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举报
开通vip

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朱青海 【提要】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 ,本文对其在位期间闻名于世的婚 姻外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阐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经 济政治总体形势 ,此为其婚姻外交的坚实之根基 ;第二部分阐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所处 的国际地位和背景及外交政策总体目标 ,此为女王开展婚姻外交的直接动因 ;第三部分分析 伊丽莎白一世的个人素质和独特经历 ,此构成为女王婚姻外交的必要先决条件 ;第四部分论 述女王婚姻外交的辉煌成果 ;最后部分总体评价女王婚姻外交之...

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朱青海 【提要】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 ,本文对其在位期间闻名于世的婚 姻外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阐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经 济政治总体形势 ,此为其婚姻外交的坚实之根基 ;第二部分阐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所处 的国际地位和背景及外交政策总体目标 ,此为女王开展婚姻外交的直接动因 ;第三部分分析 伊丽莎白一世的个人素质和独特经历 ,此构成为女王婚姻外交的必要先决条件 ;第四部分论 述女王婚姻外交的辉煌成果 ;最后部分总体评价女王婚姻外交之得失作为文章的收尾。本 文试图阐明 :女王的婚姻外交之实施本质上符合其外交政策总目标 ,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及其 不朽意义。 【关键词】 英国史  伊丽莎白一世  婚姻外交 一、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经济政治形势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 ,她在位期间大搞婚姻外交 ,却依然以童贞女 王的形象统治英国 44 年 (1558 —1603) ,历史传为美谈 ,学术界至今却还没有人对其婚姻外 交作一系统研究。2004 年复旦大学付静发表于《历史教学》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 交》是就外交谈外交 ,对女王发动婚姻外交的一系列前提缺乏论述。夏继果教授的专著《伊 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外交政策研究》则已经注意到婚姻外交在伊丽莎白外交决策和实践中 的突出重要地位。我以为 :在阐述这位童贞女王大搞婚姻外交从而有意无意地把整个英国 带向近代社会之前 ,最好先了解一下当时英国社会总体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弱国无外交 ,事 实上 ,也正是英国当时迅速强大起来的经济基础及其良善的政治状态为伊丽莎白推行其有 效的婚姻外交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后盾。 英国在 16 世纪经济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表现于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巨大进步。 在农业方面 ,受惠于新航路的开辟 ,当时西欧发生了价格革命 ,“在整个 16 世纪期间价格水 平增长了 5 倍”。①当时英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大大高于手工业产品。特别是众所周知 ① R.B Wernham ,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 Volume III , the Counter - Reformation and Price Revolution 1559 - 1610 , Cambridge , 1985 ,p . 32. 的圈地运动的展开 ,一方面使许多贫苦农民流离失所 ;另一方面也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 大农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从而在为工业资本创造了大批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也为其积累了 原料和粮食方面的基本保障。 手工业此时也不甘示弱 ,16 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手工业依然是毛纺织业 ,但在 16 世纪前 可谓一支独秀 ,此时英国除了毛纺织业外 ,采矿、冶炼、制铁、造船等都开始迅猛发展起来。 并且所有这些行业都开始形成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我们看一下其中的造船业 :当时 ,除代特 福德、南安普敦等主要的几个造船中心外 ,几乎每个小港口城镇都有一些熟练的造船工。 我们当特别关注此时的英国商品经济发展态势。在英国 ,当时形成一个非常良性的经 济循环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反过来 ,商业的繁荣、市场的扩大 必然引发新的需求 ,促使已有工业的发展和新兴工业的产生。但总体来说 ,当时英国工商业 发展的总趋势是 :商业的发展迅猛异常 ,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走在工业发展的前头。 这与现代社会的情况正好相反。诚如马克思所说 :在西欧早期工场手工业时期 ,是商业霸权 带来了工业的优势。① 在 15 世纪以前 ,羊毛原料的出口占英国商品输出的大宗 ,到 16 世 纪 ,这种状况已经决定性地得到扭转 ,制成品尼龙此时成最为主要的出口商品。英国此时明 显正在向工业大国转型。如前指出的 ,尼龙的出口必然推动国内毛纺织业的生产 ,而毛纺织 业的生产又大大刺激了冶炼、制铁、造船等工业的发展 ,最后也刺激了采矿业等的发展。