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

举报
开通vip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哲学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哲学理论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五章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社会发展的过程和动力和真理和价值是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重点进行讲授。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的哲学专业学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哲学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哲学理论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五章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社会发展的过程和动力和真理和价值是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重点进行讲授。 教学对象:大学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的哲学专业学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54课时。 教学时数:课堂讲授52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4课时 )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和伟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向学生介绍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和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4学时 第 一 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 1.5学时 ) 一、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出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其中,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现实世界是由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自在存在着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这些问题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它研究世界本身的存在和本质问题。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切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因此。恩格斯把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亦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范围,它所涉及的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问题。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哲学家或从唯物主义立场,或从绝对唯心主义立场,各自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但也有一些哲学家否认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哲学史上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者。 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意义的方面和认识论意义的方面是互相联系。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 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虽然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但都普遍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哲学形态。 唯心主义有许多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唯物主义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表现为三个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欧洲的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期、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唯物主义大体都可归入这一类);以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和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哲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 二 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1.5学时 )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这次哲学革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史时代。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加深。 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已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形成为一支独立的自觉反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的结果。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自然科学已经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科学”逐步转变为“整理材料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以实践为中心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清算和批判,同时也精辟而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的某些基本哲学思想。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把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所以,现存世界的整体化就是通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对现存世界的诸关系、结构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始终是现存世界的深层结构,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关系。 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旧唯物主义传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以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创立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相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它虽然坚信世界的物质性,但对物质世界作了机械的理解,看不到物质世界由内在矛盾引起的发展变化和辩证运动,其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同时,旧唯物主义又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割裂了自然和历史的辩证关系,把自然和历史的对立绝对化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它仅仅在自然观领域才是唯物主义的,当它触及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的二律背反的困惑中,最终在社会历史观上重归唯心主义。 以科学实践观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理论内容上与旧唯物主义也有显著的不同,即它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其思想核心的统一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各自分离的两种不同的“主义”,它只是同旧唯物主义相比较而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展现的两个“新”的方面、两个主要特征,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和称谓,是“新唯物主义”的辩证性和彻底性的标志。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开放的和发展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是以新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而是看作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开放性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分不开的。 第 三 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 1学时 )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第一,反思功能。 第二,概括功能。 第三,批判功能。 第四,预测功能。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为人们处理自己间外部自然界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提供正确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前提,而且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理想和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以及如何评价人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标准。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就是化为指导思想并体现在革命和建设中的科学路线,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构成败。实事求是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一致。 复习思考题: 1、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与联系。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3、马克思哲学的特征。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6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讲授物质、运动概念的含义及其在哲学中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坚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概念及其意义。运动概念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6学时。 第 一 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 1.5学时 ) 一、物质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电子的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某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的新发现,制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他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个物质定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列宁的物质定义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为人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二、运动、时间和空间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宇宙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无运动购物质或无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设想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 运动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要深入把握物质的运动或运动的物质,就要把握时间和空间范畴。