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力匹配设计规范

动力匹配设计规范

举报
开通vip

动力匹配设计规范目录1原理及依据1.1评价指标1.2总成参数选择原则2计算方法2.1人工经验计算方法2.2计算机辅助计算3基础数据收集和输入3.1动力系统总成参数3.2车辆运行环境参数3.3驾驶员换挡规律4现阶段公司可用相关资源配置5计算任务和匹配优化5.1计算任务5.2数据对比及匹配优化6计算结果输出和数据分析6.1输出格式和内容规范6.2试验数据对比及分析一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动力总成系统传统匹配设计方法及利用AVLCruise软件对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进行计算,并对动力总成系统配置优化。本规范适用于目前我公司所有车型。...

动力匹配设计规范
目录1原理及依据1.1评价指标1.2总成参数选择原则2计算方法2.1人工经验计算方法2.2计算机辅助计算3基础数据收集和输入3.1动力系统总成参数3.2车辆运行环境参数3.3驾驶员换挡规律4现阶段公司可用相关资源配置5计算任务和匹配优化5.1计算任务5.2数据对比及匹配优化6计算结果输出和数据分析6.1输出格式和内容规范6.2试验数据对比及分析一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动力总成系统传统匹配设计方法及利用AVLCruise软件对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进行计算,并对动力总成系统配置优化。本规范适用于目前我公司所有车型。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代号 物理意义 单位 发动机额定功率下的转速 r/min 满载时车轮滚动半径 m 车速 km/h 汽车质量 kg 重力加速度 m/s2 汽车重力 N 迎风面积 m2 发动机最大扭矩 N·m 发动机功率 kW 汽车驱动力 N 空气阻力 N 坡度阻力 N 加速阻力 N 滚动阻力 N 阻力功率 kW 燃油消耗率 g/(kW·h) 燃油密度柴油取为0.81~0.83 kg/L 坡度 动力因数 变速器传动比 主减速器传动比 传动系机械效率 滚动阻力系数 空气阻力系数 道路附着系数 本规范中所引用的符号及意义动力匹配设计规范1原理及依据1.1评价指标1.1.1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主要可由以下三个指标来评定。1.1.1.1最高车速最高车速Umax是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它仅仅反映汽车本身具有的极限能力,并不反映汽车实际行驶中的平均速度。1.1.1.2加速性能汽车的加速能力常用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时间与最高档或次高档加速时间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原地起步连续换档的加速时间是指用一档或二档起步,以最大加速度按最佳换档时间逐步换至最高档,加速至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要的时间。该项指标反映了汽车在各种车速下的平均动力性。最高档或次高档加速时间是指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时间。因为超车时汽车与被超汽车并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最高档或次高档加速能力强,行驶就更安全。1.1.1.3爬坡性能汽车的爬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imax来表示的。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一档时的最大爬坡度。有些国家用汽车在一定坡道上能达到的车速来表明其爬坡能力。该项指标所反映的是汽车低速时的动力性。现有的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只是反映了汽车本身具有的极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汽车动力性的好坏,但由于未与复杂的实际使用工况统一考虑,因而往往与汽车实际使用效果相差很大。1.1.2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小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通常用一定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行驶的里程来衡量。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为L/100km,即行驶100km所消耗的燃油量。