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冥婚现象背后_对_菊英的出嫁_和_春阳_的剖析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冥婚现象背后_对_菊英的出嫁_和_春阳_的剖析

举报
开通vip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冥婚现象背后_对_菊英的出嫁_和_春阳_的剖析 ·!!·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冥婚现象背后 ——— 对《菊英的出嫁》和《春阳》的剖析 赵亚宏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 摘 要:《菊英的出嫁》和《春阳》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冥婚题材的小说,通过对这两篇作品的剖析,使我们了解到这不是 简单对古老习俗的摹写,而是在冥婚现象背后蕴藏着厚重的、悲凉的社会现实,是作家对美好人性的探寻。 关键词:冥婚;《菊英的出嫁》;《春阳》;剖析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收稿...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冥婚现象背后_对_菊英的出嫁_和_春阳_的剖析
·!!·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冥婚现象背后 ——— 对《菊英的出嫁》和《春阳》的剖析 赵亚宏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 摘 要:《菊英的出嫁》和《春阳》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冥婚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的小说,通过对这两篇作品的剖析,使我们了解到这不是 简单对古老习俗的摹写,而是在冥婚现象背后蕴藏着厚重的、悲凉的社会现实,是作家对美好人性的探寻。 关键词:冥婚;《菊英的出嫁》;《春阳》;剖析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赵雅宏,女,$%#& 年生,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现代文学、女性文学。 冥婚,也叫阴婚、殇婚、死婚。旧时婚姻习俗的一种,即男 女两家分别为死亡的未婚子女联姻。冥婚又分为几种:一种 是定亲后双方亡故的,择日由童男童女抱牌位成亲,婚礼毕 移棺合葬;一种是亡故的未婚男女双方本来不认识,家人托 媒说合成婚,移棺合葬;一种女方亡故,男方将牌位抬回家, 另娶妻仍叫“填房%;再一种是男方亡故,女方与男方的牌位 拜堂,与木主共寝,从一而终。这种习俗在周代民间已有流 传。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替未婚早亡男女两家说合联姻以 赚取财帛的人,称为“鬼媒人%。人们出于慰藉死者、保全生者 的动机,因而形成此种迷信风俗。现代文学作品中,王鲁彦的 《菊英的出嫁》!" #和施蛰存的《春阳》! $ #就是描写冥婚题材的小 说。在这两篇作品里,并不完全是为冥婚而写冥婚的,不是古 老风俗的记录。一篇描写了一个为死去的女儿操办冥婚的母 亲,一篇则是亲历冥婚的生活于现实中的女性。两位作家都 注重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刻画,再现人物所在的时代背景和 曲折的、不幸的命运。通过作者赋予主人公的主观冥想,体现 了人物的心理是现实化了的反映,在现实中寻求不到的梦 想,只好通过幻觉和想象的世界里去寻求。本文拟通过对两 篇作品的深入剖析,在对她们各自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意识流 程的描述中,理解和挖掘人物的心理在冥婚现象背后所蕴藏 的丰富的社会内容。 一 冥婚习俗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沿袭着,“乡村的习俗本质 上说是原始文化的一种形式,与其它形式不同%,! % #这两篇作 品虽都属冥婚题材的乡土小说,但小说描写的时代和人物以 及地域特色不同。