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教科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6)

新教科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6)

举报
开通vip

新教科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6)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1-7-1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77168240"第一单元光PAGEREF_Toc77168240\h1HYPERLINK\l"_Toc77168241"1.1有关光的思考PAGEREF_Toc77168241\h1HYPERLINK\l"_Toc77168242"1.2光是怎样传播的PAGEREF_Toc77168242\h4HYPERLINK\l"_Toc77168243"1.3光的传播...

新教科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6)
新教科版五年级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科学全册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2021-7-1 目录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目录1类医疗器械目录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 TOC\o"1-3"\h\z\uHYPERLINK\l"_Toc77168240"第一单元光PAGEREF_Toc77168240\h1HYPERLINK\l"_Toc77168241"1.1有关光的思考PAGEREF_Toc77168241\h1HYPERLINK\l"_Toc77168242"1.2光是怎样传播的PAGEREF_Toc77168242\h4HYPERLINK\l"_Toc77168243"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PAGEREF_Toc77168243\h7HYPERLINK\l"_Toc77168244"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PAGEREF_Toc77168244\h9HYPERLINK\l"_Toc77168245"1.5认识棱镜PAGEREF_Toc77168245\h12HYPERLINK\l"_Toc77168246"1.6光的反射现象PAGEREF_Toc77168246\h15HYPERLINK\l"_Toc77168247"1.7制作一个潜望镜PAGEREF_Toc77168247\h18HYPERLINK\l"_Toc77168248"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PAGEREF_Toc77168248\h20HYPERLINK\l"_Toc77168249"2.1地球的表面PAGEREF_Toc77168249\h20HYPERLINK\l"_Toc77168250"2.2地球的结构PAGEREF_Toc77168250\h23HYPERLINK\l"_Toc77168251"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PAGEREF_Toc77168251\h26HYPERLINK\l"_Toc77168252"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PAGEREF_Toc77168252\h29HYPERLINK\l"_Toc77168253"2.5风的作用PAGEREF_Toc77168253\h33HYPERLINK\l"_Toc77168254"2.6水的作用PAGEREF_Toc77168254\h36HYPERLINK\l"_Toc77168255"2.7总结我们的认识PAGEREF_Toc77168255\h40HYPERLINK\l"_Toc77168256"第三单元计量时间PAGEREF_Toc77168256\h43HYPERLINK\l"_Toc77168257"3.1时间在流逝PAGEREF_Toc77168257\h43HYPERLINK\l"_Toc77168258"3.2用水计量时间PAGEREF_Toc77168258\h48HYPERLINK\l"_Toc77168259"3.3我们的水钟PAGEREF_Toc77168259\h52HYPERLINK\l"_Toc77168260"3.4机械摆钟PAGEREF_Toc77168260\h56HYPERLINK\l"_Toc77168261"3.5摆的快慢PAGEREF_Toc77168261\h59HYPERLINK\l"_Toc77168262"3.6制作钟摆PAGEREF_Toc77168262\h62HYPERLINK\l"_Toc77168263"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PAGEREF_Toc77168263\h66HYPERLINK\l"_Toc77168264"第四单元健康生活PAGEREF_Toc77168264\h69HYPERLINK\l"_Toc77168265"4.1我们的身体PAGEREF_Toc77168265\h69HYPERLINK\l"_Toc77168266"4.2身体的运动PAGEREF_Toc77168266\h72HYPERLINK\l"_Toc77168267"4.3心脏和血液PAGEREF_Toc77168267\h76HYPERLINK\l"_Toc77168268"4.4身体的“总指挥”PAGEREF_Toc77168268\h80HYPERLINK\l"_Toc77168269"4.5身体的“联络员”PAGEREF_Toc77168269\h84HYPERLINK\l"_Toc77168270"4.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PAGEREF_Toc77168270\h87HYPERLINK\l"_Toc77168271"4.7制定健康生活计划PAGEREF_Toc77168271\h92HYPERLINK\l"_Toc77168272"科普阅读书目录PAGEREF_Toc77168272\h97第一单元光1.1有关光的思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生活现象帮助学生了解光源,引发学生对光与对所有的生命体、对世间万物都不可或缺的感悟。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归纳规律。科学态度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观察、去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教学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欣赏多幅图片,感受生活中光的美丽。.(自然界的光、动物发出的光、人类制造出的光)二、自学思考:光是从哪里来的?引出光源的概念。三、小组讨论:.那些物体是光源,哪些不是?(月亮、萤火虫、玻璃杯、发光鱼、夜光珠等)四、探究活动.活动1:观察昼夜山景活动2:寻找沙发下的玩具活动3:观察雾中的车灯活动4:观察手影游戏活动5:光是从哪儿发出的?活动6:观察碗中的筷子活动7:观察黑箱中的物体(草莓、粉笔、尺子等)通过上述的几个活动,光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相信现在同学们都认识到光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分组探究: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1)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无法看见物体。2)大部分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给人类、动物提供食物。3)没有阳光地球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地球会进入冰封时期。