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

举报
开通vip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目录821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821.1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821.1.1商丘中心城区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的背景821.1.2整体水系连续性的界定821.1.3加强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概述821.2水系“不通”的表象及原因831.2.1水体受阻的表象及原因831.2.2生态廊道及亲水岸线的阻塞841.3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规划策略841.3.1整体水系布局结构规划851.3.2水系三线控制861.3.3水系的供水水源保证891.3.4各水系现状及...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目录821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821.1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821.1.1商丘中心城区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的背景821.1.2整体水系连续性的界定821.1.3加强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概述821.2水系“不通”的表象及原因831.2.1水体受阻的表象及原因831.2.2生态廊道及亲水岸线的阻塞841.3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规划策略841.3.1整体水系布局结构规划851.3.2水系三线控制861.3.3水系的供水水源保证891.3.4各水系现状及控制要求2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河岸的自然形态研究93932.1商丘河道和河岸的基本情况及问题932.1.1状态评价962.1.2生态效益评价962.1.3视觉美学评价1002.1.4功能评价1022.2国内外河道河岸整治和管理经验1022.2.1国外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现状1032.2.2国内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现状1032.2.3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实例研究1052.3河道生态整治对策1052.3.1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概念1062.3.2相关依据1062.3.3规划原则1062.3.4主要规划内容1082.3.5在城市防洪和水位变化的情况下治理河流与水际的策略1113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研究1113.1湿地系统的基本概念1113.1.1概念1113.1.2功能1143.1.3类型1153.1.4湿地的研究历史1163.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分析1163.2.1生态修复治理策略分析1173.2.3案例分析1193.3人工湿地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策略1193.3.1商丘水环境恶化成因1193.3.2水环境保护目标1203.3.3提出商丘市水环境治理策略1213.3.4物理-生物-生态水环境治理技术详细内容1213.3.5市区范围各水系具体解决方法1254城市绿色文化遗产廊道研究1254.1城市发展与水系的关系1254.1.1城市发展与水系关系概述1254.1.2商丘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1264.2绿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1264.2.1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与文化线路1274.2.2绿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1284.2.3商丘与绿色文化遗产廊道1304.3以水为依托的整体性保护措施5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研究1311315.1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的必要性1315.2城市绿地系统分类1315.2.1绿地系统现行分类标准1315.2.2商丘市各类绿地建设现状1325.2.3商丘市各类绿地规划要求1335.3公园绿地的控制引导1335.3.1上海市控规准则借鉴1335.3.2商丘市公园绿地现状与规划概况1355.4附属绿地的规划引导1376城市生态水系规划案例专题1376.1苏州河水系规划案例1376.1.1水系生态治理1386.1.2水系城市经营1406.2安阳市城市水系环境规划案例1406.2.1城市水系防洪排涝工程规划1416.2.2城市水系景观环境规划1426.2.3城市水系污染治理规划1426.2.4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1426.3保定市大水系建设案例1436.3.1总体思路1436.3.2城市水系格局1446.3.3城市水系建设工程1446.4东营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1446.4.1规划概念1456.4.2生态网络规划1456.4.3绿色通道规划1466.5案例小结1466.5.1经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1476.5.2规划建议149附表城市现状绿地编号及面积一览表1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1.1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1.1.1商丘中心城区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的背景商丘市自古水系发达,水网密布,但在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激增、工业的发展、人为的破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陈旧,致使曾经孕育过灿烂商火文化的水系,目前大多已不堪重负。堤防溃毁,河床堵塞,渐趋枯竭,日积月累的垃圾和大量排入的废污水,使原本清澈的水体大都蜕变为臭水沟,水体周边环境日益恶劣,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极大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且每到汛期,城市防洪形势严峻,市区内涝灾害频繁,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防御洪涝灾害。