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报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执笔:李金华王青云林玉伦韩中王清剑一、中国制造业发展新背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同时也是充满变革、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世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新环境是国际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链出现新动向,新贸易保护主义屡屡现身的时期。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外直接投资(FDI)将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借口环境约束、质量标准,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形式掣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现在,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报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执笔:李金华王青云林玉伦韩中王清剑一、中国制造业发展新背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同时也是充满变革、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世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新环境是国际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链出现新动向,新贸易保护主义屡屡现身的时期。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外直接投资(FDI)将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借口环境约束、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形式掣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现在,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同时,以环境保护形式、技术优势构建的壁垒,以及严格的产品准入条件、严格的技术认证和特殊的对外贸易管理等,形成了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和产业竞争。在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市场竞争的同时,发达国家的“巨无霸”跨国公司还利用产品开发、制造、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包装品循环利用等实现着各环节的价值增值,构成了一条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增值链,迫使欠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一)国际背景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国际背景,其特征是: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的竞争环境。1.国际金融危机促成更趋激烈的新竞争环境现阶段,全球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区域,其中东亚地区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2007年的13.2%。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位居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制造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使得全球金融和经济遭遇严重打击,大量银行、企业相继破产,全球失业人数激增。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三大经济体欧盟、美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进入衰退。由于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近60%,美欧日等主要市场的经济形势不乐观,这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因此,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制造业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形势。现在,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产生作用,中国制造业出现了近30年来少有的困难。特别是2008年,数以万计的中小制造业企业由于外部总需求量减少加之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等原因纷纷破产。面临如此严重的经济形势,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拉动本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也公布了一个4万亿的投资政策以拉动国内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经济在2009年依然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率。但是,投资的剌激作用并不能长久维系,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制造业竞争会更趋激烈。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经济跨越的依托,一直以来被各国所重视。近年美国先进制造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制造业仍是美国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发动机。在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进程下,中国被很多专家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制造业取得的重要成绩。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逐渐融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之中,承接全球产业的转移,并逐渐变为世界制造大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向型制造业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基础之上,产业竞争力弱,比较优势低。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经济逐渐进入到高成本增长阶段,过高的能源消耗与依赖程度使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面临诸多领域的严峻挑战。并且,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成本、要素价格等低层次优势,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中国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行业大部分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价值链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市场营销则被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国公司所控制,产品最终定价权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产品定价权的丧失必然导致财富分配权的丧失,而且这种状态有被“锁定”的危险。处于这一分工状态的中国制造业,对能源等要素更加依赖,更加强化了强势国家的控制,经济主权进一步丧失。同时,贸易摩擦增多,国际贸易谈判中会处于更加劣势地位。因此,依赖于低层次优势,发展技术含量低的加工产业的传统思路已经难以继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已经是决定中国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维护中国经济安全的必然抉择。2.新型的国际产业分工成为新动向新型的国际分工,是指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主要形式,同时包含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多元的立体的分工格局,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产业间垂直型国际分工而言的。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的边界已经细化到价值链层次,从而导致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因为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的产业边界在弱化,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的作用在提升。具体而言,就是在产业链条层次,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而生产环节又可细分为上游生产(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如电脑中的芯片、微波炉的磁控管等)和下游生产(终端的加工组装),越接近于上游的生产其技术含量越高、附加值越大,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其知识技能的要求越低、附加值也越小。所以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向上游生产的递进也一样意味着分工地位和增值能力的提升。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为扩张,但实际上这些国家从事的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其大部分技术和技能仍包含在进口的零部件中。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新近公布的《贸易与发展报告》:尽管发达国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的份额现在有所下降,但其在世界制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额,却在上升;而发展中国家却与此相反,虽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的份额大幅度增加,但并没有以相应的幅度提高在世界制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额。