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举报
开通vip

论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严 澜 【 】 【 】 摘要 关键词 苏轼的文学作品以其豪迈的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散文,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的 散文媲美。其中,苏轼以史论散文大露峥嵘,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的论 证,形成了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和观点独特,富创造性的艺术特色,不但给宋代 散文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还对明清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轼;史论散文;艺术特色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无锡 )214021 史论是由文人对前代历史的 记...

论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严 澜 【 】 【 】 摘要 关键词 苏轼的文学作品以其豪迈的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散文,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的 散文媲美。其中,苏轼以史论散文大露峥嵘,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的论 证,形成了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和观点独特,富创造性的艺术特色,不但给宋代 散文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还对明清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轼;史论散文;艺术特色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无锡 )214021 史论是由文人对前代历史的 记载与总结而产生的一种文体, 是一种最富主观色彩,文学性质 很高的评论文体。史论的发展贯 穿着我国各个朝代,春秋时代的 左史、右史、春秋开启了后世史 论的思维模式,汉代司马迁所著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创立了“太史公曰”的范 式。到宋朝时,科举考试由重诗 赋转向重经义策论,形成了议论 风气鼎盛、论政氛围弥漫的文化 氛围,史论文章得到了广泛的发 展,“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 章八大家。”仅苏洵、苏轼、苏 辙父子三人就有史论百余篇。苏 轼作为宋代文坛巨匠,诗文创作 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 轼史论不同与一般泛泛之论,而 是史论中含思辩之美,文章多雄辩 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 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 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具有独 特的艺术特色。如苏轼的《论管 仲》、《留侯论》、《贾谊论》 等等。 苏轼文学强调文学的独创 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苏轼在 《答谢民师推官书》中说:“大 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 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认 为,文章好比行云流水,开始并 无固定的目标,常常是该行就 行,不得不止就止,这样的文章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史论 散文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 洪《跋东坡池录》说:“其文涣 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 亦自然成文。” 苏文的另一大艺术特色是 “辞达”。在《答谢民师书》 中,苏轼对古代的“辞达”理论 进行了新的诠释。“夫言止于辞 达,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 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 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 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 乎?是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 文不可胜用矣。”这里的辞达不 同于孔子所说“辞达而已矣”, 孔子所谓“辞达”,原只是指用 文字清楚地表述事实与思想,而 苏轼所谓系风捕影般的求物之 妙,是要求作文者在物了然于 心,即具有观察、观赏、识别的 能力的前提下,使物了然于口与 手,是把一种以个人内在感受为 基础的很高的艺术境界作为“辞 达”的要求。 苏轼史论散文多以谋政、奏 议、进策为主,素有战国纵横家 之风,气势雄放,造语精警,另 一方面,由于苏轼不同于其他文 学家的艺术修养,使得苏轼的史 论散文更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 如的艺术特色。 这一特色在《论管仲》中有 着充分的体现,《论管仲》一文 先是借孔子之言:“齐桓公九合 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以春秋时 “管仲相桓公,辞子华之请”为 引子,高度评价了管仲的辅助之 功、盛德之事。而后列举了《春 秋》以下齐桓公不杀田敬仲、楚 成王不杀晋公子重耳、汉高祖不 杀吴王等七人之盛德史实,以与 汉景帝杀周亚夫、曹操杀孔融、 晋文帝杀稽康等八人之背德行 径,形成前后对比。最后总结这 些历史事件,从而得出“吾以谓 天下如养生,忧国备乱如服药。 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 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 药在已病之后。今吾忧寒疾而先 服乌喙,忧热疾而先服甘遂,则 病未作而药已杀人矣。彼八人 者,皆未病而服药者矣。”的治 国之道。即治国如养生,养生应 注重日常细节,仔细调理呵护, 警慎为上,不能病未作而下药, 治理国家也是如此,治国应谨慎 的制定治国方略和措施,以仁治 国,以“盛德”得民心,而不能 “以鞅鞅”、“以名重”、“以 族大”、“以谣言”,甚而至于 “以谶”而杀无辜。整篇文章中 心突出,结构严谨,意旨鲜明, 先写实,再对比,后论史,层层 推进,多举实例,精于议论,完 全体现了苏轼史论散文雄奇纵 恣、舒卷自如的艺术特色。 1.纵横捭阖,挥洒自如 2.观点独特,变幻且富创造性 南方论刊·2006年第11期 文化长廊 90 苏轼史论散文往往就常见的 事实翻新出奇,以独特视角切 入,得出意外结论。如《贾谊 论》:西汉初期的贾谊才华横 溢,正直且勇于大胆改革,因受 到权臣们的嫉恨和排挤,被贬外 放,致使在而立之年抑郁而终, 一直被后世所同情和哀悼。而苏 轼的《贾谊论》前半部分则给予 了完全相反的观点。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 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娇君子之所 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 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 负可致之才,而率不能引其万一 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 自取也。”