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水系生态环境质量,使之朝良性方向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着力打造魅力、宜居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指引下,商丘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围绕“水通、水清、水美”的具体目标,对市区内的水系建设进行了统筹安排,力求建立安全合理的水系生态格局,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商丘新的地域空间特色及城市文化,同时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有序发展的城市结构,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整体水系的连续性即“水通”是“水清”和“水美”的前提和依托。1.1.2整体水系连续性的界定加强整体水系的连续性是指,通过对水系生态结构中的水体、岸线和滨水区三者统筹考虑、统一控制,消减人为阻隔和自然淤塞,实现水体、滨河生态廊道、岸线的通畅。整体水系的连续性的界定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1)整体性在水系生态结构中,水体、岸线和滨水区三种空间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水系保护规划中应统一考虑水域控制线滨水绿化控制线、滨水建筑控制线控制、水质保护及生态保护。通过水域控制线的界定保护水体的连通性、形态的完整性,从而促进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建立。通过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的界定建立河流缓冲带,形成一定宽度河流廊道。水域控制线滨水绿化控制线的界定限制了建设活动,从而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基本条件,并与水质保护相互促进,达到保护水系的目标。而滨水建筑控制线范围的界定是为了控制和引导滨水用地的开发建设。同时,要形成可持续的水系生态环境,保证其整体连通性是基本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证水体、绿带和生态廊道的畅通;二是保证河道、岸线及滨水区断面上的连通性,尽可能减少人为的阻隔。(2)连通性要形成可持续的水系生态环境,保证其连通性是基本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上保证水体、绿带和生态廊道的畅通;二是保证河道、岸线及滨水区断面上的连通性,尽可能减少人为的阻隔。(3)生态性保护水系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并为景观、游憩提供基本的环境品质是水系保护规划的根本目标。在规划中应首先考虑恢复河流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以满足净化水体、涵养水体、恢复植被等环境需求。从而促进生物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恢复稳定的食物链及生物多样性。1.1.3加强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概述1、整体水系的连续性即“水通”,是“水清”和“水美”的物质前提和基础。2、水系的连续性是建设生态景观廊道、生态湿地系统的依托,是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的重要一环。3、水系的连续性是保证城市河道防洪排涝功能的需要。1.2水系“不通”的表象及原因根据上文对于整体水系连续性的界定。研究中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和细致的分类总结,将水系“不通”的表象分为两类。一、水体阻塞;二、生态廊道及亲水岸线阻塞。1.2.1水体受阻的表象及原因(1)水系内水量较少,水源缺乏,上游来水不足。汛期雨量充沛时,尚不能有效拦蓄,河网水系呈干涸或半干涸状态。(2)部分河段没有连通,部分河段被建筑侵占,水系没有构成完整生态系统。(3)河道狭窄,河床淤积情况严重,有的河段碎砖瓦砾等垃圾任意倾倒现象严重,加上河中有机物沉积,致使河床逐年淤积,影响河水流动。(4)现存水闸由于没有正确的调度运行方式,使得市区水系统产生“肠梗塞”现象。1.2.2生态廊道及亲水岸线的阻塞(1)部分河流拥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大面积的滨水区域成为空置地或者被私自占用。(2)部分河段堤岸采取完全硬化的做法,滨水空间不连续,缺乏完整的步行系统,缺少沿河绿化,亲水性不强。(3)现状河道两侧城市用地大多与河道景观关系不协调,没有形成和谐的呼应关系1.3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规划策略规划中主要采取三项主要手段强化和维护整体水系的连续性,分别为:通过加强河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系结构;通过“三线控制”,对河道、岸线及滨水区用地进行统一控制;通过雨水综合利用、污水再生利用、外来水利用的措施保证水源供应。1.3.1整体水系布局结构规划商丘中心城区水系总体布局为“环片相连,心脉相通”,打造体系完整的生态循环水系结构。规划结构概念来自于生命体的启示,即把商丘水系统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污水处理厂犹如生命体的“绿心”,对污水进行处理;滨河湿地犹如生命体的“绿肾”,能净化污水和雨水;各条带状河流就如同“主动脉”,联系绿心和绿肾,是水系统的骨架;循环中水管道就如同“次动脉”,而污水管网、雨水管网、排水提升泵站等构成生命体的“静脉系统”。eq\o\ac(○,1)“环”——城市水系外环城市水系外环由古宋河、包河、田落沟、东沙河、中水河、忠明和下段以及古城湖水系构成,保证各水系的联通。水系外环上设置水闸,洪水期通过包河、东沙河与古宋河泄洪,古城湖调蓄。外环内部的水系都可取消防洪功能,作为城市景观水系,最大程度满足市民亲水的需求。eq\o\ac(○,2)“片”——城市水系循环片区依托城市水系外环和市区6个污水处理厂,规划12个水系循环片区(其中4个为河流自净片区)。每个水系循环片区由污水处理厂、中水管道、河流、生态湿地及排水提升泵站组成。通过污水厂的处理和河流及生态湿地的自然净化,使得水质达到规划标准并保证足够的生态水量。eq\o\ac(○,3)“心”——绿心和绿肾在水系循环片区中,污水处理厂起到“绿心”的作用,通过污水厂的处理,将污水处理为中水,并通过中水管道将部分水量返回到河流及湿地中进一步净化;滨河人工湿地起到“绿肾”的作用,通过人工湿地自身的净化功能,将中水和收集的雨水净化。通过绿心和绿肾的双重净化,保证商丘生态水系统中的水质和水量。eq\o\ac(○,4)“脉”——城市主干水系城市主干水系是城市生态水系统的“主动脉”。包括古宋河、包河、东沙河、周商永运河、康林河、忠民河、万堤河、蔡河和中水河。这些城市主干水系联接绿心和绿肾,是生态水系统的骨架。1.3.2水系三线控制1.3.2.1三线控制原则水体总体布局必须将水系及其滨水功能区作为整体进行保护,包括水体、岸线和滨水区,并按水域控制线、滨水绿化控制线、滨水建筑控制线三个层次进行控制。eq\o\ac(○,1)水域控制线:受保护水域的范围应包括城市水系的所有现状水体和规划新建的水体,并通过划定水域控制线进行控制。,划定水域控制线宜符合下列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1.有堤防的水体,宜以堤顶临水一侧边线为基准线划定;2.无堤防的水体,宜按防洪、排涝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标准所对应的洪(高)水位划定;3.