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泉州海洋环境现状公报

2011泉州海洋环境现状公报

举报
开通vip

2011泉州海洋环境现状公报 2011 年 泉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О一二年五月 前 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福建省海洋 环境保护条例》和泉州市人民政府赋予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 责,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了 2011 年度全市海洋环境调 查、监测和监视工作。通过分析监测结果,综合评价海洋环境 质量,编制了《2011 年泉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现予以发 布。 希望通过公报的发布,有...

2011泉州海洋环境现状公报
2011 年 泉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О一二年五月 前 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福建省海洋 环境保护条例》和泉州市人民政府赋予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 责,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了 2011 年度全市海洋环境调 查、监测和监视工作。通过分析监测结果,综合评价海洋环境 质量,编制了《2011 年泉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现予以发 布。 希望通过公报的发布,有助于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进一 步了解我市海洋环境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保护意识, 更加关心和爱护蓝色国土,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海上泉州”。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局长 2012 年 5 月 泉州 1 1 概 述 2011 年,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 执行市人大《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崇 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的决议》为主线,按照海陆统筹、综合治 理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 全面实施崇武至秀涂 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海漂垃圾 治理、入海小流域治理和海 湾环境生态修复,严厉打击 海洋环境违法行为,海洋污 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取得了明 显成效。市海洋与渔业局被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授予 “2011 年度东海区海洋环境 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崇武滨海旅游区 2011 年,国家、省、市、县海洋部门在泉州市近岸海域组织开展了 多项海洋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主要海湾环境 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监测、海水浴场环境监测、海洋垃 圾监测、海水入侵监测和重点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等。 我市环保部门也结合工作职责开展了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工作。 综合各项监测结果表明: 泉州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全年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为 77.8%;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符合分级控制要求比例为 80.0%;近岸海域 清洁和较清洁海域面积比例为 74.6%,污染海域面积比例为 25.4%,主要 分布在泉州湾和安海湾,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海域 沉积物质量较 2010 年有所改善,大部分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 2 质量标准。海洋贝类质量较 2010 年有所下降,部分站位重金属残留量超 过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所有贝类体内均未检出麻痹性贝毒和腹泻 性贝毒。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种类丰富,浮游植物主要组成为硅藻, 浮游动物主要组成为桡足类,底栖生物主要组成为多毛类。 全市重点入海排污口排污情况和邻近海域环境质量均较 2010 年有 所改善,实施监测的 11 个重点入海排污口中有 7 个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 环境质量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纳入重点监管的 11 个涉海工程项目能 有效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其邻近海域各监测指标值均符合所在海域海洋 功能区水质要求。青山湾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西沙湾海水浴场粪大 肠菌群超标。 全年发生溢油事故 2 起,未发现赤潮。