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貌学03 流水地貌

地貌学03 流水地貌

举报
开通vip

地貌学03 流水地貌nullnullnull流水作用暂时性流水地貌流域地貌地貌学—流水地貌第三章 流水地貌河流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流水运动过程中,使沿程的物质发生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了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这种由流水作用所塑造的地貌即流水地貌。 流水是陆地表面最普遍、最活跃的一种外力。它在地貌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表流水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面状水流(坡面径流)和线状水流。根据水流持续性还可分:暂时性水流和持续性水流 。null一、流水作用地貌学—流水地貌(一)流水的能量与流态(Erosi...

地貌学03 流水地貌
nullnullnull流水作用暂时性流水地貌流域地貌地貌学—流水地貌第三章 流水地貌河流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流水运动过程中,使沿程的物质发生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了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这种由流水作用所塑造的地貌即流水地貌。 流水是陆地表面最普遍、最活跃的一种外力。它在地貌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表流水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面状水流(坡面径流)和线状水流。根据水流持续性还可分:暂时性水流和持续性水流 。null一、流水作用地貌学—流水地貌(一)流水的能量与流态(Erosion)E = MV2/2 1. 流水的能量 流水的动能主要消耗于克服与床面、水分子之间的摩擦,以及搬运流水所挟带的泥沙。如果流水的动能克服摩擦、搬运泥沙而有余力,则产生流水的侵蚀作用;反之则产生流水的沉积作用。null水流流态有两种,即层流(laminar flow)和紊流(turbulent flow)。 层流是水的质点彼此互相平行流动,互不干扰和混掺,成为有规则的分层流动。 紊流是水质点的不规则运动,当水流流速或水深增加时,层流就失去稳定性而产生漩涡运动,它使水质点互相混杂以及不同水层间的质点不断交换,使运动方向也经常变化。地貌学—流水地貌2. 流水的流态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二)流水的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按地表水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坡面侵蚀(Slope erosion)和槽床侵蚀(Channel /gully erosion)。地貌学—流水地貌 槽床侵蚀按侵蚀的方向,又可分为垂直侵蚀、溯源侵蚀、侧向侵蚀三种: 坡面侵蚀是片流在流动过程中比较均匀地冲刷整个坡面松散物质,使坡面降低,斜坡后退的作用,因此也称作片状侵蚀。槽床侵蚀是水流汇集于线状延伸的沟槽或河槽中流动而进行的侵蚀作用,又称线状侵蚀。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1. 垂直侵蚀(Vertical erosion):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作用,其结果是加深沟床或河床。 2. 侧向侵蚀(Lateral erosion):指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3. 溯源侵蚀(Headward erosion):侵蚀方向不断向源头进行,侵蚀结果使沟谷或河谷长度增加。 另:侵蚀作用按动力来源,可分为风蚀和水蚀;按动力作用方式可分为冲蚀、磨蚀和溶蚀。null(三)流水的搬运作用 水流在其运动过程中可以把地表风化物质和侵蚀下来的物质以溶解和机械的方式带走。这种在水流作用下搬运地表物质的过程,称作为流水的搬运作用。地貌学—流水地貌悬 移推 移跃 移null1. 推移 粒径较粗的泥沙,在流水的迎面压力及上升力的作用下,沿河床底部滑动、滚动或跳跃移动的方式。跃移也是推移的一种形式。地貌学—流水地貌2. 悬移 指较细小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搬运。3. 溶移 是可溶性物质被水溶解,在河流中呈均匀的溶液状态被搬运的现象。null(四)流水的堆积作用(Deposition) 流水挟带的泥沙,在坡度减少、流速减缓、水量减少和泥沙量增多等情况下,会引起搬运能力减弱,发生泥沙的沉降堆积,称为流水的沉积(堆积)作用。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二、暂时性流水地貌 暂时性流水包括片流和暴流 (沟谷流水)。地貌学—流水地貌(一)暂时性流水作用1. 片流作用 又称散流,是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在倾斜地面上,所形成的薄层的面状流水。 片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无数细小的股流组成,是地表水流形成的初期阶段。具有水层薄、流路广、作用时间和流程短等特点,在由松散细粒沉积构成的斜坡上,常常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影响片蚀作用的因素:气候:取决于降雨量与降雨强度。地形:包括坡度、坡长、斜坡形态。斜坡组成物质:影响斜坡的抗蚀力和渗透率,一般松散物质组成的斜坡比基岩易冲刷。植被:防止雨滴对坡面的直接冲击;减少坡面径流量;降低径流速度;固结土壤、增强抗蚀力。人为影响:对坡地的利用方式及利用强度。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片流作用形成的地貌:不明显冲刷带:位于分水岭地段,地形和缓,集水量较小,片流冲刷能力很弱。冲刷带:位于坡面中部,坡度较陡,片流水量因沿程补给(雨水)而增大,冲刷强烈。