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_程美华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_程美华

举报
开通vip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_程美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2008 年第5期 (总第154 期)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 程美华1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93)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传播的历史回顾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对外传播”这一“主动传播”说难以成立,说成“被动传播”,即“国外对中国文学的引进”也许更为恰切,或者至多只能是一种被动传播;同时,也总结出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_程美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2008 年第5期 (总第154 期)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 程美华1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学院,上海200093)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传播的历史回顾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对外传播”这一“主动传播”说难以成立,说成“被动传播”,即“国外对中国文学的引进”也许更为恰切,或者至多只能是一种被动传播;同时,也总结出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传播的特点以及缺陷,如:文学作品原旨与韵味的流失,对作家、作品的误解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提出希望。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33X(2008)05 -0067 -03 TheCommunicationof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Abroad CHENGMei-hua (SchoolofPrintingandPublishing,ShanghaiUniversityofTechnology,Shanghai2000 93, China) Abstract:Basedontheretrospectofthecommunicationof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ov erseas,thispapershowsthat,beingintroductedovertheseasbyforeigners,maybemoreappro priatethanspreadingabroadof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Thecharacteristicsandlimitation aresummarized, someadvicewastaken. Keywords: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abroad;communication 收稿日期:2008 -09 -05 基金项目:2006 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1039。项目名称:“跨文化传播中中国文学传播研究” 作者简介:程美华(1979 -), 女, 安徽省涡阳县人,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与出版传播系讲师, 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编辑出版与传播。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学之一,它辉煌的成就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可谓源远流长。 公元前200年,中国文学典籍《诗经》、《尚书》就传入越南地区。《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尚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它们的传入对越南地区的文化风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日本《古事记》载,约在公元3世纪,中国文学典籍就由移民传入日本;到4世纪,中国文学对日本的传播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大约在公元4世纪,中国文学传入朝鲜。到19 世纪末期,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文体及其若干代表作流传到西方国家或者有了英译文,如《老子》、《庄子》等散文名篇,李白等诗人的作品,《搜神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镜花缘》、《聊斋志异》等小说(节译为主),《琵琶记》等戏曲。1880年,俄国汉学家V.Vasil’ev院士编写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纲》时,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了《诗经》中《国风》的不少诗,向俄国读者第一次介绍中国古代诗歌。 