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

举报
开通vip

智障儿童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要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新格 局。在现阶段,大多数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部分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已成为普通学校、普通班中的一员, 与正常儿童一起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这种形式已逐渐被学校、社会、家庭所接受。但根 据一些调查报告和研究资料表明,由于随班就读的一些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致使大部分智力落后儿童只具备了“随班”这种形式,而未获得“就读”的实质。要真正达到随班就读 的效果,就有必要正视和研究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并...

智障儿童
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要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新格 局。在现阶段,大多数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部分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已成为普通学校、普通班中的一员, 与正常儿童一起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这种形式已逐渐被学校、社会、家庭所接受。但根 据一些 调查报告 行政管理关于调查报告关于XX公司的财务调查报告关于学校食堂的调查报告关于大米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和研究资料表明,由于随班就读的一些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致使大部分智力落后儿童只具备了“随班”这种形式,而未获得“就读”的实质。要真正达到随班就读 的效果,就有必要正视和研究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学活动,从而 把他们统一于同一教学进程中,逐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尽量使智力落后儿童赶上正常儿童的学习。 这种研究和利用个体差异,在同一教学进程中实施的个别化教学就是智力落后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 最优化模式。 一、创设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外在条件 马克思在论述劳动活动时指出,没有必要的条件,劳动过程就要么完全不能进行,要么只能是不完全地 进行。同样,要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就必须首先分析与课堂教学过程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外在条件,这就 是:可供选择的教学物质条件、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正常儿童的认同态度等。如果不遵循并优化这 些条件,那么教师对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切努力都会是毫无成果的。 1、最优化的教学物质条件 教学物质条件属于学校的硬件设施范围。设备精良的教室是保证取得最优成 果的教学物质条件。在当今时代,传统的仅凭口耳直接传授的方式已难以达到现代教育要求的程度,更 难以适应有智力落后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的要求。因此优化教学媒体的问题目前已成为学校硬件建设的 关键。由于随读的弱智儿童自身的缺陷,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等特点更显示出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重要性来。它不仅可以给学生以间接的经验,也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反应,引起 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感情的参与。学校甚至有时还应为有多种残疾的弱智生配备其随读所必须的特殊 设施,以保证随班就读的顺利开展。因此,在确定要开展随读的班级之后,就需要就课程的内容及随读 生的特点为该班准备相应的教学物质设备。 2、教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接纳态度 这里不涉及到教师应具备的特教基本知识和实施教学的基本技能,单从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态度来看,教师对他们出自内心的积极的接纳态度是他们能够在随班就读这种形 式下接受合适的教育的最起码的先决条件。因为教师的期待和态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自己的教 学行为,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自我观念的发展。 3、正常儿童的认同态度 受接纳和被尊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基本情感体验,包括弱智儿童在内。 同正常儿童一样,他们也需要有参加儿童群体生活的机会,需要一种与同伴们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尊 重不受孤立的和谐氛围。因此,在随班就读形式中,教师除了自己完全而非勉强地接纳那些智力落后的 学生外,还应在班上创设一种积极的气氛,使智力落后儿童完全融合到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集 体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正常儿童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和引导,这包括:与智力落后儿童友好交 往(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社会互动的需要,我们不只要跟正常人友好交往,同时对智力落后儿童也能 应对得体);与智力落后儿童一起学习、讨论、游戏;观看有关智力落后儿童的影片或录相片等等。目 的在于使正常儿童在了解的基础上与智力落后儿童主动接触、交往,最终达到互相的认同。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基础--学习动机的培养 人的行为总是与动机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对于随班就读的智力落后儿童来说,教师在他们的学习 活动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也就是他们的学习动机不足。因此,如何激发和维持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动 机,便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首要任务。 