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仇鹿鸣: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以魏晋之际的政治史研究为中心

仇鹿鸣: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以魏晋之际的政治史研究为中心

举报
开通vip

仇鹿鸣: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以魏晋之际的政治史研究为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 ——以魏晋之际的政治史研究为中心※ 仇鹿鸣 对于任何一位试图进人中古史研究殿堂的年轻学人而言 ,陈寅恪先生的研 究与学说都是无法绕过的高山。他的论著不但是青年学者初窥学术堂奥时需反 复研习的必读书目,更是在今后实际研究过程中会不断提供新的思考与挑战的 重要思想资源。尽管数十年以来 ,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对陈寅恪先生的 许多具体论断提出了挑战、修正与补充 ,但必须要承...

仇鹿鸣: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以魏晋之际的政治史研究为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 ——以魏晋之际的政治史研究为中心※ 仇鹿鸣 对于任何一位试图进人中古史研究殿堂的年轻学人而言 ,陈寅恪先生的研 究与学说都是无法绕过的高山。他的论著不但是青年学者初窥学术堂奥时需反 复研习的必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目,更是在今后实际研究过程中会不断提供新的思考与挑战的 重要思想资源。尽管数十年以来 ,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对陈寅恪先生的 许多具体论断提出了挑战、修正与补充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 ,直至当下 ,我们对于 中古史领域的许多根本性问题的检讨依然建立在陈寅恪先生提供的分析框架 中①。私见以为陈寅恪先生对于中古史研究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其在论著中提 出的很多具体的结论 ,而在于其研究在现代学术框架下奠定了中国中古史研究 的理论体系②,其所提供的解释框架时至今 日依然是指引我们研讨中古史最基 本、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以其学说中争论最多的“关陇集团”说为例 ,尽管学界通 过长期研究 ,已对“关陇集团”的概念界定、人员构成及延续时间等一系列问题都 x本文系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成果之一ε ① 宋德熹曾指出:尽管陈先生学说中的某些意见招致挑战与质疑,但其所建构的开风气之先 的学术典范,所揭发的中古史学领域诸多课题 ,不断引领后辈学者在其启示下 .追 随其后继续钻研。 见氏著《陈寅恪中古史学探研——以〈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为例》,稻 乡出版社,19gg年,第 12-13 页。 ② 参见朱溢《陈寅恪中国中古理论体系的建立》,《 清华大学学报怩009年第 2期。 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 199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二卷 ) 提出了不同的意见①,但是无可否认 ,通过对政治人物不同家世背景、地域出身、 文化渊源、政治立场的分析 ,勾勒出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的政治集团,并 以此作为 研究某一时期政治变迁的基础 ,这种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依旧是我们检讨中古政治史最常 用的分析范式②。在中古史 ,特别是政治史这样传统的研究领域中,陈寅恪先生 的学说就好比如来佛的手掌 ,我们虽然已在许多具体的结论上有了修正、推进之 处 ,但总体的思维模式、分析框架 ,乃至所处理与关怀的一些重大命题 ,基本还是 笼罩在陈先生提出的诸种假说之中③。毫无疑问,陈寅恪先生的论著构筑了中 文世界中古史研究最重要的学术典范。 正缘于此 ,笔者本文在检讨魏晋之际政治史研究的学术脉络时 ,试图以陈寅 恪先生提出的魏晋革命的实质为代表儒家豪族的司马氏战胜代表法家寒族的曹 氏这一假说为切人口④,辨析长期以来在以“政治集团”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 ,将 魏晋之际的政治人物按其出身与政治立场不同划为曹、马两党的这一典范性论 ① 对此问题贡献最大的当属黄永年先生的一系列论文 ,如 《关陇集团到唐初是否继续存在》、 i说李武政权》等,主要收入他的论文集《文史探微》一书中,中华书局 ,⒛00年 ;综合性的评论可参读 雷艳红《陈寅恪“关陇集团”说评析》,《 厦门大学学报洇OO2年第 1期 ,另 可参读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 唐研究》“关陇集团”条目下的介绍评析 ,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⒛02年 ,第 25-27页。但相对而言 , 学界对于往往被陈寅恪先生标举为关陇集团对立面的山东集团则措意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 论的深人 ,参见山下将司《玄武 F弓 O变 匕李世民配下O山束集囝——房玄龄汪吝济地方》,《 束洋学 报》85卷 3号 ,⒛O3年 ;仇鹿鸣《陈寅恪“山东集团”辨析》,《史林泛OO4年第 5期。 ② 陈寅恪先生研究议题宏富精深 ,并非笔者所能窥测。本文所讨论的“陈寅恪范式”主要是指 运用政治集团说 ,结合对地域、社会阶层、文化等诸因素的观察分析 ,勾 勒出两个或多个互相对立、制 衡的政治集团,并以此作为了解中古政治史演变主要线索的研究方法。 ③ “假说”一词为陈寅恪先生行文中所喜用 ,固有自谦之意,但陈弱水教授已经指出论文喜作 假说是我们理解陈寅恪史学思想的关键 ,在个别历史现象之外,寻求对更高层、更广泛事实的了解 , 追求通贯的理解是陈寅恪史学研究的基本目标 ,为达成此目标 ,提出经过论证的假定是必要的,假说 虽然不是确定的知识 ,确 是历史学者开拓知识的重要工具 ,假说部分往往也是陈寅恪著作的主要论 点所在。见陈弱水《现代中国史学史上的陈寅恪》,收人《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研院史语所会 议论文集之六 ,⒛0O年 ,第 45-48页 。另可参读宋德熹《陈寅恪中古史学探研——以〈隋唐制度渊源 略论稿〉为例》绪论部分的检讨 ,第 7—13页。这种假说一求证的研究模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胡适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著名断语 ,尽管陈寅恪本人对于胡适一派的治学方法未必完全以为然(参余 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 ,第 347-351页 ),但其游学欧美多年 ,所谓假 说一求证的研究模式也可以被视为现代学术研究的通用法则 ,为其所接受。 ① 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初刊《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 3期 ), 吹入∷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 ,⒛01年 ,第 鲳一形 页。另参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 滨录 .黄山书社 ,19胛 年 ,第 1—⒛ 页。 20: 述的影响下 ,中文世界魏晋政治史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学术理路①,并借助对相关 的实证性研究得失的检讨来说明这一研究范式的不足及其所面临的挑战。通过 典范的建立、围绕着典范的常态性研究、典范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这一论述模 式②,本文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廓清在陈寅恪范式指引下展开的魏晋政治史研究 在哪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而学界对这一研究范式的路径依赖 ,又在哪些方 面遮蔽了我们对于魏晋历史复杂性的认识。 作为 ⒛ 世纪中国学术史上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对陈寅恪先生生平志业与学 术业绩的研究探讨素来是海内外研治中古史、近代学术史的学者所共同关心的 话题 ,相关的研究论著更可谓汗牛充栋 ,蔚为大观③。学界一般认为陈寅恪先生 一生的学术经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研治殊族之文、塞外之史 等佛教、周边民族史的闩题 ,第二阶段主要研治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 ,第三阶 ① 在中文世界的研究之外 ,日 本学者对于中国史的研究具有独立的学术脉络,其对于魏晋之 际历史的考察往往笼罩在时代分期论争的背景之下 ,其背后的理论关怀与中国学者有所不同,限于 学力与篇幅,并非本文所能概括。但据笔者粗浅的观察 ,在具体研究中,汉末清流与地方名族层结合 所形成的司马氏派与忠于曹魏的反司马氏派之间的对立 ,也是日本学界常见的分析模式。这一分析 模式肯定西晋政权的儒家特质 ,并倾向于将其视为六朝贵族制成立的关键因素之一。参佐藤逵郎 《曹魏文 ·明帝期0政界匕名族屠O勤向一睐辜 ·司焉懿啻中心r—》,《 束洋史研究》52卷 1号 , 19g3年;葭森健介《魏晋革命前夜O政界 :曹 爽政榷匕州大中正彀置罔题》,《 史学雒懿》95编 1号 , 19gG年;伊藤敏雄《正始0政变啻为◇o(一曹爽政榷O人的耩成啻中心}已一》,收人野口谶郎编∷中 国}已扫丨十石乱O耩囡》,雄山圃,1986年。 ② 笔者本文所谓的研究典范及其危机 ,是借用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胡新和译 .北京大学 出版社 ,⒛O3年 )中提出的分析概念。这一概念如何移用至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可参读余英时 中 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收入氏著《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 ,⒛05年 ,第 184-195页 : ③ 关于陈寅恪生平与学术思想 ,蒋天枢编辑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古籍出皈社d997 年)是最重要的基本史料。新近又出版了卞僧慧纂集的《陈寅恪年谱长编 (初 稿 )∷ (中 华书局.2010 年),收集的资料更为宏富完各。而研究陈寅恪史学思想的论著更多,几乎有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的 趋向,其中较有影响的专著有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⒛05年 ;李玉梅-陈寅恪之史 学》,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宋德熹 《陈寅恪中古史学探研——以〈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为例》一书则以《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为中心 , 对陈寅恪先生学说的成就、影响、得失做了详尽的检讨。 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 中国中古史研究 (第二卷 ) 段则转向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史研究 ,这与其晚年心史有密切关联①。而其对 于中古政治史的理论构建主要都是在其学术生涯的第二阶段完成的 ,学界公认 重视以不同的种族、家族、地域、文化为背景的社会集团的活动 ,从中发现历史的 联系与转移 ,并 以之解释各种纷繁的历史现象是陈寅恪先生治学的一大特点②。 特别是其提出的关陇集团学说 ,强调北周、隋、唐三代的统治核心层都出自拥有 共同文化背景的同一地域性政治集团,并 以此为基本分析框架论述北朝隋唐之 际的政治、社会变迁 ,广受学界瞩目,同 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亦有学者受此 启发 ,将关陇集团理论加以拓展 ,抽绎出“核心区”与“核心集团”两个概念 ,并将 其作为把握中古政治、社会变动的基本切人点③。 事实上 ,因政见上的党同伐异或地缘关系的亲疏将政治人物分为不同党派 之说 .至少在宋以后便很常见 ,某党之论往往充盈史籍 ,不胜枚举④,传统史家对 于政治上的党派之分亦有相当关注 ,并非新鲜话题。而笔者以为陈寅恪先生最 重要的贡献在于 ,其能跳出传统史学中仅集矢于政见高下、私德优劣等单一层面 的朋党论的窠臼,将政治立场的不同置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大势下加以分析检 讨 .指 出关陇集团与山东士族的对立 ,实际上代表了出自两种不同文化系统的社 会势力的对立。政治集团这一概念背后实际上统摄了政治、社会、文化三个互相 关联、互为支撑的层面 ,陈寅恪先生将统治阶级的升降、王朝兴亡置于社会、文化 变动的大背景之下 ,跳 出了易姓革命、王朝循环这些传统史学的议题 ,注重探索 C 余英时《试述陈寅恪史学三变》,收人氏著《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第 犸3-492页 ;朱溢《陈 寅恪中国中古理论体系的建立》一文在三个阶段的具体断限上与余文有所不同,但对于分为三期之 说并无异议。 ② 田余庆《魏晋南北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秦汉魏晋史探微 (增 订本)》 ,中华书局 ,⒛O3年 , 第硐4页 ;另 参胡戟《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 历史研究涸001年第 4期 ;牟发松《内藤湖南与陈 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 史学理论研究 0ˇ02年第 3期。 ③ 毛汉光《中古核心区核心集团之转移——陈寅恪先生“关陇”理论之拓展》,收人氏著《中国 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 ,⒛02年 ,第 1-28页 ;王 德权《“核心集团与核心区理论”的检 讨——关于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形成的一点思考》,《 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⒛期 ,⒛OG年。 ④ 如宋代有元祜党人之称 ,明末政争更有闽党、浙党、东林党、阉党之论 ,为人所熟知,而清末 所谓帝党与后党之分 ,更是陈寅恪父祖所亲身经历过的政治风云,因此陈寅恪无论在经验还是学理 上都当对帝国政治中党派斗争有着深切的了解与体悟。另外内藤湖南关于中国历史上党争性质变 化的观察颇值得重视 ,其指出作为唐宋变革的一个面向,唐代的朋党以贵族为主,专事权力斗争 ,宋 代的朋党明显地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的不同主张 ,见《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 选译》第 1卷 ,中华书局,1992年 ,第 15页 。那么政治集团这样多少带有现代政治学色彩的概念 ,在 唐以前如何界定运用 ,是否有效 ,值得进一步思考。 202 表面上频繁改朝易代的中古政治背后相对恒定的社会文化机制①,这种将政治 分野延伸至社会、文化层面之中的理路 ,大大丰富了传统政治史研究层次,在现 代学术框架下奠定了中古政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②。因此 ,政治上的党派分野 这一话题 ,尽管已在传统史学框架下有所讨论 ,但经陈寅恪先生以政治集团学说 加以改造充实,其内涵、层次与分析张力已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时至今日亦 是我们研治中古政治史最习用的理论工具之一。另可注意的是 ,“集团 ”一词本 非中土所有 ,陈寅恪先生在论著中多喜用 “集团”一语 ,而非蹈袭史籍中常见“朋 党”、“党争”等语 ,恐怕有显示其论述与传统史学关怀不同之意③,另 一面似乎也 提示我们可以继续追索其政治集团学说的提出是否有受到西方社会科学观念影 响的一面④。 而陈寅恪先生对于魏晋两代统治阶级性质的分析 ,虽 然正面论述的文 字不多⑤,但大约亦是循此框架展开 ,与 其对关陇集团的分析颇有异曲同工 ① 19GO年 代以后 ,台 湾以许倬云为代表的学者受到西方社会科学风气的影响,以社会史的取 向展开中国古代史研究 ,开一代之风气 ,杜正胜曾称之为 “许倬云社会科学时代”。而许倬云从社会 进路展开的研究 ,强调社会比国家更为强大而且更为持久 ,国家与社会连续性 (continuity)则主要是 由处于朝中延续了政府之功能的强大家族所维持 ,可与陈寅恪先生之说互相发明。参许倬云《中古 早期的知识分子》,收人《许倬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⒛∞年 ,第 ⒉4页。 ② 毛汉光指出政治集团学说主要涵括对两木领域问题的检讨 :一是精英分子的动态 ,二是政 治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关系,可谓知言。见氏著《中古核心区核心集团之转移 ——陈寅恪先生“关陇” 理论之拓展》,《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 ⒛ 页。这个范式对于秦汉史乃至其他朝代的政治史研究亦 颇有影响,如廖伯源《论光武帝用人政策之若干问题》,《 H=研 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s1本第 1 分,19gO年;刘增贵《汉魏士人同乡关系考论》,《 大陆杂志》第 泓 卷第 1、 2期 ,1992年 。另值得一提 的是田余庆先生虽然也采用此类分析模式 ,但 田先生的使用更为灵活,分析层次更多细密,譬如他分 析孙吴政权的构成提出淮泗集团及江东化问题 ,剖析刘蜀政权则提出 “新”“旧”之争,更加注意考察 政治集团构造的动态演变。可参读田余庆先生《秦汉魏晋史探微》中探讨蜀汉、东吴历史的多篇论 文。 ③ 在此方面,学界本身似乎也有不同倾向,有一些学者更多的习惯用史籍中出现过的语词来 描述古代社会的某一层面,以 古人语叙古人事 ,但也有学者更多的喜欢利用现代的社会科学语汇来 总括古代社会的某种特征 ,这种分歧在社会科学越来越侵人史学研究的当下 ,颇值得玩味。 ④ 陈寅恪先生本人的思想渊源相当复杂,其游学欧美多年 ,一般可以推测其对于欧美社会科 学当有相当了解 ,如陈怀宇曾指出其 “了解之同情”及“种族文化观”可能受到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影 响,参读陈怀宇《陈寅恪与赫尔德 :以 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清华大学学报 2006年第 4期 : ⑤ 除了下文提到的三篇论文中的简要讨论 ,陈 寅恪先生并无专文详论魏晋革命的性质,但是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对此问题有相对系统的论述 G 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 203 中国中古史研究 (第二卷 ) 之处Φ。陈寅恪先生在 19⒃ 年发表的《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对于魏晋之际的 政治转折的意义做出如下的表述 :“ 东汉儒家大族之潜势力极大 ,虽 一时暂属服 于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 ,然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故必伺隙而动 ,以恢复其旧有之 地位。河内司马氏 ,虽即承曹觳之庸弱 ,渐握政权 ,至杀曹爽以后 ,父 了兄弟相继 秉政 ,不及工十年 ,遂成帝业。”。19∞ 年发表的《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 论始毕条后 )一文从分析魏末士人热衷讨论的才性离合问题人手 ,见微知著 ,认 为这 一玄学问题探讨的背后反映的实质是曹氏、司马氏两党的政治纷争 ,并再次 指出魏为东汉内廷阉宦阶级之代表 ,晋为外廷士大夫之代表 ,则 魏、晋之兴亡递 嬗乃东汉晚年两统治阶级之竞争胜败问题o.笔者以为陈先牡的观点主要涵盖 了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 ,必须要在东汉末年士人与宦官斗争的延长线 上来考虑魏 晋之际的政治变化。;其次 ,魏晋嬗代并不是一次单纯的易姓革命 ,其背后的实质 是两个不同性质统治阶级之问的更替 ,西晋立国之后所施行的以孝治天下、五等 封建等措施皆反映出西晋政权的儒家特质 ;第三 ,魏末政治的实质是曹、马两党的 斗争 . 陈寅恪先生以阶级升降、政治集团等分析范式来解释魏晋的政权交替 ,将魏 晋之际政治、社会、文化诸面向的变化整合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中加以阐释 , = 客观而言 ,陈寅恪先生9j于关陇集团的论述更成为 个完各的理论体系 ,也吏为学界注意 , 真大 ∴魏晋之际论述相对较为零碎而不成规模 耍系统检il陈寅恪范式 .