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伤寒论_理论研究百年述评_选载_

_伤寒论_理论研究百年述评_选载_

举报
开通vip

_伤寒论_理论研究百年述评_选载_ 19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古代中医文献中的修辞现象奥妙无穷,即便是专门从事语言研究的 人也未必能一下子弄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细心琢磨,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谛。这对于整个古汉语 修辞学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启示。 四、关于医学掌故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原本是在医学上形成的成语典故, 在其流传的过程中,随之超越医学的范围而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最终成为含义广泛的全社会通 用语。如“不可救药”,如今已基本失去了用药治病的本义,变为对道德败坏的人无法挽救的 常用语。其它如“以毒攻毒”、“无病呻...

_伤寒论_理论研究百年述评_选载_
19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古代中医文献中的修辞现象奥妙无穷,即便是专门从事语言研究的 人也未必能一下子弄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细心琢磨,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谛。这对于整个古汉语 修辞学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启示。 四、关于医学掌故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原本是在医学上形成的成语典故, 在其流传的过程中,随之超越医学的范围而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最终成为含义广泛的全社会通 用语。如“不可救药”,如今已基本失去了用药治病的本义,变为对道德败坏的人无法挽救的 常用语。其它如“以毒攻毒”、“无病呻吟”、“如法炮制”,“讳疾忌医”、“起死回生”、“不寒而 粟”、“丧心病狂”、“病入膏肓”、“痛心疾首”等等,均如此。 千百年来,医学与人类的生命、生存、生活休戚相关。上至君王权贵,下到庶民百姓,在 漫长的一生中,谁能不同医学打交道呢?因此,由医学上产生的成语典故自然能被广大人民所 接受,而最终成为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这一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在古代医学文献(含非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的医学文献)中,保存了许多有关医家和医药的掌故。 这些掌故,发人深思,启迪智慧,且诙谐幽默,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颇有教育意义。同时 对学习古汉语,提高阅读古医籍的能力,也大有帮助。而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当今介绍甚少, 尚无一部系统的专著。多年来,笔者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曾留心搜集了不少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深感其中 蕴蓄着祖国语言的极其丰富的宝藏。于是决心认真清理一下医林中流传已久的掌故,并为之正 名;同时总结归纳古籍中有关医学的若干掌故资料,提炼出新的成语典故,使之规范化,以便 流传使用。在此基础上,编写一部《医林掌故》,以填补这项空白,进而丰富祖国的语言宝库。 以上所言,仅是个人浅见,请同道教正。 2007 年 5 月于河南中医学院金水桥畔问学斋 《伤寒论》理论研究百年述评(选载)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北京 100029) 摘要:张仲景的《伤寒论》,一直是历代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和热点之一。近百年来,公开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在 3 万篇左右,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 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作者长期致力于仲景学说的研究,曾 相继撰写过大量的研究性论文,并主编、出版了《张仲景研究集成》、《张仲景研究文献索引》 20 等颇具影响的专著。《<伤寒论>理论研究百年述评》是一篇长达数万言的新作,由于篇幅太大, 仅能选取其中的一节奉献给读者,藉此再现国内外学者对《伤寒论》研究盛况之一隅。 