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_红字_中的道德主题

论_红字_中的道德主题

举报
开通vip

论_红字_中的道德主题 【外国文学研究】 论《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李世强 (云南民篪学院大学英语部,云南昆明650031) [美■词]《红字);道德主题;颂扬诚实 [摘要]19世纪美国著名作素霍桑的优秀长篇小说t红字》是部思想内涵丰富、底蕴深刻的多 元主题作品.奉文通过对作品中几个董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作品中主人公在不同的遭遇面前所表现 出来的不同行为、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结局的探讨,论述f作家讴歌诚实、斥责虚伪的主题意识。 [中田分类号]1712.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一号]1000--5110(2000)03--0...

论_红字_中的道德主题
【外国文学研究】 论《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李世强 (云南民篪学院大学英语部,云南昆明650031) [美■词]《红字);道德主题;颂扬诚实 [摘要]19世纪美国著名作素霍桑的优秀长篇小说t红字》是部思想内涵丰富、底蕴深刻的多 元主题作品.奉文通过对作品中几个董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作品中主人公在不同的遭遇面前所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出来的不同行为、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结局的探讨,论述f作家讴歌诚实、斥责虚伪的主题意识。 [中田分类号]1712.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一号]1000--5110(2000)03--0077--03 AmoralthematicinterpretationofTHESCARLETLETrER LIShi—qi舯g (Cddt.g?D增鼬TeachingroutResew'chDept.ofhⅢⅢInstituteOfNatiorolicies,Kwnrang650031,‰) Keywords:111eScarletLetter;moraltheme;praisinghonesty Al晦traet;THESCARI,ETLErIERbyHawthomeisamulti—thematicnovelwithabundantinsidei11- formationandrichcolltent.Withadetailedanalysisoftheportralofthepositivecharaeteraaswellasthe negativecnesinthenovel,thisarticlepointsoutthatthethemeofthenoveliseulogmnghonestyandsirl_ ‘)erity.始edifferentarangementsofthefateoftheheroesinthenovelfurtherlyemphasizesitshonesty theme. ‘红字》(TheScarletLetter,1850)是19世纪中期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纳撤尼尔·霍桑(Nathanid I"hwr.horne,1804--1964)的代表作。《红字》以殖民时期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对虚伪的清教(加尔文教) 意识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有力抨击。霍桑出生的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镇(SalemVillage)便是美国历史上 曾发生过著名的“驱巫”运动之地,其家庭中还有参加过迫害教友会成员的地方长官和直接经办过历史 上臭名昭著的萨勒姆女巫审判案的法官。霍桑仔细阅读了大量的新英格兰殖民时代的历史,那一段历 史,特别是加尔文教,在他的灵魂涤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往后的创作生活和作品主题产生了根深 蒂固的影响。他的作品主要不是表现社会风俗习惯,而是竭力刻画人们的思想冲突和心理活动,对人类 的命运和状况做抽象的探讨。他的作品表现了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一切方面的烙印:宗教偏执摧残人的 精神,压抑人的自然要求,造成普遍的思想矛盾和言行不一,甚毫就是教会中的人士也不例外。 霍桑的作品,大多以道德题材为上,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和细致人微的心理分析来揭示“人性恶”这 一古老而叉永恒的主题。然而,在其代表作《红字》中,由于作家把严肃的道德和历史内容与独特的艺术 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因而使小说的上题思想具有多元性的特点。除了众多中外文学批评和评论家们大 量论述探讨的“原罪”外,在反复阅读和几经思考之后,笔者认为《红字》的创作主题思想倾向于讴歌诚 ·[收穑日期]1999一09—27 [作者筒介]李世强(1965一),男(彝族),云南太理人,云南民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宣和外国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Z璺: 鱼直堑堑叁堂堂塑!堑堂丛垒登堂堑2 簋墼查 实,劝导人们把诚实作为最佳的道德选择,以达到“道德上的自新”和“精神上的复活”。