然而,纵观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两千多年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学起初在国外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僧侣、留学生、使者、商人、传教士、外交官等;而且,在文学传播过程中,国外主动引进的占大多数,由国内介绍或输出的所占比例甚小,而且这种介绍或输出也多出于无意。如《水浒传》传入日本即是17世纪70 -80年代由一位中国人无意中带去的:“估计此人是一客商,携书是为解旅途寂寞。一位名叫山形八右卫门的日本人听客商讲述了书中故事后,企望获得该书,中国商人便将书赠与他。这就是《水浒传》传入日本之始。”[ 1]又如,18世纪末《红楼梦》传入日本,也是商贸活动的副产品:1793年11 月23日,南京王开泰的“寅贰号”商船队从浙江乍浦港启航驶往日本,12月9日抵达长崎港,船上载有中国图书67种,其中便有《红楼梦》。[ 2] 8 中国古代文学在形式上滥觞于经典,所以,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方式首先即表现为对经典的翻译或研究。然而,这些译介作品主要出自于一些对中国或中文感兴趣的外国人或国外汉学家之手,而很少有中国人主动“出击”,宣传、推介本国文学之举。如“第一个将《诗经》译成西方语言的,据说是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1577 ~1628) ……他用拉丁语翻译了‘五经’,《诗经》即其中的一部。”“18 世纪是法国研究中国诗歌的第一阶段。此阶段主要是介绍和引进 中国古诗,以期了解中国总体文化。首先是法国的马若瑟神父(Josephdeprémare)选译了《诗经》中的《天作》、《皇矣》、《抑》等八首诗,刊登在杜哈德(Y-B.duhalde)主编的《中华帝国志》1736年第二卷上……此外,法国传教士傅圣泽(Foucguet)和宋君荣(Gaubil)等也译过《诗经》。”“最早研究《诗经》的著作是这一时期法国汉学家白晋的《诗经研究稿本》和马若瑟的《经传议论》”[ 3] 25 。在英国,《诗经》的译介始于汉学家威廉·琼斯爵士(Sir.William Jones)。同法国一样,《诗经》在俄苏的译介也始于传教士,即东正教使团。在欧美,《离骚》的第一个译本是1852 年德国学者费兹曼(Pfizmaien)发表于维也纳皇家科学院报告上的德译本,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为《<离骚>和<九歌>—公元前3 世纪的两篇中国诗歌》。诗人李白的作品最先由S. Jenyns英译,第一部英语专译本则出自日本人小畑薰良的笔下,题为《李白诗集》(1922)。 正如韦旭昇在《中国文学在朝鲜》的前言中所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主要是一方对于另一方产生持久、深入的作用或影响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固然存在着相互的交流,但不是平均的‘收支平衡’的交流。朝鲜古典文学主要是接受者,中国古典文学一般是施与者。而主动的方面则主要是朝鲜。即,朝鲜从其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发展需要出发,长期以来,以极为热诚和勤劳的态度,认真不懈、持久深入地将中国古典文学引进到本国,使之在其本国的文化建设中产生了不可否认的、不可忽视的种种作用。大量文献显示出:朝鲜历代的千万件文学作品、千百个作家诗人,都是证明。”[ 4] 1由于种种原因,朝鲜对中国的引进自有其特殊性,而这种“不平均”于别的国家和中国之间也同样存在。 所以,严格地说,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对外传播”这一“主动传播”说恐怕难以成立,说成“国外对中国文学的引进”—“被动传播”也许更为恰切;或者至多只能是一种被动传播。而且,有的外国翻译者并不精通汉语,这无疑会带来中国古代文学对外传播中的种种问题。比如,庞德(E. Pound,1885 ~1973)的《神州集》(1915)堪称美国蜚声文坛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本,可庞德当年译诗时并不懂汉语,只是依靠费诺罗萨(E.F.Fenollosa,1853 ~1908)的笔记《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文字》来翻译的;而费诺罗萨又是从日文学汉诗的。1896年至1900年,费诺罗萨到日本游学,向贺永雄(ArigaNagao)、森海南(MoriKainan)等著名学者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诗歌、诗剧,做了大量笔记。他的中国诗笔记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 是原汉文、日文读音、每个字的译义和串解,而庞德只能以诗人的敏感去体会原作的诗心,进行间接的翻译。[ 5] 136、140在这层层传递、转移中,中国古典诗歌的原旨难免会有所流失。 还有,诗歌的韵译实非易事,所以,有的时候译者就做了某些变通。如C.F.R.Allen翻译的《诗经》(1891),为求简洁,就删去了原诗中重复的部分,这就使诗歌有时为了迁就音韵的一致而不免丧失某些韵味。因为,“复沓”是《诗经》的一大特色,《诗经》中诸多诗篇正是借助“复沓”给人以一唱三叹、沁入心脾的悠悠美感。[ 6] 144 由于汉语水平有限或对中国文学了解有限,国外学者有时还会忽略或不得不忽略对中国古代 文学中某些占据重要地位的文体或篇章的介绍或研究。如,词虽被称为“诗余”,而西方学者对词似乎远比对诗淡漠得多。如翟理斯《中国文学史》在介绍宋代文学时,只字未涉及宋词。因为对于译者而言,词比诗难懂得多。比如,意象是词中很重要的元素,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外国读者对词里众多的意象将会一筹莫展,根本不懂这些意象表达何意。如,马的嘶鸣,预示着迫在眉睫的别离;钟与鼓先后敲响,表示晨昏的推移;一件珠光宝气的首饰,象征女主人的美丽与富贵;残雪、翠竹、早梅、初燕、柳芽、飞絮等代表春天;茱萸、芦花、梧桐等意象代表秋天。