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_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_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举报
开通vip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_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_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均 在文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并符合法律规范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学 术活动规范试行》。 另外,该学位论文为 课题组 的研究成果,获得 课题组经费或实验室的 资助,在 实验室完成。请在以上括号内填写课 题或课题组负责人或实验室名称,未有此项声明内容的,可以不作特 别声明。 声明人c签名均每牵劢研 毋。憎年f月劲日 厦门大...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_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_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厦门大学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均 在文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并符合法律规范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学 术活动规范试行》。 另外,该学位论文为 课题组 的研究成果,获得 课题组经费或实验室的 资助,在 实验室完成。请在以上括号内填写课 题或课题组负责人或实验室名称,未有此项声明内容的,可以不作特 别声明。 声明人c签名均每牵劢研 毋。憎年f月劲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 法》等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 学位论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 馆及其数据库被查阅、借阅。本人同意厦门大学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 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查核定的保密学位论文, 于 年 月 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2.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或填上相应内容。保密学位论文 应是已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论文,未经厦门大学保密 委员会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 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摘要 随着对服装消费快速、时尚等消费需求的到来,我国服装连锁行业获得了 快速发展。直营店、加盟店、前店后厂、贴牌生产等各种经营模式在服装行业 掀起阵阵热潮。C服装企业通过仿效国美和苏宁创立多品牌连锁店的创新经营 模式,采用设立直营连锁店,代销品牌服装、扣点场地租金的盈利模式,迅速 获得成功。但其为何在短短的几年内走向破产倒闭?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对 C服装连锁企业的破产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 是导致其破产的重要因素。 本文第二章描述了内部控制理念演变的五个阶段并介绍内部控制规范在我 国的发展状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第三章在介绍服装行业及 C 服装企业基本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对C服装连锁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 详细的分析。本文的第四章结合前文对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总结 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且得出构建我国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 机制的几点启示,包括需要明确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注重人员因素、实行开放 式信息沟通、建立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内部控制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等。 关键词: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 Abstract TheClothingchainente印riseisgaillingrapiddeVelopment沥mtlleincreasing demalldonf瓠lliona_bleandapparelgoods.BusinessmodesuchaSoutlets,stores, 舶ntshopaIldOEMi11t11egannenti dus时aresettiIlgo行awaVeofatime. Followillgthex锄pleofGomea11dSulling,Cclomillgchajnfimcreatesanew busiIlessmodel:mmti-brandcollectionoft11edirecthain,uIlderwhichdi 虢rent bmdscaIlbeeXmbiteda11dsoldtllIou曲amfied由le.Suchmodesolvesoneof tlleb追geStrisl【Swtlichome舶meXpeIlsivere】n锄dhugeinvento巧by collsi鄹mentsyS em肌ddeductionf eldrentf.onn.CcompaIlyf.omsas眦egic alliance嘶mitssuppliersa11dco舢:11ercialre estatef.瑚1stoshareiSkand pro矗tS.111ecreatiVebusinessmodelofCfi姗enables廿1efimdeVeloped诵thrapid riSeaIldrapidexpaIlsion.ButwhydidCfimsgotobanknlptcy?T11ispa】per inVestigatesont11eb幽ptcyreaSonsf.romintemalcontrolperspectiVe. Theo玛锄izationofmepaperfollows:ch印ter佩,oiIl缸Dducestllet11eor,of in:k釉aLlcon_n-0l;chaptert reein缸Dducestllebaclq罗roundinfomationofCfim,a11d analyzestllehnemalcon仃olfCfimbasedonmeintemalco曲的lt11eory;a11d a砌yzestlleintemalcontrolofCfinn舶mdiInensionsof也efivefIactorsofintem2Ll co曲?l:intemal砒I蚰ent,riskaSsessme咄co曲?lacti、,i吼indbmationaIld communication趾dmollitorillg;ch印terf.0urconcludest11paper,u11derwhich、? pr0VideSuggeStioIlsf rtlledeVelopmentofCf.m,i11cludillg:ref.o砌Lillgco驴rate govem锄Ce,settingupcomprehenSiVeriSkmanagementmeChanism,settingup intem越contmlasSessmemystemetc.Lastbunot?1el aSt,weSuggestt11at appropriateaumority,costa11dbenefit廿adeoffi11buildingnemalcon臼-olare ilnportaIlt.Also,、? esuggestt11ekeydIiVerofintemalcontrolispeople,fimshollld beopeniIlcommuIlicationtoacllieVereal?