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税楼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地税楼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举报
开通vip

地税楼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盐城图恩软件研发中心发展大楼 大 体 积 砼 浇 筑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盐城市永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1月5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流水段划分及其人员、设备…………………………………..2 (一)施工流水段划分…………………………………………………..2 (二)工期安排…………………………………………………………..2 (三)劳动...

地税楼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盐城图恩软件研发中心发展大楼 大 体 积 砼 浇 筑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盐城市永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1月5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流水段划分及其人员、设备…………………………………..2 (一)施工流水段划分…………………………………………………..2 (二)工期安排…………………………………………………………..2 (三)劳动力安排………………………………………………………..3 (四)机械配备………………………………………………………….3 四、施工准备工作……………………………………………………….3 (一)材料选择………………………………………………………….4 (二)混凝土配合比…………………………………………………….5 (三)现场准备工作……………………………………………………5 五、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及其控制措施……………………………..6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7 (一)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7 (二)钢筋验收…………………………………………………………..7 (三)混凝土浇筑………………………………………………………..7 (四)混凝土专人测温………………………………………………….9 (五)混凝土养护………………………………………………………10 七、主要管理措施………………………………………………………1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 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GB 50204-2002; 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1990;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本工程共由主楼、接待大厅、附属楼三栋建筑组成,其中主楼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上13层,总建筑面积24197.9㎡(其中地上部分:19516.1㎡;地下部分4681.8㎡)。主楼共设有五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电梯,一部无障碍电梯),主楼为一类高层。建筑物耐火等级:地上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高度:主体高度52.1M;(室外地面到屋面面层高度),裙房高度8.6M。本工程建筑为节能建筑。室内±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50M,室内外高差0.3M。窗采用80系列铝合金隔热型材,主型材壁厚不小于1.4㎜。平开门采用55系列外平开隔热型材,主型材壁厚不小于2.0㎜。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均为Ⅱ级,防水层耐用年限15年,设防要求为二道,防水材料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本工程地下室防水: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自防水钢筋砼,抗渗等级P6。公共卫生间防水均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二道设防。 2、结构:本工程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主楼、地下室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设防。基础采用预应力砼管桩承台基础,其中主楼与地下室为桩基承台+筏板基础,主楼筏板厚1.5M,地下室部分筏板厚度1.2M。基础埋深:主楼6.25M。本工程三栋建筑持力层选用均为第九层(粉砂层)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主楼及附属楼850KN,接待大厅900KN。本工程的钢筋砼强度等级:主楼基础~一层楼面:梁、板C30,墙柱C40;一层~五层楼面:梁、板C25,墙柱C40;五层~十层楼面梁、板C25,墙柱C35;十层~屋面均为C25。本工程钢筋设计采用热轧钢筋HPB300、HPB335、HPB400。 三、施工流水段划分其人员、设备 (一)流水段划分: 大体积砼浇筑施工流水段按照设计后浇带部位划分为五段: 1、1轴线~5轴线/F~K轴线地下室部分为第一段; 2、6轴线~9轴线/F~K轴线地下室部分为第二段; 3、2轴线~6/A~E轴线主楼部分为第三段; 4、7轴线~10轴线/A~E轴线主楼部分为第四段; 5、11轴线~16轴线/A~E轴线主楼部分为第五段; (二)工期安排: 整个基础底板的混凝土量约为6367立方米。计划混凝土分五次浇筑。 1、第一段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量约为1109立方米,计划一天一夜浇筑完成; 2、第二段地下室底板的混凝土量约为912立方米,计划一天一夜浇筑完成; 3、第三段主楼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量约为1322立方米,计划一天一夜浇筑完成; 4、第四段主楼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量约为1370立方米,计划一天一夜浇筑完成; 5、第五段主楼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量约为1654立方米,计划两天一夜浇筑完成; (三)劳动力安排: 砼浇筑期间分成两班运转,每班配置16~18个人进行作业。其具体分工如下: 1、打振动棒6人; 2、辅助浇筑6人(含移动泵管); 3、进料口2人; 4、机动1人(含护筋、护模); 5、电工1人; 6、带班指挥1人。 (四)机械配备: 1、砼地泵2台(套),备用1台(套),并辅以溜槽进行砼浇筑。 2、砼运输车10~12台。 3、砼振动棒6台(直径70㎜或100㎜振动棒),另外还须准备1~2根备用振动棒。 4、斗车、铁砂板、铁锹、木方、靠尺、水管、镀锌铁管等。 5、覆盖材料:塑料薄膜、麻袋。 6、温度计10支。 