从魏昔之际的政治史研究 叨 ^可 彪并不是最佳角度,但刂以提出的是 ,从复杂的政治脉络屮捌l/+出一条⊥元对立的⊥线 .并 将政治绗争置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大势中加以阐发,从而形成在政治 社会、文化△个面向=相支撑 , 足以自治的分忻柩架 是陈寅恪先生政治史研究中最大特征.其所论述的魏晋嬗代 v△质、南朝侨姓 大族与晚渡l●丿、间的矛盾、关陇集团与 h东豪杰的对讠、安史之乱后长安与河北的对立 △李党争的 实质 晚唐外il士大夫与内廷宦官的刘立 .无不循此路径出发 以此而论 ,检 讨陈寅恪范式 ,选择哪 一个时代人手 。∫能讦不十分重要.另 方面,正 由于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的论述较为岑碎 ,使之成 为-个较为廾放的论题 方便后来学者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补充修止.或可更方便地看}凵学界是 如何来接受与理解陈寅恪先牛的学说的。 C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一文最初发表在《岭南学报》第 l1卷第 1期 ,19m年12月 ,后 收人 《金明馆丛稿初编》,北 京=联书店,2001年 .第 144页 ,o 陈寅恪《书世说匍i语义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文 最初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1956 年第 3朔 ,后 收人《个明佛丛稿初编)笫 47一阢 页,陈寅恪先牛 19屿 年发表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 谈之关系》其实已初步谈到这一问题 ,指 出当时诸人名教与自然主张之瓦异即是自身政治立场之不 同.但限于论文主旨未作进一步的阐发 ,见“全明馆丛稿初编),第 203-204页 , ④ 在陈寅恪之前杨联陲已采用清流与浊流的概念检讨东汉末年士大夫与宦官外戚的斗争 ,但 并未将其作进一步发挥 ,见氏著《东汉的豪族》,《 清华学报》第n卷4期 ,1936年 , 204 指出魏晋两代的根本性变化在于 :由 于其统治阶级出自不同的社会阶层 ,受不同 的文化熏习,因而也奉行不同的治国方略 ,而渊源自汉末的两大对立政治势力的 兴替构成魏晋政治的基本底色.这-假说奠定了在现代学术意义上研究魏晋嬗 代的基础 ,对于后续研究具有发凡起例的意义 ,可 以说此后关于魏晋之际的政治 史的研究大多笼罩于陈先生提出的分析框架之中. 其后在此问题上加以推进的是陈寅恪先生的学生万绳楠。其在 19∝ 年发 表的《曹魏政治派别及其升降》一文提出曹魏政权中存在着汝颍、谯沛两个政治 集团 ,曹魏政权主要依靠了汝颍的旧世族和谯沛的新官僚.汝颍集团标榜儒学 , 主要担任文职 ,谯沛集团则以武风见称 ,主要担任武职。汝颍集团通过在储位之 争中支持曹丕 ,取得了对谯沛集团的优势 ,高 平陵之变的实质是汝颍集团与谯沛 集团的决战 ,最终以司马氏为代表的汝颍世族取得了胜利 ,控制了曹魏政权 ,为 魏晋嬗代奠定了基础①。尽管有学者曾对汝颍集团这一概念的边界略作修正②, 但是汝颍集团、谯沛集团依然是学界在研究曹魏政治时广泛使用的概念.万绳 楠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对陈寅恪的学说进行了拓展。首先在研究的时间段 上 ,万绳楠主要论述了曹魏中前期的政治史 ,而 由于陈寅恪前述的论文侧重分析 曹魏后期曹、马之争的性质 ,而未及对曹魏中前期政治问题加以考述 ,而万绳楠 通过对汝颍、谯沛这两个政治集团的构拟 ,弥补了陈寅恪东汉末年士人与宦宫斗 争一直延续到晋初这一假说在时间链条上的缺环.其次 ,万绳楠在检讨汝颍、谯 沛这两个政治集团不同的特质时 ,引 人了地域这一陈寅恪先生所惯用的分析维 度 ,陈寅恪在前引论述中主要以社会阶层、文化熏习及用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来区分曹、马两 党 ,而万绳楠则强调集团的地域性特征 ,并且指出汝颍多任文职、谯沛多为式丿、 这一文武分途的特征 ,地域特征以及从文武合一到文武分途都是陈寅恪论述关 0 万绳楠《曹魏政治派别及其升降》,《 历史教学》1964年第 1期 ,第 2-11页 后修订收人氏著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B3年 ,第 78-92页 , ② 柳春新认为曹操政权中的汝南士人很少 ,应将汝颍集团修正为颊川集团,参见氏著《汉末 晋初之际政治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 ,第 15-30页 ,另 参胡宝国|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 历史研 究》1∞ 1年第 5期 . 陈寅塔范式及其挑战 205 中国中古史研究 (第二卷 ) 陇集团时所反复强调的因素 ,而从万绳楠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其研究受到关陇集 团说影响的一面.而田余庆先生也受到陈寅恪先生论述的启发 ,指 出曹操与袁 绍之争的性质在社会地位上是两个阶层之争 ,在意识形态上是儒法之争 ,但 田先 生认为曹魏政权的世家大族化在曹操晚年便已开始 ,不必等到河内司马氏的兴 起 ,并不赞成陈寅恪先生以儒法之争来解释魏晋之际的历史现象。。 尽管 19妁 年之后很长时间内,随着大陆政治气候的变化 ,更多地突出对农 民战争、社会经济形态等问题的研究 ,关于王朝统治集团的研究因与时势违碍而 转人沉寂 ,学者也很难公开征引陈寅恪先生的研究②,但 陈寅恪先生的学说依然 在海外学者的研究中激起了相当的回响.台湾学者刘显叔曾在 19⒛ 年代发表 了两篇长文 ,综合性地讨论了东汉至晋初的政治变化 ,认为东汉末年的士大夫阶 层内部可以划分为儒家士大夫与清流士大夫两类.清流士大夫通过交游、品题、 清议等手段 ,在汉末形成了一种超越城乡隔阂与身份差别的清流社会.尽管清 流士大夫占据了汉末政治舞台的中`b,但是依然有-批恪守儒家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士 人对于清流士大夫的结党浮华之风加以批判。起初在宦官势力的压迫下 ,两者 之间的差异尚不明显 ,清流阵营中也包括了许多儒学礼法之士 ;但进人三国时代 之后 ,两者之间的分歧 日益显著 ,清流士大夫受到儒家大族与法术主义专制政权 的共同敌视。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斗争便反映了清流名士与儒家大族之间的对 立 ,最终代表儒家大族力量的司马氏胜出 ,西晋是一个在儒家大族支持下建立起 ① 田余庆《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 秦汉魏晋史探微(增 订本)》 ,第 145-162页 ;田余庆《东晋 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 9BO-281页 。