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1107关于印发《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34号)

111107关于印发《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34号)

举报
开通vip

111107关于印发《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34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府办〔2011〕134号 关于印发《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

111107关于印发《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34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府办〔2011〕134号 关于印发《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和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结合全市文化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东莞文化事业发展概况回顾 (一)“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东莞文化建设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主线,以“文化三城”建设、文化考评工作为抓手,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了文化快速发展的较好成绩。 ——深入推进“文化三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大力建设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文化三城”,市、镇、村三级共投入70多亿元,建成公共图书馆(室)509个,博物馆30座,文化广场511个,文化设施占地总面积达281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16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策划推出“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了东莞读书节、走进东莞文明、文化周末、绚丽大舞台等活动品牌,开展了广场集体舞大赛、小戏小品大赛、音乐舞蹈花会、少儿艺术花会等文艺赛事,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约1.7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500万人次。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基层服务点123个,建成“农家书屋”509家,提前三年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实现农村地区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 ——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城市文化形象大幅提升。积极推进音乐剧之都建设,创作推出的音乐剧《蝶》荣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特别奖。制定并完善文学艺术扶持奖励机制,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长篇小说《国家订单》获得鲁迅文学奖;儿童文学作品集《公元前的桃花》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原创音乐《梦•乡情》等3个作品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小品《局长家事》等16个作品获得“曹禺戏剧奖”等国家级奖项;大型组歌《香飘四季》获得广东省艺术节表演金奖和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大型交响组曲《大岭山之歌》获得广东省艺术节音乐金奖;小说《黑嘎》等8个作品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广播剧《追梦的人》获得国家专家奖金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专场晚会《玉兰飘香》等11个作品获得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奖;木鱼歌说唱《三个萝卜一个坑》等4个作品获得广东省群众戏剧曲艺花会奖。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经济实力逐步壮大。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结构,初步形成涵盖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大层次在内的、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印刷业、广电业、娱乐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快速发展,至2010年,全市印刷产业总产值达293亿元,歌舞娱乐行业经营收入超过15亿元,广播电视行业收入达10亿元,电影票房收入达1.17亿元。大力发展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成功举办2007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第一和第二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以及东莞市收藏文化联展。切实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设立东莞市创意产业中心园区、松山湖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南城艺展中心、粤晖园等一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引进首个粤港澳创意文化产业试验区落户松山湖,为东莞文化产业聚集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做大做强本土新闻媒体,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提升。东莞日报社坚持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成长成为旗下拥有《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东莞时间网、东莞手机报等现代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广播电视台通过打造品牌栏目提高节目感染力、影响力,逐渐形成了《木凡的天空》、《今日莞事》等一批品牌栏目。东莞广电网络传媒发展股份公司组建成立,总资产达到14.02亿元,实现了全市广电网络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联合发展。东莞阳光网、东莞时间网、“今日东莞”英文网等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东莞日报》的发行量达到13.5万份,《东莞时报》日均发行6—8万份。东莞广播电视台2010年广告收入达3.12亿元,目前数字电视用户已突破150万户。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对全市各类社会组织实施文化建设考评,几年来共评出了148个标兵、353个先进、317个达标单位,有效激发了文化建设活力;实施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制度,几年共推出了522个招商项目,成交428个,成交金额共计3.3亿余元。以竞争上岗为核心,对市属9个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分配、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进行了全面变革,初步建立起因事设岗的定岗制度、竞争上岗的选拔制度、一年一聘的聘用制度、项目考核的管理制度、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激发了事业单位活力。加快推进市电影发行放映中心等四个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积极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通过省和国家验收,新发现400余处,基本摸清了我市的文物家底。