1、提高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期望值 罗森塔尔的一个实验(Rosenthal & Jacobson 1968) 表明:教师的 期望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教师期望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值 越高,学生便愈有可能获取成功。 具体地讲,教师的期望具有以下神奇的效能:首先,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心态 一方面期望能使教师更 多地关注智力落后儿童,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另一方面,智力落后儿童也会从教师那里获得心理上的 慰籍,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态度。其次,可以影响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 小学阶段,教师以其人格力 量极大地影响着每个孩子,教师能够善待智力落后儿童,抓住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予以及时的表扬, 课堂上不厌其烦的暗示启发等都会影响到每个正常儿童,使之效法,逐渐形成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接纳帮 助、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和谐的班级环境。 特殊教育基本方针: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 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 上教育 (智障儿童的特点) , 1,弱智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他们 一般有如下一些心理特点: 知觉方面: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内容笼统而不精确。整个知觉显得较正常儿童 明显迟钝。 记忆方面:再现中会发生大量歪曲和错误,支离破碎,缺乏逻辑、意义和联系;识记速度缓慢, 记忆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不稳定。 言语方面:言语出现迟,发展缓慢;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词义含糊,不能清楚、明确地表 达自己的想法,词不达意。 思维方面:判断力差,不能完整地认知客体,缺乏概括能力;难以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特别 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能力差,考虑问题不合逻辑;数的概念掌握困难,简单的计算亦难完成。 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难于分配注意。 个性方面:情绪紧张、压抑,消极沮丧或喜笑失度;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 做事难以坚持到底。性格极其孤僻。 从上述说明可见,弱智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整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 都很低下。 , 面对智障儿童,如果认为他们的脑袋不正常,无需思想教育,只是一味地教给他们知识,提高他们 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怎么能行呢?因此,加强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提高智障儿童的思想 素质是当前每一位特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认识活动方面的障碍,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较差,加上语言系统功能不完 善,所以在他们的人格结构中较高级的成分,如道德感、信仰、世界观、理想等等往往是非常薄弱 的。人们认为"教也没有用,干脆不教了"固然不可取,然而,以为企图通过简单的言语指导的形式来说服、教育他们,就可以确立他们的道德观念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智障儿童比起正常儿童更难适 应周围环境,更难在家庭、学校或在同龄儿童中取得平等地位,为了争取自己所希望的东西,为了 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不得不经常运用消极的补偿机制(如:报复、迎合奉承等)。只有在特 殊教育机制的条件下,采用积极的补偿教育的方法,在教师的正确、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才能使 这些儿童重新获得运用积极的补偿机制的能力,去补偿自己的缺陷,发展良好的人格特征。人格中 的高级结构的形成首先要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一正确途径才能逐步实现,良好行为的养成是 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下面就结合站在培智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实践体会来谈谈对智障儿童的 思想教育问题。 一 、持之以恒,培养智障儿童的良好习惯。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完成某种行为或动作的需要。一种行为或动作经过实践训练,可以成为一个人 的需要,发展为他的习惯。如果说培养良好习惯对于正常儿童非常重要,那么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 意义就更加重要了。著名的早期智力落后教育家E?谢根,早在十九世纪初就深刻地指出,习惯就是 智力落后儿童的一切,就是使他们或者得救,或者毁灭的一切。他的这个看法是相当有道理的。习 惯的形成,在智障儿童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培养良好习惯是形成智障儿童道德、文化需要和性 格的基础性工程。 对智障儿童,一提要求就叫他们去落实于行动是绝对不行的。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很低,在他们根 本不理解老师说的是什么的时候,怎么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呢?有时他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老师,好像正在专心听着老师的话,实际上他们可能什么也没听懂。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极差, 单靠语言来指挥他们是根本不行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时,不能简单地提 要求,而一定要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到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课内的、课外的, 全方位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分解模仿,逐步深化。 