泉港区海水入侵程度较 2010 年有所加重,界山镇沿岸局部地区受到海水严重入侵。 I 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市性统计数字,均未包括金门县 3 图 1 2011 年泉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分布图 4 2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2.1 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2011 年,泉州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 清洁海域标准的面积比例为 44.3%,较清洁海域比例为 30.3%,轻度污 染海域比例为 8.3%,中度污染海域比例为 3.8%,严重污染海域比例为 13.3%。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泉州湾和安海湾,主要污染 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13.3% 3.8% 8.3% 30.3% 44.3% 严重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较清洁海域 清洁海域 图 2 近岸海域水体质量状况 近岸海域:指我国邻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尚未公布邻海基线的海域及内海,指负 10 米 等深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 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 海上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较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适用于水产养殖区、 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 水区。 轻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适用于一般工业 用水区。 中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仅适用于海洋港 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严重污染海域:劣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5 湄洲湾 较清洁海域。 大港湾 较清洁海域。 泉州湾 富营养化严重,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均超过海水水质 第四类标准,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晋江口、后渚港区等内湾及中部海域。 深沪湾 大部分海域为较清洁海域,海湾西南侧海域无机氮含量超 过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 围头湾 较清洁海域。 安海湾 严重污染海域,湾内大部分海域无机氮含量超过海水水质 第四类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 118.4° 118.7° 119.0° 119.3° 24.4° 24.7° 25.0° 25.3° 泉 州 湾 湄 洲 湾 大 港 湾 深 沪 湾 围 头 湾 安 海 湾 金 门 县 泉 州 市 丰 泽 区 惠 安 县 石 狮 市 晋 江 市 泉 港 区 图 例 清 洁 海 域 较 清 洁 海 域 轻 度 污 染 海 域 中 度 污 染 海 域 严 重 污 染 海 域 N N N N E E EE 图 3 泉州近岸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6 溶解氧 各主要海湾海水溶解氧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与 2010 年持 平。 化学需氧量 各主要海湾海水化学需氧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与 2010 年持 平。 无机氮 湄洲湾和大港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深 沪湾和围头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泉州湾和 安海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与 2010 年相比, 大港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明显降低;湄洲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有所 降低;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变化不大;安海湾 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明显升高。 118.4° 118.7° 119.0° 119.3° 24.4° 24.7° 25.0° 25.3° 泉 州 湾 湄 洲 湾 大 港 湾 深 沪 湾 围 头 湾 安 海 湾 金 门 县 泉 州 市 丰 泽 区 惠 安 县 石 狮 市 晋 江 市 泉 港 区 图 例 第 一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二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三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四 类 海 水 水 质 劣 四 类 海 水 水 质 N N N N E E E E 图 4 主要海湾海水无机氮含量 图 5 泉州近岸海域无机氮分布图 活性磷酸盐 大港湾和围头湾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 准,湄洲湾和深沪湾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 7 安海湾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泉州湾海域 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与 2010 年相比,泉州湾 和安海湾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有所升高,其他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 含量变化不大。 