六、课外拓展夜视仪的原理:在黑暗的环境中,夜视仪能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能看到的图像,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夜视仪的种类很多,无论哪一种,它们也都需要光,才能让人们看到物体。七、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师生--起探讨了有关光的内容,知道了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因为有光源,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景物;了解了如果没有光,会给我们的生活的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我们将会继续学习有关光的知识。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上,推测和验证光的传播特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懂得光是直线传播的。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归纳规律。科学态度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重、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教学准备:PPT课件、激光笔。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及夹子,一张黑色卡纸做屏、塑料管。小孔成像的材料(火柴、蜡烛、黑色光屏、带洞的卡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电灯就会照亮我们的房间,那么这些光又是从哪来的,怎么照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激趣:教师手里拿一个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问,我用激光笔照射黑板,你知道光的行走路径是怎样的吗?二、推测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光的传播路径是什么样的?三、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我们要设计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直接或间接地看到光传播的路径?或者让我们看到光不能转弯?四、用各种方法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1、三张白色带洞的卡纸,一-张黑色的卡纸做屏,四张卡纸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射第--张白色卡纸,观察手电筒的光是否照在黑色卡张上,说明什么?移动第二张卡纸,观察光照射在什么位置?将第二张卡纸归回原位,移动第三张卡纸,观察光照射在什么位置?将第三张卡纸归回原位,这两个实验说明什么?2、将黑色卡纸放在塑料管的一端(稍有一点距离)用手电筒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照射,观察光是否照在卡纸上。将2根塑料管接好,再将黑色卡纸放在塑料管的一端(稍有一点距离)用手电筒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照射,观察光是否照在卡纸上。以上两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小孔成像实验方法将黑色卡纸做为屏,前面放--张带洞的卡纸,在前面放一支蜡烛,点燃蜡烛,使蜡烛的光通过小孔照射到黑屏上,你观察到了什么?向左移动一点白色卡纸,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你知道光的速度是多少吗?五、课外拓展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光是直线传播的。不过,在科学领域里,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要经过反复验证,而且最好能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师:你能用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吗?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预估: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举例子说明,如利用不透明的弯管,引导学生思考。提示用眼安全。学生分组实验。汇报结论。师:现在你能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吗?(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师:生活中哪应用了光直线传播的原理?学生举例: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排队看齐等。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沿着观察——猜测——验证——应用的思路探究了光是怎样传播的,大家一起说光是怎样传播的?学生介绍有关光的传播的一些资料。(课前收集)师:我们已经知道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它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呢?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懂得光在传播中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归纳规律。科学态度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能引导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光传播路径的变化。教学难点: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教学准备:PPT课件、实验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设想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几厘米,屏幕上的光斑会有什么变化?观察: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光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穿过,到达第二张卡纸左侧,并没有穿过第二章卡纸的小孔。对比观察:在第二章卡纸移动前后,纸屏上的光斑有什么变化?得出结论:手电筒的光在传播中被卡纸挡住了。二、授新有的同学发出疑问:把卡纸换成别的物体再试一下,看看还能挡住光吗?老师选了几种物体放在第二章卡纸的位置上,我们看一看实验效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到任务单中。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遇到金属片、石块、木片、有色塑料、木片等物体阻碍时,无法继续传播。有的同学提出问题,把上述物体换成透明的材料,九不能阻碍光的传播了,让我们试一一试,换成透明物体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用透明玻璃片、透明塑料替换到第二张卡纸上,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小结:我们发现,光遇到透明物体是,可以继续沿着直线传播。提出问题:现在我们知道了光不能穿过石块、木片、金属块等物体;可以穿过透明的物体,那么如果换成薄制片时,手电筒的光能否通过这种薄薄的纸呢?插入不同数量的薄纸片做实验,观察现象并分小组讨论。三、总结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光能透过一些透明的物体,比如玻璃;光能部分透过一些比较薄的物体,比如纸巾;光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因为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四、课外拓展1.