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二、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举报
开通vip

二、常用文言虚词阐释二、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之 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 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二、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二、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之 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 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 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3)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之:指代“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的话”,充当 “有”的宾语。)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之:指代冯谖,充当“见”的宾语) 5)公赐之食,食舍肉。(《郑伯克段于鄢》之:指代颍考叔,充当“赐”的近宾语。) (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 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大概说 的就是这吧。) 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 连词(结构助词) 1(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 可译为“的”。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 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2(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 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 “„„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 充当全句的主语。)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马伶传》李伶之为严相国:李伶扮演的严相国。充当句中主 语。) (3)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尔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 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已亮。充当“知” 的宾语。) (5)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李 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6)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张中丞 传后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在全句中充当状语。) 1 (7)此吾之所为师也。(《马伶传》吾之所为: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语。) 动词 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其 (一) 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助词“之”的 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魏晋以后,“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 大,也可用作主语。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 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 的”)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 “这”。)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张中丞传后叙》其: 指代当地百姓,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5)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马伶传》其:指代马伶,可译为“他”,充当句中 主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其”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作为指示代词,可用作特 指、远指、近指;指代人物时,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这都需要根 据上下文确定。例如: (1)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报刘一丈书》其:此为作者自指,可译为“我”) (2)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答李翊书》其:指李生,这里 可译为“你”) (二) 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种语气。 1(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也许”、“可能”等。例如: (1)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书》)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2(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 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 3(表反问语气。可译作“岂”、“难道”、“哪里”等。例如: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答李翊书》)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4(强调语气,可译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三) 连词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或“„„还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答李翊书》) 者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 2 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 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 “„„此人”、“„„这个人”、“„„的情况”等。例如: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充当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况)”等。例如: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4)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间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也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4)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将军列传》) (5)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 此外,“者”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此时可译为“„„的原因”等。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若是者何也,(《谏逐客书》)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所 代词 “所”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与 “者”不同的是:(1)“所”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而不是其后;(2)“所”的后面只能接动 词,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因此,如果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等与“所”字组合,它们自身一般 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3)“所”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是因为此时的“所” 3 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因此,“所”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而“者”字结构 则是说明发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如“所见”指看到的东西;“见者”则指看东西的主 体),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决不可混为一谈。例如: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五代史伶官传序》)――所归:归处。 (2)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所希冀:企盼的内容。 (3)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庄子?秋水》)―― 所连:指禅让的君位;所争:争夺的政权;所忧、所劳:指为此而忧虑、操劳的国事。 (4)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所能上报:指能够回报的恩德。 (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所如:去往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些由“所”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 1(“所„„者” 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所”字结构,而不等同于“者”结构,亦即说明受动作行为 支配的对象,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例如: (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逐客书》)――所重 者:看重的东西;所轻者:轻视的东西。 (2)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所为者与所期者:指文章的写 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 (3)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冯谖客孟尝君》)――所寡有者:缺少的东西。 (4)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张中丞传后叙》)――所欲忠者:愿意效忠的对象。 所以 “所以”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主要有: 意义比较具体,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工具、方法等,可译为“用来„„ 的„„”、“凭它来„„的”等。如: A(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谏逐客书》) B(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C(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答李翊书》)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E(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知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意义比较抽象,用以引出某种结果的原因,可译为“导致„„„的原因”、“这就是„„的 原因”。如: A(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五代史伶官传序》) 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指代缘由、原因的名词性结构,做动词宾语。如: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约数词 此时接续在数量词后,表示大约的数量范畴。可译为“左右”、“前后”等。例如: 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李将军列传》) 诸 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于”古音同“乎”)。 “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 4 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 (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4)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 “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 “众”等。例如: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 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 焉 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介绍关 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例如: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国也》) (2)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 指示代词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等。例如: (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 (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护百姓。 