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司,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表明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第 二 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 1.5学时 )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人类社会固然同自然界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却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这种先在性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指,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自然界本身由自在形式发展到自为形式的高级物质形态; 其二是指,尽管社会是一种高级形态,它同自然界有质的区别*但它的存在和发展,仍然要以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诚然,人类社会创造出了人化的自然,但人化自然只不过是人赋予自然界以人化的形式而已,究其内容,仍然是物质、能量相信息的运动过程,是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转化过程。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基础,也是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始源证明。 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劳动对于从猿到人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首先,它促使前肢已经得到解放的古猿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从事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这种本能式的劳动反过来促进了手和脚的专门化发展,使前肢更灵活、更精巧,逐渐使猿“手”具备了变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人手的可能性。 其次,它促使古猿的心理不断发生变化,并对所感知的周围环境产生一种意识。这种意识虽然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然而却是人类意识的发端。 再次,它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在语言和劳动的推动下,古猿的脑开始转变为人的脑髓。可见,在“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中,人的体质形态、心理特征以及意识和语言开始形成。这种“正在形成中的人”是人类形成的开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制造工具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是“人猿揖别”的标志,并构成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第一,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第二,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劳动作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过程,以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为其自然前提,同时又有其具体的社会形式,即作为劳动全部内容之历史的具体的表现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都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丁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中,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必然处齐—定的地理环境之中,脱离一定的地理环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4、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 首先,人口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即人口密度的大小不能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是这种而不是那种社会性质。 其次,人口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即人口的多少不能解释某—旧制度正好为某一新的而不是其他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再次,人口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人口多的国家未必早革命,人口少的国家也未必晚革命,社会革命的根源存在于社会制度内部的矛盾中。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地说: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的物质担当者。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 三 节 从物质到意识 ( 1.5学时 )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的产生既是—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人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行: 其—,由一般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其二,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其三,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2、人类意识相动物反映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反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物活动的需要,而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则服从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需要。具体说来,二者的质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物的反映以具体形象的感觉即感性形象出现,人的意识则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 (2)动物的反映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人的意识则在劳动基础上形成了自我意识; (3)动物的反映能力是生物遗传的,人的反映则是社会历史性的; (4)动物的反映是动物大脑的属性,意识则具有社会的属性。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 要理解这一问题,就要值得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通常把那种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以外其他动物的唯一信号系统。 2、意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党、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部属于人的主观世界。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本质,部是客现存在的。 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主体的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究其原因,这种情况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实践的差异所形成的。而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或者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都可以从物质的过程得到说明。 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象只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但是,这种歪曲虚假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1、意识视知、情、意的统一。 从总体上看,意识并不等于认识,因为意识包含着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它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满意、不足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的心理体验、心理活动;“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意识作为人类知、情、意的精神结晶,也就不同于一般心理,而是高度理性比和理想化的心理,这就便它与动物心理区别开来。 2、从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上看,又可以作各种区分: 首先,从意识的活动主体看,意识可区分为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 其次,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看,意识又可划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 再次,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可区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目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明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些是任何动物所不具备的,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二,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第四、意识和人工智能 4、机器思维同人类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其一,机器人毕竟是机器,电脑只是人脑的模拟物,它只是由一些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工智能纯系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而人类智能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 其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电脑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它只是执行命令而不顾后果。人类智慧却具有社会性,人在行动时,一般都考虑到由此引起的社会效果。 其三,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持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电脑可以储存巨大的“记忆”容量,但是它不会自动地提出问题,而且它对任务纳解决是机械的,只有在逐一查对—切可能的途径之后,最后才找到正确的答案。人类思维则能够主动提出新问题,进行发明创造。人类记忆也有一个不同于机械装置的按意义去进行记忆纳系统,无需回忆全部信息就可以找出所需要的答案。 其四,电脑以它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是,它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必须由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加以形式化和符号化,以一定的信息输入电脑,它才能工作。 第 四 节 世界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和同构性 ( 1.5学时 )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证明,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世界本身演化和发展的结果,它们都同源于物质世界本身。宇宙学的“大爆炸”假说认为,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宇宙起源于100亿年前的一次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原始原子”的大爆炸,爆炸后经历强子、轻子、氢离子等阶段,飞散开去的“原始原子”继续向四面八方膨胀,由于温度下降演化出各种元素,相继出现了宇宙中不同的星系、恒星、行星直至生命体。