关键词:伤寒论 研究 述评 张仲景的《伤寒论》,一直是历代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和热点之一。近百年来,公开发表 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在 3 万篇左右,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 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其中临床应用部分的论文数量最多,约 占论文总数的 1/2 左右。限于篇幅,本文仅就近百年来中医界学者对临床应用之外相关理论 问题研究的情况进行简要的评述,少量涉及应用内容的,亦属与理论相关的范围。不知如此想 法,能否达到窥视仲景学说继承发展全貌一斑的目的。 为叙述方便,笔者把要表述的内容分成对张仲景生平事迹的考证和研究、对《伤寒论》文 献理论的研究和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研究等若干个专题,按 1949 年之前、1950~1966 年、 1967~1990 年和 1991 年至今四个时期进行归纳,以期使读者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眉目。 1949 年之前 这一阶段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主要为民国时期国内学者对 《伤寒论》研究的状况。这一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国内先后出现过 各种医学报刊 500 多种,绝大部分都不同程度的刊载有对《伤寒论》的研究性文章,有的甚至 是杂志的主题。南方及东南地区对《伤寒论》的研究工作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地位,广东的《中 医杂志》、《杏林一谔》,上海的《神州医药学报》、《医界春秋》,浙江的《绍兴医药学报》,江 苏的《苏州国医》,湖南的《湖南医专期刊》等都把对《伤寒论》的研究文章列为主要版面。 它如天津的《国医正言》、北京的《国医砥柱》、山西的《山西医学杂志》等,也都刊登过在全 国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性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医药专门学校出版的《杏林医学月报》和 1936 年春季创刊的《国医文献》杂志,前者连续出版了 8年半时间,共 101 期,其中有关《伤寒论》 研究的文章是从没有间断过的,陈应期、陈渔洲、陈芝高、张确余、何奎垣、刘琴仙等一批岭 南伤寒学家脱颖而出。后者的第一卷第一期即为《张仲景特辑》,收录了陆九芝、章太炎、黄 竹斋、曹炳章、恽铁樵、周学海、秦伯未、曹颖甫、陈存仁等学者撰写的精华之作,其学术价 值是弥足珍贵的。 一、对张仲景生平事迹的考证和研究 围绕对张仲景生平事迹的考证和研究的主题,这一时期的文章包括对张仲景的一般性介 绍、对张仲景生卒年代的考证、对张仲景故里的考证、对张仲景墓祠的考证等,如郭象升的《张 仲景姓名事迹考》(《山西医学杂志》1926,(29):23)、邹趾痕的《医圣曙光》(《医界春秋》 1932,(68:23))、陈摩的《张仲景先生之墓祠》(《光华医药杂志》1934,(7):16)、洪贯之 的《张仲景郡望生卒的推测》(《中西医药》1935,(3):252)、章太炎的《张仲景事状考》(《中 21 医新生命》1935,(10):22)、徐衡之的《中国文化史上之张仲景》(《中医新生命》1935,(10): 29 )、秦伯未的《张仲景之伟大贡献》(《国医文献》1936,(1):93)、凌学涵的《莫忘仲景之 伟大贡献》(《吴兴医药月刊》1937,(10):27)、陈无咎的《仲景非张羡辨》(《国医导报》1941, (4):42)等。 值得注意的是,期间部分医家已多次提出重修张仲景纪念地、寻求仲景遗书和举行祭祀张 仲景活动的倡议,从黄谦 1934 年发表在《医界春秋》第 94 期上的《黄谦、周柳亭等联合首都 医药界同仁募捐重修南阳医圣祠呈请中国文史馆备案文》、《重修南阳医圣祠董事会章程》、黄 竹斋《宁波访求仲景遗书记》(《医界春秋》1932,(96):19)和黄谦《谒南阳医圣张仲景祠记》 (《光华医药杂志》1934,(8):28)等文章可知,它说明对张仲景的研究在当时已引起医学界 的重视。 上述文章的作者中,大多是当时中医药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有不少还是当时中医的领 军人物。 二、对《伤寒论》文献理论的研究 对《伤寒论》文献理论的研究,始终是《伤寒论》研究工作的重点,其内容包括对《伤寒 论》的版本研究、文字学研究、核心思想的研究等。 1、版本研究 是传统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滥觞,在这一时期是相当活跃的。