对水位变化较大而形成较宽涨落带的水体,可按多年平均洪(高)水位划定;4.规划的新建水体,其水域控制线应按规划的水域范围线划定。水域控制线区域内不得占用、填埋,必须保持水体的完整性。人为阻断的河流要恢复河道,保证水体连通。拆除侵占河道的建筑,保留现状中的湿地和漫滩;更多地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与水的和谐关系,使生态型河道更加符合现代都市特色,充分地发挥河网水系系统的综合功能。河道水域控制线的平面控制要素包括河道中心线,河道两侧河口控制线;立面控制要素主要是河道断面控制,是根据水利规划确定的河道过水能力要求而拟定的最小河道断面,一般概化为梯形断面来进行控制,即由河底高程、河底宽度、河道边坡和河口高程等主要要素组成。eq\o\ac(○,2)滨水绿化控制线:滨水绿化控制线为水体周边绿化用地范围线,按照不同滨水功能区保护和利用的需要规定,并符合如下规定:1.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陆域和水生态保护范围的陆域应纳入滨水绿化控制区范围;2.有提防的滨水绿化控制线应为堤顶背水一侧堤角或其防护林带边线;3.无堤防的江河、湖泊,其滨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控制线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4.沟渠的滨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控制线的距离宜大于4m;5.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滨水滨水绿化控制线应按现有滨水空间格局因地制宜进行控制;6结合城市道路、铁路及其他易于标识及控制的要素划定。7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内的绿化应有足够的公共性和连续性,并宜结合滨水绿化控制线布置滨水道路。eq\o\ac(○,3)滨水建筑控制线:滨水建筑控制线应根据水体功能、水域面积、滨水区地形条件及功能等因素确定。滨水建筑控制线与滨水绿化控制线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并明确该区域城市滨水景观的控制要求,符合如下规定:1.滨水建筑控制线一般不宜突破城市主干道;滨河路或滨湖路作为城市主干道的,其滨水建筑控制线范围为该主干道离河一侧一个街区;2.滨水建筑控制线距滨水滨水绿化控制线的距离不小于一个街区,但不宜超过500m;3.沟渠两侧是否控制滨水建筑控制线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滨水绿化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小于40m的可不控制滨水建筑控制线。1.3.3水系的供水水源保证1.3.3.1城市水系水源概况图1.3.2水系“三线”控制图根据商丘市域水资源概况,商丘全市天然水资源总量为22.8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外来水资源8.46亿立方米(包括引黄量),允许引黄6.5亿立方米。天然水资源多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2.3万立方米,亩均水资源235立方米,为全省亩均水资源量490立方米的48%,为全国亩均水资源量1755立方米的13.4%。人均水资源372.7立方米,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650立方米的57.4%,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700立方米的13.8%。而商丘市区的各条水系均已严重污染,可见商丘市既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同时又有水质型缺水的特征。1.3.3.2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参照商丘市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商丘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河湖沟渠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城市绿化用水量。规划生态环境需水量(1)生态环境需水量表1.3.1河湖沟渠生态环境需水量(考虑总规中各排水分区范围内的河段及河塘生态蓄水量) 名称 汇流水系长度(市区长度) 河渠口宽(m) 水深(m) 实际水面宽度(m) 水面(万m2) 景观蓄水量(万m3) 包河 上下游共12819 60(58) 3.5 48 61.53 215.355 运河 18418 60 3.5 48 88.41 309.435 古宋河 6275 41(57) 3.5 39 24.47 85.645 万堤河 7745 20.3 3.1 14.3 11.90 36.89 蔡河(上) 9031 20.5(30) 2.5 20 17.16 44.62 蔡河(下) 24.2(30) 2.7 18 0 康林河 7000 25(27) 3 17 11.9 35.7 忠民河 15689 32(23) 3.5 20 31.37 109.795 东沙河 6466 64 3.5 56 36.21 126.735 规划湖面 2.5 344.63 861.575 其他小型沟渠河塘 2.5 12.048 30.12 合计 1855.866参考周边城市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商丘市的具体情况,以水体蓄水量的1.5倍保证水系生态环境需水量,故规划确定河湖沟渠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水系水体蓄水量的1.5倍,1855.866万m3×1.5=2783.799万m3。(2)城市绿化用水量参考《商丘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绿地用水按50万m3/km2,据《商丘市城市绿地规划》2020年规划绿地量共计为18km2,故生态环境需水量预计为:2020年:预计生态环境需水量为18km2×50万m3/km2=900万m3;以上总计:2020年预计中心城区生态水系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684万m3。1.3.3.3生态环境用水的调配根据缺水类型的划分标准,商丘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同时也具备水质型缺水的特征。城市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的新增需求,总体上不能再依靠扩大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规模,而只能依靠节水、污水再生利用、雨洪水,以及境内地表水及跨地区调水等综合措施予以解决。除境内地表水外,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雨水和适当调用的境外地表水作为水系环境的用水水源。生态环境用水遵循雨水→污水再生利用水→境内地表水→境外地表水的使用先后顺序。(1)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理论分析城市雨水是指城市雨水管网覆盖地区的雨水量,有时还包括城市上游地区汇入城区的雨洪水量。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雨洪视为负担,一排了之,结果造成地表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下游低洼地的灾害。