1.1.2.1等速燃油消耗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是常用的一种评价指标,指汽车在一定载荷下,以最高档在水平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测出每隔10km/h或20km/h速度间隔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绘制成曲线,称为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用它来综合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1.2.2加速燃油消耗加速燃油消耗是指用最高档从某一车速开始全油门加速行驶500m的燃油消耗量,换算成百公里油耗量。对重型汽车而言,在最高档满载时加速度非常小,行驶500m的速度增加量很小,目前重型汽车很少采用这一指标来评价汽车的经济性。1.1.2.3多工况燃油消耗等速行驶工况没有全面的反映汽车的实际运行状况,是车辆行驶的一个理想状态,而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加速、减速等工况,如在市区行驶时,会频繁的出现加速、减速、怠速停车等行驶工况。因此各国都制定了一些典型的循环行驶试验工况,模拟汽车实际运行工况,并以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来评定相应性工况的燃油经济性。许多国家对循环工况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欧洲的ECE循环,英国的NEDC循环,美国的UDDS循环,日本的JPN10DDS循环等。我国也制定了货车的路上行驶循环工况:六工况行驶循环,用这些循环工况测出的燃油消耗量即为多工况燃油消耗量。这是评价汽车燃料经济性的一个实用方法。六工况循环是模拟干线公路行驶工况,适用于载货汽车(总质量在3500kg以上)和除了城市客车以外的其他类型客车的燃料消耗测定。考虑加速性的差异,对总质量在14000kg以下和总质量大于14000kg的汽车,六工况的定义也不相同,表1-1是总质量大于14000kg的汽车的六工况的定义(比较适用于我公司)。表1-1六工况试验循环 工况序号 运转状态(km/h) 行程(m) 累计行程(m) 时间(s) 加速度(m/s2) 变速器档位 1 25 50 50 7.2 — 最高档 2 25~40 200 250 21.9 0.19 最高档 3 40 240 490 21.6 — 最高档 4 40~50 240 730 19.2 0.14 最高档 5 50 240 970 17.3 — 最高档 6 50~25 200 1170 19.3 -0.36 最高档这里我们以SX4185NM351牵引车列车为例,对满载的重型汽车能否实现六工况循环进行简单分析。该车型发动机为WP10.290,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为1160N.m;变速器为9JS119,最高档为直接档;驱动桥主减速比为4.8(我公司常用);列车满载总质量为50t,其直接档的最大加速为0.08,次高档的最大加速度也仅为0.13,都小于工况中所要求达到的加速度,由此可见,重型汽车满载时无法实现六工况。另外,对高速公路行驶的重型汽车而言,六工况也不能够反映出车辆的实际使用工况,高速公路的繁忙程度不至于使汽车频繁的处于加速状态,而且车辆通常能以较高的速度行驶,70km/h应是其最常用的速度,因此,在分析公路运输车辆(如牵引车列车)的多工况燃油消耗时,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复合工况,即由起步连续换档加速到70km/h,再以70km/h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将这两部分的燃油消耗相加,即可认为近似得出了牵引车实际行驶工况的燃油消耗,而对于工程车辆,由于其运行工况复杂,无法自定义一个接近其实际运行工况的路谱,现阶段只能采用调整滚动阻力系数来简单对比动力系统性能趋势,若要模拟出车辆实际运行状况,需要采集实地路谱。1.2总成参数选择原则1.2.1.发动机功率选择设计中通常先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来初步选择发动机应有的功率。最高车速虽然仅是动力性能的一个指标,但它实质上也反映了汽车的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这是因为最高车速越高,要求的发动机功率越大,汽车后备功率大,加速与爬坡能力必然较好。给出了期望的最高车速,选择的发动机功率应大体等于,但不小于以最高车速行驶时阻力功率之和,即(1-1)在给定、、、、之值后,便能求出应有功率的数值。在实际工作中,还利用现有汽车统计数据初步估计汽车比功率来确定发动机应有功率。汽车比功率是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比功率的常用单位为kW/t,可由下式表示:(1-2)我国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及拖拉机运输机组的比功率不应小于4.0kW/t,除无轨电车外的其它机动车的比功率不允许小于5.0kW/t。1.2.2传动系最小与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汽车大多时间以最高档行驶,即用最小传动比的档位行驶。因此最小传动比的选定很重要。传动系的总传动比是传动系中各部件传动比的乘积,即(1-3)式中,为变速器的传动比;为主减速器的传动比;这里不考虑分动器和副变速器。设最高车速为,当主减速器的选择使得阻力功率曲线正好与发动机功率曲线交在其最大功率点上。若当发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车速称为,则有。