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

举报
开通vip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单元《地球的运动》课题1.昼夜交替课时1核心概念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地球绕地轴自转5~6年级①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认识地球是自转的,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了解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实验...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
单元《地球的运动》课题1.昼夜交替课时1核心概念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地球绕地轴自转5~6年级①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认识地球是自转的,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了解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及宇宙空间。探究实践能通过模拟分析,理解地球有规律的自转运动,及其与相关的周期性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态度责任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理解天体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方向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手电筒、地球仪(北京、纽约、柏林、悉尼等城市标注好)转椅、限制左右侧视野的眼镜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昼夜交替。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认识昼夜交替现象1.出示城市昼、夜图片。提问: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白天和黑夜?(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讲述:地球自身部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部分就是白天,没有被照亮的部分就是黑夜,产生昼夜。)2.播放昼夜交替现象视频。提问: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奥秘?(地球自转,当地球亮的一面慢慢转过去,另一面就慢慢面对太阳,就出现了昼与夜的交替)追问:人们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吗?3.学生阅读科学史资料,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说说想法。(1)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作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夜晚。(2)一些古希腊学者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夜晚。(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意图解析:这个环节让学生从光影的明暗理解白天与黑夜,从运动的角度猜测昼夜交替变化,为后面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作铺垫。接着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讨论这几种解释的可信度和合理性,深入思考昼夜交替现象可能的成因。]二、探索1.模拟昼夜现象(1)提问: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不可能跳出地球去宇宙中观察,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材料?补充: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建立科学模型,用模型来解释发生在浩瀚宇宙中天体的运动。手电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建立一个地球和太阳模型。(2)要求: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3)讲述: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2.模拟昼夜交替现象(1)提问:地球仪怎样运动,才能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交替现象?(2)要求: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白天进入夜晚。继续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夜晚进入白天。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正处于傍晚。(3)讲述: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意图解析:这里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昼夜的成因。关键是学生要跳出地球局限,在立体的宇宙空间视角,考虑怎样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现象和周期性交替现象。]三、模拟地球自转1.提问:为什么要逆时针转动地球仪?2.体验活动:(1)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2)让同伴逆时针转动椅子。(3)仔细观察:你周围物体有什么变化?(从哪边出现,又从哪边消失?)(4)顺时针转动椅子,物体的变化有什么不同?3.播放地球自转视频:揭示: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意图解析:这个环节模拟地球自转,观察周围物体运动变化的方向是由东向西,由此逆向推定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四、解释星体“视运动”现象(出示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图片)1.提问:这证明了什么?(地球在慢慢自转。)2.追问: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动呢?你能试着解释一下你的感受吗?(身处转动的地球和坐在开动的汽车上是一样的道理。)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你会看到什么?[意图解析:地球自转方向和相对运动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尝试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太阳的视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够把不好理解的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想象为他们熟悉和易懂的汽车和景物的运动,用比较具体的东西来阐发比较抽象的内容。]三、研讨小结地球昼夜交替和地球自转有关;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可用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太阳的视运动。四、拓展尝试用简易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天体,你发现了什么?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引起的。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白转和公转D.太阳公转2、和中国一样处于白天的国家是()A.印度B.巴西C.加拿大D.美国3、属于“日心说”观点的是()A.太阳绕着地球转B.地球绕着太阳转C.三足金乌出来为白天,休息时为夜晚D.天圆地方4.根据太阳东升西落推断地球的旋转方向是()A.自西向东B.东向西C.始终不动D.自北向南5、不能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是()A.南北半球植物自然缠绕方向B.水流旋涡现象C.四季交替D.昼夜交替二、判断题1、水面上漂浮的物体最终都会漂向岸边是地球自转结果。()2、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3、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年。