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举报
开通vip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摘要:我国目前的教育正处于一个急需转型面向国际化的阶段,我们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必须要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因为这些少数极具天赋的人是将来这个社会的主要引领者,是决定国家和社会命运走向的关键人物。哪个国家的精英阶层更为强盛,这个国家将具有更大的潜力和更多的主动权。本文通过比较美、英、韩三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其优势之所在和值得借鉴之处,了解我国的拔尖人才培养现状,思考其中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提出改进的方法,为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国家能...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摘要:我国目前的教育正处于一个急需转型面向国际化的阶段,我们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必须要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因为这些少数极具天赋的人是将来这个社会的主要引领者,是决定国家和社会命运走向的关键人物。哪个国家的精英阶层更为强盛,这个国家将具有更大的潜力和更多的主动权。本文通过比较美、英、韩三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其优势之所在和值得借鉴之处,了解我国的拔尖人才培养现状,思考其中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提出改进的方法,为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国家能够得到更长远的繁荣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更进一步。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拔多元化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机制“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启发我们思考我国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精英人才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探索和实践。虽然拔尖人才凤毛麟角,但是才智杰出的他们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造性价值,引领整个时代前进的步伐。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众所周知,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够创造新思想、新成果、新领域,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高等教育拔尖人才的培养在“珠峰计划”等的依托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实际上本科阶段才开始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教育已经为时已晚。基础教育阶段是其个性与创新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拔尖人才培养的奠基阶段。在现在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系民族的前途命运,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中的关键环节。在这样的新时期,我们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抓住基础教育阶段这个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让“钱学森之问“得到解决。1、拔尖创新人才的评判和选拔(1)拔尖创新人才的评判拔尖人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把拔尖创新人才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指向社会贡献上。社会贡献是目前对一个人评价的普遍标准,但从基础教育阶段研究,笔者更倾向于侧重于潜力。本文从本课题出发将拔尖创新人才定义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智力水平,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良好非智力因素的资质优异的中小学生。他们在科学、技术、人文、艺术某一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虽然可能会在近期形成初步成果,但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多出成果和快出成果上。对资优学生进行的适合其个性及能力的教育。本文是传统的“超常教育”在新时代的新意义之下的研究。在一些国家也被称为“天才教育”或“英才教育”。在之前,“超常儿童”多以智力因素为主,忽视创新性能力和社会性能力。现在则逐渐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尤其强调其的创新才能。对天才的经典定义有美国教育总署定义和兰祖利三环定义。美国教育总署的定义认为天才儿童需要在下列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表现出极大地潜力:(1)智力水平(2)特殊的学业能力(3)创造性的或富有成效的思维(4)领导能力(5)视觉和表演技巧(6)心理动作能力。后将心理动作能力去除。兰祖利三环定义则认为“天才儿童的心理成分构成应包含三个方面:中等以上的智力;强烈的动机;高水平的创造力。”美国绝大多数天才儿童的内涵都是在两者基础上直接采用或部分修改使用。我国研究者从定性的角度认为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对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思维具有灵活性,认识具有新颖性,人格特征鲜明,总结他们应该有明确的学科倾向与兴趣,扎实的基础知识,突出的领悟与探究能力,显著的团队合作意思与能力,出色的动手操作能力,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这些定义的核心都是基本相同的,是在思维水平、创造力、领导力、操作力等方面上有突出表现或展示巨大潜能,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力的人。(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模式资优教育即我国现行的拔尖人才培养,其目的是为了让具有天赋的学生能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因材施教,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让他们的天赋得到发展。