假如不知道它们潜在的意蕴,就无法了解某一词作所表现的情思意绪。 另外,诗有标题,这至少能直接告诉读者诗的大致内容,或者诗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场合下写的等。词却一般只有词牌,它们与词的内容往往毫无关系,只同曲调有关。例如苏轼《蝶恋花》,所写内容与蝴蝶或与花都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与诗比起来,词的跳跃性更强,词句之间、片与片之间的转换有时甚至像电影里的蒙太奇,这难免会给理解带来某种程度上的障碍。 加拿大学者布吕昂特应该说是较早翻译中国古词的西方学者。然而,他的译介工作却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他1966年开始学习中文时就着手翻译《李后主词》,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积累了不少翻译的草稿,以后又陆续求学,利用学习间隙继续翻译。到1977年完成博士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题目与词无关)后,又集中力量研究李煜与冯延巳的词,直到1980年才最后修订定稿。完成的译稿包括《南唐二主集》 的全部和冯延巳《阳春集》中他认为可靠的一半作品。[ 5] 152 -154从1966 年到1980 年,历时12年之久,且又是一个爱好者而非本专业的学习者、研究者,其间所费周折如此,可以想见翻译的艰难与不易。 不懂汉语的人翻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会费尽周折,而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也容易导致对中国作家、作品的误读。如韦利《李白的诗歌与生平》一书1950年由阿伦与昂汶公司出版时,“编辑说明”如是说: 李白本人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相反,正如韦利博士说的:“在他的作品里,李白表现得自夸自负,冷漠无情,挥霍放荡,不负责任和不诚实。”尤其是,他是个酒鬼。虽然他是个道教徒,但看上去他对道教的神秘哲学几乎一无所知,他更多是通过道教和佛教,寻求摆脱他在世俗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但从伦理道德的观点来看,这样一个人,对充当更高典范的对立面,是有价值的,因为高山的巅峰只有在山脚低地的衬托下才能显出其崇高来。(原书第10页) 这本李白传记属于“东西方伦理学与宗教经典著作”丛书的第三种。“丛书”的出版是为了满足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深入理解其他国家的文明及道德与精神成就的需要。结果,李白这位中华文明的代表却充当了反面角色。他被介绍给英国公众仅仅是为了衬托其他各国道德与精神的高尚之士。[ 6] 172 又如,南宋词人中最受英语著译者们重视的要数李清照。然而,她的形象也由于某些英语著译者的误解而产生了一定的失真。王红公《李清照全集》(K.Rexroth,王红公,钟铃,1979)的译作和注解便因执着于性爱说而多臆断,例如说中国重阳节是“外出调情做爱的日子”、“爱情诗里秋千具有一种性爱的意味”、李清照词《一剪梅》中的“兰舟”是“女性生殖器的一个共通的隐喻”等。这位女词人因此被勾勒得相当肉欲,其作品中所抒发的家国身世之感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委实令人遗憾。[ 4] 169 如果说先前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主要依靠来自国外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吸引力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与国外交流的增多,上述传播则又增加了来自中国内部的推动力。我们举办国际书展,参加国外书展,直接把中国的图书推销到国外,而且,随着外语人才的增多,我们翻译的力度也在加大。这都为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如果有大量读者不仅能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原作,而且能够阅读其外语译文和评论,甚至能用外语加以译评或对他人 的译评进行再译评,那么中国古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便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5] 24 -25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应该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 1] 袁荻涌.《水浒传》在日本[ J] .文史杂志,1995(5). [ 2] 袁荻涌.《红楼梦》在日本[ J] .文史杂志,1996(2). [ 3] 宋柏年.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 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4. [ 4] 韦旭昇.中国文学在朝鲜[ M] .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 5]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 M] .上海:学林出版 社,1997. [ 6] 张弘.中国文学在英国[ M] .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周莹洁英文审校孟俊一
本文档为【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_程美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4-23
浏览量: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