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媒法规与伦理

传媒法规与伦理

举报
开通vip

传媒法规与伦理精品文档导论传媒法:是调整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第1节传媒法律关系传媒法律关系是传媒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大众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关系。具体来说,传媒法律关系包括国际(传媒主管机关)、大众传播媒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受众(自然人、法人)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传媒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大众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机构、组织和个人。1.传媒主管机关2.传播媒介3.传播者4.受众二、传媒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在...

传媒法规与伦理
精品文档导论传媒法:是调整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第1节传媒法律关系传媒法律关系是传媒法律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大众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关系。具体来说,传媒法律关系包括国际(传媒主管机关)、大众传播媒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受众(自然人、法人)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传媒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大众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机构、组织和个人。1.传媒主管机关2.传播媒介3.传播者4.受众二、传媒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媒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1.物2.传播行为3.智力成果三、传媒法律关系的内容指传媒法律的主体所享有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1.传播权利a.采访权b.报道权c.批评、建议权c.优待券d.人身权2.传播义务a.更正与答辩b.保守国家秘密c.保守职业秘密d.维护司法尊严e.不得搞“新闻诽谤”f.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g.不得借采访的名义拉广告h.不得搞“有偿新闻”i.不得发布禁载新闻四、传媒法律关系的类型1.传媒管理关系2.传媒监督关系3.传媒服务关系4.传媒纠纷处理关系5.传媒写作与竞争关系6.传媒职务关系第2节传媒法律渊源宪法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第3节传媒法与其他规范1、传媒法与传媒政策传媒政策是执政党、政府对所属传媒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态度和策略,具体体现在其有关传媒内容、传媒经营管理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中2、传媒法与传媒道德传媒道德是媒体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3、传媒法与传媒纪律传媒纪律是执政党、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约束传媒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其作用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第1章传媒与国家安全第1节禁止发表煽动言论第2节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速度迅速的基本特征,新闻工作者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国家秘密,因为特别需要强调保守国际秘密,防止新闻媒介泄密新闻泄密:指在新闻媒介中公开国家秘密,以致国家安全或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一般来说,新闻泄密时间是一种过失行为。新闻保密制度1.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设计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由主管机关批准的制度4.新闻发布制度第3节禁止破坏民族团结第2章传媒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活动具有调控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传播媒介一旦向社会传播了不良信息,便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法律禁止传播的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包括:散布谣言,宣扬邪教,传播淫秽、色情内容,渲染凶杀、暴力内容第1节禁止散布谣言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散布谣言的危害极大,可能使个人名誉受到损害,可能使企事业单位甚至行业名誉受损,经营受损,甚至蒙受巨额经济损失散布谣言指行为人以制造社会混乱、扰乱社会秩序为目的,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第2节禁止宣扬邪教第3节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第4节渲染凶杀、暴力内容第3章传媒与司法独立第1节传媒与司法的关系1、传媒与司法的一致性传媒报道与司法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以追求社会正义为其主要的价值取向。2、传媒与司法的矛盾性司法活动与传媒监督虽然都追求真实,但司法活动讲究独立性和程序性,而传媒监督讲究公开性和时效性,实际上是表达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冲突3、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传媒通过对司法活动进行真实、公开、公正的报道,可以起到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促进司法改革、维护法律尊严的作用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1.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2.监督公共权力的需要3.传媒的职责所在4.