《菊英的出嫁》,描写的是王鲁彦的故乡浙 江宁波农村的生活故事,作品写于 !&$’年,是王鲁彦 $#年 代乡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一个母亲在思念她的 女儿菊英,女儿不在她身边已经十年。应该到有老公的年龄 了,母亲想到女儿一定非常的寂寞、孤单、苦恼、忧郁,于是决 定要把她的心肝儿菊英从悲观的,绝望的,危险的地方拖到 乐观的,希望的,平安的地方,唯一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是给菊英一个老 公。于是这位母亲便按照自己的两性观给女儿找了个不错的 男人,看七、八岁时的照片,长得非常的秀丽,家里又有钱。她 开始为女儿操办“婚事%,准备了丰厚的嫁妆。送亲的仪仗也 是当地所没有的,极为风光、排场、阔绰,为人艳羡。当作者写 道送亲的花轿不是红色而是青色时,才知这是一场冥婚,是 母亲为死去十年的女儿准备的一场婚礼。 《春阳》是施蛰存在 "#年代初期创作,收录在《善女人行 品》中的一篇。小说的主人公婵阿姨居住在距离上海不太远 的地方——— 昆山。十二三年前未婚夫在喜期前七十五天去 世,为了得到三千亩地大宗财产的继承权,经过两天两夜的 思考,婵阿姨表现了为人所称赞的“卓见%的美德,成为抱着 未婚夫牌位成亲的节妇。在一个早春二月的清晨,婵阿姨从 昆山坐火车来到上海。先到江西路的上海银行,取完利息后, 又来到南京路,温暖的春阳激发了她久久压抑的欲望,使她 突然对为名声和财产而牺牲毕生幸福的决定产生了怀疑,于 是,对家庭的渴望,对男人的欲望充溢了枯寂的内心。“这春 日的太阳光,无疑的。它不仅改变了她的体质,简直还改变了 她的思想。真的,一阵很骚动的对于自己的反抗骤然在她胸 中灼热起来。%(《春阳》)她下了决心,要好好挥霍和生活一 次。到了冠生园饭店,却挑选了一块钱的饭菜。她想象着有男 士来献殷勤,因此她回想到年轻的银行职员对她那样注意的 凝视,她期待着,她又回到保管库。但没有想到保管员称她为 “太太%,让她感到愤怒和被侮辱。当听到他用更亲切的声音 称呼另一个艳服女人“密司陈%时,她荡漾的春心已被自做多 情的羞愤一扫而空。于是她马上买车票离开了上海,去继续 守护她那笔用一生幸福换来的财富。在这里,都市的繁华辉 煌和婵阿姨富有而吝啬的行为极不协调。 二 在《菊英的出嫁》和《春阳》中,王鲁彦和施蛰存都分别运 用了心理刻画和心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手法。在叙事时间、视角和侧重点 及结构上,都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开掘,进而展示人物的性格 和命运。这不仅拓展了人物的心理领域,而且把人物的命运 第 "!卷第 #期 "$$%年 #月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 .’*/0(+ .1+201)3 2’,,1/1 4567 "! 8# &9:7 "$$% ·!"· 与社会环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对个人心理的凸现扩展成 为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对女性心理的描写,既反映了人物不 同的社会生活状况,也深刻地体现了女性在传统文化和封建 礼教的严重束缚下,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难以逾越自身精神 桎梏的不幸、悲惨的命运。《菊英的出嫁》中的母亲虽然有丈 夫,但常年不回家,近于守活寡。《春阳》中的婵阿姨嫁给了一 个死人,更是如此。作品通过对这两位女性的心理和冥想的 描写与刻画,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一)叙事时间虽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依然如旧 从 !"年代的《菊英的出嫁》到 #" 年代的《春阳》,随着社 会的变迁,冥婚习俗也更多地渗入了社会内容和人的主观因 素。地域环境的变更,经济因素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 标。