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两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举报
开通vip

“两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两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两湖”平原是指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其经济开发有一个历史的过程,研究和探讨这一进程对制定“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两湖”平原经济快速稳步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  六朝以前:初步开发阶段     1、商周以前的拓荒     1987年在武汉市郊的九峰山附近发现一件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这是迄今为止在“两湖”平原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物。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逐渐增多,从距今1万年到距今4300年左右的漫长岁月里,“...

“两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两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两湖”平原是指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其经济开发有一个历史的过程,研究和探讨这一进程对制定“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两湖”平原经济快速稳步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  六朝以前:初步开发阶段     1、商周以前的拓荒     1987年在武汉市郊的九峰山附近发现一件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这是迄今为止在“两湖”平原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物。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逐渐增多,从距今1万年到距今4300年左右的漫长岁月里,“两湖”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经历了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四个发展阶段, 其新石器文化自成系统。商周时期,“两湖”平原的文化面貌以中原文化为主,当地土著文化退居次要地位。这说明北方的商人、周人已进入“两湖”平原,并取得支配地位。     建国以来,在“两湖”平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稻作遗存,在城背溪文化的湖北枝城北、湖南彭头山等遗址的红烧土和陶片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壳遗存,尤其是彭头山的发现,经碳14测定,时代为距今8000年左右,比长江下游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作遗存还要早一二千年。新石器时代,“两湖”平原的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制工具为主,辅以少量的陶、蚌、骨制农具。江汉平原不仅出现了堪称全国之最的巨型石斧,还发现专门的石质生产工具作坊。大溪文化遗址中出现了专门的石器作坊,在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中都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陶纺轮。随着农业的发展,已有一部分人从原始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从考古发现看,原始物工包括了家庭物工纺织业、制石业、制陶业等。     2、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初步开发     春秋战国时期,以荆楚立国江汉为标志,整个南方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对南方丰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上。秦灭楚国后,在“两湖”平原推行重农政策,抑制江汉地区固有的商业活动。西汉初年,又迁楚屈、昭、景三族于关中地区,这对于原本就缺乏劳动力的“两湖”平原来说,无疑更增添了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当汉武帝以后黄河流域大兴水利,推广牛耕,实施代田法,从而走上精耕细作农业生产集约化道路之后,《史记货殖列传》还称本地区为“火耕水耨”之域。这是当时南方农业经济的真实反映。但这并不是说两汉时期“两湖”平原的开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从考古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反映的情况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两湖”平原的经济发展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只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生产力水平还不能克服自然障碍,因而拉大了与北方黄河流域的差距。