过去,多数汽车将最小传动比选择得使,或稍小于。近年来,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出现了减小最小传动比的趋势,即令稍大于(即变速箱有超速挡)。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对于普通汽车来说,传动系最大传动比是变速器Ⅰ档传动比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乘积。当已知时,确定传动系最大传动比也就是确定变速器Ⅰ档传动比。汽车爬大坡时车速很低,可以忽略空气阻力,汽车的最大驱动力应为(1-4)或(1-5)即(1-6)最大传动比确定后,还应计算驱动轮的附着率,检查附着条件是否满足上坡或加速的要求。必要时,只能从汽车总体布置和结构入手,改善汽车的附着能力。1.2.3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在动力装置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若要选定最佳主减速器传动比,可根据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的计算,绘制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纵坐标为加速时间,横坐标为循环工况的燃油经济性。计算出不同主减速器比取不同值时的曲线,当值较大时,加速时间较短但燃油经济性下降;当值较小时,加速时间延长但燃油经济性改善。选择中间的某一个值,则可以兼顾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若以动力性为目标,则可选用较大的值;若以燃油经济性为主要目标,可选较小的值。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通常大体上呈C形,所以又称之为C曲线。1.2.4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在不改变发动机的条件下,可利用C曲线从数种变速器中选出合适的变速器及主减速器传动比。确定变速器和主减速器比时,可以绘制不同变速器的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根据设计的主要目标选用其中的一个,并根据其C曲线确定主传动比。2计算方法2.1人工经验计算方法2.1.1最高车速计算:⑴发动机最高转速和传动系决定的最高车速:(2-1)⑵按功率平衡决定的最高车速: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时的阻力功率为:故功率平衡方程可简化为:(2-2)由公式(2-1)和公式(2-2)计算结果可分析,若公式(2-1)计算车速大于公式(2-2)计算车速,则说明整车在最高车速工况下无后备功率;若公式(2-1)计算车速小于公式(2-2)计算车速,则说明整车在最高车速工况下有后备功率,故其实际最高车速取二者之中较小者。2.1.2最大爬坡度计算⑴地面附着性能允许的最大爬坡度: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以最低档稳定速度爬坡时,即;同时爬坡时行驶速度不大,可近似认为空气阻力,所以汽车行驶方程式简化为:按车辆在坡道上的附着条件可知:即然后再根据换算成最大爬坡度(2-3)轮胎与路面的附.附着系数。表2-1附着系数 路面 轮胎 类型 状态 高压轮胎 越野轮胎 沥青、混凝土路面 干燥 0.50~0.70 0.70~0.80 潮湿 0.35~0.45 0.50~0.60 污染 0.25~0.45 0.25~0.45 碎石路面 干燥 0.50~0.60 0.60~0.70 潮湿 0.30~0.40 0.40~0.55 土路 干燥 0.40~0.50 0.50~0.60 湿润 0.20~0.40 0.35~0.50 泥泞 0.15~0.25 0.20~0.30⑵动力性能允许的最大爬坡度:动力因数为:(2-4)爬坡时Fw可忽略不计。DImax为I档的动力因数即:(2-5)I档时最大爬坡度按下式计算:(2-6)用代入整理可得:(2-7)然后根据,求出最大爬坡度。由公式(2-3)和公式(2-7)计算结果可分析,若公式(2-3)计算最大爬坡度大于公式(2-7)计算最大爬坡度,则说明整车最大爬坡度受限于整车动力性能;若公式(2-3)计算最大爬坡度小于公式(2-7)计算最大爬坡度,则说明整车最大爬坡度受限于整车附着性能,故其实际最大爬坡度取二者之中较小者。2.1.3根据发动机台架试验得到的万有特性图与汽车功率平衡图,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进行估算。根据万有特性曲线可以确定发动机在一定转速,发出一定功率时的燃油消耗率。计算时,将发动机转速按汽车行驶时的最高档转换成行驶车速,并画在横坐标上,同时计算出等速行驶时汽车阻力功率,这就是发动机发出的功率。根据等速及阻力功率,可在发动机万有特性图上利用插值法确定相应的燃油消耗率。从而计算出以该车速等速行驶时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单位为mL/s)为(2-8)整个等速过程行经S(m)行程的燃油消耗量(单位为mL)为EMBEDEquation.DSMT4(2-9)折算成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单位为L/100km)为(2-10)采用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计算,这样的分析无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且计算量大而复杂。