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学习引导社会保障对个人的意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多风险最无法抗拒的风险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甚俗事败幽情人生三大风险:少年、中年、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一)辞源:(Socialsecurity)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1935年,该词在美国的《社会保障法》中最早正式使用。由于该词简明、扼要、易...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学习引导社会保障对个人的意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多风险最无法抗拒的风险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甚俗事败幽情人生三大风险:少年、中年、老年社会保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产生的背景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一)辞源:(Socialsecurity)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1935年,该词在美国的《社会保障法》中最早正式使用。由于该词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后被众多国家和国际劳动组织所接受,沿用至今。1941《大西洋宪法》提到两次1944《国际劳工组织大会》《费城宣言》1948.12联合国《人权宣言》正式被使用(二)定义 社会保障概念已经使用了70多年的时间,对社会保障概念进行界定是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由于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民族传统的巨大差异和发展的极不平衡,迄今仍未见有国际公认的社会保障理论界定,而且客观上也不可能有全球统一的社会保障定义。美国是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安全网。根据《社会保障法》制定的社会保险计划,对因年老、长期残废、死亡或失业而失掉工资的收入者提供保障;同时,对老年和残废期间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障。老年、遗属、残废和健康保险计划对受保险的退休者或残废者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受保险者的遗属,按月提供现金保险待遇等等。英国《牛津法律大词典》一书中“社会保障”的定义是:社会保障是对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旨在保护个人免除因年老、疾病、残疾或失业而遭受损失的制度的总称。德国学者的定义是:社会保障旨在使竞争中失败的人不致遭受灭顶之灾,并能获得重新参与竞争的机会;并为那些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困难而不能参加竞争的人,提供生活保障。日本学者森井利夫在《社会福利事典》中认为:社会保障主要是指对于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立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的途径。把社会保障定义为收入保障。国际劳工局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是:社会保障是指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为其成员提供保护,以防止因疾病、产期、工伤、失业、年老和死亡致使停止或大量减少收入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贫困;提供医疗;为有子女的家庭提供补助金。国际劳工组织在展望21世纪社会时指出:“社会保障的目标不应限于防止或减轻贫困,应该更为广泛。它反映着一种最广义的社会保障意愿。”陈良瑾教授在《社会保障教程》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侯文若教授在《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对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之享有最低生活,对暂时和永久失却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并使之享有基本生活,以及对全体公民普遍实施福利措施,以保证生活福利增进,而实现社会安定,并让每个劳动者乃至公民都有生活安全感的一种社会机制。郭崇德教授在《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的内容是以人为出发点的生、养、死葬和疾病、灾害等引起人的生活遇到困难时,从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基本生活来源;郑功成教授在《中国社会保障论》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应该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医疗保健、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保障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该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规定性:  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国家是社会保障事业运行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统一管理的主体。从国家获得基本生活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丧失了劳动能力者或生活困难的人群   通过对这些人基本生活的保障,来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完全的社会保障应该把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保障的对象。3、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主要是满足社会成员在遭遇困难时的基本生活需要,不是更高层次的需要。4、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会立法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法律形式规范国家的社会保障职能机构、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种社会保障费的缴纳比例及津贴给付的标准,确定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投资运营的原则和办法、社会保障管理费的提取比例、使用范围与开支办法等,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制度化和规范化。1、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大规模经济。2、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3、市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4、市场经济是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5、任何社会中存在的先天病、残障或各种原因导致的无依无靠者需要社会救助。(三)、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一、古代:尽管古代社会并无完整的社会保障理论,但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有许多先贤对理想社会的描绘,这些描绘中不乏社会福利思想,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未间断,从而与现代社会保障理论存在着渊源关系。