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气安装规范

电气安装规范

举报
开通vip

电气安装规范电气安装规范 3.2 开关柜装配 1 、总则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低压配电产品的装配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本组织生产的各类低压配电 产品如:开关柜、动力箱、配电箱、控制屏、台、母线插接箱的组装工艺过程。2 、设备和工具 2.150KVA 设备:弯排机、试验变压器、平衡电桥、搪锡炉、台钻等。 2.2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扳手、钢卷尺、钢直尺、 游标卡尺、塞尺、涂层测厚仪等。 3 、装配规范 3.1 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 3.1.1 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

电气安装规范
电气安装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3.2 开关柜装配 1 、总则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低压配电产品的装配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本组织生产的各类低压配电 产品如:开关柜、动力箱、配电箱、控制屏、台、母线插接箱的组装工艺过程。2 、设备和工具 2.150KVA 设备:弯排机、试验变压器、平衡电桥、搪锡炉、台钻等。 2.2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扳手、钢卷尺、钢直尺、 游标卡尺、塞尺、涂层测厚仪等。 3 、装配规范 3.1 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 3.1.1 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 3.1.2 90?门应能在大于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受 2 到冲击,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检验方法: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3.1.310001门与门及门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检验: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小于?为?,大于10001.51000210002.5 ?为?,门与门框之间缝隙均匀差小于?为?,大于?为?。3.1.4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 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3.1.5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 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3.1.6 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 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 3.2 元器件选择及安装 3.2.1 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顾客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顾客同意并得到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 用。 3.2.2 元器件必须采用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非认证产品不得使用。3.2.3GB/T 4025-2003产品上的所有指示灯和按钮颜色应符合的规定,或符合原理图或接线 图的规定。 3.2.4 5?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规定的安装使用条件进行安装使用,其倾斜度不大于,必 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害,手动操作的元器件,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阻现象。3.2.5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的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每个元器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使用的 符号或代号必须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 3.2.6 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 固、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 ?3.2.7 按装的元件应操作方便,操作时不受到空间的妨碍,不能触及到带电体。?3.2.8安装在同一支架(安装板、安装框架)上的电器元件、单元和外接导线的端子的布置应使其在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时易于接近。尤其是外部接线端子应位于地面安装成套 0.2m设备基础面上方至少,并且,端子的安装应使电缆易于与其连接。必须在成套设备内进行调整和复位的元件应是易于接近的。对于地面安装的成套设备,由操作人员观察的指示 2m仪表不应安装在高于成套设备基础面处。操作器件,如手柄、按钮等等,应安装在易于 2m 操作的高度上;其中心线一般不应高于成套设备基础面。 ?3.2.9开关器件和元件应按照制造商说明书(使用条件、飞弧距离、隔弧板的移动距离等 等)进行安装满足电器元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例如,满足飞弧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的要求。 ?3.2.10保证一、二次线的制作、安装距离,发热元件应置于开关柜的上方,且应与绝缘导 线保持一定得距离。 3.2.11 同一批次的相同产品的装配应一致。 3.2.12元件或附件安装在相应的支架或安装板上,再将支架或安装板装在箱体上;或直接安 装在箱体上。准确测量、调整安装位置后将其紧固,调整时不得重击零部件和电器元件。3.2.13组装所用紧固件、金属件的防护层不得脱落、生锈。螺钉选择要与元件上的孔相配。 3-51 紧固后螺钉露出螺母个螺距,其螺栓的拧紧力矩见表。 3.2.14组装时要充分考虑接地连续性,箱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栓连接时如有绝缘层 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接地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以划破绝缘层。3.2.15 安装因震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3.2.16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3.2.1712装配后将元件上拆下的紧固件、保险芯、开关盖、把手、灭弧罩等全部安装好。(将 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的螺栓拧紧。 3.2.18 各种防护板应安装到位。 1 表螺栓的拧紧力矩 mm Nm 螺纹直径拧紧力矩 ? ? ? 4 0.7 1.2 1.2 5 0.8 2.0 2.0 6 1.2 2.5 3.0 8 2.5 3.5 6.0 10 - 4.0 10.0 12 - - 14.0 14 - - 19.0 16 - - 25.0 20 - - 36.0 24 - - 50.0 ?注:第列: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孔外的无头螺钉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钉根部直径的螺 刀拧紧的其他螺钉; ? 第列:适用于用螺丝刀拧紧的螺钉和螺母; ? 第列:适用于比螺丝刀更好的工具来拧紧的螺钉和螺母。 3.2.19 2 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规定。 2 表 ui(V) 额定绝缘电压电器间隙(?)