菊英的娘可以为了死去的女儿倾其所有操办婚事,婵阿 姨却可以为了获得一大笔财富,不惜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毅 然决定与死人的牌位结婚,心甘情愿地成为财富的殉葬品。 正如茅盾所说的:“鲁彦敏锐的感觉使他能够迅速发现 人生的矛盾和悲哀$。! " #《菊英的出嫁》用倒叙的手法,描写母 亲在送走“出嫁$的女儿后哭得死去活来。这次是完完全全地 “失去$女儿,连棺材从今以后都见不着了。接着介绍菊英从 小是如何的懂事,惹人怜爱,在八岁时得了白喉病死去,母亲 伤心欲绝,这给人以更强烈的悲剧效果。从母亲为死去女儿 准备的婚礼过程中我们看到:在 !"年代的乡村,民众是何等 的麻木、愚昧、落后,如鲁迅笔下的闰土、阿 %、祥林嫂一样, 虽然如此,但他(她)们还都有想改善自己的愿望,只不过因 被现实剥夺了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自己的权利,使他们的注意力只能偏向虚 幻的冥界和来世而不在实际人生。闰土想用烧香敬佛来解脱 尘世的苦难,阿 %幻想当了革命党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祥 林嫂则为了死后到阴间不被锯成两半而把全部的钱都捐了 庙门槛。菊英的娘把自己得不到的幸福寄希望于阴间的女 儿,希望女儿幸福快乐。这正是在无意中体现了民众对生的 冲动和改善的渴望。菊英的娘身处于现实生活中悲惨的境 地,丈夫长年在外,先前更是音信皆无。因此,通过这个冥婚 的举办,作者更为突出地显示了菊英母亲的孤单、寂寞、苦恼 和忧郁,以及宗法制色彩浓厚的乡村闭塞、陈陋、萧瑟、悲苦 的社会现实。 《春阳》是在 #"年代被称为“东方巴黎$的繁华的大上海 发生的事情。用这一天来观照和折射婵阿姨前十二三年和以 后的生活。小说采用穿插叙事,把婵阿姨前十二三年以来的 守节生活和她内心的冥想展现出来。金钱观主宰着她的一切 思想。在《菊英的出嫁》中,只提到“菊英的爹是一个商人。虽 然他并不懂得洋文,但是因为他老诚忠厚,森森煤油公司的 外国人遂把银根托付了他,请他做经理。他的薪水不多,每月 只有三十元,但每年年底的花红往往超过他一年的薪水。$ (《菊英的出嫁》)这里提到的外国人办公司,雇用中国人来管 理,没有提到中国经济的变化和银行的存在。距离小说中描 写的浙江乡下又是那么遥远。《春阳》中则直接描写婵阿姨到 江西路的上海银行取利息。从 #" 年代殖民地上海的畸形繁 华,可见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经渗透到中国大都市当中。“昆 山的婵阿姨,一个儿走到了春阳和煦的上海的南京路上。来 来往往的女人男人,都穿得那么样轻,那么样美丽,又那么样 小玲玲的⋯⋯$“什么店铺都在大廉价。婵阿姨看看绸缎,看 看瓷器,又看看各式各样的化妆品,丝袜,和糖果饼干。$“她 隔着玻璃橱窗望出去,人真多,来来去去的不断。$“每一辆汽 车刷过一道崭新的喷漆的光,每一扇玻璃橱上闪耀着各方面 投射来的晶莹的光,远处摩天大厦的圆瓴形或方形的屋顶上 辉煌着金碧的光⋯⋯$“(《春阳》)南京路是上海的繁华区,任 何商品都能买得到。这里不只有外资,也有本国的实业,比如 丝绸、瓷器等。在这繁华的都市里,人们生活在忙忙碌碌之 中。那么从昆山来的婵阿姨作为财产拥有者,在上海繁华的 热气熏染下,开始有了一点自我意识和情爱意识的苏醒,然 而只因经历了一个小小挫折,便又缩回到自己建造的为传统 文化所设计的围城之中。这里时代的变迁、经济的繁华并没 有带动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根本转变,而是体现了传统文化和 道德对人性的扭曲,是社会现实化了的反映。 (二)叙事角度的变化,从对人物母爱的展现到对母性渴 望的内心挖掘 这两篇作品都采用了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由对人物心 理所采取的限制叙事的深度以折射到全知叙事的广度。在这 两篇小说中,作者都没有用主观的心理分析来帮助读者理解 人物及其行为,而是加强了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感官印象描 写,使用了独特的双重声音叙述法。用作者的话外音即客观 叙述和主人公的声音混合起来,使人感到自然、真切、可信。 