司法实践的需要第2节传媒监督与“媒介审判”1、媒介审判及其负面影响媒介审判:指新闻媒体在报道消息、进行评论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白素等结论,造成败坏司法原则的后果。媒介审判的负面影响1.亵渎法治原则2.错误示范民众3.导致媒体角色错位2、如何避免媒介审判要做到客观、真实,不煽风点火,不添油加醋;理性,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给原被告双方同等说话的机会,甚至给犯罪嫌疑人发言或为自己辩驳的机会。维护司法尊严,在法治原则下监督司法。传媒监督司法的原则:1.案件判决前不做定罪、定性报道2.对当事人正当行使权利的言行不做倾向性评论3.对案件涉及的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的权益予以特别关切4.不易详细报道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情5.不对法庭审判活动安放6.不做诉讼一方的代言人7.评论一般在判决后进行8.判决前发表质疑和评论限于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9.批评性评论应避免针对法官个人的品行学识10.不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涉诉的报道和评论另外,还应注意:1.对未成年人案件、涉及个人隐私案件,应注意用匿名报道2.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意愿3.不能随意与公共官员、人物、利益、兴趣相关为借口而谋求采访报道特权等。第3节传媒与司法的平衡与互动1、媒体自律: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法院判决前:1.应坚持客观公正地报道,平衡报道,不得有所侧重3.新闻用语应坚持中性语言4.只要证据确凿,可立即与以报道并就此发表评论5.传媒介入案件的报道,要遵循“即使报道”和“全程报道”的原则2、司法部门:加强法制建设,捍卫司法独立各种公开审判案件的审判过程1.应允许新闻记者报道2.司法部门应建立新闻发布机制,有专门新闻发言人3.建立裁判理由说明制度,并在判决书上公开,以便于新闻报道和评论4.案件的处理权落实到独任庭和合议庭,错案责任承担也落实到独任庭和合议庭,以强化审判人员的责任感5.公开审判结果时,必须保证内容的完整和真实,要详细公开每个参审法官对其参审案件的意见,并予以公开。第4章传媒与人格权利第1节传媒与名誉权名誉权:指公民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平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平评价的权利传媒侵害名誉权的方式1.侮辱指新闻报道、公开出版物以污秽、粗鄙、下流的语言文字对特定的人进行嘲笑、蔑视、辱骂等,旨在表达一种轻蔑、仇视或丑化他人形象的情绪而贬损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2.诽谤指散布虚假事实,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损害他人名誉造成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传媒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2.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直接指向受害者3.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实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名誉侵权的抗辩事由1.内容真实2.公正评论3.特许权第2节传媒与隐私权隐私权又称“宁居权”是公民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损害的权利。具体包括两层含义1.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人事项,有权要求他人不打听、不搜集、不传播,也有权要求新闻媒介不报道、不评论、不非法获得。2.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有权要求他人不得任意干涉侵害他人隐私的情形1.公布、宣传他人隐私2.窃取个人资讯3.侵入私生活领域4.侵入互联网的私生活区域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侵害隐私的抗辩原则1.公共利益原则指凡是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事项,或者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必须公开的事项,不受隐私权保护2.社会知名人士与公共兴趣原则3.政府官员克减隐私原则4.公众知晓、公共场合、公开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原则5.权利人统一原则6.是指不可辨认原则第3节传媒与肖像权肖像权:是指公民个人形象通过绘画、照相、雕刻、录像、电影等艺术形式,使公民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传媒侵权肖像权的行为1.未经本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2.不以营利为目的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3.网络侵害肖像权的想行为传媒合理使用肖像的情形1.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任务的肖像2.使用在特定场合出息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3.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使用公民的肖像4.为了公民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公民的肖像5.为了进行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他人的肖像6.为了科教文卫体等公益事业的需要,而有限地使用公民的肖像7.基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使用第4节传媒与姓名权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其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排除他人干涉和非法使用的一项人格权侵害姓名权的主要形式1.干涉2.盗用3.假冒传媒侵害姓名权的构成要件1.传媒侵害的是特定人的姓名权2.传媒报道中有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3.传媒机构和传媒工作者主观上有过错4.行为人造成了特定姓名权、名誉权或财产权的损害第5节传媒与荣誉权荣誉权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保持、利用各种嘉奖并享有其所产生利益的权利。传媒侵害荣誉的情形1.抬高夸大荣誉2.贬损荣誉传媒侵害荣誉权的构成要件1.有侵害荣誉权的违法行为2.