淤积带:位于坡麓,由于坡度转缓和流速降低而发生淤积。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 暴流作用 又称为沟谷水流,它是暂时性的线状流水,有固定的流路,但它与另一种线状流水即河流又有区别。 暴流的水文特点是: ①流量变化大,暴涨暴落,有时完全干涸; ②水流湍急; ③含沙量多,颗粒大小混杂,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差。因此,暂时性的暴流也叫洪流。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二)暂时性流水地貌 暂时性流水形成的地貌主要有侵蚀沟和洪积扇等。1. 侵蚀沟 按沟谷的大小和发育形态,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细沟、切沟、冲沟、坳沟。 暂时性流水作用下,在坡面形成的线状凹槽。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细沟阶段:水流在斜坡上由片流逐渐汇集成细小的股流,在地表形成大致平行的细沟。切沟阶段:已有了明显的沟缘,沟口形成小陡坎,宽和深可达1-2米。冲沟阶段:沟头有了明显的陡坎,沟边经常发生崩塌、滑坡、使沟槽不断加宽,深约几米至几十米,长约几百米。坳沟阶段:沟坡由崩塌逐渐变得平缓,沟底填充碎屑物。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沟谷流水形成的地貌:集水盆:指沟谷上游的小型盆状积水洼地。沟谷主干:是集水盆地水、沙的通路,具有谷深、坡陡。沟床纵向坡降大、跌水发育等特点。洪积扇:暂时性沟谷水流挟带泥沙、碎屑物质在出口处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侵蚀沟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土壤侵蚀模拟与 侵蚀沟的现场监测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黄土高原野外台站模拟降雨大厅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客土喷播护坡效果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 洪积扇(Alluvial fan) 沟谷暴流出山后,由于坡度减小、流速降低,其搬运的泥沙、砾石等物质在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洪积扇的规模与搬运的物质数量成正比。面积较小的扇形地只有数百平方米,表面坡度较大,中下部为5°~10°,顶部可达15°~20°,形态似半锥体,所以又称冲出锥。 洪积扇的组成物质分布很有规律,自扇顶到边缘可分三个岩相带:扇顶相、扇中相、扇缘相。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1) 扇顶相 又称内部相、粗粒相,是粗略平行的透镜状层理的巨砾、砾石层,空隙中有砂、粘土混杂充填,分选差,砾石磨圆度也不好。2) 扇中相 位于中部,是夹砾石、砂透镜体的亚砂土、亚粘土层。砾石呈倾向上游的迭瓦状构造,磨圆度较扇顶相稍好。3)扇缘相(滞水相) 或称边缘相,位于洪积扇的边缘部分,沉积物以亚砂土、亚粘土和粘土为主,偶夹砂及细砾石透镜体,具有近平行的斜层理。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3. 泥石流( Debris flow ) 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地壳隆起后再夷平过程中必然发生的重力侵蚀现象。因此,泥石流的发生是必然的,是山地环境的一部分。 根据组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成分,可以分为泥流、泥石流和水石流。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泥流火山泥流示意图泥石流水石流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其他分类方法:沟 谷 型山 坡 型 ——按地貌特征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按流体性质 ——按规模大小 ——按发育阶段 粘性泥石流(40-80%)、稀性泥石流(10-40%)、水石流 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 发育初期、旺盛期、间歇期 ——按激发因素 冰川泥石流、暴雨泥石流、地震泥石流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泥石流形成的条件1)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2) 陡峻的地形; 3) 足够的突发性水源。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沉积区三个区段。null三、河流地貌地貌学—流水地貌 河流地貌(Fluvial landforms)是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一)河谷地貌 河谷(River valley)是指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凹地。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横剖面谷 坡谷 底发育河流阶地形成河床、河漫滩谷坡麓纵剖面上 游下 游河谷狭窄、多瀑布形成曲流、叉河、三角洲中 游河流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谷横剖面形态图 杜恒俭、陈华慧等(1981)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1. 河流的分段 主要依据河流地形、河道特征、和水文状况等划分。河源——河流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海拔最高。 