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1、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柏拉图的《理想国》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2、西方:莫尔《乌托邦》莫尔作为空想杜会主义的创始人,亦以《乌托邦》一书而流传于世。乌托邦的最大特点就是政治实行民主制,经济实行公有制,社会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精神高尚文明,分配方面则是按需分配,其内容涉及到社会制度、分配制度乃至人民健康等诸方面,号召人人相互帮助,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尽量减轻别人的贫穷和困苦,照顾到别人的康乐与丰福。这种思想成为近代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3、西方: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意大利的康帕内拉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又一代表性人物。在《太阳城》一书中描绘了一个政治民主、一切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归全民所有、由全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与消费、没有贫富对立、实行按需分配的社会;在太阳城内,三大差别都已消灭,每个人的基本需要都能够得到保障,社会成员之间有着很密切的互助关系。之后空想社会主义又出现了:法国,摩莱里《自然法典》;法国,圣西门《论实业制度》;法国,傅立叶《和谐社会》;英国,欧文《劳动公社》。西方小结空想社会论的产生与发展,虽然探讨的是整个社会制度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并且是一种空想主义,但它确实涉及到了国民福利问题与收入分配问题,公平原则与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等思想。客观上为现代让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因此空想社会论与现代社会保障理论构成了正统的渊源关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不闭,是为大同。------《礼记》4、中国:孔子——“大同思想”在汉代以后的封建社会里,大同社会思想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东晋时期的《抱扑子》一书描绘的是无阶级、无君臣、没有压迫的社会;同一时期的陶潜在《桃花源记》中亦描述了一个大家共同劳动、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宋代康与之的《昨梦录》一书也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接需分配的理想社会;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则引用了《礼运篇》中有关“大同社会”的全文,他创立的亦是“太平天国”。5、中国:社会互助论墨子“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孟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6、中国:仓储后备论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积蓄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社会思想。根据仓储后备论,国家建立了各式各样的仓储,在丰年之时把百姓手中的余粮收集起来就地建立仓库储存,荒年再行开仓赈济。《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二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逸周书·文传篇》“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元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汉代大臣贾谊上汉文帝疏中说,“管子曰:仓凛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末之尝闻….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7、中国:社会救济论宋代《救荒全法》“人主当行六条中有:四、遣使发凛;六、散积藏以厚恤黎民。宰执当行八条中有:六、建散财发粟之策。监司当行十条中有:二、视部内灾伤大小而行赈救之策。太守当行十六条中有:二、准备义仓以赈济;九、委诸县各条赈济之方;十、因民情各施赈济之术”中国小结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方面,中国孔子的大同社会思想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几乎是相通的;在政治目的方面,均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因官方负责的传统而较西方社会更早地论及了政府的责任,在具体内容上不仅涉及到救灾、济贫,还涉及到优抚及有关社会福利设施,并有仓储后备这类积极的防范措施,在救济方面亦提出了系统的赈济学说。二、19世纪末后1、福利国家理论:办公共福利事业,缓和阶级矛盾。社会改良思想:德国,俾斯麦采用新历史学派的思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英国,费边主义者,韦伯夫妇,“福利国家蓝图”。2、福利经济学:通过再分配使收入均等化。  庇古:1920年《福利经济学》收入转移:对富人征税补贴穷人。基本假定:基数效用论基本命题:(1)社会福利将随国民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大;(2)社会福利由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而增大基本结论:(1)每一生产要素在各种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品都相等,是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标准。因此,竞争可以使边际社会纯产品等于边际私人纯产品,从而使经济福利极大化;(2)货币边际效用也存在递减规律,高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低于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因此,若将货币收入从富人“转移”一些给穷人,就可以增加货币的总边际效用,从而使社会满足总量增加。3、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基本判断: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和失业基本命题:有效需求不足取决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货币流动性偏好规律。基本结论:实行充分就业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需求。4、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影响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它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贝弗里奇报告是一个关于全方位福利问题的报告,基本宗旨是消除贫困。它从人们的需要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福利体系。报告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提出国家将为每个公民提供9种社会保险待遇,还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并根据本人经济状况提供国民救助。这9种社会保险待遇分别为:失业、伤残和培训保险金,退休养老金,生育保险金,寡妇保险金,监护人保险金,抚养补贴,子女补贴,工伤养老金,一次性补助金(结婚、生育、丧葬和工伤补助金4种)。其中有许多为新的福利项目,如为儿童提供的子女补贴在福利制度发展中是一个根本性的突破,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是福利国家的核心,打破了传统的家庭赡养职能,由国家直接代替家庭向非劳动人口承担了部分赡养责任。另一项重要突破是提出建立全方位的医疗和康复服务。