“若贾生者,非汉文 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 也。”即认为贾谊的遭贬被黜有 着他自身的原因,文章批评贾谊 虽有才能却不能审时度势,不懂 得掌握表现才能的分寸与时机, 主动的去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 文章后半部分却转入了人君应如 何对待人才的问题,“古之人有 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 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 其用。古今称符坚得王猛於草茅 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 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 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 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 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 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 为贾生者,以仅其所发哉!”, 认为正因为贾谊这样的臣子,所 以为人君者,若非睿智知才之 能,则不能使之为国所用,与前 半部分对贾谊的分析呼应,构成 了一个完整的主题,文章跌宕起 伏,别有新意。 又如《留侯论》,苏轼的 《留侯论》充分体现了苏文恣肆 变幻的艺术风格,一直得到后世 的广泛赞誉。王慎中:“此文若 断若续,变幻不羁,曲尽文家操 纵之妙”;杨慎《三苏文范》: “东坡文章如长江大河,一泻千 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 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 陈述叙事,留侯一论,其立论超 卓如此”;金圣叹《天下才子必 读书》曰:“此文得意在‘且其 意不在书’一句起,掀翻尽变, 如广陵秋涛之排空而起也”。 《留侯论》评论的是历史人 物张良,但并未对张良进行全面 评述,而是以史例为根据,借史 推论。张良是高祖谋臣,辅佐高 祖得天下,位极人臣,一生事迹 多不胜数。文章选取“老人授 书、桥下取履”的事件,得出张 良幼时受圯上老人启迪以能忍, 后为谋臣教高祖以能忍为策。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 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 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 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 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 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子房 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 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 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 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 就人事,故曰:‘孺子可教 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 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 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 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 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 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 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 子房其谁全之?”文章以“忍” 为轴,强调“忍小忿而就大 谋”,贯穿史实,独茧抽丝,反 复论证。 王基伦在《苏轼史论散文与 本事,本意的研究》中提到,史 论作者具有阅读者和作者的双重 身分,是在阅读古籍文献的基础 上书写阅读经验的作者,面对古 籍所呈现的事实与意旨,他如何 认定采信或是予以否定驳辩?一 般“客观的”阅读,把文献作者 记载时的本意当作文本的唯一意 义,认为通过阅读,达到符合原 文献作者本意的对文本的理解, 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为达此目 的,读者所要做的就是设身处 地、重复文献作者的思想和行 动,复制出文献作者的本意。因 此,尊重历史事实的叙述,是阅 读初始的基本态度。而随着历史 的演进,人们在不断反观历史的 过程中,总是在吸收那些对当下 有用的经验与教训,史论便成为 议论文之一体,写作目的无一例 外地要针对时政而发,于是阅读 文献史书的目的,绝不止于被动 接受而已。他们希望从旧有典籍 中找出新的诠释意义,给予当代 政治环境崭新的思考。因此我们 发现北宋史论讨论的古代人物或 事件,大多集中在国君、大臣身 上,尤其三代圣王的淳美之治更 是心向往之的论述重点。 因此,虽然苏轼的史论散文 中所存在的一些历史重构一直为 后世所弊病,但是鉴于史论的文 学范畴及其与历史著述的不同, 这些方面不但可以被理解,甚至 可以认为是苏轼在串联史料、填 补历史模糊方面的独到和成功之 处。 3.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责编/ 韩 江 校对/黄一举 [1] 苏轼. 答李端叔书. 苏 东坡全集[M]. 广州:珠海出版社, 1996; [2] 曾枣庄. 苏文汇评[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0; [3] 李道英:《唐宋古文研 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2年; [4] 郭预衡.北宋文章的两个 特徵[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3 期; [5] 谢敏玲:《苏轼史论散文 研究》,第2章第1节,页24-27; [6] 王水照.宋代散文的技巧 和样式的发展.唐宋文学论集6,齐 鲁书社,1984年; [7] 罗斯宁等编著.宋辽金元 文学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 社,1999; [8] 黄海章.中国文学批评简 史 [M].广 州 :广 东 人 民 出 版 社,1981; [9] 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史 [M].北 京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1981; [10] 周先慎.苏轼散文赏析 集[M].成都:巴蜀书社,1994。 严澜,女,无锡 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 向:中国古代文学。 91
本文档为【论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007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1-05-23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