例如,在向学生提有关课堂纪律的要求时,把抽象的语言叙述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使他们能够 模仿的动作,而且是极简单又易于做到的动作,一点一点地训练他们。然后在巩固的基础上再加入 新的内容,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自觉地进行有意练习习惯成自然",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也是一点一点地教,一天一天地慢慢养成的。 2 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要辨证地看人,要及时抓住智 障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使之得以充分发挥,还要善于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行中,发 掘转化的信心,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真诚的表扬激励,是对智障生巨大的鼓舞。但同时我 们也不能姑息他们的错误,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扬其长,克其短,不断进步。 3 健全集体,环境熏陶。 学生在学校、在班级中生活,学校和班级是一种集体。如果说智障孩子的习惯只是使自己的行动自 动化,那么一个集体或一个社会的习惯势力,对人则具有无比强大的影响力量。就培智学校的校风 和班风而言,它不仅能够促使集体成员良好的品德习惯的确立和定型,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改造那 些与良好集体行为相违背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以身作则,在学校和班级中树立好学生榜样,把他 们的照片贴出来,把他们的行为图文结合展示,在校园里创设随时随地都有教育学生的好时机、好 环境,把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之中。有蓬勃向上的集体环境熏陶,我们对智障儿 童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见成效。 二 、遵循规律,抓住机遇,玩中觅教。 "玩"是儿童的天性,他们为了玩有时会连吃饭、睡觉都不顾了。教师要是和孩子们一起玩,马上就 会受到他们的欢迎。智障儿童也一样爱玩,只是不太会玩,不知道该怎么玩。如果没有人指导,他 们在"玩"中不仅会出现许多问题,而且也让教师失去了许多教育他们的良好机会。如果我们在课间 或活动时能坚持与智障孩子一起玩,带领他们玩,不仅使师生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而且有利于 观察智障儿童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对弱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特教工作者,要 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的特点与爱好,善于抓住机遇觅教。例如课间、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班 级活动、外出游览活动等每一个有利时机,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游戏之中,让智障儿童在信任老师、 愿意亲近老师的前提下接受相关教育,这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教育家大桥正夫说:"受到 学生爱戴和亲近的老师,或是朝气蓬勃,襟怀坦白,与孩子同游戏的教师。是教育技术高明的老师。 显然,这种教师对儿童的态度是充满爱的,宽容的,热忱的,有理有节的?quot;利用智障儿童爱动、 争强、乐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内、外适当地开展竞赛性和游戏性的练习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欢 乐的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三 、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参与教育,增强思想教育力量。 当智障儿童进入到培智学校以后,教师要负起主要的教育责任,但是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正如苏 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 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 远不够的,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配合,则教育是事倍功半。所以,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密 切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它承担起世代延续的重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生一世的。对于智障 孩子来说,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能补偿他们的缺陷,使身 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 下载关于七一讲话心得体会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到发展;反之,则是进一步加深他们 的缺陷,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些孩子一生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的父母手中。很多家长不肯把智障 小孩送到培智学校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片面地认为进了培智学校便是给小孩贴了一个标签。那是错误的,是偏见。 孩子是智障儿这的确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既然已经生下了他(她),就应该像对待正常儿童那样 对待他,甚至更加关心他,照顾他的特殊需要,不溺爱,不歧视。有些家长把智障小孩送上了培智 学校,便认为我已交了钱,教育小孩全是老师的责任了。对于老师反映的小孩在校表现视作老师无 能告状",对于要求家长加强配合教育的话语当作是耳边风,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如果我的小孩 行为好的话,还用送来培智学校上学吗?"家长的态度如何,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关系重大,如果学生在学校已形成的良好品德行为,回到家里得不到更好的巩固和延伸,已经取得的教育训练 效果将会成为泡影。因此,我们对智障儿童的补偿教育、矫正教育,都必须把工作做到儿童的家庭 中去,努力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长成为教师?quot;帮手",使家庭教育 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家长学校是培训家长的社会机构,特教学校要定期的有计划的向家长传授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 验,教给家长一些教育方法。定期上课的家长学校是最佳选择。