如 1928 年第 30 期《医 界春秋》刊载济民的《<伤寒论>亟应鉴定的几点》、1934 年第 1期《中国出版月报》刊载曹炳 章的《中国历代伤寒书沿革略史》、1934 年第 21 期《医药卫生月刊》刊载张志诚的《论王叔 和伤寒叙例》,1935 年第 2 期《中西医药》刊载周莎的《历代研究伤寒文献的统计》, 1935 年第 10 期《中医新生命》刊载顾惕生的《<伤寒论>考》,1935 年第 104 期《医界春秋》刊载 陈无咎的《从中国医学界限说到<伤寒论>真伪》,1936 年第 1期《国医文献》刊载邓本仁的《论 何刊<古本伤寒杂病论>之真伪》,1937 年第 2 期《中华医药》刊载陈震异的《介绍<康平本伤 寒论<》等。 2、文字研究 这类文章虽然数量不多,但毕竟显现出了使用文字学方法研究《伤寒论》 的苗头。如《吴兴医药月刊》1937 年第 6 期开始连载的宋鞠舫的《<伤寒卒病论>简注》,《制 言半月刊》1937 年第 37 期发表的孙世扬的《<伤寒论>字诂》,《复兴中医》1941 年第 3期发表 的周歧隐的《<伤寒论>原文之订正》等。 3、全文注释 是这一时期内《伤寒论》文献研究表现出的重点,大多都是以连载的形式 出现的(本文以第一次刊载的杂志为例,下同),影响较大的如熊鸣旭的《<伤寒论>之新注释》 (《中西医学报》1914,(9):1)、朱阜山的《<伤寒论>纲要》(《医药学报》1930,(2):7)、 魏时庵的《伤寒新解》(《长沙市国医公会月刊》;1930,(10):15)、孙师韩的《伤寒论》(《铁 樵医学月刊》1934,(10):10)、郑霨显的《伤寒新解》(《现代中医杂志》1937,(2):30)、 谭次仲的《<伤寒论>讲义》(《国医砥柱月刊》;1937,(5):27)、张方舆的《<伤寒论>新解》 22 (《国医砥柱月刊》1937,(17):20)、程迪仁的《<伤寒论>探髓》(《国医导报》;1940,(4): 8)、徐柏英的《伤寒论试释》(《中国医学》1941,(2):15)、杨医亚的《<伤寒论>新解》(《国 医砥柱月刊》;1941,(24):21)、沈伯超的《伤寒入微》(《平民医药周报》1945,(49):4)、 张公让的《康平本伤寒论》(《华西医药杂志》1946,(7):4)、吴瑞甫的《伤寒纲要讲义》(《医 碎》;1948;(下):287)等,不少学者都用一个“新”字来体现自己的新意。 除全文注释外,也有不少对伤寒六经逐条注释的文章,主要作者如李耀常、冯瑞鎏、陈惠 言、梁湘岩、何梦瑶、邓鹤芝、张山雷、杨鸣皋、周子荣、陈惟清、陈渔洲、陈芝高、邓侣农、 恽铁樵、曹尹甫、吴玉纯、邢锡波等,主要作品见于《广东中医杂志》、《广东光汉医学月刊》、 《广东医药旬刊》、《杏林医学月报》、《医界春秋》、《克明医刊》、《国医文献》、《新中医刊》、 《绍兴医药月刊》等。 4、综合研究 是本期内对《伤寒论》研究非常活跃的领域,影响较大的如程迪仁的《读 <伤寒论>的研究》(《医界春秋》1928,(29):13)、曾慎斋的《伤寒正名》(《医林一谔》1931, (7):19)、倪梦若的《读伤寒札记》(《国医学报》1932,(1):10)、周歧隐的《伤寒汲古序 及其举例》(《医药卫生月刊》1933,(10):16)、路登云的《伤寒漫谈》(《现代医药》1935, (8):5)、周学海的《读<伤寒论>杂记》(《国医文献》1936,(1):99)、恽铁樵的《<伤寒论> 六经》(《国医文献》1936,(1):134)、杨守仁的《伤寒刍言》(《国医导报》1940,(1):16)、 时逸人的《我也谈<伤寒论>》(《复兴中医》1941,(6):9)、姜春华的《<伤寒论>新论》(《广 东医药旬刊》1943,(1):19)、祝味菊的《伤寒质难》(《济世日报·医药卫生专刊》1947,(创 刊号):16)、梁世绍的《仲景医学新义撮要》(《大汉医药》1949,(创刊号):3)等。 其中,对《伤寒论》方证研究文章的分量颇大,并且多是连续性刊载的。如《杏林医学月 报》,自 1931 年 29 期至 1934 年的第 60 期,共刊登张确余的《伤寒方证对参》21次之多。其 余各刊零星刊登的这类文章几乎每期都有,恕不一一赘述。 三、对《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的研究 这一时期,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研究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研究者众,名家辈出,章 太炎、张山雷、吴玉纯、陈惠言、蔡陆仙、张锡纯、张赞臣、陈伯坛、梁湘岩、宋鞠舫、叶橘 泉、曹颖甫、李健颐、黄子信、温碧泉、时逸人、刘亚农、杨淑澄、潘澄濂、程门雪、章次公、 余无言、任应秋、刘明、金寿山、姜春华、史沛棠、章真如、陆渊雷、张镜秋等都有大批文章 问世。二是医学期刊多,不少地区都有自己的学术阵地,仅以地名命名的杂志就有《广东中医 杂志》、《广东光汉医药月刊》、《广东医药旬刊》、《浙江医药月刊》、《绍兴医药月报》、《嘉定中 医周刊》、《苏州国医杂志》、《南汇医学月报》、《吴兴医药月刊》、《吴县医学杂志》、《湖南医专 期刊》、《长沙市国医公会月刊》、《广西省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华西医药杂志》、《台湾国 医药报》等,同时有大批新的杂志创刊或复刊,如 1930 年创刊的《中国药报》、1931 年创刊 的《杏林一谔》、1933 年创刊的《国医评论》、1934 年创刊的《中医新生命》和《苏州国医杂 23 志》、1935 年创刊的《广西省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1936 年创刊的《吴兴医药》、1937 年 创刊的《国医砥柱月刊》、1945 年创刊的《现代医药杂志》、1947 年创刊的《中华医学杂志》 和复刊的《医药之声》等。