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识时间的学习之难及其对策思考

认识时间的学习之难及其对策思考

举报
开通vip

认识时间的学习之难及其对策思考 &nbsh1;   “认识时间”的学习之难及其对策思考     叶曾红 【Summary】“认识时间”的本质在于时间的整体与局部、动态与静态、生活与应用之间的相关概念联系。导致小学生时间学习之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时间概念的系统性、动态性、规律性。加强早期积累、逐步渗透、知识再现和自身体验则是破解小学生“时间”之难的有效策略。 【Key】认识时间;教学之难;破解对策 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的学习之难及其对策思考

&nbsh1;

 

“认识时间”的学习之难及其对策思考

 

 

叶曾红

【Summary】“认识时间”的本质在于时间的整体与局部、动态与静态、生活与应用之间的相关概念联系。导致小学生时间学习之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时间概念的系统性、动态性、规律性。加强早期积累、逐步渗透、知识再现和自身体验则是破解小学生“时间”之难的有效策略。

【Key】认识时间;教学之难;破解对策

认识时间,不仅能理解事物运动和演变规律,同时还能培育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认识时间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重點,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均安排了相应的内容。但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学习时间的困难超出了教师的想象。破解“时间”之难,就要追问小学生为何学习之“难”,只有找到了学生学习时间“困境”所在,才能寻到有效的破解对策,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教学有效性。

一、调查“认识时间”难在哪儿

教研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无论是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还是理论,教师个体还是团队,“认识时间”都是他们十分关注的“教研”领域。

(一)几次测试结果现象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测试是检验、诊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式,为了调查“时间”学习之难,二上“认识时间”教学后,对两位教师任教的四个班进行了一次后测:看钟说时间错误率39%;画时间错误率40%:分针从3走到10走了()分,错误率67%。通过测试可知:几时差几分学生会多看1时,错误率特别高,几时过几分写法错误;时针总停在某个数字,计算分针经过的时间很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进一步研究它,我对未施教的四班进行了一次前测,题目同上,结果91.5%的学生对钟面多看了1时,89.6%的学生画对了分针却画错时针,仅15%的学生算对分针从3走到10走了多少。后测中出现的问题在学习前就存在。是个案?还是整个“认识时间”板块都难教、难学?于是秒的认识课前又进行了前测:你知道一分有几秒?75%的学生知道;秒针从3走到10是几秒?只有20%知道;从教室前走到后,要几秒?30秒占19%,其他是5秒到10秒;早操时间7:50-8:10,共用了几分? 63.7%的学生答案是40分。同时还发现在教“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时,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二)访谈师生的信息反馈

对任课教师进行访谈,观点如下:时间离学生很近,但接触不多,他们对于时间的认识比较零碎;对钟、年、月、日等一知半解,不能准确地感受时长,看接近整时及计算经过时间易出错。也有教师认为,时间不同于长度、重量等能摸得着很抽象。

对学生进行谈话,存在以下现象:孩子认为钟上分针在动,时针总指着某个数字,看钟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多。知道1分=60秒,但1分为什么等于60秒,说不清。1秒或几秒,太短,没感受过,不知有多长。经过时间的计算都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分和分相减不够,受整数减法的负迁移影响,倒减或退1作10。

(三)识时教学安排及现状

识时教学知识板块从简到难、从直观到抽象分三个阶段编排,一上认识钟会读写整时,难点数与刻度的认知。二上学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难点准确说出几时差几分的钟面时间,能计算分针经过的时间。三上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难点是正确感知1秒或几秒有多长,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三下知道年月日的相关知识,难点能判断平年闰年。三下会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记时,难点是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以Key时间在知网上检索,有一万多篇论文。这说明“时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大多是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真正提出学生“时间”之难的原因研究的不多,许多只提出时间难教、学生易错等观点。如果把错误归结于不认真,不仅没有办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对后续的教学也起不到作用。只有对错误进行深入的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导致“认识时间”之难的原因剖析

导致“时间”学习难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学生认知能力及教师的教法等。我们不能一味地认为时间抽象学生难理解,而是要从时间本身的联系性和学生认知规律去寻找学习难的根本和答案。只有分析清楚“认识时间”概念的联系性、动态性,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对策。

(一)概念之间缺乏联系和整合

时间之难,原因之一就是概念之间的整合不够,往往把某些概念独立来教、分割来学。因此,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就先要让学生分清时间的各种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时间概念系统。

(二)动静之间缺乏感受与体验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常出现在我们身边。说某个时间,就是一个静态概念,其实指的是“时刻”。学生一节课多长时间,其实是说时间是运动的。学生对“时间动静”缺乏感受和体验,给识时带来困惑,需通过拔、画、看及写时等过程性的体验来获得动静的知觉。

(三)学用之间缺乏对接和强化

“时间”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概念。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和间接经验,重视考什么教什么,忽视直接经验。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珍惜时间,将书本知识具体化,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破解小学生“认识时间”之难的教学策略