《菊英的出嫁》开篇作者先介绍了女儿和母亲的情况,自 然亲切,像唠家常。“菊英离开她已有整整十年了。这十年中 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泪,瘦了多少肌肉了,为了菊英,为了她 的心肝儿。”接着作者写菊英的母亲对女儿的彻骨的思念和 关爱,“她能知道她的菊英现在的情形吗?菊英的口角露着微 笑?菊英的眼边流着泪痕&菊英的世界是一个光明的?是一个 黑暗的?有神在保佑菊英?有恶鬼在捉弄菊英?菊英肥了? 菊英瘦了?或者病了?”作者先用话外音提示,顺着这种思绪, 进一步充分展开菊英母亲的心理意识流程。她想到女儿应该 长高了,长胖了,也到了找老公的年龄了。找了个老公,女儿 才能不感到寂寞和孤苦。“五六年前,一听见媒人来说某人要 给儿子讨一个老婆,她便要冒风冒雨,跋山涉水的去东西打 听。于今,她心满意足了,她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女婿。”看到 女婿七、八岁时的照片,长得很清秀。男方家又很有钱,一次 就过礼四百块大洋,做娘的可以安心的为女儿筹办嫁妆了。 她想象着,“菊英的身体有了托付,灵魂有了依附,便会快乐 起来。”因此,她按照她的感受来展开对于女儿心理的想象 的,正是她自己生命中的匮乏,导致、驱动她对于$女儿“需要 一个丈夫的”的想象。这里,体现了深挚的、愚昧的,然而令人 感动的母爱,以及在这母爱和近于自虐的劳作背后,让我们 看到了一颗对于美好人生的渴望和向往,以及作者对美好人 性的寻求。 《春阳》中婵阿姨本来想吃了面就坐车回家,但春天的上 海街头感染了她,春天温暖的阳光点燃了婵阿姨内心深处的 生命之火,一阵很骚动的对于自己的反抗心骤然在她胸中灼 热起来。$为什么到上海来不玩一玩呢&⋯⋯人有的时候得看 破些,天气这样好!“前半句是作者的讲述,后面则是蝉阿姨 自己的心里话了,作者直接让蝉阿姨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 读者,让读者和主人公直接交流。她想在繁华的大上海好好 享受一番,而且感觉自己形影相吊的苦楚,开始羡慕别人有 ·!"· 家有室。蝉阿姨在冠生园吃饭,看到旁边坐着一家三口,!一 个年轻的漂亮的丈夫,一个兴高采烈的妻子,一个活泼的五 六岁的孩子。他们商量吃什么菜肴,他们谈话。他们互相看着 笑。他们好像是在自己家里。“(《春阳》)她看着自己桌前的一 副碗筷,形单影只,觉得有点难堪。她怀疑那妻子在看着她。! 她以为我是何等样人呢?她看得出我是个死了未婚夫的妻子 吗?不仅是她看着,那丈夫也在注目着我啊。她看得出我并不 比他妻子年纪大吗?还有,那孩子,他那双小眼睛也在看着我 吗?他看出来,以为我像一个母亲吗?假如我来抚养他,他会 不会有这样活泼呢?“(《春阳》)于是她只呆看着饭颗,不敢再 溜眼到旁边去了。她怕接触到那三双眼睛,怕给她一个否决 的回答。一种常常沉潜在她心里而不敢升腾起来的烦闷又冲 破了她的欢喜的面具,她想到自己牺牲了一生的幸福换取了 大笔财富,比起别人的家室之乐,对这种牺牲产生了怀疑。这 样双重声音的叙述到处出现在文中,读者仿佛能看到苦闷的 蝉阿姨在期待和憧憬中打开心扉,释放着内心深处久被压抑 的母爱意识。寄希望于她能走出这沉闷的氛围中,走向真正 人的或女人的生活,体现了作者悲悯的情怀。然而,这只是她 一时的幻想,要想守住这财产,她就不可能再组织家庭和生 养自己的孩子。 (三)叙事结构从情节到性格的变化,彻底打破了传统小 说的叙事模式 中国古典小说基本上是以情节为结构中心,而五四作家 非常欣赏以性格为结构中心。以性格为结构中心实际上就是 指以人物的心理为结构中心。茅盾曾经说过:“最近因为人物 的心理描写的趋势很强,且有以为一篇小说的结构(指情节 " "引者注)乃不足注意者。”且把“情感的成长变迁,意识的 成立轻重,感觉的粗细迟敏,以及其他一切人的行动的根本 动机等,作为小说研究的中心。”! " #这两篇作品都是从对人物 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来再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 女性对幸福生活的希翼和性心理渴求的折射。 两位作家在使人物心理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得以充分揭 示的同时,总是将她们置于!性心理“的背景框架之中,以!性 心理“作为叙事焦点,进而挖掘出心灵压抑和人格分裂的深 层内涵。