切实加强文物修缮保护,抢救维修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南社和塘尾村古建筑群、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积极推进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国家级名录,19项入选省级名录,2人获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获选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出台《东莞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东莞市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工作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东莞市建立“黑网吧”整治长效机制工作方案》等管理制度,积极从源头上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行以包干制、巡查制、问责制、轮岗制为内容的执法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制度,切实强化了文化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责任。深入开展“黑网吧”整治工作,大力进行“扫黄打非”斗争,积极推进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和集中清理整治文化市场无证照经营专项行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有效确保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特别是整治“黑网吧”的专项工作,被国家公安部领导评价为“全国尚无先例”,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东莞经验”,为我市赢得了荣誉。 ——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各类人才1060人,文化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开展各类提升性、业务性、考察性培训活动。加强对新莞人文化人才的扶持,制定实施了《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入户东莞实施方案》,将成绩突出的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分期分批入户东莞。目前,全市共有本科以上学历1012人;有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222人;图书类143人,文博类104人,书画美术类47人,广电类360人,舞台艺术类170人,文学类96人。 (二)“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东莞文化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文化发展方式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文化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农村文化形态,文化工作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以广场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运动为主,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室内文化设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工作组织形式、活动方式还是农村文化管理体制,都市社区文化设施、工作队伍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服务人口超过20万的镇(街)中,只有长安图书馆达到了文化部的相应指标。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面,大众对文化活动、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不高。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方面,还存在投入不足、体制不畅等问题,特别是国家关于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一直没有有效落实;市镇两级还未设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专项经费;村(社区)没有设立专职文化工作人员。 ——文化产业总体实力不强。东莞文化产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印刷复制、文化产品制造等传统制造业的非内容产业,创意设计、动漫、艺术等文化产业较为落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厦门、福州、惠州等城市,与我市经济发展规模极不对称。龙头企业缺乏,即使是优势行业印刷业,年产值过亿并进入“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企业也仅有4家,与我市产业规模极不对称。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不够。东莞拥有众多历史人文资源,但由于缺乏有效整合,布局零星分散,缺少有震撼力、有影响力的精品亮点。特别是虎门销烟、莞香、袁崇焕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特色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缺乏整体性和规模化,至今未能打造出体现东莞风格和东莞气派的大品牌。 ——文艺精品创作水平不高。东莞还没有艺术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等重大奖项。东莞唯一的专业院团“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已签约到期,已经建立的10个文艺创作基地,从整体上看实力不强、层次不高,很难提供有效的创作平台。 ——文化人才队伍有待加强。从人才总量看,目前全市各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类文化人才只有2365人,其中市直文化单位601人,与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从结构看,全系统拥有高级职称人才46人,仅占总数的1.95%;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6人,仅占总数的2.37%。从分布看,市一级文化单位人才相对较多,而镇(街)一级相对较少,许多镇(街)文广中心的编制被当地其他单位占用的情况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 二、“十二五”时期东莞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经济领域的竞争正在逐步向文化领域延伸扩展、日趋深化,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已经把文化发展战略上升成为了一种国家战略,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性资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基本要求,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新跨越,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2010年8月30日,东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确立了建设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把加快文化名城建设作为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长期奋斗目标,努力开创文化事业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以实施建设文化名城战略为统领,以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科学化水平为主线,以提高市民整体素质、铸造城市之魂为核心,以建设城市精神充分彰显、人文底蕴日益厚实、公共文化服务成熟完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影响力强、城市形象好的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为根本任务,着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繁荣的良好局面,努力推动东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东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好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强大的引领和支撑力量。