三是学术空气活跃,研究领域宽广,研究内容丰富。除突出理法方 药的主线外,还表现出比较和鉴别研究的特点。除国内学者的文章外,还有国外学者的论文和 国内学者介绍国外研究情况的译文。 有关《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的研究 (1)理的概念非常广泛,大体涉及生理、病理、机理、原理、道理等各个方面,研究性 文章既有总体概观性的,也有局部分述性的。重要论文如章太炎的《论厥阴病》(《绍兴医药月 报》1924;(10):6)、何宗岳的《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论》(《中医杂志(广东)》1927;(4): 92)、马小白的《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论》(《中医杂志(广东)》1927;(5):107)、致逸的 《伤寒六经病机传变概论》(《医界春秋》1927;(14):12)、张锡纯的《<伤寒论>以六经分篇 未言手经及足经,后世论温病言入手经不入足经且温病不宜发汗义》(《医界春秋》1927;(18): 4)、丁郁文的《热深厥深、热微厥微之原理》(《医界春秋》1928;(19):10)、张赞臣的《厥 阴经病变论治》(《医界春秋》1928;(30):5)、朱阜山的《伤寒主犯小肠赤痢主犯大肠之理由》 (《杏林医学月报》1929;(1):25)、陈伯坛的《证象阳旦解》(《杏林医学月报》1929;(1): 27)、曹颖甫的《伤寒一日二日为一候二候解》(《医界春秋》1929;(33):5)、李健颐的《诸 病皆由于伤寒之原理》(《医界春秋》1929;(42):8)、周歧隐的《伤寒六经分论》(《长沙市国 医公会医刊》1930;(6):10)、杨晓东的《中风伤寒与桂枝麻黄之概论》(《广东光汉医药月刊》 1931;(9):5)、林名章的《辨<伤寒论>之中风》(《国医杂志》1932;(4):21)、严祖庇的《伤 寒与六经》(《克明医刊》1933;(4):10)、时逸人的《六经与营卫气血》(《医药卫生月刊》1934; (18):4)、陈詠鹤的《伤寒坏病概论》(《杏林医学月报》1935;(71):21)、史志昌的《何者 小柴胡汤之主证》(《吴兴医药》1936;(创刊号):24)、陈半痴的《伤寒温病平议》(《明日医 药》1937;(6):459)、潘澄濂的《伤寒六经新研究》(《明日医药》1937;(6):481)、张玉珍 的《少阳腑证之研究》(《文医半月刊》1937;(6):5)、金绍岐的《<伤寒论>淋家禁汗之研讨》 (《中国医药》1938;(1):23)、程门雪的《伤寒用下与肠出血之研究》(《中医疗养专刊》1939; (2):6)、余无言的《<伤寒论>六经提纲新解》(《国医导报》1940;(6):3)、任应秋的《尿— —仲景病理学案之一》(《广东医药旬刊》1943;(7):28)、姜春华的《<伤寒论>之病的问题》 (《中华医学杂志》1947;(创刊号):7)、闵挽澜的《不整脉与炙甘草汤》(《中国医药研究月 报》1947;(12):122)、谢颂彭的《伤寒六经提纲新说》(《医粹》1948;(上):111)、张明仲 的《伤寒桂枝二越婢一汤症》(《汉兴校刊》1949;(1):20)等,其中不乏名家、大家之作。 (2)法的研究多有建树,内容涉及诊法、治法、药法、用法等。如章太炎的《霍乱论治》 (《医界春秋》1927;(14):13)、张赞臣的《伤寒哕吐论治》(《医界春秋》1928;(25):6)、 张锡纯的《详论咽喉证治法》(《医界春秋》1929;(32):32)、黄子信的《伤寒方法表解》(《长 24 沙市国医公会月刊》1929;(2):22)、李健颐的《阴阳易病之原因及治疗》(《医界春秋》1931; (66):4)、邓鹤芝的《论大青龙汤之证治》(《广东光汉医药月刊》1931;(10):7)、李荣的《服 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之治法》(《现代医药》1934;(3):19)、覃益明的《治太阳病的要诀》(《医界春秋》1935;(98): 11)、陈明钦的《论桂枝人参汤与葛根芩连汤之证治》(《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1936; (3):30)、黄仲贤的《五泻心汤证之检讨及用法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国医砥柱月刊》1937;(创刊号): 40)、张亦凡的《伤寒方煎法服法谈》(《医药之声》1937;(2):6)、刘亚农的《伤寒越传直趋 太厥阴治案》(《国医砥柱月刊》1938;(11):30)、陆奎生的《伤寒发汗与衄血在治疗上之检 讨》(《新中医刊》1939;(8):15)、徐经郛的《中风以续命汤为主方,但世医往往弃之不用特 申说以辨护之》(《复兴中医》1940;(3):48)、施纪云的《桂枝相似证之研究》(《国医砥柱月 刊》1942;(26):33)、张平权的《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证未误治前 之治法》(《现代医药杂志》1946;(11):13)、黄熊飞的《葛根芩连汤及泻心五汤治下利用法 标准》(《国医砥柱月刊》1948;(71):8)、曾志远的《柴胡汤证治之通变法》(《医粹》1948; (上):114)等。 (3)方的研究文章颇多,几乎涉及《伤寒论》所有常用的方剂。从分类上讲,有单方研 究的,有合方研究的,也有类方研究的;从内容上看,有考释方源的,有解释方义的,有阐发 机理的,有侧重应用的等。