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所承接的加工制造环节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始终处于较低层次,其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逐步涌现,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正极大地改变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也改变着产业竞争的基础和商业模式。伴随着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也由垂直分工逐步变为水平分工,产业链逐步得到细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逐步把低技术的产业转移出去,对于高技术产业领域,他们也是尽力抢占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把低技术环节转移给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国家,进一步完成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使生产环节逐步细化。作为全球化阶段主要的受益者,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聚集地,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产业内外和产品内的国际分工逐步融入到全球的生产体系之中。伴随着新型国际分工的出现,这种状况会加剧中国制造业竞争的激烈程度。3.国际产业转移形成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近年出现了一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作为外商直接投资承载主体的跨国公司凭借国外直接投资(FDI)不断进行着全球性生产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这种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第一,产业链更加细化,增值环节更多。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正极大地改变各个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也改变着产业竞争的业态基础和商业模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产业链被极大地细化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今的制造业其产品价值链上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一些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或价值环节都可以超越国家范围进行分工,使得制造业产业链在全球延伸;另一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的制造厂商越来越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为优越的生产区位来分配其价值链上的一些环节,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价值链的整合,使产品的生产更具比较优势。第二,跨国公司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它已经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承担者。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目前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平均一个公司拥有国外子公司5.5家,这些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由于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全世界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的优势,因此它会成为今后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同时,为了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在转移产业的过程中也开始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对产业移入国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开始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移。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高度化趋势明显加强,作为国际产业转移其中一部分地制造业国际转移也出现这样的趋势。世界银行统计的资料显示:20世纪50~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为主转移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其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转移。以前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或一般制造业;而从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转移的重点。同时,还呈现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形成了制造、研发、服务、人才一体化转移的局面。第四,产业国际转移出现组团式、集群式。国际制造业向外转移过程中,产业集群特征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且在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中,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大型开发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现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越来越迅速,虽然服务业的转移开始增多,但在产业转移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制造业转移,且规模不断扩大。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统计: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已由1970年的86%下降到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从1970年的10.3%上升至30.6%。这一变化,正意味着世界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及发达国家对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调整,形成了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格局。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新形式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出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一种新形式,即“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也叫环境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其惯常运用的手段是环境附加税、绿色环境标志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产品加工标准制度、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由于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进行环境保护的能力和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种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此决定了绿色贸易壁垒中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准参差不齐,难以协调。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虽然环境标准的规定和实施非常严格,但对发达国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而对发展中国家却可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发达国家往往以环境规则和标准为借口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出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在近10年里其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以后的又一重要的贸易措施。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全球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壁垒措施,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300亿美元,其中9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涉及纺织、成衣、化妆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和家用电器等几千种商品。目前,绿色壁垒措施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一方面绿色壁垒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调整和补充,出现了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绿色贸易措施,包括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安全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壁垒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宽泛,它不仅对产品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甚至工厂的厂房、后勤设施等整个周期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这些绿色保护措施给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挑战。