唐长孺先生虽然没有正面文字论述此问题 , 但其在《魏晋才性论的政治意义》一文中指出曹操的法家色彩,并提出袁曾之争代表了统治阶级内部 新旧两政治集团的矛盾,而在《东汉末的大姓名士》一文中又提出三国政权的上层统治者主要也是从 老一代到年轻一代的大姓名士中选拔出来的,他们是构成魏晋士族的基础 ,其看法似乎与田余庆先 生更为趋近 . ② 尽管关于统治阶级的研究在 1949年后不再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曹操的讨论是其中的一 个例外 ,特别是郭沫若在 19∞ 年初提出为曹操翻案的问题 ,激起了历史学界的激烈讨论 ,作为新中 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官方领导 ,郭沫若这-问题的提出与毛泽东对曹操的好感有密切的关联 ,但 郭沫若提出这一问题是否在学术上受到陈寅恪看法的影响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毕竟郭洙若 对于陈寅恪的研究有着长期的关注 ,其对于《再生缘》的兴趣便是¨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在这场讨论 中,朱永嘉已从着重从儒、法对立的角度强调曹操的法家特质,见《论曹操的抑制豪强及其法家思 想》,收人《曹操论集》,北京=联书店,1960年 ,第 36⒌ 3"页 .而田余庆先生自承其写于 19忽 年的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肛 文 ,虽然处于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无法征弓陈寅恪先生的意见 ,但在学术上 是受其启发的,见《秦汉魏晋史探微(增订本)》 ,第 161页 ,可 见陈寅恪之论即使在特殊年代,依然对 =界有着潜在的影响. 来的政权①。刘显叔的研究显然是在陈寅恪先生关于曹魏是法家寒族政权、西 晋是儒家大族政权论述的基础上加以展开、修正 ,通过文化身份的进一步细分 追踪汉末清议风气在魏晋政治中的延续与回响 ,特别关注士人内部儒家士大夫 与清流名士之间的分野 ,指出代表儒家大族的西晋政权与汉末清流之间存有相 当距离。卢建荣则根据曹爽、司马懿政策取向的不同 ,运用“变法派”与“保守派” 两个具有现代色彩的概念来分析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政治斗争◎。 关于晋初的政治纷争则以陈寅恪先生的学生徐高阮《山涛论》一文最为著 名。。徐文进一步将西晋初年的政治斗争放在魏末曹、马之争的延长线上加以 考虑 ,强调魏末相对抗的两股势力在晋武帝-朝不断演出了新的争衡.在晋初 政治中活跃着一股以山涛、羊祜为核`b的亲魏政治力量 ,这一名士阵线与司马氏 的死党贾充等人的政治冲突。其背后的社会根源是士大夫中不同门户的对立 , 这构成了晋初政治分野的基本特质④。《山涛论》是魏晋政治史研究的名篇 ,在 学界具有广泛影响 ,但涉及到具体结论 ,笔者大体赞成周一 良先佳对此文的评 论 :徐文对史料驱使之熟练与运用之巧妙使我叹服 ,但并不同意其结论。。晋初 政治纷争是否仅仅是魏末曹、马之争的延续 ,当时是否有一个亲魏政治势力的长 期存在 ,对于徐文论述展开的两个关键前提 ,笔者颇感怀疑.徐文一方面认为这 一亲魏势力没有恢复旧朝的企图,另 一方面也指出其在司马氏皇权下有着不懈 竞夺政治大权的意志 ,这一结论不无 自相矛盾之处。如果这一亲魏势力并不以 恢复旧朝为 目的 ,那么其对于政治杈力的争夺背后的驱动力究竟来 自何处?徐 文非常强调所谓亲魏势力对魏晋嬗代中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批评的清议色彩 . 确实 ,在晋初政治中有一股具有清议色彩的政治力量 ,对于魏晋嬗代之际种种丑 恶酷毒的政治手腕加以反思⑥;但若仅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与司马氏稍有距离 0 刘显叔《东汉魏晋的清流上大大与儒家大族》,《 简牍学报》第 5期 ,1977年 ;同 氏Ⅱ论魏穴政 争中的党派分际》,《 史学汇刊》第 9期 ,1978年 , 0 卢建荣《魏晋之际的变法派及其敌对者》,《 食货月刊》10卷 7期 ,19Br年, 0 周 -良先牛以为徐高阮、汪镌、金应熙三人是陈门子弟中脑力、学力俱佳者 .堪 传衣钵‘周 一良《纪念陈寅恪先生》,收人《毕竟是书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第 148页 , +l 徐高阮《山涛论》,《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1本 1分 ,19∞ 年 , ⑤ 周一良《毕竟是书生》,第 sQ-90页。 ⑥ 阎步克《西晋“清议”呼吁之简析及推论》,收人氏著《乐官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 制度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第 ”6-267页 。 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 207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二卷 ) 便本着非晋即魏 的两分预设 ,将 其划为亲魏派 ,恐 怕距离历史 的实相不免 稍远。。 自19⒛ 年代以后 ,大陆学者逐渐开始重新关注魏晋政治史的研究.曹文柱 勾勒了晋初党争的基本轮廓 ,认为武帝一朝主要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党争 ,党 争的一方是以贾充为首的功臣集团,另 一方则是西晋政治中的非主流派②.王 晓毅则从思想史的角度切人 ,将晋初的政治纷争视为礼法之士与玄学名士之间 的斗争:,亦有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专著试图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变 迁。卫广来指出皇权的世俗化、士大夫的家族化、郡国的本位化是汉末分裂局面 形成的关键因素 ,并 以此为线索考述汉魏之际的政局变迁 ,但在具体的论述过程 中则沿用了士族与豪族对立的两分法④。而柳春新关于汉晋时代政治史的研 究 狈刂重于对具体政治事仵的考证 ,例如其考订对曹魏政治走向颇为重要的“魏 讽谋反案”和“青龙浮华案”的相关史实 ,论述到过去关注不多的曹魏文帝、明帝 时代的政治特征 ,皆具新意 ,但具体的分析框架中则依旧蹈袭万绳楠的汝颍、谯 沛之分 ,并继续沿此地域一政治集团的路径 ,提 出曹爽集团与司马懿集团的分野 在于分别代表了曹魏政权中河南士人与河北士人之间的矛盾⑤。 从具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切人 ,分析其背后的政治色彩 ,是陈寅恪先生治学 的一大特征。《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 始毕条后》两文分别从名教与自然、才性同异这些学术争沦人手 ,抉 出其背后政 治分野 ,便是体现这一治学路数的典范。而同时或稍晚 ,唐长孺先生的多篇论文 也涉及到了清谈、玄学、才性论争这些魏晋时代热门的文化论题背后的政治分 歧⑥。