如吴玉纯的《少阴病四逆散方通解》(《绍兴医药月报》1925;(1): 65)、史久华的《三承气汤解》(《绍兴医药月报》1925;(12):15)、陈惠言的《伤寒承气汤、 麻仁丸论》(《中医杂志(广东)》1926;(1):24)、沈仲圭的《论小建中汤与桂枝汤药类用殊之 理》(《医界春秋》1928;(19):10)、张赞臣的《四逆汤、四逆散、当归四逆汤三方合论》(《医 界春秋》1929;(32):4)、温碧泉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之研究》(《医界春秋》1930;(44): 8)、沈德修的《黄连汤方解》(《国医杂志》1931;(1):9)、冯绍蘧的《<伤寒论>四逆散之研 究》(《国医杂志》1931;(2):25)、钱公玄的《桂枝汤方义》(《医界春秋》1931;(65):18)、 林葆予的《论小建中汤》(《国医学报》1932;(1):13)、严祖庇的《小柴胡汤之研究》(《克明 医刊》1933;(4):13)、余鸿仁的《炙甘草汤方解》(《国医杂志》1933;(6):29)、陆渊雷的 《调胃承气汤之新解释》(《医林一谔》1934;(1):8)、梅退安的《麻杏石甘汤之效用》(《医 林一谔》1934;(2):22)、周自强的《栀子豉汤之真理》(《苏州国医杂志》1934;(2):30)、 朱彩霞的《白虎汤之科学观》(《苏州国医杂志》1934;(3):44)、华志诚的《大、小陷胸汤合 论》(《苏州国医杂志》1934;(3):46)、谢子长的《桂枝二越婢汤一汤证论》(《广西省立梧州 区医药研究所汇刊》1935;(创刊号):26)、谭锡奎的《桂枝汤简易的见解》(《广西省立梧州 区医药研究所汇刊》1935;(创刊号):27)、陈渔洲的《杏石甘汤解》(《杏林医学月报》1935; (77):16)、陆以梧的《炙甘草汤诠释》(《吴兴医药》1936;(4):28)、倪强的《大承气汤与 白虎汤合论》(《苏州国医杂志》1936;(9):32)、陆清源的《麻黄升麻汤》(《文医半月刊》1937; 25 (1):6)、袁镜涛的《五泻心汤解》(《国医砥柱月刊》1937;(3):8)、凌煦之的《四逆汤及其 连类剂之研究》(《吴兴医药月刊》1937;(9):21)、陈玉祥的《国医方剂之研究:栀子豉汤》 (《国医砥柱月刊》1938;(10):20)、薛寒鸥的《汉方新考:解热剂桂枝汤》(《中国医药》1939; (2):7)、金绍岐的《五苓散与猪苓汤之分析》(《中国医药》1939;(7):16)、曹赫民的《桃 核承气汤之伸义》(《复兴中医》1940;(2):12)、邵近仁的《<伤寒论>中五泻心汤之功用》(《复 兴中医》1940;(3):46)、陆渊雷的《桂枝汤新解》(《国医导报》1940;(5):13)、单培根的 《茯苓甘草汤新释》(《复兴中医》1941;(3):35)、施纪云的《桂枝相似证之研究》(《国医砥 柱月刊》1942;(26):33)、刘明的《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现代医药杂志》1945;(3): 26)、吴琢之的《试解竹叶石膏汤》(《台湾国医药报》1946;(112):19)、黄毓琦的《论麻黄 汤》(《嘉兴中医周刊》1947;(1):46)、张永霖的《论苓桂术甘汤》(《中华医学杂志》1947; (3):10)、黄从周的《小柴胡汤之剖析》(《中国医药研究月报》1947;(3):40)、李重人的《方 剂研究:小青龙汤》(《华西医药杂志》1947;(11):33)、张平权的《漫谈四逆散》(《现代医 药杂志》1947;(25):15)、田修德的《大青龙汤证病原药理之研究》(《医铎季刊》1948;(2): 19)、张廷栋的《关于桂枝加葛根汤证之研讨》(《中国医药研究月报》1948;(10):75)、张明 仲的《伤寒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汉兴校刊》1949;(1):20)等。 (4)药的研究也相当活跃,内容涉及药物的本来作用、延伸作用、传统用法、特定用法、 现代研究等。如吴與可的《桂枝或言解肌,或言发汗,试释其理》(《中医杂志(广东)》1928; (6):58)、赵倚江的《麻黄的讨论》(《中医杂志 (广东)》1930;(29):11)、江惠民的《麻黄 发汗的讨论》(《医界春秋》1930;(46):13)、杨晓东的《中风、伤寒与桂枝、麻黄之概论》 (《广东光汉医药月刊》1931;(9):5)、谢安之的《仲景用附子之研究》(《医界春秋》1931; (57):18)、沈警凡的《释白通加猪胆汁汤用胆汁之理由》(《国医评论》1933;(创刊号):118)、 叶古红的《人参的真面目》(《医界春秋》1933;(85):48)、常友通的《伤寒今释:桂枝作用 之探索》(《中医新生命》1934;(创刊号):33)、袁云端的《麻黄和石膏之医疗作用》(《苏州 国医杂志》1935;(7):90)、吴凝轩的《闲话桂枝》(《中医新生命》1935;(15):20)、宋鞠 舫的《由文蛤散与文蛤汤说到文蛤与五倍子》(《吴兴医药》1936;(创刊号):25)、王绍堂的 《桂枝功用谈》(《医铎月刊》1936;(6):1)、张亦凡的《黄连之功用》(《医药之声》1937; (2):18)、唐思义的《仲景对于桂枝之使用律》(《中国医药》1939;(1):9)、黄毓琦的《桂 枝不是发汗药》(《新中医刊》1939;(5):15)、章次公的《猪苓汤中之阿胶研究》(《新中医刊》 1939;(7):17)、培根的《论芍药之禁忌》(《国药新声》1941;(25):99)、陈芝高的《黄茋 之研究》(《国医砥柱月刊》1942;(25):29)、覃桂馨的《厚朴治效之研究》(《医药研究月刊》 1947;(5):11)、陈桐侯的《桂枝之研究》(《南汇医学月刊》1947;(5):6)、樊天徒的《国 药座谈:附子》(《济世日报医药卫生专刊》1947;(7):17)、江静波的《麻黄与桂枝》(《华西 医药杂志》1948;(4):36)等。 