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出现的贸易保护手段,其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方面。由于此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现在,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特别是TBT的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既涉及国际或区域性协议、国家法律、法令、规定、要求、指南、准则、程序等强制性措施,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制定的自愿性规则,涵盖范围渐趋广泛。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通过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来实施,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各国要不断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卫生及安全性能。但在现行的国际标准体系中,标准的制定者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是标准的被动接受者,这无疑会大大限制和束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在,贸易技术措施涉及到贸易的各个领域,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信息产品、家电、化工医药,包括它们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也涉及到各个环节,如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从国际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传统贸易壁垒逐步走向分化,关税、配额和许可证等壁垒逐渐弱化,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壁垒虽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继续存在,而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会不断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成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所以,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要面对和适应这种发展的新环境。(二)国内背景1.中国处于新型工业化阶段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扩大,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特别是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从而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势头,经济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升级,在彩电、冰箱等传统家电类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空调、个人计算机和通信等需求领域以更高速度增长,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促成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特别是近两年,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升级,由吃、穿、用向住、行转变,从而使得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由于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产业链条长,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产生了较大需求,从而加速了中国重化工业的进程。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领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低成本的制造优势。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在新一轮国际分工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即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不过,也应该看到在这个阶段,中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如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国有企业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等。所以,中国政府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方面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注重发展质量的更高要求。2.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产业结构体现为GDP构成和从业人员的构成上。从从业人员看,1978年以后中国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间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渐降低,到2007年下降了2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提高,分别上升了6.6个、19.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从业人员总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45%,因而尽管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是降低的,但从业总人数在1993年前一直是增加的,此后就保持在365万从业人员水平上。从1994年开始,中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从GDP的构成上看,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占比分别为11.26%、48.6%和40.1%。显然,第三产业比重值与当今发达国家的60%~80%比重值相比确实过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其次是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的带动。根据官方提供的统计数据计算:近20年里,中国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约为8.4%,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约为57.6%,其中工业的贡献率约为52.7%,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约为31.7%。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基本持平,略有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下,升中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则是在平缓上升。数据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是正确的,但目前的结构状态却还不是合理的。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曾利用基于一般均衡性质建立的结构变化模型,描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对经济增长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和三次产业的内部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的先决条件是社会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故而,经济发展本身可被看作是经济结构持续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变化(H.钱纳里,1991)。比照这一理论不难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轨迹正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定律所描述的,农业产值(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工业产值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中国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演变为工业,但第三产业始终未占主导地位;中国各产业产值的结构比重与从业人数的结构比重没有出现同步的波率和波幅,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农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始终占有了绝大比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一直没有明显的增长;与产值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不同,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曾出现过阶段性的下降。现阶段,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比重偏大;在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耗能低、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传统服务业(传统的物流及餐饮旅馆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电信及商业服务)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因此,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3.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变从1953年开始,中国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期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1953~1957年,中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明确的目标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建设。