上游(Upper reach)——紧接河源,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纵断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 中游 (Middle reach)——水量增加,比降和缓,下切力减小,河床位置比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作用大致均衡,纵断面呈平滑下凹曲线。 下游 (Lower reach)——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 河口——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湖处形成三角洲。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 河谷类型隘谷:切入地面很深的年青河谷,有近于垂直的或十分陡峭的谷坡,谷地宽度上下几近一致,谷底几乎全部为河床所占据。峡谷:谷地很深、谷坡较陡、谷底初具滩槽雏形的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宽谷:具有宽广而平坦的谷底,河床只占有谷底的一小部分,横剖面呈浅“U”字形或槽形,有河漫滩发育。由峡谷发展而成,主要是河流的侧蚀作用造成。复式河谷:具有复杂结构的河谷,有阶地存在,横剖面呈阶梯状,又称成形河谷。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二)河床地貌河床——河谷底部(枯水期)被水流占据的部分。1—河床 2—河漫滩 3—谷坡 4—阶地 5—谷肩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床横剖面呈一低洼的槽形。 从源头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连线称为河床纵剖面(longitudinal profile),它呈一不规则的曲线。山区河床较狭窄,纵剖面较陡,浅滩和深槽彼此交替,且多跌水和瀑布,两岸常有许多山咀突出,使河床岸线犬牙交错。 平原地区河床较宽浅,纵剖面坡度较缓,有微微起伏。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1. 河床纵剖面 (River longitudinal profile)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底部最深点的连线。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比降:指水面水平距离内垂直高度的变化,以千分率或万分率表示。 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程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相比,称之为水面的纵比降。由于地球自转和河道弯曲处离心力的作用,河道横断面的水面也不平,左右岸水面的高程差与之相应断面的河宽之比,称之水面的横比降。侵蚀基准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 河流的下切侵蚀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基面(Base—level)的控制, 河流下切到这一基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这一基面是个水平面,即河流侵蚀基准面。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影响河床纵剖面的因素:水文条件、构造运动、岩性、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水文状况的改变可使河流中水量、流速和含沙量发生变化,使河床发生侵蚀或堆积。 构造运动可使整个流域发生升降,或者使流域内局部地区发生高差变化,不论是哪种情况,河流纵剖面都将发生改变。 岩性对河床纵剖面的影响是由于不同岩石抵御侵蚀能力的差异而造成差别侵蚀,在坚硬岩层段形成岩槛或跌水(water fall)。 气候变化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河流的侵蚀、堆积和基准面的升降等。 人类活动可以造成上游河道的淤积和下游河道的下切。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 侵蚀基准面与河床纵剖面的关系 河床纵剖面是以侵蚀基准面为起点而建立的,当这个侵蚀基准面发生变化时,例如上升或下降,都会引起纵剖面的演变。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 侵蚀基准面下降后出露的地表倾斜度大于原来的纵剖面时,河流侵蚀复活,从河口向上游进行溯源侵蚀。2) 侵蚀基准面下降后出露的地表倾斜度小于原来的纵剖面时,河流将出现回水现象,发生沉积。3) 侵蚀基准面下降后出露出的地面与原来纵剖面的倾斜度一致时,纵剖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3. 河流平衡剖面 河流在每一时刻任一河段不仅进行侵蚀,同时也发生堆积。正因为这些作用的结果,使得河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水流动力正好消耗在搬运水中泥沙和克服水流内外摩擦方面,在地质构造相同、岩性均一和气候不变等条件下,这时河床纵剖面将呈现一条下凹圆滑的曲线,称为河流平衡剖面(均衡剖面)。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4. 河床地貌 河床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因素影响侵蚀和堆积作用,在河床中形成各种地貌,如平原河床中的浅滩与深槽、山地基岩河床中的壶穴和岩槛等。壶 穴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1) 浅滩与深槽 (riffles and pools) 浅滩是河床底部的一些不同规模的冲积物堆积体,它们有的分布在岸边,称边滩,有的分布在河心,称心滩。浅滩与浅滩之间较深的河段,称深槽。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浅滩与深槽的成因:横向环流、洪水、主支流的互相影响、人工建筑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 岩槛与壶穴 (thresholds and potholes) 岩槛是基岩河床中较坚硬岩石横亘于河床底部形成的瀑布或跌水,并构成上游河段的地方侵蚀基准面。