痂nereflecta11diIlfo加aationsharing. Keywords:Clothingchaenterprise;Intemalco 拄ol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节本文研究的问题??1 第二节研究框架及内容??2 第三节研究结论及局限性?2 第二章 内部控制理论与规范的发展?3 第一节内部控制理念的演变3 一、内部牵制阶段3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4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5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6 五、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8 第二节内部控制规范在我国的发展。10 一、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10 二、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10 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1l 四、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11 五、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1 六、《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2 第三章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分析??..13 第一节C服装连锁企业简介.13 一、服装连锁行业简介.13 二、C服装连锁企业简介??.15 第二节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17 一、内部环境方面分析.17 二、C企业风险评估分析??.26 三、C企业控制活动分析??.29 四、C企业信息与沟通分析?.38 五、C企业内部监督分析??.39 第四章结论及启示?..4l 一、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总体评价及建议??.4l 二、对中国服装连锁公司内部管控机制构建的启示.45 参考文献。49 致谢语?..52 第一章前言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本文研究的问题 服装业作为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服装行 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所需投资较少,进入与退出壁垒较低,小企业居多?,整 个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为此服装企业不得不在盈利模式方面进行广泛创新。如 ZARA、海澜之家的直营连锁模式;雅戈尔的直营连锁模式与代理营销模式结合, 美特斯邦的特许加盟模式等等。C服装连锁企业仿效家用电器零售行业的国美 电器和苏宁电器创造出多品牌集合直营连锁的经营模式,将不同品牌不同风格 的服装通过统一风格的卖场集中展现,同时用代销制、扣点场租形式解决了服 装零售业最大的风险问题??高昂的店租和庞大的库存。C服装连锁企业创新 的经营模式使企业从2004年的第一家店发展到2008年的近800家直营连锁 店, 从区域市场扩张至全国市场。虽然C企业快速崛起、扩张迅猛,然而几年后, 却不得不 申请 关于撤销行政处分的申请关于工程延期监理费的申请报告关于减免管理费的申请关于减租申请书的范文关于解除警告处分的申请 破产。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具有良好前景的盈利模式最终以失 败告终?本文通过分析C服装企业在进行盈利模式创新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 各类问题,深入探讨其盈利模式失败的原因。 对于企业创新盈利模式,过去的研究主要针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忽视了盈 利模式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本文通过对C服装企业内部控制的各 个环节进行分析,从内部控制视角全面细致探讨C服装企业盈利模式失败的真 实原因。对该内容的研究将从理论上,对于企业如何利用内部控制制度支持企 业的创新盈利模式这一问题的回答有所裨益。 其次,目前国内对服装行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激烈的竞争和 微薄的利润使服装企业生存艰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服装行业应对风 险,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C企业案例的解读,明确内 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和领域,可以为服装连锁企业构建内部管 ?根据《2011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2005年一2009年服装业在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致稳定在 2.5%.2.76% @根据《2011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截至2009年11月,我国服装行业内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6819家, 其中大中型企业5l家,占0.3%;中型企业1369家,占8.14%小型企业15399家,占91.56%。大中型企 业的数量比较少,小型企业数量占有绝大比例。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控机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二节研究框架及内容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二章为研究背景、内部控制理论介绍,第三章对服 装连锁行业和c服装连锁企业进行介绍并深入分析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制 度,第四章为研究总结和相关建议及启示,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前言,这章旨在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归纳本文 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为内部控制理论与规范发展的介绍,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章介绍服装连锁行业的特色、描述C服装连锁企业基本情况并对其破产 原因进行了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 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出发,针对C服装连锁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 置、授权体系、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识别分析及应对、营业款管理、采购管理、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管理、门店选址、门店的开设和调整以及撤店管理、信息系统及信息沟通、 内部监督体系和监督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四章则结合前一章对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总结本文研究结 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得出构建我国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几点启 不。 