城市一方面为解决日益增长的雨水径流而要投巨资建设庞大的雨水排放系统;一方面却为水资源的短缺而忧心忡忡。城市雨水是一种经济、宝贵的淡水资源,如果在城市规划中统筹考虑,合理利用,不仅可增加地表水面积,涵养地下水源,而且可减少城市雨水系统的容量,降低雨水管道的建设、运行费用,减轻城市水涝危害,同时又能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建立和完善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势必成为现代化城市的考量指标。雨水是轻污染水,除初期径流受到部分污染外,后期径流污染很少,比处理轻污染的生活污水更经济、简便易行。据国外研究资料,雨水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OD)较低,溶解氧接近饱和浓度,钙含量低,总硬度小,几乎没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其它理化指标也优于可回用的生活污水的水质,经简单处理后,便可用于市政杂用水和工业用水,且处理工艺流程简单,水质更可靠,细菌和病毒的污染率低,出水的公众可接受性强。确立雨水资源化概念,在城市工程建设中,遵循雨水资源综合利用在先、渗透回补地下水次之、超出环境容量排放居后的原则,贯彻雨洪收放并举,排滞相宜的策略,即:将汛期降水收集处理储存后,用于市政杂用,或作为水景用水,或直接回灌地下水,促进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之间的互动,维持城市水循环系统的相对平衡,促进城市水环境生态化。规划措施规划并建设城市雨洪水利用系统,制定相应的雨洪水利用管理条例,促进商丘市雨洪水利用工作快速发展:eq\o\ac(○,1)雨洪调蓄措施以规划的城市水系作为调蓄雨洪的首要设施,使城市水系在满足防洪排涝前提下,尽量扩大蓄水容量,并且完善相应收水管网的建设。结合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修建人工水景,汛期将水景作为雨水集蓄池,集蓄雨水。结合道路两侧绿地建设,应因地制宜地修建200~1000m3大小不等的雨水集蓄池。露天式集蓄池除补充大气水分、涵养地下水外,可兼作消防应急水源;封闭式集蓄池所汇集雨水经除砂→沉淀→除油处理后,可为市政杂用水水源。新植草坪应低于路面,在大型草坪的中心地带可适当建设人工湖,以起到更大拦蓄雨洪水作用。新建住宅小区、办公庭院和工业园区,可实行强制性滞蓄雨水措施,例如要求修建人工蓄水池等。eq\o\ac(○,2)雨水下渗措施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尽可能减少硬化面积,增加绿地面积,减少雨水径流,加大雨水下渗。利用道路、广场的修建改造,通过采用增加绿化面积、铺装透水性强的行道地砖等措施,减少地表径流,加大雨水下渗。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应改水泥硬化为多孔砖或草皮砖硬化,以此加大雨水下渗量。规划发展一些雨水入渗设施,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eq\o\ac(○,3)应加强城市绿地、公园及风景旅游区的雨水利用系统建设结合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自然水体、人工水体及雨水集蓄池的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公园及风景旅游区的雨水利用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湖、集蓄池、人工湿地、天然洼地、坑塘、河流、沟渠几者之间的有效联系,建立一种良性的雨水资源的动态平衡。以上措施可增加地面的雨水渗透率,将地面径流入渗地下,在控制径流汇集、减小洪峰流量的同时,使地下水得到补给,使遭到破坏的水环境系统得到恢复,同时也起到阻止地面沉降、补给水系环境用水的作用。(2)污水再生利用理论分析与城市供水量几乎相等的城市污水中,只有0.1%的污染物资,其余绝大多数是可再生利用的清水,水是不可替代、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处理技术也比较成熟,基建投资比远距离引水经济得多。当今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时,城市污水都被选为可靠的第二水源,在未被充分利用之前,禁止随意排到自然水体中去。污水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污水再生利用的最大用户是农业用水,在城市的最大用户是工业用水,其次是生活杂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污水再生利用应确保水质水量安全可靠。污水再生利用污水处理达标后的中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水源。6座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营后,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66万吨。通过输水渠道分配给运河、包河等,在河道节制闸的调节下,水量可满足要求。汛期雨水利用量根据当时的状况定,可对中水水源做必要的补充。1.3.3.4生态环境用水的水量平衡(1)雨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商丘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将扩大到164.3km2。而市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41mm,全年可利用量按降水的40%计算,除去初期径流10%后,约为266.76mm,则全年可利用雨水总量约4382.8668万m3,折合为12万m3/日,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厂的供水规模,综合效益相当可观。(2)再生污水量估算城市污水量根据商丘市总体规划中的给水量预测:2020年规划生活用水量为30万m³/d。2020年工业用水量59.4万m³/d;公建用水量6万m³/d;未预见用水量:为以上总用水量的15%,即14.31万m³/d,则总用水量为109.71万m³/d。规划近期用水量为50万m³/d;远期用水量为110万m³/d。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为远期用水量110÷1.26=87.3万m³/d。城市污水排放系数为0.75。则平均日污水量为87.3×0.75=65.5万m³/d。每年共计23907.5万m³/d。根据商丘总体规划,规划建设的第一污水处理厂在北海路与包河交汇处,处理规模为25万m³/d,占地面积为20公顷;第二污水处理厂设在高速铁路北侧,蔡河以西,处理规模均为27万m³/d,占地面积为22公顷,第三污水处理厂设在东沙河以西,阏伯路以南,处理规模为6万m³/d,占地面积为12公顷,为使运河死水变活,第四污水处理厂设在运河与万堤河交汇处,处理规模为1万m³/d,占地面积为5公顷,第五污水处理厂设在仓平中路与君台路西南处,处理规模为5万m³/d,占地面积为10公顷,第六污水处理厂设在中州路与胜利路东北处,处理规模为2万m³/d,占地面积为8公顷,利用处理的中水使运河的水流动起来。以上二级处理污水量共计:66.0万m3/d每年二级处理污水量为:66万m3/d×365d=24090万m3/年以50%的利用率计,预计可再生利用的污水为:24090万m3/年×50%=12045万m3/年每个污水处理厂具体提供的中水量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5万m³/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12.5万m³/d;主要负责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以回用到中水河中,连通包河与蔡河水系,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蔡河、包河、中水河等水系绿化等所需。