如 此 ,英国财富激增 ,同时由于商人的大量贷款和纳税 ,又促进了王权的巩固 ,使英国的国力和 王权都获得极大的增强。 商业的振兴促进了城市的日趋繁荣。当时 ,地方城市已达 70 个之多 ,都以商业和手工 业著称。伦敦已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心 ,“女王即位之初 ,伦敦人口约 10 万 , 到女王末年猛增到 20 万”。②那时整个欧洲人口达 20 万的城市 ,另外仅有巴黎和那不勒斯。 伦敦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 ,市政为来自 12 个大同业公会的富商所把持 ,他们积极拥 戴支持商业发展和信奉英国国教的女王。 经济决定政治 ,英国这种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使得 16 世纪 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相应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为不思生产和进取的旧贵族的衰落和 积极适应新形势的新贵族的崛起。我们看一组数字 :1588 底年每一旧贵族平均占有庄园 54 座 ,到 1602 年底只占有 39 座 ,平均减少 1/ 4 以上 ,1559 年 ,已有六家贫困贵族年收入在 500 英镑以下 ,低于乡绅的平均岁入。③ 新贵族包括乡绅、农场主或租地农场主、市民三个阶层 , 他们大部分来自中小贵族甚至农民 ,由于他们最先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所以他们成为 16 世纪社会变革的最大受惠者 ,得到最多好处 ,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这些新兴的资 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其实就是以后英国资产阶级的真正祖先 ,他们对海外市场的强烈渴望是 伊丽莎白女王采取积极的婚姻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97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① ② ③ 尼尔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传》,中译本序言 ,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 ,第 2、3 页。 R. B Wernham ,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 VolumeIII , the Counter - Reformation and Price Revolution 1559 - 1610 ,p . 33.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 ,第 813 页。 就政治背景而言 ,我们还须明白 :在都铎王朝时期 ,英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国 家 ,这得益于王朝开创者亨利七世的加强王权的措施 ,特别是其子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在 1534 年教皇最高权威被废除之后 ,君主成为国家和教会的最高首脑。他 (她) 享有广泛 的特权包括决定战争与和平 ,铸造货币的重量 ,价值和数量 ,及任命教会和国家的各种重要 职务。”①其后虽有反复 ,但当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后 ,强大的君主政体终于得以最终得到新的 巩固。这也为其采取灵活主动的外交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显然 , 在都铎王朝时期 ,特别是伊丽莎白时期 ,英国正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过渡 ,此时建立在经济发展壮大基础上的强大国力成为女王推行其成功的但带有对其他 国家欺骗性的婚姻外交的基础。而旧贵族已决定性地衰落下去 ,但新兴资产阶级也还羽毛 未丰 ,尚未具备单独掌握政权的实力。前者此时已不像从前 ,不再能挑战王权 ,兴风作浪 ,后 者正需要依赖强大起来的王权来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 ,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都能出入宫廷 , 成为女王的心腹或身边的重要谋臣 ,无论在外表和内心深处 ,都对女王忠心耿耿 ,愿意拜倒 在这位正好是风化绝代、机智聪敏的年轻女王的石榴裙下。显然 ,这也为伊丽莎白女王实施 其成功的婚姻外交提供了某种精神上的激励。 二、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国际地位和外交活动目标分析 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使英国国力受到重创。亨利七世及亨利八世时期 ,随着专制政体 的重新确立和王权的加强及宗教改革的展开 ,国力开始恢复。但是玛丽一世短短 5 年的对 国内血腥、对西班牙卖国的统治政策几乎断送了英国的前途。玛丽一世是伊丽莎白一世的 同父异母大姐 ,但作为顽固的天主教徒 ,她的思想几乎不可能感染任何新时代的气息 ,这正 是她个人的悲剧所在。在她与西班牙太子腓力结婚后 ,就把自己的心及英国的国家利益拱 手交给了天主教堡垒的西班牙摆布 ,于是她在国内推行反对宗教改革的政策 ,恢复天主教信 仰和恢复被亨利八世没收并已低价卖给新贵族的教会财产。并且开始无情地迫害新教徒。 在国外 ,她追随西班牙 ,与当时强大的罗马教皇和法国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 ,英国国家财政 惨遭破坏 ,甚至为此丧失掉了百年战争期间从法国夺得的最后一点战利品 :加莱。当时“国 库空虚 ,国债高达二十六万六千英镑 ,其中大部分是欠外国的”。② 英国国际声誉几乎化为 乌有。但应当说玛丽一世并不愚蠢 ,玛丽走的是一条漫长的中世纪西欧继承庞大王国或公 国的公主们惯常走的道路。然而的确玛丽对时代脉搏不够敏感 ,她没能意识到当时西欧民 族国家形成的大趋势 ,她没能意识到历史已经发展到应当把英国当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 国家来看待的时候了。