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墓葬和遗址中出现了大量铁器,其中不少是用于农业生产的铁制农具,并开始使用耕牛。楚人在春秋中期就兴建了期思陂,开凿了芍陂,并且掌握了汲水灌溉工具—桔槔的使用方法,说明他们已拥有了相当程度的水利工程技术。“火耕水耨”是“两湖”平原锄耕农业阶段放火烧草,实行直播,水稻生产期间用铲、臿除草,借水淹浸沤腐杂草的一种较为粗放的水稻耕作栽培方式,并且与休耕丢荒相配合,其劳动生产率较“刀耕火种”的原始经济形态要高,而单位面积产量又较现在低。     3、六朝的进一步开发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失败后,整个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陷入长期战乱和灾害的困境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则由于有利的地理环境,没有成为南方政权长期对峙征战的主要战场。大批不堪战火骚挠的北方民众不断潮水般涌向社会环境比较安定、地旷人稀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初步改变了这一地区的人口状况。由于荆州地居长江中游,所处战略地位重要,被历朝视为“重镇”、“帝王之资”。因此多选宗王和著名将领出镇,其中一些有胆识、战略思想的将领,在抓军务的同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在此背景下,“两湖”平原的开发又有所进步,并为唐宋以后的大开发初步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屯田的开辟。从孙吴至萧梁,屯田是中游守军将士的重大任务,江汉平原成为重要垦区之一。     随着农业的发展,“两湖”平原日渐得到开发,成了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荆州所治江陵成了“四方凑会”,“朝贡商旅所往来”,“良马劲卒,彼中不无,良皮美  ,商赂所聚”,时称“江左大镇,莫过荆扬。”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杜预出镇荆州,“开扬口通零、桂之漕,公私赖之”,至宋永嘉中,又“通路目湖,下注扬水,以广漕运”,大大方便了江陵城市对外的交通。     二、 唐宋时期:大开发的序幕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凭借六朝以来的开发积累,以“安史之乱”为契机,我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虽然“两湖”平原所在的长江中游开发程度没有下游三吴地区高,经济地位也不如它重要,但在它自身发展史上却是一个转折性阶段,其标志就是农田水利的大量兴修,垸田的兴起,稻作生产方式的进步,农业商品性的加强。这一切为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两湖”地区的水利事业滥觞于先秦,但直到唐宋时期,才随着江南水利事业的蓬勃兴盛,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如北宋熙宁年间,以襄州为中心的京西南路,以江陵府为中心的荆湖北路和以潭州为中心的荆湖南路,仅农田水利便兴修了2433处,灌田达21443顷23亩。这与唐宋时期水利兴修重心区域随着经济重心转移而移往长江下游,政府积极催办南方水利事业的趋势息息相关。宋代,中央政府不时发布兴办农田水利的诏令,并把农田水利兴修的成效视为考课黜徙地方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     “两湖”平原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工程类型多样,处所大增,而且水利技术也较前代有了进步。 一是桔槔,这是该地区传统的灌溉工具;二是渡漕,渡漕的出现扩大了灌溉范围,使远离河湖的农田解除了抗旱之忧;三是凿井,“两湖”平原有悠久的凿井历史,在一些春秋战国遗址中如江陵纪南城就发掘出不少陶井,许多井还出土有陶汲水罐,显然是生活用水器皿。     2、农业经济的发展     水稻是“两湖”平原的主要农作物。同时旱作麦、粟早在南北朝时本区就已经有了种植。唐宋时期,麦、粟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不少诗文为我们留下了郢、岳、潭、荆等州种麦的记录。在魏晋六朝农业发展基础上,随着农田水利的大量兴修,稻、麦复种制在局部地方的实行,唐宋时期“两湖”平原的粮食生产有了明显进步。唐代平均亩产一石半,李皋所广之田的收获高出常产4倍,确实创下了唐代粮食亩产最高记录,甚至超过宋代江浙上田五六石的水平。     汉魏六朝时期,“两湖”平原就已有了茶叶,但是否为人工植茶尚不能断定。唐五代长江中游主要产茶州有17个,“两湖”平原即占有荆、朗、岳、潭、安等五州。本区不仅名茶较多,品类齐全,茶产量尤其是低档茶产量较大。荆楚作为唐五大茶产区之一自然为中央政府提供了更多茶税税源。     此外还有柑橘。唐宋时期,本区的柑橘以质优而著称。唐代长江中游有七州上贡柑橘(橙),而“两湖”平原占了三州,即荆、澧、朗州。三者中尤以荆州贡柑、橘、橙,澧州贡柑、橘,朗州贡柑。其中,荆州的柑橘最负盛名。其他经济作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饭稻羹鱼”是南方传统的食物结构,这是由南方农、渔并重的生产结构决定的。本区专业渔民和半渔、半农人户在总户口数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贸易额的上升,有的鱼市场还出现了专为渔商和过客服务的酒楼、旅店,贸易地点也趋向稳定。除大宗水产鱼以外,湖区还在产莲、菱芡等其他水生植物。“两湖”平原林木资源主要是竹子及枫、柏、柳等树木。     与耕相对的织,是平原湖区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主体。