延续这些经典研究的思路 ,葭森健介从州大中正设置过程中的争论来透 Φ 叉如曹文柱将与贾充对立的 股政治势力定义为非主流派 ,这一命名方式无疑显示了作者 难以对这一政治力鲑做出清晰描述的困惑 ,见《西晋前期的党争与武帝的对策》,《 北京师范大学学 报》1989年第 5期 ② 曹文柱《西晋前期的党争与武帝的对策》, ③ 王晓毅《司马炎与西晋前期玄、儒的升降》,《 史学月刊》1∞7年第 3期 , ◎ 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 海出版社,2002年 . ⑥ 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 , o 唐长孺《魏晋才性论的政治意义》、《清谈与清议》、《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收人氏著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 联书店,1955年 ,第 2BQ—“0页 ,唐长孺先生尽管并非受业于陈寅恪先生 , t其尝自承私淑陈先生 ,有“他年若撰渊源录,教外何妨有别传”之语 ,而其在巛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 贳爰 一文附记中便明言此文写作受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的启示‘ 2C8 视曹爽、司马懿之间政治立场的不同①。受此启发 ,吴慧莲以相似的思路分析曹 爽推行考课法一事背后的政治争端 ,借此揭示曹、马两党之间的不同性质②。这 些从具体制度变化人手的研究 ,较之于先前仅仅使用变法、保守之类简单而模糊 的标签来区分曹、马两党 ,无 疑使我们对于曹、马之争的实质有了更为深人的 认识。 应当承认以上列举的诸种研究 ,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 上加以发展、修正 ,在政治立场、社会阶层、文化取向等诸面向上对魏晋政治加以 研究 ,推动了我们对于这一时代变迁基本特质的思考.但是所造成的一个弊端 便是广泛使用“清流士大夫 `“ 名族”、“名士”、“汝颍集团”等概念。这些没有统 一认识 ,难 以界定的分析概念已经让学者有无所适从之感③。运用政治集团这 一理论工具分析政治纷争背后的阶级升降与文化变迁 ,可 以说是陈寅恪先生最 擅长使用的研究范式 ,但是随着史学研究的进展 ,政治集团学说的不足之处也 日 益显现。如果我们沿着学界探讨关陇集团概念的思路反观关于魏晋之际历史研 究的现状 ,可 以发现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时段的研究中也有 充分的体现 . 政治集团学说是分析古代高层政治斗争一个简便而有效的分析工具 ,通过 区分政治群体不同的出身、地域、血缘关系以及利益结合程度 ,勾 勒出互相对立 的政治集团的轮廓 ,借此我们可以较为便利地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记载中整理出 清晰的线索 ,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尤其是陈寅恪先生本人的研究往往能够 抉出不同政治纷争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将政治史的论述置于社会、文化变草 o 葭森健介《魏晋革命前夜0政界 ;普爽政榷占州大中正敲置弭题》,《 史学雒蒜》95编 l号 1986年。 ② 吴慧莲《曹魏的考课法与魏普革命》,《 台大历史学报》第21期 ,1997年 , ⑧ 已有学者对此闸题有所反思 ,安 部聪一郎《清流 ·镯流匕「名士」一贵族制成立遇程O研究 啻乃(,(— 》,《 中国史学》14卷 ,2004年 ;森本淳《曹氏政榷O崩壤遇程饣=阕寸白一献pn^-革事榷 LO罔 保啻中心 (二一》注释 1,《 中央大学 `冫 7史研究》第 25期 .2001年 . ④ 甘怀真《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省思— —以六朝隋唐为例》一文中有“陈寅恪集团理诊及其影 晌”一节 ,对此有简要的反思 ,收人《中国民国史专题论文集 ·第四届讨论会 )第 1册 台肩 匡¨史馆` 1998年 ,第 幻7-499页 .芏吉林则指出研究历史上党派之成因,不外乎于先天或历史的 后天或现 实的两种因素,所谓先天或历史的是指地域、籍贯、出身、门第等 .但先天因素在逭到利害冲突时,往 往变得非常薄弱,而迁就现实环境 ,其说与陈寅恪先生有所不同,立 论似与传统史家基于朋党论的观 察较为接近.见王吉林《从党派斗争看唐高宗武后时代宰相制度的演变∷.收 人i君相之间——唐代 宰相箐政治》,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 96-97页 。 豸寅恪范式及其挑战 209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二卷 ) 的宏大背景中加以展示 ,发赜阐幽 ,引 人人胜。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 ,过于明 晰的历史叙事往往会遮蔽很多政治演变过程中的复杂断面 ,特别是对魏晋之际 这一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而言 ,我们在使用-些概念工具时更需要小心谨慎 , 陈寅恪先生对于魏晋政权转换的认识虽然发表于 19∞ 年代 ,但应当已经思 考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o.相关论述就篇幅而论在陈寅恪先生的论著中并不占 有太重的分量a,相对于体系较为严密的关陇集团一说而言,也给后学留有更多 的拓展空间.但是各位学者从各 自研究需要出发所提出、运用的不同概念 ,由 于 缺少统一的认识与界定 ,应 当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讨论的深人。至于政 治集团学说本身在概念界定、边界延伸、下限设定等问题上存在的缺陷也有相当 充分的表现。。比如曹操起兵固然依靠汝颍名士与谯沛武人的支持 ,但是这两 个以地域为特征的政治群体的分野是否能够延续至魏末 ,并足以解释曹、马之 争 ,笔耆对此抱有相当的怀疑。同样 ,西晋初年的党争无疑与魏末政治有着干丝 万缕的联系 ,但是仅仅将其作为魏末政治延长加以考论 ,则有 目不见睫之虞 ,即 忽视了司马氏祖孙三代四人之间所存在着的显著差异以及司马氏集团内部构造 的不断变迁.其他的一些概念如儒家大族、名族层、清流士大夫 ,其适用的范围 与有效性 ,都有进-步廓清的必要 ,如何能在学界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使用这些概 念与分析模式 ,尚 待进一步的努力。同时 ,笔者认为讨论魏晋之际这一复杂的变 草时代 ,仅仅使用政治集团这一分析概念 ,并 不足以说明所有问题 ,必须要从历 史变化本身的脉络出发 ,注意分析多种政治、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 . ① 陈寅恪先生 19奶 年发表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中即已谈到此问题 ,而万绳 楠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已反映出陈寅恪对魏晋之际的诸种变化有着系统的看法 ,而 该书主要根据万绳楠 1947-1948年 在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听课的笔记整理的.