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高考地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 专题8 窑洞文化学案

2021高考地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 专题8 窑洞文化学案

举报
开通vip

2021高考地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 专题8 窑洞文化学案可编辑可修改欢迎下载哦希望能帮到您!窑洞文化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的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人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

2021高考地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 专题8 窑洞文化学案
可编辑可修改欢迎下载哦希望能帮到您!窑洞文化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的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人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原因有三点:其一、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a:区域地形地貌形成,特点b:等高线地形图与窑洞的综合考查c:区域气候类型,降水特点a:考查学生判断地理图标所承载的地理信息b:考查学生读图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地理事物能力c:考查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如今大量的地坑院正在消失,遭废弃或填埋。下图为该地区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1~3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地坑院院心天井通常会栽种一颗树,其最主要目的是()A.美化环境B.夏季遮荫C.安全警示D.保持水土2.夏季地坑院窑洞内空气湿度很大,原因是()A.窑顶雨水下渗B.院心天井积水C.窑内气温过高D.窑内外温差大3.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地许多村落开始填埋地坑院,其原因最可能是()A.建筑技术进步B.缓解耕地紧缺C.交通用地不足D.生活条件改善【答案】1.C2.D3.B【解析】第1题,地坑院是向下深挖土层而建的,院中种树,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是告诉远处的人有坑,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选C正确。第2题,豫西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夏季窑内温度低,窑外温度高且水汽含量大,窑内外温差大;外面的热空气进入窑内遇冷凝结,使得窑内湿度增大。选D正确。第3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本着“退宅还耕”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为缓解耕地紧缺,开始填埋地坑院。选B正确。下图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读图,完成4~6题。4.甲、乙、丙、丁四地黄土覆盖层可能最厚的是()A.甲B.乙C.丙D.丁5.高原民居窑洞冬暖夏凉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暖温带B.降水少、晴天多C.黄土表层吸热强D.墙体厚、保温性能好6.窑洞选址在丁处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夏季风迎风坡B.位于阳坡C.地势平缓D.靠近河流【答案】4.C5.D6.C【解析】第4题,根据题意,黄土覆盖层的厚度可从图中实线(黄土高原表面等高线)数值减去虚线(黄土底面等高线)数值进行比较。第5题,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多选择在土质坚硬的地方,房顶和墙壁厚度较大,不易传热,因此窑洞冬暖夏凉。第6题,根据图中实线(黄土高原表面等高线)变化特征可知,丁处等值线较为稀疏,说明地势较为平缓,有利于修建窑洞。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7~8题。7.甲处黄土层的厚度可能是()A.10米B.20米C.30米D.40米8.从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考虑,最适合开凿窑洞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7.D8.B【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实线可知,甲地黄土表面高度为845~850米之间;根据图中虚线可知,甲地黄土底层高度为805~810米之间,故甲地黄土层厚度为35~45米之间,故选D。第8题,读图可知,丙地为冬季风的迎风坡,不适合人们居住,丁地位于阴坡,光照条件不好,采光条件不好,不适宜人们居住;甲地位于上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乙地位于阳坡,且位于迎风坡,气温和降水适宜,且黄土层较厚,故适合人们居住。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从北向南自河套下来,到了陕西潼关附近调头东去,形成河东金三角地区。运城的盐池就在这个河东金三角的核心地区。传说尧、舜、禹相继在河东建都。距河东盐池最近的为禹都安邑,约为20千米,其次为舜都蒲坂,约60千米,最远的为尧都平阳,约为140千米。材料二河东盐池中食盐资源的利用,最初是采取“捞取法”℃,年降水量约为520mm,蒸发量却高达2300mm。材料三窑洞是该地区广泛分布的民居,主要是在黄土断面开挖,在盐池湖畔的蚩尤村(现名长寿村)中,窑洞不再是北方传统的坐北朝南式,而必须建成坐南朝北。(1)试分析在安邑、蒲坂、平阳三城建都的有利区位条件。(2)试分析河东盐场形成的自然原因。(3)结合材料分析蚩尤村窑洞坐南朝北的原因。【答案】(1)位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取水方便;河运便利;靠近盐湖,有丰富的食盐供应。河谷地区,土层相对深厚肥沃。(2)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蒸发;位于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便于晒盐;风力较强,可加快盐晶体的析出。(3)蚩尤村窑洞坐南朝北的原因是躲避强劲的南风。【解析】(1)三个城市都沿河设城。靠近河流可以方便取水;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位于河谷地区,地势低平,有利于城市建设;河谷地区,土地肥沃,有利于农耕,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靠近盐池,有丰富的食盐供应。(2)盐场形成的条件一般要求多晴天、日照强烈、多风的地方,有利于水分的蒸发,还要有开阔的晒盐场所。河东地区位于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有晒盐的空间;根据材料二的信息,该地夏季高温,光照丰富,南风猛烈,这些条件有利于蒸发。(3)根据材料二,该地南风猛烈,为了躲避强劲的南风,该地房屋坐南朝北。
本文档为【2021高考地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 专题8 窑洞文化学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熊猫图文
公司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等。用户至上,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263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1-11-06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