118.4° 118.6° 118.8° 119.0° 119.2° 24.4° 24.7° 25.0° 25.3° 泉 州 湾 湄 洲 湾 大 港 湾 深 沪 湾 围 头 湾 安 海 湾 金 门 县 泉 州 市 丰 泽 区 惠 安 县 石 狮 市 晋 江 市 泉 港 区 图 例 第 一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二 (三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四 类 海 水 水 质 劣 四 类 海 水 水 质 N N N N E E E E E 图 6 主要海湾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 图 7 泉州近岸海域活性磷酸盐分布图 重金属(含砷) 各主要海湾海水铜、镉、汞和砷含量均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或第二 类标准,与 2010 年基本持平。 石油类 各主要海湾海水石油类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或第二类标准,与 2010 年相比,石油类含量有所升高。 8 2.2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 2011 年,对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铜、铅、 镉、汞、砷、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粪大肠菌群、六六六、滴滴涕 和多氯联苯。结果表明: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大部分监测指 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第一类标准。除安 海湾沉积物石油类和铜含量超 过第一类标准外,其他海域沉积 物监测指标含量均符合第一类 标准。与 2010 年相比,湄洲湾 沉积物质量有所改善,安海湾沉 积物质量有所下降,其他海域沉 海洋沉积物采样监测 积物质量状况变化不大。 表 1 2011 年与 2010 年主要海湾沉积物质量比较 海域 有机碳 石油类 硫化物 铜 铅 镉 汞 砷 湄洲湾         大港湾         泉州湾         深沪湾         围头湾         安海湾          明显升高  升 高  明显降低  降 低 说明  持平 —— 注:明显升高或明显降低:2011 年数据比 2010 年高或低,且不在同一评价等级中;升高或降低: 2011 年数据比 2010 年高或低,且在同一评价等级中;持平:2011 年数据与 2010 年变化不大。 9 2.3 海洋贝类质量 2011 年,对湄洲湾 13 个养殖区、大港湾 2 个养殖区、泉州湾 3 个养 殖区、深沪湾 3 个养殖区和围头湾 4 个养殖区的牡蛎、缢蛏、菲律宾蛤 仔、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开展了监测。检测指标包括:铜、铅、镉、多 氯联苯、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按照《海洋 生物质量》(GB 18421-2001)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站位贝类体 内铜、铅和镉残留量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标准,少数站位贝类体内铜残 留量超过第二类标准;所有贝类体内均未检出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 按照《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进行 评价,结果表明: 除部分站位贝类体内铜残留量超标外,其余各项指标 均符合规定。 2.4 海洋生物 浮游生物 2011 年 5 月和 8 月,在泉州近岸海域布设 32 个站位,开展浮游生物 监测。 鉴定到浮游植物 282 种,主要组成为硅藻,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 4.56×105个/升,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为 2.55。湄洲湾、泉州湾和深沪湾 浮游植物种类较多,安海湾和泉州湾平均细胞密度较高。 鉴定到浮游动物(含浮游幼虫)280 种(类),主要组成为桡足类, 平均密度为 848.0 个/立方米,平均生物量为 230.4 毫克/立方米,平均生 物多样性指数为 2.46。深沪湾和泉州湾浮游动物种类数较多,安海湾平 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较高。与 2010 年相比,浮游生物的优势种有所变化, 除湄洲湾外,其他海湾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均有所升高。 总体表明,海域浮游生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较稳定。 10 表 2 2011 年泉州市主要海湾浮游植物调查结果 海湾 总种数 (种) 平均细胞密度 (个/升) 生物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类群) 湄洲湾 171 2.21×105 3.04 柔弱角毛藻 中肋骨条藻 泉州湾 137 7.46×105 2.38 中肋骨条藻 辐射圆筛藻 深沪湾 136 3.87×104 3.00 中肋骨条藻 旋链角毛藻 大港湾 79 4.04×104 2.86 中肋骨条藻 尖刺菱形藻 安海湾 40 1.64×106 1.74 中肋骨条藻 距端根管藻 围头湾 81 4.74×104 2.30 旋链角毛藻 中肋骨条藻 注:2011 年 5 月和 8 月,湄洲湾监测站位 11 个;深沪湾监测站位 7 个;泉州湾监测站位 6 个; 大港湾和围头湾监测站位各 3 个;安海湾监测站位 2 个。 