这期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农业只占7.1%,轻工业占6.4%,而重工业则占到36.2%;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了56.7%,煤炭、冶金、石油、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矿山设备、汽车等一些重型工业部门相继建立起来。到1958年,中国又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钢铁工业被放置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巅峰时期。1957~1960年,中国工业结构折线为波峰阶段,而农业折线则进入波谷阶段。但好景不长,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发展,加之自然灾害,中国农业大面积减产,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因此,从1961年开始,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的产业政策更显力度。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决定》,该决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逐步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消除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发展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纺工业。到后期,国家开始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图通过新技术的发展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这一段时期,中国产业变得门类齐全,结构也变得复杂。2002年,国家再次出台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证,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实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保证。其战略目标是:“优先发展具备比较优势和对传统产业改造关系密切的高新技术,……基本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的生产工艺;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02年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把目标锁定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它为后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中国必须适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3月召开的“两会”,党和政府再一次强调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就是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保障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就是要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国民经济各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就是要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过去主要由工业拉动经济发展的状况,保证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二、三次产业都有一种适度的发展速度,在不断优化结构的过程中,三次产业一齐发力,共同拉动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大背景。二、中国制造业规模、结构与集聚状况制造业,是指对采掘的自然物质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制造业的劳动对象是各种自然产品或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其生产过程是加工和制造,产出则是生产资料或日用消费品。制造业范围广、产品杂、技术性强、覆盖面宽,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产业标准分类,中国官方统计部门界定的“制造业”的范围主要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的门类C,含30个大类,即C1310~4320,169个中类,482个小类。(一)制造业规模制造业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体现,此处,我们选用制造业的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5个指标来测度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总量,计算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1。表1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总量水平 企业数(个) 总产值(亿元) 增加值(亿元) 资产总量(亿元) 从业人数(万人) 2000 144399 73913.77 19396.51 94096.54 4619.36 2001 152508 83103.67 21971.28 100618.94 4390.8 2002 162172 96854.52 25923.98 108371.81 4473.68 2003 181186 127352.08 34088.7 127966.98 4883.81 2005 251499 217835.74 57231.49 183056.42 5935.25 2006 279282 274571.67 72436.89 216698.56 6346.89 2007 315396 355427.59 94653.02 270988.26 6913.01 2008 396950 441358.36 … 323403.08 7731.57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1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08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其统计口径为全国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图1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规模水平图表1和图1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00年整个制造业的企业数为144399个,总产值为73913.77亿元,增加值为19396.51亿元,资产总量为94096.54亿元,从业人数为4619.36万人;到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则达到396950个,增加值达到441358.36亿元,资产总量达到323403.08亿元,从业人数达到7731.57万人。8年间,制造业企业数增长了174.90%、总产值增长了497.13%、资产总量增长了243.69%、从业人数增长了67.37%,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总产值,增幅最小的是从业人数,九年间各测度指标的环比增长速度如表2。表22000~2008年制造业规模增长速度表单位:% 年份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2000 — — — — — 2001 5.62 12.43 13.27 6.93 -4.95 2002 6.34 16.55 17.99 7.71 1.89 2003 11.72 31.49 31.49 18.08 9.17 2005 38.81 71.05 67.89 43.05 21.53 2006 11.05 26.05 26.57 18.38 6.94 2007 12.93 29.45 30.67 25.05 8.92 2008 25.86 24.18 … 19.34 11.84 年均增速 13.47 25.03 … 16.69 6.65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图22000~2008年制造业规模增速图从表2和图1.2可看出:2000~2005年间,除制造业从业人数一个指标在2001年出现负增长外,其他所有总量指标均是正增长,2003~2005年间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最快,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分别为38.81%、71.05%、67.89%、43.05%、21.53%,其中总产值的增速最快,高达71.05%;2005~2006年期间,各项总量指标的增速变缓;2007年以后,制造业总产值和资产总量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地下滑,总产值的增速由2007年的29.45%下降到2008年的24.18%,下滑了5个百分点,资产总量增速则由25.05%降为19.34%,而企业数和从业人数的增速与2007年相比都出现了正增长,其中制造业企业数的增长较快,增速由07年的12.93%上升到25.86%,增长了近1倍。而2000~2008年的整个时期,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速则分别为13.47%、25.03%、16.69%和6.65%。可见,近10年来,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企业数、生产值,还是资产总量、从业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制造业规模和总量已达到相当水平。(二)制造业结构1.制造业行业结构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定义,制造业含30个行业大类,其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一分类,是进行制造业结构分析的基础。根据制造业分类,利用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以及从业人数进行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分析。相关计算指标如表3。