备 教育的道理;理案辨讼没有礼,就无法公正判案. 在更多的情况下,儒家言”不”,是表示对非 礼行为的节律禁戒的坚决态度.其例很多,诸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可亲而不可劫 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 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I1. “礼不蹄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 行.行修言道,SLy>_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SL闻来学,不闻往教.”?91可见《礼记》已为儒者规 定如下重大”节律”:”不处”(不处无道之富贵), “不去”(不去无道之贫贱),不骄,不淫,不溽,不 蹄节,不侵侮,不好狎. 儒家论”节律”有三个目的,此为求义,立f?, 修身.节律本为求义.检验君子行为符合SL否,要 看他的财富观与人生观,即在日常追求中,取利 于义,抑或取利害义.”儒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 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 为富.”f懦家强调,对于真正的儒者,金玉财货并 非人生至宝,而忠信美德才是无价之宝.君子”恭 敬撙节,退让以明礼”Iz”.一心向善,”不宝金玉”, “不祈土地”,”不祈多积”. 节律乃为立.颜渊问如何才能成为仁者. ---—— 206?--—— 孔子回答,心里只是一个仁字,”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克己”,就是以礼节身,以礼律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 听,言,动都要有礼,对无礼的举止行为给予抵制 拒绝.子路问孑L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完美的人?孔 子回答:”文之以礼乐”,成为浸润于礼乐,知晓于 诗书的君子.”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时时约 束于礼,并把这样的”约束”功夫延续一生. 节律又为”修身”.何为”修身”?”非礼不动, 所以修身也”[ZZl.一旦意识自己的做法违反了礼 节,就止步改正,一旦发觉自己的想法符合礼节, 就奋身进取,唯是修身不已.从天子到庶人,其地 位职守虽是不同,但总以修身为处世根本,知道 修身就是”知本”,”此谓知之至也”I.这样,儒家 提出了一个提升自我境界的思想逻辑:格物一知 至一意诚一心正一身修一家齐一国治一天下平I2.41. 儒家论”节律”有三途,此为知耻,慎独,循法. 儒家有”知,仁,勇,三达德”的说法.把”知, 仁,勇”三字,看作儒家君子必备的道德.三字 “知”字在先.知有两个意思,一是知耻,一是知 义,而知耻在先.人若非礼,.g-是不知其耻.”知耻 而后勇”,达到修身结果,进入礼的境界.”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治国之道有德治,礼治,刑治.三治 之中,德治为上,刑治为下,礼治为上下之桥梁. 刑治于国不得不用,而单纯地使用”刑”治却带来 许多的弊端,人们一味畏刑而忘德却礼.忘却了 人世的道德,行为的规范,由此也就不知道什么 是耻辱.假如以德而教育,以礼而化育,然后辅之 以刑,那么人们就懂得什么是耻,自觉改正. 有一些事情乃一人独处所为,且事微不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1261凡违 背礼事情的都要拒绝不为,君子独处之时,也是 最容易违背礼节的N,1候,由此儒家特别提出”慎 独”一义,拒”非礼”于”隐微”. 人生活在世界上,所受到的”节律”,一是内 省”自律”,带有内制约性”节律”的特点,从思想 内部深明礼义,反观自我,知耻而止.知耻,慎独, 说的是这一层意思;二是循法”他律”,具有外制 约性”节律”的特点.”制度在礼,文为在礼.”礼 文化的节律思想,既主张儒者内省自律以达修身 目的,又主张设置制度,循法”他律”,以维护社会 秩序.由”礼”而有”节”,有”节”而有”制”,遂有 “礼制”这个词的产生,使中国礼文化具有律令规 制的深意.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被儒家尊称为六 历史学研究 君子.此”六君子”未有不慎行礼制者,皆能”刑仁 讲让,示民有常”I281,故为天下制法统,为后世立表 率.”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f捌先王制定了礼 乐制度,人民奉其如法令,节律行为,遵行无违. 有四样东西可以管理好国家,这就是”礼乐政 刑”.”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刑政.”礼使民心节制有度,乐使民声谐和畅 达,行政制而政通人和,设刑法而天下安泰. 儒家礼制的思想在典籍《尚书》中也有表达.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敦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 有庸哉”[3Ol.上天安排”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五种人伦关系,此谓”五典”,人们自当顺从 “五典”,礼俗敦厚.上天由五典而生五种礼节,人 们自当遵守”五礼”,循礼不违.”天命有德,五服五 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上天为使世人有 德,制定五种服色,又制定五种刑法,惩罪罚恶.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宗教的一大特点在于 它是民族的内在精神体现,总对民族的价值设 定,行为规制起有指导作用.宗教与法律的关系 极大,成文法尚未制定,宗教可以代行法律的作 用.法律既已制定,宗教仍为其精神的依据.法 律,法院,法官为一个民族法制的外在的硬式表 示,而宗教则成为”软法律”,它可以建立起有别 于有形法院的”道德”法庭.世界上几个大的轴心 宗教如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印 度教等都有这样的作用,中国礼文化也不例外. 四,”礼仪”:中国礼文化的”表达”与”仪式” 礼义与礼节是礼文化的”静”,礼仪则是礼的 “动”.动静相宜,而显礼文化之全貌.