表 3 2011 年泉州市主要海湾浮游动物调查结果 海湾 总种数(种) 平均密度 (个/立方米) 平均生物量 (毫克/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类群) 湄洲湾 124 105.1 63.6 3.07 球形侧腕水母 肥胖箭虫 泉州湾 140 1151.7 288.4 2.42 太平洋纺锤水蚤 火腿伪镖水蚤 深沪湾 162 110.9 120.4 1.90 肥胖箭虫 亨生莹虾 大港湾 68 815.4 270.8 2.42 蔓足类无节幼虫 瘦尾胸刺水蚤 安海湾 41 1616.7 389.2 2.43 短尾类溞状幼虫 太平洋纺锤水蚤 围头湾 44 1288.2 250.2 2.53 太平洋纺锤水蚤 蔓足类无节幼体 注:2011 年 5 月和 8 月,湄洲湾监测站位 11 个;深沪湾监测站位 7 个;泉州湾监测站位 6 个; 大港湾和围头湾监测站位各 3 个;安海湾监测站位 2 个。 底栖生物 2011 年 8 月,在泉州近岸海域的 26 个站位开展底栖生物监测。鉴定 底栖生物 134 种,主要组成为多毛类,占种类数的 53.7%。底栖生物平均 栖息密度为 205 个/平方米,平均生物量为 36.60 克/平方米,平均生物多 样性指数为 3.22。生物种类数以湄洲湾最多,安海湾明显较少;栖息密 度以深沪湾最大,泉州湾明显较小;生物量以安海湾最大,其中菲律宾 蛤仔占安海湾生物总量的 98.8%。总体表明,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较稳 定。 11 表 4 2011 年泉州市主要海湾底栖生物调查结果 海湾 总种数 (种) 平均栖息密度 (个/平方米) 平均生物量 (克/平方米) 生物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类群) 湄洲湾 57 240 5.51 2.78 索沙蚕 独毛虫 泉州湾 43 84 4.17 4.29 背蚓虫 模糊新短眼蟹 深沪湾 43 369 4.48 2.65 双形拟单指虫 丝鳃虫 大港湾 8 240 26.05 2.92 梳鳃虫 安海湾 5 165 171.40 3.12 菲律宾蛤仔 围头湾 16 130 8.00 3.55 滩栖阳遂足 梳鳃虫 注:2011 年 8 月,湄洲湾监测站位 11 个;深沪湾和泉州湾监测站位各 6 个;大港湾、围头湾和 安海湾监测站位各 1 个。 12 3 主要入海污染物及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3.1 江河入海污染物 根据监测估算,2011 年晋江携带化学需氧量、营养盐、石油类和重 金属(含砷)等污染物年入海量为 47136 吨。 表 5 晋江污染物年入海量 (单位:吨) 指标 化学需氧量 营养盐 石油类 重金属(含砷) 合计 入海量 44059 2702 176 200 47136 3.2 重点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 2011 年,泉州实施调查监测的重点入海排污口共有 11 个,排污口 污水年排放总量为 5.43 亿吨,污染物排放总量为 7.18 万吨。排海的主要 污染物(指标)有化学需氧量、有机碳、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 石油类、氰化物和粪大肠菌群等。泉州市重点入海排污口分布及污水年 排放量见图 8。 入海排污口排放的主要超标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等。 根据排污口的综合评价分析,11 个入海排污口中 D 级排污口有 6 个,C 级排污口 3 个;B 级排污口 2 个。与 2010 年相比,泉州重点入海 排污口排污情况有所改善,晋江远东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和石狮大堡集控 区排污口改善较为明显。 13 图8 泉州市重点入海排污口分布及污水年排放量 表 6 排污口级别分类表 等级 警示颜色标识 对邻近海域环境的危害程度 A 红色 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最大 B 橙色 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 C 黄色 对海域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或潜在危害 D 蓝色 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小 E 绿色 对海域环境基本未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很小 14 3.3 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2011 年,对 11 个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水质、沉积物和生物 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晋江深沪东海垵集控区排污口等 7 个排污口的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 量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晋江东石电镀集控区排污口和晋江远东污水 处理厂排污口的邻近海域生态环境 质量等级为差,邻近海域总体环境 质量受到较重影响;晋江/石狮十一 孔桥排污口和晋江陈埭乌边港排污 口的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 极差,邻近海域总体环境质量受到 严重影响。 晋江/石狮十一孔桥闸邻近海域 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超标污染物主要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 类、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存在汞、铜、 锌、铅和粪大肠菌群超标的现象;沉积物超标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汞 和硫化物;生物体超标污染物主要是粪大肠菌群、铅、铜、锌和石油烃。 