另外,由于可提供的中水量超过维持水系生态景观所需,因此富余部分可结合给水规划另行编制中水利用规划,提供各用户使用。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7万m³/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10万m³/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蔡河水系,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蔡河、忠民河运河以南段水系绿化等所需。由于可提供的中水量超过维持水系生态景观所需,因此富余部分可结合给水规划另行编制中水利用规划,提供各用户使用。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6万m³/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3万m³/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东沙河、周商永运河东段,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东沙河水系、周商永运河水系绿化等所需。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万m³/d,规划全部进行深度处理,中水量为1万m³/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到周商永运河西段、万堤河中。第五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万m³/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4万m³/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康林河、忠民河,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康林河水系、忠民河水系绿化等所需。第六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万m³/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1万m³/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包河运河以北段,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包河水系绿化等所需。(3)结合上节分析,新增水量相加如下:可利用雨水量:4382.8688万m3/a可再生利用污水量:12045万m3/a总计:16428万m3/a(4)生态环境用水供需平衡分析综上所述,仅前两项之和便可增加1.6亿m3/a的用水量,完全满足2020年的预计生态环境需水量3684万m3/a。而且在满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础上,仍能保证城市农业、工业、生活等其它需水量。1.3.4各水系现状及控制要求1.3.4.1市区水系基本情况1、包河:属淮河水系,是浍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商丘市黄河故道大堤南侧梁园区谢集乡的张祠堂北,流经我市的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永城市和安徽省的亳州市、涡阳县、濉溪县共七个县市,于濉溪县临焕集流入浍河,全长175公里。商丘城区境内长度25.87公里,其中梁园区境内长度15.5公里,开发区境内长度10.37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9座,中型水闸3座,河道控制宽度100米,担负着城区70%的防洪排涝任务。2、运河:古称周商永运河,是人工开挖的一条河道,起源于周口镇,流经淮阳、柘城、太康、睢阳区、梁园区、虞城、夏邑、永城9个县市区,止于永城市的夫子山,全长225公里。商丘城区境内,从睢阳区董瓦房闸到梁园区沈牌坊闸,长度14.4公里,其中梁园区境内长度5.3公里,睢阳区境内长度9.1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现整体河道不成水系,河道上有桥梁14座,中型水闸1座,小型涵闸5座,河道控制宽度120米。目前运河中段包河至老凯旋桥3.9公里已经治理,成为市区一条景观河道。3、万堤沟:起源于梁园区袁庄乡金桥村,至叶庄乡入运河,流向由北向南,全长11.03公里,其中梁园区境内长度7.83公里,睢阳区境内长度3.2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河道上有桥梁16座,中型水闸1座,小型涵闸2座,河道控制宽度53米,是运河补水主要通道,亦为城区防洪河道。4、忠民沟:发源于梁园区包河邓斌口,流经梁园区、睢阳区,于商丘古城南关八关斋处汇入古宋河,全长17.16公里,其中梁园区境内长度8.36公里,睢阳区境内长度8.8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16座,小型水闸1座,小型涵闸2座,河道控制宽度36.5米。忠民沟贯穿了商丘市城区的西南部,主要担负着市区西南部的防洪除涝任务。5、康林沟:发源于梁园区谢集南,在睢阳区的季庄入忠民沟,与忠民沟一并入运河,全长5.85公里,其中睢阳区境内长度2.25公里,梁园区境内长度3.6公里,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8座,小型涵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30米,是城区一条除涝河道。6、蔡河:位于睢阳区境内,发源于睢阳区新城办事处杨庄村(运河口),于谢河村汇入杨大河,城区内长度11公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河道上现在桥梁8座,小型涵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30米,是城区一条除涝河道。7、古宋河:发源于民权县崔庄,流经我市民权、宁陵、梁园区、睢阳区4个县区,于睢阳区的李口镇河里弯村汇入大沙河,全长73.22公里。城区内由睢阳区张大庆村至睢阳区南关待建闸,全长8.3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12座,中型水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147米,是城区引入黄河水的主要通道。8、东沙河:发源于梁园区李庄乡潘口集西北部黄河故道大堤南,流经梁园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4个县市区,全长105.7公里。城区内从梁园区的双八西节制闸到沈牌坊闸,全长6.75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4座,中型水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93米,是一条防洪除涝河道。9、中水河:起源于开发区平台镇赵楼村,至睢阳区古宋乡杨楼村,东西走向,全长4.8公里,是一条新开挖的渠道,河道上现有桥涵19座,小型水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40米,是民权电厂的一条供水渠道。