并且在计算时许多条件往往无法考虑到,导致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因此使得最终的匹配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通常不够理想。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已成为汽车总体方案设计的有力工具。而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有很多优点,它可以计算出一些参数作微小变化时对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而这往往是车辆试验时测量不出来的;采用计算机模拟还可以求解较复杂而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计算机模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对各种方案进行计算比较,有助于设计人员很快的找到更优的设计方案和参数。2.2计算机辅助计算(Cruise)目前我公司进行动力总成系统优化匹配的计算机辅助工具为AVLCruise软件。Cruise软件是奥地利AVL公司开发的用于研究车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与制动性能的高级仿真分析软件,是快速、便捷、高效的车辆动力学仿真工具。该软件真实再现了车辆的传动系模型,可用于车辆开发过程中的动力传动系的匹配、车辆性能预测等等。利用Cruise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包括四个步骤:建立车辆模型、输入各总成模型数据、定制所需计算任务和查看计算结果。2.2.1建立车辆模型我们以4×2牵引车为例,分析汽车结构和功能,使用Cruise软件建立整车仿真模型。4×2牵引车是由牵引头和半挂车(至少5轴)组成,牵引车的布置形式为发动机前置单桥后轮驱动,机械变速器,驾驶室只控制加速踏板、离合器和制动器踏板,半挂车按三根轴考虑。根据结构和布置形式的分析,选用模型库中的汽车模块(Vehicle)、半挂车模块(Trailer)、发动机模块(Engine)、机械式摩擦离合器模块(Clutch)、机械手动变速器模块(GearBox)、单级减速器模块(SingleRatioTransmission,作为主减速器)、差速器模块(Differential)、驾驶室模块(Cockpit)以及车轮(Wheel)和制动器模块(Brake)。将这些模块从车辆建模组件库中按图2-1所示拖入建模窗口。图2-14×2牵引车模型的构建当各子系统模型选定之后,应根据汽车配置方案和部件连接关系建立模型的物理连接,该步骤相对简单,只需用connect连接功能建立物理连接,如图2-2所示。传动系各部件之间有直接的物理连接关系,车轮和制动器之间也有物理连接关系,但驾驶室与动力传动系和制动系之间没有物理连接,在仿真过程中,它们之间是通过信号连接来传递信息的。图2-2模型的物理连接信号连接是汽车建模过程中最关键内容之一,也有较大难度。要想正确建立汽车各子模型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必须对汽车系统内部件之间的连接和控制关系、信息传递关系以及汽车动力学有深入的理解。如该牵引车列车模型,驾驶室(Cockpit)需要的转速信号来自于变速器(GearBox)的当前档位;同样,制动器(Brake)需要的制动压力、摩擦离合器(Clutch)需要的期望的结合程度、发动机(Engine)需要的负荷信号和起动开关(StartSwitch)信号以及变速器(GearBox)需要的期望档位信号都来自于驾驶室(Cockpit)。双击建模窗口下方的彩色线条打开数据总线,如图2-3所示,各子模型之间的连接关系见表2-2。图2-3数据总线表2-2数据总线的链接信息 component…requires inputinformation…from component…delivering outputinformation Break BreakPressure Cockpit BreakPressure Clutch DesiredClutchRelease Cockpit DesiredClutchRelease Cockpit Speed Engine EngineSpeed Cockpit OperationControl0 Engine OperationControl Cockpit GearIndicator GearBox CurrentGear Engine LoadSignal Cockpit LoadSignal Engine StartSwitch Cockpit StartSwitch GearBox DesiredGear Cockpit DesiredGear Monitor Input0 Engine EngineSpeed在数据总线连接时,需要注意:inputinformation…from中显示为蓝色的项目为必须连接的项目,发动机(Engine)模块中的负荷信号(LoadSignal)虽然显示为黑色,但也必须进行连接。2.2.2输入各总成模型数据模型数据的输入有以下几种方式:手动输入数据;从已有模型中调入数据;拷贝与粘贴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手动输入数据:双击建模窗口中的每一个组件,都会弹出一个窗口,根据需要输入每个组件的相关数据即可。