有侵害荣誉权的损害事实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第5章传媒与著作权第1节著作权的基本内容著作权:也称版权,它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基于穿凿某种作品而享有的署名、发表、出版、获取报酬等权利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作者及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的客体就是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的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著作权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第2节著作权中的邻接权邻接权:又称“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利益,是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中所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权利传播者的权利1.图书出版者权2.表演者权3.录音录像制作者权4.广播电视组织权5.网络服务提供者传播权第3节著作权与公共利益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知名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的制度。合理使用时对著作权人使用著作权的限制,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第4节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有三个要件:公众、自己选定的时间、自己选定的地点特点1.禁止他人上传使用的权利2.禁止他人下载使用的权利3.禁止他人在网络上转载的权利4.禁止他人在互联网上网下侵犯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精神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分类1.未发表作品的上传2.已发表作品的上传3.已上传到网络的作品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行为的表现形式1.传统作品的上传2.网上原创作品的下载3.网上作品的转载4.链接第6章传媒与行政管理第1节报纸期刊管理1、报刊出版制度报刊出版审判制度主管主办单位制度1.报刊内容方面2.经济方面3.人事制度方面2、报刊的创办和登记3、报刊的监督管理1.依照法定程度出版2.报刊审读制度3.质量评估制度4.报刊年检制度4、禁止非法出版第2节广播电视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管理1.禁播规定2.审查规定3.限制播放规定涉案剧限制播放、境外节目限制播放、广告节目限制播放4.直播规定重要政务新闻的直播规定、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规定广播电视涉外制度1.境外资本和投资者准入允许通过贷款等方式,利用境外资金投入广播电视建设。允许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广播电视办事机构。允许境内电台、电视台引进播出境外节目,允许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等。3.境外节目播放比例4.境外记者到境内采访5.外国人参加官博电视节目制作活动第3节互联网管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互联网信息服务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互联网出版管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第4节新闻采编人员1、新闻采编人员的从业资格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资格证分为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和新闻记者证认证2、新闻记者证第7章传媒法实务第1节新闻立法第2节信息公开1、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对于公民来说,公民有权了解政府信息,而政府也有义务向公民公开相关的信息: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信息公开也有利于政府自身的建设。知情权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等。广义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极其变化的信息,,以及生活所需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它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狭义是指知情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所拥有的知情和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公民行使知情权的形式1.公民在法不禁止的范围内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自由地选择、获知各种信息。2.公民通过各种渠道享受国家机关和其他公共团体依法提供的信息服务一方面规定政府应依法主动公开信息:另一方面公民、法人和组织可以依法申请机关行政披露特定信息。2、信息公开原则1.信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特例2.民众依法享有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3.政府拒绝提供信息负有举证责任4.对信息公开争议的司法救济5.政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3、信息公开的内容1.立法公开2.司法公开3.行政信息公开4.其他政府信息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新闻传播业的意义1.为媒体的采访报道提供法律保障2.为传媒舆论监督保驾护航3.最大限度地尊重受众权利4.充分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第3节表达自由表达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行使其他权利的重要权利和保障,也是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条约普遍确认并予以保障的基本权利。表达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定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其他方式表明、显示或公开传递思想、意见、观点、主张、情感或信息、知识等内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自主性状态表达自由的特点1.表达自由的主体是公民2.表达自由的途径是媒介或者其他方式3.表达自由是公民自主性的表现和必然要求4.表达自由的界限是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在各种场合用言语表达和宣传自己的思想见解、意愿要求等意义:1.