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工記》營國制度與中原地區古代都城佈局規劃的演變

《考工記》營國制度與中原地區古代都城佈局規劃的演變

举报
开通vip

《考工記》營國制度與中原地區古代都城佈局規劃的演變 5考工记 6 营国制度与中原 地区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的演变 孙丽娟 1 李书谦 2 ( 11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2; 21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Abstract: It is the form ing token of Ch inese urban plann ing theo ry since kaogongji was w ri-t ten1A ccord ing to this theory, anc ient cap ita...

《考工記》營國制度與中原地區古代都城佈局規劃的演變
5考工记 6 营国制度与中原 地区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的演变 孙丽娟 1 李书谦 2 ( 11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2; 21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Abstract: It is the form ing token of Ch inese urban plann ing theo ry since kaogongji was w ri-t ten1A ccord ing to this theory, anc ient cap ita ls inHenan prov ince can be d iv ided into four stages1 But itw as a dream ing capital plann ing by Con fucians at that time and only in the un iform and flourish ing feudality soc iety, maybe it can becom e true1 Key words: kaogongji; capital construction system; layou t p lan; theory system 摘 要: 5考工记 6 营国制度的产生, 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以这 一理论为标尺, 可将中原地区古代都城布局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考察可知, 5考工记 6 营国制 度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只是儒家描绘的一幅 /理想王都 0 的美妙蓝图, 只有在统一的封建社会盛 世, 才有可能将这幅蓝图变为现实。 关键词: 5考工记 6; 营国制度; 布局规划; 理论体系 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形制比较明晰的古代都 城遗址, 尤其是进入历史时期的都城, 虽时代、 地区各异, 但它们在平面布局上大多都呈现出了 一定的共性。这种有规律的共性, 也就是中国古 代都城的布局规划体系。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都 城发展历史链条比较紧密、分布数量最多又最具 代表性的地区, 更是以这种古代都城布局规划体 系的理论为指导, 将之应用于都城建设实践的重 要地区之一, 在这一规划体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文主要以这种体系 为标尺, 对中原地区不同时代都城的布局进行简 要分析, 对这一规划体系理论的演变发展及其意 义、性质进行初步探讨。 一、 5考工记 6 营国制度对古代都城布局规 划的基本规定 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 5考工记#匠人6¹第 一次予以较全面记载, 规定原则也最为明确。所 以, 一般大家也都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 都城布局规划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据研究, 5考工记 6 是成书于春秋晚年的齐国官书 º , 所 以, 中国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 时间也应同时。 5考工记 #匠人营国 6 载: /匠人营国, 方 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 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0 其后更述及夏后 氏世室, 殷人重屋、周人明堂三代宗庙宫室制 度, 环涂七轨和野涂五轨, 不同级别的环城道路 和郊野道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另有王宫门阿之制、宫隅之制 和城隅之制, 均按周礼等级划分, 规定了不同的 标准。明确提出当时构成一座都城的主要要素包 括城墙、城门、道路、宗庙、社稷、宫殿及商市 等, 这些要素的组合布局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这些规定固然是针对王城建设而言的, 但对于诸 侯国都及卿大夫采邑, 只是规模、体量上的变 化, 有些功能设置有所损益, 而总体的平面布局 区别不大。具体的都城规划布局, 其规定可概括 如下: 11城为方形, 国都之制为九里之城, 大小 依等级依次有别; 21每面均设三座城门, 共十二座; 55中原文物 2008年第 6期 31以王宫为核心, 王宫位于都城中心构成 都城南北中轴线; 41南门、朝、寝、市都由南至北布置在中 轴线上。王宫前面为外朝, 后面为市。宗庙、社 稷对称设置在王宫前方的左右两侧; 51道路分经涂、环涂、野涂。城内南北、 东西向街道各有九条, 构成棋盘式规整布局, 以 纵贯南北的经涂为主干道, 经纬道路环绕王宫沿 中轴线对称布置; 61依 5周礼 #地官#大司徒6, 城内居住区 为闾里设置, 整齐规整。 