与此同时,作者对 人类虚伪自私的恶劣品质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下面,笔者将围绕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rme)等小说中的主人公进行论述。 《红字》垒书以红字“A”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A”是英文字母“通奸”(Adultery)一词的首字母,象 征耻辱与罪恶。故事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清教统治下的波斯顿。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与丈夫罗格· 齐林渥斯(RogerChinio。oworth)失散后,与青年牧师亚瑟·狄母斯代尔(ArthurDimmesdale)相遇并相 爱,犯了通奸罪。因带上身孕被察觉,海丝特被投进了监狱。根据当时严厉和冷酷的清教法律,犯了通奸 罪,必须在胸前佩带红“A”字,接受示众的惩罚。小说一开始,海丝特·白兰胸挂“A”字,抱着刚出世的 女儿珍珠,被带往市中心的刑台上示众。正在这时,她昔Et的丈夫突出来到了波斯顿,混在围观的人群里 目睹了这一切。由于海丝特·白兰不肯讲出谁是同犯,所以示众后又被关进了监狱。她丈夫罗格以医生 的身份来到监狱要求白兰说出奸夫的姓名,她拒绝了他的这一要求,并且公开地对罗格说她不爱他,在 他那里她感觉不到爱情。不久,海丝特·白兰获释出狱,忍辱含垢,过着流放般孤独的生活。此时,外表 英俊潇洒的青年牧师狄母斯代尔因心藏隐秘,受到良心的严厉责备,精神十分痛苦。罗格·齐林渥斯终 于发现了牧师的心病,他以医生的名义,竭尽垒力将自己装成一个可信赣的朋友,想使对方将一切的恐 怖、惭愧、痛苦、无效的悔恨和无法摆脱的内心谴责,都对他和盘托出。这使牧师的精神陷人了更大的痛 苦之中,其灵魂深受折磨。海丝特因不忍看到自己心爱的情人不断地遭到罗格的摧残,告诉他罗格便是 她的丈夫,并和他在森林里幽会,邀约鼓励他一道出逃。然而,心灵上的罪恶和内心的责备是无法逃脱 的。他最终仍未能践约,还是留了下来。在选举州长的那一天,狄姆斯代尔作完了一场动人的布道后,毅 然同海丝特母女一起走上刑台,当众坦露了自己的罪行,说完便倒地而死。小说也因而进入尾声。 在几个主人公中,海丝特-白兰无疑是一个核心人物。表面上,海丝特犯了通奸罪,是个罪人,事实 上,通读整部小说,读者怎么也不能把海丝特·白兰看作是一个罪孽深重,不可饶恕的罪人。她是一个美 丽动人,心地善良,对爱执着,敢于争取人生权利和个人自由的令人同情和敬佩的女人。她敢爱敢恨,坦 诚开朗,不隐藏自身的过错。而作者正是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来表达其作品的主题的,主人公身 上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也构成了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内容。应该说,作者在这一点上煞费苦 心。在她的外貌形体上,作者将其描绘得高大丰满,风姿绰约,温柔妩媚,其用意和目的显而易见。海丝 特·白兰讲话直截了当,从不拐弯抹角,这说明她迷人的真诚与坦荡,她对丈夫罗格无爱的表白便是一 个有力的例证。她从不掩饰自己的罪过,在示众之后,仍然将红“A”字一直戴在胸前。她毫无怨占地独自 承担了一切可怕的后果,拒不说出通奸罪的同犯,甘心为自己心爱的人忍辱含垢,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 牺牲精神。当州长和教会想把珠几(Pearl)从她手里夺走,认为她已失去了教养自己孩子的资格时,她回 答要以从红。A”字上面得来的道理教养孩子。 除了上述美德,海丝特身上还集中体现了诚实、宽以待人、乐善好施的高尚品格。她往往将自己不 多的收入用于救济他人,而这些人的生活其实并不比她更凄苦。更有甚者,这些常受惠于她的人还经常 忘恩负义地侮辱她。然而,海丝特却能以宽容的胸怀原谅这些人的偏激行为。一旦疾病流行,她便自告 奋勇地担负起修女的任务。从她的善行中,人们真正认识到了她的高大,她的美丽。她的形象也随着小 说情节的发展得以不断升华。特别是海丝特离开波斯顿多年后,又返回来住在以前那所破旧的小屋里, 重新戴上红“A”字,过她那种负罪行善、虔诚悔过的生活。她自始至终遵循诚实的信条,临终前都不忘嘱 咐要将红“A”字刻在墓碑上。贯穿全书的红“A”字,从耻辱的标记成了赎罪的标志,最终成了德行的标 志。 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名叫亚瑟·狄姆斯代尔。他是一个年轻的主教徒,一个博学多才,英俊潇洒的青 年教师。他和海丝特·白兰犯了同样的罪。然而,他缺少白兰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诚实坦直的优良品格, 他将自己的罪行深深地隐蔽在心里。尽管表面上俨然一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形象,内心却经受着巨大 的痛苦。他希望在秘密的自责中获得解脱,作者在小说中给读者展示了牧师生理活动的发展过程和过渡 万方数据 整!塑 奎堡塑!造!堑主2生鳆壅委主笪 :Z殳:一 阶段,即是从“牧师的夜游”到“红字的显露”的痛苦的心路历程。他智慧过人,学识渊博,有雄辩的口才, 他的动人的演说打动过无数的教民们。人们把他看作是一个上天派来的人和神圣的代言者,甚至认为连 他脚踏过的士地都是神圣的。但这好名声的背后却是一个既受着病痛之苦又受着灵魂折磨的“罪人”。事 实上,他是知罪的,但他不愿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名誉和地位对他来说高于一切。这极端自私的利己 主义与白兰那种对他无私的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一方面在对教民演讲忏悔,拯救灵魂,另一方面自 己的灵魂深处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为惩罚自己并忏悔过失,他只能绝食、内省和在密室中鞭 笞自己。经过一番道德的自我赎罪后,拒绝了和海丝特一起出逃的权利,并在一次成功的布道之后,与海 丝特、珠儿三人一道站在示众台上,当众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毫此,狄姆斯代尔终于走向诚实。