“宇宙大爆炸”理论尚是有待验证的假说,但因其能较好地解释许多重要的观察事实,因而得到基本肯定。这一理论较好地说明,我们的宇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而宇宙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本身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结果。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关于不同层次的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从最一般的哲学角度分析,大体说来有三大特点; 第一、任何结构都具有不均匀的共同特征,即有核心与非核心的构成。 第二、任何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的共同特征。 第三、任何结构的有序态的维持部具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无限多样的、多层次曲世界,有其同源性和同构性,它表明世界的统—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一切变化、运动、发展的载体,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只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表现形态,物质世界本身具有内在的冲动力和活力,自己是自己的原因,不存在物质世界自身原因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原因。 复习思考题: 1、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 2、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3、意识的本质。 4、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5、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 6、在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人要注意防止哪些错误倾向。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 4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讲授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特点,向学生讲解实践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人作为主体如何在实践基础上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分化和统一,形成实践的思维方式,并确立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实践的本质和人与自然的分化和统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4学时。 第 一 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 2学时 ) 一、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1、实践的涵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 实践的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只为人所持有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作为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用以区别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如认识、理论活动等等。 2、实践的特征 (1)实践首先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诸要素和前提的,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外在世界)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后果即通常所说的。 (2)实践又是能动的活动。实践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是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二是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实践还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 1、实践的主体的能力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 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 第二、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技能因素。 第三、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2、作为主体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对立的东西时才成为客体。 这是因为: 第一,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换言之,哪些客观事物能成为实践的客体,既取决于客观事物具有哪些可被人类利用的性质,又取决于实践的水平能否利用客观事物的这些性质。 第二,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着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不是一下子和从一切方面整个地成为人的活动的客体的。不但就整个自然界来说客观事物放纳入到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要有一个过程,即使是已经进入主体和客体关系结构的客观事物,人们也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发现客观事物的新的属性和结构,从而以新的方式改造和利用它们,用以满足人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三、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了待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通过客体的变化发展可以透视主体能力及需要的变化发展,客体不断扩大的过杨,同时也就是实践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过程。 三、实践的运行机制 实践的具体功能是通过实践活动中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而实现的。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并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第 二 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 2学时 )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涵义 所谓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即意识活动的成果。这些意识、观念一起形成了一个由物质世界所派生的主观世界。 所谓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行成于人的活动之中但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存在,而非意识、观念的存在或集合体。 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1)主观世界不同于客观世界。这种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 二是主观世界的发展和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2)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既是对立又是统—。 首先,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的。所谓同构,指具有彼此对应的基本要素及其结构方式。 其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 再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又是互相转化的。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就是人的实践活动。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涵义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这一概念包含着两重含义: 首先,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着了,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其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深度上都是无阻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把天然自然同化于自身,转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时又把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于人类世界中;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 第二,天然自然通过人的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存在;同时,人化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或者说,仍然要加入到由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世界的运动过程中。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实践的世界观意义首先体现在,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2、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不仅体现在世界的二重化以及人类世界时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复习思考题: 1、实践的本质。 2、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3、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4、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 4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正确理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总体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理论上弄清联系的原则和发展的原则及相互关系。自觉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静止和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总特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4学时。 第 一 节 唯物辩证法与人类实践 ( 1.5学时 ) 一、唯物辩证法的确立 唯物辩证法的确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对形而上学世界观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的扬弃,是现代化大工业实践的必然产物。唯物辩证法的确立,不仅有其科学发展的前提和理论来源,且有其社会实践的基础。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两种发展现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法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2、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3、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包含着多重系列的辩证法群,从总体上,我们可以把这一辩证法群划分为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两大系列,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而客观辩证法又可划分为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主要是自然辩证法)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又是内在统一的。(吉林大学认为离开人就没有辩证法) 1、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内在一致的,它们只是唯物辩证法的不同表现系列而已。