爬电距离(?) 63A 63A 63A 63A 及以下大于及以下大于 ui?60 3 5 3 5 60ui?300 5 6 6 8 , 300ui?660 8 10 10 12.5 , ?3.2.20 各类元器件的安装要求如下: 3.2.20.1 框架式低压断路器 (1)架式低压断路器相对比较重,一般宜安于屏后的下方,并应采用机械强度较大的角钢作 为安装板。 2()将开关体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装置在开关柜底座里,摇动操作手柄使本体能在导轨中前后滑动,开关的三相主触头及辅助电路的滑动触头能随之接通与断开,使接通、试验、断 开三个位置符合说明书要求。 3 ()应通电检查各脱扣器是否灵活,合、分闸是否灵活可靠。 3.2.20.2 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 (1)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打开外壳才能进行安装,要防止外壳的机械损坏,它的接线通过 接线螺杆实现,应注意其接线螺杆与屏板孔的爬电距离,避免造成绝缘强度不够而短路。(2) 断路器上端留有足够的飞弧距离,具体参照各型号规格产品的使用说明书。(3)塑壳断路器进线端的相间隔弧板必须装牢固,以免在合闸或承受短路电流时造成相间飞 弧故障。 (4)低压断路器的静触头(上进线端)应与电源引进的导线或母线相连,而接到用电设备的 导线或母线应接到下出线端上。 3.2.20.3 接触器类 (1) 检查产品的铭牌及线圈上的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 接触器触头部分应平整,不应有金属碎屑烧伤的痕迹,触头的接触应紧密,各触头分合 闸顺序且正确,触头表面不应有油污。 (3) ,,大中容量接触器动作时吸合力较大将对周围怕震的电器产生不利影响安装时必须考, 虑一般将其安装在屏后下部。 (4) , 中小容量接触器采用瓦片型接触片压紧导线接线时一定要把导线压紧。(5) 接触器灭弧罩与金属器件距离应符合规定要求。 3.2.20.4 熔断器类 (1) 1M 用相同电压等级兆欧表测量熔断器底座的绝缘电阻,阻值不小于欧姆。(2) 选择与孔径相符合的螺钉,紧固时不要用力过大,熔断器底座垫有橡胶衬垫或弹性纸衬 垫。 (3) RL1型熔断器,为保证更换熔断体,旋出瓷帽后螺纹不带电,在接线时电源线接于下接 12 线端即号端子,用电设备应接于上接线即号接线端子。 (4) 接线时一个端子两根导线间应采用铜片隔离并将弹簧垫压平,以减少接触电阻,使其导 电性能良好。 3.2.20.5热继电器安装:热继电器应垂直安装,调整和复位的热继电器元件安装在易于接近 的地方;盖板向上,严禁倒装。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选择要与被保护电路的电流相匹配。3.2.20.6 电力电容器 (1) ,,检查电容器外壳质量,瓷瓶不应有裂纹和缺口引出线端连接用的垫圈、螺母齐全充油 电容器箱不应有膨胀和漏油现象。 (2) ,50mm电容器分层安装层间距离不小于。处在同一水平的电容器间距,制造厂无规定时, 100mm 间距不小于。 (3) , 电容器必须采用多股软导线连接且不应使电容器绝缘瓷瓶受力。 (4) 电容器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3.2.20.7: 端子的安装 (1) 350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便于更换且方便接线,离地距离宜大于毫 米。 (2) 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隔板。(3)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 触良好。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允许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3.2.20.8 电流互感器安装 (1)1M 用相同电压等级兆欧表测量互感器绝缘电阻,阻值不小于欧姆。 (2),,用万用表检查二次线圈是否完好二次线圈不得开路互感器外壳及二次线圈一端必须接 地。 (3)各相电流互感器的中心线一般应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开关出线在同一垂直线上,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母线应位于孔中心的位置,不应使互感器受到外力,且注意互感器安装方向, 不得装反。 3.3 紧固件的使用 3.3.1用以固定元器件及压线紧固螺钉应拧紧,无打滑及损坏镀层现象,并有防松措施,拧 2-5 紧后螺纹露出螺母或套扣的固定板长度牙。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 3.3.2用以与壳体连接的元器件应采用爪型垫片,以保证与壳体接触良好,符合保护电路连 续性的要求。 3.4 一次绝缘软母线 3.4.1 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 绝缘等级,一般采用黑色铜芯导线。 3.4.2 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3.4.3,,软母线可以在硬母线平弯机上进行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软母线绝缘直径的三倍但导 . 线线芯和绝缘都不能损坏 3.4.44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直接连接,不用接线鼻,2BVR ?以下的线也可以采用线头搪锡的方法而不采用接线鼻。 3.4.5+1.5~2根据接线鼻的尺寸,用电工刀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 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 3.4.6将导线线芯插入接线鼻的圆管中,用压模或冷压钳压接,压接牢固,但线芯与接线鼻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然后进行搪锡。整个导线电阻不大于同样规格长度导线电阻值110~120% 的。 3.4.7多根绝缘导线并列在接线鼻铜管中压接时,伸入铜管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短,绝缘处 11~2 不整齐度小于?。导线芯伸出铜管部分长度在?之间,且不应有明显的不整齐现象。3.4.8 软母线在电器元件的接线端连接时,不应使接点受到任何附加应力。3.4.9一次软母线一般采用绑扎线进行帮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绕扎,控制屏(柜) 则一律采用行线槽固定线束。 3.4.10150绑扎线的每扎距离保持在?左右,拐弯处可适当加密,但不能再弯曲部分绑扎。绑扎线的圈数,以扎线与导线成正方形为基准,且最少不低于三股,绑扎线扎成后,接头应 留在不可见部位。 3.4.11 注意事项: a.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保证导线 外层不磨损。 b. 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3.5 一次母排 3.5.1按认证产品规定要求的电器元件的电流等级选用母排,回路中有多个一次元件时按电 流值大的选用一次母排。 3.5.2GB2681 按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见表二 表二 序号电路颜色 1 A 交流三相电路相黄线 B 相绿线 C 相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 安全用接地线黄绿双色 2 直流电路正极棕色 负极蓝色 接地中间线淡蓝色 说明:母排表面涂刷黑色漆或用相应颜色的套管或贴上规定的相序色标。3.5.3 母排的排列应符合表三的规定要求: 表三 相别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引上线 A 上后左 B 中中中 C 下前右 中性线最下最前最右 正极上后左 负极下前右 说明:方向定位以屏的正视方位准。 3.5.4母排规格按载流量选择,应符合认证产品检测报告中规定的要求。其宽度应大于或等 于电器元件引出端头的宽度,以保证连接部分的温升不超过极限。 3.5.5 连接孔尺寸应与电器元端头相同,连接部位接触面积应不小于两个母排宽度的乘积。3.5.6制作母排的材料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得有划痕、气孔、裂纹和起皮等缺陷,对于有变 形的母排应先行校正。 3.5.7根据所需长度下料打弯钻孔并去毛刺及油污等杂物后,母排接触面经压花模校平(压 15mm 出麻点)进行搪锡处理,搪锡宽度应比搭接部位多以上。 3.5.8母排安装连接前应刷去接触面的氧化层,并立即涂上导电膏进行安装连接,母排连接 时螺栓贯穿方向应是由下向上,由后向前,由左向右,特殊情况下螺母处于维护侧。