总之 ,她对国家的思想有如她的信仰一样陈旧 ,还是把英国当成了是 自己从祖父和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份嫁妆而已 ! 在她的思想意识深处 ,英国是她的 ,而其 实正确的符合时代的想法则应当是 :她是属于英国的。显然 ,危难之中的英格兰王国呼唤着 一位能中兴国家的明智君主出现。 08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① ② 郑如霖 :《英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改革开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年第 1 期 ,第 97 页。 D. . M. Palliser , The A ge of Elizabeth : England under the L ater Tuders 1547 - 1603 , New York , 1992 , p . 12. 15 世纪末 ,西班牙在走向统一后 ,迅速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并与葡萄牙 几乎同步率先走上了开辟新航路的道路 ,由于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 双重刺激 , 西班牙经济迅速发展 ,海外贸易迅速扩大 ,盛极一时的西班牙殖民势力当时遍布 欧、亚、非、美四大洲。到 16 世纪 ,已经建立起了当时世界第一流的舰队 ,称雄海上。西班牙 的步兵也被公认为是当时欧洲最优秀的步兵 ,作战勇敢 ,纪律严明 ,且武器最为先进。因此 , 16 世纪后 ,当英国都铎王朝诸君主正谋求海外扩张之时 ,遇到的最大障碍必然是这个称霸 海上的西班牙。英国与西班牙之间在奴隶贸易问题上的冲突导致它们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摩 擦 ,当伊丽莎白一世与腓力二世之间的关系恶化之后 ,这一冲突变得更为剧烈了。相对来说 还处于弱小的英国正该利用明智的外交手腕 ,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打击和削弱西班牙的海 上势力。对于伊丽莎白女王有利的是 :庞大的西班牙王国在腓力二世 (1556 —1598) 统治时 期 ,已经开始呈现出种种颓势。 第一 ,作为老牌的封建农业国 ,尽管西班牙最早走向海外扩张的道路并从中获得大量金 银 ,但这些金银只是被用来供给其缺乏远见的封建贵族们挥霍 ,并没有被投资于工商业的发 展 ,西班牙自己的工商业因此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进展。反过来 ,西班牙工商业的落伍最终使 得海外扩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化为泡影。在英国 ,价格革命导致的是旧贵族的衰落和普通农 民的破产 ,但同时它培养了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 ,这尽管充满血腥味道 ,却是符合历史发展 趋势的现象 ;然而在西班牙 ,由于缺少这么一个资产阶级 ,价格革命最终导致的是 :价格昂 贵、质量低劣的西班牙产品根本不能同外国的商品竞争 ,其商品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甚至于 在国内最后都越来越没有了市场。事实上 ,西班牙大量的金银用来购买法国、英国和低地国 家的工商业品 ,反而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壮大 ! 第二 ,西班牙的颓势与其顽固的专制政体和保守反动的天主教会体制也有内在的关系 , 在腓力二世时代 ,西班牙的集权程度和官僚体系的臃肿可以与东方国家媲美。当时 ,出售一 切商品时 ,都必须征收其价值的 10 %给国王 (而在出售不动产时 ,征收其价值的 5 %) ①。西 班牙本土与其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也要交纳重税 ,结果必然是商业的衰落。更有甚者 ,此时的 天主教会和宗教裁判所与腓力紧密配合 ,血腥地镇压人民和工商业者的反抗 ,并借此没收富 裕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资产。事实上 ,由于受耶稣会的影响 ,腓力二世把这个国家最会经商的 人如摩尔人、犹太人赶离西班牙 ,导致整个国家金融体系一片混乱 ,这些与同时期英国的贤 明政策正好相反的措施急剧地加速了西班牙国家的衰落。 当时 ,法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欧洲大陆的斗争 ,君主专制的法国从 16 世纪初起就 处于查理五世 (1519 - 1556 在位) 所建立起来的包括西班牙和德国在内的所谓神圣罗马帝 国的包围之中。能否冲出这个包围圈成为法国生死攸关的问题和外交思考的重点所在。为 此 ,法国发动了旷日持久的意大利战争 ,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法国于是力图在政治上削弱神 圣罗马帝国 ,大力支持信奉新教的德国各公爵反对帝王的同时 ,甚至也对这个从前的宿敌、 现在宗教信仰上与它对立的新教英国大抛媚眼。 18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① 许鹤鸣 :《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年第 2 期 ,第 70 页。 显然西欧当时最为强大的三个国家之间 ,衰落中的西班牙依然是最为强大和可怖的。 由于这样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原因 ,女王上台后制定了其外交政策的总目标 :与法国关系方 面 ,先是采取支持法国新教的策略 ,随着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的失败 , 女王马上改变策 略 ,把注意力集中到法国政府方面。她通过巧妙的婚姻外交的手段与法国政府建立暂时的 联盟 ,通过倾倒法国王公 ,有效地牵制了法国 ,成功地使法国政府在英西斗争中始终保持中 立的立场和态度 ,避免了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联合。 在与西班牙的关系方面 ,一方面 ,支持其属地的人民即尼德兰所掀起的反西班牙人统治 的斗争 ;另一方面 ,她特别注意发展国家的航海事业 ,提高并扩大英国的海外贸易能力 ,并注 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积极支持英国海盗对西班牙殖民地进行掠夺和破坏 ,切断他们的海 上联系 ,使西班牙的海上实力受到削弱。