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举报
开通vip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2009年l2月第2l卷第6期四川I警察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PoliceCollege Dec..2009 V01.21No.6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谌艳青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内容摘要: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涉及众多受害人,特别是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 多年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实践,暴露出行政,立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策主要是: 加强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研究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2009年l2月第2l卷第6期四川I警察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PoliceCollege Dec..2009 V01.21No.6 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谌艳青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内容摘要: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涉及众多受害人,特别是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 多年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实践,暴露出行政,立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策主要是: 加强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协作,形成整治和打击合力;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打击能力;主动开展群众工 作,维护社会稳定并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打击治理工作有法可依. 关键词:防范;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 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612(2009)06—0030—06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进程的逐步加快,经济活动13益多样化.经济的 繁荣和除旧布新转变过程产生了经济犯罪的大量机会.当前经济犯罪仍呈现高发的态势,尤其 是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涉案金额大,蔓延迅速,涉及领域广;受害 人员众多,侵害目标针对性强,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被骗的情况突出;作案方式趋向职业 化,花样翻新,手段多变;暴力趋势上升,危害13趋严重,对社会稳定形成潜在威胁.其滋生和蔓 延的原因主要有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的隐蔽性,欺骗性和伪装性使民众难以识别投资陷阱,做 出正确判断;一些人投机心理严重,防范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使犯罪行径屡屡得逞;相 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使犯罪嫌疑人敢于铤而走险;有关法律规定滞后甚至缺位,导致犯罪成本 低;执法打击面临诸多制约,削弱了打击力度,使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由此可见,涉众型经济犯 罪触及多方利益,影响面广,极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和激化社会矛盾,潜在的不稳定隐患值得社会 各界高度关注. 依照公安部的界定,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涉及众多受害人,特别是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 体的经济犯罪.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犯罪 活动.另外,在证券犯罪,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诈骗犯罪,假币犯罪,农村经济犯罪活动中,也有类似涉众因素存 在.它不是规范的罪名,而只是对某一类高发型经济犯罪进行总括的法律术语.上述涉众型经济 犯罪的界定将受害群体加以强调,有其特别的意义.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 收稿日期:20o9一O3—06 作者简介:谌艳青,(1975一),男,四川内江人,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四川警察学院侦查系讲师. 30 谌艳青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群体有目标,有结构并且成员 之间能相互 作用和影响.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对欺骗对象存在选 择性,使受害者构成呈现一个或几个群体的状况;二是由于群体拥有共同目的且有结构,一旦受 害者构成群体就容易产生集中震荡作用,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造成社会不稳定,严重影响和谐 社会的建设. 因此,分析当前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难点,探究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对 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难点 多年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实践,暴露出行政,立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打防涉众型经济犯罪面临较大困难. (一)行政管理方面有漏洞. 一 是工商登记管理存在漏洞.由于我国公司注册登记实行的是形式审核制度,对申请注册 者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很难进行验证,导致犯罪分子可以轻易的采取虚假注册等手段开办合法公 司和企业,并以此骗取群众信任,大肆作案.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很难对辖区内的所有公司和企 业进行逐一,时时的排查,更不能提前介入干扰正常的民事活动,所以往往在案发时,问题才暴 露出来.二是税收管理失控.主要反映在这些公司多数不进行纳税申报,有的也是虚假申报.例 如,湖北省近年来破获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有81.5%以上的所谓公司未进行申报纳税,有 13%的公司进行了虚假申报,这说明部分基层税务所及税收征管理员未充分履行其职责?.三是 银行监管乏力.银行对大额可疑资金,银行卡等的监管力度较弱,使大部分案件的侦办工作都停 止于犯罪嫌疑人将所获赃款提现,追赃线索中断,损失难以挽回.四是证券监管存在盲区.