3.5.90.05mm10mm母排连接处的任何侧面用厚度,宽度的塞尺检查其塞入深度,对于母排60mm6mm60mm4mm 宽以上者,不得超过;对于母排宽以下者,不得超过。3.5.10 一次母排应横平竖直,同一方向的打弯应一致,保持在同一平面内。3.5.11母排应包裹不同颜色的绝缘套管或涂黑漆并按规定贴色标以分辨不同相位。母排四面 10mm涂漆应均匀,连接处两侧相距不涂漆,起点和终点应保持整齐一致,三相之间不允许 ?5mm 超过,并无脱漆现象。 3.5.12一次电器设备与母线及其他带电导体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四的规 定。 表四 kV mm mm 电压等级()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0.4 10 12.5 及以下 3.5.13 注意事项 a 、切割母排应用机械方法,严禁使用气焊或电焊。 b 、母排在校正、校平时,不得使用铁锤直接敲打。 3.6 二次配线工艺 3.6.1BV系列导根据过门线、接地线和固定压板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总走向,固定线束采用 BVRCCC线,活动线束采用系列导线,颜色一般采用黑色,应选用认证产品申报的厂家的 认证合格的产品。 3.6.21.52.55电压回路导线截面选用平方毫米,电流回路选用平方毫米的导线,特殊情况按 要求选用,但应符合认证相关要求。 3.6.3放线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长短来落料,一段根据实际需要留有一弹性弯头,另一段放100150有,毫米的余量。活动线束应考虑最大极限位置需用长度,放线时尽量利用短、零 线头,以免浪费。 3.6.4二次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强力拉伸导线及其绝缘被破坏的情况。导线排列应尽量 3减少弯曲和交叉,弯曲时对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倍的导线外径,并弯成弧形,导线交叉时, 则应少数导线跨越多根导线,细导线跨越粗导线为原则。 3.6.5布线时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行线做到平直整齐,式样美观。导线穿越金属板孔时, 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合适的保护物,如橡皮护圈。 3.6.63导线束用阻燃缠绕管绕扎,为了达到导电时的散热要求,缠绕管每绕一周应有,10mm150180mm100mm空隙,同时亦可分段缠绕,分段缠绕的间距为,,缠绕长度为, 分段缠绕的线束,分段亦应整齐,不允许参差不齐,导线应在行线槽内行走。3.6.710活动线束多于根时,允许分束捆扎,但线束在最大、小极限范围内活动时,不允许 出现线束松动、拉伸和损坏绝缘等现象。 3.6.8200mm300mm二次线束用螺丝压板固定,固定点的间距水平不得大于,垂直不得大于, 压板和线束之间必须有保护层,可以采用塑料套管或者缠绕管密接缠绕,保护导线不受损坏。3.6.9活动线束的活动部位两端固定时应考虑减少活动部位的长度和减少活动时线束的弯曲 程度。 3.6.10每一个接点接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当需要连接两根以上导线时,应采用过渡端子,以 确保连接可靠性。 3.6.111.0当接线端子为压接式端子时,独股线直接插入,导线绝缘外皮至端子压板距离为,2.0mm1.02.0mm ,多股线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导线绝缘外皮至接头管之间距离为,。3.6.12 各类压接式端子必须用螺钉将插入导线压紧,不得有松动现象。 3.6.13当接线端子为螺丝连接时,多股导线必须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独股线弯曲成羊 0.51.0mm眼圈按顺时针方向弯曲,内径比端子接线螺丝外径大,,羊眼圈导线不能重叠, 1.02.0mm 连接后导线至绝缘层之间距离为,。 3.6.14二次导线用螺丝、螺母、平垫、弹垫压接紧固,插入部件后,弹垫应压平,螺母紧固 25 后螺栓外露长度为,牙。 3.6.15Φ5mmM4二次线与母线相接时,应在母线相接处钻的孔,用螺栓、螺母、平垫、弹 垫紧固。 3.6.16号码套管连接后应同元器件安装平面平行,标号字迹的方向符合国家国家制图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线 性尺寸的数字注法。 3.6.17号码套管字迹应按国家机械制图规定标准字体用打字机打印,字迹内容同二次接线图 一致。 3.6.181.02.0mm,当无外力处于垂直位置时应号码套管当导线连接后距接线端子距离为, 不存在滑动现象。 3.6.19 注意事项 a、线束应尽可能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电阻、母排、指示灯、变压器等),并应避免敷 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b15W15W4050mm、线束接入发热元件时,在电阻以上(含),应剥去,绝缘层,并套上 瓷珠。 c、在同一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号中,二次接线相同,元件布置相同,共用一、二次接线图时,其导线走向 和颜色应一致。 电气安装规范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电气识图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设备订货图功用: 设备订货(简称原理图或展开图)和安装接线图(简称接线图或二次接线图)分别表示电气设备主回路(一次回路)及控制回路(包括控制、操作信号、测量、保护等装置)的电气原理和接线情况。看图时,应先弄清原理图,再看按电气元件实际排列情况的接线图。 电气安装方面主要关注:主要设备容量、盘箱柜台编号、尺寸、电气元件安装位置及组合方式、端子出线根数及去向。 它也是电气施工图审图,管线表、控制屏安装等图纸自审的核心依据。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一、设备订货图构成: 1、图纸目录 2、说明书(以文字形式介绍系统组成、主要设备位置及安装要求,目的:建立系统构成框架) 3、设备表(*重要 提供设备型号、规格、数量) 4、传动性能表 5、配电系统图(*重要 多采用单线图表示各设备连接的关系和电气负荷的分配状况,而不表示线路的走向和设备的安装位置)电气识图\系统接线图.pdf 6、单体设备控制图 7、盘箱柜台设备布置及端子出线图(*重要 提供管路核对) 电气识图\母联端子出线图.dwg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电气施工图构成: 1、图纸目录 2、说明书 3、材料表 4、管线表 5、电气配管,桥架安装、电缆沟走向、高低配布置示意图 6、照明安装施工图 7、防雷接地示意图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电气施工图是电气设备安装的基础 一般有电气平面布置图、防雷接地和照明平面图 它表示电气设备在建筑平面上的布置情况。 看图时要结合系统订货图和管线表,弄清楚图上的管线从何而来,采用哪种敷设方式,使用 多大截面积的导线,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和安装形式,设备的电气连接方式,线路的走向、 埋件、预留孔洞、电源进线、馈出线、防雷接地的安装等。 要注意施工图说明提出的施工要求。 主要示意建筑物结构,结构不同,安装方式不同。 识图时,要特别关注立柱编号,有时图纸不止一张,根据立柱编号,要将图纸组合起来看。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安装图的读图: 电气识图\主抽设备布置图1.dwg 电气识图\三层电气设备布置安装图.dwg 电气识图\高配室电气设备安装断面图.dwg 电气识图\二层平台桥架布置及风机电缆走向图.dwg 电气识图\二层电缆夹层桥架布置及电缆走向图.dwg 电气识图\一层电气设备布置安装图.dwg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一、技术准备 二、组织准备 三、供应准备 四、施工场地准备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电气识图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电气施工的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 电气设备安装前的施工准备阶段是安装工程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不但关系到安装工 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安装质量。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做好熟悉图纸、查看现场、图纸 自审工作。