疑问代词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3)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 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例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 (1)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2)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 (3)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 则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主要有: 表示顺承接继关系,可酌情译为“就”、“于是”、“那么”等。例如: (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4)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刘一丈书》) 5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酌情译为“却”、“反倒”、“然而”、“但是”等。例如: (1)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2)今取人则不然。(《谏逐客书》)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4)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 力》) (5)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等。例如: (1)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矣。(《国语?晋语九》) (2)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3)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傅子?附录》) 而 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 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 表示顺承接续关系: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 译。例如: (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 公入而赋„„姜出而赋„„(《郑伯克段于鄢》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论毅力》) (2)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 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1)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 6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于(於) 介词。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 译。例如: (1)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3)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4) 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例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 逐客书》)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伯克段于鄢》) (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 ( (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 (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 “与„„比起来”等。例如: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4)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 习效仿。 以 (一) 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 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7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 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 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 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带领、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 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二)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三)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 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8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四)动词 “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由“以”构成的几种常见结构 1(“以”字结构用作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 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 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 那里种上桑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 孝悌的道理。 (3)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 知识告诉你。 (4)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用绳 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 (6)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则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责 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时间太长为理由批评我。 (7)而贼语以国亡主灭。(《张中丞传后叙》)――语以国亡主灭:告诉(他们)国家已亡、 君王已死。 (8)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张中丞传后叙》)――责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为 理由指责张巡、许远。 3(省略了的介宾形式 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如“之”、“是”之类),而且所指代的 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阅读和理解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较远,翻译时就应当把这个代词宾 语补出。例如: (1)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请以遗之:请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给 她。 (2)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手下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 (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以何市而反:用收债的钱买什么回来, (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百姓因为变法而富足,国家因为变法而强大。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陈情表》)――无以至今日:不 能靠祖母活到今天;无以终馀年:不能靠我度过残年。 (6)欲将以有为也。(《张中丞传后叙》)――打算留着这条命有所作为。 二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译时可直接将它作为 “以”的宾语对待。这种情况也可看作是“以”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的形式。例如: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大 同》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谏逐客书》)――用驱逐客卿的方式帮助敌国,用减少人 才的行为使仇人获利。 9 3(“以为” “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有两种意义: 一是复合动词,表示“认为”、“觉得”的意思,这较为常见。例如: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冯谖客孟尝君》)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答司马谏议书》) 二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两个词。理解和翻译 时必须把“以”的宾语补出,才不致产生误解。例如: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以为东蒙主:让他(指颛臾君)东蒙山祭祀 的主祭人。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之以为博。(《庄子?秋水》)――以为名:以此博取高洁的美名; 以为博:以此换取博学的赞誉。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冯谖客孟尝君》)――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资财。 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写下他的事迹,以此作为官员的戒鉴。 且 副词 作为副词,“且”可以表示情态、程度、时间等,可译为“尚且”“姑且”、“暂且”、 “而且”、“况且”等,这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近似,不难理解。另有两种用法是现代汉语所不具 备的,应注意掌握。 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这一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快要”、“就 要”、“将要”等。例如: (1)坐,且将戮。(《张中丞传后叙》) 2)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 ( (3)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李将军列传》)――且尽:将要完结。下同。 (1)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李将军列传》) (2)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张中丞传后叙》) (3)及其无救而且穷也„„虽欲去,必不达。(《张中丞传后叙》)――且穷:指将要无计 可施。 2(置于数量词之前,表示接近这个数目,可译为“大约”、“接近”、“快到”等。例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张中丞传后叙》)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马伶传》) 连词 1(连结前后两项,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还是„„”等。例如: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是且非:对还是错。)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李将军列传》) 2(连结前后两项,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等。 例如: 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 乃 副词 作为副词,“乃”可以表示多种接续关系或情态,有时用法近于连词。 表示顺承接续关系,可译为“于是”、“就”等。例如: 今尔出于崖 ,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庄子?秋水》)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李将军列传》)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反而”、“竟然”等。例如: 10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2)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3)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李将军列传》) 表示对某人、某事的确认,可译为“这”、“这就是”等。例如: (1)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 (2)因烧其卷,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客孟尝君》) (3)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李将军列传》) 表示对结果的强调,可译为“才”、“这才”等。例如: (1)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答李翊书》) (2)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李将军列传》) (3)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李将军列传》) (4)良久,乃许之。(《李将军列传》) 5(表示递进,常与“至”等合用,或译为“以至”、“以至于”。例如: (1)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论毅力》) 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通常只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1
本文档为【二、常用文言虚词阐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6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