用激光笔从透明的空盒子一端照射过去,大家猜测一下,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在盒子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香的延期充满盒子。再次用激光笔照射,观察盒子中的变化,先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通过光的知识,你能解释一下吗?五、思考光照射到透明活着半透明的物体时,这时的光还是沿着直线传播得吗?传播的方向会不会发生变化。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发生折射现象。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归纳规律。科学态度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认识光的折射。教学难点: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归纳规律。课前准备:PPT课件、透明盒子、水、激光笔、手电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光的传播方式,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上节课看到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光线是直的,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那么光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现象,可以清晰的看到,光在水中也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二、出示问题: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在空气和水中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那么光从空气进入到水中,传播的线路会发生变化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小组讨论。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分享几位同学的想法:(请3位同学表述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说明了理由,你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吗?那么,让我们通过实验了来验证--下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三、光的折射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实验,并收集证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操作实验:为了更清晰的观察光的传播路线,我们可以选择激光笔、水槽来进行实验。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老师选择了绿色的激光笔老进行实验,大家做实验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红色的激光笔。(注意提醒学生:激光笔千万不能对着人照射)实验一:水中的筷子在透明玻璃杯中放入筷子,倒入水,并从侧面、正上方、斜上方、背面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实验现象:从侧面、斜上方、背面几个角度观察,筷子在水中看上去“折断了”;而从正上方观察,筷子还是原样。实验二:钢笔错位一根钢笔放置在桌子上,用-块玻璃砖(塑料转)横放在钢笔的上方,从不同位置观察时,所看到的现象是不一样的。实验现象:当视线从上往下俯视玻璃砖和钢笔时,钢笔没有发生偏移,视线从左边和右边斜视时,钢笔发生了偏移。实验三:用激光笔从上方依次穿过空的塑料盒和装满水的塑料盒,记录激光笔的照射位置,看从同一点发射的光线进入水中后,位置是否会发生偏移。实验现象:通过侧面观看本实验,可以明显看出光在进入水中后发生了折射现象,照射位置同样发生了偏移。四、实验结论:在这三组实验中,我们都发现了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改变,可以推测出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得出结论:光从一种介质传入到另-种介质时发生的偏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五、拓展分小组讨论:我们刚才得出了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路线会发生改变,如果光从水中进入到空气中,是否还会发生折射现象呢?实验验证。六、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方向是会发生改变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得吗?下一节科学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1.5认识棱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棱镜是控制光的传播路线的光学元件。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科学态度目标: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知道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教学难点:能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课前准备:.PPT课件、棱镜实验用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材质的棱镜时也能发生折射现象吗?雨后的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彩虹又是如何出现的?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二、探索活动1.认识棱镜展示棱镜,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棱镜的特点,引出棱镜的概念。棱镜的概念:棱镜是一-种由两两相交但彼此均不平行的平面围成的透明物体,用以分光或使光束发生色散。棱镜是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等)做成的多面体。棱镜的用途:在光学仪器中应用很广。棱镜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若干种。例如,在光谱仪器中把复合光分解为光谱的“色散棱镜”,较常用的是等边三棱镜;在潜望镜、双目望远镜等仪器中改变光的进行方向,从而调整其成像位置的称“全反射棱镜”,一般都采用直角棱镜。2.牛顿与棱镜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三棱镜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17世纪的杰出物理学家牛顿对这个也很感兴趣,他用三棱镜研究太阳光,并有了惊人的发现,我们今天也像牛顿一样,利用三棱镜研究太阳光,看看我们能有什么发现。3.棱镜分解太阳光实验实验准备:准备一张白纸当做纸屏,一个三棱镜,自然太阳光,若天气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用白光手电筒代替太阳光进行试验。实验过程:用太阳光或手电筒白光斜视入三棱镜后照射在白纸板上,学生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笔记录观察到纸屏上的现象。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同门们都发现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虹一样的颜色。在白纸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称之为光谱。