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壶穴是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 壶穴多分布在瀑布下方,由湍急水流冲击河床基岩而成。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3) 河床的平面形态 河床平面形态有平直的(straight)、弯曲(meandering)的和分汊的(braided)。弯曲的河床称曲流(meanders),分汊的河床称辫流(braided river)。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曲流的形成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环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冲刷,另一岸堆积,形成曲流; 2)河床底部泥沙堆积形成障碍,使水流向一岸偏转,形成曲流; 3)由于河床两岸岩性不一致或构造运动造成两岸差异侵蚀而形成曲流。河流弯曲系数: 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之比。 Ka = L/I L—河段实际长度 I—河段直线长度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准离堆山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牛轭湖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4) 河漫滩 (floodplain) 河漫滩是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 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平原河流河漫滩发育,较宽广,常在河床两侧分布,或只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山地河谷比较狭窄,洪水期水位高度较大,河漫滩的宽度较小,相对高度却比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要高。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床浅滩雏形河漫滩河漫滩牛轭湖河漫滩的形成示意图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表 流底 流纵剖面横剖面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漫滩的结构 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流速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主要是细砂和粘土,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和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这样就组成了河漫滩的二元沉积结构。河 床河漫滩河漫滩沉积 (细)河床沉积 (粗)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AB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漫滩的形态特征 滨河床沙坝(Point bar) 由于河流凹岸的不连续后退, 而在凸岸形成的弧状带形堆积体。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迂回扇( flood-plain scroll ) 由一系列有规律地分布于凸岸边滩上的滨河床沙坝构成的,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辐散的扇形地貌组合。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自然地理条件对河漫滩发育的影响 水文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洪水的上涨高度、持续时间和涨落水的速度。 流域范围内的地面植被好坏影响地面侵蚀强度,从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 不同气候区的河水水文状况和含沙量各不相同。 地质地形因素对河漫滩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域范围的地面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差异。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5) 河流阶地 (River terrace) 由于地壳上升、侵蚀基准面下降或者气候变化,使河流下切,原来的河谷底部高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ABC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流阶地的形态要素R:河床 P:河漫滩 A:阶地前缘 D:阶地后缘 ABD:阶地面 AF、DE:阶地陡坎 h1:阶地前缘高度 h2:阶地后缘高度 h3:二级阶地前缘高度 阶地高度是从河床水面起算,阶地宽度指阶地前缘到阶地后缘间的距离,阶地级数从下往上依次排列。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流阶地的成因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地壳的相对升降运动、侵蚀基准面和气候变化所引起,使原来河谷底部的河漫滩脱离了现代河面及河流作用范围,因此它应是一种古河流地貌。 地壳升降运动 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然后地壳上升,河床纵比降增加,水流转而进入积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阶地。 