《菊英的出嫁》和《春阳》又有所不同。前者写的比较 隐晦,后者对人物性心理描写则比较直接。 王鲁彦对人物心理刻画做到烛隐幽微,并且探寻到人物 心灵深处。他笔下的性心理描写,有同时代其他作家未曾达 到的深沉复杂程度。《菊英的出嫁》中对菊英母亲的心理刻画 可以说很独到。这篇作品,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来看,表现了古 老的冥婚风俗。但从心理视角来看,则表现了母亲对夭折的 女儿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与她自身对婚姻性爱的渴求。 民间的冥婚,一般是男方主动,为使儿子在阴间也能娶 妻生子,延续香火,以防其阴魂回家作祟。而在《菊英的出嫁》 里,却是女方主动。菊英娘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十年未见, 菊英怎样母亲并不知道,但她相信女儿一定长高了,发育成 熟了。她确信,女儿现在一定是感觉到非常的寂寞、孤单、苦 恼、忧郁,她甚至想象女儿忧郁得要自杀了。这实际上就是她 对自身命运的真实慨叹。为使女儿“快乐”、“幸福”,她知道唯 一的方法就是给菊英一个老公,“一个年青的老公。问一个十 七八岁的女子要不要老公,这是不会得到‘要% 字的回答的。 不论她平日如何注意男子,喜欢男子,想念男子,或甚至已爱 上了一个男子,你都无须多礼。菊英的娘明白这个道理,所以 也毅然地把女儿的责任照着向来的风俗放在自己的肩上 了。”(《菊英的出嫁》)菊英的爹是一位“漂海过洋的在外面经 商”的商人,过去在云南经商,“四年没有回家”,“钱也没有, 信也没有,人又不回来”,做母亲的“日日夜夜在愁城中做苦 工,还有什么生趣?”后来他给一个洋人当经理,虽然“不时一 百元二百元的从远处带来给她”,而从没有叙述到他的回家, 只让人带钱给她。因此,这是一位近于守活寡的母亲。女儿在 世时,是娘的唯一安慰,女儿逝去后她把对女儿的思念当成 一种感情的寄托,并且在热热闹闹为女儿操办婚事,不能说 不是对自己性爱生活缺憾的补偿。她在想象中让女婿日日夜 夜陪着女儿,抱着女儿,让女儿明年就生一个儿子等等,这一 切无不流露出自己对性爱的渴求。送走“女儿”,她在家里哭 得昏去了,这决不仅仅是为了已经逝去十年的女儿,也是为 了自己的孤单与凄苦。在《菊英的出嫁》里,菊英娘通过女儿 的冥婚仪式和她对女儿婚后生活的丰富想象,来舒解自己独 守空房的孤寂、清冷、烦闷和幽怨。小说对人物的情爱意识描 写得越隐晦,越表现出人物的身心被封建伦理道德统治和自 抑的程度越深。《菊英的出嫁》在细致、独到的描写手法背后, 体现着菊英娘对幸福、性爱渴望的心理真实,这是一个典型 弃妇的心理真实和不幸的命运悲剧。 施蛰存最推崇的是奥地利小说家显尼志勒的内心独白 的创作手法。他说:“有一个时候& 我曾经热爱过显尼志勒的 作品。我不解德文,但显氏作品的英、法文译本却一本没有逃 过我的注意”。 ! $ #并“加紧了对这类小说的涉猎和勘察,不但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这些小说,还努力将心理分析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 % #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就是以人物的心灵独白为主体内 容,《春阳》中的蝉阿姨即为代表。通过对主人公性心理和潜 意识的挖掘,反映了主人公内心对情爱的渴求,表现了人物 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施蛰存特别善于描写和表现处于都市和乡村交接处的 半新半旧的女性的苦闷。他在《善女人行品·序》中说:“想写 几篇完全研究女人心理及行为的小说”。 ! & #这些“善女人”的 欲望是谨慎的,藏在心底里的。她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像男 人那样的性要求她们不仅不敢做也不敢想。传统文化对她们 的束缚深入骨髓,她们只是做做谨小慎微的梦而已。施蛰存 推崇幻想与写实的融合,没有幻想就无法写出主人公内心的 秘密,没有写实,就无法写出主人公真实的内心。这样才能真 正刻画出人物的性格。 婵阿姨在暖暖春阳之中,不时地感受到一种被压抑着的 情欲的躁动,体现了她对!黄金枷“之外的真正情爱的渴盼。 