实验结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发生折射现象,三棱镜将各种色光分开,因此出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光。三棱镜对太阳光有分散作用。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棱镜还是很多实验中重要的控制光的传播路线的光学元件。(举例说明)三、拓展实验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在三棱镜的作用下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那么多色的光能不能混合成白光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彩色轮实验材料准备:白色卡纸、水彩笔、旋转支架。实验过程:用白色卡纸剪成一个圆,在圆上均分为七等份的扇形,在每一份上均匀的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做成彩色轮。把彩色轮固定在旋转支架上使其快速转动起来。实验现象:快速转动彩色轮时,彩色轮几乎变为了白色。实验结论:多色光可以混合为白光。四、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彩虹,又称天弓、天虹、绛等,简称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事实上彩虹有无数种颜色,比如,在红色和橙色之间还有许多种细微差别的颜色,但为了简便起见,所以只用七种颜色作为区别。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七种和彩虹一样的颜色,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彩虹一般出现在下过雨的天空,是因为刚下过雨时空气中存在很多小水滴,小水滴起到了和三棱镜一样的分散阳光的作用,就出现了彩虹这种美丽的现象。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观察与实验,我们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多色光也可以混合成白光。本学期以来我们学习了光的穿透性、折射,那么光在传播过程中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下节课跟随老师一起研究。请同学们提前准备好黑色卡纸、手电筒、镜子这些材料。1.6光的反射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理解光的反射现象。2.知道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3.知道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并明白反射的原理。科学态度目标: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重点: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到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初步体会人眼的视觉主要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教学难点:生活中利用光的反射的现象。课前准备:手电简、镭射笔、小平面镜、白纸片、白纸环、纸箱、塑料盒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之前我们学习了光遇到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折射现象,那么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用我们提前准备好的小镜子在阳光晃动,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追问:光的反射有没有规律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二、实验求真1.利用激光打靶用一块小靶子置于半空中,在桌面上放置-块镜子,用激光笔从镜子上方射出光线,通过镜子的反射使激光束射在靶子的中心,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小组讨论。(1)谈话交流:镭射光不对准靶心怎么能够打中靶心。(2)小组实验:镭射光对准平面镜打中靶心活动。实验现象:画一画你观察到激光的路线图。2.利用手电简光打靶实验方法与激光打靶相同,把光源由激光笔换位手电筒,验证是否可以打中靶心。思考:激光对准平面镜打中靶心的过程与手电筒光对准平面镜打中靶心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实验结论:引出光的反射概念: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三、动手实操学生实验:(4人为以小组,合作实验)1)直接用手电筒照亮放在书桌上的卡片。2)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卡片竖起来,想办法让手电筒的光,线照射到卡片上。3)不改变手电筒和卡片的位置,想办法让光线照射到卡片后面的文具盒上。得出结论:光线可以发生多次反射,单亮度逐渐减弱,多次反射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四、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制作的工具(1)潜望镜(2)汽车后视镜(3)医用口腔镜(4)万花筒(5)教室的墙为什么粉刷成白色出示这些工具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原理。五、讲解激趣教师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潜望镜,强调镜面应与盒底边成45度角,两块镜面平行。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如何制作。公布潜望镜制作所需要的材料:一个空盒子,两面小镜子,剪刀或小刀,强力胶带,胶水,装饰用的彩笔、颜料(可自选)。要求同学们记录材料,并在下次上课时带来。六、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本节课你都有哪些猜想?其中有哪些经过验证是正确的,有哪些是错误的,错误在什么地方。下节课我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会制作--个潜望镜,记得把材料带来。1.7制作一个潜望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实践交流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2.知道光在潜望镜中的传播路线。科学探究目标:1.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2.运动潜望镜基本原理,设计出创意潜望镜。科学态度目标: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研究、探讨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根据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制作潜望镜。教学重点: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在潜望镜中的传播路线。教学难点:制作简易潜望镜。课前准备:.一个空盒子,两面小镜子,剪刀或小刀,强力胶带,胶水,装饰用的彩笔、颜料(可自选)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抗日战争时期,又一次,日本军队又来扫荡,红军在战壕里,日本人用机枪扫射,红军战士不能伸出头来,否则就会被日本人射中,红军战士怎样才能不伸出头就能看到日本人呢?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同学们都蹲到桌子下面,不能站起来,试试能不能看到讲桌上的东西?开动脑筋想一想:怎么样才能看到讲桌上的东西呢?你们有没有想到使用什么仪器来看呢?对,有的同学想到了:潜望镜。老师这里有几个潜望镜,大家轮流用潜望镜看一下,试试能否看到讲桌上的东西。