报告还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每人每周缴费,无论人们原来的收入如何,无论个人的情况及风险程度怎样,都必须强制参加保险,缴费费率相同,失业保险金、残疾保险待遇以及退休养老金等各种待遇也都实行统一的标准,强制性的基本保险项目由国家实施。四项原则:普遍性原则(又称全民保障原则)、保障基本生活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三种保障方式: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第三节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慈善事业1601年《旧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一、慈善事业:恩赐(依附)社会成员的互济行为世俗的慈善事业宗教的慈善事业资料:中国的慈善事业历史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都有精辟的论述,从孔孟的“仁爱”、“仁术”的儒家文化体系的社会慈善思想到汉代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从墨子的“兼爱”到唐代韩愈的“博爱”和孙中山“三民主义”,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济贫扶弱的“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中国古代、近代的慈善救济活动主要分四个阶段:  汉唐时期的寺院活动。东汉时期佛教寺院的济贫救困活动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救济事业;宋元时期以封建朝廷推动的慈善救济事业。在南北朝时,设立了疾馆和孤独园;宋代设有居养安济院、惠民药局、慈幼局;元朝还专门设立了工程师和医疗主管部门,开展医疗救济工作;明清时期民间慈善事业。民间有“义田”、“粥局”、“社仓”、“义熟”、“育婴堂”、“同善会”、“同仁会”等民间慈善团体。当时,在江南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等府县慈善团体377个;民国时期慈善事业有发展。据1930年对江苏、浙江等18个省的救济院和旧有慈善团体的统计调查,566个县市共有1621个旧有慈善团体。二、社会救济:国家介入(社会政策)15、16世纪法国,官方济贫机构(常平仓:以工代赈)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thepoorlaw)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济贫法》主要内容是: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通过各教会的教区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安排未成年的孤儿学工。《济贫法》的原则: a、亲属责任原则(家庭照顾的原则)。 b、教区救助原则(本教区居住三年以上才能得到救助)。 c、政府(税收)支持济贫的原则。济贫法所体现的进步:政府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介入福利领域,干预贫困问题,从而部分地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福利和济贫活动摆脱狭隘的地域性,开始走向社会化、国家化。济贫法的缺陷:实际上,当时社会上有不少人都反对济贫法,甚至包括劳动人民在内。因为济贫法的实施来源于济贫税,而济贫税的交纳是很不合理的,它是按教区的人头抽取,穷人和富人交纳的一样多。这种看似公平的做法,实际上是极不公平的。富人和穷人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而在交济贫税时却一视同仁。这样做的结果是:救济穷人的责任还是落在了穷人头上,而富人对此却几乎等于逃避责任。难怪在工业资产阶级攻击济贫法时,有不少劳动人民也表示同情与支持。评价:仍属于社会救济但确立了国家承担最后责任的原则。新济贫法集中体现了“自由放任”原则。它规定,一切领取救济的人都必须进政府创建的贫民院,在贫民院的监管下从事必要的劳动,以改掉“懒惰”的恶习。1834年新《济贫法》由于贫民院里的生活水平比任何一个自立谋生的人都要低,甚至还不如外面的行乞者。贫民院里故意弄得脏乱不堪,伙食极差,劳动量又大,而且还有诸如夫妇、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的规定。为此,阴森可怖的贫民院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很显然,政府当局的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减少救济,迫使那些穷人只要有一点办法,都不想进贫民院。到了50年代初,新济贫法便完全失败了。正如国家济贫委员会所承认的那样:“完全禁止在贫民院外进行救济,就连针对身体完好的人也做不到。”第四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建立(标志)  德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俾斯麦政府:1883《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4《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5《老年与残障保险法》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1、经济上: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2、政治上: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3、理论上:新历史学派的理论。资料:新历史学派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社会问题严重。德国社会民主党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了工人运动。为了对抗马克思主义,缓和阶级矛盾,新历史学派一方面继承了旧历史学派的遗产,一方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改良主义。他们认为只要求工人克制和节约,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从意识形态上批判“世界主义”、“经济人”的利己心的理论前提,以及古典学派的“唯物主义”。在施穆勒等人的发起下,1872年成立了“社会政策学会”,参加这个学会的经济学家一般都属于新历史学派,也被称做“讲坛社会主义者”。其中著名的有施穆勒、瓦格纳和布伦塔诺。(二)发展:欧洲各国效仿建立1、瑞典:1891年开始实行疾病保险,1913年实行老年保险;2、法国:1898年开始实行工伤保险;3、俄国于1903年实行工伤保险;4、英国:英国于1908年通过了《养老金法》,并于1911年制定《国民保险法》;5、美国:1935年罗斯福《社会保障法》;为什么美国出台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1、经济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社会危机剧增。2、政治上:罗斯福新政。危机→政府干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a、举办公共工程  b、扩大社会保障开支  c、拉动消费  d、促进就业3、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二、社会保险制度的组织和技术基础(一)社会保险制度的组织基础:互助组织1、原始形式:互助会古罗马:拉奴维姆丧葬互助会(士兵)→人寿保险的起源。古埃及:金字塔石匠互助会。2、中世纪:(11-16世纪)基尔特行会互助会。3、近代:德、英已具备近代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友谊会(友爱社,FriendSociety)工会俱乐部。我国上海人力车夫1937.5.14、互助组织为社会保险的产生奠定了组织基础。(制度属性,管理形式、项目设置、责任承担)a、 非营利性保险模式b、 管理方式:行业、职业、地区…c、 互助项目:d、个人缴费制度:三三制。15世纪海上保险(银行、放债人、抵押贷款)17世纪中叶:火灾(英国保险公司)18世纪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二)社会保险制度的技术基础:商业保险1、商业保险的技术体系  爱德华·哈雷:生命表→精算技术。  詹姆斯·多德森:自然保险费法→均衡保险费法;  之后数学方法与位代方法;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19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初社会保障大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四种模式。