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 无礼,故父子聚j覆,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 人以有礼,知白别于禽兽.”动物中也有会说话 的,但会说话不是为人的唯一标准.人与动物的 区别在于一个”礼”字.禽兽无礼,总为动物.人而 无礼,岂非禽兽?这里说的”礼”,为礼义,礼节,也 为礼仪.人类在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礼仪.儒 家说:处世有礼,和睦安好;家庭有礼,尊老护小; 朝廷有礼,有序高效;田猎有礼,一致步调.有了 礼仪,这就像营造宫室而有了尺度,铸造祭器符 合了样式,调制五昧对上了时令,演奏乐曲合乎 了节奏. 礼仪有多种,包括对神祗的尊崇,对祖先的 敬爱,x,-J死者的哀悼,对乡里的深情,对宾客的友 好.中国礼文化十分注重待客之道,为此强调: ----—— 207----—— 江苏社会科学 tll{t?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兄弟;”德不孤, 必有邻”,善待友邻;”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 互谅互爱;”来而不往非礼也”,互通有无. 礼仪具有沟通的意义.小至私人交接,大至 国家关系,凡友爱,交往,结盟,示好之意,皆可载 之以真izJ~cJSL仪,交流互通.礼仪具有昭告的意 义.可发布消息,以求知晓;可公布意愿,以求理 解;可公开信息,以求认同.礼仪还具有教化的意 义.中国”文化”一词,所含”化”字,就是”教化”的 意思.教化见之于国家的法令训谕,学塾的书本 传授,士子的身教言传,风俗的感染同化,如此等 等.不可忽视的是,国家还以隆重的”仪式”宣示 价值意识,以庄严的”典礼”彰显道德标准,以肃 穆权威的礼仪途径,达至教化的目的. 儒家礼仪最早产生于对上天的礼敬与对祖 宗的膜拜.南是产生国家等级的礼仪:宗庙之礼, 郊社之礼,籍田之礼.”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 家可得而治也”,管理国家,统治人民,把自己的 意念方策昭示于”天”,以求天助;昭示于祖,以求 佑护;昭示于民,以求民和.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宗庙之礼为 祭祖之礼,中国是血缘家族社会,故于此礼尤其 重视,通过祭祀,以表达对先人的敬孝之意.”武 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 人之事者也.”1331武王,周公是真正懂得孝道的君 王.所谓孝,就是继承祖宗遗志,记述先人遗迹, 以至薪火相传.孝道需要用仪式来表达与弘扬, 设定专门的仪式与制度:”修其祖庙,陈其宗器, 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f 就人道而言,人皆亲爱父母,因亲爱父母,而尊重 祖先,因尊重祖先,而敬宗族.举行宗庙之礼,就 是把中国的亲亲,尊祖,尊祖的理念树立起来,传 扬下去.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1351中国古代也有 “上帝”的概念,后来改称”天命”,”天理”,”天 意”,凸显对”自然”的顺从,对”天命”的敬畏.郊社 之礼,即凭借隆重的礼义,交通神人,祈祷国运. 籍田之礼,所以教民以耕也.儒家有农本思 想,希望以籍田之礼,引导人民,努力生产,增殖 财用;”以礼导俗”,将中国化育为安心农耕的”礼 俗”社会.由此”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 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百姓生活 安定,财用也就充足了,财用充足了,各种志向也 就容易实现了,整个社会彬彬有礼,鼓乐和呜.儒 家还提倡其它诸多礼仪,如奠祭之礼,是对死者 2oo9~7期 的追怀;乡饮酒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I371;食礼 和飨礼,款待宾客,如此等等. “SL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 乎哉?”施行礼仪,少不了配置”玉帛”,”钟鼓”. 然而,这些必要的”硬件”,只是礼仪的表象,无法 代表礼仪的全部.心诚而礼真,”真实”的礼仪要 有怀抱”真心”的人来施行.这真心就是真实无伪 的”人情”.因此举行礼仪的时候,容貌要恭顺庄 重,心情要凝重专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 存.”祭奠的死者,虽已死去,而其犹生,追怀的 事情虽已过去,但好像依然发生在眼前.”践其 位,行其礼,奏其乐”,要以”序爵,序事”的原则重 视等级序位的排列.”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 所以辨贤也.”在此同时,还要依规范的礼数行 礼,演奏预先创制的礼乐.礼仪上的用品,凡SL 服,立器,祭品,都预先制作,并有一定的制式大 小,不得紊乱. 《礼记》中体现的礼文化包括三个重要内容: 礼义,SL节,礼仪.礼义,是礼文化的精神统率与 核心意义;而要实现礼,又须注重行为的节制与 规范,这产生了礼节的德目;礼仪则是礼的行为 表:Ms与仪式表现.不必讳言,由于时代的局限,中 国礼文化还残留着不少历史的沉滓,这包括等级 思想,宗法观念等等.然而,瑕不掩瑜,只要做好 必要的淘洗扬弃工作,必可显其美玉的真彩. ?--—— 208?--—— 注释 【1JI2II3ll8lI9JIl3J【28】L记?礼运》. [41《汉书?礼乐志》. [5JJ6]《礼记?冠义》. 【71《论语?里仁》. 【l0】《礼记?哀公问》. [11lI24】《礼记?大学》. [121《论语?学而》. 【l4?l5ll23?27Jl33】【35】【39?40】《礼记?仲尼燕居》. 【16】【l7J【19】【21?32】《丰L记’曲礼》. [18】【2O】《礼记?儒行》. [2211261{$L记?中庸》. [251《论语?为政》. f29]{$Lig?乐记》. 【30113l】《尚书?皋陶谟》. 【34][361(($Lk!?大传》. f37]($Li,tl-射义》. 『381{论语?阳货》. (责任编辑:肖波]
本文档为【《礼记》与中国礼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01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8-01-14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