与2010年相比,2011年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尤其是晋江深沪东海垵集控区排污口和石狮大堡集控区排污口邻近海域 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15 4 海水浴场环境质量 2011 年 4 月~10 月,对青山湾和西沙湾海水浴场进行了连续监测和 评价,并通过媒体实时发布海水浴场环境信息。 水质状况 青山湾海水浴场水质状况为“优”;西沙湾海水浴场除粪 大肠菌群超标外,其它监测指标符合海水第二类水质标准。 健康风险 健康指数是表征海 水浴场环境状况对人体健康产生潜 在危害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统计 结果表明:青山湾海水浴场健康指 数为优,西沙湾海水浴场健康指数 为良。 青山湾 5 海洋垃圾及海洋倾废 5.1 海洋垃圾 2011 年 9 月,在崇武西沙湾海域开展了海漂垃圾和海滩垃圾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崇武西沙湾海域海面漂浮垃圾类型主要为木制品类,平 均密度为 0.58 千克/平方公里;海滩垃圾类型主要为木制品类、纸类和塑 料类,平均密度为 977.66 千克/平方公里。 5.2 海洋倾废 2011 年,全市海洋倾倒区倾倒总量为 136 万立方米,其中湄洲湾疏 浚物海洋倾倒区疏浚物倾倒量为 110 万立方米,泉州湾疏浚物海洋倾倒 区疏浚物倾倒量为 26 万立方米。 16 海洋垃圾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 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 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的来源有多种,包括陆地来源和海上来源。 人类在海岸或海上活动时,如娱乐活动、捕鱼、航运等,将产生相当数量的海洋 垃圾。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滩上,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或沉入海底。正 确认识海洋垃圾的来源,从源头上减少海洋垃圾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海洋垃圾对 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6 涉海工程项目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2011 年,继续开展重点涉海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纳入海洋环境重点 监管的涉海工程包括福建联合石化青兰山 30 万吨原油码头等 8 个工程。 监视结果表明:8 个重点涉海 工程项目均能严格按照先围后填的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进行施工,并能按环境影响报 告书的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监 视期间仅有部分项目周边海域能见 到少量海漂垃圾,其余均未见明显 施工扬尘、海面油污和生活污水直 接排海等。 中化泉州石化项目配套仓储码头工程 对石狮市华锦多用途商用码头填海工程及石狮市锦尚湾华锦通用泊 位工程、福建富源石化仓储发展有限公司码头储运工程、泉州市东海污 水处理厂临时排放口工程等 3 个项目进行海洋环境跟踪监测,结果表明: 工程项目邻近海域各监测指标均符合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 17 表 7 2011 年重点涉海工程项目监视结果 项目名称 监视结果 福建联合石化青兰山 30 万吨原油码头 未见施工扬尘、海面油污、生活污水直接排海等 福炼一体化配套泉港首站油库 未见施工扬尘、海面油污、生活污水直接排海等 泉州船舶工业公司修造船厂内小造船区基础建设工程 未见施工扬尘、海面油污、生活污水直接排海等 泉州港石湖作业区 4#泊位工程 未见施工扬尘、海面油污、生活污水直接排海等 泉州港肖厝作业区 4#泊位后方堆场扩征填海工程 未见施工扬尘、海面油污、生活污水直接排海等 深沪港台区后方堆场工程 可见少量生活垃圾和油污 石狮佳龙石化 PTA 项目配套化工码头及罐区工程 可见少量海漂垃圾 中化泉州石化项目配套仓储码头工程 未见施工扬尘、海面油污、生活污水直接排海等 18 7 海洋灾害 7.1 风暴潮 2011 年影响泉州市的台风(热带风暴)个数比常年偏少,灾害损失 程度较轻。当年我市主要遭受热带风暴“莎莉嘉”和台风“南玛都”、 “纳沙”、“尼格”的影响,其中超强台风“南玛都”于 8 月 31 日在晋 江市沿海登陆,恰逢天文大潮期,泉州大桥站最高潮水位超警戒水位 0.43 米,崇武海洋站最高潮水位超警戒水位 0.28 米。9 月 28 日,恰逢天文大 潮期,受 1117 号强台风“纳沙”和冷空气共同作用,崇武海洋站最高潮 水位超警戒水位 0.43 米。当年台风暴潮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 2.73 亿元, 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 0.65 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 失 0.70 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 1.18 亿元。 台风“南玛都”移动路径 7.2 海啸 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6 分,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38.2°N, 142.5°E)发生里氏 9.0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海啸波于 17 时 41 19 分传播到我国台湾东部海域,之后进入我国东南沿海。在这次海啸过程 中,我省沿海部分潮位站均监测到了轻微海啸波,其中泉州市崇武海洋 环境监测站验潮站没有观测到明显的海啸波,此次海啸过程未对泉州市 造成明显影响。 7.3 溢油 2011 年 1 月,“华盛海 26”货轮在泉州湾小坠门水域搁浅,“天祥 67”货轮在后渚码头沉没。2 起事故均有少量含油污水泄漏,海事部门及 时调用围油栏围控并组织人员清理,油污基本得以清除。 7.4 赤潮 2011 年泉州海域未发现赤潮。 