公开诚实 地承认了错误,使内心的自责得以减轻,使灵魂获得解救,尽管他随即倒毙在示众台上,但他终于获得了 道德了上的新生,踏上一条“精神复活之路”。 罗格·齐林渥斯是小说中的另一E角,是海丝特的丈夫。作者将其刻画为一个恶棍,一个虚伪自私 而毫无诚实之心的恶魔,其结局当然也就惨淡了。在外貌形体的描写上,作者将其形容为一个年迈体衰, 身体矮小,面色苍白,双腿晦暗的家伙,并进一步将其说成是一个左肩比右肩高一些,喜欢穿怪模怪样衣 服的畸形的心理变态者。他对妻子漠不关心,而只是热衷于典章书籍,使海丝特不能过一种正常的家庭 生活,整日生活在孤独和性压抑中。随后,他又不负责地将妻子独自送往他乡。在得知妻子对自己的不 忠后,尽管他不爱她,却还不择手段地进行报复。他还利用无情的科学和所学到的巫术来窥探他的情敌 狄姆斯代尔的秘密,使后者在精神和肉体上都濒于崩溃的境地,直到他心满意足止。在作者看来,罗格犯 下的罪行是无法饶恕的,因为他“冷酷无情地欺辱了一颗神圣不可侵犯的心灵”。 由是观之,我们不难看出霍桑在《红字》创作中的主题思想倾向和道德标准,主题是要高唱一曲诚实 的颂歌,告诫人们要有一种坦荡无私、敢于承认罪恶的道德标准。作者通过对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栩栩 如生的刻面,尽情地抒发了对真诚的崇尚之情。海丝特·白兰是真诚坦白的,她终于从有一个“罪人”成 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圣母”,使自身的心灵得以净化,从道义上和精神获得了新生。而罗格·齐林渥斯则 显得极度的自私虚伪、卑劣龌龌,他像魔鬼一样疯狂地在罪孽的复仇和摧残他人的精神世界的路途上越 走越远,越陷越深,终难回头。为了突出作品颂扬诚实的主题倾向,笔者将引用作者在小说的结局部分总 结牧师狄姆斯代尔的一生时所归纳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从可怜的牧师的悲惨遭遇中可以 得到许多教训。我们可以将这些教训归纳为一句话:‘要诚实!要诚实!一定要诚实!坦荡地面对众人 吧,即便你不能将最深的罪恶展露给众人,也要给人们提供某种线索,好让人们籍此来推断出你深重的 罪孽。”)(McMichael,1980,第1,325页)当然,《红字》是一部多元化主题的优秀作品,有其丰富的思想 内涵和深刻的底蕴,笔者在此只是对小说中颂扬诚实的道德主题作一些肤浅的探折,并提出自己一些见 解.毕竟,只有诚实永存,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前程。 [参考文献] [1]Guerin,WilfredL.,AHandbookofCriticalApproachestOLiterature.2nded.NewYork)n&r1)erandRow,Pub- lishers,lne.,1979. [2]McMiehael,George(ed.),AnthologyofAmericanLiterature,3rded.V01.I.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 House-1980. Es3Rubinstein,AnnetteT.,AmericanLiteratureRootandFlower,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1988. [4]常龋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尺学出版社,1990. Es]田维新等.荚国小蜕许论集Ec].,美国驻华大使馆新蚓文他处出版,1985. [6]田俊武.霍桑《红字》中的人名寓意研究口].华中师大学报,1999.(1). [责任编辑:博泉] 万方数据 论<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作者: 李世强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学院大学英语部,云南昆明 650031 刊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000,32(3) 被引用次数: 4次 参考文献(6条) 1.田俊武 霍桑《红字》中的人名寓意研究 1999(01) 2.田维新 美国小说评论集 1985 3.常耀信 美国文学史 1990 4.Rubinstein;Annette T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 1988 5.McMichael George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3rd ed 1980 6.Guerin Wilfred 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2nd ed 1979 引证文献(5条) 1.梁庆福 真实的梦想回归的人性——《红字》主题探索[期刊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2.阳根华 霍桑的伦理道德立场[期刊论文]-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3.李世强 《红字》中人物的道德寓意研究[期刊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4.李世强 论《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5.梁庆福 真实的梦想回归的人性——《红字》主题探索[期刊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nsfdxxb-zxsh200003020.aspx
本文档为【论_红字_中的道德主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5359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26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