()4、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傍晚。()5、法国旭日东升,美国已夕阳西下。()参考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1、B2、A3、B4、A5、C1、√2、√3、X4、X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昼夜交替(课题)八、课堂反思单元《地球的运动》课题2.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课时1核心概念宇宙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5~6年级③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有自己的生物钟。科学思维天道自然,昼夜交替以及其他自然变化对生物都有影响。探究实践通过调查身边的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会对植物产生影响。态度责任愿意参与观察和分享活动,尝试从不同角度认识自然现象的变化。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有关昼夜对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谈话: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晚,昙花静悄悄地绽开,幽香沁人心脾。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观察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出示图片:观察合欢树、郁金香、牵牛花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变化。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2.交流:通过课前调查,你还发现哪些植物也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意图解析:教学中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睡眠生理特点,要尽可能选择身边合适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调查到的实际资料进行阐述,植物与昼夜之间有紧密联系。]3.讨论: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讲述:植物也要睡觉!开花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植物的花或者叶还会在一天固定的时间开放或闭合。这种变化在近似24小时的周期中反复发生,即使在完全黑暗中也仍然照样进行。植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就眠运动。植物体内的生物钟最早就是从这种现象发现的。这是生物对昼夜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意图解析:这个环节从资料展示入手,再到指导观察实践。课前指导学生调查身边植物与昼夜的关系,课上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关注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从关联性的角度去认识植物的花和叶在一天中的变化,聚焦变化的现象背后的关键因素——昼夜节律。]三、认识林奈花钟1.出示图片: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花钟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播放视频:花钟)2.实践:请你根据调查资料中植物的开花时间编制一个花种。开花时间植物名称开花时间植物名称凌晨(3:00--6:00)蛇麻花牵牛花蔷薇花猫儿菊下午(13:00--18:00)万寿菊晚香玉月见草香水百合上午(7:00--12:00)芍药花睡莲山柳菊 大豆花午时花 半支莲酢浆草 郁金香晚上(19:00--24:00)丝瓜花夜来香昙花紫茉莉[意图解析:这里让学生整理资料,像生物学家林奈一样,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上,什么花刚开放,就大致为几点钟,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用科学独有的方式表示时间,感受科学无穷的魅力和趣味。]3.思考:为什么有的花在白天开放,而有的花在夜晚开放?(播放视频:昙花为什么在夜间开放)[意图解析:生物钟是生物对环境昼夜变化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性的价值意义是什么,这是值得学生去思考的。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它有自己的智慧!这种节律性的开合变化,是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发展。适应性是对植物这种节律现象更高层面的理解。]三、研讨小结植物选择不同的季节开花是有原因的,植物白天和夜晚的样子不同也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环境支持其开花,白天和夜晚由于气温和光线的不同,会影响其形态。四、拓展1.选一种夜晚开放的花,观察并记录它的开花过程2.思考并调查:它为什么在夜晚开放?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植物与昼夜的关系是()。A.所有的植物都在白天开花B.昼夜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C.昼夜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2、下列植物属于白天开花,晚上闭合的是()。A.太阳花B.县花C.夜来香D.月季花3、与其他花受昼夜影响不同的是()。A.合欢树B.郁金香C.野蔷薇D.野菊花4.按照开花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昙花花牵牛花睡莲万寿菊B.牵牛花睡莲万寿菊昙花C.睡莲牵牛花万寿菊昙花D.莲花菊花桃花棉花5、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A.林奈B.达尔文C.哥白尼D.伽利略二、判断题1、植物为结子传种会挑选最适合开花授粉的时间。()2、夜来香的香气清晨最浓。()3、不同地区的花钟都一样。()4、“昼闭夜开”的花不喜欢强烈阳光照射。()5、植物的花都会在一天固定的时间开放。()参考答案:1、C2、A3、C4、B5、A1、√2、X3、X4、√5、X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课题)植物名称白天夜晚牵牛花(花)张开闭合昙花(花)闭合张开林奈花钟合欢树(叶)张开收拢……八、课堂反思单元《地球的运动》课题3.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课时1核心概念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内容及要求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5~6年级①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区分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了解夜行性动物的特殊本领;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形成规律作息有益健康的意识。科学思维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形成规律作息有益健康的意识。探究实践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探究昼夜对身边的动物影响,并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分析和判断。态度责任.搜集资料设法找到人为改变昼夜长短是否会对生物生理习性带来变化的答案。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区分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了解夜行性动物的特殊本领。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根据调查到的实际资料进行阐述,理解动物与昼夜之间有紧密联系。教学准备教师: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学生:实验原理记录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昼夜对动物的影响。一、导入1.出示蝙蝠和蜜蜂的图片,提问:蜜蜂和蝙蝠会相遇吗?为什么?2.