现行的几种模式主要为加速模式、加深模式和能力分组。加速模式强调速度,是指根据学生个人能力调整学习时间,能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完成规定时间内的学习任务后,开始更加创造思维和更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提前入学、跳级、超班教学三种方法。超班教学即不受班级限制,学生根据个人能力选择合适的课程学习。加深模式强调深度,是指在不改变学习的学习班级或年级的情况下,以适合学生能力和要求的深度、广度和强度对内容和过程进行补充。多以课外的独立研究和额外辅导为主,也包括周末和暑期课程。能力分组是指把能力相近的同学分在一起。可以以有专门资优教育教师引导社团、兴趣课堂、科研项目等形式展开。不改变学生所在班级,只是每周一两次进行专门学习。2、国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1)美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美国的天才教育模式在初期一直以“加速模式”为主,现在则有被“充实”模式取代的趋势,称为美国天才教育的主导模式。美国现行的主要的两种培养模式入下:1.全校范围深造三元模式该方法操作步骤是:通过成就测试、教师推荐、高创造潜能评估及自我推荐等,选出中等以上能力或高潜能最高得分的15%-20%学生,组建人才库。然后,对人才库中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进行评定,修改学习内容,删除已掌握的,使他们有时间从事更具挑战性的活动。最后则进入培养阶段,为其提供三类充实性活动。一类活动为一般探索活动,适合于所有的学校,让学生接触新颖话题、思想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动机。二类活动为团体培训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和感觉的过程,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将灵感转化为行动。学生在二类活动中的表现是其能否进入三类活动的评判标准之一。三类活动为个人和小组探讨实际问题。学生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各种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调查与研究,教师只是引导着。2.才能鉴别与发展模式才能鉴别与展模式包括才能鉴别与培养两个部分,分为两个选拔阶段。在初选阶段,学生需在国家标准化测验中成绩在前3%或5%,复试阶段使用学术评估测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等高水平测验(至少高于学生本年级两年以上)对其能力进行进一步鉴定。最后选拔得分最高的20%的学生进行特殊培养。这些学生单独编班,由学科专长老师为他们制定适当的具有挑战性的计划,教学进度是学生的学习速度而调整。美国作为资优教育发展最早和目前发展最完善的国家,还有其他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如米克的智力结构模式、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怕你死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及贝特斯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这些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天才教育具有很大借鉴意义,推动我国的拔尖人才的培养。(2)英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英国的精英教育也是由来已久,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则以公学为主。公学的入学选拔极为严格,考试内容广,要求高。普遍在小学或预备学院毕业后参加考试。一般都包括了数学、自然科学、英语、法语、拉丁语、历史、地理、宗教等学科。每个公学都有自己独特的选拔方式,在考试科目上会有一些区别,如伊顿公学会有智力测验。而且公学在招生时也十分注重学生的课余爱好等其它素质。公学还有一次入学考试时在申请入读第六学级时,称16岁考试。此次,公学会保留一部分学额招收其他学校学业水平突出的学生。当然,入学条件依旧十分严苛。如,拉格比公学就规定申请入学者起码要获得与高中课程相对应科目的3个B级和3个C级。伊顿公学规定学生必须至少5门以上普通教育证书科目考试达到A+级、A级或B级。此外,还要看学生学术能力和课外活动的成绩,择优录取。讨论公学的成功不能忽视其内涵。公学精神是英国公学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他们除了宗教的影响外,包括绅士风度的培养,自由与理想精神的渗透和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绅士风度注重学生培养学生有高雅的风度,行为举止彬彬有礼,能够通达事故,珍惜荣誉,坚韧不拔。而自由与理性的渗透是希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思维思考问题,倡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由辩论,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具有理性精神。至于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健其体格,并对学生进行性格陶冶,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坚持到底、信守承诺以及团队协作等品质。公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的是小班教学,保证了较高的师生比例,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一些公学实行分班制,是在结构上起着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能够进入公学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但是每个学生的侧重、天分、爱好等都是有区别的。实行分班制,可以尽可能的发觉学生的不同侧面,是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公学有很健全的激励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有种类繁多的奖学金、助学金及学术奖励,激励公学学子不断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成绩来争取更多的荣誉与奖金。(3)韩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韩国的英才教育是从创建“特殊目”高中开始的,创建了科学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等特殊高中。尤其以科学高中为众。科学高中主要招收数学和科学方面才能超群的学生,主要采用加速培养,部分学生毕业后可直升韩国科学技术院。现在,韩国的英才教育实施以英才班级、英才学校和英才教育院构成的“三位一体”模式。英才班级包括一般学校的英才班级和共享型英才班级。