准备时机成熟时 ,甚至不惜与其决战海上 ! 我们将 会发现 :女王的婚姻外交的实施是与其外交总目标完全合拍的 ,是为实现这一外交总目标服 务的。表面上是谈婚论嫁 ,背后却是现实的政治 ,是英国的前途和命运。有时 ,这的确是超 越了英国当时一般臣民的理解力的。 三、伊丽莎白个人简历及其采取婚姻外交的有利条件 理想的婚姻应当以真实的爱情为基础。然而 ,在中世纪的欧洲 ,封建主的婚姻往往只是 其领地和权势的筹码而已。恩格斯说过 :“对于骑士或男爵 ,以及对于王公本身 ,结婚是一种 政治行为 ,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 ,而绝不 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条件下 ,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 ?”① 查理五世庞大帝国的形成就与婚姻外交有着不解之缘 ,这得益于其祖父马克西米连一 世。查理的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的长子 ,属于哈布斯堡家 族。马克西米连一世 (1493 —1519 在位) 最大的特点就是 ,其一生不仅是自己 ,而且带领其 儿子辈、孙子辈大搞婚姻外交。通过婚姻关系 ,到查理五世时期 ,已经把勃艮第、尼德兰、匈 牙利、捷克、西班牙等先后都纳入哈布斯堡家族的版图之中 ,几乎把法国整个国家都团团包 围起来。1555 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 , 查理五世力不从心 ,开始脱离政治生 活。把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 ;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其弟斐迪男。帝国一 分为二。如果说 ,马克西米连以一位男子的身份 ,通过婚姻外交 ,成功地使哈布斯堡家族势 力范围空前扩大。那么伊丽莎白一世 ,则以其作为一个女子的身份 ,巧妙灵活地施展其婚姻 外交 ,尽管没有立即使英国的版图扩大 ,却使英国逐渐摆脱了玛丽女王执政时形成的重重困 境 ,为英国赢得了长期的独立、和平和发展 ,为日后英国战胜西班牙 ,确立海上强国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伊丽莎白出生于 1533 年 9 月 7 日 ,“她是英国宗教改革的产儿 ,这个英格兰的亚伯拉罕 的后裔 ,有朝一日将成为世界上最闻名的君王。”②她的母亲安娜·波琳原是国王亨利八世的 28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① ② Neville Williams , Elizabeth I , Queen of England , London , 1971 ,p . 2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第 74 页。 宫女 ,后来亨利出于延续血统的考虑 ,与原王后 ,即玛丽的母亲、西班牙的公主凯塞琳离婚 , 而与波琳结婚。这婚姻导致了英国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同时也使英国从此与 罗马教皇反目成仇。因此 , 伊丽莎白一直也被天主教会视为不合法的私生女 ,按天主教会 的规定 : 私生子不能成为天主教徒。这就决定了伊丽莎白必然是一位天主教的叛逆者 ,是 天生的国教徒。以后她也的确屡屡以其信仰为借口 ,为游刃有余地施展婚姻外交服务。 伊丽莎白自幼以聪敏美貌闻名 ,在 25 岁时 ,她已然成为当时身边男人心目中的偶像。 她在相貌上象她的母亲 ,而在气质上 ,则象她那傲慢的具有王者气度的父亲。当时 ,她的品 质性情还难以为一般人所洞察 ,她的统治才能也还没有显露出来 ,但是 ,已有人看出她是隐 藏在美貌下的一只可怕的狮子。 伊丽莎白的这种双重气质与她早年的特殊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虽说贵为公主 ,可她在 人生早年依然体会到了许多的残酷和悲惨。一开始 ,她固然幸运 ,取代了异母姐姐玛丽的地 位受到人们的关心和宠爱。但在她两岁零八个月时 ,由于母亲安娜·波琳以对丈夫不贞的罪 名被亨利八世处死。从此以后 ,她就失去了母爱。或许是她天生可爱 ,且显得早熟 ,既聪明 美貌 ,又机警内向 ,并很善于向书本和生活学习。所以依然能出入宫廷 ,与玛丽和另一个异 母弟弟爱德华都相处得很好。这为她按照自己的才情在宫廷中接受良好的教育铺平了道 路。在宗教教育上 ,由于从小就受到英国反天主教的国教的熏陶 ,所以 ,对新教怀有较深的 感情 ;在一般的教育上 ,她自幼就接受了极为全面的人文主义的教育。先后接受了当时著名 的人文主义者约翰·彻克、威廉·格林道尔和罗吉尔·亚斯契等人的教诲。她能说能写拉丁 语 ,能读圣经·伊索克拉底的演说集和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剧本等等希腊原文书籍 ,还通晓意 大利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一方面 ,她能歌善舞 ;另一方面 ,又酷爱打猎。由于她很聪明 ,又 非常的用功 ,所以后来她能用最流畅的意大利语同意大利政敌进行辩论 ,能用希腊语和拉丁 语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作演讲。“她对多种语言通晓使她在必要时不需要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就能应付 外国大使 ,不需要秘书就能阅读信件 ,草拟指令甚至写就情书。”① 1547 年 12 月 ,英王亨利八世驾崩 ,9 岁的爱德华继位 ,他的舅舅爱德华·西摩任摄政王 , 即索密塞特公爵。然而公爵的胞弟托马斯·西摩却是一位花花公子且野心勃勃 ,他为了当上 国王 ,先是与皇太后帕尔秘密结婚 ,在 1548 年帕尔病逝后又把眼睛盯到少女伊丽莎白的身 上。最终他走上了阴谋推翻其兄长索密塞特公爵的道路 ,然而阴谋被推翻 ,最后托马斯·西 摩被送进伦敦塔 ,于 1549 年 3 月被处以死刑。由于与托马斯·西摩的一段暧昧关系 ,伊丽莎 白公主屡次被传讯 ,一度处境险恶。但她以自己的聪明敏捷 ,使出浑身解数来摆脱这个污 点。应当说 ,这一惊险插曲 ,使她养成了特别是在对男人情感方面的小心谨慎作风。但是这 对她以后采取理智的婚姻外交恰恰产生了颇为有益的影响。 1553 年爱德华病死 ,玛丽登上王位 (1553 —1558) ,由于时年 35 岁的玛丽与西班牙王子 腓力的婚姻 ,引起英国朝野的普遍不满 ,终于导致了肯特郡新教徒亚怀特的叛乱。