还没有建立家长学校的特校,则要 定期的召开有关学生的家长会,会上要做这样几件工作: (1)向家长讲清本学期的教育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 (2)介绍每个孩子在校的表现。 (3)让孩子向家长做学习汇报表演。 (4)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5)请家长给学校和老师提意见或要求。 除此之外,在平时也要主动与家长电话、信件联系,进行家访,互相了解情况,交换意见。教师在 有意识向家长传授教育理论的同时,还要讲一些有关智障儿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让家长明确应该 做哪些事情。这样,使家长不但树立参与教育的观念,而且增强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如此,确保学 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十九世纪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埃墨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这里的教育当然也包含了智障教育。我们把这里?quot;尊重学生"广泛地解释为对智障儿童的理解、 信任和爱。"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地发现智障孩子所具有的许多宝贵的品质和特殊的智慧,就会像熟练 的地质工作者经过勘探能发现地下的宝藏一样。"正常的儿童需要爱,而智障儿童更需要爱。我们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对智障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注意到他们的心理 特点,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去培养他们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提高智障儿童思想素 质,使之走出学校以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 四.家长对智力落后儿童应有的态度 (1)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不存侥幸: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医学上也称精神发育迟滞,这是客观存在,是活生 生的现实,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违背科学而相信迷信,怨天自责,自寻烦恼,更不能心存侥幸,认 为是“大器晚成”而耽误了孩子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唯一能改变孩子现状的办法就是尽早发现问题,早期治疗, 早起干预,早期训练,这对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 (2)客观评价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存过高的要求,也不悲观放弃:有的家长心情过于急切,想很快见效或恢复正 常儿童的水平。这是不现实的。教育要有一个过程,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量的积累,才能有所变化,而这 个变化是指与孩子自身相比。茅教授曾讲过,早期干预不是要把孩子变成正常,而是提高孩子自身的潜能。也不 能悲观放弃,一棵小树需要浇水,除虫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正常的孩子也需要从小培养才能顺利成才更何况 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弱势孩子呢!因此,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更需要关爱,需要尽早接受适合的高质量的教育, 才能弥补缺陷,开发潜能。 (3)孩子早期干预的效果与家长的积极配合紧密相关。有的家长认为早期训练孩子是学校的事,送入学校就万事 大吉,从不过问孩子的情况,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孩子还小,家长是第一启蒙教师,智障的孩子更需要细致的关 爱。家长的力量是单一的,学校的力量也是单一的,只有两个力量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放下包袱,乐观面向未来: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项目负责人杨焕明教授曾说“人类基因千变万化,正是因为 有了这些残疾人将那些导致残缺的基因表达了出来,人类才有可能变得更加健康。是他们用自己的痛苦承担了人 类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你作为一个残疾人的母亲是荣光的,因为你承担了痛苦,你蕴涵着博大的母爱,你是 了不起的母亲。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对残疾人态度会更加关爱,更加尊重。 一.残疾儿童的基本概况 1.残疾的概念和我国残疾人的基本概况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我国对残疾人的定 义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定义是一致的,即: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 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为残疾人。我国依据五类 残疾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分类,即:肢体、视力、听力、智力以及精神病患者五类。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五类残 疾人的总数约为6000余万,其中智力残疾1182万,而0-14岁智力残疾儿童是627万,占残疾儿童总数(0-14岁总数为950万)的65.96% 。儿童智力低下的患病率为1.07%。北京市残疾人62万,智力残疾6万人,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每年新增残疾儿童20万,其中68%是智障儿童。 这些数字说明残疾人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涉及众多家庭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 的社会问题。 2.智障程度的分类 (1) 轻度:(级别:四级) 智商(IQ)由50-70至大约75 (2) 中度:(级别:三级) 智商(IQ)35-40或40-55 (3) 重度:(级别:二级) 智商(IQ)20-35或25-40 (4) 极重度:(级别:一级)智商(IQ)20或25以下 3.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 残疾人的特殊教育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我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 国,自古就有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特殊教育发展滞后。