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2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2.2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举报
开通vip

2.2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2.2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 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 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1.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教学方法】讲述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地图册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讲解)湿地——我们人类繁衍生息住之地,是那么的充满诗意。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头条写的是湿...

2.2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2.2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 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 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1.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教学方法】讲述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地图册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讲解)湿地——我们人类繁衍生息住之地,是那么的充满诗意。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头条写的是湿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写湿地的。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然而我们的“地球之肾”却一天天出现了病变,我们要挽救它,在开发湿地的同时也要保护湿地。 (板书)§2.2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授新〗 (自学)学生阅读P41,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湿地? 2. 湿地有哪些种类? 3. 湿地的特点? (板书)一、湿地概述                (一)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二)分类:根据成因 1、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2、人工湿地:水库、池塘、水稻田等。 (三)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承转)湿地的种类有这么多,那它的分布也是相当的广泛。 (板书)(四)分布 (读图)P41图2-7《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问题)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 (回答)1、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3、种类多样: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 (承转)我国湿地分布这么广泛,那湿地到底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 (讲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 (板书)二、湿地价值 (阅读)P42《洞庭湖湿地的价值》 (问题)洞庭湖存在哪些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回答)生态价值: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 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 (问题)“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回答)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一年多熟。 ②地形: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水源:水网密布,水源充足,水域广阔,适于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 ④交通:水运便利。 ⑤历史:种植(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活动)P43活动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回答)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因失去食物,生存面临威胁。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回答)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植物、鸟类、水生动物等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回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湿地附近地区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并减小气温日较差,所以说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 (板书) (一)“地球之肾”:净化水中污染物 (二)“资源的宝库”:生产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 (三)“生命的摇篮”: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天然空调机”: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五)“天然水库”: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六)“鸟类的乐园”: 鸟类栖息地 (七)航运、灌溉、发电、防洪、养殖功能 (八)科研价值 (承转)湿地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的重要,但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湿地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我们的“肾”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板书)三、湿地问题 (阅读)课本P43:《萎缩的洞庭湖》 (读图)图册P22《不同时期的洞庭湖范围》 (问题)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答)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活动)P43活动 2、洞庭湖区人民为什么要围湖造田?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回答)(1)原因: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2)有利影响: 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3)不利影响: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3、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我国当前耕地短缺,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回答)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当作耕地后备资源来开垦,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但如果大面积开垦湿地,会恶化生态环境,并造成经济损失,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所以应该禁止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4、读图 2-10掠夺性捕鱼 、 2-11捕杀珍惜鸟类 ,说出其含义,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回答)2—10:过度捕捞,造成鱼类资源的枯竭。 2—11;捕杀珍稀动物,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措施:应当采取休渔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5、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湿地生态问题有哪些?湿地是如何被破坏的? (回答)问题:数量减少,面积萎缩,水质污染,质量下降 ;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衰退,御灾能力下降,生态效益减弱。 原因:对滩涂、湖泊围垦;对水生动植物过度捕捞;任意排放污染物。 (板书) (一)问题:数量减少,面积萎缩,水质污染,质量下降 ;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衰退,御灾能力下降,生态效益减弱。 (二)成因 1、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沉积物淤积。 2、人为原因: (1)上游乱砍滥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砍伐灌木、围垦湿地。 (2)水利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建设不当;城镇、交通、工矿建设占用湿地。 (3)过度捕捞猎杀,外来物种入侵。 (3)大量排放污染物。 思考5:哪些措施让洞庭湖变大了? 读图说说其中含义,并根据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承转)湿地的价值很大,但是随着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本文档为【2.2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