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石2.言论自由可以促进真理的发展3.言论自由可以促进真理的发展4.言论自由具有社会制衡的作用出版自由是指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自由,并依法的规定,有权从事著述、出版、印刷、发行的活动。新闻自由是指搜集、发布、传送和接受新闻的自由,是创办新闻传播媒介的自由,是公民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发表自己对社会各种问题的看法以及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中的创造成果的自由。新闻自由的主要特征:新闻媒介性,即公民、社会团体或新闻媒体利用新闻传播媒介这一特殊手段或工具传播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性。第4节受众权益1.选择权面对众多的媒介和信息,受众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口味和自己所能运用的方式做出自由选择2.知情权3.传播权指任何人或组织、机构都有自由表达或传播自己的意见和获取信息的权利。4.接近权指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观点、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接近权是传播权的引申,或者说是传播权的一种特殊表现。5.表达权6.交流权包括讨论全和反论权7.隐私权是指受众具有个人独处,对个人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事物保密、不受媒介干涉的权利。8.监督权是指受众对媒介的运作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有查看并督促的权利,以免其产生不良后果。第5节隐形采访隐形采访:是指记者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告知对方采访的目的,在对方完全不知强的情况下,将其形象和声音用暗藏的摄像机或录音机记录下来,在新闻媒体上公开传播的行为。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偷拍偷录;二是涉入式采访隐性采访的争议1.记者是否有权“卧底采访”2.记者能否充当与自己职责不相适宜的角色3.暗访获取的证据是否有效力4.记者乔装身份是否违反职业道德隐性采访与公权力的冲突所谓公权力,是指以维护公益为目的公共团体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它是基于社会公众意志而由国家机关具有和行使的强制力量,其本质出于社会统治地位的公共一直的制度化和法律化1.隐性采访与政府机构、商业机构秘密的冲突2.隐性采访与司法、警察调查权利的冲突隐性采访与私权力的冲突所谓私权力指公民、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在自主、平等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所拥有的财产权和人身权。1.隐性采访与被采访对象知情权、表达自由的冲突2.隐形采访与被采访对象隐私权、名誉权的冲突隐性采访的法律禁区1.严格遵守有关保密法规2.严格遵守有关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3.严格遵守有关司法机关的法律规定4.严格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隐形采访中存在的问题1.区分公开场合2.区分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3.区分违法行为与合法行为隐性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1.只适用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2.新闻记者不能再其中充当角色3.与智能部门密切配合4.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5.借鉴国外的做法第6节犯罪报道犯罪报道:指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和事实的报道犯罪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法律用语不规范2.不当公开未成年人资料3.随意披露女性隐私4.“媒介审判”有碍司法公正5.法律常识缺失6.犯罪和侦破细节描述的尺度问题7.侵犯举报人权益8.舆论导向与价值判断发生偏差如何进行犯罪报道1.明确有关犯罪报道的规定2.注重选择和展示犯罪案例3.注重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平衡性、客观性4.注重犯罪报道的社会效果5.要有人文关怀精神6.注重普及法律知识第7节网络舆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社会价值司法的天然职能在于解决民众间以及民众与政府间的纠纷,它依照民众同意的公共准则—法律来保护权利;而传媒的力量在于一旦它认为有谁侵犯了民众的权利,便通过报道与批评迫使侵犯方自动停止侵犯或引发正常的机制将侵犯行为纳入体制性解决轨道。互联网时代舆论的形成特点1.处处是中心,无处使边缘2.谁来设置议程3.谁触动了我的神经互联网时代舆论监督与司法互动1.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2.网络舆论监督司法的异化如何看待网络舆论与司法的互动1,网络舆论:自然生存,合理引导2,司法机关:取信于民,执法为民第8章传媒伦理概述第1节西方传媒伦理渊源休谟法则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基于一定事实认识和自身对于行为道德的理解,做出自己的新闻选择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这种中庸的原则就是新闻传播的公正性,既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秉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避免走极端;也包括新闻传媒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康德的“绝对命令”告诉我们大众传媒和传媒人要有社会责任和良心,要真实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满足公众知情需要;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做社会与公众的耳目喉舌;要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尊重公民人格尊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发挥传媒的社会监督作用。边沁。穆勒的功利主义原则道德上的正确选择应该带来最大益处而不是害处,所有最终决定哪种选择正确,哪种不正确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就在于趋利避害的程度。功利主义原则是追求当事人幸福的原则今天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事情的对错是以权衡利弊后,最终产生的价值总量作为判断的标准。