7.5 海水入侵 2011 年 4 月和 8 月,在泉港 区后龙镇和界山镇开展了海水入侵 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后龙镇和界 山镇部分沿岸受到海水轻度入侵, 界山镇沿岸局部地区受到海水严重 海水入侵样品采集 入侵。与 2010 年相比,后龙镇沿岸海水入侵程度无变化,界山镇沿岸海 水入侵程度有所加重。 表 8 泉港区监测站位海水入侵状况 年份 监测区域 严重入侵(%) 轻度入侵(%) 无入侵(%) 后龙镇 0 30.0 70.0 2010 年 界山镇 0 37.5 62.5 后龙镇 0 30.0 70.0 2011 年 界山镇 12.5 37.5 50.0 20 8 海洋环境保护措施与行动 持续开展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2011 年,我市近海水域环境 治理突出“海陆统筹、河海兼顾”,重点流域、入海小流域、近海水域治 理上下游联动、齐头并进。当年完成治理资金投入 10.04 亿元,完成 80 项年度整治目标。全市新建污水管道 178 公里;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 理厂投入试运行,市区东海、南安水头污水处理厂单机调试,石狮永宁、 晋江晋南、晋江南港、惠安惠东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启动安平桥上游 下洪溪、外曾溪及其它 20 条小流域环境整治,全市实施整治溪流、沟渠 52.7 公里;加大工业污染整治力度,累计对 1690 家生产方式落后、污染 严重的企业实施了关闭取缔或停产整顿。 全面实施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2011 年,泉州市和惠安县、 泉州台商投资区上下联动,协 同协力,狠抓落实,全面推进 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 护工作深入开展。全市共投入 资金 7229 万元,启动崇武至秀 涂岸段沙滩保护与修复研究; 完成《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 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规 市人大视察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工作 划》和《崇武至秀涂滨海区域 生态保护和景观旅游规划》编制;完成惠安县崇武港关澳渔港清淤和配套 设施工程、沙滩旅游环境整治工程、山霞东溪、西溪整治工程等一批整治 工程项目,完成崇武污水处理厂建设征地、可研、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等前期工作;新造 海岸带防风林 150 亩,改造、补植沿海大通道台商区段防风林带 19.3 公里; 清理退出沙滩和浅海养殖 1186.4 亩;强制拆除海岸带“两违”建筑(含搭 21 盖)10 处、2250 平方米,查处泉州湾非法采砂船舶 22 艘,海岸带资源环 境保护与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崇武港关澳渔港清淤整治 沙滩修复研究剖面测量 扎实推进海湾生态修复与近岸海域环境整治。在泉州湾洛阳古桥下 游和洛江区滨江路外侧滩涂清除互花米草并种植红树林 108 亩。目前泉 州湾红树林面积已达 7000 多亩,为我国东南沿海人工种植恢复红树林面 积最大的区域。泉港区在慈枫溪入海口新种植红树林 180 亩,该区域红 树林湿地已达 380 亩。同时,以清理海漂垃圾为重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 整治。在滨海旅游区、海洋保护区、晋江出海口、重点渔港和近海养殖 区等生态敏感区建立 12 个整治区域,通过完善保洁管理的长效机制,组 建保洁队伍,配套垃圾收集设施,清理海漂垃圾,年减少约 1500 吨垃圾 入海。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在泉州湾放流黄鳍鲷苗种 32.2 万尾、 黑鲷苗种 40 万尾,在大港湾放流鲈鱼 10 万尾。 22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 渔业资源放流增殖 沙滩保洁 沙滩清洁环保志愿者行动 完善海洋灾害 应急预案 办公室装修施工应急预案 下载公司关于消防应急预案火灾的应急预案防汛防洪应急预案施工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2011 年我市陆续出台了《泉州市海啸灾害 应急预案》和《泉州市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分别对海啸灾害和船舶 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作了明确规定。 加大打击海洋与渔业违法行为力度。2011 年全市海洋与渔业执法监 察机构共组织海上巡航 510 航次,航程 31400 海里,岸线巡查 371 车次, 行程 21890 公里。检查各类用海项目 1572 个次,有效制止各种违法行为 64 起。立案查处海洋违法案件 55 起,收缴罚没款 514.9251 万元;查处 渔业违法案件 97 起,收缴罚没款 57.815 万元。 23 9 存在问题与对策 9.1 存在问题 (1)局部海域污染问题突出。泉州湾和安海湾海水氮、磷超标,呈 严重污染状态。 (2)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引发一系列海洋生境问题。围海造地和岸线 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局部滩涂湿地功能永久丧失,海湾面积缩小、纳 潮量和环境容量减少,岸线缩短、平直化,自然岸线减少和局部岸线沙 滩流失等一系列生境问题。 (3)溢油、危险品泄漏等事故防范形势严峻。我市临港工业特别是 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石化产品海上运输、装卸、仓储规模迅速扩张。 目前我市应对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还十分薄 弱,与石化、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装卸、仓储规模不相适应。 (4)全社会保护海洋环境意识仍有待提高。 9.2 对策措施 (1)认真落实海洋污染防治措施。