多年来她时刻压抑着内心的欲望,近于变态地守护着她用青 春和幸福换来的财产,但上海二月明媚的阳光和那位银行里 年轻的行员打开了婵阿姨尘封已久的心灵,她希望真正地生 活一次,在心中作了一次娜拉。当面对冠生园饭店中幸福的 一家时,她产生了深深的羡慕。中年绅士在她桌前片刻的犹 疑,又唤起了她的白日梦。她渴望有一次真正的恋爱,幻想着 这位中年绅士在上海银行工作,然后和她一起去看电影,陪 她在马路上手挽着手走⋯⋯这又使她想到了那位年轻的行 员。为了见到他,她再次回到银行,骗自己说忘了保险箱是否 ·!"· 锁上。但当她发现年轻行员的热情仅仅是服务的需要,而且 女顾客越漂亮,他就会越热情时,她一天的爱情白日梦被彻 底地击碎。只能悄悄退回自己心灵的一隅,独自品尝那份孤 寂和痛苦。她最后一句“黄包车,北站!”和在车上算计着刚才 吃饭剩下的几个铜板,说明她已再次陷入旧有的、吝啬的生 活之网中。正是这种外表的平静和内心的痛苦向我们展现了 蝉阿姨内心的多元、复杂与矛盾。由性引起的种种心理现象, 是与主人公所处社会现实环境紧密相关。施蛰存在处理现实 题材时,“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能异常清晰展示人物植根于现 实土壤的性心理流程”。! " # 《菊英的出嫁》和《春阳》都采用了现实主义和心理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既将人物性心理的萌发、跃动同周围环境的 变化发展紧紧相扣,同时又在人物的举手投足之间,揭示其 无意识动机。菊英母亲通过为女儿操办冥婚来排解自己对性 爱的渴求和孤寂的情怀。婵阿姨被春阳下的南京路繁华景象 激起的情欲之火,仅仅在白日梦中燃烧了一下,当现实的因 素即对巨额财富的依恋以及周围舆论、族人讥笑等出现在她 的脑海里时,她的自我意识马上恢复过来,白日梦立即消 失。只能像往日一样,在那受压抑的独身禁欲的孤单寂寞境 遇里打发日子。因此,通过菊英母亲和婵阿姨心理的冥想和 波动,可以看出,这既是一个女性人生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 的悲剧。 !" 难以挣脱传统文化的精神桎梏。 菊英娘为了使在阴间孤单寂寞生活的女儿快乐幸福,为 女儿找了个好老公,并操办了婚事。然而,从她在内心对女儿 的反复幻想和嘱托当中,可见她的两性观和伦理道德观。她 认为给女儿找了老公,女儿的身体有了托付,灵魂有了依附, 就会快乐起来。在女儿喜期前心里嘱咐着,“你到他的家里 去,做‘他的人 #去!让你日日夜夜跟着他,守着他⋯⋯”“依从 他,不要使他不高兴。欢欢喜喜的明年就给他生一个儿子!对 于公婆要孝顺,要周到。对于其他的长者要恭敬,幼者要和 蔼。不要被人家说半句坏话,给娘争气,该自己争气,牢牢的 记着!⋯⋯”(《春阳》)这与传统嫁女儿别无两样。菊英娘教育 女儿要严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法规,女性 在家从父,在嫁从夫,嫁鸡随鸡,从一而终。长幼有序,严守孝 道。对女儿的嘱托就是她自己的亲历实践,丈夫长年在外不 回家,她虽然内心极为痛苦,但从不表露,毫无怨言和反抗的 意愿。只能用近乎自虐地勤俭劳作来排解自己的苦闷和抑 郁。她不愿女儿“婚后”让别人说三道四,实际上更不愿别人 对自己的为人即对三从四德的遵从有一丁点的怀疑和指 责。对自己悲剧命运的不自知,更反映了她的可悲、麻木和不 觉悟,不想挣断且难以挣断传统文化套在女性身上的精神枷 锁。 婵阿姨当年为了继承这三千亩地的大宗财产,不惜牺牲 自己,与未婚夫的牌位结了婚。“随着年岁的增长,她逐渐地 愈加不相信自己何以会有这样的勇气来了。翁姑故世了,一 大注产业都归她掌管了,但这有什么用处呢?她忘记了当时 牺牲一切幸福以获得这产业的时候,究竟有没有想到这份产 业对于她将有多大的好处?族中人的虎视眈眈,在指望她死 后好公分她的产业,她也不会有一个血统的继承人。算什么 呢?她只是一宗巨产的暂时的经营人罢了。”(《春阳》)然而一 年一年地已经过去了十二三年,“虽则她有时很觉悟到这种 情形,她却不肯浪费她的财产,在她是以为既然牺牲了毕生 的幸福以获得此产业,那么惟有刻意保持着这产业,才比较 是实惠的。否则,假如她自己花完了,她的牺牲岂不更是徒然 的吗?这就是她吝啬的缘故。”(《春阳》)完完全全一个守财奴 的形象。当她看见身边的女伴一年一年地都相继嫁了丈夫, 有了儿女,即使有贫困的,但她们都另外有一种愉快足够抵 挡经济生活的悲苦时,她艳羡着,从没有尝味过。