当时纺织以丝、麻织品最为广泛普遍,尤其是麻类织品的生产在长江中游至全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除民间一般的自缫自织外,唐后期荆州已有专业贡绫户,织作上贡物品。此外,在本区副业生产中,还有食品加工、编织、制瓷等行业。     3、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唐宋时期,随着“两湖”平原的不断开发,经济地位在全国有了显著的提高。分属荆湖南、北路的“两湖”平原虽有很大开发,其经济地位在全国仅居中等。     再就“两湖”平原内部而言,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抵以府、州驻地四周开发较盛。江陵府开发的历史基础最好。另一开发较好的地区是鄂州。     “两湖”平原周边为低山丘,唐宋时期随着北人的大量移入,粟、麦等旱作以及茶叶的广泛种植,亦有较大的开发,这是本区经济发展的又一特点。低山丘陵的耕作方式多采用撂荒制即火耕山地、陆种畬田的形式。在本区低山丘陵的垦殖中,还有一支力量不容忽视,这就是寺观的作用。寺观中的下层僧侣在山地丘陵的垦殖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 元明清时期:大开发阶段   元明清尤其是明清时期,是“两湖”平原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开发阶段。     1、农业生产技术取得进步     种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是耕作制度的中心环节,包括作物布局、轮作、间作、套种、复种等内容。元明清时期“两湖”平原湖区种植制度有较大进步。双季稻的栽培渐趋发展。稻麦轮作制本区唐代即已开始,经过宋、元、明的发展,到清代已较为普遍,冬小麦种植面积大增。由于清代棉花在湖区得到较大发展,逐渐形成棉花轮作制。棉花轮作主要有稻、豆、棉的轮作复种和麦棉轮作复种两种形式。 “两湖”平原间作套种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最普遍的是稻、豆间作套种。其次是麦、豆间作套种。另外,粮肥、粮菜、麻棉间作套种也较盛行。     明清时期耕牛的使用已极为普遍。国家对于移民垦殖、安辑流民复业以及实行屯田垦殖都供给耕牛或者出钱钞为农民购买耕牛。“两湖”平原除自耕农外,一般佃耕之人也拥有牛只,个别少牛、缺牛之户则由于买卖、租赁的发达得到了调节。明清时期各类工具已较齐备,耕地用的犁、耙、耖等,播种用的耧车、砘种,中耕除草用的锄、铲、刬等,其他如施肥、排灌、收割、脱粒收藏等用具,无不应有尽有。明清时期,肥料的种类和积制肥料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肥料共有12类,包括人畜肥、绿肥、灰肥、籽肥等有机肥及石灰、石膏等无机肥,形成了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优良传统。正是由于广积肥料,加之深耕多耘,地力才得以增强,从而保证了本区双季稻栽培、多种轮作复种、间作套种耕植方法的推行。     元代卓有成效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至元十二年廉希宪决江陵“三海”之水,得良田数万亩之举。明清两代是“两湖”平原农田水利的大盛时期。垸田、堤防的修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小型水利工程勃兴,水利灌溉工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时环湖丘陵、山地也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2、作物结构出现多样化      元明清代,“两湖”平原在农业的结构方面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种植作物的多样化方面。其中对当时至近、现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棉花的引种和推广。湖广主要的植棉区在“两湖”平原,因而“两湖”平原于宋末元初就开始种植棉花应没有疑问。由于棉花具有适合群众消费的优点,故很快得到传播,至明代种植已较普遍。清代苎麻种植、纺织在本区经济作物、家庭手工业中的地位远没有唐宋时重要了。明清时期还有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引入本区,如烟草、红薯、甘薯和玉米,这些作物的引进,同样会引起耕作制度的变化,丰富套种、轮作的内容,只是它们在经济上的影响远不如棉花大。     3、农副产品贸易不断扩大   明清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以本区一定水平的商业性生产为基础,其参加全国商品流通市场的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唐、宋的水平。最大的商品输出是以谷米为主的粮食,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棉花与棉布是第二大宗贸易品。 “两湖”平原的棉布主要销往西北、西南及湘鄂西等省区。谷、米、棉、布之外,进入市场交换的还有茶、竹、柑橘、蔬菜等农副产品。该区的荆州、常德、长沙、岳州等府属县均出产茶叶,而最有名且外销量大的是巴陵县。     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品商品化的提高,是吸引省内外商人来此深入城乡坐收行买的前提。他们的商务活动,沟通了城乡间、省际间的商业交流,同时又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城镇的发育。    (作者系共青团荆州市委书记、管理学博士)
本文档为【“两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89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2-07-30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