二、介绍潜望镜,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公元前二世纪我们的淮南万毕术》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潜望镜原理的书。刚才我们尝试了用潜望镜看东西,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着做出一个潜望镜呢?老师还带来了很多潜望镜的资料,或许会对你们有一-些启发,想看看吗?(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潜望镜)潜望镜的种类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他们都用到了光的什么原理呢?(反射)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潜望镜里面有什么?里面的零件都有哪些作用?怎么样制作潜望镜?分小组讨论。三、讲解潜望镜的原理和制作刚才同学们对潜望镜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猜想,但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紧紧靠猜想是不行的。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非常认真,先来我们来看一下潜望镜的内部是否和你们猜想的一样。(出示潜望镜内部结构图)正如同学们发现的一-样,潜望镜的内部有两块和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镜,光通过两块镜子的反射,最终传递到我们的眼睛里,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在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四、动手制作潜望镜现在我们知道了潜望镜的秘密,那你想不想禽兽制作一个潜望镜吗?介绍潜望镜的制作方法。讲解制作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潜望镜,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设计。五、潜望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各种各样的潜望镜,老师给予鼓励和肯定。说一说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潜望镜。六、课堂小结邀请学生代表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2.1地球的表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画出地貌特征并分析交流地貌特点。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探究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描述山地、高原、湖泊、平原、盆地等主要地形的特点。教学难点:对地形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课前准备:PPT课件、地形模型组件、各色彩泥、透明塑料板、网格纸、白纸、水彩笔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各种各样的地貌风景图,让学生猜猜图片中的风景都位于哪里。老师做简单介绍:这些美丽的景色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2.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结合学生回答,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地貌的概括。3.多媒体出示从太空中观察地球的图片。地球呈现出风度的色彩和高低不平的表面,这些都代表着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使学生初步感知地球表面的样子。二、授新1.观察世界地形图,从整体了解地球表面的样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大气构成了地球上的气体。岩石构成了地球的固体,水构成了地球上的液体。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经过了45.4亿年,在地球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地球表面不断在发生变化,使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地形。2.分组讨论同学们都了解哪些地形地貌,请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在纸上。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指导学生进行地形地貌的归纳总结:平原、高原、山地、盆地、湖泊等。三、地形模型1.模型概念依地形资料制成的实地模仿造型或按立体效应制成的有立体视觉和形象的实地感观模型,统称为地形模型。2.展示地形模型组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个地形模型,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不同的地貌应该用哪些颜色区分。3.小组讨论设计制作分组讨论设计图(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尽可能的展现多种多样的地表类型)4.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5.教师巡回指导。6.优秀作品展示。四、画模型1.引导谈话:刚才我们制作了地形模型,展现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地形地貌。如果我们想要表达一个有山地有湖泊有高原的地方应该怎么去做呢?做模型能不能表达?模型方便携带和传播吗?2.下面这个环节我们来画模型,用透明塑料板盖在大家制作的模型上,用水彩笔在上面描出地形的轮廓,根据不同的地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比如水系用蓝色、高原平原用绿色、山地可以用土黄色等。描画时可以利用网格纸把比例画的更精确。3.小组展示,引出地图的知识。同学们你们看到自己画出的画面像什么?对,就是地图,当然真正的地图要画很大的地方,在一张很小的纸上表示很大面积的地方,这就用到了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五、画地貌图1.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地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20世界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球,从而获得更清晰、更准备的图片。2.出示航空照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周手段各有哪些有点,并与过去的手段进行比较,突出先进性。3.发散思维:让学生猜想预测未来描绘地貌的方法。4.出示世界地形图,提问: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哪些地方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南极和北极分别在哪里?5.引导学生回答。6.总结地球地貌:我们的世界一共有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在地球上占到了大部分,陆地又是高原多,平原少。7.在纸上画一下我们学校的地图。8.优秀作品展示六、课堂总结、拓展有句俗话说:“三山六水一分田”就基本概括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你能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句话吗?2.2地球的结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明白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收集各种不同地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研究热情;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完成制作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自己的家乡,明确认识家乡的典型特征。