她矛盾着, “有时,当一种罕见的勇气奔放起来,她会想——— 丢掉这些财 富而去结婚吧。但她一揽起镜子来,看见了萎黄的一个容颜, 或是想象出了族中人的诽笑和讽刺的投射,她也就沉郁下去 了。”(《春阳》)就这样,婵阿姨即使稍有一点充满人性的追求 幸福的梦想,也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得粉碎,然后裹夹到 束缚自己的硬壳当中。她知道她不被允许去谈恋爱,也不被 允许和别人生有自己血统的孩子来继承这宗财产,那样族人 会把她撕碎。因此,“她感觉到寂寞,但她再没有更大的勇 气。牺牲现有的一切,以冲破这寂寞的氛围。”(《春阳》) 蝉阿姨经历了郁闷、希望、绝望的过程。她的悲剧源于她 对封建道德、礼教的遵从和拜金主义对她心灵的腐蚀,从她 自愿抱牌位成亲$ 到她拥有着大笔财产却舍不得花两块钱吃 顿饭,到最后她困难地但是专心核算着几个铜板,种种小事 强调了人物可悲的性格命运,尽管有短短的一霎那她几乎要 冲出樊篱,走向生活了,但短暂的情感受挫又使她退缩,她认 为还是那笔财产比较实实在在。她将永远这样套着沉重的精 神枷锁去生活,虽然有钱(每月只靠吃银行的利息就可很好 地生活),但更加孤单、寂寞、郁闷,死灰一样的生活,犹如在 地狱中挣扎,无法挣脱,直到死。她虽然暂时守住了财产,实 际上却是守住了传统文化和宗族礼教对女性强加的精神锁 链,这种锁链桎梏着她的身心,是一条挡住女性精神视界的 鸿沟,使她难以逾越和超脱。 综上所述,王鲁彦和施蛰存的这两篇小说,都充满了人 道主义的温情色彩,作家虽处于不同时代,但体现了他们对 社会的深入细致地观察、剖析和对女性不幸命运的关注。王 鲁彦的笔下塑造了一个母亲在丈夫不在身边,把自己所有的 爱都以母爱的形式全部倾注给了死去十年的女儿,内心的孤 寂、苦闷,通过为女儿操办冥婚而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施蛰 存也塑造了一个在弗洛伊德理论观照下的东方女性形象。由 于几千年的厚重历史,“婵阿姨们”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欲并没 有付诸现实行动,仅仅是一些“不贞”的念头、一些渴望与幻 想,只是女性自我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暂时的心理反叛和 折射,是对更合理、更人性的生活希望的启示。 此外,他们通过对冥婚现象的描写,菊英的母亲为死去 的女儿操办婚礼,婵阿姨在上海都市春阳照耀下瞬间情爱意 识的苏醒与转瞬即灭的心理流程的展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反 映了社会重大问题。经济因素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一切 的重要尺度,婵阿姨可以为继承大宗遗产不惜和死人的牌位 结婚。封建传统文化和道德仍然禁锢着人们的身心,尤其是 对女性的压迫和统治。男子可以再娶,女子则不能再嫁,尽管 和牌位结婚的女性,尽管菊英的父亲多年不在家,甚至杳无 音信,也要死守终身,从一而终,不可有非分之想。如果说,婵 阿姨还有作瞬间心理娜拉的冥想,可菊英的娘,丈夫多年不 ·!"· 回家,她连想都没有想过脱离丈夫,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只 能通过给女儿找老公,让阴间的女儿幸福的办法来隐曲地展 露与实现她内心真实的不幸、苦闷和渺茫的希望。这样看来, 两位作家的创作倾向,都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有着对现实的 深刻揭示和批判的一面,尽管批判的视角不同。如果说《菊英 的出嫁》体现了王鲁彦早期创作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但因看 不到光明和希望,对女性不自知的悲剧命运描写而流露出某 种抑郁、感伤情绪的话,那么《春阳》则体现了施蛰存通过对 女性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把握和揭示,仍然对女性清醒的 自抑、守旧进行微讽和关注,这都展示了两位作家对黑暗社 会的憎恶,对女性美好人生和未来理想人性的进一步企盼和 探求。 参考文献: ! " #王鲁彦 $ 菊英的出嫁 !