这就是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基本规定和核心 部分。以下我们即以这种理论体系为基础, 对中 原地区不同时期的都城发展进行基本的考察和分 析。 二、中原地区古代都城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 按照 5考工记 6 营国制度确定的都城布局 规划理论体系的原则及标准, 可将中原地区的古 城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 ) 第一阶段 ) ) ) 仰韶文化时期 目前中原地区发现的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仅 有郑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城址» 一座。作为目前 所知最早的与黄帝同时代的版筑夯土城池, 无疑 为黄帝始作城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它的建造, 可能更多地考虑到了战争的因素, 而在政治制度 的需要方面考虑较少。所以, 此时的城市布局较 之史前聚落虽然已有一定的进步, 但仍保留着许 多原始性, 与 5考工记6 中所载显然相去甚远。 西山城址的平面近于圆形。虽然城市与城墙 并无必然的联系, 但西山城址作为一座有城墙的 城堡, 毕竟已在根本上不同于此前只有环壕的聚 落。城墙外围仍保留着环壕, 北门外侧筑有护门 墙, 其防御性必可得到大大加强。西门内的夯土 建筑基址位居中心, 体量较大, 其他较小的建筑 绕其周围, 似乎可以看到后世以建筑主次体现身 份尊卑的布局理念的影子。考古还发现西城门北 侧城墙上的建筑遗迹及北门东西两侧的城台。 5诗#郑风 #子衿 6: /出其闉阇。0 5毛诗传 6 称: /阇, 城台也。0 5古今注6: /城门皆筑土为 之, 累土曰台, 故亦谓之台门也。0 可见, 城门 应有台。 5越绝书 6 记载吴王阖庐建造的小城 云: /门三, 皆有楼。0 这楼便是城楼, 建造在 门台上。这种有台有楼的门, 即为台门。西山城 址西、北门可能是目前所发现的这种台门的最早 雏形。大型窖穴坑分布于城址西北部地势较高地 区, 城外西北部和城内北部发现两处同时代的墓 葬群, 表明墓葬与居址区尚没有明确的地域划 分。钱耀鹏 5关于西山城址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6 一文中说: / (圆形 ) 平面结构则多见于此前的 环壕聚落当中。,,在平面结构上有继承环壕聚 落之特点的一面。0¼并将这一点作为西山城址原 始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城门方面, 仅发现北、西 门各一座, 而且其位置并不居于城墙中部。城内 道路也仅发现通往北门的一条, 体现不出沿中轴 线规划的思想。宗庙、社稷建筑及商市遗迹等均 没有发现。西门内东侧发现的夯土建筑基址, 位 置偏于城内西侧, 面积相对于整座城址也较小, 所以还不宜看作是城内居于中心地位的建筑。 总之, 西山城址的城市建造较之以前的聚 落, 已有相当的进步性。而且, 可能已经具有了 氏族政治中心的地位。但由于 /大约开始于仰 韶时代晚期, 持续整个龙山时代, 而迄于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 ) ) 夏王朝建立的这一段 历史,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 -战国时代 . 0½ , 所以, 作为可能仅出于战争需要而建造的这座古 城, 并没有在体现权力与地位方面下太多的功 夫, 没有后世那种规整的布局和严密的规划。 (二 ) 第二阶段 ) ) ) 龙山时期 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的城市出现较多, 已发现 登封王城岗¾、新密古城寨 ¿、辉县孟庄À、淮阳 平粮台 Á、新密新砦 Â、郾城郝家台 lv、安阳后 岗 lw、平顶山蒲城店lx和焦作徐堡 ly等 9座。龙山 时代万国林立、群雄并起, 处在大统一前的动 荡、分化时期。但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 在前一 阶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在激烈的氏族、部落间 战争的逼迫之下, 设防城市的数量增加较快, 城 市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在城市布局上, 也表现出 一些鲜明的共性和历史特点。 这一时期普遍地出现近方形的城垣, 城门数 量增加, 城内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登封王城岗 城址为两重城垣结构; 新密古城寨发现有大型宫 殿和廊庑建筑; 淮阳平粮台古城平面呈现正方 形, 南北城门对称、城内发现有以土坯为建筑材 料的长方形排房; 郾城郝家台城内排列有序的排 房建筑, 没有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是肯定达不 到的。发现的陶窑、墓葬、较为集中的高级房屋 建筑遗迹也说明了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排水管道的出现, 则解决了城市排水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诸如 56 考古研究 此类, 均说明了城市建设的进步。 当然, 受时代和发掘资料所限, 我们认为这 时期的城市建设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特征。如: 不 多于 4个的城门, 还不是很清晰的道路、商市的 设置等。 龙山时期城市建设明显地受两方面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 一方面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掌权者维 护地位、体现身份的需要。在体现上层权力中心 的高贵身份和地位方面, 城市建设无疑也是一个 很好的载体。由此较多地发现了城内特定区域的 大型夯土建筑等。这些, 均体现出了通过城市规 划布局反映权力地位的意识。另一方面, 是出于 应对频繁战争的需要。作为以军事防御为主要职 能的城市, 明显地突出了高耸的城墙、深陷的护 城壕以及门卫房、加宽加固的弧形城墙拐角等。 