这种一致性表现在: 第一,无论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还是客观事物的辩证法,都属于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第二,无论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还是客观事物的辩证法,都是客观的解证法,二者通过大量的中介系统而相统一。 第三,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包含、体现着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辩证法。 2、人类活动的辩证法和客观事物的辩证法的统一有两个现实的基础: 一方面,二者都统一于物质过程,两个辩证法系列本身都是物质世界不同的运动形式,因而天然是统一的; 另一方面,二者又统一于人类实践,即客观事物与人的活动在何种程度、何种范围内统一起来,现实他联结起来,取决于人类实践所达到的广度相深度。人类总是立足于实践,并从实践出发去验证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相统一的程度。 第 二 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 1.5学时 )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多样性 联系或关系作为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普遍本性之一。相互联系是物质的普遍特性之一。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又是普遍存在的。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 1、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部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佰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 二、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 事物变化的多向性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向的运动:—是单一水平的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变化,如某种低级生物在属、科、目的分类所属不变的情况下,形成一些新的种或变种;在生产方式稳定未变的情况下,社会中各种关系的量的变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从有序向无序、从较复杂向较简单的变化,如化合物和有机体的分解,生命体的死亡,社会形态由兴盛走向衰败,以及—切机械的、光的、电磁的、化学的和生命的运动向热运动形式的转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由简单向复杂的运动。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1、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而旧事物之所以旧,在于旧事物原有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2、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待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的社会势力的支持。 第 三 节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 1学时 ) 一、规律及其分类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1、辩证法的规律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是质量互变规律、对文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规律各有其侧重,但它们相互之间又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逻辑整体。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质和量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量变和质变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导致质变,质变又导致新的量变,事物就以质量互变作为自己的运动形式。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它表明,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同一性和对立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步展开。这一规律揭示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身一—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否定这一否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可以从整体理解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过程。 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最普遍的对象、特性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而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则是对事物、现象间最普遍的辩证联系或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辨证思维的逻辑形式。 2、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普通联系的根本内容,揭示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三、发展的决定性 “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并说明事物和过程具有普遍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处关于多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运动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寻。 决定论思想就其渊源而言,在古代就已产生了。但对决定问题的具体探索,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回答方式。如同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一样,从古代到现代,决定论大体经历了朴素决定论、机械决定论、统计学决定论、辩证决定论几种形态。 复习思考题: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2事物发展的方向性。 3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4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形式。 5规律的特点。 第四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 7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讲授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把握矛盾问题的精髓,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6学时,讨论1学时。 第 一 节 质量互变规律 ( 2学时 ) 一、质、量、度 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存在本身,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1、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2、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由于质与事物直接同一,因而它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这种内在的规定性只有通过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通过事物之间的区别才能表现出来。 量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巩固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2、量变的复杂性有多种表现 (1)表现在量变形式的多样性。 (2)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3)作为质变准备的量变过程,在时间的延续上也很不相同。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质、量、度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的范畴,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其相互关系,这是人类认识相实践的最基本的方法系列。 2、质量互变规律是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重要参照系统,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对于我们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还在于,它表明,事物的发展总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纯粹的连续性和纯粹的间断性都不可能发展自身。 4、掌握事物的度对于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至关重要。 第 二 节 对立统一规律 ( 2学时 )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概括起来,矛盾同一性具有两重含义。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也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为同一性所制约的。 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同一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矛盾着的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长彼消,不断变化,一日力量对比发生根本的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事物发展的实际过程。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可以从量变相质变两个过程分别加以考察。 1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波长的过程。 2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对于矛盾的特殊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2、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 3、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四、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分析方法有哪些基本点呢?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矛盾分析方法又是内因分析法。 3、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第 三 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 3学时 ) 一、辩证的否定 1、肯定与否定的定义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他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辩证的否定观的特点 (1)它是发展的环节。 (2)它又是联系的环节。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形式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两次否定、两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之否定”。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一一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的历史演化,是矛盾自我展外的综合性、总括性的过程。 事物的螺旋式前进是由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以下特点所决定的。 1、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 2、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 3、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和分所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 2 、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绝对化,这是辩证否定观的—个重要方法论原则。