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一、技术准备 1、熟悉、审核电气工程文件说明及图纸,了解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给排水、通风、采暖、仪控、消防相关联部分的内容,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参加的图纸自审、会审会议上,提出要求(如电气线路的敷设位置、电气设备的布置,预留孔洞等是否合理,各种管道设备与电气敷设是否有交叉、与规范矛盾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此外还要确定土建与电气施工配合时限要求(网络图),确定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编制施工预算等。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2、熟悉施工图 施工图是设计人员对工程施工的书面语言表达,为顺利圆满完成施工,必须要看懂施工图,认识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由于电气工程一般是伴随建筑工程进行的,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些常用的建筑知识及其表示的图例。 培训分类\电气识图\主抽设备布置图2.dwg 施工图识图:必须参阅订货图(如设备表、配电系统图及二次接线图)了解系统组成,并校核管线表、参阅土建施工平面布置图和必要的施工规范及设计附图、施工说明等。 初步建立施工现场立体模型。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3、阅读施工图说明 施工图说明主要介绍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特点,补充图纸的设计依据、技术指标、线路敷设和设备安装及加工的技术要求等。 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说明中的内容以后,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施工图。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4、管线表 设计人员为简化平面图文字,按图面所采用的标准方式提供管线表,注明管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长度、何处来、何处去、管径等。当工程项目需要敷设线路、穿管时,即可依据此表敷设。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5、加工件 对于某些标准的电气构件或安装方式(如设备的安装构架、防护板、网等),设计人员往往提供国标图集编号和页号例如:D562(建筑物防)。 看图时,应对照电气样本和安装部位的建筑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工程中较为重要或特殊的安装部位(如与各管道设备的交错情况),仅用平面图较难表明电气装置安装部位及电气线路的空间走向时,常采用局部剖视图来补充。看图时,应弄清工程的建筑构造,工艺装置、管网分布、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布局情况。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6、熟悉规范 电气安装之前,应参阅国标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保证安装工程符合规范要求。 符合安全、可靠、方便、经济、美观的工作原则。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7、关键要求 电气平面图只能反映设备的平面布置情况,不能反映线路、设备的立体布置情况,所以应在多次的施工实践中,逐渐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电气施工的立体概念。这是电气识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功。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8、其他 此外,施工人员还应熟悉土建图。由于配电箱、管线、开关、接线盒、灯头盒等设备的敷设都与土建筑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布置与土建平面图和立面有关;线路走向与土建的梁、柱、门、楼板、墙面等位置有关;安装方法与墙的结构,楼板材料等有关;安装顺序与土建施工的进度有关;暗敷设备的预埋方式、位置、走向与土建结构有关),所以不了解土建状况,很难与主体工程配合,无法确保电气工程的顺利进行,甚至会造成许多重复用工和不必要的浪费。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二、组织准备 施工前一般应先组成管理机构,并根据电气安装项目配备人员(如人员的技术等级的搭配,施工人员的工种搭配),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内容、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安全施工的条例、措施。必要时还应组织技术培训。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三、供应准备 应按照设计或工程预算提供的材料(如采用代用设备和代用材料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必要时应履行变更通知手续),并根据施工要求,准备施工设备和机具等。施工前应检查落实设备、材料等物资准备情况。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施工前应了解下列应具备的施工条件: 设备、材料; 一般工具、机具、仪器、仪表和特殊机具; 有关建筑物和设备基础; 工程需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的水源、电源及工具、材料存放场所等; 建筑安装综合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电气施工: 预埋工作的特点时间性强,需与土建施工交叉配合进行,并应密切配合主体工程的施工记得。隐蔽工程的施工,如电气埋地保护管等,需在土建铺设地坪时预先敷设好;一些固定支撑件的预埋,如固定配电箱、避雷带的支座等,需在土建砌墙或浇灌时同时埋设。预埋工作相当重要,如漏埋或错敷、错埋,不仅会给安装带来困难,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有时还会造成安装工程无法进行而不得不修改设计。进行预埋工作时,应注意补要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损坏建筑物的外观。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敷设 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敷设时按照电气设备的按装方法和电气管线的敷设方法进行安装施工的,它包括定位划线、配件加工及安装、管线的敷设、电器的安装、电气系统的连接及接地方式的连接等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电气线路及设备的调试 当各电气项目施工完成后,要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调整(如线路、开关、用电设备的相互连接情况;检查线路的绝缘层和保护整地情况;动力装置的空载调试等),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施工资料的整理和竣工图的绘制 施工结束后,应整理在施工中的有关资料,如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修改通知单、隐蔽工程的验收证、电气试验的记录表以及施工记录等,特别是应情况不符,施工与原施工图的要求不同时,在交工前应按实际情况画出竣工图,以便交付用户,为用户运行维护、扩建、改建提供依据。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安装的质量评定 质量评定包括施工班组的质量自检、互检和施工单位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查评定。质量评定应按国家颁布的安装技术规范,质量标准以及本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若补符合标准和要求,应进行整改 。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通过验试和竣工报告 质量检查合格后,需通电试运行,验证工程能否交付使用。