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就可以形成几级阶地。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气候变化 气候变干时,河水量减少,地面植被稀疏,坡面侵蚀加强,河水含沙量相对增多,此时河床堆积填高;反之,气候湿润期,河水量增多,植被茂盛,河水含沙量相对变少,导致河流向下侵蚀,形成了阶地。 由于气候干湿变化所引起的堆积、侵蚀交替作用而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 (Climatic terrace) 。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侵蚀基准面下降 基准面下降后,河流向外伸展,原来河口附近出现裂点,加速河流下切。以后裂点位置不断上溯,裂点以下出现阶地,阶地面与裂点以上的河漫滩位置相当。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河流阶地的类型 河流阶地根据形态和结构特征,可划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四种基本类型。 侵蚀阶地 由基岩构成,有时阶地面上残留极薄层河流冲积物。 这类阶地多发育在河谷上游及山区河谷中。由于阶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不同的岩层而成,故又称基岩阶地。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堆积阶地 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所组成,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最为常见。 堆积阶地根据多级阶地之间的接触关系,还可分为上叠阶地(superimposed terrace) 、内叠阶地 (in-laid terrace)等。 上叠阶地是新阶地的冲积层完全叠置在老阶地的冲积层之上,后期河流下切的深度未达到先期河流的谷底。老新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内叠阶地是新阶地的冲积层套在老阶地冲积层之内,各次河流下切的深度均达到原来的谷底。大部分的气候阶地具有这两种阶地形态。A:上叠阶地B:内叠阶地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基座阶地 阶地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 它是由于河流下切的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到基岩内部而形成的,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上升显著的山区。 埋藏阶地 阶地形成后,由于地壳下降或侵蚀基准面上升,引起河流大量堆积,使阶地被堆积物所覆盖,埋藏于地下,即为埋藏阶地。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四种基本类型的阶地可以在同一地段出现,也可以在不同地段出现。如果在同一地段出现,通常高阶地为侵蚀阶地或基座阶地,低阶地为堆积阶地;如果在不同地段出现,通常上游以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为主,下游以堆积阶地和埋藏为主。阶地类型示意图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6) 河口三角洲 (Estuarine delta) 在河流流入水域的终端处,由河水所挟带的泥沙沉积、淤积而形成的、多呈三角形或扇形的沉积物堆积体。 现代三角洲的概念包括了各种形状的河口堆积体,已成陆的三角洲平原和水下三角洲。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 河口有充足的沙源。 尤其是上游来沙量要大,输沙量与径流量的比值S ≥ 0.24。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河口沿岸无强大的波浪和海流。 因为强大海洋动力可将河口泥沙带走,而不利于堆积形成三角洲。 口外海滨区的原始水下斜坡的坡度。 当水下坡度小时,广阔的浅水区对波浪具有消能作用,有利于三角洲的成长。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三角洲的形态类型 扇形三角洲前缘受海浪作用,岸线圆滑并基本上被沙堤和堡岛封闭。 鸟足形三角洲多形成于汊流发育的弱潮河口,形如鸟足,因而岸线极曲折。 尖嘴形三角洲三角洲呈尖头状向海凸出,岸线平直,沿岸发育沙嘴或沙堤。 河口湾形三角洲形态主要受潮流作用控制,汊流河口多成喇叭形,口门外有长条状潮流沙坝。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三角洲的形态类型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三角洲的沉积结构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最外带的水下部分,坡度平缓,主要由粘土和粉砂组成的前积层组。河流入海(湖)后,悬浮沉积物(包括浮游生物,生物碎屑)沉积下来,形成具有水平层理的宽广而平坦的地貌单元。三角洲前缘。为水下三角洲部分,位于三角洲平原与前三角洲之间。前缘的坡度较陡,由前积层组组成,主要物质是砂、砾石。分选好,多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与透镜状层理。三角洲平原。由顶积层组组成。分水上、水下三角洲平原两类。水上部分具河流地貌特征,主要是泛滥平原、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洼地等地貌类型;水下三角洲平原,受河、海(湖)动力相互作用,形成河口拦门沙、潮滩等。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null四、流域地貌地貌学—流水地貌 流域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或湖泊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和。 水系:一个流域系统内各级河流共同组成的河流系统。