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确定新的发展的基础和周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复习思考题: 1、质量互变的相互关系。 2、矛盾及其属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 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形式。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7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讲授关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的意义和地位,把握每对范畴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在联系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7学时。 第 一 节 原因和结果 ( 1学时 )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或因果关系,把引起某—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二、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1、原因和结果范畴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在依据,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法为人类自觉地有目的地活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预测未来,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3、因果联系的辩证法为在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理解和运用反馈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 二 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 1学时 )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区别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平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联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趋势是对立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它们之间的统一。 (1)必然性总是和偶然性相联系,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 (2)偶然性总是和必然性相联系,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 (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与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的有力武器。 2、必然性和仍然性的辩证关系指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首先要立足于必然性即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要求人们,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第 三 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 1学时 ) 一、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1、既然现实性包含着可能性,那么,人们办任何事情就要从现实性出发,并对可能性做出全面分析。 2、既然现实性中包含着不同质的好的和坏的两种可能性,那么,人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就要争取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 3、既然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有一个过程,那么,人们就应从量的方面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4、既然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们就应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各种必需的条件,实现可能向现实的转化。 第 四 节 内容和形式 ( 1学时 ) 一、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 1、内容与形式的区别 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揭示出现实事物都是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合方式的统一。 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 事物的形式则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在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2)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 (3)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矛盾运动的过程。 二、内容和形式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1、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地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2、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巨大反作用的原理,在重视事物内容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形式的作用,招充实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结合起来。 3、根据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复杂性,我们要善于发现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形式,发展内容,繁荣形式。 第 五 节 现象和本质 ( 1学时 ) 一、现象和本质及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的定义 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2、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1、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 2、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事物在发展过程结束之前,其本质是不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处在经常的变化之中,不断改变着具体形态。 3、从人的认识方面看,形于外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则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二、现象和本质的方法论意义 怎样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它的本质呢? 1、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的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前提条件。否则,无事实、无材料,两手空空,或者只抓住片面事实、点滴材料,就不可能进入认识事物本质的大门。 2、认识了大量的现象,还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第 六 节 系统和要素 ( 1学时 ) 一、系统和要素及其关系 系统是诸多要素(不少于两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要素则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1、要素有如下特点: (1)个别性、局部性。要素总是整体的一个个别部分,或者一个个别因素、个体。 (2)多样性、差别性。一个系统中诸多要家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一般说来。它们相互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 (3)不可分割性。要素作为系统构成的单元,相对于该系统来说,必须设定它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任何要素都是可分割的复杂体,但是,当它作为要 素出现时,我们关心的是它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因而暂时假定它是不可分的。 (4)不确定性。与整体的结构相比,要素相对不稳定。 2、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整体性。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整体,因而它既是与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整体,又是对内高于各个要素并使要素从属于自身的整体。 (2)统一性。相对于要素的多样性,系统作为统一体出现,它与要素之间是一与多的关系。 (3)复合性。系统总是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因而是复合的、可分的。 (4)稳定性。系统都是有序的结合,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系统和要素的方法论意义 系统观念为我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论的原则,主要是: 1、整体性原则。 2、有序性和动态性原则。 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4、模型化和优化原则。 第 七 节 结构和功能 ( 1学时 ) 一、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 1、结构范畴的特点: 首先,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一事物内在关系中相对不变的方面。 其次、结构是有序的。 再次,由于结构既是有序的,又是稳定的,因而结构与结构之间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序列。 2、功能的分类 第一,“元功能”。 第二,“本功能”。 第三,“构功能”。 3、依据功能的来源,可以有两种提高事物功能的途径: (1)改造每个要素的素质,增加要素的数量,即提高“本功能”; (2)改变事物的结构,发挥事物的整体作用,即提高“构功能”。 二、结构和功能的方法论意义 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和结果的关系。 2、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3、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4、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5、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6、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7、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8、各对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六章 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 6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讲解关于社会的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理解在社会的自为发展过程中决定性和选择性以及社会发展总体进程中统一性和多样性辩正关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于社会自身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使学生对社会的发展的动力和进程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的发展过程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6学时。 第 一 节 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 1.5学时 ) 一、发展过程中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即自然发展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在于: 1、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京自发、盲目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的交叉力量作用的结果。 