而这一方面的影响力, 明显地要大于前者。此时 的城市建造思想是 /筑城以卫君 0, 然而, 在客 观上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在这一波澜壮阔的 时代, 对抗多于合作, 大家不可能有一个共同遵 守的规则, 城市建造也不会出现一种普遍奉行的 理论。而之所以能够出现诸多的共性, 只可能是 相互之间的借鉴和模仿。 (三 ) 第三阶段 ) ) )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相继产生和 发展的时代, 在某种程度上, 也是儒家心目中的 理想王国。这一时代产生和发展的城市建设理论 和实践, 影响了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目前 河南境内考古发现的夏代城址有偃师二里头lz、 荥阳大师姑l{、辉县孟庄二里头时期城址 l|等; 商代城址有偃师商城 l}、郑州商城 l~、洹北商 城 mu、安阳殷墟mv以及焦作府城mw、辉县孟庄商代 城址mx等; 东周时期的城址有东周王城 my、郑韩 故城mz等百余座。总结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经验、 反映儒家都城建设理想的 5考工记6 在此时期 成书, 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理论体系的 正式形成。 偃师二里头的居住区、作坊区和墓葬区, 还 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显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都 城布局尚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尸乡沟商城和郑 州商城,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布局模式, 但均凸显 了自龙山时代以来已经出现的 /城中之城 0 的 特殊形态, 强化了王居之尊的特殊地位。东周时 期城址则各据地势相宜而建, 显示出百花齐放的 鲜明个性, 但其内蕴涵的重城环套、区域有别、 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规划理念, 则对后世的城 市规划实践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5考工记 # 匠人营国 6 制度于春秋晚期正式产生, 既是对 此前都城规划理念的总结, 也描绘出一幅儒家心 目中的 /理想王都0 的美妙蓝图。 春秋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 又是思想文化 /百花齐放0、 /百家争鸣 0 的空前繁荣的时代。 儒家本质上是一个倾向于复古和保守的学派, 5论语 #八佾 6 载: /子曰: -周监于二代, 郁郁 乎文哉, 吾从周 .。0 礼法于周, 即是孔子的最 高理想。5考工记6 虽并不出自孔子, 但就其保 存的古制和崇尚的礼制观念来看, 能够列入儒家 经典就毫不足奇了。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王都, 概 言之就是: 方方正正的城, 中规中矩的路, 王权 至上的鲜明理念, 义利分明的都城布局。如同 /大同 0 思想一样, 它反映的是儒家的一种理 想, 是经过长期割据战乱后盼望一统盛世的愿 望, 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不可能成为各国共 同遵守的都城规划建设的法则。考古未发现一处 与该理论体系完全相吻合的城市, 甚至在 5考 工记6 产生的齐鲁大地上的都城, 如齐国临淄 故城和曲阜鲁国故城, 也未遵守这一规则。中原 地区亦是如此。东周王城平面为不规则的近方 形, 宫殿区居于王城西南部, 近于今涧水入洛 处, 因此才有 /谷、洛斗, 将毁王宫 0m{的记载。 宫殿区东侧为粮窖区。作坊区与墓葬区分别位于 王城西北部和东墙内外。王城的布局与儒家心目 中的理想王都并无共同之处。郑韩故城则依黄水 河和双洎河交汇处自然地势构筑, 城坐西面东, 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 中有南北向隔墙将故城分 隔成东西二城。西城为内城, 西城北中部为宫殿 区, 其中宫城另有夯土围垣。西北部发现有专为 王室服务的地下冷藏设施。东城为郭城, 是铸 铜、铸铁、制玉、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的集 中分布区, 另分布有贵族墓地、社 遗址、粮窖 群区等。其它如蔡国故城 m|、虢国故城 m}、滑国 故城m~的平面布局也并不规则。具体而言, 并非 是方方正正的九里之城, 而多依地势建设布局; 未见规整的棋盘式道路, 但见有以王宫为中心的 主干大道, 城门多与道路相通; 左祖右社的布 局, 显然并没有实行, 祭祀更多是集中于城内特 定区域, 以 /坛 0、 / 0 方式进行庙祭和社祭; 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商市的设置, 仍然 因遗存难辨, 而无法获得详细信息。但手工作坊 575考工记6 营国制度与中原地区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的演变 遗迹说明当时肯定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东周时 期的城市建设, 由其规划布局反映的信息看, 考 虑最多的, 是选址或依山或傍水, 布局因地相 宜, 突出王室地位和为之服务功能, 功能分区比 较明确, 以满足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四 ) 第四阶段 ) ) ) 汉唐时期 这一历史时段的都城, 可以汉魏洛阳城nu、 隋唐东都洛阳城 nv为典型代表, 正是中国封建社 会逐步发展至鼎盛的时期。 汉魏洛阳城是我国历史上东汉、三国曹魏、 西晋、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 前后历时达 330余 年。目前保存下来的遗迹基本是北魏时期的面 貌。其平面略呈长方形, 由外郭城、内城、宫 城、金墉城数道城垣组成。其中内城以汉魏度量 制计算, 南北长九里, 东西宽六里, 除南垣遭洛 河北移冲毁外, 其他三面城垣已发现城门阙口十 处, 城内探出纵横主干道八条, 颇合 5考工记 6 都城规定之制。