教学重点:理解地球从表面到底薪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教学难点:根据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课前准备:PPT课件、地球仪一个、地球构造模型、煮鸡蛋-一个、盲盒6个分别装沙子、石子、水、土等物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表面的特点,并通过观察一些特殊的地貌特征推测了地球表面的特征与地球的内部构造有关,那么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授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表面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那么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呢?你们知道吗?学生猜测,指名回答。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并观看多媒体地球内部结构图,读后用一端最简介的话概括住你了解到的地球内部的信息,把它记录下来。学生阅读,概括信息。师生交流信息: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出示PPT课件:我们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你觉得像什么?学生:鸡蛋。我们把一一个煮熟的鸡蛋切开观察一下,对照你所观察到的,说说地壳、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白之间有何相似之处。引出地壳、地幔、地核概念知识。(1)地壳:是地球全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2)地幔:地幔是地球的地壳以下、地核以上的中间部分。其厚度约2850km,占地球总体积的82.3%,占地球总质量的67.8%,是地球的主体邵分。从整个地幔叫以通过地震波横波的事实看,它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根据地震波的次级不连续面,以650km深处为界,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级圈层。(3)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温度非常高,有4000~6800'C。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2%。三、小小科学家探究活动我们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是由科学家们得出的。那么,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指导地球的内部结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出示PPT课件)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学生认真观察。从这些图片当中你能推测出地球构造的哪些信息?现在我们来当一次科学家,看看你们能不能通过以下自然现象推测出地球内部的信息。学生回答预设:火山爆发——推测出地球背部有炽热的岩浆。地震——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地热——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海啸——地球的内部是活动的。同学们说得很好,科学家们从这些表象中推测出地球内部的许多信息,其实,他们还运用了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地球内部的秘密。四、盲盒游戏咱们现在也玩一个比较流行的游戏——开盲盒。老师准备了一些不透明的盒子,里面装有不同的物体,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教师分发小盒子,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刚才的游戏我们进行的很成功,大部分小组都猜到了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物品,并进行了验证,你们都用到了一个科学思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你们都是-一个合格的小科学家。五、拓展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大家有没有兴趣自己动手做-一个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呢?分发彩泥,学生动手制作。.六、总结延伸对于地球内部的结构,现在仍然还有许多谜团,许多的信息也是科学家们一种推测。我们下课之后也可以根据一些有用的信息来进行地球内部结构的推测,同学们有什么发现,下节课我们可与一起交流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震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2.通过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教学重点:理解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懂得避震小常识。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课前准备:PPT课件、木棍毛巾若干。学生收集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之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复杂多样的,地球的内部也是分层分圈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地球的表面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二、分组讨论,交流资料。在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收集一些地震的资料。我们每个人收集到的资料是有限的,但是大家的力量是无穷的,下面分小组进行资料交流并讨论地震形成的原因。三、授新:地震形成的原因1.大胆假设:想要解开地震成因之谜,我们需要观察地震发生时的现象,根据现象做出假设,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峰_上发现了各种海洋生物的化石。(PPT课件播放地震场景、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生物的化石。)2.小心求证:如何检验假设?出示实验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以下问题:(1)用什么模拟什么?(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什么?3.模拟地震实验:(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实验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实验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4.小结地震的各种成因:通过刚才实验可以推测出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1)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2)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少或地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出现空洞,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3)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陷落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规模小,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五、地震的作用分小组讨论,地震还会起到什么作用?