上述项目完成后,及可撰些竣工报告书。 电气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步骤 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后,应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竣工验收,办理全部工程或分项工程的交工验收书,交付使用。 电子版管线表编制 格式 序号、何处来、何处去、电缆型号规格、数量、管径、数量、备注。 电子版管线表编制 第一章:电气配管 第一章:电气配管 第一章:电气配管 电气管种类: 钢管、电线管、水煤气管、PVC管、金属软管、饶形管。 第一章:电气配管 第一章:电气配管 第一章:电气配管 等边角钢 L 扁钢 例:a × d 工字钢 例:I 10 # 槽钢 【,=高×翼宽×厚 膨胀螺栓 D1:螺纹尺寸 D2、D:宽部尺寸 第一章:电气配管 第一章:电气配管 1.材料要求 第一章:电气配管 2.作业条件 第一章:电气配管 明配管吊架、支架固定点最大允许距离(mm)(无设计要求时) 第一章:电气配管 3.2.1管子除锈及防腐:管子内、外壁均须除锈,内壁除锈可用圆形钢丝刷,两头各绑 一根铁丝,来回拉动钢丝刷,把壁内铁锈除净,然后用破布将锈渍清除;外壁可用钢丝刷或磨光机除锈。除锈必须干净彻底 ,钢管内外灌、刷沥青漆。埋于混凝土内的钢管外壁不刷漆。 第一章:电气配管 3.2.2管子的弯曲:小口径(G50以下)可采用冷煨,常使用手动或电动弯管器。大口径管子可采用热煨或煨管机煨制。 3.2.3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和裂缝,弯扁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0%,弯曲角度不小于90?,弯曲半径:明配管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3.2.4整排管子在弯曲处应弯成同心圆。 3.2.5钢管切断:按每段长度切管。切管方法很多。主要使用的机具是切割机。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锉平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 第一章:电气配管 管子的弯曲:(无设计时)单位(mm) 第一章:电气配管 3.2.6管子套丝:水煤气管、电线管套丝可用圆丝板。套丝时,先将管子固定在台虎钳上,再把绞板套在管端。 3.2.7套丝过程中及时浇油,以便冷却板牙并保持丝扣光滑。套完丝后及时清理管口,使管口保持光滑。使用套丝机(如大批量管子或口径较大的管子)时,除满足要求外,尚须满足套丝机的操作规程。 3.2.8电线管可以采用管箍焊接。 第一章:电气配管 3.2.9管子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固定或用锁紧螺母固定。焊接仅适用于厚壁钢管,薄壁钢管严禁焊接。 3.2.10管与管丝扣连接:使用全扣管接头,连接管端部套丝,两管拧进管接头长度为管接头的1/2,使两管之间吻合。薄壁钢管的连接必须采用丝扣连接。 3.2.11管与管的套管连接:只用于厚壁钢管的暗配管。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3倍,对口处应在套管中心,套管周边采用焊接应牢固严密。 第一章:电气配管 3.2.12管路补偿:管路通过建筑物变形缝,应加补偿措施。在变形缝两侧各埋设接线盒(箱)做补偿。接线盒(箱)相邻面穿一根短管,短管一端与接线盒(箱)固定,另一端应能活动自如,接线盒(箱)上开孔长度不小于管外径的两倍。 3.2.13管路的保护:钢管敷设完成后,及时清理管口处的堵塞物,并做好管口封堵 3.3明配管:支、吊架制作?定位?箱、盒支架、吊架安装?管子敷设,下料用切割机,严禁用电、气焊切割 。 第一章:电气配管 3.4硬质塑料管暗敷设 3.4.1施工程序:根据线管的每段埋设位置和所需的长度决心锯断、弯曲,做好部分管与盒的连接,然后在配合土建施工敷设时进行管与管及管与盒的预埋和连接。 3.4.2管子的切断:根据每段管子的所需长度进行切割。用钢锯条锯,直接锯到底,切口整齐。PVC管切断也可使用厂家提供的专用截管器。 3.4.3管子的冷煨弯曲:主要适用于硬质PVC管。弯管时将顽强弹簧插入管内需煨弯处,两手握住管弯曲处弯簧的部位,用手逐渐弯出需要的弯曲半径来。也可使用手扳弯管器冷煨或同硬质聚氯乙烯管一样热煨。 3.4.4管子的热煨弯曲:主要适用于硬质聚氯乙烯管。加热方法可使用喷灯、电炉或水煮法。 3.4.5热煨制20mm及以下硬质聚氯乙烯管端部900弯时,管端加热后,管口处插入一根适宜的橡胶棒,用手握住需煨弯处两端进行弯曲,成形后将弯曲部位插入冷水中定形 第一章:电气配管 3.4.6热煨制20mm及以下硬质聚氯乙烯管,中间部位90?弧形弯时,先需自制能够立着容纳多根管子弯管模具,可多根管子同时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一边串动,一边转动,待管子加热至柔软状态,弯曲后一根根放入模具中,浇冷水加速管子的硬化。 3.4.7热煨制25mm及以上硬质聚氯乙烯管时,需一根根加热,用手弯制成形,浇水冷却。 3.4.8热煨制50mm及以上硬质聚氯乙烯管时,还需要在冷却过程中整形;管径再大的需装上干沙子,塞好管口。 3.4.9弯曲角度不小于90? ,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外径的6倍。 第一章:电气配管 3.5管与管的连接 3.5.1插入法连接:把连接管端部擦净,将阴管端部加热软化,把阳管管端涂上胶合剂,迅速插入阴管,插接长度为管内径的1.5~2倍。待两管同心时冷却后即可。 3.5.2套接法连接:比连接管大一级塑料管做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内径的2~3倍,把涂好胶合剂,的连接管,从两端插入套管内,连接管对口处应在套管中心,且紧密牢固。 3.5.3硬质PVC管的连接,也可采用专用成品管接头进行连接,连接管两端需涂专用的胶合剂粘接。 第一章:电气配管 3.6管与盒的连接。 3.6.1管与盒的连接,有的需要预先进行连接,有的则需要在施工现场配合施工过程中在管子敷设时连接。 3.6.2管与盒的连接方法很多,总的要求是:连接管外径应与盒敲落孔一致,管口光滑;一管一孔顺直进入盒,在盒内部露出长度应小于5mm,多根管进入配电箱时应长度一致,排列间距均匀;管与盒(箱)连接固定牢固。 第一章:电气配管 3.7中间拉线盒的设置: 3.7.1尽量减少中间拉线盒,只有在管路较长或有弯曲处(管与盒处弯曲除外),才允许加装拉线盒或放大管径。 3.7.2管路水平敷设拉线点间距需符合以下要求:无弯管路不超过30m;两拉线点之间只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两拉线点之间只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5m;暗配管两拉线点之间不允许有三个弯。 3.7.3管路垂直敷设拉线点间距需符合以下要求:电缆线径截面50mm2以下为30m ;截面70mm2~95mm2为20m ;截面120mm2~240mm2为18m 。 第一章:电气配管 3.8管路补偿:管路通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加补偿装置,在其两侧各埋设接线盒,在盒的相邻面,穿一根钢保护管,管内径应大于塑料管外径的两倍,套在塑料管外面保护。 3.9引线铁丝穿管:暗配管在配管阶段应将铁丝预穿;明敷管长度较长或有管路弯曲段,也应将引线铁丝在配管阶段预穿 第一章:电气配管 3.10管子接地:金属导管必须并接到接地干线上 3.10.1管子电气连接:钢管与盒(箱)丝扣连接的,须在管接头的两端及管与盒(箱)连接处,用相应圆钢或扁钢焊接好接地跨接线。跨接线最小截面为φ6圆钢。 3.10.2非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3.10.3接地线严禁串联连接,必须并接于接地干线。 3.10.4可挠金属管或金属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或接零的接续体 第一章:电气配管 3.11敷设钢管其他注意事项 3.11.1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密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缆、电线后必须做密封处理。 3.11.3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盘、箱、柜等边缘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上述表1的规定。 3.11.3钢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3.11.4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钢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复合型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完整无损。 