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举报
开通vip

鉴别诊断焦虑性神经症:广泛的、持续性的焦虑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表现的神经症。特点 :广泛焦虑:1)焦虑情绪体验: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大祸临头2)焦虑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急性惊恐发作:突然发生、反应强烈、常有濒死感,终止亦迅速。 恐怖性神经症:特点: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很痛苦,伴有显著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对所怕环境主动回避,影响社会功能。分类:1)场所恐怖症(单一场所):包括广场恐怖症、旷野恐怖症2)社交恐怖症3)单一恐怖症。与精神障碍、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强迫性神经症:特...

鉴别诊断
焦虑性神经症:广泛的、持续性的焦虑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表现的神经症。特点 :广泛焦虑:1)焦虑情绪体验: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大祸临头2)焦虑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急性惊恐发作:突然发生、反应强烈、常有濒死感,终止亦迅速。 恐怖性神经症:特点: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很痛苦,伴有显著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对所怕环境主动回避,影响社会功能。分类:1)场所恐怖症(单一场所):包括广场恐怖症、旷野恐怖症2)社交恐怖症3)单一恐怖症。与精神障碍、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强迫性神经症:特点:1)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2)一定有自我强迫与反强迫造成精神痛苦。与精神障碍、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相鉴别。 躯体化形式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特点:1)对健康过虑2)对身体过分关注3)感觉过敏或疑病观念(妄想除外)。与精神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躯体疾病相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心境障碍):特点:1)兴趣减低或丧失2)对前途悲观3)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三低“: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与迟缓。 神经衰弱: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焦虑症相鉴别。 人格障碍: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焦虑性神经症:广泛的、持续性的焦虑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表现的神经症。特点 :广泛焦虑:1)焦虑情绪体验: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大祸临头2)焦虑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急性惊恐发作:突然发生、反应强烈、常有濒死感,终止亦迅速。 恐怖性神经症:特点: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很痛苦,伴有显著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对所怕环境主动回避,影响社会功能。分类:1)场所恐怖症(单一场所):包括广场恐怖症、旷野恐怖症2)社交恐怖症3)单一恐怖症。与精神障碍、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强迫性神经症:特点:1)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2)一定有自我强迫与反强迫造成精神痛苦。与精神障碍、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相鉴别。 躯体化形式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特点:1)对健康过虑2)对身体过分关注3)感觉过敏或疑病观念(妄想除外)。与精神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躯体疾病相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心境障碍):特点:1)兴趣减低或丧失2)对前途悲观3)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三低“: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与迟缓。 神经衰弱: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焦虑症相鉴别。 人格障碍: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焦虑性神经症:广泛的、持续性的焦虑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表现的神经症。特点 :广泛焦虑:1)焦虑情绪体验: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大祸临头2)焦虑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急性惊恐发作:突然发生、反应强烈、常有濒死感,终止亦迅速。 恐怖性神经症:特点: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很痛苦,伴有显著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对所怕环境主动回避,影响社会功能。分类:1)场所恐怖症(单一场所):包括广场恐怖症、旷野恐怖症2)社交恐怖症3)单一恐怖症。与精神障碍、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强迫性神经症:特点:1)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2)一定有自我强迫与反强迫造成精神痛苦。与精神障碍、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相鉴别。 躯体化形式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特点:1)对健康过虑2)对身体过分关注3)感觉过敏或疑病观念(妄想除外)。与精神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躯体疾病相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心境障碍):特点:1)兴趣减低或丧失2)对前途悲观3)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三低“: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与迟缓。 神经衰弱: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焦虑症相鉴别。 人格障碍: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焦虑性神经症:广泛的、持续性的焦虑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表现的神经症。特点 :广泛焦虑:1)焦虑情绪体验: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大祸临头2)焦虑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急性惊恐发作:突然发生、反应强烈、常有濒死感,终止亦迅速。 恐怖性神经症:特点: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很痛苦,伴有显著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对所怕环境主动回避,影响社会功能。分类:1)场所恐怖症(单一场所):包括广场恐怖症、旷野恐怖症2)社交恐怖症3)单一恐怖症。与精神障碍、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强迫性神经症:特点:1)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2)一定有自我强迫与反强迫造成精神痛苦。与精神障碍、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相鉴别。 躯体化形式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特点:1)对健康过虑2)对身体过分关注3)感觉过敏或疑病观念(妄想除外)。与精神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躯体疾病相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心境障碍):特点:1)兴趣减低或丧失2)对前途悲观3)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三低“: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与迟缓。 神经衰弱: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焦虑症相鉴别。 人格障碍: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会谈注意事项:1)态度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言语组织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生硬,以免引起误解。 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失误:避免1)为什么的问题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4)修饰性反问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诊断:1)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2)分析其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分析去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4)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的矛盾:如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言后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咨询师对求助者评价语求助者自我评价)等。使用面质注意: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攻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可用尝试性面质。 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表现为对某种焦虑的回避或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表现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表现有:沉默、寡语和赘言,以沉默最为突出。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应对阻抗的要点:1)解除戒备心理2)正确进行诊断和分析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阻抗原因: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者对抗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移情: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移情分为负移情和正移情。处理:移情是治疗过程中的过度症状,咨询师应该鼓励求助者继续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求助者在充分宣泄情绪后,会感到放松,再经咨询师分析,得以领悟后,心理症状会逐渐化解。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难以处理移情现象,可以转介给其他咨询师。 心理咨询效果作用机制:1)宣泄求助者的情绪而缓解压力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指导3)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5)通过学习与训练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各种咨询方法有效性的共同因素: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冬季,积极态度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会谈注意事项:1)态度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言语组织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生硬,以免引起误解。 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失误:避免1)为什么的问题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4)修饰性反问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诊断: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2)分析其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分析去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4)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的矛盾:如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言后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咨询师对求助者评价语求助者自我评价)等。使用面质注意: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攻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可用尝试性面质。 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表现为对某种焦虑的回避或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表现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表现有:沉默、寡语和赘言,以沉默最为突出。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应对阻抗的要点:1)解除戒备心理2)正确进行诊断和分析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阻抗原因: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者对抗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移情: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移情分为负移情和正移情。处理:移情是治疗过程中的过度症状,咨询师应该鼓励求助者继续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求助者在充分宣泄情绪后,会感到放松,再经咨询师分析,得以领悟后,心理症状会逐渐化解。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难以处理移情现象,可以转介给其他咨询师。 心理咨询效果作用机制:1)宣泄求助者的情绪而缓解压力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指导3)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5)通过学习与训练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各种咨询方法有效性的共同因素: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冬季,积极态度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本文档为【鉴别诊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5642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10-17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