小结并揭示课题:蜜蜂在白天活动,蝙蝠在夜间活动,它们是不会相遇的。就像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植物一样,它们有的在白天开花,有的在晚上开花,昼夜对植物有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昼夜对动物的影响。(揭示课题)3.提问:看书上31页的图,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白昼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4.板书适时呈现,明确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的概念。昼夜对动物的影响昼行性动物例如蜜蜂、狗、蝴蝶、公鸡夜行性动物例如:蝙蝠、蛾子、刺猬、猫头鹰5.在我们的周围,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还有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6.小组内交流,并推选小组中心发言人。[意图解析:五年级学生对于蜜蜂和蝙蝠两种动物是熟悉的,蜜蜂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蝙蝠在科普读物或视频中也经常出现。教学导入时将两者的图片同时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引领学生思考两者是否会相遇的问题,学生很快就能聚焦到双方活动时间不同的关键点上来,自然而然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在这里安排两次不同范围内的交流,就是营造民主的科学交流的氛围,尽量让每个学生尝试、体验科学交流活动的精神享受与乐趣。]二、探索探究夜行性动物的活动1.提问:科学家会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小动物在夜间都干些什么?(调查)2.提问: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呢?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方法。(可以举例启发学生思考,如选择合适的地点架上摄像机,记录有哪些小动物来过;撒点石灰,观察留下了哪些小动物的脚印等。)[意图解析:尊重证据是科学课上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将其有机寓于教学之中,长期以往学生会自觉地参与到证据的搜集、整合、运用中去,科学课正是通过这样点滴积累达成科学素养的培养宗旨。通过充分的交流,学生们相互提醒、相互启发,最终想出操作性强的办法和步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而是学生的亲密伙伴,不断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地启发学生对他人的发言进行思考,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勇于探索,积极交流,这正是本课教学中最可贵的闪光之处。同时教师要预想学生可能用到哪些方法,及时做好准备,并对需要外出调查的小组进行安全教育及礼貌教育,尤其注意提醒学生不要伤害小动物。由于实地调查需要的时间较长,可以在课外拓展研究,并将学生的调查结果机动地、灵活地穿插展示。]3.选择一种夜行性动物,查资料了解它有哪些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并为它们制作卡片。结合学生活动手册11页,例如:猫头鹰:它的视觉敏锐,能够察觉极微弱的光亮;它的听觉灵敏,能够准确分辨生源的方位;它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不容易被发觉。4.小小信息发布会,班级展示交流。5.教师适时展示相关视频进行补充拓展。( ppt 关于艾滋病ppt课件精益管理ppt下载地图下载ppt可编辑假如ppt教学课件下载triz基础知识ppt 超链接)[意图解析:抓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如猫头鹰、蝙蝠、萤火虫等,了解这些动物的特殊本领,揭开动物适应夜晚生活与它们的眼睛、耳朵等器官发达有密切关系。学知识只是科学学习的载体,获得知识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让学生通过书本、网络搜集处理相关信息,然后相互交流,旨在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一个“小科学家”应有的素质。]三、科学阅读:生物钟的奥秘1.阅读书33页,了解动植物及人体生物钟的奥秘。2.讨论交流人的生物钟,合理安排学习、工作、饮食、锻炼、休息的科学时间段。3.小结:有规律的作息有益于人的健康。[意图解析:交流和倾听在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它既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研究发现,又可以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学生在科学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分析、思考、提取信息的习惯;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如何合作、如何交流,这正是我们科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四、探究昼夜长短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提问:(1)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母鸡的产蛋量吗?(2)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吗?2.学生发表意见,预测。3.查资料,分析、整理、交流。三、研讨小结(1)鸡对光照变化非常敏感。在自然条件下,每当春季来临时,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母鸡开始产卵繁衍后代。每当秋天逼近时,随着日照时间逐渐缩短,繁殖能力也逐渐降低,继而陆续换羽,停止产卵。在适宜的强度下,将光照时间延长,能增加产蛋量。一般蛋鸡光照时间维持在16~17小时为宜,过短蛋鸡生产性能不会达标;过长则易使蛋鸡产生产蛋疲劳症,造成鸡只瘫痪,丧失产蛋性能。(2)菊花为短日照植物,一般日照时间,每日不宜超过10小时才能开花。要想使菊花提前开花,就必须控制日照时间。当菊花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气温在25-30度时,每日日照时间控制在8-10小时以内,植株可在2个月至2个半月孕蕾开花。每天给菊花的遮光时间以早晚为宜。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昼夜长短的变化与生物的生理习性有密切的联系![意图解析:根据本课内容,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学生的认知活动规律,主要让学生通过明确任务--搜集资料--科学讨论—形成共识来完成,这样的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在交流合作中得到提升。而教师要做的一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二是建立一个开放而有序的活动环境,为他们联系图书馆、动物专家、学校网络教室以及相关的录像带、光盘等电教资料,让他们能广泛地应用各种资源获取信息。]四、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和技术是仿照自然界生物创造发明出来的?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猫头鹰活动的时间是()。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D.白天—下午2、一般情况下,人的活动规律是()A.白天活动,夜晚休息B.夜晚活动,白天休息C.下午至上半夜活动,下半夜至上午休息D.下午活动,凌晨休息3、蜜蜂与下面的()相遇的可能性很小A.蝴蝶B.蝙蝠C.蜻蜓D.蛇4.蜗牛出来活动的时候一般都是()A上午B下午C夜晚D凌晨5、延长光照时间()鸡的产蛋量A.会增加B.会减少C.不影响D.不知道二、判断题1、动物能感知昼夜交替,植物不能感知昼夜交替。()2、蝙幅是夜行性动物。()3、动植物的行为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4、人们可以利用生物的昼夜节律行为来防治害虫。()5、人为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可以改变生物的习性。()参考答案:1、C2、A3、B4、C5、A1、X2、√3、X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课题)昼行性动物例如蜜蜂、狗、蝴蝶、公鸡夜行性动物例如:蝙蝠、蛾子、刺猬、猫头鹰八、课堂反思单元《地球的运动》课题4.