3.11.5导管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有补偿装置。 第一章:电气配管 4.1配好管子后,凡向上的管口和浇灌到混凝土内的接线盒等必须堵塞严密,防止杂物进入管内。 4.2明配管路时,应保持墙面、地面和顶棚的清洁,搬运材料和梯子时,不得碰坏门窗、墙面。 第一章:电气配管 5.1火煨管时管口处严禁站人。 5.2管路焊接,避免弧光伤人。 5.3送电前,要通知相关施工人员,非电气作业人员禁止乱动电气器具。 5.4避免高空坠落事件。 5.5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各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章:电气配管 6.1严禁在承重结构件上焊接。 6.2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 6.3管子开始套丝时扳转要稳而慢,太快不宜上丝,不得猛然用力,避免偏丝啃丝。 6.4施工中严禁不同管径的管子直接套结连接 第一章:电气配管 应提供以下记录: 7.1隐蔽记录。(土建3-20) 7.2配管及管内穿线安装检查记录。(电装-25) 第二章:设备安装 第二章:设备安装 1.材料要求 第二章:设备安装 2.作业条件 第二章:设备安装 3.施工工艺 第二章:设备安装 3.1电控盘柜的安装 第二章:设备安装 3.1.3盘柜的接地应正确可靠,按“接地装置安装工程工艺标准”具体规定。 3.1.4小型操作箱、开关箱、端子箱等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单独安装时,应端正。 纵列安装时,应使中心线成一条直线。 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端子箱安装应密封良好。 第二章:设备安装 3.1.5抽屉式配电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抽屉推拉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 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手车推入 工作位置后,动触头顶部与静触头底部的间隙应符合产品的 要求。 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 机械闭锁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 安全隔离板应开启灵活,随手车进出而相应动作。 手车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应接触紧密,当手车推入柜内时, 其接地触头应比主触头先接触,拉出时,程序相反。 柜内控制电缆的位置不妨碍手车的进出,并应固定牢靠。 柜内照明应齐全。 活动门应用软铜线接地。 第二章:设备安装 3.2电子计算机安装 防止设备在吊运和安装过程中受到振动。 计算机座要垫防震垫。 电缆敷设应尽量减少与动力电缆平行和交叉。 所有进出机房之电缆通道应加防护装置。 机房要有专用接地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环境,应设置防静电的屏蔽措施,接地应 正确可靠,具体要求按“接地装置安装工程工艺标准”规定。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环境,应设置专用灭火设施,必要时,设火险报警装置,具有应 急断电措施。 。 第二章:设备安装 4成品保护 第二章:设备安装 第二章:设备安装 第二章:设备安装 5安全措施 第二章:设备安装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第二章:设备安装 7质量记录 3.2立柱制作 3.3横撑制作 3.4桥架、支架制作 3.4.1支架制作用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边、毛刺; 3.4.2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mm; 3.4.3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位于湿热、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地区时,应根据设计作特殊的防腐处理。 3.5盖板制作 3.6标准弯头的制作(非标制作不可以用电气焊进行切割) 第三章:桥架安装 3.7立柱安装 3.7.1立柱安装应横平竖直,不得有明显倾斜,垂直偏差不得大于其长度的2‰,每一条直线上立柱断面尺寸应一致; 3.7.2型钢立柱可直接焊在预埋件或钢结构上,焊接应牢靠;每一固定点的两侧均须焊接,每一侧焊接长度为30~40mm,在焊缝处,须补刷防腐漆。在有特殊要求的钢结构以及设备机架上焊接电缆架,应征得有关单位同意; 3.7.3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时,螺栓直径为M10~M16,当电缆架层数为四层及四层以下时,一般螺栓直径选用M10,四层以上时螺栓直径选用M16,严禁用塑料胀塞; 3.7.4在振动较大的车间内,沿顶棚吊挂时不宜采用胀锚螺栓固定; 第三章:桥架安装 3.7.5电缆桥架立柱的间距除符合设计要求外,遇下列情况应增加立柱: 3.7.5.1水平转弯之前、后约300mm处及其转弯的中间; 3.7.5.2从水平方向转向为立上或立下时,在其转向之前、后 约100mm处; 3.7.5.3过伸缩缝之前、后约300mm处; 3.7.5.4遇标高有明显变化的爬坡处前、后约200mm处,及其 上下两爬坡连接板的中间,所增设的立柱爬坡点应在 1000mm以内,否则必须再增加爬坡点之间的立柱。 3.7.6在同一结构条件区段内,立柱间距的偏差不得大于 100mm。 3.9桥架组装、支架安装 3.9.1桥架应可靠地紧固在横撑上,并应横平竖直,不得有明 显的扭曲或向一边倾斜,每一条直线上水平倾斜不得大于 ?5mm,中心线左右偏差不得大于?10mm,高低偏差不大 于?5mm; 3.9.2桥架的延续连接宜放在两立柱间的1/4处,避免在1/2处 做接头; 3.9.3桥架的延续连接应用专用连接板,桥架上有盖板者须用 与桥架边框高度相配合的内接板,不得以小代大,无盖板者 可用内接板或外接板。任何情况均不得用点焊连接; 3.9.43.9.4除伸缩逢外,槽架延续连接处的间隙不得大于 10mm,梯架连接处的间隙不得大于12mm; 3.9.5沿屋架、行车走台以及栏杆等金属结构上水平装设桥架时,如仅一层可不用立柱支架部分,应用与桥架宽度相配合的型钢焊在钢结构上,再用螺栓将桥架紧固在型钢支架上,严禁将桥架直接点焊在金属结构上。型钢焊接的桥架,在允许焊接固定时,焊接后应补刷防腐漆; 3.9.6用于组合桥架延续连接及附件的紧固螺栓,均应注意螺栓安装方向,螺栓头应在桥架内侧(安装电缆部位),螺帽在外侧,螺栓长度应适中,紧固后约伸出10mm为宜; 3.9.7桥架安装完毕后,应按施工图标志分类编号,在分支、转弯处、每隔200m的直线段均应作标志; 3.9.8电缆竖井及垂直安装的电缆桥架,其垂直偏差不得大于长度的2‰,水平偏差不得大于2‰,对角线的偏差不得大于对角线长度的5‰。 第三章:桥架安装 3.9.9电缆桥架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表的规定; 第三章:桥架安装 3.10标准弯头和组合弯头安装 3.10.1使用标准弯头,其弯曲半径、边框高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弯头的延续连接应接合自如,接口处不应受力;连接后不得有凸起或扭曲现象;其纵向、横向中心线应相互垂直;经弯头前后的中心线应重合或平行;同层桥架在弯头的前后应在一水平面上,其偏差不得大于5mm; 3.10.2在现场就地组合的弯头,应使用专用的转弯连接板,其弯曲角度一般为135?,但不得小于90?; 3.10.3梯架边框高度为45~60mm时,转弯连接板的长度为180mm;梯架边框高度为100mm时,转弯连接板的长度为220mm。 第三章:桥架安装 3.11盖板安装 3.11.1盖板两端均应光滑,无毛刺或卷口现象; 3.11.2除伸缩缝外,盖板的中间连接应严密,接头处间隙不得大于2mm,转弯处不得大于5mm; 3.11.3有防磁干扰要求的桥架,全线内的盖板覆盖应保持贯通,不得在转弯或立上、立下处中断; 3.11.4盖板的接缝应与梯形架或槽形架的接缝错开; 3.11.5盖板应卡接严密,不得有虚盖或扭曲、变形现象,卡锁应牢靠。 