证监 部门对销售未上市股票的公司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对中介机构违法代销未上市公司股票的行 为无跟踪监管措施. (二)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管理有待提高.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因此,在防控方面正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完善的运行机 制,导致防控能力差,不能有效预防制止犯罪活动,只能等犯罪活动蔓延出现严重后果时,才能 被动打击.公安机关薄弱的基层基础工作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较差的敏感性 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对出租房屋,闲置房屋,流动人口,重点人口等难以根据形势发展的要 求进行日常管理,社区民警对社会面的掌控,社情的了解不深,信息渠道不畅,难以做到早发现, 早处置.而基层组织不能有效掌握社区内群众情况,发现问题不及时报告;对参与非法吸储,非 法集资及传销者浑然不知,甚至直接参与,起到了带动效应;案发后,不是积极地做好疏导工作, 而是将责任一味推向公安机关或政府.『l (三)相关部门之间工作机制不健全,协作配合不畅. 在打防涉众型经济犯罪工作中,虽然公安机关与其他职能部门都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机制, 但在具体的打防工作机制中,仍存在着一些机制不健全,运行不畅,保障机制跟不 上等情况,缺 乏一套运行高效,能快速反应,准确打防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工作机制.一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 ?数据来源于湖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资料. 3l 谌艳青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行政执法部门对公安机关提请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犯罪性质认定不及时,甚至不给予认定,影 响了案件的侦办.例如,公安机关掌握的几起"托管造林"案件,林业主管部门迟迟未能对其性质 进行认定,以致公安机关虽然预测到了危机,但在犯罪未暴露和未产生不良效果之前难以介入. 二是检法部门对案件定性,涉案人员和扣押的涉案财物处理上存在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分歧,致使一些案件长 期不能结案.对涉案的骨干分子和主要参与人员处理认识不一致,从而使一些参与犯罪活动,在 犯罪活动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重要骨干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打击处理.三是工商,银监,证监等 行政执法监管部门不严格依法办事,对构成犯罪的案件降格作行政处理,移交给公安机关的案 件不及时.2007年,哈尔滨市工商局移交给哈尔滨市公安局的黑龙江科利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涉嫌传销犯罪案件,案件移交到公安机关时,涉案犯罪嫌疑人早已逃匿,公司已人去楼空,所有 公司涉及传销犯罪活动的财务资料无法找到,由于移交案件不及时,错过了最佳的打击时机,导 致公安机关的侦查取证工作无法开展. (四)依法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存在一定的法律盲区或立法滞后问题. 目前,对于涉众型经济犯罪,公安机关执法的依据主要有《刑法》中关于非法吸收 公众存款 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等相关规定.但是,经济案件因其特殊性,先行性,使办 案人员仅凭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和司法解释就对具体犯罪行为进行定性和分析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对于诸如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权等新型犯罪行为,缺少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明确的法律 规定,致使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认识不统一,职责不明确,影响了对这类犯罪 活动的打击力度.[21例如: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民间融资借贷行为界定仍然较为 模糊.到底向多少公民或者借贷多少属于合法范围,以及对象的"不特定"如何界定,法律法规并 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法律法规中存在的这些模糊界定使公,检,法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在案 件定性和证据认定上难以统一,增加了打击此类犯罪的难度. (五)案件侦办难度大,处置困难. 涉众型经济犯罪早期发现难.涉众型经济犯罪往往被正常的经济行为所掩盖,加之此类犯 罪作案手段的智能化,专业化较高,且公安机关主动发现此类犯罪的能力较差,相应的举报机制 还不够健全,导致案件发现时间大都明显滞后,案件的侦办较为困难.同时,公安机关在实战中 很难把握刑事干预的最佳时机.早介入,虽能及时摧毁骗局,但参与群众不易理解,误以为是断 其财路,继而向公安机关和政府施压;晚介入,通常面对的是人财两空的局面,巨额经济损失无 法挽回,同样会引起群众不满,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使公安机关陷入"两难"的境地.由于涉及 人员多,资金繁杂,无财务帐目等因素,取证难度也相当大.如网上传销案件,既需要有传统侦查 取证手段,又需要专业取证手段.除了收集传统的物证,书证等,还要收集用于网上传销的服务 器,涉案计算机所载的电子证据.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打击有的根本就不做帐,会员资料,计酬 奖励,传销收入等信息以电子证据的形式存放在涉案计算机中,由于电子证据具有易修改,灭 失,可删除的特点,一旦犯罪嫌疑人删除或修改相关数据,取证工作出现障碍,将使侦查诉讼工 作陷入困境. 另外,这些非法公司营销骨干人员由于法律的规定和执法实践问题,有的能逃脱打击处理, 并很快重操旧业或自立门户.由此造成无法有效打击,彻底瓦解非法集资,传销等非法活动的营 销队伍,为此类犯罪的滋生蔓延留下后患.同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决定了案件侦查取 证工作量大,办案费用高.由于公安机关办案所需的经费得不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案 件的侦办工作.并且此类案件的处置也相当困难,因为涉众案件侵害对象大多是中老年人,学 生,城市低收入者,进城务工人员及农户等,这些弱势群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发现被骗难 32 谌艳青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以控制情绪,且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处置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其他治安问题. 三,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对策 (一)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下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协作,形成整 治和打 击合力. 涉众经济犯罪是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因素.