四、施工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一)材料选择 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涨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累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P·425矿渣硅酸盐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抗涌能力。 2、精骨料:采用粒径5-25㎜,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时,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漫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砼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5、外加剂:根据设计具体要求进行,减少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二)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采用由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三)现场准备工作 1、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施工完毕,预留洞、预埋管、线到位,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基础底板上的基坑、积水坑采用木模板,支撑必须牢固模。 3、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麻袋等应提前准备好。 5、进行施工用电线路检查,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电。 6、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场参与协调、指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长、质检员、施工员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五、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及其控制措施 1、根据设计要求,对基础底板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基础底板混凝土中部中心点的温升高峰值,该温升值一般略小于绝热温升值。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d左右产生,以后趋于稳定不在升温,并且开始逐步降温。 2、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不宜超过25度。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3、温度监控措施: 本工程采用简易测温法。根据所测得的温度数据比较,简易方法测得的温度值略大,又从温差的数理统计结果发现,三层测温点之间的温差平均值变化并不大,总体温差平均值为1.3℃。数理统计结果中的三层温差标准偏差也说明每层简易测温的温度数据的场值性比较好,从而证明了测温数据的可靠性。采用预埋20㎜或25㎜镀锌铁管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控制点。其控制点布置如下: 1)每一段和第二段地下室底板分别在H轴线上每间隔8~10m呈梅花型预埋一根镀锌铁管。 2)每三段、第四段、第五段主楼底板分别在C轴线上每间隔8~10业呈梅花型预埋一根镀锌铁管。 4、温度监控点镀锌铁管埋设要求:分别按主楼底板和地下室底板厚度的截取镀锌铁管的长度,预埋前用塑料封口胶带将铁管两头密封,下端距砼底面100㎜,上端高出砼底板表面150~200㎜将镀锌铁管固定。注意在砼浇筑时不能发生位移。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 由于基础底板尺寸较大,底板厚度均为1500㎜和1200㎜。基础底板以后浇带为一个自然施工段。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先地下室后主楼即:浇筑顺序为第一、二、三、四、五段。基础底板外侧四周砌筑240㎜和370㎜厚砖胎模,水泥砂浆找平层后作防水,再抹1:3水泥砂浆后作外侧模板。基础底板上的预留基坑、积水坑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二)钢筋验收 钢筋加工在现场进行,底板钢筋主筋优先采用机械连接。基础底板钢筋施工完毕进行柱、墙筋施工,柱、墙筋应保证集团准确。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筋施工完毕,组织一次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三)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采用2台混凝土输送地泵送筑。 2、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法”即: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一次浇筑到顶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成一定的斜面。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时混凝土的振捣应从下端开始逐步向上,根据泵车布料管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和反复拆装(见图1—1)。 图1—1 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 3、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6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表面上插12短插筋长度1米,间距50㎜,呈梅花形布置。 4、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3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25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 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布料均匀、振捣密实,不能出现蜂窝麻面;不能出现爆模板、预埋管和钢筋移位等的现象。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20℃度。 6、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的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各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7、现场按每浇筑100方(或一个台班)制作3组试块,1组压7d强度,1组压28d强度归技术档案资料用;1组作仍14d强度备用。 8、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按规范规定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同条件1组。考虑本工程未能同时浇筑,间隔时间较长,按规定每个施工段取一组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同条件试块应锁在现场钢筋笼中,放在现场与结构位置同条件养护。 (四)混凝土测温 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管的长度分部为两种规格。