第三章:桥架安装 3.12接地连接 3.12.1电缆桥架的接地按设计要求进行; 3.12.2电缆桥架的接地如设计无规定,一般可利用镀锌桥架本身做接地线,但须符合下列要求: 3.12.2.1被利用的桥架,在全线路内均有贯通的梯架或槽架; 3.12.2.2桥架的中间连接应作电气连接; 3.12.2.3每隔30~50m须用25 X3 mm镀锌扁钢将横撑的上、下层及沟边两侧作电气连接; 3.12.2.4桥架的立上、立下部分如用一般型钢支架,应用接地线将其连接; 3.12.2.5桥架的两端须与接地干线连通; 3.12.3电缆支架的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第三章:桥架安装 3.13检查验收 6.13.1应在电缆桥架竣工后,电缆敷设前进行检查,不宜在电缆施工后合并检查; 6.13.2立柱选用、安装、固定应正确、焊接固定牢靠,立柱应横平竖直,其垂直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负载要求; 3.13.3在桥架上进行标识,最好把电缆走向给标出来; 3.13.4桥架在横撑上固定牢靠,应横平竖直,延续连接正确,不得有明显的扭曲或向一侧倾斜现象,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规定数值; 3.13.5弯头的组合,其弯曲半径、边框高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延续连接应接合自如,接口处不应受力凸起或有扭曲现象,其纵、横中心线应符合规定要求; 3.13.6电缆桥架接地应正确可靠; 3.13.7防腐层类别应与设计相符,无锈斑或剥落现象; 3.13.8外观整齐美观。 3.1电缆检查 3.1.1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隧道内照明、通风符合要求; 3.1.2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1.3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直埋电缆与水底电缆应经试验合格; 第四章:电缆安装 3.2线路检查:检查电缆走向是否合理,尽量避免交叉,尽量走最近路径,最好在桥架或支架上进行大动力电缆线路的标识。 第四章:电缆安装 在桥架上标明所有大动力电缆的走向 第四章:电缆安装 在柜子里贴上电缆管线和端子接线图 第四章:电缆安装 3(3电缆敷设 3.3.1电缆的搬运 (1)电缆的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装卸车应尽量使用汽车吊; (2)用汽车搬运时,电缆线盘不得平放,应用垫木垫牢并绑扎牢固,防止线盘滚动; (3)电缆运到现场应尽量放在预定敷设位置,尽量避免二次搬运; (4)电缆需要短距离搬运时,允许将电缆盘滚到敷设地点,但电缆盘的护板应齐全,按电缆缠紧方向滚动,同时确保路面清理干净和牢靠。 第四章:电缆安装 3.3.2电缆敷设要求 (1)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2)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3)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4)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5)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6)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7)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第四章:电缆安装 (8)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2)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3)标志牌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9)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10)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第四章:电缆安装 (11)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下表的规定,充油电缆总拉力不应超过27KN。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m2)表 第四章:电缆安装 (12)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110KV及以上电缆或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 (13)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2)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3)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以沥青。 (14)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15) 装有避雷针的照明灯塔,电缆敷设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四章:电缆安装 3.3.3 生产厂房内及隧道、沟道内电缆的敷设 (1)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2)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但在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引入柜盘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 (2)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章:电缆安装 (3)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2)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 3)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绑带扎牢。 (4)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通道应避开锅炉的看火孔和制粉系统的防爆门;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穿管或封闭槽盒等隔热防火措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5) 明敷在室内及电缆沟、隧道、竖井内带有麻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并对其铠装加以防腐; (6)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应将盖板缝隙密封。 第四章:电缆安装 3.3.4 管道内电缆的敷设 (1)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 1)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2)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3)其它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地面。 (2) 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 (3)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第四章:电缆安装 3.3.5 直埋电缆的敷设 (1) 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2) 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2)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第四章:电缆安装 (3)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特殊情况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或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当电缆穿管或用隔板隔开时,平行净距可降低为0.1m。 2)电力电缆间、控制电缆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当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时,其交叉净距可降为0.25m。 3)电缆与热管道(沟)、油管道(沟)、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热力设备或其它管道(沟)之间,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其净距可减为0.25m。 