26 2、对《伤寒论》理论的比较与鉴别研究 运用比较和鉴别的方法说明事理,是后人对《伤寒论》研究的常用方法。从这一时期发表 的文章看,大体涉及以下的内容: (1)中西医两种认识的比较 如李健頤的《西医治伤寒无疗法议》(《医界春秋》1928; (23):3)、何佩瑜的《肠窒扶斯与伤寒》(《医界春秋》1934;(95):4)、陈伯涛的《中西医学 上之所称伤寒病证名虽同而实不同说》(《医界春秋》1935;(99):6)、吴衍升的《伤寒蓄血是 否肠出血》(《吴兴医药》1936;(2):28)、谢彬的《肠窒扶斯非伤寒病之我见》(《湖南医专期 刊》1936;(2):28)、刘亚农的《伤寒病与肠窒扶斯异同之研究》(《文医半月刊》1936;(6): 9)、王炳文的《伤寒中西论判》(《平民医药周报》1946;(69):2)、张禹九的《中西医病原治 法之检讨:伤寒证治之通俗化》(《吴兴医药》1947;(9):9)、章真如的《肠窒扶斯与“伤寒”》 (《华西医药杂志》1947;(11):14)、陆渊雷等的《伤寒、副型伤寒、流行感冒之旧说及国药 治方》(《医铎季刊》1948;(2):4)、冯风等的《中医伤寒论各证与西医伤寒论异同辩》(《汉 兴校刊》1949;(1):55)等。 (2)伤寒与相关病种的比较 如张赞臣的《论伤寒阳明证与温热阳明证之治法》(《医界 春秋》1928;(24):4)、宋鞠舫的《伤寒与温病》(《长沙市国医公会医刊》1930;(10):7)、 左友和的《肾着、肝着仲景每以温剂取效,东垣每以疏补收功孰是孰非论》(《中医杂志 (广东)》 1930;(30):8)、刘毅伯的《论伤寒与温病》(《广东光汉医药月刊》1931;(8):14)、吴汉仙 的《伤寒、温疫之研究》(《医林一谔》1931;(11):18)、钟云樵的《伤寒与温病其治法不可 乱说》(《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1935;(创刊号):13)、杨善等的《伤寒与温病》 (《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 1935;(2):34》)、黄一飞的《伤寒与温病之分别》(《方 便月刊》1936;(2):22)、陆均衡的《伤寒与温病之研究》(《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 1936;(3):16)、李建颐的《伤寒与温病之鉴别》(《国医砥柱月刊》1938;(11):35)、殷天 一的《伤寒与温病》(《复兴中医》1940;(2):41)、杨葆年的《伤寒与温病》(《复兴中医》1940; (3):64)、陆渊雷的《伤寒与温热》(《国医导报》1940;(6):15)、时逸人的《中医之伤寒与 温病》(《国医砥柱月刊》1946;(44):5)、翁恕的《中风、伤寒、湿温、温病、热病之初期鉴 别法》(《医药研究月刊》1947;(5):10)、刘金池的《麻桂汤与银翘散》(《国医砥柱月刊》1948; (68):18)、游杏南的《伤寒、温病初感治法何以不同说》(《医粹》1948;(上):120)等。 (3)伤寒六经之间的比较 其中有药的比较,如梁湘岩的《太阳病与阳明病中均用葛根 之意义》(《杏林医学月报》1929;(2):19)、江静波的《麻黄与桂枝》(《华西医药杂志》1948; (4):36)等;方的比较,如黄渭南的《六泻心之异同》(《国医杂志》1931;(1):10)、宋道 援的《<伤寒论>葛根芩连汤与麻杏甘石汤之鉴别》(《杏林医学月报》1931;(23):21)、钱双 保等的《试言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异同之点》(《铁樵医学月刊》1934;(6):17)、邢传清等的 《试言麻黄汤、桂枝汤应用异同之点》(《铁樵医学月刊》1934;(4):19)、梁振华的《小承气 27 汤与厚朴三物汤不同之点何在》(《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1936;(3):34)、吴介眉 的《论三承气汤之异同》(《起华医药杂志》1937;(3):7)、梁振华的《橘皮汤与吴茱萸汤不 同之点何在》(《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1937;(4):153)、陈半痴的《五种泻心汤 释义及其分别》(《文医半月刊》1937;(11):9)、金绍岐的《五苓散与猪苓汤之分析》(《中国 医药》1939;(7):16)等;证治的比较,如管桂芬的《辨热入血室与蓄血昏狂之异同》(《妇 女医学杂志》1929;(7):4)、刘琴仙的《论阳明、少阴三急下证之同异解》(《杏林医学月报》 1929;(10):38)、温碧泉的《<伤寒论>六经的广义与狭义》(《医界春秋》1930;(43):9)、 李健颐的《结胸与痞之鉴别》(《医界春秋》1930;(53):10)、杨晓东的《中风、伤寒与桂枝、 麻黄之概论》(《广东光汉医药月刊》1931;(9):5)、张祁的《论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温 