% # $ 北新书局出版,"&’( 年 ") 月版 $ ! ’ #施蛰存 $ 春阳 !* # $ 赵家璧编辑 $ 善女人行品 ! + # $ 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年 "" 月版 $ ! , #(英)-·-·马雷特 $ 心理学与民俗学 !% # $ 张颖凡、汪宁红译 $ 山东人民出版社,"&.. 版 $ ! / #茅盾 $ 王鲁彦论 ! 0 # $ 小说月报 $ 第 "& 卷第 " 期,"&’. 年 $ ! 1 #茅盾 $ 人物的研究 ! 0 # $ 小说月报 $ 第 "( 卷第 , 号,"&’1 年 $ ! ( #施蛰存 $ 北山散文集 2二 3 !% #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 ") 月版 $ ! 4 #施蛰存 $ 关于5现代派“一席话 ! 6 # $ 文汇报,"&., 年 ") 月 ". 日 $ ! . #施蛰存 $ 善女人行品·序 !* # $ 赵家璧编辑 $ 善女人行品 ! + # $ 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年 "" 月版 $ ! & #吴立昌 $ 施蛰存心理小说·序 !% # $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 4 月版。 !责任编辑:章永林 " 我院学报得到省新闻出版局简报好评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上报新闻出版总署和省委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内部简报《报刊审读》,在 #$$% 年 &$月 #$日发布第 ’#期,题为《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的几点认识》对我院学报给予了肯定性评价。主要 内容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作为一所普通师范院校办的学术期刊,办得较有特色,质量也好。其特点,&( 内容 涉及面广,容量大。⋯⋯有很强的学术性。从选题上看,都是经过认真研究确定的,有一定的针对性,既有前 人论述过的传统题目的新见解,又有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问题。⋯⋯许多文章都很有新意,没有抄袭的痕 迹,是作者原创的。这在当今学术界风气浮躁的状况下,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选题有地方特色。学报的有 关栏目突出了地方特色,⋯⋯’( 编排、印刷质量较好。从文稿的选编,可以看出编辑工作人员的认真,在版面 编排上严肃认真。如版面设计上“摘要”部分言简意赅、“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等非常分明。文中引用 的经典著作、古文、外文也都比较准确,“注释”部分,准确、一目了然,便于阅读者查证。 行业部门在对我省同等层次的学术刊物的比较中给予上述评价,对我们编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是莫大 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决心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出版部门的激励和管理下,再接 再厉、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打造品牌,为把我刊办成省一级期刊或优秀期刊而奋力工作。 !徐星华 "
本文档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冥婚现象背后_对_菊英的出嫁_和_春阳_的剖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0866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17
浏览量: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