从已有模型中调入数据:例如从已有整车模型中调入发动机数据如图2-4。图2-4从已有模型中调入发动机数据拷贝与粘贴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数据可以通过拷贝与粘贴方式输入输出,这可以在Cruise内部进行,也可以与其它软件进行,比如Excel之间传输数据。2.2.3定制所需计算任务建模和参数输入完成之后,利用检查功能(check)来检查模型是否正确,数据输入是否完整,如果通过检查,便可进行仿真。在仿真计算之前,要定制仿真任务。根据需要计算的内容,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在每个文件夹下添加相应的计算任务,如图2-5。图2-5添加计算任务计算任务的定义包括:计算模式、道路环境,驾驶员,测量点的定义,换档规律等等。2.2.4查看计算结果在结果管理器messages文件夹中可以查看所定制的各计算任务的详细计算结果,也可以在各计算任务的文件夹中查看图形文件。例如:配置WP10.290发动机、9JS119变速器和4.8速比后桥的德龙S35牵引车,总质量50T的计算结果如图2-6~图2-20。图2-6各档最高车速图2-7各档最大爬坡度图2-8各档最大加速度图2-91档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时间图2-10直接档超车加速时间图2-11各档最大牵引力图2-12各档等速燃油消耗图2-13自定义工况燃油消耗图2-14各档最大爬坡度图2-15各档最大加速度图2-16各档等速燃油消耗图2-17汽车功率平衡图图2-18自定义工况发动机工作点分布图2-19自定义工况驱动时间分布图2-20自定义工况油耗分布3基础数据收集和输入3.1动力系统总成参数3.1.1整车相关参数(外廓尺寸,轴距,载荷等)在车辆模型中需要输入的主要参数包括:轴距、车辆质心位置、整备质量、列车总质量、迎风面积、空气阻力系数和轮胎压力。3.1.2发动机相关参数(外特性及万有特性数据、排量等)在发动机模型中需要输入发动机各种性能参数,包括排量、最高转速、怠速转速、外特性数据和万有特性数据等(由发动机厂家提供)。另外还需要输入各附件消耗功率。常用发动机型号及参数详见表4-1。3.1.3变速器相关参数(档位、速比、效率等)在变速器模型中需要输入各档位速比和传动效率。常用变速器型号及各档速比见表4-2。3.1.4驱动桥相关参数(速比、效率等)在驱动桥模型中需要输入后桥速比和传动效率。常用车桥速比及传动效率见表4-3。3.1.5其他部件相关参数(离合器、差速器、制动器、轮胎等)在其他部件模型中需要输入转动惯量(车辆旋转部件)、离合器最大传递扭矩、制动器有效摩擦半径、摩擦效率、轮胎滚动半径和滚动阻力系数等。国家标准GB9744-1997中规定了不同型号的轮胎的一些主要尺寸,具体数据见表3-1。表3-1常用轮胎的主要尺寸(R——子午胎) 轮胎型号 断面宽度(mm) 自由直径(mm) 负荷下静半径(mm) 公路花纹 越野花纹 11.00-20 293 1085 1105 517 12.00-20 315 1125 1145 536 11.00R20 293 1085 1095 507 12.00R20 315 1125 1135 5263.2车辆运行环境参数(滚阻、风阻或滑行试验数据、坡阻等)3.2.1轮胎滚动阻力系数滚动阻力是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产生的阻力,主要由以下各种阻力组成:(1)轮胎沿路面滚动时,轮胎变形所引起的阻力;(2)路面变形所引起的阻力;(3)路面不平整所引起的冲击阻力;(4)轮毂轴承的摩擦阻力。滚动阻力系数可由滑行试验确定。表3-2为汽车在一些路面上,以中、低速行驶时滚动阻力系数的值。表3-2各种路面上的滚动阻力系数 路面类型 滚动阻力系数f 路面类型 滚动阻力系数f 良好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0.010~0.018 雨后压紧土路 0.050~0.150 一般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0.018~0.020 泥泞土路 0.100~0.250 碎石路面 0.020~0.025 干砂路面 0.100~0.300 良好的卵石路面 0.025~0.030 湿砂路面 0.060~0.150 坑洼的卵石路面 0.035~0.050 结冰路面 0.015~0.030 干燥压紧土路 0.025~0.035 压紧雪道 0.030~0.050滚动阻力系数的数值也可以用经验公式大致估算。良好道路上货车轮胎滚动阻力系数可用下式来估算:3.2.2空气阻力系数和迎风面积空气阻力系数与车辆的造型密切相关,另外还与货厢的高度以及车辆底部的平滑程度等因素有关。对半挂牵引车列车而言,驾驶室后端与半挂车之间的间隙大小也是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重要因素,通常半挂车列车的空气阻力系数要比牵引车高出15%。空气阻力系数可以通过风洞试验测得,或者通过整车滑行试验数据拟合推导出,或者通过经验选取,常见车型经验风阻参数选取见表3-3,一般将德龙高顶驾驶室的空气阻力系数取为0.75,迎风面积可以近似认为是车辆前轮距与驾驶室高度乘积,德龙高顶驾驶室迎风面积取7.6。表3-3各种车型的经验风阻参数 车型 迎风面积A/m2 空气阻力系数CD 空车 4 0.941 客车 4~7 0.5~0.8 货车 3~7 0.6~1.0 后带厢式车厢 5.8 0.564 油罐车 4 0.716 载货用篷布盖好 4.65 0.8163.3驾驶员换挡规律在Cruise的模拟计算中,有四种换档方式可供选择:根据最大加速度换档、根据车速换档、根据发动机转速换档和根据下一档位的发动机转速换档。