学界通常认为 1950 年代以后 ,陈寅恪先生受时势刺激 ,其研究兴趣已逐步转向发掘明清之际的“心史”,可 以认为其对于 魏晋易代问题的基本看法在1949年前已基本成型 . ② 陈寅恪先生主要在《崔浩与寇谦之》、《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对此问题 有所论述 ,《 崔浩与寇谦之》旁涉此问题 ,不过四五页篇幅 ;《 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 后》虽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 ,但文字甚短 ,不到十页白 ⑧ 事实上,无论在实际研究中如何来划分政治集团,都是后人按照某些自我抽绎出的原则作 出的,其间缺少了当事人自我认识这¨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 时这些人是否自我认同属于某 一集团,是划分最根本的依据.因此 ,在今后研究中或许可以尝试从“主位观察”的角度发掘更多的 史料,努力还原当时人本身的政治、文化及社会阶层认同。 210 作为开辟-个时代的伟大学者 ,陈寅恪先生在中古史研究的各个时段都提 出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宏大命题 ,其 围绕着魏晋嬗代性质、种族与文化关系、隋唐 制度渊源、北周隋唐的关陇集团、外族盛衰与内政的关系、安史之乱后长安与河 北的对立等命题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不但建立了中国中古史研究的理论体系 ,更 作为一种学术典范成为之后研究讨论的起点与基础。正是由于这一典范所具有 的强大效力 ,在 ⒛ 世纪中国中古政治史的研究中,绝 大多数研究者无论其最终 的研究结论是证实还是证否陈寅恪先生提出的诸种假说 ,基本都是在陈寅恪先 生提供的典范框架内进行常态性的研究工作 ,即使是陈寅恪学说的反对者 ,其反 对的路径亦遵循陈寅恪提出的学术理路 ,并无在重大概念、方法和事实上寻求根 本性突破的自觉.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典范 ,本身就会生发出-系列的子课题 , 通过这些实证性研究一方面会丰富、完善原有的典范 ,另 一面在研究过程中会不 断发现原有典范所无法容纳解释的变异现象 ,随着这些现象的积累会造成原有 典范的危机 ,进而引发研究范式的更新①。 下文笔者仅就自己的阅读所及 ,从两方面对陈寅恪范式在魏晋之际历史研 究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尽管从 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 ,尚无力在 陈寅恪范式之外提出新的政治史研究典范 ,但任何典范的提出与建立本身就需 要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撑 ,在对政治集团学说加以反思的基础上 ,侧重于重建史实 的实证性工作 ,并 以此为切人口拓展政治史研究的议题 ,寻找政治史研究的新方 向、新范式无疑是一条较为可行的道路 . 首先值得重视的一个方向是将研究建筑于史料批判的基础之上.无疑任何 历史研究都是在史料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中 国古代的历史书写素来有无征不信 ①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E古史研究领域中的几次研究范式的转换可谓最具典型性.且对其 他领域的研究也颇有启示.从以顾颉刚为巾心的古史辨派举起疑古的大旗 ,打碎了三皇五帝的古史 体系,到郭沫若《屮国占代社会研究》开始试图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马 克思主义)系 统地解释古史 ,直 至李学勤根据新近的考古发掘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话题 ,尽管每一个范式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与不 足 ,但必须要承认每 次范式的转换与更新,都激发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推 动了学术的进步,大 大丰富了我们对于上古历史的认知. 豸赏烙范式及其挑战 2ll 中国中古史研究 (第 二卷 ) 的优秀传统.而在近代的学术史上 ,自 从傅斯年提出了那句著名的“上穷碧落下 黄泉 ,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口号之后 ,可 以说对于史料的重视 ,特别是注重对新史 料的发掘运用贯穿了整个中国现代史学学科形成的全过程。但是随着近几十年 来历史学家思考的深人 ,已经无法认同将史料等同于历史客观真实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旧有 信条 ,分析历史记载的形成过程 ,探究历史书写背后的目的与时代背景 ,努力突 破文本叙事昕可能带来的遮蔽 ,趋近历史的实相 ,成 为许多史家 自觉努力的 目 标。.其实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并不缺乏考镜源流的史源学传统 ,将这一注重辨 析史料源流的细密方法与当下重建对于史料的认识的学术思考相结合 ,可 以促 使我们更加关注史料形成过程中的复杂图景 ,注意对文献价值进行新的思考与 判断 更好地发掘史料的内涵。 因此 ,如果想要走出目前魏晋政治史研究模式所面临的困境 ,首要的任务便 是溯本清源 ,重新省思史料的形成过程、背后书写者的立场及其信度 ,在研究过 程中注意区分有意留下来的史料与无意传布开来的史料这两种不同的文献层 次 ,反省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复杂关系,笔者以为魏晋时代史料的基本 特点大约可以用“少而杂”一语来涵括 ,即 史料总量的不足与史料源流的复杂 , 总体而言 ,目 前魏晋政治史研究依然主要建筑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 i世说新语》等数种传统史料的基础之上 ,而 由于曹魏提倡薄葬之风 ,禁止立碑 , 汉代盛行的立碑颂德的传统于此中绝 ;取而代之 ,在晋代以后大为盛行的墓志在 这一时期尚处丁萌芽状态 ,虽有寥落的发现 ,但大都行文较为简略 ,形制亦不成 熟:,不像北朝隋唐出土的大量墓志对于研究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应当承认文 献量的不足与新史料的缺乏 ,是束缚这一时段史学研究进展的重要瓶颈,但是 仔细分析这一时代基本史料的性质 ,可 以发现对于研究者的工作而言 ,远远未达 到题无剩义的地步 ,甚至可以说这一时代的基本史料形成过程之复杂 ,在 中国史 学史~L也是相当罕见的 ,这为史家进一步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相当的余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编纂是中国史学史上特别的一页 ,唐代以后严格的官 ① 不可否认注意到历史文本形成的复杂性是后现代理论对于史学研究最重要的影响 .尽管在 史学界 .后 现代多少是一个富有争议甚至略带“贬义”的概念 .但无论如何其在正视史家t作本身所 受到的种种主客观限制、推动对于史料文木之暧昧复杂性的认识 注重对知识书写背后权力宰制的 分析等方面都大大推进r我们刘于历史书写与历史事实之间复杂关系的认知 . = 参赵超《古代墓志通论》,紫禁城出版社 ,2003年 ,第 遮7-Ⅱ 页 . 212 方修史制度此时尚未形成 ,私人的史学撰述极其发达 ,其问的盛况略检《隋书 ·经 籍志》便可窥见一斑。