因此,功利主义为传媒伦理的选择提供了一条明确的准则: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时,记者首先要尽可能谨慎地估量每一种结果,问一问这种选择将对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少好的和不好的影响。一旦我们完成了对所有相关行为的估算,我们在道义上就必然选择获利最大的办法。而有意选择别的行为,则违反了道德原则。在进行新闻的具体操作时,记者要对其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估,以是否能给公众带来最大利益为准则来选择应该报道的新闻,采用恰当的方式报道。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按照罗尔斯的观点,只有当忽视一切社会差别时,正义才会出现。在“无知之幕”中,摆脱了个人、民族情感在选择伦理原则中的偏见。人们必定会选择保护弱小一方,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根据这些原则,传统的新闻伦理学将有许多需要修正之处。宗教传统中的“仁爱”能帮助人们处理社会的不公正、侵犯隐私、暴力、色情等问题。第2节传媒伦理及其原则1.传媒伦理传媒伦理是系统研究“道德善:的大众传媒”应当如何“履行其职责,大众传媒是否符合它的“应当”以及媒介从业人员在其媒介行为中对“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的认识与抉择等问题的学科。媒介伦理的基本要求有三:传媒诚信、传媒清廉、传媒公正2.传媒伦理的原则a.生命至上原则b.真实性原则新闻来源要有事实依据新闻采访要全面深入扎实新闻报道要客观、平衡、独立新闻报道要进行事实取舍和价值判断新闻机构要强化责任意识c.最小伤害原则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采访时注意把握气氛采访时注意提问的技巧报道时要有隐私意识d.善意原则善意原则表现在新闻活动中,即新闻报道的出发点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和善良的愿望对公共事务及任务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应该是建设性的、友好的态度,是为了有利于改善工作,有利于解决问题,革除社会弊习,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推动社会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甚至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狭隘利益寻求借口贬损和诽谤别人。意义:是避免发生名誉权纠纷的最重要保证;可以提高媒体公信力;可以促进有效且良性的舆论监督e.良知原则良知原则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体现在新闻采访中捍卫事实与真相,敢于说真话,揭真相,敢为天下先,走在时代的前列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第3节波特图式波特图式是美国哈佛神学院教授波特博士提出的一种道德推理模型,它通过对“定义”、“价值”、“原则”、“忠心”四个问题的分析来找寻道德答案。1.所谓定义情况,就是对所发生实施的确认和判断,对事件的客观描述和背景了解2.所谓价值判断,则取决于记者对所要报道事件“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的考量。3.所谓提出道德原则,就是指在对事件的正负价值综合考虑后所遵循的可以知道行为的标准和规范4.所谓的选择规范。即在评判价值、提出原则后,最终决定忠诚的对象,它可能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可能是记者所在的媒体,可能是受众的知情权,可能是社会公众的利益,当然也可能是记者本人波特图式的意义1.帮助记者解决多元化社会角色的选择冲突2.构筑了记者在道德困境中的精神路线和行动指南3.为媒体行为的原因和动机探求提供了可行的路径4.为“两难事件”提供评价的价值观和原则机制第9章传媒伦理失范第1节新闻腐败所谓新闻腐败是指一切与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过程相关的非法的、不道德的权利交换行为、关系、过程,即一切非正当的新闻界腐败现象新闻腐败的表现形式1.版面、节目的腐败a.收费新闻b.新闻软文c.虚假新闻2.新闻从业人员的腐败3.新闻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腐败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权利的滥用,滥用的目的是牟取不正当的经济、政治利益。所以新闻腐败实际上是社会腐败在新闻领域的折射,是经济、政治腐败现象侵蚀新闻界的结果,或者说是新闻界吸纳社会腐败的产物。治理新闻腐败的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颁布治理新闻腐败的相关条例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强有力的新闻监察机构3.完善体制和机制4.长期坚持法制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5.整顿新闻从业伍第2节新闻敲诈新闻敲诈是指某些记者或者是一些假记者甚至是个别媒体以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名义,对一些违背国家政策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主体,进行敲诈勒索,从中获利的行为和现象。新闻敲诈的表现形式1.社会“野记者”“假记者”的看家本领2.支流小报记者、非法记者站甚至少数主流媒体黑心记者的生财捷径3.个别报刊栏目的创收绝招新闻敲诈的实质是新闻敲诈者与贪官污吏等社会黑暗势力之间的狗咬狗,不过是分赃过程中的争夺,新闻只是一种聚财手段治理新闻敲诈的对策1.健全新闻采编的相关规章制度2.自觉接受社会监督3.长期坚持抓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第3节媒介寻租媒介寻租与新闻腐败和新闻敲诈有所不同,一般是媒体有组织、有领导、有目标、有部署的,已开始出现“个体化行为”转化为“集体化行为”,由“秘密寻租”到“公然创租”的变化,对媒体的公信力危害极大。媒介寻租:指传媒管理层和记者、编辑利用手中操纵的媒体管理权和新闻报道权,来达到向报道对象“寻租”的目的,其方式可以是吹捧报道对象,或者假借“舆论报道”“揭丑”“曝光”之名,将频道、版面等“社会资本”转换为个人或小团体的“经济资本”、从而寻求并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腐败活动。媒介寻租的表现形式1.传统媒体寻租形式2.网络寻租新态治理媒介寻租的对策除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自律之外,从外部环境看,要在新闻改革过程中探求媒介组织与政治控制、市场利益的平衡关系,为记者创造和谐的职业分为和行业环境1.建立科学的传媒运营机制2.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3.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4.