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东莞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文化惠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名城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切实关注和改善文化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开放创新。把开放包容、改革创新贯穿于文化名城建设的始终,坚持“双百”方针,提倡艺术民主,勇于破除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永葆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事业与产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繁荣与管理、文化硬件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促进东莞文化建设均衡、协调发展,实现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坚持重点突破。注重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着力在公共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艺精品创作等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实现东莞文化的全面繁荣。 ——坚持全民参与。完善政府主导与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行业协会、文化志愿者、文化受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文化建设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投身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形成多方共建的强大合力。 (三)总体目标 以《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为指导,到2015年,东莞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十二五”时期东莞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赋予文化建设的任务,文化名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促进东莞文化建设实现“六个转变”:在文化形态上,由村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变;在文化层次上,由基本的文化权益保障向造就高品质文化生活转变;在文化服务上,由单向的文化供给向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良性互动转变;在文化格局上,由注重发展文化事业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均衡发展转变;在文化动力上,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以政府、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行业协会、文化志愿者、文化受众等共同推动转变;在文化传承上,由重物质、技艺层次的保护向重精神锻造转变。具体来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到2015年,初步建立具有时代特征、实践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初步建立设施先进、分布均衡、产品丰富、服务优质、保障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初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历史城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打造出一批体现东莞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初步建立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总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带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初步建立具有岭南风格、东莞特色的文艺精品创作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的文艺创作生产基地,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和文艺精品。初步建立活力彰显、影响深远的文化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生产力极大解放,为推动文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三、“十二五”时期东莞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东莞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确立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东莞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开展知识传播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社区、企业、家庭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开展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营造浓厚的城市阅读氛围。 ——强化艺术普及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组织优秀文艺作品基层巡演、巡展活动,通过文艺演出、作品展示、艺术讲座、创作辅导等方式,将文化活动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市民热爱文学艺术、参与文化活动的爱好和志趣,养成良好的文化素质。 ——推进精神培育活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关怀互助的精神,经世致用、勤勉敬业的精神,开放兼容、变革求新的精神,知礼守法、真诚向善的精神,激发广大市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增强对东莞城市家园的认同感。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丰富、创新和拓展城市精神的社会传播空间,使城市精神成为东莞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强劲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要求,建立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联合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结合东莞实际,未来5年,要重点落实好市民艺术中心和东莞少儿图书馆等市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工程,确保市级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以上标准;通过实施镇级“两馆评估定级”项目,全面提升镇(街)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水平,确保全市32个镇(街)全部达到广东省镇(街)综合文化站特级站、实现 24小时图书借阅全覆盖,各镇(街)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达到县(市、区)级国家一级馆以上标准。科学统筹各镇(街)、村(社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全市未达标的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盲区,实现文化设施全覆盖全达标,各镇村全面完成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确保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和覆盖率、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率等指标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 ——实施文化活动品牌工程。