表3制造业行业结构分析表单位:%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农副食品加工业 5.79 4.95 4.94 3.31 3.86 食品制造业 2.12 1.72 1.98 1.66 1.97 饮料制造业 1.41 1.44 2.00 1.85 1.47 烟草制造业 0.05 1.07 3.11 1.42 0.27 纺织业 8.92 5.30 5.23 5.17 9.1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4.72 2.15 2.41 1.72 6.0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 2.38 1.46 1.58 1.00 3.75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51 1.00 1.10 0.77 1.55 家具制造业 1.31 0.69 0.69 0.62 1.33 造纸及纸制品业 2.68 1.79 1.85 2.30 2.02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62 0.60 0.74 0.85 1.06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31 0.59 0.59 0.51 1.7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69 5.05 3.30 3.54 1.1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34 7.58 7.81 8.44 5.55 医药制造业 1.84 1.80 2.43 2.61 2.00 化学纤维制造业 0.50 1.17 0.86 1.30 0.66 橡胶制造业 1.18 0.98 1.02 1.04 1.28 塑料制造业 4.91 2.30 2.27 2.25 3.2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76 4.40 5.16 5.26 6.5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9 9.53 9.58 10.96 4.4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4 5.10 4.76 4.30 2.28 金属制品业 5.75 3.24 3.20 2.82 3.99 通用设备制造业 8.55 5.21 5.43 5.60 6.14 专用设备制造业 4.28 3.00 3.26 3.75 3.7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50 7.68 7.42 9.49 5.9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17 6.79 6.44 6.18 6.5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58 11.09 8.43 9.18 8.5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45 1.22 1.24 1.18 1.56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05 0.96 0.98 0.80 2.0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0.21 0.19 0.17 0.10 0.10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由表3的数据可绘制图3至图5如下:图3制造行业总产值结构图图4制造行业增加值结构图图5制造行业资产总量结构图表1-3和图1.3~图1.5显示了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规模在行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制造业产值集中于重化和高技术行业。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主要源自重化制造行业和高技术制造行业。2007年,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处于前10位的行业是: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0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5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6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5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79%)、纺织业(5.3%)、通用设备制造业(5.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05%)和农副食品加工业(4.95%)。这10个行业总产值之和达到了整个制造业总产值的近70%。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处于前10位的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5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4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8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4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44%)、通用设备制造业(5.43%)、纺织业(5.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16%)、农副食品加工业(4.94%)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76%)。这10个行业增加值之和达到了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近60%。第二,制造业资产总量主要分布于高增加值的行业。目前,中国制造业资产总量占比位于前10位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9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4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4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18%)、通用设备制造业(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26%)、纺织业(5.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3%)和专用设备制造业(3.75%)。这10个行业的资产总量之和达到了整个制造业资产总量的67%。显然,制造业的产值分布与资产总量分布有着相同的结构。高技术制造行业和重化制造行业,产值高,其拥有的资本量也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大。2.装备制造业行业结构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或资本品制造业,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等,含7个大类185个小类。重大技术装备,指装备制造业中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设备。包括通用类装备、基础类装备、成套类装备、安全保障类装备、高技术关键装备等。其中,通用类装备,也称一般性装备,基本上是传统的机械制造类产品,如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机械、农业机械、建筑机械、运输机械等;基础类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主要包括机床、工具、模具、量具、仪器仪表、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等,一般意义上还包括相应的基础技术和基础材料;成套类装备,主要指生产线等;安全保障类装备,主要指新型军事装备、尖端科研设备、保障经济安全的关键性设备等;高技术关键装备,是前沿性核心装备,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单晶拉伸、硅片切抛、镀膜光刻、封装测试等核心技术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还涉及到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其发展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为各行业提供现代化设备,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到国防使用的武器装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也同时具有劳动密集的性质,有较大的就业容量,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在资源日趋紧张、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各国都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省能源、省资源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型产业。而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在重化工业中是最低的。随着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许多先进制造行业会被纳入高技术产业范畴。所以,一个地区装备制造业规模占全部制造业规模的比重基本可以反映其制造业的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所占比重越高,制造业的整体发展能力和潜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分布状况如表4。表4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结构表单位:%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金属制品业 16.78 8.47 9.04 7.39 10.92 通用设备制造业 24.93 13.63 15.34 14.66 16.8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49 7.84 9.21 9.82 10.2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3.13 20.09 20.94 24.83 16.3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8.00 17.77 18.18 16.18 17.9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45 29.02 23.80 24.03 23.49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2 3.19 3.49 3.09 4.2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装备制造行业结构的图表显示:通用设备行业集中了整个装备制造业最多的企业数,其数目达到整个装备制造行业企业数的24.93%,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金属制造品(16.