要建立"党委政 府牵头,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共同防控"的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整治工作格局.实践证明, 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工作,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必须紧紧依靠 党委,政府的领导,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在社会管理,经济管 理,普法教育,宣传防范,刑事司法,行政执法,维护稳定等方面对涉众犯罪进行综合打击整治和 预防.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加强信息交流和案件移送等工作的协作配合,促成 金融监管,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的有序衔接,构成管,防,控,打一体化的大格局,从而形成 合力,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3l 首先,金融及其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涉众经济犯罪充分暴露出目前金融机构的一些 现状和问题,例如: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缺位,稽核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一些 金融机构往往将本系统内的经济犯罪只视为违规违纪问题加以处理,从而放纵了犯罪.这些往 往是其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作祟.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严格监督各商业银行交易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加大查 处力度;二是要建立银行工作人员违法犯罪预防机制,加强落实内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加强从业人员的 法制教育,杜绝有章不循和违规操作的发生;三是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机制建设,对发现的 异常经济活动和内部人员违法犯罪苗头及时报告,共同打击防范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工商税务 部门也应加强基层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到早发现,早通报. 其次,公安机关应建立健全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日常协作机制.协作机制是经侦的工作基础. 行政执法部门通过日常的行政执法工作,可以发现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线索.所以,公安机关不仅 要与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联系会议制度,更应要与其建立日常协作机制,规定双方的职责义务,加 强日常协作配合,协作层面从会议制度向信息共享转变,及时通报经济领域重大违法情况,及时 互通,共享执法信息,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案件或线索,研究解决预防, 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要时可进行联合部署,采取统一行动. 第三,公,检,法三部门应统一认识,协同作战;多警种协作,形成打击合力.公,检,法三机 关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案件定性,证据规格和财物处理意见不一致是影响打击效果的一道屏 障.因此,在打击处理此类犯罪工作中,三机关应加强协作配合,通过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个案研 讨等形式加强沟通,统一认识,认真研究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检,法应提前 介入,共同研究,分析案情,达成共识;对非法经营,传销等案件,应积极协商研讨制定统一的证 据规格,避免三部门之间意见认识不一致,案件久拖不决;对扣押的涉案财物也应按照有关法律 规定做出相应的刑事附带民事的判决,便于及时将涉案财物返还给被害人,避免受 害群众长期 上访事件的发生.同时,公安机关内部多警种也应加强协作,形成打击合力.例如:公安机关的网 监部门通过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及时发现和查处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以及专案侦 查中的电脑取证问题. 第四,要建立完善预防处置危机工作机制,解决因涉众型经济犯罪引发群体性事件问题.主 33 谌艳青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要应在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妥善处置.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完善涉 众型经济犯罪形势预测,重大案件稳定风险评估,突出隐患动态监测预警和舆情危机处置等工 作机制.在处置过程中及时准确公布有关信息,主动引导舆论,消除群众对立情绪.注意做好受 害人的稳定工作,既灵活地将接待群体上访及时转化为集中取证,又敢于抓住时机对犯罪分子 实施强制措施,力争快速平息事件.事件平息后,则要尽快做好资金清退工作. (二)公安机关应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打击能力. 首先.应坚持"专案侦查"与"专项打击"相结合,全力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公安机关要充分 发挥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主力军作用,认真调查摸底,制定行动方案,集中警力,全力攻坚,采 取果断措施,综合运用各类侦查手段,千方百计地完成破案任务,将涉案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绳之以法.各地应认真梳理,选择一批重特大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组织专门力量,实施"专案侦 查"为主的工作模式.把打击重点放在案值巨大,损失严重,影响恶劣的非法吸收公 众存款,集资 诈骗,非法传销,合同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大案要案上,特别是对上级交办的重特大案件,要 坚决排除干扰,全力侦破.对具有重大犯罪嫌疑,涉及人数众多,有经营价值的案件,要强化专案 经营意识,主动打击,精确打击.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多发区域,要适时开展专项打击和重点 整治活动,努力遏制犯罪势头.例如,最近打击网络传销犯罪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其次,情报导侦,立足打早打小.阁经济犯罪的侦办工作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常常是案发 后才根据群众的报案或者举报开始相关的侦办工作.对涉众型经济犯罪如果采取传统的打击模 式,让其一旦形成规模,不仅使群众遭受巨大的损失,而且打击处置工作难度很大,有的还容易 陷入被动.因此,必须坚持打早,打小,坚持主动出击的方针,通过开展专门的情报工作,广辟线 索来源,抓好早期的情报经营,及早发现,超前布控,露头就打,不让其做大.一是成立专门的情 报信息机构,建立情报信息系统,同时建立情报信息收集,分析,利用等一系列制度,将情报工作 规范化.特别应建立全国性联网资料信息库,对涉众经济犯罪分子和嫌疑对象纳入专门管控.