按照 “陆海统筹、综合治理” 的原则,实施近岸海域、陆域和流域环境治理综合整治。围绕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重点行业污染控制、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推进沿海 工业及城镇污染防治,有效控制陆域污染向海洋转移;治理海漂垃圾, 对部分底质污染或淤积严重的海域进行疏浚清淤;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 术,科学规划养殖区,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控制养殖密度、饲料投 放和药物使用,减少海水养殖产生的污染。 (2)加强海洋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海洋保护区选划与建设,加大海 24 岸带、湿地、海岛等敏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持续开展海 洋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 (3)实施区域用海规划制度。统筹区域围填海需求,综合评估环境 影响,统筹规划建设区域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湾内围填海。 (4)强化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 护,带动全市重点岸段的保护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沙滩流失研究,建设 重点区域沙滩修复工程,开展打击盗采海砂专项行动,清退不符规划的 海水养殖,开展渔港清淤整治,迁移沿岸海鲜馆、大排档和堆沙场,建 设沿海防护林等措施,努力保护与恢复海岸带自然景观。 (5)构建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体系。编制和落实泉州市防治船舶及作 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建设大型溢油应急设备库,配 足围油栏、吸油毡、吸油机等设施、设备,组建专业拦油清污队伍,支 持民间投资建设溢油应急基地。 (6)培育海洋环保意识。结合近海治污、海岸带保护等重点工作, 通过宣传短片、新闻报道、户外大型广告、标语等形式,加大海洋环境 宣传力度,培育海洋环保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爱护海洋、保护海洋的 良好氛围。 25 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有关联系方式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联系电话:0595-22186715,22182380,传真:0595-22187079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丰海路,邮编:362000 泉州市环境保护局 联系电话:0595-22594110,12369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田安路,邮编:362000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 联系电话:0595-22285814 业务范围:查处违法使用海域、违法开采海砂行为;调查处理海洋与渔 业污染事故,包括渔港、渔业船舶污染事故等;查处电鱼、 毒鱼、炸鱼,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等。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丰海路,邮编:362000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联系电话:0595-22286067 业务范围:海洋环境监测及水产品质量检测等。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丰海路,邮编:362000 国家海洋局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 联系电话:0595-87681305 业务范围:水文气象观测、海洋环境监测(水质、沉积物、生物)、 海洋环境预报、海域使用论证等。 地址:惠安县崇武镇前垵高雷山西侧,邮编:362131 26 27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http://www.qzhy.gov.cn 1 概 述 2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2.1 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2.2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 2.3 海洋贝类质量 2.4 海洋生物 3 主要入海污染物及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3.1江河入海污染物 3.2 重点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 3.3 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4 海水浴场环境质量 5 海洋垃圾及海洋倾废 5.1 海洋垃圾 5.2 海洋倾废 6涉海工程项目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7 海洋灾害 7.1 风暴潮 7.2 海啸 7.3 溢油 7.4 赤潮 7.5 海水入侵 8 海洋环境保护措施与行动 9 存在问题与对策 9.1 存在问题 9.2 对策措施
本文档为【2011泉州海洋环境现状公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312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8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3-03-31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