2、从发展现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发展规律形成于自然界诸要素盲目的交互作用过程;而社会发展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 3、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出来的;而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也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4、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而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部有其内在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社会运动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所谓历史选择就是社会的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1、取决于民族利益。 2、取决于交往。 3、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 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否定,相反,历史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纵的方面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社会运动总是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人类总体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在具体民族的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在没有外来影响、冲击、干涉的情况下,民族的历史也将依次经历上述五种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越菜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社会形态的统一任和多样性在横向上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第 二 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 1.5学时 )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2)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服务的方向。 第二,服务的方式。 第三,服务的效果。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1、这两对矛盾所涉及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物质关系)和社会意识(思想关系)的具体展开,它们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把握了这两对矛盾,也就基本上把握了社会的全局。 2、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社会主义以前的各种社会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其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致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即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 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 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方式的矛盾。 第 三 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5学时 ) 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从研究对象、内容和认识职能看,科学一般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其中每一领域又有许多分支学科,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科学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是形成为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相思维知识的总称。 科学活动有其特殊性,终究是社会总劳动中的特殊部分。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通常要以劳动者的直接协作来买现。在现代,物质生产的产品一般难以刻上劳动者个人的印记;而科学活动要以个体的方式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计算、决断并提出自己的创见、建议、方案等,科学活动的产品往往要打上科学家个人的印记。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考可以而且必须重复制造某一类产品;而科学活动的突出特点则是它的创造性,科学活动以提出新见解、新思想、新设汁、新工艺为目标,不断创新是科学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 科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活动,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具有内在的联系。从总体上看,科技革命通过变革人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 科技革命必然首先导致劳动方式的变革。 科技革命还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影响和推动着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技革命就是这样通过变革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有力地改造着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其中,劳动方式的变革具有决定意义。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 从现时代看,科学技术主要具有四种社会功能: 1、认识功能。 2、生产功能。 3、经济功能。 4、政治功能。 第 四 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5学时 )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定义 人民群众通常指在历史上末留下姓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未打下明显的个人意志印记的人们。这一概念主要是相对于历史人物,即在历史上留下明显痕迹的“知名人士”而言的。作为历史观范畴,人民群众 首先有它量的规定性,即指“人们”中的大多数; 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即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本身又不得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谓历史条件,就是指人民群众在进行历史创造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 制约着群众活动的历史条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类。 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中单个人通常被称为个人。马克思指出;单个的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待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简单地说,相对于群众的个人,是指一个个具有社会、精神和肉体的特性的个体,其中社会的特性居于支配的地位,体现了个人的本质。 按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把个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按对历史影响的性质(促进抑或阻碍),又可把历史人物分为:进步人物和反动人物,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杰出人物。杰出人物中有全才也有专才,一般把杰出的政治家称为领袖人物。 历史人物是在社会发展中起过显著作用的个人。他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2、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所谓时势,是指—定时期内各种历史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时势“造”英雄主要体现在时势召唤英雄、时势锻炼英雄和时势筛选英雄等几个方面。 一定的时势造就的英雄必然带有历史的特征。 复习思考题: 1、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4、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的关系。 第七章 认识的本质和结构 ( 4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讲解关于人的认识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分清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区别和联系,对人的认识和思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的本质,如何辨别关于人的认识的本质的争论。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4学时。 第 一 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 2学时 ) 一、实践与认识的发生 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首决定作用。 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但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持有的认识结构和因式,形成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阶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二、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怎样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呢?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创设出必要的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 3、实践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实,有了认识的物质手段,还不等于获得了知识,可能性还不等于现实性。 三、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理解,首先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即把反映或摹写的特性作为人类认识的基本的规定性。所谓认识的反映性或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的,并且,在人的认识当中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某种客观事物的内容。 在坚持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进一步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理解克服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并科学地说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从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指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人与世界相统一的一个基本环节。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能动的反映论,彻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第 二 节 认识的结构 ( 2学时 ) 一、识活动的系统结构 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复杂的系统性特征,它本身构成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认识系统。认识系统内含三个基本的子系统:认识的主体系统、认识的客体系统、认识的中介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又具有各自复杂的结构,又自成系统。 在认识系统中,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任务的是认识的主体系统。