内城南郊矗立着包括明堂、辟雍 和灵台, 世称 /三雍 0 的礼制建筑群。其布局 大致体现了左祖右社的都城规划原则。宫城则被 一东西向御道横穿分作南北两部, 道南为宫殿 区, 道北为宫苑区, 首现前朝后寝的格局。外郭 城内营建三百二十三坊, 每坊一里见方, 坊开四 门, 周设坊墙, 并有官吏及门士管理, 形成棋盘 式的规整布局, 使源于 /井田制 0 的 /匠人营 国 0 制度在都城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实践。城内 设三市, 分别位于内城东、西和洛水之南, 市朝 的设立, 既突出了为宫廷权贵服务的特色, 又兼 顾了促进流通的需求。 隋唐洛阳东都城的规划布局继承了汉魏洛阳 城的传统, 其平面布局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三 部分组成。整个规划布局以都城西北部的宫城为 主体, 皇城则环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郭 城内居民区设置推行严格的里坊制, 共设一百零 三坊。郭城设三市, 分称北市、西市和南市, 以 服务居民生活和促进商业繁荣。 从对汉魏洛阳城和隋唐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布 局的分析可知: 这一时期的城址, 平面基本上是 方形或长方形, 城门设置及一门三道的建筑结 构, 基本契合 /旁三门0 及 /九经九纬0 之制。 其中的宫城布局更确切地体现了 5考工记 6 中 规定的都城布局的准则, 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之制基本建立。商市明确开始出现, 但并非仅一 市位于朝后, 其设置更兼顾了服务与流通的需 求; 内城或皇城将官府外置, 更突出了帝王之尊 的高贵地位; 郭城设置推行严格的里坊制, 真实 地再现了 5周礼 6 中有关闾里制度的规定。这 足以说明: 5考工记6 设想的 /理想王都 0 的蓝 图, 其中蕴涵的天下一统、君权至上的思想, 恰 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推崇。它的真正实践, 也只能是在封建大一统帝国形成之时。汉魏洛阳 城及隋唐东都洛阳城的实践, 不仅说明封建统治 者推崇儒家 /理想王都 0 的设想, 同时也说明 又不完全囿于这种规定, 而是根据都城建设的需 要有所发展创造, 使城市建设既体现帝王尊严, 维护封建统治, 又更加适于人居。后世的都城, 如北宋东京城、明清北京城, 都是在这一传统上 在两方面继承和发展的。在突出封建皇权权威方 面, 宫城、皇城、郭城的多重城垣更加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中 轴线的作用更加凸显, 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布 局更为明晰, 皇权神授的思想体现地更加充分; 自北宋东京城开始, 隋唐时期承袭沿续的城市建 设中封闭的里坊制逐步发展演变为开放的街巷 制, 商市、寺庙等的设置更注重实际需要, 则是 体现 /天子之德 0 的一面, 是城市注重宜居方 面的发展。 三、5考工记 6 营国制度的意义 用 5考工记 6 这一都城布局规划理论考察 古代都城的发展, 可知仰韶文化时期是古代城市 起源的初始期, 尚不具备用这一理论指导都城规 划的条件。龙山时代应对激烈的兼并战争需要, 城堡形聚落蓬勃发展, 有的可能已经具有区域政 治中心的功能, 但城市的许多要素还不完善或不 清晰, 还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都城, 仍然处 于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 应该是都城布局规划理 论的孕育期。三代时期是都城功能逐步完备, 都 城规划理论产生的时期。但是, 由于当时诸侯争 霸的特殊历史环境, 不可能形成社会共同遵守的 准则。儒家的营国制度理论, 更多的是对长期割 据战乱的现实的反抗和对统一的 /大同 0 社会 的理想追求。5考工记 6 中的都城规划原则, 不 是当时都城建设规划必须遵守的规范, 这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也根本无法实现, 而只是儒家心目 中 /理想王都 0 的蓝图, 从当时 5考工记 6 营 国制度理论的产生地和中原地区都城布局的实地 考察, 没有一处可以与这一理论相吻合或大体吻 合就可证明这一点。汉至隋唐, 统一的封建大帝 国逐步发展至顶峰, 都城规划中才能有意识地以 58 考古研究 5考工记 6 营国制度理论为指导, 以都城建设为 载体, 充分体现封建皇权权威, 体现君权神授的 思想, 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只有在这种历史条 件下, 5考工记 6 的 /理想之都0, 才能变为现 实。而且从北宋东京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还可以看到: 越是到封建社会晚期, 这一都城布 局规划的原则在实践中越加严格规范, 这一点尤 其体现在宫城、皇城的规划布局中。同时, 这一 时期及后世都城的发展, 并不完全囿于营国制度 的规定, 如郭城的修建、商市的设置等, 多是考 虑实际的需求, 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 ¹ [清 ] 孙诒让: 5周礼正义6, 中华书局, 1987年。 º 贺业钜: 5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 6, 第 176~ 180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年。 » 国家文物局领队培训班: 5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 的发掘6, 5文物6 1999年第 7期。 ¼ 钱耀鹏: 5关于西山城址的特点和历史地位6, 5文 物6 1999年第 7期。 ½ 张玉石: 5探索者的足迹 ) ) ) 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 址发掘纪实6 (五 ), 5中国文物报6 1996年 4月 21 日。 ¾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 5登 封王城岗与阳城 6, 文物出版社, 1992年; 北京大 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登封 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6, 大象出版社, 2007年。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5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 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6, 5华夏考古 6 2002年第 2 期。 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辉县孟庄6, 中州古籍出 版社, 2003年。 Á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 5河 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6, 5文物6 1983年第 3期。 Â 赵春青等: 5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发现城墙和大型建 筑6, 5中国文物报6 2004年 3月 3日; 赵春青等: 5河南新密新砦城址发掘城墙西北角与浅穴式大型 建筑6, 5中国文物报 6 2006年 6月 30日 ; 中国社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5河南新密市新砦城址中心区发现大型浅穴式建 筑6, 5考古6 2006年第 1期。 lv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郾城县许慎纪念馆: 5郾城郝 家台遗址的发掘 6, 5华夏考古6 1992年第 3期。 lw 参见尹达: 5新石器时代6, 三联书店, 1979年; 胡 厚宣: 5殷墟发掘6, 学习生活出版社, 1955年。 lx 魏兴涛等: 5河南平顶山蒲城店发现龙山文化与二 里头文化城址6, 5中国文物报6 2006年 3月 3日。 ly 毋建庄等: 5河南焦作徐堡发现龙山文化城址 6, 5中国文物报6 2007年 2月 2日。 lz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 5河南偃师 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6, 5考古6 1983年第 3期; 中 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5偃师二里头: 1959 ~ 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 6,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 队: 5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 路的勘察与发掘6, 5考古6 2004年第 11期。 l{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5郑州大师姑 ( 2002 ~ 2003) 6, 科学出版社, 2004年。 l|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辉县孟庄6, 中州古籍出 版社, 2003年。 l}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 5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6, 5考古6 1984年第 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 51983年秋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6, 5考古6 1984 年第 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 5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 6, 5考古6 1985年第 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河南第二工作队: 5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第五号 宫殿基址发掘简报6, 5考古6 1988年第 2期; 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 5偃师商 城第Ò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6, 5考古6 1995年 第 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 作队: 5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 6, 5考古6 1998年第 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 二工作队: 5河南偃师商城Ô区 1996年发掘简报 6, 5考古6 1999年第 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河南第二工作队: 5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 报6, 5考古6 1999年第 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 5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 6, 5考古6 2002年第 7期。 l~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郑州商城 ) ) ) 1953 ~ 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 6, 文物出版社, 2001年; 河 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 究 ) ) ) 1985~ 19926,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郑州商城北大街商代宫 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6, 5文物6 2002年第 3期。 