对于当代史学研究者而言 ,这种百花齐放、诸书并行的最大 意义在于 ,为许多历史事件留下了互相歧异的宝贵记录。坦率地说 ,如果任何一 个历史事件在文献中都只留存有一种记录的话 ,那么即使最高明的史家似乎也办 法无多.歧异的记载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关注这些歧异 记载的源流 ,对于史料形成过程的分析 ,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历史记载背后蕴含的 社会文化意义。魏晋时代的史学编纂 ,既有史官建筑于官方史料基础上的个人著 述 ,如王隐《晋书》、干宝《晋纪》;也有假借史学编纂为新朝寻求政治合法性的撰 蓍 ,如王沈《魏书》;很多作者是当时政治的重要参与者 ,甚至本人便出自皇室 ,如 陆机《晋惠帝起居注》、司马彪《九州春秋》;也有一些著述纯粹是士人收集种种传 言轶闻而成 ,如裴启《语林》、郭颁《世语》;更多的则是一些连作者都无法考知的杂 传、郡书、地志。尽管这些史料大多数已经亡佚 ,但哪怕仅仅观察《三国志》的裴注 所援引的诸种歧异记载并结合裴松之对于史料真伪与价值的个人判断 ,就可以发 现这些来源迥舁的记载 ,负 载着作者个人不同的撰述 目的与复杂的时代背景 ,其 中展现的历史书写背后的丰富内涵 ,是完全不能用史料两字所能简单涵盖的。陈 寿的《三国志》素来以叙事的倾向性与记载过于简单而为人所批评。,但是裴注所 提供的那些出于不同政治立场的歧异记载 ,其 中大约还包括了不少道听途说的 政治流言之类的文字 ,虽然在传统史学的观念中多少有芜杂的嫌疑②,但对于现 代史家而言 ,却是提供了复原魏晋之际复杂政治图景的重要材料 . 与唐以后的情况有所不同 ,这一时期保存的几部正史《后汉书》、《三国志》 (特别是裴注 )、《晋书》的叙事较之于后代的正史 ,其可靠性与严密性或许有所欠 缺 ,因 此历来受到不少批评 ,论者多指其 “忽正典雨取小说”,记载亦不乏前后抵 牾之处 ,损害了作为正史的权威性③.然 自唐代之后 ,随着官修国史制度的完 ① 参见赵翼撰 ,工 树民校证《‖二史札记校证》巾“三国志书法”、“二国志多回护处”等条厶 △ 华书局 ,198茌 年 ,第 121—125页 , ② 刘知几对于裴注便颇有非议 ,云“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 ,而喜聚异同 不il Hl定 恣其击难 ,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 ,自 比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 ,难 以味同萍实者矣∴ △刘知几 撰 ,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五《补注》,上海占籍出版社 ,19印 年,第 132页 ③ 刘知几撰 ,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0《采撰》,第 116-117页 另参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 记》,上 海书店 ,⒛00年 ,第 257-2胡 页 ;李 培栋《晋书研究》,收人氏著∷魏晋南北朝史缘9,学林出版 社,1996年 ,第 108—l99页;朱大渭《〈晋书〉的评价与研究、Ⅱ史学史斫究∷2000年第 4期 . 淋寅客范式及其挑战 213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二卷 ) 善 ,修史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国家主持下的政治文化工程.正史的编纂依靠起 居注、实录、国史等一系列文献的层层改写 ,具有严格的制度规范 ,这造成了两个 后果 ,一方面史事记载的可靠性在这样层层审查的制度下大为增强 ,另 一方面史 书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反映 ,叙事趋向于程式化与单调化 ,一些生动的、个人 化的因素往往被抹杀了;但对于当代的史家而言 ,充满着讹误的丰富多彩的描绘 往往要胜过单调的、程式化的“正确”叙事 ,这恐怕是这一时期史料的一大优长之 处,但由于这些丰富记载绝大部分已经亡佚 ,仅赖《三国忐》注、《世说》注、《水经 注j、∵文选∷注以及唐宋类书抄引保存了部分碎片.我们虽可以借助这些碎片窥 见这段历史的复杂性 ,但受制于史料的不足却很难更进一步,笔者在研究过程 中最深切的感受便是 :很多时候 自信已窥见问题的端倪所在 ,但在现有的史料条 件下却不足以使问题得到完满解决。 但无论如何 ,充分考虑历史记载形成过程中复杂的政治文化因素 ,分析书写 者的不同立场 ,详细比勘各种歧异的记载及其源流 ,区分史料的不同层次与信 度 一方面通过多种史料的辨析探究历史的真相 ,另 一方面分析“错误”记载的出 现背后投射的社会生态 ,从而充分开掘史料的价值与丰富内涵 ,无疑会大大丰富 魏晋政治史研究的层次感。陈寅恪先生本人便非常强调区分不同史料的信度 , 指出唐人笔记中多有政敌攻讦之词 ,前辈学者在检讨魏晋史时亦有这方面的自 觉 ,金发根便指出《后汉书》、《后汉纪》的记载多源于倾向党人的《东观汉记》,因 此其对党人形象的描绘未必没有增饰的成分①。而 日本学者长期以来一直有注 重辨析史料源流 ,检讨各种政治、文化因素对于史书编纂影响的学术传统②,特 别是近年来集合在史料批判旗帜下的一系列研究 ,对于我们颇具启发意义.其 中山下将司利用碑志等资料 ,提 出所谓“八柱国家”可能是初唐编纂《贞观氏族 志》时 ,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有意构拟的⑧,这为检讨关陇集团问题开辟 了全新的方向,其研究思路颇值得重视.而在魏晋政治史领域 ,安部滁一郎的一 0 全发根《东汉党锢人物分析》.《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本下 ,1963年 . 0 如萧藤美郎《柬鲵溪扣 七家後漠薷 ·後漠啻O史料固题》,美 川修一《∶三国志】-—荀珑 之死——》,收人《中国正史0基婕的研究》,早稻田大学出版社 ,19泓 年 ;清水凯夫《论唐修〈晋书〉的 眭质》,收人南京大学中文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第 50—BD页 , ③ 山下将司《唐初忙右 (扌 弓『真貌氏族志‘O煸纂 占「八柱国家J0涎生》.《 史学雒懿》111编 2 号 2002年 , 2|0 系列论文通过对《后汉书》史料来源的详细检讨 ,指 出范晔关于党锢名士的描述 受到魏晋人观念的影响 ,不能被视为东汉末期的实际情况Φ.津 田夤久则通过 对《三国志 ·魏书》书写方式的探讨 ,研究陈寿的政治意识及其与西晋政治的关 系。.徐冲借助对开国群雄传、外戚传此类纪传体史书中某种结构性书写的成 立、改变与消失 ,分析相关时代的政治文化权力。.这些通过探讨史料的形成过 程或编纂者的政治立场来分析魏晋时代政治与社会状况的研究取向,改变了仅 仅满足于将史料与历史事实之间建立简单对应联系的一般做法 ,为政治史研究
本文档为【仇鹿鸣: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以魏晋之际的政治史研究为中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2699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2-28
浏览量: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