小组汇报交流成果。教师总结归纳。1、地震释放了发生地四周蓄积的能量,地震后,该地区很大程度上因为能量释放而变得地质结构稳定。2、研究地球内部主流方法就是地震波,地震形成的地震波在观察站接收以后可以用于地球内部成像分析(不同介质内波速不同)。六、地震来临时怎么办?地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空前的。地震本身会对人类的地上地下建筑物及设施带来巨大的破坏。同时,其引起的连带灾害也常常会带来比地震本身还巨大的灾难性影响,如大火、停电、停水等,使整个城市系统陷入瘫痪状态,甚至对救援行动的展开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对地震进行长时期预知性的预报。因此,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个急需被解决的课题。(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2)在户外时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3)如果在家中时,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他们掉下来砸伤。(5)如果在车上,要马上把车停到空旷地方,熄火走出车外。六、课堂总结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地震产生时,我们一定要镇定,不要惊慌,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回家后向亲人朋友传播防震减灾的有关知识。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明白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2.会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火山喷发的形成;3.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教学重点:理解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懂得避险小常识。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课前准备:PPT课件、醋、小苏打、锥形瓶若干。学生收集火山喷发的资料,有关火山喷发的避险小常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使学生对火山爆发的自然现象感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也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球表面上的一种最强烈的变现方式。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否也能通过实验模拟火山喷发的现象呢?二、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并讨论在本节课上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现在分小组进行资料交流并讨论一下几个问题:1.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2.火山喷发物有什么?能喷多高?它们是从哪里喷出来的?3.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教师巡回指导,并与学生-起分析讨论。小组汇报交流成果。三、实验求真认识材料,猜想如何模拟“火山喷发”现象?醋,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可以用来做菜、吃饺子等等。小苏打,碳酸氢钠,我们平时吃的悚然可口的面包、馒头以及酥脆的饼干都是小苏打在起作用。在锥形瓶中混合两种物体,模拟火山喷发的场景。实验现象:摇晃瓶子,醋与小苏打混合后发生了变化,有气泡涌出来,同时还会听到“哧哧哧”的声音,用手摸--摸瓶子的底部是凉凉的。用手摇晃锥形瓶气泡会翻涌的更加激烈。实验原理:当成酸性的醋与呈碱性的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联想模拟实验分别代表什么?想一.想泡沫喷出的原理是什么?锥形瓶代表地壳,瓶子里的醋和小苏打代表岩浆,摇晃瓶子就像地壳活动,泡沫喷出就像火山喷发,原因是锥形瓶内部有压力。实验结论: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变成了粥状的岩浆。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做火山。三、火山喷发的作用小组讨论:同学们知道火山喷发都有哪些作用?对人类的影响是什么?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火山喷发的益处:1.火山喷发可以给人类创造--些土地资源,像夏威夷岛全是火山喷发出来的。2.就是火山能创造很多的自然景观,像美国的黄石公园,夏威夷,日本的富士山,我们国家的长白山,五大连池等。3.矿产资源,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是挺多的,包括非金属资源和金属资源。4.火山灰形成的土地很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害处:.1.改变气象、埋藏城市,给附近的居民造成大的人身财产损失。2.海底火山的喷发会导致海啸的形成。四、火山灾害的预防(一)火山灾害情况首先,了解我国火山目前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登记;其次,分析了解火山灾害发生后的影响,灾害的损害程度,提前准备预防;最后,了解火山发生的周期规律、发生的频率、影响的范围等有关的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有准备的预防和安排人们的撤离,将损失降到最低点。(二)火山减灾第一,加强政府的监管,对火山进行监控,一旦有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撤离和转移;第二,各级政府应该制定完整的应急计划,将应急计划落到实处,--旦有危险出现应该立即启动应急计划,第三,制定详细的预警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三)防御措施①城镇和重要工程设施避开火山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②在火山喷发前,进行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③阻挡或疏通熔岩流,改变其流动方向或聚集场所,减少灾害损失;④消除火山洪水、火山泥石流等隐患,预防间接灾害;⑤制定火山灾害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抗灾、救灾工作。(四)火山爆发时的自救工作1)火山爆发时,如果在室内,应尽量站在高处。2)听从官方指引。3)携带家庭急救箱进行撤离。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向逆风向而不是下风向撤离,因为下风向更易受到落下的火山灰和石屑伤害。4)在撤离过程中,如果处于峡谷、靠近溪流或者穿越桥梁,务必察看上游是否发生泥石流,尽量选择与水流不同的路线,或者迅速撤向高地。五、课堂总结1.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2.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2.5风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风的作用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明白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科学探究目标: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风对地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并与其它同学交流分享。