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处罚力度第4节新闻歧视新闻歧视又称新闻偏见,它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有意或无意对报道客体给予的不公正、不真实的主管评价,而这种评价总是给报道客体或第三方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新闻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歧视。如何避免语言歧视1.传媒从业人员和社会大众应注意人文素养的提高2.媒体要平衡受众的话语权3.媒体从业人员要从多方面充实自己4.加强各方面的监督第10章传播伦理实务第1节图片报道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新闻摄影伦理缺失2.广告图片伦理缺失3.娱乐图片伦理缺失图片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1.媒介市场化下的媒体压力2.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媒体的价值取向发生错误3.法律意识淡薄如何进行图片报道1.建立新型的新闻、广告、娱乐图片价值观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3.建立健全媒介图片监管机制4.发挥媒体内部“把关人”功能5.提高媒介从业者的思想素质第2节自杀报道自杀报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体对自杀现象或自杀行为的报道。自杀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未成年人的保护2.缺乏对农村自杀群体的关注3.报道内容以偏概全,过分强调特定群体a.报道群体低龄化b.报道原因过于简单c.报道频率过于密集4.报道方式不当a.缺乏隐私保护意识b.过多描写自杀细节c.版面编排不佳,照片不雅d.过分煽情渲染e.产生名人自杀效应f.缺乏反思自杀如何进行自杀报道1.明确媒体的角色定位2.审慎选择自杀报道方式a.报道对象的侧重b.报道细节的详略c.报道语言的选择d.数字的使用3.注重人文关怀4.强化责任意识5.媒体要达到“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6.呼吁社会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第3节灾难报道所谓灾难报道,即对非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灾难以及由于人为酿成的恶性事故等的报道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二次伤害2.侵犯隐私3.侵扰悲痛4.漠视生命价值5.冷漠心态6.缺乏人文关怀如何报道灾难新闻1.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地报道灾难新闻2.侵扰伤痛时应奉行“最小伤害”原则3.体现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4.理性、冷静地处理当事人及其亲属的隐私信息5.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奉行生命至上原则新闻专业主义是指新闻工作者受过专门训练,以特殊技能服务大众,并在工作中遵守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的道德原则。第4节同性恋报道同性恋报道伦理缺失的表现形式1.普遍歧视的问题2.报道角度的缺失3.人文精神的缺失同性恋报道伦理缺失的原因1.专业知识的缺乏2.定位的错误3.对“卖点”的错误认识如何进行同性恋报道1.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2.要抱以科学包容的态度3.使用中性词语4.引导工作正确对待同性恋现象第5节艾滋病报道1.不当报道加剧社会的恐慌2.随意披露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家庭隐私3.以煽情手法满足受众猎奇心理4.个别记者的艾滋病报道带有偏见5.缺少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如何进行艾滋病报道1.认真重视,把艾滋病新闻报道提上议事日程2.培养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3.改进和创新艾滋病报道4.要“以艾滋病患者为中心”,尊重其合法权益(不要披露家庭隐私、避免新闻歧视、注意保护名誉权、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第6节家庭暴力报道家庭暴力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认识误区妨碍了报道的客观公正2.猎奇式案例登载带来不良社会后果3.对受害者的指责多余帮助4.忽视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如何进行家庭暴力报道1.注意分析家庭暴力的成因2.选择典型案例3.坚持人文关怀(尊重受暴者的隐私和尊严、保护施暴人的合法权利)4.树立社会性别意识,坚持理性思考的精神5.注意报道受暴者的能动性,及时介绍有关救助信息第7节妇女报道妇女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忽视妇女和性别议题2.炒作、歪曲妇女形象以吸引眼球3.缺乏人文关怀,对受害妇女进行“二次伤害”如何进行妇女报道1.宣传两性平等观念2.舆论监督性别歧视3.关注女性弱势群体4.表现多元化的两性角色第8节儿童报道儿童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人文关怀,对儿童进行“二次伤害”2.报道偏爱“特殊儿童”,不能反映儿童整体风貌3.儿童报道视角成人化倾向,很难听到儿童自己的声音如何进行儿童报道1.坚持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2.维护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3.儿童报道必须准确4.传媒从业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第9节性骚扰报道性骚扰是指不受欢迎的性行为,或其他以性为目的的行为,包括不受欢迎的身体接触、语言或非语言行为存在的问题1.迎合受众低级趣味,寻找黄色新闻噱头2.报道缺乏人文关怀3.媒体报道对性骚扰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如何进行性骚扰报道1.端正选取新闻的价值标准2.切实保护性骚扰被害人隐私3.正确引导公众4.大力宣传法律保护方式第10节体育报道存在的问题1.过分赞美与暴力语言诋毁2.地方沙文主义色彩强烈3.新闻价值取向异化,片面追求感官刺激4.虚假新闻,低俗炒5.精英意识,金牌至上如何进行体育报道1.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加强体育职业道德培训2.加强体育媒体的自身管理,树立全局意识3.要加强新闻专业主义学习,避免低俗化倾向4.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树立健康向上的“金牌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1欢迎下载。
本文档为【传媒法规与伦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4-19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