第三节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本文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通过对c服装连锁企业破产原因分析,得出 的研究结论是,C服装企业破产的最终原因在于内部控制薄弱导致的管理不完 善,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使其盈利模式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由 于本文的研究是案例研究,相关结论的普适性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来 验证,这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内部控制理论与规范的发展 第二章 内部控制理论与规范的发展 第一节内部控制理念的演变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一般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分为五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 部 控制整体框架阶段、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1940年以前:账目相互核对,不相容岗位分离 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最初形式,内部牵制思想最初起源于古埃及的 国库管理。在古埃及国库管理中规定如果没有签发的支出令单,任何物品都不 能出库。当粮食运到仓库时,谷物必须在监工的监督下将粮食装入粮袋,并当 场记录数额,同时在库房中还另设一个记录官,专门记录倒出粮谷的数量。同 样,在古罗马官厅,只有出具书面证明才能从国库提取货币,掌握现金的财务 官不能批准支出。财政记录官负责记录所有经济业务,财务官负责对全部的政 府财务事项进行监督和审查。在15世纪末,意大利复式记账法推动了相互核对, 使岗位可以实施职能分离,从而使内部牵制得以广泛应用。1912年,R.H.蒙哥 马利将内部牵制定义为:“所谓内部牵制组织,一般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帐户, 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即某位职员的业务与另一位职员的业 务必须是相互弥补、相互控制的关系。”而《柯氏会计辞典》则定义为:“为提 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 其 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 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在这一阶段内部控制表现为财务内部牵制制度,即账目相互核对,不相容 岗位相分离。内部牵制阶段的核心是建立分权体系,将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 设计,一项业务至少由两人完成。内部牵制是一种权力制衡的机制,在进行业 务流程重新设计时一般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业务决策与业务执行分开,业 务执行与业务记录分开,业务执行与业务审核分开,财产保管与财务记录要分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开。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194卜19?: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分支机构,这就要求建立内部控 制系统来及时提供信息方面的反馈,以防舞弊,从而保证会计程序的统一性, 验证各分支机构的经济业务和利润中心的报告。 古典管理理论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提出的第五项管理要素控制,其定义指 的是“检查所进行的每件事情是否符合制定的计划、发布的指示和既定的原则”。 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实施控制的目标是查明和确定错误,以改正它们并防止再 度 发生。控制适用于人、目标和活动,控制应该是公平的。同时法约尔建议应该 将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分开,以保证控制的独立性。控制将刺激更好的计划,提 高命令的效率,并促进协调。控制使管理行为的整个循环得以完成,管理活动 也获得改进。 同样,管理学家哈罗德.孑L茨认为控制是评定和纠正员工和组织绩效的手 段,以确保事情的发展符合计划要求。控制是按照目标和计划来评定绩效,找 出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由于科学管理思想深入人心,以及经济业务量加大、控制观念的改变,使 得内部控制系统的含义也出现了变化,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实现了有效结合。 从以上可以看出,控制不再是人们身上的枷锁,不是一种压制,而是一种 帮助。 为吸取麦克森.罗宾斯公司破产事件的教训,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出版了 《内部控制一调整组织的各种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职业会计师的重要 性》,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定义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包括企业内部采用的机 构计划和所有有关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措施,旨在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 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本定 义承认内部控制系统不仅仅局限于直接与财务和会计职能有关的事项。” 从1949年的定义上看,内部控制的范围是体现在整个企业的各项活动之 中,而不并仅仅是与财务会计职能有关的部分。但这个定义过于宽泛使得审计 人员难以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于是在1958年,AICPA在发布的第29号审计 第二章 内部控制理论与规范的发展 程序公告《独立审计人员检查内部控制的范围》中,将内部控制修改为会计控 制和管理控制,把保护资产安全和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与准确性的控制划为会 计控制,其余的一并纳入管理控制。1963年的第33号公告《审计准则和程序》 中进一步指出,独立审计师主要检查会计控制。 1973年,mCPA在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中,对内部控制制度又作了一个 较为严格的定义:“内部控制制度有两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 度,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包括但不仅仅限于组织结构的计划,以及关于管理部门 对事项核准的决策步骤上的程序与记录。