1.3.4.2市区水系规划情况表1.3.2商丘城市河道水域控制线控制表(引用自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 河道名称 市区长度 流域面积 现状标准 规划指标 备注 km km2 除涝 防洪 总控宽 防洪标准 底宽(m) 边坡 河深(m) 河口宽(m) 滩地宽(m) 堤总宽(m) 堤高(m) 绿带宽(m) 道路宽(m) 包河 110 P3 P20 140 P100 40 1:3 3.5 60 5 15 2 10 10 运河 240 40 1:3 3.5 60 80 10 景观河道 古宋河 184.4 P5 P10 140 P100 20 1:3 3.5 41 10 15 2 14.5 10 万堤河 12.9 P5 P20 35 1:1.5 3.1 20.3 2.3 5 蔡河(上) 3.74 P5 40 7 1:2.5 2.5 20.5 4.75 蔡河(下) 6.86 28 P5 50 P50 8 1:3 2.7 24.2 5.9 7 康林河 42 P5 60 P50 10 1:2.5 3 25 10.5 7 忠民河 66.5 P5 60 P50 11 1:3 3.5 32 7 7 东沙河 140 P100 1:2 10 引水渠 100 表1.3.3水面率统计表 名称 水域控制线宽度(m) 河流长度(m) 面积(ha) 古城湖     267.5 周商永运河 60 17525.1 105.2 包河 60 27832.6 167.0 古宋河 41 12658.4 51.9 东沙河 74 17980.1 133.1 忠民河 32 19208.6 61.5 康林河 25 8347.8 20.9 万堤河 20.3 8956.9 18.2 蔡河 24.2 11073.5 26.8 中水河 26 5089.3 16.1 18米沟渠 18 4546.6 8.2 26米沟渠 26 5659.1 14.7 水面   94 水体总面积     985.1 规划面积     16430  规划水面率   6.00%1.3.4.3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中各主要水系控制示意(具体参见规划 图集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图集4号隔油池图集04s519砖砌隔油池图集城市道路护坡图集02s515排水检查井 )eq\o\ac(○,1)古城湖:规划整合周边现有的水塘,增加水域控制线宽度,保证岸线形态完整,控制水面面积在267.5公顷,恢复古城湖与古城的“天圆地方”的格局。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到环湖路。eq\o\ac(○,2)周商永运河:周商永运河自西向东贯穿商丘中心城区,从凯旋南路到包河段为人工驳岸,其两侧都为自然河岸,部分河段已变成鱼塘,河道无堤防。规划采用疏浚策略,打通运河的内外部联系,解决城市的防洪排涝和生态、景观风貌系统化、完整化等问题。在运河局部放大地段串联运河周边的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城市的亲水、戏水空间,形成城市的客厅。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60米,将河道两侧的湿地和漫滩全部划入水域控制线范围。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一般到离运河最近的道路为止,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eq\o\ac(○,3)包河:包河南北向贯穿商丘中心城区东部,承担城区70%的防洪排涝任务;在城区内以硬质人工驳岸为主。规划维护驳岸,加大两岸绿化面积,提高绿化品质。两岸布置休闲、娱乐、文化设施,使其成为商丘城市居民游憩场所。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为60米。在城区内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到两侧道路,局部地区增加三角形的绿地,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eq\o\ac(○,4)古宋河:古宋河是城区引入黄河水的主要通道,城区内有部分人工驳岸,其余都为自然驳岸。规划加强河道两岸的建设管理,提高绿化品质。中下游城区内河道结合商丘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要求,配置一些旅游设施,营造风景区的旅游观赏氛围。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41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在与周商永运河相交处以及流经南湖公园和宋国遗址公园地段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到河道两侧的一个街区,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eq\o\ac(○,5)东沙河:东沙河从城区东北角穿城而过,全部为自然驳岸。规划清除占压河道的建筑,加强河道两岸绿化,为商丘城市营造一条绿化、生态廊道。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74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以以图为准,流经规划建成区的地段分别控制到黄河东路、沙河北路、沙河南路。eq\o\ac(○,6)忠民河:忠民河贯穿了商丘城区的西南部,主要担负市区西南部的除涝功能,为自然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32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实际以图为准。eq\o\ac(○,7)康林河:康林河与忠民河基本平行,与忠民河一起组成商丘西部的主要景观轴线,除部分流经工厂区的地方为人工驳岸外,基本为自然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25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实际以图为准。eq\o\ac(○,8)万堤河:万堤河是周商永运河的补水通道,也是城区北侧的排涝河道,流经城区的主要为人工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20.3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实际以图为准。eq\o\ac(○,9)蔡河:蔡河是中心城区南部的一条除涝河道,其中南京路以北为暗渠,以南为宽窄不一的河道,主要是自然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为24.2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实际以图为准。eq\o\ac(○,10)中水河:中水河是一条人工开挖的供水渠道,东西向沟通包河和蔡河,主要是人工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26米。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到渠两侧道路,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eq\o\ac(○,11)其他沟渠: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保留和拓宽部分沟渠,在宋城西路北侧延伸中水河以连通忠民河与蔡河。