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测线有2根(即不同长度的测温度)在线的上段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准将测温端头受潮。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 2、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要填写清楚、整洁。 3、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4天;每4小时测温1次;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5~15天;每8小时测温1次;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6天;每24小时测温1次; 4)当内外温差小于15度时,停止测温。 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等,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4、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之差达到25度以上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5、测温采用温度计测温,以保证测温方便和读数准确。 大体积砼测温记录表 工程名称 结构部位 砼强度等级 砼配合比编号 砼方量(m3) 砼浇筑日期 砼浇筑温度() 开始养护温度() 砼测温日期时间 气温() 各测温点温度 1表 2中 3底 4表 5中 6底 7表 8中 9底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五)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立即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温。 2、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用塑料薄膜保温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的不足。 3、柱、墙钢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 4、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七、主要管理措施 1、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午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人掺入外加剂,掺量要准确。 3、施工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混凝土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 4、砼浇筑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4h,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20℃度。 5、试验部门设专人负责测温及保养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 6、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应排出基坑里的积水。 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7、待混凝土温度趋于正常后,再用水泥砂浆将测量管孔填满并振捣密实。 裂缝控制和保温控制计算书 一、浇筑前裂缝控制计算计算书 (一)计算原理,(依据<<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总承包合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建筑施工合同书建筑施工合同协议书房屋建筑施工合同 计算手册>>) :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厚度大于1m)贯穿性或深进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平均降温差和收缩差引起过大的温度收缩应力而造成的.混凝土因外约束引起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二维时),一般用约束系数法来计算约束应力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ΔT=T0+(2/3)×T(t)+Ty(t)-Th 式中 σ ── 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 (N/mm2); E(t) ── 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2),一般取平均值; α ──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 × 10-5; T0 ── 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 T(t) ── 浇筑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绝对值,如为降温取负值;当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长期裸露在室外,且未回填土时,△T 值按混凝土水化热最高温升值(包括浇筑入模温度)与当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表示降温; Ty(t) ── 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Th ── 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的稳定时的温度,一般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取当年平均气温(℃); S(t) ── 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 一般取0.3-0.5; R ── 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当为岩石地基时,R=1;当为可滑动垫层时,R=0,一般土地基取0.25-0.50; νc ── 混凝土的泊松比. (二)计算: 取S(t) = 1.00,R = 1.00,α = 1 × 10-5,νc = 0.17. 1) 混凝土3d的弹性模量公式: 计算得:E(3) = 0.71× 104 2) 最大综合温差△T = 1.65(℃) 最大综合温差△T均以负值代入下式计算. 