建国以后, 特别是近2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特殊教育事业,特别是智力发育迟缓儿童 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大都是学龄智障儿童的9年义务教育和一些成年智障人士的托养机构,而对于 学龄前或已达到入学年龄但因其智力低下并未达到入学能力的儿童的教育问题仍是一个盲点。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茅于燕教授总结了十余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写出了我国专门指导智力落后儿早 期训练的专著,即《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手册》,并组织了智障儿童的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于1986年创办了北京市第一所专门接受智障儿童早期训练的学前教育幼儿园,即“北京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 从此,智障儿童也能和同龄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得到早期潜能开发的教育机会,享有同一片蓝天。 2001年国务院批准并转发了教育部、国家计委、民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卫生部、税务总局、中 国残联等9个部委关于“十五”期间推进特殊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 学前教育”,可见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纳入了国家教育改革的体系中,成为国 家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智力落后儿童的基础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发展极不平衡,智障儿童的幼儿入学率较低。 二.智力落后的多种原因 造成智力落后的原因十分复杂,刚才茅教授已经介绍了很多造成儿童智力低下的多种病因,并特别介绍 了唐氏综合证。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0余种原因,而这些原因也只能说明一小部分较为严重的智力落后 的成因,绝大部分智力落后的成因还不是很清楚的。这就是常说的“原因不明”。 “原因不明”分两层意思,两个含义: 1.无明显原因:有些家长从家庭成员到旁系都无患病史,从怀孕到生产也无异常,孩子在学前无明显 体证,但感到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说话发育慢,走路比同龄孩子迟等等,但俗语说,“大器晚成”, 也没在意。可是到了孩子上学年龄时,才发现孩子不会数数,语文学习困难等,经儿童医院检查才知道 孩子精神发育滞迟,父母也说不清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原因不明”。 2.原因很多,相互交错,不知何种原因为主要病因:如,有的家长说这孩子早产,发过烧,难产,脐 带缠颈,煤气中毒,抽过风,也曾摔过;或说送到农村扶养,或受过惊吓;或家长有吸烟,吸毒,喝酒, 药物滥用等不良生活习惯等等多种因素,而究竟有是哪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家长没有认真经医生诊断或 经诊断也难以说清。目前,人类对大脑的研究尚还有相当长的艰难研究路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水平 尚未发展到能阐明一切病因原理的程度。因此,此类情况也归为“原因不明”。 三.早期干预 1.早期干预的概念: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训练活动。它主要针对发育 偏离正常,发育迟缓儿童,通过这种教育的实施,可望使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和能力有所提高,获得一定 的生活能力和技能,待他们到学龄阶段,可以继续接受特殊教育或普通教育。 早期干预的目的是力求尽可能扭转偏离正常的方向,也就是说,通过特殊教育的措施,使发展偏离正常的儿童的潜在智能得 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早期干预的方法:早期干预既然是在丰富环境中的教育训练活动,这就必须要有一个适合儿童的快 乐环境,如,“新运养育院”就是为智力发育迟缓儿童营造的丰富环境。另外,有组织、有目的教育活 动就是选用合适的教材,即,茅教授主编的《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手册》,运用集体教育、个别训练、 集体活动(包括各种校内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三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3.早期干预的效果:早期干预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运”18年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早期干预对智力落后儿童是非常重要的,效果是显著的,令人激动的。有的孩子4岁了还不会说话,多动,烦躁,自理能力差,但是通过在“新运”一段时间的训练,会发音了,有的还会说儿歌;还有的 孩子5岁了听不懂任何指令,任性,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后来经过训练,他听懂了,会写字了,生 活能基本自理了等,每当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老师和家长都激动不已,不可思议。类似的例子很多, “新运”18年来,共培训500余名智力落后儿童,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可 以进入培智小学继续学习,智力程度轻的儿童还能随班就读,表现良好。“新运”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 界的关怀下,在茅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和家长的信赖和赞 誉,多年来多次被各级政府部门评为先进机构,成为智力落后儿童学前教育训练的宣传窗口。如,1996年被国家教委、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中残联评为全国康复训练先进集体,2001年被朝阳区残联,2002年被北京市残联,北京市人事局评为先进集体,2004年我院同时被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事局, 北京市教委等评为民办先进幼儿园。我们非常感谢各级政府对智障儿童教育事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 四.智障儿童的早期干预与正常儿童早期教育的异同 1. 共同点: (1) 从教育是改变受教育的行为这个意义来看,对智障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正常儿童的早期教育是 相同的,都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加于儿童的教育措施。 (2) 直观教学:都强调游戏、活泼的直观的教学原则。 2. 不同点: (1) 教材不同:智障儿童的教材内容浅,起点低,一些推理,思考的部分未包含。其内容包括有 集体教育,个别训练,和集体活动三方面内容。集体教育是指儿童在老师的组织下,完成一定的教育目 标,使他们在认知、精细、大运动、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启发,提高各方面的潜能。