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策划举办“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等本土特色品牌活动;依托地方产业资源,策划举办广东(东城、常平)国际啤酒节、虎门国际服装节等经贸品牌活动;依托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打造一批汇聚节日文化精髓的活动品牌;依托东莞广场文化的优势,策划举办“都市彩虹”广场周末演出、文化暖流进企业等品牌活动;依托东莞文化论坛、市民讲堂、打工学堂、名家课堂、香市大讲堂、文化周末大讲坛等平台,举办名家讲座、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传播体系,营造读书求知的全民阅读风气;依托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大群文比赛和全市小戏小品曲艺创演大赛、合唱节、青年舞蹈大赛等赛事,强化其文艺精品的孵化作用,通过举办群众歌曲原创大赛、群众美术书法大赛、青年诗歌大赛、企业之歌大赛,丰富和完善我市文化系统群文创作评奖机制,建立与省、国家常设性群众文艺赛事相适应的创演大赛,提升我市群众文艺精品在全省和全国的竞争力,创立有华南区域影响力的“社区文化艺术节”、“企业文化艺术节”两大品牌,丰富社区居民和企业新莞人的文化生活,激发其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广大群众文化享有和文化创造的权益;通过承办和引进全国性或省级品牌活动,提升群众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的受益面和受益质量,进而提升东莞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实施文化服务创新工程。通过实施文化低保项目、流动服务项目和典型示范带动项目,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方式,通过实施全市24小时自助服务推广计划、东莞文化资源数字化计划,不断丰富文化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生产传播效率;积极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相关研究,通过建立公共文化多元供给机制、资源共享联盟机制和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认真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三)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瞄准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培育扶持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现代传媒、网络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东莞文化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意驱动转变。 1、创意设计业。依托东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鞋帽、五金模具、通信设备等制造业行业的发达基础,重点发展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家具设计、IC设计和软件设计等创意设计行业。 2、动漫游戏业。依托东莞强大的动漫衍生品制造能力,打造全国动漫产业最佳对接平台和全国动漫衍生品交易中心,促进动漫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对接,形成集原创设计、生产制作、出版发行、外包加工和衍生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积极推动动漫游戏业与网络软件相结合,重点发展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促进动漫游戏业向3G领域的移植和延伸。 3、现代传媒业。重点发展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和新媒体产业,大力发展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楼宇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手机书刊等移动媒体和数字化产品。推动三网融合,加强东莞数字家庭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扶持鼓励本土影视制作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 4、网络服务业。立足宽带网络和无线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力发展网络文化服务业,扶持新闻网站、行业信息网站和内容提供业务的发展,鼓励各类有条件、有技术的企业和人才投身互联网络文化(内容)生产、发布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开发,鼓励制作开发资讯型、商务性、网游型、通讯型、教育型、下载型软件和网站。 ——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立足东莞的文化资源和产业特色,发展壮大文体旅游、文化会展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品牌。 1、文体旅游业。发展包括人文历史、文物建筑、商贸文化、主题公园、自然生态、农业观光、体育比赛等内容的文体旅游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体育的相互融合。利用虎门鸦片战争遗址、可园博物馆、南社-塘尾古村落、袁崇焕纪念园等重大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项目。利用CBA篮球联赛、高尔夫球赛等文化体育资源,打造一批新型的文体休闲旅游景点。利用高档完善的酒店群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商务、度假和会议等商贸旅游。 2、文化会展业。依托东莞发达的会展业基础,结合东莞的产业特色和人文资源,重点发展动漫、印刷等产业类和民间民俗类、生态旅游类、收藏类文化会展产业。大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东莞特色的文化节庆和文化会展活动,着力打造若干个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会展支柱产业项目。加强与国内、国际会展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和机构来莞举办文化会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与国外展览公司进行联合、合作、合资,开拓文化会展业务。 ——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创意设计和新技术在印刷复制、图书出版、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方面的运用和普及,不断提升演艺娱乐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创意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实现升级发展。 1、印刷出版业。重点发展包括数字印刷、柔印行业以及立体印刷、快速印刷、标签印刷、胶印等现代印刷复制业。利用高新数字技术开发高端产品,推动印刷产业不断升级,把东莞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印刷复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印在东莞”品牌。大力发展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为基础的新兴出版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版企业(集团),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 2、演艺娱乐业。重点发展高雅文艺演出、旅游场所演出和娱乐场所演出等,扶持发展一批有实力的演出团体、演出场所和演出经纪机构。推动演艺娱乐企业不断创新,扶持引导健康向上的原创演艺娱乐产品的创作生产和推广营销,策划、推出若干个彰显东莞地方特色的主题文化演出品牌。积极引进和发展大型娱乐游乐项目,不断优化文化娱乐产业的类型结构和规模结构。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巩固文物普查成果。继续深入推进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制作全市文物电子地图。