3) 基础混凝土最大降温收缩应力计算公式: 计算得: σ =0.14(N/mm2) 4) 不同龄期的抗拉强度公式: 计算得:ft(3) = 0.70(N/mm2) 5) 抗裂缝安全度: k=0.70/0.14 = 4.95 > 1.15 满足抗裂条件 二、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计算书 (一)计算原理 : 弹性地基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各降温阶段综合最大温度收缩拉应力 ,按下式计算: 降温时,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 σ(t) ──各龄期混凝土基础所承受的温度应力(N/mm2); α ──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 × 10-5; ν ── 混凝土的泊松比, 当为双向受力时,取0.15; Ei(t) ── 各龄期综合温差的弹性模量(N/mm2); △Ti(t) ── 各龄期综合温差,(℃);均以负值代入; Si(t) ──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 cosh ── 双曲余弦函数; β ── 约束状态影响系数,按下式计算: H ──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式结构的厚度(mm); Cx ── 地基水平阻力系数(地基水平剪切刚度)(N/mm2); L ── 基础或结构底板长度(mm); K ── 抗裂安全度,取1.15; ft ──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二)计算 : (1)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值及收缩当量温差: 取εy0 = 3.24 × 10-4; M1=1.00;M2=1.00;M3=1.00;M4=1.21;M5=1.00; M6=0.93;M7=1.00;M8=1.00;M9=1.00;M10=0.85; 则3d收缩值为: εy(3) = εy0 × M1 × M2 ×...... × M10(1 - e-0.01 ×3) = 0.092 × 10 -4 3d收缩当量温差为: Ty(3) = εy(3) / α = 0.916(℃) 同样由计算得: εy(6) = 0.180 × 10-4 Ty(6) = 1.805(℃) εy(9) = 0.267 × 10-4 Ty(9) = 2.667(℃) εy(12) = 0.350 × 10-4 Ty(12) = 3.504(℃) εy(15) = 0.432 × 10-4 Ty(15) = 4.317(℃) εy(18) = 0.511 × 10-4 Ty(18) = 5.105(℃) εy(21) = 0.587 × 10-4 Ty(21) = 5.870(℃) (2)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综合温差 6d综合温差为: T(6) = T(3) - T(6) + Ty(6) - Ty(3) = 3.39(℃) 同样由计算得: T(9) = 4.36(℃) T(12) = 4.34(℃) T(15) = 3.81(℃) T(18) = 2.79(℃) T(21) = 2.57(℃) (3)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 3d弹性模量: E(3) = Ec × ( 1 - e -0.09 × 3) = 0.71 × 104 (N/mm2) 同样由计算得: E(6) = 1.25 × 104 (N/mm2) E(9) = 1.67 × 104 (N/mm2) E(12) = 1.98 × 104 (N/mm2) E(15) = 2.22 × 104 (N/mm2) E(18) = 2.41 × 104 (N/mm2) E(21) = 2.55 × 104 (N/mm2) (4)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 根据实际经验数据荷载持续时间t,按下列数值取用: S(3) = 0.186 S(6) = 0.208 S(9) = 0.214 S(12) = 0.215 S(15) = 0.233 S(18) = 0.252 S(21) = 0.301 (5) 最大拉应力计算 取 α = 1.0 × 10-5 ν = 0.15 Cx=0.02N/mm2 H=1500mm L=32000mm 根据公式计算各阶段的温差引起的应力 1) 6d (第一阶段): 即第3d 到第6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由公式: 得:β = 0.3264 × 10-4 再由公式: 得:σ(6) = 0.013(N/mm2) 同样由计算得: 2) 9d:即第6d到第9d温差引起的应力: σ(9) = 0.017(N/mm2) 3) 12d:即第9d到第12d温差引起的应力: σ(12) = 0.017(N/mm2) 4) 15d:即第12d到第15d温差引起的应力: σ(15) = 0.017(N/mm2) 5) 18d:即第15d到第18d温差引起的应力: σ(18) = 0.013(N/mm2) 6) 21d:即第18d到第21d温差引起的应力: σ(21) = 0.015(N/mm2) 7) 总降温产生的最大温度拉应力: σmax = σ(6) + σ(9) + σ(12) + σ(15) + σ(18) + σ(21) = 0.092(N/mm2)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43(N/mm2)则抗裂缝安全度: K = 1.430/0.092 = 15.510>1.15, 满足抗裂条件 三、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书 1、混凝土入模温度: Ti=20°C; 2、混凝土绝热升温: T(t)=mcQ(1-e-mt)/Cρ mc -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c=275; Q -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kg),Q=335; C - 混凝土的比热(kJ/(kg·K)),C=0.96; ρ - 混凝土质量密度(kg/m3),ρ=2400; m - 与水泥品种、浇筑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m=0.3; t - 混凝土浇筑后计算时的天数(天),t=1; T(t)=mcQ(1-e-mt)/Cρ=275×335×(1-e-0.3×1)/(0.96×2400)=10.363°C; 3、混凝土中心温度: Tmax=Ti+T(t)ζ Ti - 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C),Ti=20; T(t) - 在t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C),T(t)=10.363; ζ - 不同的浇筑块厚度、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ζ=1; Tmax=Ti+T(t)ζ=20+10.363×1=30.363°C; 4、混凝土表面温度: Tb(t)=20°C; 5、混凝土所需保温材料厚度计算: δ1=0.5hλ1(Tb-Ta)Kb/(λ(Tmax-Tb)) h - 混凝土计算层厚度(m),h=11.814; λi -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λi=0; λ -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W/(m·K)),λ=0.23; Tmax - 混凝土中心温度(°C),按浇筑3d后计算,Tmax=30.363; Tb - 混凝土表面温度(°C),按浇筑3d后计算,Tb=20; Ta - 混凝土浇筑后3~5d内平均气温(°C),Ta=15; Kb - 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2.0,Kb=0; δ1=0.5hλ1(Tb-Ta)Kb/(λ(Tmax-Tb))=0.5×11.814×0×(20-15)×0/(0.23×(30.363-20))=0m; 砼浇筑3天保温材料所需要的厚度为0m。 6 5 4 3 2 1 PAGE 21
本文档为【地税楼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16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2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2-01-17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