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的山岭或高地。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黄河长江分水岭——查针梁子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一)水系的类型1. 树枝状水系(长江、珠江、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 在一个水系内,河流分枝甚多而且排列极不规则,呈树枝状,各级河流多以锐角相交。 常见于岩性均一,地形比较平坦地区,如花岗岩区、黄土区及平原区等。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 格子状水系(荥经河、闽江上游段) 干支流呈直角相交。 典型的格子状水系见于单斜地区和褶皱山区。这些河流的干流发育于向斜轴,支流来自向斜两翼,并以直角与干流相汇。此外沿两组直交断层发育的河流也呈格子状。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3. 平行状水系(横断山区水系、淮河左岸支流) 各级河流平行排列,地貌上成为平行岭谷。 例如在掀斜上升的地面一侧发育的河流,多作平行排列的,又当它们以直角与干流相交而另一侧支流不发育时,则出现梳状水系,如淮河水系。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4. 放射状水系 在锥状火山或穹窿山上发育的河流,它们均向四周作放射性流出,互不相交。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二)河流袭夺地貌 分水岭并非固定不变的,侵蚀力强的河流可溯源侵蚀将其切穿,把另一侧侵蚀力弱的河流上游掠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他流域的大量水流改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此过程即为河流袭夺(River capture) 掠水的河流叫作袭夺河,被掠去水流的河流称被夺河,被夺河在袭夺湾以下的河段称断头河,在袭夺湾与断头河之间所残留的老河谷形态成了垭口,或称风口。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三)河流地貌的发育 ——“侵蚀循环”学说 (Cycle of erosion) 侵蚀循环学说是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于1884~1899年间提出的一种地形发育理论。认为地块开始上升与被逐渐剥蚀夷平,并降低到起伏不大的地面或接近基面的准平原之间,存在着连续的剥蚀过程和地表形态。起初他研究湿润气候地区由常年流水作用产生的地形发育,称作常态循环(normal cycle),后戴维斯等人又对其它许多地形系列进行研究,分别用侵蚀循环表示干旱区、冰川、喀斯特及冰缘地区的地貌发育,并以更清楚的循环图式阐述1842年达尔文(C.R. Darwin)关于珊瑚礁的发育理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貌发育侵蚀循环学说。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1. 河流地貌的发育阶段1)河流地貌发育的初始阶段,称幼年期阶段 河流沿被抬升的原始倾斜地面发育,水文网稀疏,在河谷之间存在着宽广平坦的分水地。随着河流的下切侵蚀加强,河流纵比降开始加大,形成跌水,横剖面呈狭窄的“V”字形,谷坡变陡,坡顶与分水地面有一明显的坡折,河道也渐渐增多,地面分割加剧,河谷加深,谷坡的剥蚀速度相对大于河流下切速度,河谷不断展宽,较大的河流逐渐趋于均衡状态。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河流地貌发育的均衡阶段,又称壮年期阶段 谷坡不断后退,使分水岭两侧的谷坡日益接近,终于相交,原来宽平的分水地面最后变成狭窄的岭脊。随着谷坡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谷坡渐渐减缓,山脊变得浑圆,谷坡上岩屑很多,谷坡上部的岩屑通过土壤蠕动向下搬运,下坡的岩屑主要是受片状流水冲刷和谷坡侵蚀,这时在谷坡下半部常形成凹形坡。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3)河流地貌发育的终极阶段,又称老年期阶段 河流停止下切侵蚀,分水岭将渐渐下降,地面呈微微起伏的波状地形,河谷展宽,蜿蜒曲折,形成曲流或截弯取直形成牛扼湖。如果有局部坚硬岩石区,因抗侵蚀力强或一些较高地面尚未被完全侵蚀殆尽而成突出的山丘,孤立在平缓起伏地形之上,称为侵蚀残丘。整个地面称为准平原,它代表河流地貌发育的终极阶段。如果地壳再次抬升,河流下切将形成新的侵蚀阶段。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2. 侵蚀循环学说的评价 侵蚀循环往往因气候变迁或基面变化而中断。当气候由间冰期向冰期转化,或侵蚀基面下降时,会出现回春现象(rejuvenation)。该学说虽盛行半个多世纪,但对地形发育过程描述得刻板、简单。地貌发育的过程并不总是循环的,过程有可逆与不可逆之分。而且物质运动不只是由高处向低处一种形式,以沉降作用为主的地形发育无法用学说解释。null思考与练习1.洪积扇的形态特征。 (掌握) 2.泥石流发生的必备条件。(了解) 3.河谷形态要素。(掌握)地貌学—坡地重力地貌名词解释洪积扇、溯源侵蚀、河流袭夺、侵蚀基准面、河床、河漫滩、三角洲、侵蚀基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侵蚀循环(以上要求掌握) 流水地貌、坡面径流、泥石流、河谷、比降、河流弯曲系数、离堆山、牛轭湖、分水岭、流域(以上为了解)简要回答null地貌学—流水地貌4.河漫滩的结构特点。 (掌握) 5.主要的河流阶地类型及特征。 (掌握) 6.曲流形成的原因。(了解) 7.侵蚀循环学说。(了解)论述1.说明河流阶地的三种类型(并用图示表示)。(掌握)
本文档为【地貌学03 流水地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545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6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