通过 集体教育活动还能改善智力落后儿童的不良行为,提高注意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个别训练是针对 智力落后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他自身发展的教育训练计划,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亲切温馨的教 育训练,促进儿童潜能的最大可能的开发,这也是对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集体活动 (包括校内外各种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能使偏离正常行为的儿童缩短与普通儿童的距离, 使他们在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感受快乐,提高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三种方法的结合是使智力落后儿童多方位,多角度得到满足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使他们能超越障碍,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 (2) 教学方法不同:a. 教师照顾要广泛,要想多种方法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b. 儿童的语言水平不一, 教师要用多层次,多样化的语言进行统一内容的教学,要求智障儿童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 c.更多使用直观教具;d.允许少数多动儿童走动;e.多用表扬要有物质刺激物;f.内容要多次重复,上百或上千次;g.每个儿童都有单独的教学计划,一周为一个单元,进行评价;h.及时反馈;i.及时强化;j.定期测试智商 五.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 1. 心理发展特点 (1) 发展的起点迟;(2)发展的速度慢;(3)最终达到的水平低 2. 感觉和知觉特点 (1) 感知客观世界的信息少,只能感知课题的部分属性,而且不准 (2) 感知的速度缓慢 (3) 颜色视觉发展缓慢 (4) 辨别声音的能力差 (5) 缺乏感知的积极性 3. 记忆特点 (1) 识记新材料缓慢(4-5岁要重复500-800次才能说一个汉字) (2) 保持不牢固 (3) 再现或回忆不全面,不准确 (4) 有意识的记忆差,机械记忆较好,而他们的记忆与他们的情绪有关 六.智障儿童的语言特点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热门交往的工具。一般儿童1岁半开始语言发展,而智障儿童80%有语言缺陷,往往家长是到3-4岁还不会说话才发现有问题,有的甚至终生没有语言。其特点如: (1) 开始说话晚,一般4岁后开始说1-2个字 (2) 口齿不清 (3) 理解语言的能力强于表达语言的能力 (4) 连说2个字以上是难点 (5) 语言类型简单 (6) 重复语言 (7) 发音不准 七 智障儿童的思维特点 (1) 简单,直观的概括 (2) 正确归类能力差 (3) 不理解因果关系 (4) 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思维方式刻板,不会举一反三 八.智障儿童的情感与意志特点 (1) 情感幼稚,不稳定,会突然“大哭大笑” (2) 表露在外,内心体验不深刻 (3) 情感体验的迁都与外界袭击强度不协调 (4) 情感调节差,只受机体的需要和激情支配很难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行为标准来调节和控制 (5) 高级情感发展迟缓,如,荣誉感,责任感等精神需求 (6) 有病态情感,如尖叫,哭嚎,发怒,或情感淡漠 (7) 个人意志行动差,自卑,遇到困难就放弃 九.智障儿童的个性和社会行为的特点 (1) 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有限,参与活动少,心理发展迟缓,个性发展受限,缺少鲜明的个性 (2) 独立性差 (3) 相互关系简单, 很少主动与人交往 (4) 任性,固执 (5) 是非观念薄弱 (6) 易受暗示 (7) 常有不可遏制的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十.自闭症儿童的特点 1. 定义: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广泛发育障碍的一种病症。他们不仅存在社会交往, 交流和兴趣行为的异常,而且大多数还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目前病因不确定,没有对症的有效药物治疗, 早期干预是能改善他们行为异常和开发潜能的有效方法。 2. 特点: (1) 不能与人建立关系,对物体的兴趣比对人的兴趣大得多,没有说话得概念 (2) 语言能力差,有鹦鹉学舌得特点 (3) 不愿与人交流,即使能说话也不交流,只识自己的话,自言自语,或只能背记忆的广告词 (4) 常用错代词“你”,“我” (5) 行为刻板,无变化 (6) 重复玩一种活动,具有破坏行为 (7) 有的有超常的记忆能力 (8) 外貌长相与普通孩子一样,甚至有的很漂亮 四.家长对智力落后儿童应有的态度 (1)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不存侥幸: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医学上也称精神发育迟滞,这是客观存 在,是活生生的现实,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违背科学而相信迷信,怨天自责,自寻烦恼, 更不能心存侥幸,认为是“大器晚成”而耽误了孩子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唯一能改变孩子现状的办法 就是尽早发现问题,早期治疗,早起干预,早期训练,这对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 (2)客观评价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存过高的要求,也不悲观放弃:有的家长心情过于急切,想很快见 效或恢复正常儿童的水平。这是不现实的。教育要有一个过程,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量的积累, 才能有所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指与孩子自身相比。茅教授曾讲过,早期干预不是要把孩子变成正常,而 是提高孩子自身的潜能。也不能悲观放弃,一棵小树需要浇水,除虫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正常的孩 子也需要从小培养才能顺利成才更何况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弱势孩子呢!因此,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更 需要关爱,需要尽早接受适合的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弥补缺陷,开发潜能。 (3)孩子早期干预的效果与家长的积极配合紧密相关。有的家长认为早期训练孩子是学校的事,送入 学校就万事大吉,从不过问孩子的情况,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孩子还小,家长是第一启蒙教师,智障的 孩子更需要细致的关爱。