如果采用最大加速度换档的策略,不需要输入换档点,各档位的换档点在计算加速度时可以得出,因此如果在做原地起步加速换档计算时,如果选择这一换档策略,需要同各档位加速度一同进行计算。但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换档换不上去的问题,通常不选择这种换档方法。根据车速换档是通过输入向上换档和向下换档时期望的汽车车速值来实现的,在多种传动系统总成组合时,由于每个档位的车速范围可能都不相同,在做不同传动系统总成的矩阵运算时无法去对每一种组合的换档车速去进行设置,因此也不考虑使用这种换档方法。根据下一档位的发动机转速换档是通过输入换档后期望的发动机转速值来实现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型号的变速器速比的设置不同,驾驶员很难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档位的切换,因此,这种换档方法也不予以考虑。在车辆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驾驶员换档是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来进行判断的,因此我们在计算中尽可能的采用根据发动机转速来进行换档,这种换档策略需要输入向上换档和向下换档时的发动转速。由于加速踏板和离合器踏板的配合问题,当变速器位于低档位时,换档时发动机的转速仍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如果这时输入的发动机转速过高会出现无法向上换档的现象,因此如果用最佳动力性换档方案进行换档,输入的发动机转速应该小于它的额定转速。以WP10系列发动机配置陕齿九档变速器为例,一档换入二档时发动机转速应该不高于2000转,二档换入三档、三档换入四档时发动机转速应该不高于2100转,四档及以上档位换档时均可以在发动机转速为2200转向上换档。4现阶段公司可用相关资源配置现阶段我公司国Ⅲ发动机型号及参数、常采用的变速器型号及速比、常用车桥参数分别见表4-1、表4-2和表4-3。表4-1常用发动机型号及参数 型号 功率/马力Kw/(Ps) 额定转速rpm 最大扭矩/转速N·m/rpm WP10 WP10.240 175/240 2200 1100/1200~1600 WP10.270 199/270 1100/1200~1600 WP10.290 213/290 1160/1200~1600 WP10.340 247/336 1250/1200~1600 WP10.375 276/375 1460/1200~1600 WP12 WP12.336N 247/336 1900 1600/1000~1400 WP12.375N 276/375 1800/1000~1400 WP12.430N 316/430 2060/1000~1400 WP12.460N 338/460 2110/1000~1400 ISM ISME30830 226/308 1900 1500/1200 ISME34530 254/345 1710/1200 ISME38530 283/380 1835/1200 ISME42030 306/410 2010/1200表4-2常用变速器型号及各档位速比 档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T-11509C 12.42 8.29 6.08 4.53 3.36 2.47 1.81 1.35 1.00 9JS119A 11.02 6.55 4.64 3.36 2.46 1.95 1.38 1.00 0.73 9JS119 12.11 8.08 5.93 4.42 3.36 2.41 1.76 1.32 1.00 9JS135A 11.02 6.55 4.64 3.36 2.46 1.95 1.38 1.00 0.73 9JS135 12.11 8.08 5.93 4.42 3.36 2.41 1.76 1.32 1.00 9JS150 12.36 7.35 5.20 3.77 2.76 1.95 1.38 1.00 0.73 9JS150A 12.57 8.39 6.15 4.59 3.40 2.47 1.81 1.35 1.00 9JS180 12.65 8.38 6.22 4.57 3.40 2.46 1.83 1.34 1.00 9JS180A 10.69 7.08 5.25 3.40 2.68 2.08 1.55 1.00 0.79 10JS160 14.58 10.80 7.92 5.90 4.38 3.33 2.47 1.81 1.35 1.00 10JS160A 10.81 8.00 5.87 4.38 3.26 2.47 1.83 1.34 1.00 0.74 12JS160T 15.53 12.08 9.39 7.33 5.73 4.46 3.48 2.71 2.10 1.64 1.28 1.00 12JS160TA 12.10 9.41 7.31 5.71 4.46 3.48 2.71 2.11 1.64 1.28 1.00 0.78 12JS180T 15.53 12.08 9.39 7.33 5.73 4.46 3.48 2.71 2.10 1.64 1.28 1.00 12JS180TA 12.10 9.41 7.31 5.71 4.46 3.48 2.71 2.11 1.64 1.28 1.00 0.78表4-3常用车桥速比、传动效率及最大输入扭矩 主减速比 最大输入扭矩(Nm) 