这次起义 的公开目标就是要阻止玛丽与西班牙王子腓力二世的婚姻并且要使伊丽莎白取代玛丽登上 王位。起义最后流产 ,无辜的伊丽莎白再次倒霉。西班牙王国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 38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① Neville Williams , Elizabeth I , Queen of England , p . 10. 世建议本来就对伊丽莎白怀有敌意的玛丽趁机处死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已经被送往伦敦 塔 ,但由于的确找不到任何伊丽莎白与起义者有瓜葛的证据 ,再加上此时的伊丽莎白已成为 没有子女的玛丽唯一的合法王位继承人 ,最后伊丽莎白还是被判无罪。当然这次伊丽莎白 为挽救自己的性命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进行周旋。我们也要看到 ,由于伦敦塔里亲自体验 到的对死亡的恐惧 ,由于对政治阴谋的警惕 ,形成了女王后来的多疑和事事感到缺乏安全感 的性格。这种性格 ,在她以后采取婚姻外交时 ,隐隐在发生作用。伊丽莎白最终拒绝了所有 的求婚者 ,从深沉心理上说 ,与这种特殊经历和心态不无关系。 四、伊丽莎白婚姻外交的成果 1558 年 11 月 ,42 岁的玛丽郁郁而终 , 伊丽莎白公主被英格兰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捧上英王宝座 ,史称伊丽莎白一世。早年的坎坷经历使她大长政治阅历。即位后 ,她勤于 政事、通晓国情、知人善任、多谋善断。她特别器重塞西尔一派的稳健大臣 ,但同时也重用一 些激进人物。由于爱德华和玛丽都没有后嗣 ,女王的婚姻问题就不仅关系到王朝的延续 ,同 时也牵涉到王国的前途。玛丽女王的婚姻给英国带来的祸患已带来前车之鉴。因此女王的 婚姻遂成为举国上下关心的大事。而面对英国这一大块肥肉 ,外国王公贵族前来求婚者也 是络绎不绝 ,为女王施展其婚姻外交提供了舞台和空间。 如前所述 ,当时具体的国际形势决定了伊丽莎白一世外交政策的总目标必然是联法制 西 ,女王婚姻外交的总趋势本质上也贯彻着这一根本原则。然而 , 伊丽莎白续位之初 ,却是 竭力与西班牙保持住友好关系。为此 ,她接受了其从前的姐夫腓力二世的求婚。这有其当 时的具体原因。1558 年伊丽莎白的登基首先引起法国吉斯党的特别注意。在信奉天主教 的法国吉斯党眼里 ,伊丽莎白是个私生子 ,无权续承王位。在他们看来 ,苏格兰女王玛丽·斯 图亚特按照血统和信仰倒是更有权续承英国王位 ,1558 年 , 玛丽·斯图亚特嫁给法国佛郎 西斯二世。1559 年佛郎西斯二世在法国续位。“这样 ,玛丽·斯图亚特既是苏格兰女王 ,又 是法国王后 ,成为具有双重身份的人物。”① 于是在法国的支持下 , 玛丽·斯图亚特就王权问 题开始向伊丽莎白挑战。1560 年佛郎西斯二世突然去世 , 玛丽·斯图亚特失去了丈夫 ,也 就同时失去了法国王后的身份 ,于是她准备回到祖国苏格兰 ,对英国王位的要求也就更为迫 切。形势对伊丽莎白其实更为不利了。此时的伊丽莎白面临的是法国与苏格兰两大近敌。 同时 , 伊丽莎白即位时 ,玛丽女王时期开始的英国作为西班牙的追随者卷入的与法国的战 争还没结束 ,加来已被法国夺回去。本来就已经破裂的英法关系如今更由于法国对苏格兰 女王的支持而更趋于恶化。 面对不利形势 , 伊丽莎白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充分显示了其外交才能和政治判断 力。她积极支持苏格兰新教徒在苏格兰发动的起义以牵制玛丽·斯图亚特。同时竭力维持 住英西的传统友谊以为自己找到一个足以对抗法国的强大的靠山。而腓力二世此时为了继 续控制英国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向伊丽莎白求婚 ,当然正中了伊丽莎白的下怀。腓力开出了 48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① 杨玉林 :《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山东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年第 4 期 ,第 41 页。 条件 :伊丽莎白必须信奉天主教 ,并在英国维持天主教信仰 ,伊丽莎白还须取得教皇的秘密 赦免。”① 伊丽莎白当然不会接受这一要求。更加上玛丽的悲惨经历伊丽莎白也是历历在 目。然而伊丽莎白并未断然表示拒绝。在与腓力及其派来的大使的周旋中 ,她尽可能地把 谈判拖延了将近四个月之久。伊丽莎白说 ,她必须和她的议会商量 ,但是腓力可以相信 ,如 果她要结婚的话 ,她就愿意挑选他。这个谎言使她得到一个月的喘息时间。当这一个月的 时间结束时 ,她又再次设法回避答复。3 月初 ,再也不能支吾搪塞了 ,她就宣称她不想结婚。 她极力说明 ,两国君主联姻中得到的好处 ,也同样可以从他们之间保持的良好友谊中得到。 腓力二世终于死心 ,最后与法国国王的女儿结婚 ,这在外交上对伊丽莎白来说是一个挫折 , 但却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聪明女人所能做的一切她的确都已经做到了。情势对伊丽莎白依 然有利 ,腓力二世的确如伊丽莎白所希望的继续与其维持可贵的友谊。因为腓力内心深处 也决不许苏格兰的玛丽登上英国王位 ,而使英国受控于法国 ,英法两国的结盟甚至合并将对 西班牙产生更为巨大的威胁。所以英西关系在伊丽莎白统治初期大抵顺利 ,基于自身利益 的考虑 ,腓力的确也为她作了几件好事 ,突出表现在他对罗马教皇的态度上。1560 年 ,庇护 四世派代表严令伊丽莎白回归天主教怀抱 , 腓力阻止了这一行为。“当整个欧洲愤怒地攻 击这位新教女王之时 , 腓力二世拖延执行罗马教皇的报复行动 ;1560 年 , 腓力二世在布鲁 塞尔下令阻止了一个正准备为难伊丽莎白的教皇特使的行动。”② 特伦托会议期间 ,英国天 主教避难者向议会呼吁革除伊丽莎白教籍 , 腓力又充当护花使者出面干预。 但伊丽莎白正是利用腓力二世向她求婚的大好时机 ,在与法国的谈判中 ,竟能不顾当时 英国的国力不振 ,兵少将寡的暂时困境 ,大胆把和谈推向濒临破裂的边缘。在刚刚重新失去 的加莱问题上 ,她宣称 :“朕决不能白白放弃自己的属地”③。法国权衡当时的国际形势 ,认 为如果英西联手 ,法国将是腹背受敌 ,于是决定让步。1559 年 4 月 2 日英法两国签定了《卡 托—康布雷西和约》,其中的第 7、9 条规定 :加莱名义上仍是英国的领土 ,但允许法国占领 8 年 ,到期归还 ,或者以 50 万克朗抵押。”④ 这一规定使英国在以后形势有利时可以随时收复 加莱 ,英国在加莱问题上确由于女王的婚姻外交成功地保住了面子。同时在苏格兰问题上 , 英国也获得重大进展。