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15-26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距离控制宽度为15-20米,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2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河岸的自然形态研究2.1商丘河道和河岸的基本情况及问题2.1.1状态评价2.1.1.1区域水系概况(1)省域范围河南境内水系分属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水系。因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河流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流经河南省的形式可分为4类:即穿越省境的过境河流;发源地在河南的出境河流;发源地在外省而在河南汇流及干流入境的河流;以及全部在省内的境内河流。(图2.1.1,图2.1.2)(2)市域范围商丘地处淮河流域,全市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流有涡河、惠济河、沱河、黄河故道、浍河、大沙河、王引河7条。各河呈西北东南方向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多属季节性雨源型,汛期遇大、暴雨,河水猛涨,洪峰显著,水位、流量变化很大。另外市域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周商永运河。黄河故道是流经商丘市域的主要河流,周边没有大型工矿企业,基本不受点源污染干扰,外加地势整体趋于平坦,水深较浅,在水源丰沛处形成了大量的湿地景观。黄河故道两岸现有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带,茂密林带遍及村庄农田,但现状仍有局部土地沙化现象,尤其河道内沙化明显。商丘市周围有林七、吴屯、郑阁、石庄、王安庄五座黄河故道水库,位于黄河故道高滩地,其水源为黄河引水和降雨径流,沿线无工业区和市区,基本无污水排放源,水质较好。其中参与城市供水调节的有林七、吴屯、郑阁三座串联梯级水库,三座水库属中型水库。(3)市区内部市区河道属涡河和浍河两个天然水系以及人工开挖水系(如图2.1.3)。涡河水系包括古宋河、蔡河、康林河、忠民河及古城湖。浍河水系包括包河、东沙河、万堤河。各河道基本呈西北东南方向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人工开凿的河流有周商永运河与中水河。A涡河水系康林河——全长5.85公里,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是城区一条除涝河道。忠民河——全长17.16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忠民河贯穿了商丘市城区的西南部,主要担负着市区西南部的除涝任务。古宋河——发源于民权县境内黄河故道南岸大堤下,商丘境内全长73.22公里,城区内长8.3公里,该条河过境商丘市中心城区西南部,河道流向呈西北——东南方向,是商丘市生活、生产用水以及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城区引入黄河水的主要通道。蔡河——城区内长度11公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是城区南部的一条除涝河道,目前南京路以北河段为暗渠。古城湖——位于在商丘古城外围城郭以内,是拱卫并美化古城的城湖水体,面积112公顷。对城市的生态和景观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B浍河水系包河——发源于黄河故道南侧,商丘境内全长175公里。从北面环抱商丘城区,然后在市区东部南北纵向穿越而过,是商丘城区的最重要河道。城区内长度25.87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包河担负着城区70%的防洪排涝任务。万堤河——全长11.03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是运河补水的主要通道,亦为城区防洪河道。东沙河——东沙河发源于商丘市区北部黄河故道南岸,商丘境内总长度全长105.7公里,流域面积394.1平方公里。该河道位于商丘城市东部,流经城区东北部后,远离市区流向东南。城区内长度6.75公里,是一条防洪除涝河道。C人工开凿河流周商永运河——商丘境内全长225公里,人工开挖的一条河道。该运河东西横穿商丘市区。城区内长度14.4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是市区一条重要的景观河道。中水河——全长4.8公里,是2008年新开挖渠道,是民权电厂的一条供水渠道。渠底宽12米,渠深3.5米,水深1.5米,边坡1:2,口宽26米,两岸留有6米的绿化带,工程于2008年11月竣工并通过验收,现工程还没有交付使用。2.1.1.2河道断面(1)河道断面结构河道的横断面由河槽、滩地以及河岸缓冲带三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具有各自的特征和功能。A河槽由于河道对两岸冲刷力不同,河槽的断面也不对称(图2.1.4),河床最深部位谷底线靠近受冲刷边坡,并局部形成深潭、浅滩、岛屿等多种变化,由此形成多种生境,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并形成了自然的多种景观空间。自然界的河槽具有丰富的变化,而在商丘市现有城市河道的建设中,大多数采用了一个所谓的标准断面来进行一整条河道或者很长一段的设计,这既不符合自然生态,又会使河道丧失丰富的景观。B滩地滩地位于河道两边,部分周期性地被水淹没。由于水的横向冲刷力会使得泥沙堆积形成自然堤(图2.1.5)。滩地具有干湿变化的不同状态,植物群落丰富,水生、陆生和两栖动物也适合在滩地生存,因此其生物多样性高,生产能力强。同时滩地又能起到蓄水、滞洪、过滤等作用,在防洪、净水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滩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在商丘城市河道的改造利用当中,许多滩地遭到破坏,尤其是高河滩,已无完存。C缓冲带缓冲带是指在河道一边或两边高地的一部分,构成高河滩和周边环境的过渡(图2.1.6)。它是生物迁徙的通道,也是容纳城市公共活动的场所。近年来,由于商丘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对于城市土地的利用已经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河道缓冲带往往被最大限度地布局了建筑或道路,河岸植被宽度变窄,这既影响了河道的自然景观,又不利于滨河生物的生存,也减少了市民休闲活动空间,同时加重了防洪压力,增大了风险。(2)河道断面形态河道断面的形成,与河流流经的地质结构和水流特性有关,而地表流是起着非常重要的外力作用。一般来说,由于河流的侵蚀和沉积,能够形成三种不同的河道断面形态(如图2.1.7)。初阶段(相当于上游段):以下蚀作用为主,地表起伏增大,河床坡度较大,河谷直,常形成“V”形峡谷;中期(相当于中游段):地形起伏变缓,河床坡度减小,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谷加宽,横切面呈“U”形或阶梯状河谷河谷内常出现心滩、边滩、河漫滩各种形态的沉积地形。晚期(相当于下游段)地形平坦,河床坡度进一步变缓,河流测向摆动明显,形成大面积河漫滩地。商丘市规划区内地形平坦,微有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的坡降1/5000-1/6000,地貌单元为黄淮冲积平原。因此,市区内河道主要为平坦型U型或岛屿型U型形态。