家长的力量是单一的,学校的力量也是单一的,只有两个力量合起来才能形成 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放下包袱,乐观面向未来: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项目负责人杨焕明教授曾说“人类基因千变万化,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残疾人将那些导致残缺的基因表达了出来,人类才有可能变得更加健康。是他们用自 己的痛苦承担了人类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你作为一个残疾人的母亲是荣光的,因为你承担了痛苦, 你蕴涵着博大的母爱,你是了不起的母亲。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对残疾人态度会更加关爱,更 加尊重。 , 对于智障儿童应该是医学诊疗、康复训练、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综合的进行,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他的方法去对待。总得来 说,轻度的以文化教育为主,以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为目标;中度的康复训练和文化教育基本均等分配,低龄时应是康复比 重大一些,大龄时自然文化教育就多一些了,但是何时二者都不能放松其一,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向自食其力的方向 努力。而重度的就是医疗和康复训练占大比重了,以训练他们的生理功能和培养部分自理能力为目标,尽量减轻家庭人力上的负担。 面对智障儿童,如果认为他们的脑袋不正常,无需思想教育,只是一味地教给他们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怎么能行呢? 因此,加强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提高智障儿童的思想素质是当前每一位特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认识活动方面的障碍,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较差,加上语言系统功能不完善,所以在他们的人格结构中较高级的 成分,如道德感、信仰、世界观、理想等等往往是非常薄弱的。人们认为%26quot;教也没有用,干脆不教了%26quot;固然不可取,然而,以为企图通过简单的言语指导的形式来说服、教育他们,就可以确立他们的道德观念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智障儿童比起正常儿童更难适应 周围环境,更难在家庭、学校或在同龄儿童中取得平等地位,为了争取自己所希望的东西,为了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不得不经常运 用消极的补偿机制(如:报复、迎合奉承等)。只有在特殊教育机制的条件下,采用积极的补偿教育的方法,在教师的正确、耐心、细致 的指导下,才能使这些儿童重新获得运用积极的补偿机制的能力,去补偿自己的缺陷,发展良好的人格特征。人格中的高级结构的形成首 先要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一正确途径才能逐步实现,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下面就结合站在培智教育教学工作 第一线的实践体会来谈谈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 一 、持之以恒,培养智障儿童的良好习惯。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完成某种行为或动作的需要。一种行为或动作经过实践训练,可以成为一个人的需要,发展为他的习惯。如果说培养 良好习惯对于正常儿童非常重要,那么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意义就更加重要了。著名的早期智力落后教育家E?谢根,早在十九世纪初就深刻地指出,习惯就是智力落后儿童的一切,就是使他们或者得救,或者毁灭的一切。他的这个看法是相当有道理的。习惯的形成,在智障 儿童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培养良好习惯是形成智障儿童道德、文化需要和性格的基础性工程。 对智障儿童,一提要求就叫他们去落实于行动是绝对不行的。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很低,在他们根本不理解老师说的是什么的时候,怎么 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呢?有时他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好像正在专心听着老师的话,实际上他们可能什么也没听懂。智障儿童 的抽象思维能力极差,单靠语言来指挥他们是根本不行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时,不能简单地提要求,而一定要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到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课内的、课外的,全方位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分解模仿,逐步深化。 例如,在向学生提有关课堂纪律的要求时,把抽象的语言叙述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使他们能够模仿的动作,而且是极简单又易于做到 的动作,一点一点地训练他们。然后在巩固的基础上再加入新的内容,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自觉地进行有意练习习惯成自然%26quot;, 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也是一点一点地教,一天一天地慢慢养成的。 2 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任何事物都是%26quot;一分为二%26quot;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要辨证地看人,要及时抓住智障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优 点和长处,使之得以充分发挥,还要善于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行中,发掘转化的信心,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真诚的表扬激励, 是对智障生巨大的鼓舞。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姑息他们的错误,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扬其长,克其短,不断进步。 3 健全集体,环境熏陶。 学生在学校、在班级中生活,学校和班级是一种集体。如果说智障孩子的习惯只是使自己的行动自动化,那么一个集体或一个社会的习惯 势力,对人则具有无比强大的影响力量。就培智学校的校风和班风而言,它不仅能够促使集体成员良好的品德习惯的确立和定型,而且能 够潜移默化地改造那些与良好集体行为相违背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以身作则,在学校和班级中树立好学生榜样,把他们的照片贴出来, 把他们的行为图文结合展示,在校园里创设随时随地都有教育学生的好时机、好环境,把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之中。