四季循环课时1核心概念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5~6年级②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理解阳光直射、斜射时影子长短和温度都有差异,并能用实验证明。科学思维四季循环是自然现象,可以通过观测和实验来证明,动植物会通过进化和改变适应四季。探究实践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知道四季循环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态度责任了解极昼、极夜的现象,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有规律地运动着。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理解阳光直射、斜射时影子长短和温度都有差异,并能用实验证明。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知道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四季循环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地球公转、自转以及极昼、极夜的图片和视频,地球仪或皮球、温度计、手电筒或强光灯泡等实验材料。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四季循环。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观看录像《四季景色》。2.谈话:在我们家乡能看到这种美丽的景象吗?3.讨论: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有四季的变化,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季节变化的呢?板书:四季4.学生回答——气温变化5.大屏幕出示云南省昆明市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图,分析讨论其中蕴含的规律。6.除了温度和降水,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具有季节性变化?7.大屏幕随机出示北京市日出、日落和周长时间表,以及台湾省嘉义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分析、讨论、交流其中蕴含的规律。8.小结:每个地方,一年四季中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板书:循环[意图解析:通过四季对比鲜明的视频,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唤起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而发现问题,来研究问题。继而结合一系列表格材料,让学生在材料面前去思索,拓宽思路,从而对四季的特征有了明确的把握,为下一步探究四季的成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探索1.提问: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联性?2.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1)用一个皮球代表地球,在两端各粘一根牙签,代表地轴,再在“地球”的“赤道”和“北半球”上各粘一根牙签。(2)在桌子上点亮一个灯泡代表太阳,先让“地球”直立着绕“太阳”转动一圈,再让“地球”倾斜着绕“太阳”转动一圈,观察“赤道”和“北半球”上牙签影长的情况。(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3.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1)将温度计分别插入两个信封里;一个信封竖放,另一个信封平放,用强光照射两个信封。(2)观察相同时间内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不同?(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4.小结: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意图解析:模拟实验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四季的成因,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难点,在实验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很有必要,它为实验有序进行、提高实验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PPT出示花样滑冰的场景图片,提问:下面两种运动形式,哪种类似于地球的公转哪种类似于地球的自转?板书:自转公转2.讨论:(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你怎么知道?(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你有什么证据?(3)学生汇报的公转特征,教师适时板书。小结:地球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讨论:(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方向又是怎样的?(2)学生汇报的自转特征,教师适时板书。小结: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绕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4.学生活动:在教室或校园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意图解析:本环节设计总结了本单元的概念目标——地球的运动特征。另外,本环节没有利用“三球仪”进行模拟实验,而是利用学生自己的身体动作巧妙地体验地球运动的规律;不仅更有趣,还能激发小组竞争完成实验。此外,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理解到宇宙之妙和地球的独特。]三、研讨小结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它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四、拓展认识极昼、极夜现象1.提问:有谁听过极昼、极夜的现象?2.学生回答。3.谈话:你能演示说明极昼、极夜吗?小组根据教材P36的科学阅读材料思考一下。4.小组探究、汇报。5.补充视频:《极昼》[意图解析:在学生理解了四季循环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认识极昼、极夜现象,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效果也会更好。]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在北半球的同一地点,夏至时太阳的高度角()冬至时的高度角。A.大于B.小于C.等于D.未知2、当北半球处于夏季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半球被阳光直射B赤道被阳光直射C北半球被阳光斜射D.赤道被阳光斜射3、云南省昆明市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月份一般是()A.7月份B.9月份C.11月份D.8月份4.当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太阳光是斜射的,地球上被照射的()A.面积小,温度高B.面积大,温度低C.面积大,温度高D.面积小,温度低5、关于四季和动植物的变化,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A.春天,所有的花儿都开放了B.夏天,狗会时常吐出舌头散热C.冬天,蛇、猫、青蛙都会冬眠D.春天,燕子往北飞二、判断题1、春分这一天,阳光会直射在赤道上。()2、地球上四季的出现是由于地球的自转。()3、北京市夏天白昼长,夜晚短;冬季白昼短,夜晚长。()4、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的高度都是相同的。()5、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参考答案:1、A2、A3、B4、B5、B1、√2、X3、√4、X5、X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四季循环地球运动公转自转(一年)(一天)八、课堂反思
本文档为【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c1899
一线教师
格式:doc
大小:156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3-02-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