一般学校的英才班级并非全是本校学生,也有来自领校经过选拔鉴定的学生。授课一般集中在放学后、周末、假期等课余时间。学校会举行每年一次的学习成果测验,未通过者回归原来的普通班级学习。而共享型英才班级是“在一定地域内选取一所学校作为中心校,然后整合区域内其他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与附近其他学校一同运营的特殊班级”,学生经过严格选拔,课程主要集中在数学和科学科目,也有其他特殊课程。授课一般在课余时间。因此学校在韩国目前有四所。学生入学选拔严苛,要提交包括各种自我介绍、生活记录薄、获奖证书等,然后学校组织创意性问题解决测验,删选后举行5天的夏令营和面试,最终确定英才学生。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资质自主设置各种不同水平和层次的课程,不受国家限制。实行学分制,学生可加速学习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学校还会在数学和科学上采用充实制课程和活动,如引入高水平大学的课程,与国内外的大学或科研机构交流培养,并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数学或科学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独立研究。修满学分毕业的学生可直接升入优秀大学。英才教育院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正规学校,仅是提供各个领域英才教育项目的教育机构。英才教育院有两个方面的中心任务,一是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英才学生提供充实制课程和活动,开发学生潜能;二是研究和发展英才教育工作,为实施英才教育的教师提供培训。3、拔尖人才创新培养案例分析(1)美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以布朗克斯科学高中为例笔者希望通过美国布朗克斯科学高中的案例来看看美国的精英教育。该高中培养了7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6位全美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获得者,6位美国国家科学奖,29位现任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22位现任美国国家工程院成员,10位美国医学研究院成员,以及在文学、医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众多精英人才。这样出色的教学成果让很多高校都难以企及,也启示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他们有如此巨大的成果,学习借鉴。布朗克斯高中的课程设计的理念为以思维能力培养做为学术性素养提升的基石。他们课程开设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术科学思考的能力。而且他们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他们坚持具有扎实学术知识和良好学术素养的英才不仅仅是只懂得高端技术的人,还要具有坚实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中间,他们虽然也有升学方面的考虑,但他们更为关心的则是学生的学术发展。他们努力做到功利性的目的和发展性目的的平衡。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他们的课程体系采取分层分块的形式,以及众多的项目化课程和实验室课程,将中学和大学联系起来。他们在课余时间也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学生发展的另一个广阔平台,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的课程,尽早的历练科研能力和操作能力,让他们最大可能的发展自己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在其中潜移默化的培养着学生的科研精神。引导学生在合适的领域增进研究能力与意识。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也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天赋,以多样的开放性、探索性课程做为培养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启发我们应该能够突破教学中主要科目的局限,将自己的目光能够转移到学生的能力和潜能的开发中,为学生学术素养提升搭建丰富多彩的平台,让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成为可能。尤其是对拔尖人才更关注他们的完整的人格和科学素养和能力的提升,突破局限的知识看学生。一个人有了突出的学习能力,知识的缺陷可以弥补,而仅有知识缺乏能力的学生的成才则显得困难。他们秉承较高的升学率的只是注重学生学术素养提升的客观结果,而不应成为学校追求的核心价值的理念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他们这样的教育方式在我国是较难的,但也应该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2)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人大附中将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建立在超常教育的基础上,该校已经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超常教育绿色通道。在选拔和培养上,该校从只重视数学到多学科发展,从只偏重学生学习成绩到注重学生各种特长潜能,从只偏重智力因素到智力、非智力因素兼顾考虑、双重并举,从结果导向发展到过程性评价。为精英的成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北师大实验中学从2010年秋季开设高中“理科创新后背人才实验班(即简称为理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课程改革目标是通过提早培养学生如何选题、开题、搜索资料等科研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帮助这些有创新潜力的学生能顺利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北师大实验中学理科实验班在基本高中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加大了两类课程的开设力度。一是理工类课程,在借助北京市教委“翱翔计划”帮助学生提早进入大学实验室的同时,新建改建多学科高端实验室,拓宽加深竞赛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以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水平。二是增加人文类课程,钱学森说过做科学一定要有艺术修养,哲学属于方法论,艺术则能创新发明提供灵感。