有 蓬勃向上的集体环境熏陶,我们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见成效。 二 、遵循规律,抓住机遇,玩中觅教。 %26quot;玩%26quot;是儿童的天性,他们为了玩有时会连吃饭、睡觉都不顾了。教师要是和孩子们一起玩,马上就会受到他们的欢迎。智 障儿童也一样爱玩,只是不太会玩,不知道该怎么玩。如果没有人指导,他们在%26quot;玩%26quot;中不仅会出现许多问题,而且也让教师失去了许多教育他们的良好机会。如果我们在课间或活动时能坚持与智障孩子一起玩,带领他们玩,不仅使师生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而且有利于观察智障儿童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对弱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特教工作者,要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的特点与 爱好,善于抓住机遇觅教。例如课间、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外出游览活动等每一个有利时机,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游戏 之中,让智障儿童在信任老师、愿意亲近老师的前提下接受相关教育,这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教育家大桥正夫说:%26quot;受 到学生爱戴和亲近的老师,或是朝气蓬勃,襟怀坦白,与孩子同游戏的教师。是教育技术高明的老师。显然,这种教师对儿童的态度是充 满爱的,宽容的,热忱的,有理有节的?quot;利用智障儿童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内、外适当地开展竞赛性和游戏性的练习 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欢乐的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三 、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参与教育,增强思想教育力量。 当智障儿童进入到培智学校以后,教师要负起主要的教育责任,但是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26quot;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26quot;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配合,则教育是事倍功半。所以,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密 切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它承担起 世代延续的重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生一世的。对于智障孩子来说,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能补偿他们的缺陷,使身心得到发展;反之, 则是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缺陷,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些孩子一生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的父母手中。很多家长不肯把智障小孩送到培智学校 读书,片面地认为进了培智学校便是给小孩贴了一个标签。那是错误的,是偏见。孩子是智障儿这的确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既然已经生 下了他(她),就应该像对待正常儿童那样对待他,甚至更加关心他,照顾他的特殊需要,不溺爱,不歧视。有些家长把智障小孩送上了 培智学校,便认为我已交了钱,教育小孩全是老师的责任了。对于老师反映的小孩在校表现视作老师无能告状%26quot;,对于要求家长加强配合教育的话语当作是耳边风,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26quot;如果我的小孩行为好的话,还用送来培智学校上学吗?%26quot;家长的态度如何,对智障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关系重大,如果学生在学校已形成的良好品德行为,回到家里得不到更好的巩固和延伸,已经取得 的教育训练效果将会成为泡影。因此,我们对智障儿童的补偿教育、矫正教育,都必须把工作做到儿童的家庭中去,努力优化家庭教育的 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长成为教师?quot;帮手%26quot;,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家长学校是培训家长的社会机构,特教学校要定期的有计划的向家长传授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教给家长一些教育方法。定期上课 的家长学校是最佳选择。还没有建立家长学校的特校,则要定期的召开有关学生的家长会,会上要做这样几件工作: (1)向家长讲清本学期的教育工作计划。 (2)介绍每个孩子在校的表现。 (3)让孩子向家长做学习汇报表演。 (4)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5)请家长给学校和老师提意见或要求。 除此之外,在平时也要主动与家长电话、信件联系,进行家访,互相了解情况,交换意见。教师在有意识向家长传授教育理论的同时,还 要讲一些有关智障儿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让家长明确应该做哪些事情。这样,使家长不但树立参与教育的观念,而且增强教育好孩子的 信心。如此,确保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十九世纪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埃墨森说过:%26quot;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26quot;这里的教育当然也包含了智障教育。我们把这里?quot;尊重学生%26quot;广泛地解释为对智障儿童的理解、信任和爱。%26quot;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地发现智障孩子所具有的许多宝贵的品质和特殊的智慧,就会像熟练的地质工作者经过勘探能发现地下的宝藏一样。%26quot;正常的儿童需要爱,而智障儿童更需要爱。我们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对智障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注意到他们的心理特点,采 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去培养他们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提高智障儿童思想素质,使之走出学校以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本文档为【智障儿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5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