州中医学社期刊》1935;(1);13)、刘声玉的《陷胸汤证与泻心汤证之区别》(《温州中医学社 期刊》1935;(1):26)、陈芝高的《苓桂术甘汤与大陷胸汤均有脉沉紧辨》(《杏林医学月报》 1936;(86):20)、朱我樵的《桂枝证自汗与解汗之分别》(《中医新生命》1937;(30):38) 等;治的比较,如曹仁山的《麻黄汤与桂枝汤证治之区别》(《温州中医学社期刊》1935;(1): 15)、李明钦的《论伤寒痞与杂病痞病源治法之异同》(《湖南医专期刊》1936;(3):3)、朱敬 修的《五苓散与猪苓汤证治辨》(《杏林医学月报》1936;(86):21)、祝贺三的《试述大、小 青龙汤主治异同之点》(《台湾国医药报》1946;(112):18)、田修德的《阳明病经、府鉴别与 治疗方法》(《医铎季刊》1948;(1):18)等。 纵观这一时期的文章,可以发现有如下时代特点: 1、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 这一时期的学术期刊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仅以 地名命名的就有《广东中医杂志》、《广东光汉医药月刊》、《广东医药旬刊》、《广西梧州医药研 究所汇刊》、《湖南医专期刊》、《长沙国医公会月刊》、《南汇医报》、《浙江医药月刊》、《苏州国 医杂志》、《吴兴医药月刊》、《绍兴医药月报》、《温州中医学社期刊》等。相比较而论,东南沿 海地区学术期刊的数量比较多,作者群也较大。 2、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 在体现中医办刊,创办诸如《中医杂志》、《杏林医学》、 《国医杂志》、《国医评论》、《中华医药》、《国医砥柱》、《国医导报》、《中国医学》、《复兴中医》、 《大汉医药》等以表现中医学内容为主体的学术期刊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医学报》、《中西 医药》、《现代医药》、《现代中医》等以体现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药为主题的报刊,一些研 究《伤寒论》的文章中也溶入了西医的方法,如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中就引入了西医的 生理病理理论,说“造温微亢盛而散热衰减者,桂枝汤证也;造温不亢盛而散温衰减者,麻黄 汤证也;造温亢盛而散温衰减者,大青龙汤证也。”其使用的就是西医的机体产热和散热机能 学说。 3、研究空间不断扩大 其表现,一是研究范围开始向国际空间发展,先后出现了诸如《中 医世界季刊》、《中医新生命》、《东方医学杂志》等介绍国际研究状况的期刊,并开始刊载海外 28 学者的研究性文章,像日人丹波元简的《<伤寒论>综概》等频频在国内期刊上露面。二是研究 分工朝向更细化方向发展,综合性期刊之外,还创办了不少专科或专题性的刊物,如 1929 年 出现的以反映女性群体疾病为主的《妇女医学杂志》、1933 年创刊的以刊载各种评论为主题的 《国医评论》杂志、1936 年创刊的以文献研究为主题的《国医文献》杂志,1939 年出现的以 研究中医疗养为主题的《中医疗养专刊》,以及 1934 年创刊的的《中医出版月报》等。三是研 究工作出现了普及的苗头,1945 年始出版的《平民医药周报》,1947 年创刊的《济世日报·医 药卫生专刊》,1949 年创刊的《大汉医药》等都把办刊方向瞄准于向普通民众服务的方向,也 为新中国医药卫生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把中医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充分体现了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的本质。1936~1938 年间,一本名为 《文医半月刊》的杂志非常活跃,发表了一批从训诂、考释角度研究《伤寒论》的文章,如朱 壶山的《最新<伤寒论>精义折衷》、杨叔澄的《伤寒诸家评议》、谭次仲的《<伤寒论>讲义》等, 在当时都影响颇大。 4、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内容既有围绕《伤寒论》版本研究的,也有对《伤寒论》不同学 术认识的。如《杏林医学月报》1931 年第 26 期发表的宋道援的《辨<伤寒论>桂枝下咽阳盛则 毙之是非》;《医界春秋》1932 年第 73 期发表的祝敬铭的《<伤寒论今释>之质疑》;《国医评论》 1933 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张白虹的《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之批评》;《中医新生命》1934 年创刊 号上发表的姜天哀的《<伤寒论>127 条吐后之商榷》;《医界春秋》1936 年第 114 期上发表的黄 彩彬的《<伤寒论>中之一疑问》;《医界春秋》1937 年第 121 期上发表的刘亚农的《与刘仲迈 先生研究仲景<伤寒论>之商榷书》;《现代医药杂志》1948 年第 33 期发表的张拱瑞的《古本< 康平伤寒论>之批判》等。许多学者还就伤寒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应用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一些杂志也有目的的组织了一些讨论。