传动效率 MAN单级减速桥(单后桥) 3.364 18800 0.96 3.700 17000 0.96 4.111 15500 0.96 4.625 14100 0.96 MAN单级减速桥(双联后桥) 3.364 12780 0.94 3.700 11620 0.94 4.111 10460 0.94 4.625 9300 0.94 Styer双级减速器(单后桥) 4.42 18110 0.92 4.80 16680 0.92 5.73 13730 0.92 6.72 11770 0.92 Styer双级减速器(双联后桥) 4.42 25560 0.90 4.80 23540 0.90 5.73 19620 0.90 6.72 17170 0.90 MAN双级减速桥(单后桥) 3.866 18660 0.92 4.266 17660 0.92 4.769 18660 0.92 5.262 17660 0.92 5.920 16680 0.92 MAN双级减速桥(双联后桥) 3.866 27150 0.90 4.266 26490 0.90 4.769 27150 0.90 5.262 26490 0.90 5.920 25510 0.90实际计算中,合理考虑我公司车辆运行工况及性能目标,公路运输车辆最高车速为90~100km/h,最大总质量时最大爬坡度不小于20%;工程车辆最高车速为70~80km/h,最大总质量时最大爬坡度不小于30%;在动力总成匹配时还需要考虑产能和成本。5计算任务和匹配优化5.1计算任务5.1.1循环工况(CycleRun)该任务的主要作用是计算循环工况(如NEDC、FTP72等)中油耗和排放的情况。常用的行驶循环在软件中已经预先定义。如需定义其他的行驶循环,可以通过图形编辑器方便地定义。行驶循环可以是时间相关的,也可以是路程相关的。5.1.2爬坡性能分析(ClimbingPerformance)该任务用于计算车辆的最大爬坡度。不同挡位下的最大爬坡度也可以得到。此外,可以定义不同的测量点,用于输出在该车速下的计算结果。5.1.3稳态行驶工况分析(ConstantDrive)该任务用于计算稳定行驶时车辆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性能。该任务计算每一档位下,整个发动机转速范围内车辆的性能。另一个功能是计算理论和实际最高车速,这是通过改变主传动比实现的,在结果中也输出了获得理论最高车速的传动比变动系数。5.1.4满载全负荷加速性能(FullLoadAcceleration)该任务包括三项子任务:最大加速度计算:计算每一个档位下,发动机整个转速范围内的最大加速度。原地起步加速性能:计算连续换挡条件下,车辆原地起步的加速性能。通过定义测量点,结果可以输出,如原地起步从0加速到100km/h时的加速时间或从0加速到一定里程的加速时间。测量点可以是速度相关、距离相关或时间相关的。对于每一个测量点,输出结果都包括:加速时间、实际挡位及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等。超车加速性能:从一定的起始车速,在一定的档位加速到给定的目标车速时的加速性能。如果把目标车速定义为测量点,则可以同时计算目标车速的超车加速性能(起始车速相同)。5.1.5最大牵引力计算(MaximumTractionForce)该任务可用来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功率平衡图等。该计算任务与爬坡性能计算类似。计算任务在每一个档位下,发动机整个转速范围内计算。5.1.6制动/滑行/倒拖(Brake/Coast/Thrust)该任务用于计算车辆制动性能。计算中需要定义是否换档和实际制动力。通过改变某些参数也可进行车辆滑行分析,以检验汽车模块中行驶阻力的设定是否正确。5.1.7巡航行驶工况(Cruising)巡航行驶工况与循环工况计算非常相似。主要差别在于:巡航行驶工况的行驶规范中定义的是与距离相关的速度限制,且不允许超速。循环运行的行驶规范中定义的速度是行驶的目标速度。另一个不同点是巡航行驶工况计算中车辆的加速度不能超出定义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减速度。巡航行驶工况计算可设定两城市间的行程(有路段限速、高度变化等)进行计算,并可计算总体燃油消耗。5.2数据对比及匹配优化(矩阵计算优化配置)Cruise软件中有简单计算和矩阵计算两种方式,简单计算每次只能计算一种动力总成配置的各种性能,在匹配计算时要频繁改变各总成参数,计算过程比较繁琐。我们可以利用矩阵计算方式,事先定义好所有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器、后桥)模型并输入相关数据保存起来,在匹配计算时调入所需发动机、变速器和后桥的数据,就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匹配方案的计算。比如有2种发动机、2种变速器和4种后桥速比,那么我们就可以同时进行16种匹配方案的计算,也可以对所有匹配方案有选择的进行计算。所有匹配计算完成后查看计算结果(示例见图5-1),对比分析各种匹配方案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最终确定最佳匹配方案。图5-1多方案矩阵计算结果6计算结果输出和数据分析6.1输出格式及内容规范计算完成后我们将以表格形式输出计算结果,这些内容包括: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连续起步换档加速时间、直接档超车加速时间、最高档(或直接档)等速燃油消耗值、自定义循环工况油耗等等。