会计控制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 以 及与财产保护和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之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措施。”会计控制的目 的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管理控制的目的在于 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此时,内部控制系统从概念上由“内部牵制”扩大到“内部牵制和控制”, 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0-1990: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渐渐发现,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是不可分割、相互 联系的。管理控制对会计控制的是否公允表达也很重要,并且有些控制也难以 明确界定为管理控制还是会计控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新的内部控制概念的诞 生。 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中,首次用 “内部控制结构”取代原有的“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这个概念。使内部控制 从“两分法"走向了“三分法’’。该公告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 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应由控制环境、会计制 度和控制程序三要素组成。”控制环境具体包括:管理层的思想与作风、企业组 织结构、董事会、确定权责的方法、管理层监控员工的方法、人力资源政策、 影响本企业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会计制度用来抑制主观判断。控制程序的 主要内容是授权、分工、复核等。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的三分法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了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 分,不可忽视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同时也表明了三要素之间是一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个有机整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三要素的有效性和整合性。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S0,1992:五要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上虚假财务报告案频繁发生。迫使美国 于1985年成立了全部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NationalC mmissionon FraudulentFinallcialReponing,即Tread、vay委员会,专门讨论虚假财务报告产 生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该委员会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会导 致舞弊行为发生:高管层不诚信、企业内控不健全、内审未发生作用、外审未 发生作用。虽然内部控制不健全是问题之一。但此时Tread?诅y委员会未提出对 内部控制的结论,只是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组织来研究内部控制,即后来成立的 COS0委员会Commi慨eofSponso曲g0rgallizationsoftlleTread啪y conHnission。1992年,cos0委员会发布了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 实施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 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这个定义,将控制的主体确定为企业全体 员工,将控制的客体确定为风险。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 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对1988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作了 修订,内部控制采用cOsO定义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概念。 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结构中的三要素扩展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五要 素: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及效果产生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架构等,是一种软控制 要素。具体地说,环境因素主要有: 1、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 2、管理哲学及经营风格 。1994年进行了修订:1.扩大了内部控制目标的范围,由原来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扩 大到“报告的可靠性”,包含内部、外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涵盖了企业的所有报告;2. 增加了与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 6 第二章内部控制理论与规范的发展 3、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参与 4、组织结构 5、权力和责任的分配方法 6、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7、培养和评定员工的胜任能力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企业为达到目标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而 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是一种硬控制要素。企业风险是指由于外部和 内部的因素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并最终影响企业生存和盈利的风险。风险的 识别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如技术发展、竞争、经济文化等是外部因素, 员工素质、信息处理系统的改变等内部因素。风险分析则涉及估计风险的重大 程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管理风险等。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当局指令得以执行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一般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职责分离:业务决策与业务执行,业务执行与业务记录,业务执行与业 务审核,财产保管与财务记录。 