1560 年 7 月 ,英法正式签订《爱丁堡条约》,根据该条约 :“法国承认 伊丽莎白续承英国王位的权利 ,并规定佛朗西斯二世和玛丽女王将不再使用英国女王的纹 章和称号。”⑤ 法国与苏格兰对英国迫在眉睫的威胁开始缓解下来。 然而 ,随着英西两国政治上对立的发展 ,特别表现在对海外贸易路线的控制的经济竞争 的加深以及宗教信仰的相左 ,初期的友好关系终于走向敌对 ,甚至于兵戎相见。1567 年信 奉新教的尼德兰反抗宗主国西班牙谋求独立的革命爆发。同年 8 月 ,阿尔瓦公爵率领西班 牙军队前去镇压。如果强大的西班牙军队入主北欧 ,对英国的安全将是极大的威胁。这种 考虑直接导致了英国外交政策的全方位调整。从此英国开始实行联法制西的外交方针。此 58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① ② ③ ④ ⑤ 尼尔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传》,第 106 页。 夏继果 :《伊丽沙白一世时期英国外交政策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第 38、39 页。 邢来顺 :《伊丽莎白一世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98 页。 杨玉林 :《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第 42 页。 尼尔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传》,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 ,第 76 页。 时女王 37 岁了 ,但以婚姻为诱饵 ,依然是这位风华正茂的独身童贞女王的最佳方式。 早在 1568 年 , 就有人提出让法国的安茹公爵与女王结婚。当时伊丽莎白反映冷淡 ,但 1569 年 8 月 ,伊丽莎白向法国大使费内隆明确表示 :欢迎与法国王室联姻。考虑到英国的 国家利益 ,考虑到安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伊丽莎白一开始就很清醒 :与他结婚是不可 能的 ,然而作为男方 ,法国却是表现得无比得认真和投入 ,这自然又中了伊丽莎白的下怀。 她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繁琐细致的婚姻谈判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保持法国对英国的暂时的好 感和支持以对付西班牙。1571 年 4 月 13 日 ,法国开出了一长串总共是六点婚姻条件。一、 不能有任何与安茹信仰不一致的婚礼仪式 ;二、安茹与其家眷在英国有按他们的宗教进行礼 拜的自由 ;三、安茹在婚后马上被封为英国国王 ;四、英国每年给安茹提供 6000 万镑开支 ; 五、安茹之子将按财产所在地的法律继承父母双方的财产 ;六、如果伊丽莎白女王没有留下 后代且又先于安茹去世 ,安茹将继续拥有他的称号 ,享用他的收入。① 伊丽莎白的确对每一 条都作了认真的批示和答复。但她最后完全认可的仅仅是其中的第五条。事实上有关宗教 方面的条款她要么是明确拒绝要么是有所保留。显然女王的用意是主要以宗教为借口最终 拒绝了安茹的浪漫追求。连她的亲信大臣最后都明白了 :“女王从未倾心于结婚。”②1571 年 7 月 ,安茹公爵主动拒绝这一婚姻。婚姻谈判的确失败了 ,但目的却达到了。由婚姻谈判带 来的友好的氛围在继续 ,英法两国面对咄咄逼人的强大西班牙依然感觉有联合起来的必要。 特别是 1571 年 10 月以西班牙为首的欧洲神圣同盟在勒班陀附近的海战中摧毁了土尔其的 强大舰队之后 ,两国更是感觉到了西班牙的威胁。1572 年 4 月 ,英法两国终于签定了防御 联盟性质的布鲁瓦条约。这意味着女王婚姻外交目标的再次实现。 在 1572 年 8 月法国突然爆发针对新教徒的圣巴托罗缪节大屠杀之后 ,英国与法国之间 的关系一度趋于紧张 ,在英国国内发出了一片谴责法国政府 ,同情胡格诺教徒的呼声。相 反 ,与西班牙的关系一度趋向和缓。然而如前所述 ,西班牙与英国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诸 多矛盾终于还是必然要重新占据上峰。1578 年 8 月 ,葡萄牙国王在北非的一场战役中意外 身死莎场 ,由于其没有后代 ,1580 年 9 月 ,通过种种曲折和斗争 ,腓力二世被宣布为葡萄牙 国王 ,并于 1581 年 4 月获得葡萄牙议会的认可。西班牙的国内实力和海外领地都大大增 长 ! 他的总税入超过了所有其他欧洲国家的总和。③就在这种情势下 ,伊丽莎白女王进入了 其人生的最后一轮婚姻。 事实上 ,圣巴托罗缪节大屠杀一结束 ,法国为安抚英国的恐慌 ,国王亨利三世的另外一 位弟弟阿朗松公爵就被推出来开始接替其兄长安茹向伊丽莎白求婚。自然一开始女王的反 映有些冷淡。然而形势的发展终于使得伊丽莎白自己甚至举国都对阿朗松公爵热心起来。 由于阿朗松新教徒的身份 ,一开始英国国内的天主教徒臣民表示反对 ,现在 ,感受到西班牙 的威胁 ,也都表示支持女王的婚姻 ,毕竟 ,女王此时年华蹉跎 ,也该结婚了。然而 ,殊不料 ,女 王依然是拖延 ! 她要利用支持尼德兰革命的阿朗松打击西班牙的势力 ;甚至尽可能把法国 68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① ② ③ R. B. Wernham , Bef ore the A rmada The Growth of English Foreign Policy , 1485 - 1588 , London , 1966 ,p . 356. J . B. Black , The Reign of Elizabeth ,Oxford , 1959 , p . 153. 夏继果 :《伊丽沙白一世时期英国外交政策研究》,第 133、134 页。 拖入与西班牙的战争 ,而自己却能抽身事外 ! 于是她极力笼络阿朗松 ,一方面为他提供资金 支持他挑战西班牙 ;另一方面 ,给他写情书、当众吻他 ,甚至与他单独度过好多个情意绵绵的 浪漫夜晚。使年轻认真的阿朗松晕头转向 ,几乎完全倒向自己 ,但最终直到 1584 年 5 月阿 朗松去世 ,始终没有答应这场婚事。然而至此时 ,女王终于不得不亲自出兵干预尼德兰事 务。显然 ,这回伊丽莎白依然有利用阿朗松的一面。 此外 ,还必须指出 ,在伊丽莎白执政前期 ,外国王公贵胄向其求婚者络绎不绝。“仅 1559 年 10 月 ,大约有 10 或 12 个大使争取她的好感。”① 而崇尚现实主义政策的女王 ,从王 国的实际利益出发 ,也不愿轻易放过任何一次婚姻外交的机会。1559 年与苏格兰阿伦伯爵 之间的婚姻外交 ,使阿伦伯爵变成实现女王策略的一个小卒 ,女王由此而更加有力地支持了 苏格兰亲英国的新教贵族 ,鼓舞了他们反叛玛丽和腐朽的天主教的斗争。