4)电缆与热管道(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 第四章:电缆安装 (4) 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m;伸出排水沟0.5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 (5)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软土或沙子中不应有石块或其它硬质杂物; (6)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1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7)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第四章:电缆安装 3.4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2)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铅套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3)裸铅(铝)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加软衬垫保护。 4)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 3.5 电缆校接线 (1)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清洁; (2)电缆头安装、固定牢靠,相序正确。直埋电缆接头保护措施完整,标志清晰。 (3)三芯电力电缆接头两侧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或金属套)、铠装层应分别连接良好,不得中断,跨接线的截面不应小于接地线截面的规定。直埋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应做防腐处理; (4) 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钢铠应锡焊接地线。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5) 装配、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各部件间的配合或搭接处必须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铅包电缆铅封时应擦去表面氧化物;搪铅时间不宜过长,铅封必须密实无气孔,塑料电缆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热熔胶)等方式密封; 第四章:电缆安装 对于外方提供原始设计的施工项目 首先是对电缆表与端子表进行的转化。 3.6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 3.6.1 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而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回路,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3.6.2 电缆的防火阻燃尚应采取下列措施: 1)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2)在重要的电缆沟和隧道中,按要求分段或用软质耐火材料设置阻火墙。 3)对重要回路的电缆,可单独敷设于专门的沟道中或耐火封闭槽盒内,或对其施加防火涂料、防火包带。 4)在电力电缆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5)采用耐火或阻燃型电缆。 6)设置报警和灭火装置。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6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J39-97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试行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试行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试行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试行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试行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J/T16-9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电气安装工程规范 作者:3 发布日期:2007-12-21 10:34:09 (阅892次) 所属频道: 电建 关键词: 电气 安装 电气安装 1一般规定 1.1本章适用于住宅单相人户配电箱户表后的室内电路布线及电器、灯具安装。 1.2电气安装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1.3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1.4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1.5电路配管、配线施工及电器、灯具安装除遵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6工程竣工时应向业主提供电气工程竣工图。 2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2.1电器、电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2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2.3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 2.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2.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宜选用同一系列产品。 3施工要点 3.1应根据用电设备位置,确定管线走向、标高及开关、插座的位置。 3.2电源线配线时, 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3.3暗线敷设必须配管。当管线长度超过15m或有两个直角弯时,应增设拉线盒。 3.4同一回路电线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总根数不应超过8根,电线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外皮)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3.5电源线与通讯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内。 3.6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3.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3.9安装电源插座时,面向插座的左侧应接零线(N),右侧应接相线(L),中间上方应接保护地线(PE)。 3.10当吊灯自重在3kg及以上时,应先在顶板上安装后置埋件,然后将灯具固定在后置埋件上。严禁安装在木楔、木砖上。 3.11连接开关、螺口灯具导线时,相线应先接开关,开关引出的相线应接在灯中心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于上。 3.12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Ω。 3.13同一室内的电源、电话、电视等插座面板应在同一水平标高上,高差应小于5mm。 3.14厨房、卫生间应安装防溅插座,开关宜安装在门外开启侧的墙体上。 3.15电源插座底边距地宜为300mm,平开关板底边距地宜为1400mm。
本文档为【电气安装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446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8KB
软件:Word
页数:4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6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