2、适当的交易授权 3、文档记录、批准、验证 4、业绩评价 5、资产保护控制 6、信息处理控制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管理当局通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并通 过该系统实现信息传递的内部控制措施。信息系统要处理企业内部信息以及 外 部信息其中会计信息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收集及处理的机制。沟 通则是提供有效信息给适当的人员。企业所有员工必须清楚自己所承担的具 体 权力与责任,如何与他人相联系,如何向上级报告例外情况等。 五监控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监控指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质量进行持续或定期的评价,是由适当的人员 在适当的时间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有效性及运行有效性。包括持续性的监督 活 动例行监督、个别评估、报告缺陷给适当级别的管理层等。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五个要素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控制环境是内部控 制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依据,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手段,信息与 沟通是内部控制的载体,而监控则是内部控制的保证。这些逻辑关系使内部控 制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C0s0,2004:八要素 在20世纪末,风险及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公司治理关注的重要内容。特别是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竞争剧烈等引发了很多不确定性因 素,使得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然、世通、安达信等一系列会计丑闻接连爆发,诚信危机震撼全美。为 挽回投资者的信心,2002年7月,美国颁布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 Sarbanes一0xleyAct。该法案中的302条款、404条款要求上市公司在呈报的 年报中要包含内部控制报告以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要求CEO和cF0在年 报中就内部控制方面进行保证。该法案中的906条的款罚措施也比以往更加严 厉。 在上述背景下,COs0委员会在1992年的研究报告基础上,结合《萨班斯 一奥克斯利法》,于2004年9月29日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整体框架》 Ente删seRiskManagement-IntegrateFr眦 work,简称ERM,在内部控制中 纳入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包含八个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 事件识别、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在ERM框 架下,内控管理人员职责上出现部分变化: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负总体责任。 与传统的内部控制内容相比,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变化较大。主要包 括以下几点: 1、企业风险管理对内部控制内涵的发展 1992年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受到董事会、经理 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过程,该过程的设计是为了提供实现以下三类目标的合理 第二章内部控制理论与规范的发展 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这个定义 范围非常宽,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又比较模糊,存在某些片面性。因此在原COS0 报告1992年出版后不久,就有人批评该报告缺乏保障资产的概念。例如美国审计 总署GA0认为,该定义对于内部控制重要性未重点强调。美国前总审计长查 尔斯鲍雪CharlesBowsher曾经说“对有效控制的最大需求可能是在信贷组 合 领域,一份没有丝毫谈及信贷组合的有关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是没有任何用处 的”。由于美国审计总署的影响巨大例如可能使银行等认为COS0报告与其无关, 使得COSO在1994年对报告进行重新修订,提出了保障资产的内部控制的概念。 新的ERM框架非常明确提出了保护资产的概念。认为保护资产是一个广义的 概念。偷盗、浪费、错误的商业决策都可能造成资产的损失。 2、企业风险管理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发展 在1994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内部控制有三个目标:经营的效果和效 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EIM整体框架中,经营目标与合法 性目标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相似,并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改为“报告的可 靠性”,新报告则将报告拓展到内部、外部、财务和非财务的报告,基本包涵了 企业的所有报告。 3、企业风险管理对内部控制要素的发展 在1994年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了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 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ERM框架进一步进行拓展,将五个要素 演变为八个要素,引入风险偏好和风险文化,将控制环境扩展为内部环境。将原 来的风险评估要素发展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反应四个要素。 ERM框架从固有风险和残存风险等角度来透彻地看待风险。 4、相关角色和任务的变化 ERM框架中,董事会对企业风险管理负总体责任,企业风险管理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会。内部审计人员负责监督和评价,协助管理层和董事 会监督、评价、检查、报告和改进ERM,但不负责建立ERM体系。内审人员职责从 原来的对CFO和内审委员会负责,变更成对CFO、内审委员会及风险主管负责。 在ERM框架中,新增加风险负责人的职务,来自于风险管理委员会。新增的 风险负责人可称为风险主管或风险经理。风险主管需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建立 9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起风险管理,帮助其他经理人报告企业风险信息。 第二节内部控制规范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的认识也是随着对内部控制的深入研究而不断发展 起来的。它与内部控制在国际发展历程上有一定相似之处。