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4.重视研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能说出风对自己家乡有什么影响。教学重点:理解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懂得避险小常识。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课前准备:PPT课件、小风扇、水、纸巾、硬纸板、透明塑料盒、沙子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之前两颗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样子,这两种改变形式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对地貌、环境的改变却是十分巨大的。同学们知不知道还有一些力量虽然不剧烈,但却能一直持续缓慢的改变着地表形态,大家知道老师说的都有哪些力量吗?提问回答:(水、风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二、风对岩石的侵蚀作用。PPT出示风的作用图片。实验: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本次实验应该怎么进行。实验过程:在透明箱子的一端放置-块硬纸板当做岩石,另外一端放置散沙若干,用风扇在沙子的一-侧吹起沙子击打在硬纸板上。模拟自然界中风卷起砂砾不断打磨岩石的过程。实验现象:风扇吹起沙子打在硬纸板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用放大镜观察试验后的硬纸板,会发现硬纸板上有很多沙粒打击出的小坑洞。实验结论:在自然界中岩石在风沙中会受到很大的作用力,长期经受风沙洗礼的岩石会发生侵蚀现象。风化造成岩石变碎、变小,凤化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物理、化学和生物,最终的作用使岩石发生三种转变,一是溶解的物质被带走,二是新生成矿物,三是碎屑残留物质。三、实验探究:认识雅丹地貌刚才我们学习了风对岩石的作用,接下来我们看一组美丽壮观的图片(出示雅丹地貌图)。在美丽的准噶尔盆地附近,有一个中外闻名的自然景观,被人们称之为“魔鬼城”的地方,就是典型的雅丹地貌。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探究一下雅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实验准备:用一张薄纸巾揉成团后自然展开(模拟干涸的湖泊),纸巾上用水壶喷水浸湿,把纸巾固定在桌子上,用风扇不停的吹纸巾。实验现象:风把纸巾吹干后,在纸巾的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沟壑状痕迹。实验结论: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风力在起作用。雅丹地貌的概念:泛指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四、风力的其他作用刚才我们一起探索研究了风力对地球表面地貌的改变作用。风力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其它的作用呢?好处有哪些?坏处有哪些?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汇报成果。预设:好处:1.风能够发电,并且风力发电对环境污染影响小,是清洁能源。2.风能够在炎热的夏天给我们带来清凉。3.风能够带动船舶行驶。4.风能够传播花粉,使植物健康成长。5.古代人们做出风车利用风给田地灌溉。五、风对我的家乡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对风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邀请几位同学说说风对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影响。提问回答。六、本课总结通过本节课几个活动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对自然界的作用,那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对自然界都有哪些作用。2.6水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2.明白河流对河床和两岸的侵蚀作用:3.明白水土流失的含义及严重后果。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对地表的变化作用;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科学态度目标:1.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4.重视研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地表带来的变化,认识河流对地表的改变,并且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加深对“流水”这一外力作用如何影响地形变化的认识。教学难点: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及严重后果。课前准备:PPT课件、水、泥土、喷壶、纸巾、硬纸板、透明塑料盒、沙子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风对地球表面的作用,风是一种力量不剧烈,但却能起到持续缓慢的改变作用。那么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种力量和风类似,缓慢却持续的改变着地球的表面,大家知道这种力量是什么吗?(板书)水的作用二、雨水对土地的作用1.(出示PPT课件)降雨与地表变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学生认真观察并对“降雨是如何改变地球的地貌”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分组讨论,汇报成果。2.模拟降雨对地面的改变作用实验(1)发散思维:学生思考用什么模拟什么?用泥土模拟土地、用喷壶喷出的水模拟降雨。(2)实验过程:用泥土铺成土地形状,上面隆起两个小山丘,并在山丘上撒上彩色塑料颗粒模拟岩石,用喷壶从泥土上方向下不停喷水模拟降雨过程。(3)实验现象:降雨时,土壤和彩色的塑料颗粒被溪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水流到低洼处汇集后,水量变大,侵蚀力变强。(4)实验结论:降雨的过程会形成小型的水流,水流会将松动的物品(如沙子、泥土、碎石等)带动向下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三、河流对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1)出示黄河壶口瀑布图片,学生观察。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壮观、水体浑浊、瀑布落差大)学生思考为什么水体会如此浑浊?出示早期黄土高坡图片。(3)同学们分组讨论:壶口瀑布水体浑浊和黄士高坡有没有联系?小组讨论,分组汇报。预设: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的土质植被都是比较稀松的,比较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刷,流经河水。再者
本文档为【新教科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6)】,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大浪淘沙
一线教师,区级兼职教研员
格式:doc
大小:4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1-09-25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