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13%)、专用设备制造业(12.4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4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22%)等。而在吸纳就业人数方面,尽管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占有明显优势,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从业人数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23.49,而通用设备制造行业的从业人数仅占16.81%。产值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的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在整个装备制造行业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前者的总产值占比为29.02%、增加值占比为23.8%、资产总量占比为24.03%,后者总产值占比为20.09%、增加值占比为20.94%、资产总量占比为24.83%。二者的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之和分别达到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49.11%、44.74%和48.86%。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在各项指标上都明显地落后于其他装备制造业行业,其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仅为4.22%、3.19%、3.49%、3.09%和4.27%。3.制造业所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效处理了所有制结构中主体与辅体的相互关系,逐步确立并实行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样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些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指对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进行的“国有控股”分类,它是指这些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其他所有者中的任何一个所有者占资(股)最多的企业。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外商投资企业,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全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全部港、澳、台资合资、合作、独资经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如上的分类,我们计算出目前中国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分析数据如表5。表5制造业所有制结构表单位:% 企业性质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4.56 22.45 23.13 31.71 14.85 集体工业企业 3.29 2.45 2.54 1.76 2.88 私营工业企业 53.58 25.38 26.19 18.87 31.02 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 21.24 35.03 32.32 33.48 33.89 其他 17.34 14.69 15.83 14.17 17.3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由表5绘制的分析图如图6至图8。图6制造业总产值所有制结构图图7制造业增加值所有制结构图图8制造业资产总量所有制结构图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分析图表显示:在企业数指标上,私营企业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其集中了全部制造业企业数的一半以上,达到53.38%,紧随其次的是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占比21.24%。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所集中的企业数相对较少,分别为整个制造业企业数的4.56%和3.29%。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私营制造企业和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的从业人数分别为整个制造业从业人数的33.89%和31.02%,两者的总从业人数占了整个制造业从业人数的65%,而集体制造企业的从业人数仅占2.88%。可见,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外商、港澳台制造企业在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方面都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分别占了整个制造业规模的35.03%、32.32%和33.48%。国有及国有控股制造企业在企业数上没有明显的优势,仅为私营工业企业的10%左右,但其在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方面却丝毫不弱于私营制造企业,其总产值和增加值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2.45%和23.13%。特别地,国有制企的资产总量占了整个制造业资产总量的31.71%,比私营工业企业(18.87%)还高了12.84个百分点,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上所占的绝对优势。(三)制造业集聚1.制造业规模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的集聚本质上是一个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较早研究产业布局的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他是产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他认为: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同时劳动费用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1)制造业规模的省域集聚前述的有关产业结构、产业分布的经典理论,为我们进行制造行业地域分布和集聚状况的分析提供了研究思路。此处,仍然用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作为观测指标进行测度分析,现阶段,中国制造行业地域分布与集聚状况如表6。表6制造业地域分布和集聚情况表单位:% 地区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北京 1.98 2.34 1.83 3.20 1.61 天津 1.99 2.51 2.42 2.58 1.61 河北 3.06 4.00 3.90 3.80 3.57 山西 0.78 1.34 1.49 2.05 1.61 内蒙古 0.80 1.09 1.58 1.31 0.90 辽宁 4.77 4.52 4.82 5.13 3.95 吉林 1.11 1.57 1.71 1.70 1.22 黑龙江 0.86 1.00 0.91 1.31 1.11 上海 4.78 6.05 5.52 7.07 4.05 江苏 13.14 14.30 12.82 12.68 12.07 浙江 16.17 9.46 7.35 10.25 11.26 安徽 2.40 1.93 2.19 2.12 2.02 福建 4.53 3.22 3.40 3.12 4.95 江西 1.67 1.52 1.63 1.39 1.70 山东 11.04 12.63 13.44 9.60 10.69 河南 3.78 4.45 5.50 3.35 4.19 湖北 2.63 2.35 2.85 3.08 2.58 湖南 2.74 2.07 2.58 1.91 2.32 广东 13.17 14.38 13.10 12.37 18.62 广西 1.24 1.11 1.33 1.20 1.25 海南 0.13 0.25 0.24 0.34 0.13 重庆 1.10 1.11 1.26 1.31 1.32 四川 2.92 2.62 3.40 3.03 2.91 贵州 0.53 0.47 0.61 0.71 0.65 云南 0.65 0.99 1.31 1.50 0.83 西藏 0.02 0.01 0.01 0.02 0.02 陕西 0.85 1.09 1.33 1.57 1.31 甘肃 0.46 0.73 0.66 0.98 0.72 青海 0.12 0.13 0.18 0.25 0.15 宁夏 0.20 0.21 0.23 0.31 0.25 新疆 0.39 0.52 0.36 0.76 0.4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从表6可知,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在31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企业数方面,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前4个地区是浙江(16.17%)、广东(13.17%)、江苏(13.14%)、山东(11.04%),其总数达到53.52%,仅仅这4个省份所集中的制造业企业数就超过全国的一半;同样在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方面,这4个省份仍然占有绝对优势,5个指标之和达到的份额分别为50.77%、46.71%、44.9%和52.64%,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数有超过一半分布在这4个省,制造业增加值和资产总量也接近于整个制造业的一半集中在这4个省。相对于4个制造大省、强省,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省市、区的制造业规模所占比重则明显落后,特别是西藏自治区的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仅为0.02%、0.01%、0.01%、0.02%和0.02%,均不足1%;其他制造业各项总量指标分布也不足1%的省份还有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可见,中国制造业的分布在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是很不均衡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地区制造业发展能力的差异。(2)制造业规模的大区集聚更进一步,我们测度制造业规模在东、中、西部和7大区域的集聚状况。相关计算数据如表7。表7东、中、西部制造
本文档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karin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2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6-0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