而由于商丘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受季风影响四季差异明显(一般6-9月份的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冬季至次年2月雨量较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6%左右),所以,河道断面形态受洪水影响较大,河岸形体的塑造必须考虑水流特性。2.1.1.3护岸形态护岸是指用于保护河岸和堤防免受河水冲刷作用的建筑物,是河岸空间中重要视觉要素。出于对安全防护的需要,商丘市市区内河道的护岸材料多用混凝土、砌石,土和木桩较少,只在郊区包留有土坡和植被护岸。然而,采用硬质护坡也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方面,水生植物遭到破坏,极大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并减少了沿河绿化;另一方面,减少了绿化和公共活动空间,造成市民亲水性不强。护岸形式还决定了水岸的形态。在商丘市河岸空间中,往往由于用地空间的紧张,而造成河岸空间的局促,市民无法近距离的感受到河流风貌,这在城市河岸空间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高墙般的护岸,使人们在水边的活动变成一件危险的事情。除此,建坝蓄水而成的宽大水面也会影响水岸形态,从而形成新的景观。例如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中的湖水景观,就是由人工在黄河故道上游修建水库(郑阁水库、吴屯水库等)而形成的,现己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2.1.2生态效益评价城市河道是生物栖息地,为动植物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要素,维持生态结构的稳定和平衡。首先,河流廊道是能量、物质和生物流动的通道,积蓄、转运河水和沉积物,实现城市水循环和香港的物质能量流动。其次,由于土壤和滨水植物的调节作用,城市河道具有一定的调节水量的作用,雨季涵养雨水,旱季逐步利用。并且,城市河道还具有调节气候功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率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凉爽、清新、湿润的水陆风。这种空气环流过程通过把太阳辐射热转化为潜热,减弱了地面温度的骤变,调节小气候。但在商丘市区内,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河道的利用和改造,城市河道通常形态顺直,河岸河底多采用混凝土衬砌,生物栖息地破坏,河岸植被宽度不够,动植物种群和数量少。此外,由于城市中地表径流携带入河的泥沙、污染物多,河道污染、淤积严重。例如,忠民河平均淤积厚度达2米,康林河平均淤积厚度达1.5米左右。同时,由于商丘市多建于地势平坦之处,河道比降小,流速慢,自净能力差。这些特性致使城市河流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2.1.3视觉美学评价2.1.3.1滨水景观的构成要素河道形状曲折、穿越多种景观斑块,流动的河水与沿岸景观在时空上的动态结合,给人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河道所构成的带状的半开敞空间也为城市带来了特殊的景观。河道在城市历史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特殊的历史和地域特色,并以景观的形式表达出来。河道的自然特性丰富了城市景观,给人提供了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亲水活动场所,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在环境意识日益加强的今天,河道的景观也影响着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并且,从河流所处的城市区位来说,不同的区位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河岸景致,这种河岸景致的变化,基本上与离市中心的远近有关,离市中心越近,城市化越高,越远则城市化越低,反之自然化程度越高。 位于不同区位的河岸段 元素性质 自然元素较少,以人工元素为主,城市化程度高。 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互为补充。 自然元素为主,有零星的人工元素,自然化程度高。 自然化城市化程度 低自然化程度高高城市化程度低2.1.3.2滨水景观资源根据商丘现状的景观资源条件,共分为六大类:河流景观、湖泊景观、绿化景观、商业景观、文化古迹景观、构筑物景观。表2.1.2滨水景观资源评价表 分类 编号 名称 区位 资源价值 开发利用情况 商业价值 文化价值 环境价值  河流景观 A1 周康永运河           A2 包河           A3 东沙河           A4 中水渠           A5 蔡河           A6 古宋河           A7 康林沟            A8 民西沟            A9 万堤沟           湖泊景观 B1 南城湖            B2             B3             绿化景观 C1 南湖公园            C2 应天公园            C3 人民公园           C4 宋国遗址公园            C5 汉梁苑            C6 植物园            C7 月季公园            C8 宋城公园 C9 八一公园 商业景观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构筑物景观 E1 商丘火车站 E2 华商广场 E3 电视台 E4 市政府 E5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文物古迹景观 F1 北城门 F2 古城景区 F3 文雅台 F4 应天书院 F5 南城门 从评价结果看出其中资源种类较多,利于集中开发的区域有四处:古城湖地区、周商永运河中段、北部商业中心区、南部商贸行政中心区。2.1.3.3河岸空间的视觉感知在河岸空间中,观赏者的位置、河岸景物的形态、观赏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是综合在一起因素。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可通过河岸的断面特征作一简单的分类进行说明。(如表2.1.3)现状中,规划区内河道大多数沿岸绿化不成体系,树种单一,没有层次,部分滨水空间被私人侵占,没有形成完整延续的步行系统,亲水性不强。而且,河岸周边缺乏景观节点,观赏的角度和范围狭窄,观赏的视点较低、缺乏变化。表2.1.3不同河岸空间的视觉感受2.1.4功能评价2.1.4.1防洪性能商丘地处黄淮平原淮河流域的上游,河网稠密,水量呈现出明显季节性特征,汛期遇大暴雨,河水猛涨,洪峰显著,水位、流量变化很大,其他季节则河水量小、流短。虽然河网密布,但多河道宽度窄,水深浅,并存在河道淤积、排水不畅现象,再加区块地面平坦,坡度小,容易积水,河网调蓄库容小,若遇季节性暴雨,洪水涌入市区内各条河道,易造成河道水位暴涨,漫滩淹没河岸两侧,致使平原低洼地区淹没水深大,时间长。而且,城市化后的热岛、雨岛等作用,极可能使
本文档为【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天空之城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20-03-17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