所以对科学精英的培养中他们也未忽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内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受到西方精英教育的很大影响,基本上以西方的模式为主,虽然也对以往的教育方式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更适合我国的拔尖人才培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更高效的将我们的精英人才培养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4、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调查等方式发现,现在我国的拔尖人才培养仍受应试教育的很大影响,发展艰难,发展阶段晚,很多国家从小学起就十分重视精英教育。研究表明,先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虽有突破,有了对学生的评价一促成起学业成就为目的的意识,但仍深陷传统的“泥潭”之中。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尽管大家都承认能力、潜质是更为重要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采用高分数来评价,对其它能力严重忽视。师资力量也很匮乏,教师的教学任务重,人数少,都制约着拔尖人才的发展。学校的教学模式也为死板,管理缺乏弹性,缺乏个性化,对学生潜力和兴趣培养方面也有待提高。而且经费保障及组织保障方面与其它国家相比也处于劣势。总体而言,我国精英阶层的培养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范围较小,甚至只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开展,大部分的拔尖创新人才未被发掘。在选拔方面我国仍处于对理科的偏爱之中,而且对偏、难的题目仍然偏爱,而没有真正注意到创新能力,成绩在衡量过程中权重过大。而且我国不敢太大的打破高考这道鸿沟,限制了学校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特长发展。我国缺乏更多的精英教师,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有时候也会显得力不从心,尤其在西部偏远地区,与大学的交流机会也很少,缺乏高效长远的合作机制,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匮乏,严重影响天才学生的成长。(2)对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从政府方面,我们国家应该出台政策为精英教育保驾护航,逐渐树立“公平教育是每一个受教育者受到适性的教育”的观点,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提供充足的专项培养经费,完善组织上的保障,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小组,建立多元化且多标准的选拔机制,做好各个阶段的人才选拔衔接,提供一个宽松和开发的教育环境,促进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和各级学校的合作,让不同的英才都得到自己适合的发展。对学校该放手,真正实现学校自治。还要大力培养创新性教师和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家庭会对学生产生难以改变的重要影响,精英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积极联系家庭,将一些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不应该让家庭限制了天才学生的成长。学校方面,应该敢于创新,不拘一格的选拔资赋优异的学生,真正打破分数至上的所谓民主与公平;课程的多元化和层次化;管理体制应该多样灵活,对有能力的学生敢于打破常规,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潜力;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创新氛围、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的建设,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学术素养和自身素质。最后,希望能够通过政府、学校的努力,也改变中国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不在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容许他们自由探索自我和世界。形成一种在学习中激发、保护和维持他们对你某事物或领域的热情的一个自由、宽松、重视他们的天赋和动机、允许其质疑的学习环境。让中国形成人才济济,“大师”辈出的局面,让“钱学森之问”不在成为我们的遗憾。参考文献[1]郑朝卿.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成果与经验[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陈晚.用创造力成就孩子的一生 亲历美国中小学精英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3]林果涛.漫谈基础教育下的精英教育[J].语数外学习,2013(9):111.[4]邵东生.示范性高中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8):15-19[5]段会东 莫丽娟.美国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3(7):75-77[6]耿超 楮宏启.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方式的转变[J].创新人才教育,2015(13):22-24.[7]张真.美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校长治校,2012(1):4—5[8]刘彭之.关于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中小学校长,2013(2):10—13[9]范魁元褚宏启.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关键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1(9):1—4[10]王晶莹张景斌.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课程设置的案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8):21—22[11]高海沈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研究[J].科技文化,2012(1):31—32[12]陈剑.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4[13]汤小婷.英国公学精英人才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本文档为【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来生缘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11-25
浏览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