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随着对上市公司信息要求的提高而快速发展,尤其是在 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 知》之后,发展更加快速。具体历程如下: 一、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2001 “银广厦事件”及“安然事件”之后,为了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要 求,财政部在2001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中国注册会计 师协会在200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以配合财政部的基本规范。 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中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会计信息可靠、 查错防舞弊、资产保护和合法合规。在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 范》中,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六原则合法性、有效性、全面性、不相容职务 分离、成本效益和先进性原则及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二、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6月 受“中航油”事件的影响,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 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 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内容、流程等都提出了明确 的 执行要求,并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好“三道防线”:1、各业务单元做好本职工作2、 成立专门的内控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站在公司层面上进行评估管控 3、在 内控中的监督要素由内部审计部门担任。 0 第二章 内部控制理论与规范的发展 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 受美国SOX法案的影响,2006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中借鉴了COSO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内部控制的八 要素,提出了经营、报告和合规的三目标模式。该指引严格要求内部控制的信 息披露:要求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形成决议,要求董事会披露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 核实评价意见。指引中要求公司着重关注的风险点为:附属公司、金融衍生品 交易。 四、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 继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后,2006年9月,深圳 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中 关于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COSO中的概念相似,该指引中的内部控制为八要素框架, 四目标模式:经营、报告、合规和资产安全。该指引要求公司关注的重点是: 控股子公司、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募集资金的使用、重大投资以及信息披露 等。在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和披露要求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公司董事会对公司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随年报同时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评 价意见。 五、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 2008年6月28日,为形成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指导企业构建内部控制 体系,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 基本规范》取代原财政部2001年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 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由企业 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该规 范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 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提出了内 部 控制的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六、《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 为进一步指导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 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指引包含 18个应用指引以及评价指引、审计指引。 18个应用指引指导企业如何实旌内控,包括5个公司层面的控制指引:组 织机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还包括13个业务层面的 控制指引:资金、采购、资产、销售、研发、工程、担保、业务外包、财务报 告、预算、合同、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 评价指引规范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包含评价责任、原则、评价内容 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评价程序和方法、缺陷认定和评价报告等内容。 审计指引用于指导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包含鉴证业务 的定义和责任、制定计划、实施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形成意见、鉴证报告、 工作底稿等内容。 2008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构成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标准;2010年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构成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至此中国 企 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立,详见下图: / \ /一 基本规范2008年r7 \ ./ @中国企业内部 控制 规范 ??一应用指引18r 体系 \ 配套 U\ 指引 一评价指引h龠2010 1...-. 