如蔡陆仙的《驳王佐丞之伤寒治谬条》(《医界春秋》1927; (8):210)、陆清洁的《桂枝汤亦可用于无汗说》(《医界春秋》1928;(21):11)、唐宗一的《驳 桂枝汤亦可用于无汗说》(《医界春秋》1928;(22):13 )、许勤勋的《与张山雷君谈谈太阳阳 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医界春秋》1929;(33):15)、蔡百星的《读吴汉仙君<论东西译 本以肠窒扶斯为伤寒谬误补充>之商榷》(《医界春秋》1932;(67):9)、陆士谔的《致朱慕丹 先生<论栝蒌瓜蒌之争议>函》(《苏州国医杂志》1934;(创刊号):43)、《现代医药》编辑部的 《伤寒、温病之定义是否以寒热多少为标准,征求全国学者共同讨论》(《现代医药》1935;(11): 19)、张亦凡的《恽铁樵诋大陷胸汤之商榷》(《医药之声》1936;(创刊号):9)、莫善骥等的 《昔人以六气配六经为治病之根源,今人又以六经代表疾病之深浅,究竟两说能尽六经之含义 否》(《广西省立梧州区医药研究所汇刊》1936;(4):67)、吴琢之的《答本科学生罗瓒<桂枝 二越婢一汤方证治脉法质疑>》(《国医砥柱月刊》1937;(5):31)、朱我樵的《桂枝证自汗与 解汗之分别》(《中医新生命》1937;(30):38)、李简青的《<桂枝证自汗与解汗之分别>之商 讨》(《中医新生命》1937;(31):30)、纪正亭的《再答黄君彩彬<栀子豉汤后得吐者止后之意 29 义>》(《医界春秋》1937;(121):35)、谭次仲的《小建中汤治肺病之商榷》(《新中华医药月 刊》1946;(1):33)、金寿山的《与张子英先生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新中华医药月刊》 1946;(1):36)和《读刘明君<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后质疑》(《现代医药杂志》1946; (5):38)、张方奥的《樊天徒<临床实录>评议》(《华西医药杂志》1946;(8):8)、樊天徒的 《对张君<评议>之反响》(《华西医药杂志》1946;(8):10)、田修德的《读费通甫<伤寒条辨 茯苓四逆汤证>心有疑点》(《医药之声》1947;(复刊 2):17)、映南的《关于张、樊二君辨案 之商榷》(《华西医药杂志》1947;(4):49 )、张子英的《再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复金 寿山先生》(《新中华医药月刊》1947;(4):22)、盛止缘的《对程天灵氏所著<伤寒漫谭>之商 榷》(《华西医药杂志》1948;(1):31)、程天灵的《辨正盛止缘“对程天灵氏所著<伤寒漫谭> 之商榷”》(《华西医药杂志》1948;(4):8)等。这些争论虽然唇枪舌箭,有互不相让之势, 但对辨明是非曲直、正确理解仲景学术的实质、推动仲景学术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新时期中医古籍研究的几点思考 沈澍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 南京 210046) 古籍,是古代学术思想的载体,体现着古人的学术认识。因此曾经是前人花大气力研究的 对象。但近年来,在中医界,这种风气有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背景是:1、现代中 医教育采用了整套的白话文教材,因而一般中医学习者可以绕过难懂的古文书籍来了解和理解 中医理论;2、现代人都很忙碌,不容易沉下心来认真阅读和理解古籍;3、传统思路指导下的 中医古籍研究显现出了停滞状态,有些所谓行家站出来声称中医古籍的研究已经终结。 其实,白话教材写出的只是前辈中医自己消化理解了的主流的、主干的中医学术内容,以 此为基础的现代中医教育体系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现代人直接从古籍学习的难度,但是它 无法全面反映古代中医学术的全貌(例如观点的形成过程就无法反映),不能、也不应代替学 习者从古籍中直接汲取学术营养。而“研究终结”的论点,在深层次上反映出了那些所谓行家 的目光短浅。事实上,不管中医学术如何发展,至少应该有一部分学习者有志于直接从古籍中 学习,对中医学术作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专门人才对于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则将是永无止境 的。 当然,站在新的时期,面临新的局面,中医古籍的研究也应有新的发展。 一、传统模式的研究应该继续 传统模式的研究远没有终结,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因此,应该继续做好传统模式的研
本文档为【_伤寒论_理论研究百年述评_选载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417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1-17
浏览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