认识主体是认识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统的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 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认识活动中,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认识中介系统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手段为结构要素,并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复杂系统。 二、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特点如下。 1、在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信息相互作用为其基本特征。 2、在认识系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既具有能动性,又具有受动性,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3、在认识系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除了二者之间的认识关系以外,还包含、渗透着其他多种关系。 三、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 在人类实践系统发展的决定与制约下,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认识系统结构的积累扩大与自我更新。 2、认识系统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3、认识系统相对独立性的不断增强。 复习思考题: 1、认识是实践的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3、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4、对先验论的全面辩证的理解。 5、认识的结构。 6、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与先验论的内在关系。 第八章 真理和价值 ( 6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介绍关于真理和价值的的本质含义。人在认识活动中追求真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在真理的基础上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生的较高的境界。 教授关于真理和价值的本质含义,以及关于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真理的本质、价值的关系范畴以及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的活动的两个尺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6学时。 第 一 节 真理 ( 2学时 ) 一、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则是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违背的思想内容,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事物的本质通过特性体现出来。真理的特性在于其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和具体性。全面把握真理的特性,就是从整体上把握真理的特性。 2、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绝对真理。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真理的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或片断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只有实践才能满足真理的要求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正是这种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性。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双重的,一方面,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本身是直接的现实。 另一方面,实践又能使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为直接的现实。实践的这些优点、是它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主要根据。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肯定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泥坑。 但是,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主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这方面看,实践标准又是不确定的。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思想僵化,阻碍真理的发展。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2、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个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逻辑证明作为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把握实践的总和,以便于实现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 第二,有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 第1, 逻辑思维给实践以理论根据。 第 二 节 价 值 ( 2学时 ) 一、价值及其特点 1、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事物(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2、对价值关系的客观性应当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须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这就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 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总是为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制约,这是理解价值客观性的关键。 3、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的主体性。 首先、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其次、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二、价值评价 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评判是人的意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联系。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同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主体对他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评判、就其属于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而言,仍然是一种认识活动。但评价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于—般的对客体本身属性、结构、本质、规律的认识,而是主体对某种事物、现象能够或不能够满足人们利益、需要的一种认识。价值评价的着眼点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因而必须考虑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也就是说,在评价活动中,必须把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作为内在尺度运用于所评价的客体,否则就得不出对客体价值的评价。 一个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第 三 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 2学时 ) 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别 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相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真理和价值两大原则的根基,在于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存在和作用。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2、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 3、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二、真理和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之所以能够统一主要有两点理由。 1、作为同一人类活动的两方面基本内容的精神实质,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相互补充的。 2、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人类必然需要也能够通道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二者的冲突,使之以某种方式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 三、真、善、美及其统一 真理和价值各代表主客体统一的一个方面。真理是以客体尺度为基础的主客体的统一,价值是以主体尺度为基础的主客体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则是主客体之间全面的完整的统一。它通过人的活动所达到的是真、善、美三种境界,以及作为三者统一的最高形态——自由。 “真”是获得了真理、达到了真理的境界,即主体在思想和行为止充分接近和适合于客体的必然性。”这是主客体之间达到实质性统一的第一种状态。没有这种状态,人的活动不可能获得成功。求真、守真是人类第一个理想的目标和境界。 “善”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与主客体统一状态,是最典型的价值形态,具有强烈的全体性。善既是主体必然性的实现,也是客体必然性的实现。 “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从本质上讲,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人得自由的肯定,它通过人的美感表现出来。美感产生于主体从客体那里体验到自己生活中健康、积极、和谐的内容和形式。这种内容和形式不是客体固有的,而是由人的社会性创造活动中产生的。 复习思考题: 1、理的特性。 2、值的特点。 3、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4、多元论真理观应如何理解。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6、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7、如何理解真善美的统一。 8、如何理解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 第九章 人的本质、自由全面发展 ( 6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社会历史作为人的活动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通过实践不断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的过程。向学生介绍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和及其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的最大实现进行展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性、人的本质、价值。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5学时,讨论1学时。 第 一 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 ( 2学时 )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地历史地说明了人性的真实内涵。 社会是人的活动本身,也是这种活动的产物。人在历史活动中创造了社会,同时也就创造了人自身。人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创造了社会的交往关系,包括物质的交往关系和精神的交往关系,社会是人的本质在历史活动中的对象化。有什么样的人,就会创造什么样的社会;反过来说,社会是什么样的,创造这个社会的人就是什么样的。 人在自己的社会或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 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因而人性也是具体的。