一审计矧U、、竺兰/ 资料来源:根据财政部所发布文件整理 图l 12 第三章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第三章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第一节C服装连锁企业简介 一、服装连锁行业简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拥有年产服装500亿件的生产能力。目前, 中国年产服装约460亿件,年出口服装约210亿件,出口金额占世界服装出口 总金 额的25%以上新浪网数据。在中国,服装行业市场化最早,竞争力处于前列, 发展也很迅猛,受到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服装消费需 求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在国内市场上,劳动力成本低,劳动 力素质较好,劳动力供给充分,服装业原材料丰富,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这都 为中国服装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市场化使得中国服装业充满了活 力。随着中国服装业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服装原创品牌的培育和现代企业 管理也得到了发展。 中国服装业地域集群特征明显。服装产业集聚地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 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目前,全国已形成较有规模的服装产业 集群近50个,产量占国内服装总量的70%以上。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 省、福建省是服装生产大省,总量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80%。河南、江西、湖南 等省份服装产业也发展迅速。产业集群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成本节约的 目的。服装业的“集群化"对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都有很大影响。 国内完整的产业链为中国服装产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持。上游有棉、麻、 毛、丝等面料和各种辅料、配件加工行业,下游有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务行业, 而IT技术的应用,为远程交货提供了保证。 目前,中国服装业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倡导以“质量、创新、快 速反应”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品牌发展战略,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原创服装品牌,围绕品牌提升服装价值。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总体上来说,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产业形成 期1949?1978,在这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服装业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 艺落后;2第一次产业升级期1978.2000,此时,服装行业已形成完整的 工业体系:出现了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3第二次产业升级期2001.至今, 该阶段主要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引入服装信 息业,建立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服装连锁经营管理模式。 服装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需要尽可能减少从原料准备到零售 整个流程中的不必要环节,减少从原材料到消费者这个过程的时间和库存。对服 装连锁行业来说,由于其对时尚、潮流的要求,使得行业企业均致力于减少服装 从设计到出售所需要的时间,对市场潮流做出快速反应,减少库存积压等手段来 获得利润。服装行业的连锁经营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直营连锁模式,如zARA、海 澜之家;直营连锁模式与代理营销模式结合,如雅戈尔;特许加盟模式,如美特 斯邦等。在众多连锁经营模式中各企业又各具特色:如西班牙zARA以“快速、多 款式、小批量”来“制造短缺”和实现“零库存”;瑞典的H&M、中国的李宁 采用“无工厂"连锁经营模式,将产品生产制造全部外包,只做产品设计、市场 营销、品牌推广等;海澜之家的“工厂?卖场"模式,无中间商参与,有效控制 服装成本及服装品质:美国的GAP以“年轻、时尚、少量、多款、平价”对流行 时尚做出快速反应。 目前,中国服装业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倡导以“质量、创新、快 速反应”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品牌发展战略,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原创服装品牌,围绕品牌提升服装价值。 总体上来说,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产业形成 期1949.1978,在这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服装业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 艺落后:2第一次产业升级期1978.2000,此时,服装行业已形成完整的 工业体系:出现了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3第二次产业升级期2001.至今, 该阶段主要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引入服装信 息业,建立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服装连锁经营管理模式。 服装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需要尽可能减少从原料准备到零售 整个流程中的不必要环节,减少从原材料到消费者这个过程的时间和库存。对 14 第三章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服装连锁行业来说,由于其对时尚、潮流的要求,使得行业企业均致力于减少 服装从设计到出售所需要的时间,对市场潮流做出快速反应,减少库存积压等 手段来获得利润。服装行业的连锁经营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直营连锁模式,如 ZARA、海澜之家;直营连锁模式与代理营销模式结合,如雅戈尔;特许加盟模 式,如美特斯邦等。在众多连锁经营模式中各企业又各具特色:如西班牙ZARA 以“快速、多款式、小批量”来“制造短缺”和实现“零库存”;瑞典的H&M、 中国的李宁采用“无工厂”连锁经营模式,将产品生产制造全部外包,只做产 品设计、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海澜之家的“工厂?卖场"模式,无中间商 参与,有效控制服装成本及服装品质;美国的GAP以“年轻、时尚、少量、多 款、平价”对流行时尚做出快速反应。 二、C服装连锁企业简介 C企业是一家经营各种品牌服装的全国性服装零售连锁企业,它以会员制 销售方式运营,拥有30多个服装品牌。与其他服装连锁企业不同的是,C企业 采用直营连锁经营、仿效家用电器零售行业的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创造出多品 牌集合店的模式,将各品牌的不同风格服装通过统一风格的卖场集中体现。