二 是应围绕重点方面和地区,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围绕重点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围绕重点群体,收 集掌握动态;围绕重点敏感时期,加强涉稳信息收集,反馈.三是要加强同公安内部各警种的联 系,同时加强同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逐步建立起信息传递,联席会议等方面的工作 机制. 第三,加强阵地控制和特情建设.如前所述,打击和防范涉众犯罪,获取情报是关键.要结合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规律特点,建立专门的打击涉众犯罪的控制力量,在重点行业,领域和部位建 立控制阵地,在重点行业和人群中物建秘密力量,构建立体交叉的控制网络.经侦特情主要搜集 经济领域相关情报信息,发现犯罪动向,提供犯罪线索,协助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控制预谋犯罪; 同时,贴靠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侦控对象或打入犯罪组织内部,了解犯罪活动内幕,获取重要 犯罪证据,掌握主要犯罪嫌疑人行踪.另外,还可协助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控制经济犯罪集中渗透 或侵害的重点地区,行业及敏感,要害部门和部位,搜集,获取深层次和内幕性的经济犯罪情报. 第四,加大经侦队伍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执法办案质量.一是要加强对经侦民警的培 训,真正使经侦民警成为"懂经济,懂法律,懂侦查"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结 合实际案例分析此类犯罪的规律,特点和趋势,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对策措施. (三)主动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在处置涉众型经济犯罪工作中,一定要有开展群众工作的意识.首先,要把受案过程作为做 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环节.群众上当受骗到公安机关报案,往往容易情绪激动.倘若公安民警在受 案时态度蛮横或漠然,往往会引起群众误解,甚至会有过激行为,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相反,如若 34 谌艳青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我们热情接待,嘘寒问暖,则容易拉近大家距离,树立良好形象,从而在向群众讲明 办理案件的基 本程序,解释办理这类案件存在的困难以及群众可能受到的损失时,易于群众接受,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把建立沟通机制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沟通具有导向作用,调节和约束作 用,融合作用和辐射作用.由此,与受骗群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则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涉 众型经济犯罪中受骗群众一般较多,倘若与每一位受害人都进行沟通,势必影响办案效率,同时 也不易取得一致意见.因此,从受骗群众中物色建立联络员,并引导群众集体聘请律师更为稳妥 有效.公安机关通过与律师,联络员沟通,便能及时掌握群众的情绪动态,同时引导群众通过合 法的途径解决问题.[61 第三,要把及时发现和案后清退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涉众型经济犯罪引发的群 体性事件一般都要事先组织,因此,要在群众组织,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联络阶段及时发现群体性事件的苗头. 这方面应经常与居委会,社区干部和派出所座谈沟通,收集信息,加强研判,获取线索.对其中的 组织者,积极参与者,要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同时,对有条件的案件,可在公检法充分 沟通,固定好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对冻结的涉案资金中确实属于受害群众合法财产的部分,提前 开展清退工作,以有效稳定受害群众的情绪,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第四,要把宣传工作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能力,是有效减少 涉众型经济犯罪发生的治本之策.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高发与群众防范意识不强,轻信犯罪分子 的宣传,贪图"高额利润"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宣 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运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同时,通过教育宣传转化工作,争取受骗 群众以身说法,教育影响更多群众,使广大群众了解相关知识和政策,树立正确,科学的投资理 念,不参与非法经济活动,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发案. (四)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打击治理工作有法可依. 针对经济体制改革大形势下产生的诸多新事物,新课题,要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规定,加 强规范管理,使经济领域各种交易完全纳入合法的运行程序,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从而净化经 济犯罪赖以滋生的土壤.现行法律法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和减缓了涉众型经济犯罪在 我国的蔓延发展势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形态和手法的不断翻新,需要更加完善的 法律制度,减少不法行为存在的"真空地带". 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规定,但经营活动又确有问题的,也不能消极等待,要及时报告党委 政府和上级机关,加强研究,寻找对策和办法,使涉众型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无法生根. 【参考文献】: 【11杨威.新形势下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征及侦查对策?】.湖北警官学院院报,2008,(2). 【2】田光伟.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治理U].法制与社会,2008,(2). 【3]3庆丰.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探讨U】.公安研究,2007,(11). 【41唐祥生.对'-3前我省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田.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5】郑明波.涉众型经济犯罪新"外衣"U】.晾望,2008,(4). 【6】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经济犯罪侦查业务管理指挥教程【M】.群众出版社,2006. I责任编辑:吴良培) 35
本文档为【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26
浏览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