明确了“时间”之难的因素,才能找到破解学习难的方法。要提高学生“时间”教学有效性,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有效的策略。其中,“孕伏式”“交叉式”“体验式”教学,是值得我们尝试的策略。

(一)设置任务导向“孕伏式”教学

“孕伏式”教学就是早期干预,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早做好铺垫,找准知识的演变点、连接点,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和经验的准备,有了“前孕伏”方能“后拓深”,具体方法有:

一是课前预置问题单。 对于孩子能摘的桃子,不妨让孩子先摘个“桃子”尝尝,课堂上一起交流“吃桃子”的感受和发现。年月日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多,在40分钟里完成,一些环节的处理很仓促,所以课前把与“年月日”有关的新知进行自主的前期学习:1.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2.观察不同的年历卡,看看每月的天数,圈一圈,你有什么发现?有了大量的课前准备,有限的40分变得精彩纷呈。

二是课前布置任务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是学习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算”,课前给他们布置了学习任务:课间活动7:50—8:30,活动了多长时间?你想到了什么方法用图或文字表示。老师提供材料,人人参与,有了充足的时间,计算方法多样了。

三是设置体验操作单。新授课前,孩子们需积累经验,那会有利于他们获取相近的学习成果。秒的认识,学生缺少时长体验,难以把握时长,可给学生布置长作业:跳绳160下,你约用了多长时间?刷牙一次需要多长?……课前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头脑建立起时长“参照物”,新授课“猜秒数”有了依据。“认识钟表”可设计这样的操作单:观察生活中的钟,画自己心目中的钟表。拨一拨钟,你发现了什么?预习后学生对钟面有了完整的认识。

(二)构建螺旋递进“交叉式”教学

螺旋递进“交叉式”教学就是指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前后联系,分层推进”,在教学过程上“动静结合,联系实际”。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掌握部分与整体关系。让学生整体上观察钟表的构成,包括表面、形状等,“时针、分针、秒针”是时间的“部分”。这些部分关系如何,怎么样联系的,向哪个方向转,只有掌握部分才能理解整体。

二是掌握時间“静态”与“动态”关系。接近整点的时间,尤其是“几时差几分”,往往多看1时。其原因是教材呈现的钟是“静止”的,这种静态的方式,割裂了分针和时针的关系,忽视了时间是“永远运动”的特性。为了突破学生看钟“难”,在操作上,可让静止的钟“转起来”,先拨6时,再拨6时5分……7时,观察时针的变化。可让钟“活”起来,画3:55与7:55,来说明时针的位置变化。也可以遮一遮,猜一猜可能当下的是几时,让学生“眼”里的钟“动”起来;还能想一想:9:55时针在9前面还是后面?让学生“脑”中的钟表“转”起来。

三是掌握时间“行迹”和“长短”关系。学生认知水平有差异,教师应留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理清“分、秒”的关系,要让时间变得有“迹”可“寻”,体会到其中的长短关系。问有的说音乐长60秒,有的说是1分,他们说的都对吗?为什么1分=60秒?如果发现学生很难理解,可以再看看听听或拨拨。

此外,计算上可用数格法、退6法和分段。如课间操7:50-8:30一个“笨”办法是在钟上数分针走过的格子。“退6法” 就是以列竖式计算30分减50分不够,退1作6。“分段法”以整时为界分成两段,7:50到8:00经过10分,8:00 到8:30经过30分,10+30=40分。借助直观钟面数、算、归纳,最终形成了先推算到下个整时再加的计算方法,每个学生在不断体验各种方法的中找到了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方法。

(三)搭建多元感知“体验式”教学

自身认知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身体的体验。调动学生的多元感知,采用“体验式教学。具体的方法有:

一是感官参与策略。感官参与策略就是教师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正确感知几秒有多长,计算两针经过的时间,通过看、听、说、估等动静结合的体验活动,让“耳”“口”中的钟表也“活”起来,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变得有“声”有“形”,建立时间单位的表象,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二是多元互动策略。“多元互动”策略就是通过创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师与学生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多种元素与主体的互动。上完“几时几分”后,可让学生讨论时间的长短、快慢关系。也可让学生晚上自己准备相关内容和材料,上课时介绍“怎么看钟”;学了“年、月、日”后可与美术老师进行跨学科合作,让孩子在美术课上画月历挂图。

三是情景模拟策略。“情景模拟”策略就是通过身体的参与互动在情境中充分感知、理解形成内化为自身的认识。如“画”时间,就能让思维可视,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孩子画“钟表草图”,用钟面时间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自己在一天里做过的有趣的事。

总之,“认识时间”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处的,但只要老师课前、课中、课后多“琢磨”,遵循教学规律,层层深入,尊重学生的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用心、用情地把“时间”教好,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快乐,那学生学“时间”时就可以帮助他们突破时间之难。

Reference:

[1]李厚刚.小学数学《时、分、秒》 教学反思 平行与垂直的教学反思班会课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科学我从哪里来教学反思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J].数学学习研究,2016,(06).

[2]马荣.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01) .

本文档为【认识时间的学习之难及其对策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永兴文档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23-07-13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