人在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性,具体的人性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 人性的具体性也表现为人性的历史性,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历史的存在。 1、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存在形式,也只有不同的本质。 2、人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本质是个历史发展过程,人既继承了以往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又创造新的历史文明。 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性的现实关系之中,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的价值同样具有社会性,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实现。 1、人的价值具有社会性 就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的—致性而言,人的本质是潜在着的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实现了的人的本质。由人的本质到人的价值,始终贯穿着人的社会性,这是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及其关系的关键。 2、人的价值具有创造性 创造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它的意义在于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由自己去创造和占有价值。 3、人的价值具有工具性 人的价值也有工具性的—面。人的需要必须靠人自己改变世界的活动去满足,从这点上说,人又是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 人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因而人也可以成为价值客体。人的价值是人和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种主客体关系,是通过人和人的关系体现的价值关系。 目的和工具的关系是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就人类整体而言,人的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也只能靠人自己的活动去满足,人既是目的又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人作为整体就是社会,社会就是人,人是社会的工具也就是自身的工具,以社会为目的也就是以自身为目的。 人的活动对人自身的不同效应,表明人的价值实现有不同的方向。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向首先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但作为一种主体性价值,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的主观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主体的能动性、主观因素规定着主体活动的价值目标即价值取向。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主体合目的性的活动。主体以什么为目的即为满足何种需要而创造,所确定的目的有没有客观根据,这对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个人的价值目标只有同社会发展方向和时代要求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只有正视现实社会条件、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第 二 节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 2学时 ) 一、自由、必然、实践 自由是一个主体性范畴,是人的主体性最充分的体现,人“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以必然为根据。正是由于事物有客观必然性可循,人的意识才能有预见性;也正是由于客观必然性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人的意识才能有选择的自由。 对于人而言的必然和自由,指的是人在客观世界中的活动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必然是人在尚未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及人本身的规律时,其行动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和束缚的状态。 自由与必然是相互依存的。真正的自由并不排斥必然,而是立足于必然。 二、自由的实现和人类解放 所谓“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而“自由王国”则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解放和自由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解放意味着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它是与受束缚、不自由相对立的。 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要为最终消灭阶级创造一系列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最终消灭阶级提供物质前提。 2、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消灭阶级的必要的精神前提。 3、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不断培育和积累其中的共产主义因素,在实践中摸索向新的社会组织转变的具体形式和途径。 4、逐步消除固定的社会分工,消除人们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重大差别,主要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5、致力于全球性重大问题的解决,开展国际合作,为彻底消灭阶级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 三 节 人的发展及其远景 ( 2学时 ) 一、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形态。 第—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二、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作为人的发展的两个侧面,相反而又相成。这种辩证的发展趋向不仅在个体的人的发展中,而且在人类整体的历史进步中显现出来。 人的社会性不排斥人的个性,人在发展中的个性化同社会化是相伴而行的。所谓人的个性,是指属于个人待殊品质的思想、感情、行为相自我意识的方式。人的个性化即逐步形成作为自己特殊品质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之中才能进行。人的社会待质,是由社会环境相社会教育所决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它塑造着人的具体的历史面貌。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不同在于,它所表征的是人的特殊性和差别性的发展,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品质的形成。 三、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社会的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具体个人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属于人的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 个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现实关系和观念发展的全面性。高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构成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在条件,人本身的主体因素则是这种发展的内在条件。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主体的身心发育程度和活动的方式与状态,制约着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只具有个体的意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王国”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自由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是以自由时间为前提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自由王国是人类具有充足自由时间的社会形态,它使人们能够自由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从必然于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将是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对立的扬弃,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彼岸对立的场弃。这种扬弃的直接表现是实现劳动的普遍化,即劳动在领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一切社会成员的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将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 实现劳动的普遍化以扬弃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1、必须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游离的自由时间足以保障一切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实现劳动的普遍化化,才具备消除劳动时间与自由劳动对立的物质基础。 2、必须有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即必须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复习思考题: 1、关于人性的争论。 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 3、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社会条件。 4、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发展三形态理论。 5、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6、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读懂马克思》王锐生,黎德化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肖前、陈晏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哲学通论》孙正聿 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版。 4、《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陶德麟 主编,武汉大出版社,1998年版。 5、《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 主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人韵》黄克剑 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7、《哲学导论》王德峰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历史唯物主义》肖前,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辩证唯物主义》肖前,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从康德到马克思》俞吾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贺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孙正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马克思主义与人》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7、《走进马克思》孙伯葵,张一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PAGE 1
本文档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79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3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4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