1563 年至 1570 年间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公之间时断时续的婚姻外交谈判 ,则带有较多的解决女王终 身大事及王位续承权的性质 ,但最终 ,也是由于宗教上的根本对立而没有成功。 五、对女王婚姻外交的总体评价 女王的婚姻外交对英国的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 际地位 ,有助于使英国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发展为一个在不久的将来足以同强大的海上 霸主西班牙相抗衡的国家。 首先 ,由于女王成功的婚姻外交和贤明的国内政策 ,使英国终伊丽莎白执政的几十年 , 基本上避免了当时几乎困扰西欧其他各大国的内战和外争 ,英国于是享受到了一段难得的 和平与稳定发展的时期 ,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迅猛的发展正有赖于由女王所营造的这么一 种和平。与同时期的法西两国相比 ,且由于婚姻外交有效地避免了战争 ,英国节省了大量 的军费开支。 其次 ,往往是在开展婚姻外交的时候 ,是女王在个性、人格和威望方面发挥得最为淋漓 尽致的时候。女王进行婚姻外交 ,不仅使外国的王公贵胄围绕着她 ;而且国内的贵族臣民 , 由于对女王终身大事及王位续承问题的关注也追随于她左右。在施展其婚姻外交时 ,女王 充分显示了其远远超出于当时的贵族臣民的深谋远虑和智慧。同时 ,婚姻外交给英国带来 的明显和巨大的利益 ,终于能为其一度迷惑不解的臣民所认识。这些 ,无不起到大大提高女 王在普通民众、新旧贵族中的地位的作用。女王正是通过她的婚姻外交 ,充分地展现了她的 光芒四射的女性身份 ,赢得了其臣民对她的深深的爱戴甚至迷恋 ,为其专制君主的身份锦上 添花 ! 而这又反过来充分地调动了其贵族臣民效忠于女王和效忠于英国的耿耿忠心。相比 之下 ,同一时代中没有哪一国的臣民能象英国臣民那样如此发自内心地热爱他们伟大的女 王 ,在所有的时代中似乎也难以再发现有比她更为卓越的女性。女王统治的成功之处实在 可以于其婚姻外交的实施中见其一斑 ! 再次 ,在国外 ,英国女王联合法国甚至利用法国以对抗西班牙的策略使庞大的正日趋衰 78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 ① 尼尔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传》,第 82 页。 弱的西班牙疲于应付 ,捉襟见肘。到 1588 年英西海战前夕 ,由于女王多年的苦心经营 ,英国 恰如一轮初升的红日 ;而此时的西班牙 ,貌似强大 ,实则已日薄西山。英国最终决定性地摧 毁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此时 ,连当时仇视英国的罗马教皇斯科特五世也不得不承认 :“她是 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如果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天主教徒 ,她是决不会有任何敌对势力的。⋯⋯ 她统治得那么成功 ,而她不过是个女人 ,一个半岛上的统治者 ,她却使西班牙 ,法国及其他所 有的欧洲人惶恐不安。”① 伊丽莎白统治的成功及其所奠定的英国的国际地位为日后英国 成为海上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 ,就其对外交史的意义来说 ,伊丽莎白初期联西制法 ,最后联法制西 ,在欧洲诸大国 之间谋求一种势力的均衡。说其事实上开创了英国近代以来独立自主的均势外交的优良传 统也并非过分。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 ,我们或许也应正视到伊丽莎白婚姻外交的另一面。首先 ,伊丽莎 白作为封建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 ,毕竟是封建专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代表。她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包括 其婚姻外交 ,尽管部分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但也不可能不反映出封建主 阶级的根本利益。她当时选择的婚姻外交的对象尽管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 ,但并不符合英 国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和价值理念。资产阶级作为新教主义者希望女王未来的丈夫是位新 教徒 ;然而 ,象腓力、安茹等等绝大多数求婚者都是天主教徒。新教徒出于怀疑忧虑曾经一 度为此在伦敦甚至全国形成骚乱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国内政局的稳定。其次 ,本质上为 政治服务的婚姻外交 ,尽管涉及好几个国家 ,持续 20 多年 ,但女王由于始终举棋不定 ,终致 岁月蹉跎 ,年华老大 ,最后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童贞女王”,都铎王朝也因 此而断统 ,王位续承问题成为以后英国政局多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 ,总体说来 ,女王的婚姻外交本质上符合其外交政策总目标 ,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实 为当时欧洲甚至世界外交史上的极富特色和成果的一章 ,也是女王本人对英国外交历史做 出的一大贡献。 (作者朱青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邮编 :325035) (责任编辑 :于  沛) (责任校对 :王  凌) 88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① 杨玉林 :《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第 43 页。 