简单计算某种车型配置动力性和经济性结果输出见表6-1,矩阵计算(多种匹配方案)结果输出见表6-2。表6-1 列车总质量 发动机型号 变速器型号 驱动桥主减速比 动力性 最高车速(km/h) 最大爬坡度(%) 连续起步换档加速时间(s) 直接档超车加速时间(s) 经济性 等速油耗(L/100km) 40km/h 50km/h 60km/h 70km/h 80km/h 自定义工况燃油消耗(L/100km) 表6-2 总质量 整车配置方案 等速油耗(L/100km) 自定义工况油耗(L/100km) 0~70km/h连续换档加速时间(s) 40~80km/h直接档超车加速时间(s) 最大爬坡度(%) 最高车速(km/h) 50km/h 60km/h 70km/h 80km/h 发动机+变速器+后桥速比 6.2试验数据对比及分析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同时需要进行部分配置方案试验。试验完成后,整理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编写详细的分析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_1196496537.unknown_1196496949.unknown_1196496962.unknown_1196496971.unknown_1196496979.unknown_1196497131.unknown_1196506576.unknown_1196506579.unknown_1196506586.unknown_1196506587.unknown_1196506588.unknown_1196506589.unknown_1196506590.unknown_1196506591.unknown_1196506592.unknown_1196506593.unknown_1196506594.unknown_1196507300.unknown_1196507358.unknown_1196507663.unknown_1196507740.unknown_1196666640.unknown_1196666641.unknown_1196666642.unknown_1196666789.unknown_1196666793.unknown_1196666806.unknown_1196666813.unknown_1196666814.unknown_1214666200.unknown_1283612795.unknown_1283614354.unknown_1283614739.unknown_1286107462.unknown_1286107514.unknown_1286108159.unknown_1286108324.unknown_1286108455.unknown_1286108571.unknown_1286108582.unknown_1286108670.unknown_1286108937.unknown_1286108999.unknown_1286109015.unknown_1286109031.unknown_1286109048.unknown_1286109070.unknown_1286109089.unknown_1286109410.unknown_1286120370.unknown_1286175701.unknown_1286175783.unknown_1286175809.unknown_1286175877.unknown_1286175911.unknown_1286175943.unknown_1286176014.unknown_1286176032.unknown_1286176050.unknown_1286176073.unknown_1286176215.unknown_1286176369.unknown_1286176410.unknown_1286176883.unknown_1286176903.unknown_1286177746.unknown_1286177773.unknown_1286177912.unknown_1286263895.unknown_1286265526.unknown_1286268278.unknown_1286268686.unknown_1286268776.unknown_1286268965.unknown_1286274710.unknown_1286274810.unknown_1286274884.unknown_1286274924.unknown_1286275515.unknown_1286275884.unknown_1286277267.unknown_1286277350.unknown_1286277351.unknown_1286277352.unknown_1286282605.unknown_1286282639.unknown_1286286041.unknown_1286291598.unknown_1286292835.unknown_1286292980.unknown_1286786739.unknown_1286786740.unknown
本文档为【动力匹配设计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爱赢
公司经营范围:网络软件设计、制作、图文设计、影视制作(编辑)
格式:doc
大小:93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0-10-2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