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和文物保护单位,提高全市文物保护覆盖率。 ——提高文物完好率。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文物保护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物保护。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对全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文物保护单位、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抢救维修,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结合“三旧”改造,整治文物周边环境,改善文物保存状况。 ——建设城市人文景观。整合具备开发价值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建设袁崇焕爱国文化主题园区、虎门蒋光鼐纪念公园、东纵红色旅游主题公园、虎门村头遗址公园、清溪古窑遗址公园、塘厦洪仁玕避难遗迹公园、凤岗客侨民俗文化园等一批城市特色休闲公园、遗址公园和主题公园,丰富城市人文景观。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市场机制,深入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旅游休闲景点或特色商业项目,提升历史文化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打造虎门销烟品牌。按照《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保护规划》,分步修缮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文物本体,整治周边环境风貌,加强鸦片战争文物资源保护,延续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改善鸦片战争博物馆场馆和文物遗址参观设施,建设林则徐纪念馆新馆,改造海战博物馆园区,打造陈列展览精品,把鸦片战争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遗址型专题博物馆。整合大人山人文生态资源,规划建设林则徐销烟池遗址公园。拆除威远炮台周边不协调建筑、构筑物,规划建设中国近代史主题公园,努力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品牌和旅游胜地,擦亮和做大虎门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的历史文化品牌。 ——加强博物馆事业发展。完善博物馆设施。建设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引导企业发展产业类博物馆。推广唯美陶瓷博物馆办馆理念,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整合东莞优势产业资源,建设产业类博物馆,助推制造业优化升级。丰富文物藏品资源。加强文物征集力度,丰富我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改造博物馆陈列展览,引进精品展览,丰富展览内容,创新展示形式,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至2015年,市属博物馆全部达到三级博物馆标准。制定《东莞市博物馆管理办法》,加强博物馆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免费开放,实现博物馆惠民文化服务的均等性。探索和参与深莞惠三地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增强东莞博物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着力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立市、镇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体系和完备的档案资料、数据库。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民俗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览等活动,传播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东莞传统文明,传承东莞文脉。积极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保护和传承好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五)繁荣文艺精品创作 ——实施文学创作精品工程。重点从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歌、儿童文学、文学理论以及文学与其他文艺形式联姻等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力争推出一批反映改革开放等现实题材的文学精品力作。着力打造新莞人文艺创作培训中心,大力扶持新莞人文艺创作,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的新莞人文艺创作团队和个人,探索与团中央合办全国鲲鹏文学奖,进一步擦亮“打工文学”品牌。围绕东莞历史人文创作工程,组织专门的创作力量对东莞人文历史进行深度叙写和刻画。 ——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着重发展音乐剧、原创音乐、实验话剧、儿童剧、粤剧、舞蹈等重点创作艺术门类,促进舞台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围绕虎门抗英、袁崇焕、蒋光鼐、东江纵队、莞香等本土题材,策划创演一批重点舞台艺术项目。通过面向全国征集剧本,与国内外知名艺术企业、艺术团体和艺术机构合作,利用国内知名院团资源等方式,引进、创编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大力推进舞台艺术创作“一镇(街)一品牌”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精品创作氛围。 ——实施书画摄影精品工程。加强对本土书画摄影名家名作的培育和推广,通过举办创作班、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力争推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书画摄影名家名作。配合“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织实施“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东莞城市雕塑发展计划等重点项目。加强对近现代岭南书画、岭南画派的系统研究,加强书画作品的创作、收藏、交易、拍卖等活动,尽快形成具有岭南风格、反映东莞特色的书画创作、研究及市场交易体系。 ——实施影视动漫精品工程。加强影视题材规划和重点剧本创作,重点抓好一批反映东莞历史人文和改革开放等重大题材的影视动漫创作。组织做好重大影视题材的招投标,加大对重点题材的投入和扶持。把东莞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甲类电视剧拍摄制作机构,创作生产一批在全国产生影响的影视动漫精品。加强对本土文学作品的产业化运作,选择有影响的作品文本进行影视动漫制作,扩大东莞文学创作成果。 ——实施社科理论精品工程。编撰出版“东莞社科书系”,出版一批以研究东莞为主,涵盖东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城市、管理、环境、党建等领域的专著。编撰出版“博士文库”,出版一批博士理论研究著作,通过个人申请、专家评审,评选出选题好、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组织统一出版。编撰出版“专家论丛”,分专题、分时段整理出版东莞社科专家已发表的理论文章、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就业的调研报告XX公司人才现状调研报告XX村综治维稳工作的调研报告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等。 ——实施新闻出版精品工程。紧扣时代发展主题,推出一批反映东莞改革发展历程的好消息、好通讯、好评论、好栏目、好版面、好专题、好图片,争取全市新闻获奖数量及质量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鼓励新闻工作者深入调研采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悉心感受群众生活,不断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出版选题策划,启动图书出版业项目库建设工作,出台重点图书出版扶持奖励计划,力争有一批作品获中国图书奖等国家级奖项。加强东莞历史人文精品创作,不断完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系列化和精品化。 (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推动东莞文化“走出去”。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创新交流手段,丰富交流形式,扩大交流内容,着力构建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加强与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争取每年在全国主要城市举办或互办东莞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和文物展等大型文化活动,扩大东莞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我市对外友好协会等民间团体的作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参加各类文化赛事,通过国内外著名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平台,推介东莞文化发展成果,展示东莞文化整体实力。积极借助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视、报纸、网站等主流媒体,运用广告短片、新闻报道、专题栏目、纪实文学等多种形式,宣传东莞文化建设、提升东莞文化形象。加强对全市文化资源的良性开发和有效整合,深入挖掘虎门销烟旧址、可园、东江纵队等历史文化资源,粤剧、龙舟、醒狮、麒麟、客家山歌等传统艺术资源,家具、毛纺、IT、服装、啤酒等现代产业资源,以及荔枝、香蕉、荷花等地方特产资源,推出具有东莞特色的文化交流项目,充分表现东莞独特的地域特征、城市景观、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 ——促进深莞惠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贯彻实施《深圳市 东莞市 惠州市文化合作协议》,加强深莞惠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着力打造深莞惠文化圈,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积极探索深莞惠三地在文献资源、文化数字资源、文化设施、艺术创作、群众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成果展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共享,推动三地联合办展办节办会,实现三地文化志愿服务多向流动和文化职称、资质的相互承认。积极推进深莞惠三地演出场所巡演合作、文化票务联网销售、文化市场许可相互承认、文化产业园区合作建设、文化产业互动转移、文化旅游线路联合开发、文化消费券联合发放,促进三地文化产业在交流合作中做强做大。推动建立三地文化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文化执法联动协查机制,定期通报信息,联合开展行动,共同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确保三地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2009—2013)》,推进东莞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加强与港澳地区在文化资源利用、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粤港澳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推进东莞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与港澳地区图书馆联网查询,针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重要课题,加强与港澳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学术交流。充分利用鸦片战争博物馆、可园博物馆等丰富的文博资源,与港澳地区开展文物巡展。以岭南画院为平台引进港澳知名艺术家到东莞举办画展,积极策划岭南美术作品到港澳地区展出。加强与港澳地区在粤剧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动东莞优秀粤剧艺术作品赴港澳地区演出。积极组织粤剧、麒麟舞、醒狮等民间传统艺术赴港澳地区开展交流活动,不断拓宽对外合作渠道。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经济,鼓励港澳企业投资东莞文化产业。 (七)做大做强新闻媒体 ——做强地方主流媒体。支持扶持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广播电视台做大做强,组建东莞广电传媒集团,鼓励两大传媒实行跨行业、跨地域经营,拓展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本土主流媒体的总体实力。鼓励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延伸产业链条,实行多元化经营,力争在强势品牌、规模经营、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等方面走在全国同行前列。继续推动东莞广播电视台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整合,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实现广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 ——积极发展新兴媒体。发展壮大东莞阳光网、东莞时间网、今日东莞英文网、东莞日报手机报,组建东莞网络电视台,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加强与重点中央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等合作,不断提升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加强对网络文化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指导,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完善网络监管技术手段,实现对新媒体的科学化管理,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确保广电安全播出。在国家、省安全播出体系总体框架内,建立市、镇贯通的全市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体系和预警发布系统,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快推进安全播出运行管理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监听监看体系,及时掌握播出资源、播出状态、播出效果等重要信息,加强对播出单位的监管。积极筹建播出灾备系统,要求各级广播电视重点播出系统建立系统级备份,确保运行安全。 (八)维护东莞文化安全 ——维护文化市场安全。修改、完善《东莞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东莞市歌舞娱乐场所审批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出台广电、印刷、出版、音像、游艺等其他文化经营行业的管理政策。组建专门的网络执法队伍,重点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成立东莞市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中心,加强对全市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监督管理。建立文化安全预警和技术跟踪机制,全面推进网吧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建设,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电子监控系统的覆盖面。建立健全出版物审读制度,不断加大审读力度,从政治上、思想上、内容上确保出版物质量,防止不良出版物流入市场。积极探索建立文化市场信用体系,督促、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跨部门的执法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实施 “联合执法日”制度。 ——维护文化活动安全。切实规范大型文化活动的审批行为,对举办者资格、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等进行严格审查,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文化活动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主体,提升活动承办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着力加强对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安全管理,要求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必须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完善各项保护措施,部署各类安保人员,确保活动安全举办。 ——维护文化场所安全。加强对文化场所的安全检查力度,指导督促文化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完善安全设施、制定消防安全制度,依法关闭安全生产不达标的文化场所,坚决堵塞安全死角和漏洞。建立文化场所安全员制度,每个文化场所至少指定一名安全员,经常性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积极配合安全部门加强对文化场所经营管理者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对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序推进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工作,严格按照核定人数接待群众参观访问,避免在节假日、免费开放日出现突发公共事件。 四、“十二五”时期东莞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促进文化事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强化相关保障措施。 (一)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文化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参照市政府《关于加快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制定《关于加强东莞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探索建立文化名人个人工作室制度、文化科研项目扶持资助机制,建立优秀文化人才职称评审等“绿色通道”制度。探索柔性的人才流动和合作策略,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国内外人才和智力。 ——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培养“三个100”工程,从全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选拔100名优秀人才充实文化人才队伍,从文化系统中选拔100名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100名各艺术门类专业优秀人才,加快培养一批文化专业人才,引进一批高端文化人才,打造一批文化领军人物。探索成立市文化人才认定委员会或专家评审组,对经认定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文化人才、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公共文化专业人才、基层文化专业人才等,参照市相关人才政策,享受相关待遇。实施大规模文化人才培训计划,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访问学者制度;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 ——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探索实行文化人才积分制,积分直接与奖金、津贴、补助、住房等待遇挂钩。设立文化人才荣誉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施奖励。完善公益文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结合文化事业单位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成果转化获取相应报酬,大胆探索并完善艺术、学术、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方式和实施办法。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以及文化受众之间的关系,强化文化行政部门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探索在村(社区)设立文化站,在新型商住小区和企事业单位设立文化活动中心。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继续实施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着力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尝试推行签约制、外聘制、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制、兼职制、义工制等一系列灵活的用工制度。建立健全“以岗定酬、绩效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使收入分配和工作实绩紧密结合,严格以实绩高低、贡献大小决定工资分配,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着力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各单位职(员)工大会、职(员)工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强化群众监督。 (三)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建立和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关于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政策》(试行),实施“文化东莞工程”,加大政府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每年10亿元的文化名城建设专项资金的作用,着力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建设,确保资金效益使用最大化。引导、督促各镇(街)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支持文化建设的相关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并逐步增长。从2011年起,市、镇的文化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1%以上,并满足重大公共文化工程、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重要公共文化活动所需资金。 ——拓展文化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利用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鼓励个体、企业和社会办文化,建立多渠道的文化建设社会投入机制。不断完善融资担保机制,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利用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申请上市等方式融资发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发起组建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探索设立由市财政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金融机构参与的东莞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契约型、市场化、资本化的文化扶持贷款模式,建立政府、社会资本、文化事业产业之间的投融资渠道。推动文化企业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国内外文化企业入驻东莞。 ——大力促进文化消费。适应当前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引导市民欣赏文艺演出、观看电影、参加健身锻炼、购买书籍和文化体育用品,强化市民的文化消费倾向,把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文化消费行为。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文化消费卡”工程,逐步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消费文化,培育时尚文化产业,形成新的文化消费模式。 (四)加强责任机制保障 为促进“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立足“文化名城”建设和东莞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四个名城”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以及规划提出的35项主要指标(详见附件),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定期督查各个项目进展,抓好任务的测评与督导,以切实保证各项规划指标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附件: 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一、公共文化服务方面 (一)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 (二)100%的镇(街)文化站达到广东省 “特级文化站”标准。 (三)全市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 (四)100%的镇(街)、村(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五)100%的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达到示范区创建标准。 (六)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免费开放。 (七)市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2小时,馆藏图书平均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每周举办1次以上公益性讲座或读书活动。 (八)市文化馆每周开放时间42小时以上,每年举办公益性文艺培训班30个以上。 (九)市属各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42小时以上,每年举办展览不少于12个,各类讲座活动不少于30个。 (十)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每周开放不少于48小时,每年举办展览30-40个,举办6个艺术讲座或互动交流活动。 (十一)镇(街)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每月举办1次以上读书活动,其中要有针对新莞人和未成年人的专题活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56小时。 (十二)镇(街)文化站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组织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形成1个以上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组织文化下乡活动每月到每个村1次以上;年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6期以上。 (十三)组织“万场电影、千场演出、百场培训”的文化惠民活动到基层、到企业、到村(社区)。 (十四)玉兰大剧院每年举办公益性专场演出不少于12场,公益性艺术讲座或培训6个以上。 (十五)市图书流动车服务站点不少于100个,覆盖全市32个镇(街);市流动演出车到基层举办流动演出每年不少于40场;流动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每年举办流动展览不少于10个。 (十六)各镇(街)每年举办文化节、读书节、运动会等文体活动2次以上,举办新莞人文化培训6次以上。 (十七)每个村(社区)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十八)重大文化活动的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70%,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 (十九)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市一级建设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 (二十)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使用文献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二十一)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1.2册以上。 (二十二)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名城专项资金,市财政从2011-2015年共安排16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建设。 (二十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对镇(街)党委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市、镇的文化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1%。 (二十四)镇(街)财政相应加大文化投入,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的相关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 (二十五)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2%。 (二十六)各镇(街)拥有不少于3支相对稳定的业余文艺队伍,正常开展活动的各类文化协会和文艺表演团队8个以上;村(社区)有5支以上经常开展文化活动的各类文体队伍(含舞蹈队、曲艺队、醒狮队、麒麟队、篮球队等)。 (二十七)镇(街)、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7天。 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二十八)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二十九)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400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5%。 (三十)2011-2015年市财政共设立16亿元的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建设专项资金,具体用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三、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三十一)2011-2015年市财政共设立13亿元的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资金。其中,5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8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三十二)2011-2015年,陆续公布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和文物保护单位,全市各镇(街)文物覆盖率达100%。 (三十三)2011-2015年,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加强文物保护业务指导,依法科学规范全面修复市区和石龙、虎门等重点镇街申报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确保文物本体完好率达100%。 (三十四)对全市其他镇街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重要文物进行抢救维修,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完好率达95%以上。 四、文艺精品创作方面 (三十五)2011-2015年市财政共设立5亿元的专项资金,具体用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建设。 主题词:文化 规划 通知 抄送:市委属各单位,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省属有关单位。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 2011年11月7日印发 � CONTROL iSignatureOffice.SignatureCtrl \s ��� PAGE —2— _1382341442.unknown
本文档为【111107关于印发《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34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0504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4K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2-05-22
浏览量: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