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第五节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一、“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又名“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或“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最早产生在德国。代表国家是:德、美、日特点:1、以面向劳动者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以其他救助或福利性政策为补充,构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完备的社会安全网。2、基金来源多元化:个人与雇主投保+国家资助。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给付以缴费为基础。4、完全社会统筹:(无个人账户)互济互助,共担风险。5、基金筹集方式:现收现付。6、长期项目以代际转移方式进行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一)代表国家:英国、瑞典1、英国:威廉.坦普尔(1941)——贝弗里奇(1942)——许诺:战胜德国后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1948年7月5日是英国福利国家诞生日。这天可以取得综合国民保险与免费医疗。  工党(1945)“福利国家”=普通福利+国家承责  英国的“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产生于艾德礼执政时期,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梅杰、布莱尔先后对其进行了改革。 成立了保健与社会保险部,主要任务是:  a、全民医疗: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农民、及在英国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均可获得)  b、社会保险:退休金(基本+补助)失业、津贴(失业救济+失业者额外津贴+疾病津贴+午餐津贴+寡妇津贴+工伤与残障津贴+额外补助)、战争抚恤金。  c、社会服务:社会补助制度:家庭津贴:孕妇、儿童、住房、疾病看护、圣诞节奖金  d、社会救济制度:针对特殊群体2、瑞典(福利国家的橱窗)居住权→高水平+普通型  高税收+高福利=高收入转移  “三高”: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 特点:  1、实行全民保障与全面保障,待遇水平高,项目齐全,强调社会公平,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  2、保障金的筹集方式实行现收现付。  3、保障基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税收,福利开支基本上由政府与企业负担,实行劫富济贫与多缴多保相结合(基本金+补充金)的政策。  4、保障机构由国家设立的机构统一管理,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督执行。 三、“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原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模式,该模式与计划经济相适应。  特点:a、受保人不缴费任何保险费.b、社会保险待遇偏高(退休金占工资的70%以上)。c、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与劳动贡献挂钩。d、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障事宜。四、“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一)代表国家:新加坡:中央公基金制度。  1、公积金由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国家提供支付担保(利率)  2、会员的个人账户  a、普通帐户(30%工资):购房、教育、投资(公交股票)。  b、保健帐户(6%):住院医疗费、重病医疗保险.  c、特别帐户(4%):养老、特殊情况下的紧急支付。 (二)特点:  1、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以公积金制度为主体,以其它保障措施为辅助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  2、 雇主与雇员位责任主体,而政府基本上不直接承担社会保障责任。  3、 公积金采取完全积累制,全部存入个人账户。  4、 政府成立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与运营全国的公积金,并保证其增值。第六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社会保障的传统与渊源建国前建国后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军人优抚:社保体系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传统与渊源1、天命主义禳饵论:2、大同社会论:3、社会互助论4、仓储后备论:贾谊《论积贮疏》5、社会救济论:6、优待抚恤论:(一)国民党:制度建构:《工厂法》→劳动保险(五大保险)(二)中共:根据地(苏区):1932年、1933年《劳动法》(照搬苏联)东北解放区:1948《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 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pdf信访条例下载信访条例下载问刑条例下载新准则、条例下载 》二、建国前(一)企业职工: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1969.2停止职工福利。两大问题:a、不平等b、企业办社会(二)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社会保险。三、建国后(一)社会救济(应急性、缺乏系统) 1、建国初:(战争创伤)  城:贫民、失业者、无业游民、孤老残疾、国民党的散兵游勇、烟民、妓女。  乡:灾民、难民。 2、50年代中期:  城:就业保障一体化;  乡:1956《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规章》——“五保” 3、50年代末,正常阶段:“五保”(1956.6)。四、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二)社会福利  1、建国初:救济福利事业  2、50年代后期:分别发展——社会福利体系;三无;老弱病残。  公共福利:a、福利院、福利工厂、精神病人疗养院  b、职工福利  c、公共福利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根据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为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五、军人优抚 我国优抚体制中的重点保障对象包括:“三属”(指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三红”(指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残疾军人、复员军人(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指在服现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并有军队医院证明,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烈属、残疾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468万人
本文档为【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海洋里徜徉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59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85
分类:
上传时间:2023-02-18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