mu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5河南安 阳市洹北商城的勘察与试掘6, 5考古6 2003年第 5 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5河 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 1997年发掘简报 6, 5考 古6 1998年第 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安阳工作队 : 51998年 ~ 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 庄东地发掘报告6, 5考古学集刊 6 第 15集, 文物 出版社, 2004年。 595考工记6 营国制度与中原地区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的演变 mv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5殷墟的发现与研 究6, 科学出版社, 199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5河南安阳殷墟大型建筑基址 的发掘6, 5考古6 2001年第 5期。 mw 袁广阔、秦小丽: 5河南焦作府城遗址发掘报告 6, 5考古学报6 2000年第 4期。 mx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辉县孟庄6, 中州古籍出 版社, 2003年。 my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 5洛阳涧滨东 周城址发掘报告 6, 5考古学报6 1959年第 2期; 徐 昭峰: 5洛阳发现东周王城东墙遗址6, 5中国文物 报6 2004年 4月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 5洛阳发掘报告6,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年。 mz 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 5河南新郑郑韩故城 的钻探和试掘6, 5文物资料丛刊6, 文物出版社, 1980年。 m{ 5国语# 周语下6。 m| 尚景熙: 5蔡国故城调查记6, 5河南文博通讯6 1980年第 2期。 m} 李家窑遗址考古发掘队: 5三门峡发现虢都上阳 城6, 5中国文物报 6 2001年 1月 10日; 魏兴涛等: 5三门峡虢都上阳城发现大型宫殿性建筑基址 6, 5中国文物报6, 2002年 1月 25日。 m~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 5河南偃师 /滑城0 考古调查简报6, 5考古6 1964年第 1期。 nu 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 编: 5汉魏洛阳故城研究6,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nv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 5隋唐东都城 的勘查和发掘6, 5考古6 1961年第 3期; 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 5洛阳隋唐东都城 1982~ 1986年考古工作纪要6, 5考古6 1989年第 3 期。 (责任编辑: 黄林纳 ) (上接第 54页 ) oz 胡厚宣: 5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 6 (下篇 ), 5文物6 1974年第 8期。 o{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5殷墟发掘报告6, 第 265~ 279页, 文物出版社, 1987年。 o| 安阳市博物馆: 5安阳大司空村殷代杀殉坑6, 5考 古6 1978年第 1期。 o} 据 5殷墟的发现与研究6 一书提供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 o~ 杨锡璋: 5从商代祭祀坑看商代奴隶社会的人牲 6, 5考古6 1977年第 1期。 pu 宋镇豪: 5夏商社会生活史6, 第 514页,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94年。又 5中国风俗通史 # 夏商 卷6, 第 680页。 pv 陈梦家: 5殷墟卜辞综述 6, 第 9~ 19页, 中华书 局, 1988年。 pw 奠基仪式始见于仰韶文化时期, 龙山时除奠基外, 立柱、落成等仪式亦极为流行, 但以商代最为繁复 系统。详见宋镇豪 5夏商社会生活史6 第 69 ~ 81 页、5中国风俗通史# 夏商卷6 第 88~ 105页。 px 有学者认为商人以犬为牲的习俗来自东方海岱地区 (高广仁、邵望平: 5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与犬牲 6, 5中国考古学研究6, 第 66页, 文物出版社, 1986 年 )。 py 占卜所用甲骨最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就已发 现, 其中龟卜主要流行于江淮和东部滨海地区, 骨 卜在中原和北方地区较为流行 (宋镇豪: 5夏商社 会生活史6 第 515页、 5中国风俗通史 # 夏商卷6 第 680~ 681页 )。 (责任编辑: 李丽娜 ) 60 考古研究
本文档为【《考工記》營國制度與中原地區古代都城佈局規劃的演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54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3-20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