本 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企业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薄利多销的经 营策略,企业一度得以蓬勃发展。C企业在吸取国际连锁超市成功经验的基础 上,结合中国服装市场特色,确立了一套较有特色的经营模式,即打破传统服 装行业前店后厂的传统格局,采用供应商服装制造商+会员店+消费者的模 式。公司所有商品均为代销形式,由供应商提供产品,而公司则专注于服装经 营,不需致力于服装制造以及紧盯服装流行趋势和设计。对于服装销售,C企 业采用会员制卖场制度,公司提供给会员高档的购物环境和质优价廉的平价服 装。在会员店内,顾客可自选服装,也可选择专业导购服务。与此相适应,企 业对一些日常经营环节进行改进: 首先,公司实施八大统一原则:战略思想、企业文化、集团采购服装商 品和会员店非商品物质、门店选址,物流仓储、资金管理、信息管理和制度管 理统一,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在供应链管理方面,C企业视供应商为合作伙伴。企业为供应商提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供遍布中国各大中城市具有国际化装修风格的大型服装商场,免费提供标准商 品陈列货架,并不允许向供应商收取任何形式的额外费用。进入会员店的服装 全部实行商品条码管理,从订单一收货入仓一销售所有数据信息ERP.POs系统 与供应商同时通过互联网络即时分享,供应商随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商品实 时销售情况。由于公司只是代为保管供应商的库存,本身不存在库存积压风险, 解决了服装行业库存积压的难题。 第三,在供应链对应的资金管理方面,公司建立快速结算系统和快速结算 政策。C企业在总部建立ERP系统,并将相关权限授权给供应商。一旦发生销 售,供应商通过因特网了解实际的销售情况后,即按商品实际零售金额的一定 比例与公司进行货款结算。 第四,在支付场地租金方面,企业采用公司与业主合作共赢的方针,和场 地出租方签订扣点结算协议。即企业的场地月租不是固定的金额,而是根据本 月实际零售额的一定比例支付。 C服装企业的盈利模式实际上是直营连锁店与厂家outlet店的结合体。这 种模式,解决了服装行业的难点问题,如,库存积压和庞大的店铺租金,但其 牺牲了设计潮流、时尚。这种盈利模式下企业的战略选择应是平价和品质。 这 符合了现代社会人们消费的基本观念。因此C服装企业盈利模式实旌之初获 得 巨大成功。从2004年创立到2008年,在全国开设近800家店铺,营业面积超 过160万平米,销售额从2004年的500多万元跃升到数十亿元,毛利率为销 售 额的23%一32%。C企业增长规模详见表1; 表1 时间 店铺数 销售额 业态 2004年 8家 546万元 会员店 2005年 68家 1.79亿元 会员店 2006年 410家 7.79亿元 会员店、俱乐部 2007年 726家 16.7亿元 会员店、俱乐部、时尚店 资料来源:c企业 企业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各方的注意,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C企业成为 16 第三章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服装行业新型商业模式的代表,并得到大量投资基金的青睐。然而,C企业在 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内部管理未能根据企业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尤其是企业 的内部控制薄弱,导致企业的后续扩张处于失控状态。这使得C企业在经历了 短时间的辉煌后,于2008年陷入了经营困境并最终走向破产。本文的第三节将 从内部控制视角详细分析C服装连锁企业走向破产的原因。 第二节C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本节将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 通和内部监督方面分析C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内部环境方面分析 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 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等。 一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经理层行使执行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这种三权分 立制衡模式能有效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和相互协调。C企业在设立 之初便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企业的创始人即是公司的大股东,占 有约80%的股权。企业每年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向全体股东汇报公司的经营业 绩以及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共计9人,其中7人为大股 东 委派。董事会下设经营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战略决策、人员任用以及薪酬考 核。企业的监事会由3人组成,监事会主席由独立董事担任,其余2人从中层 管理干部选任。 在C企业,公司大股东兼任董事长和法人代表,在由大股东委派的7名董 事会成员中,除董事长以及其聘用的总经理外,其余5名系大股东任命的公司 负责财务、营运、企划、采购、业务拓展的经理层人员。由少数股东任命的2 ?由于COSO1992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目前国内实务中运用最广泛、最为普遍接受的理论,因 此本文《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五个构成要素方面进行分析。实质上,COSO2004《全面风险管理框 架》中的八要素是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的风险评估要素分解为了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 风险应对。 17 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 名董事不参与公司战略制定及具体经营,只关注经营结果并注重短期利益。因 而,C企业的董事会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完全在企业创始人的掌控 之 中,决策权力高度集中。c企业的董事会中并未设立审计委员会,而企业所设 立的监事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从未召开过一次监事会议。担任监事会主席的独 立董事所履行的职责仅是在需要监事会出具意见的报告上签字。这些状况使得 企业的经营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 从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创始人利用其大股东的控 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股东大会。股权高度集中,使得C企业在各项决 策中均表现为“一股独大”现象。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一股独大” 使得董事会的决策失去民主。一旦决策失误,形同虚设的监事会又不能起到相 应的约束作用,使企业在错误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破产。 二机构设置和授权责任体系 1、机构设置 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档为【服装连锁企业内部控制_基于C企业的案例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