historiography ,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 and composes the important branch of it . The Character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First Urban Reform of Canada / / L i Wei At the turn of 19th and 20th century Canadian cities carried out a reform in government form , urban facilities , city plan and housing program as well as social assistance and welfare. After int roducing its basic measures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s of the reform from three aspects : it was led by businessmen and professionals ; cities learned experiences f rom America and Britain according to what they needed ; public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ity facili2 ties supplemented each other. The article maintains that the city administ rative mechanic based on the interests of businessmen as a whole could let this class promote economy in the favorable environment . However , the reform overemphasized efficiency while ignoring social justice. On the Diplomacy of Marriage of Elizabeth Ⅰ/ / Zhu Qi nghai This essay gives a systematic discussion on the famous marriage diplomacy of Elizabeth Ⅰ, the last queen of the Tutors of Britain. First , it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of Britain in economy and politics during the period ; Second it discusses the international position and the general aim of the diplomatic policy of Britain at that time ; Third it analyzes her personal quality and par2 ticular experience ; Fourth , it discusses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marriage diplomacy of Eliza2 beth Ⅰ; Fifth , it gives a general evaluation of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queen’s marriage diplomacy. So the practice of the marriage diplomacy is not only suitable with the situatin but actively pushes forward the general aim of the diplomatic policy. Historiography and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Situation / / Xiao Hongf a Today’s China i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hina. Wanting to know today’s China , we have to know the historical China first . Therefore ,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situation to a large extent is educating citizens through teaching Chinese history. The extent of education is vast and rich ,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 , historical process , cultural t raditions , national spirit , ethics and moral and patriotism and so on. The function of it will be great . The Capital ist Path , or the Path of Genesis of Capital ist Production of Western Europe ? / / L i X uez hi “I thus expressly limited the‘historical inevitability’of this process to the countries of Western Europe”, which said by Karl Marx normally explained by the inland academia as fol2 lows : Marx’s st ress on the“historical inevitability”of capitalist path or social pattern expressly limited to the countries of Western Europe demonstrates his recognition of multi - linearity and 951SUMMARIES OF THE MAIN ARTICL ES
本文档为【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333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8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9-21
浏览量: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