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_陈玭

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_陈玭

举报
开通vip

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_陈玭 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 陈 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 100871) 关键词: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路线;过程;技术影响 摘 要:本文根据非洲大陆不同的地理环境划分出五个区域,分别介绍各区与农业起源相关的考古发现等证据。 这五个区域包括:尼罗河流域、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北地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稀树大草原区、热带雨林边缘地 区、埃塞尔比亚和南非高原区。通过相关证据的时间早晚以及作物种类差异分析,梳理出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 与过程,进而认为非洲的农业起源是受外来影响所致,但在撒哈拉...

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_陈玭
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 陈 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 100871) 关键词: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路线;过程;技术影响 摘 要:本文根据非洲大陆不同的地理环境划分出五个区域,分别介绍各区与农业起源相关的考古发现等证据。 这五个区域包括:尼罗河流域、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北地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稀树大草原区、热带雨林边缘地 区、埃塞尔比亚和南非高原区。通过相关证据的时间早晚以及作物种类差异分析,梳理出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 与过程,进而认为非洲的农业起源是受外来影响所致,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主要为技术影响,而非直接的作物品种输 入方式。 Key words:Africa;Origin and Expansion of Agriculture;Route;Process;Technique influence Abstract:This paper divide Africa into five areas,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to introduce some archae- ological evidences related to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 respectively. The areas including the Nile Basin,the Sahara and north forward, the Savannas,the edge of tropical rain forest,and Ethiopia & the plateau of south Africa. According to the chronology of archaeological evidences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ypes of crops,we can see the route and process of the origin and expansion of agriculture in Africa. Further more,we may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agriculture in Africa came from outside,and the foreign corps did not get through the Sahara desert like the agriculture techniques did. 一、非洲大陆的古今地理环境 (一)地形和气候 非洲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是 “高原大 陆”,平均高度达 750 米。整个大陆地势较 为平坦,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以刚果河 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北部边缘一线为界, 分为两大部分:西北半部被称为低非洲,有 尼罗河上游盆地、刚果盆地和乍得盆地等; 东南半部被称为高非洲,有埃塞尔比亚高 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1]。 非洲地跨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横贯中 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 的分布均与高原地形密切相关,呈南北对称 分布:从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带,向南北大 致对称平行分布着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干 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以及亚热带森林带 (地中海式植物带)[2]。 (二)古环境 农业在非洲传播之时,非洲大陆的气候 环境与现今大不相同。学者 J. Desmond Clark的研究发现,上更新世和早全新世的 环境变化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变化相对不 明显;气候变化的影响在较干旱的地区相对 更强烈,即使是少量的降水、湿度和气温波 动,也会对当时的人们产生影响———干燥会 导致部分动物和人群的大规模迁移,同时也 会导致重大发明和技术改进,进一步导致社 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3]。 J. Desmond Clark 认为,公元前 8000 ~ 公元前 2500 年时非洲发生了比较大的气候 变化[4]。具体表现为:晚更新世 (15000 ~ 10000 年前)非洲大陆的气温较低,蒸发量 也较小,撒哈拉沙漠南部和低海拔地区则出 现了更加干旱的情况;公元前 9000 年前的 尼罗河流域气候开始变得比较湿润;至公元 74华夏考古 2013 年第 1 期 前八千纪中期开始趋于干燥,尼罗河洪水的 水量明显减少;大约在公元前 3000 年复出 现一段气候较湿润的时期,沙漠绿洲中有大 型动物和植被分布,撒哈拉沙漠的分布范围 远小于今日;然而 500 年后 (也就是公元 前 2500 年) ,该地区的大型动物和植被都消 失了,土地也持续干旱至今。非洲大陆南部 也经历了相似的气候变化,不过不一定是同 步进行。 由上述变化可以看出,大约在公元前 8000 ~公元前 2500 年,非洲大陆的气候经 历了从干燥到湿润的反复变化,尼罗河水位 时落时涨,撒哈拉沙漠的分布也相应地扩张 和收缩。在气候湿润、河湖水量丰沛的时 候,撒哈拉沙漠一度存在植被覆盖的沙漠绿 洲,成为大型动物的家园。这样的气候环境 是农业发展的契机。 高海拔的地形特征使非洲的农业系统独 具自身特色,多样化的气候、水文、植被和 土壤的分布为种类各异的作物提供良好的生 存环境。但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纵向分布 差异,不同气候、生态环境、雨量、日长以 及作物和牲口疾病形成了有形和无形的传播 障碍,因此农业在非洲大陆的传播极慢且不 均匀[5]。 学界对非洲农业起源的分区意见不一, 但囿于非洲大陆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这 些分区基本大同小异[6]。本文梳理了目前 关于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有限的证据, 将非洲农业起源划分为五个区域: “尼罗 河流域”和 “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北地区” 的划分意见基本与前人一致;由于撒哈拉 沙漠以南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不同,本文 将其分为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稀树大 草原区”和 “热带雨林边缘地区”;南非 地区的农业发现极少,且与埃塞尔比亚地 区同为高原,故共同划归为 “埃塞尔比亚 和南非高原区”。 二、非洲各区域的农业起源 (一)尼罗河流域农业起源的发现 非洲发现最早与农业起源相关的证据是 尼罗河流域埃及南部的磨石和磨光利刃镰刀 (年代约为 18000 年前) ,这样的工具组合 表现出采集和利用植物的特征,当时一些聚 落可能已较为频繁地食用谷类植物[7]。但 与磨石和镰刀一同发现的作物种子的年代却 落在历史时期的范畴,故难以成为农业起源 的有力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真正的农耕行为是否在如此早 的时候发生,仍存在疑问。在对植物的集中 利用的过程中,人们能够了解它们的生长习 性,即使农业技术并未在此时产生,一旦有 相关技术传入,且存在栽培需要之时,农业 便能够迅速发展。 由于非洲东北部与近东接壤,有学者认 为埃及可能经历了与近东相似的对当地有驯 化潜力作物的早期驯化过程,然而这一观点 未能得到切实印证。Kom Ombo 在尼罗河上 游地区发现更新世晚期此处有加大利用野生 植物的迹象,但似乎都未驯化成功[8]。可 能的原因是这些植物不适于驯化,或是因为 这一地区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富饶,当时的人 们即使没有驯化的作物也能生存。 较为确切的证据表明农业在尼罗河流域 的出现和传播呈现由北至南呈从早到晚的趋 势。 1. 尼罗河下游地区 此区域在法尤姆文化时期 (约公元前 5000 年)开始出现农耕活动,栽培大麦、 二粒小麦和亚麻,饲养牛、绵羊、山羊、猪 和狗。法尤姆文化的人们使用斧、箭头和圜 底罐,他们的石器工业包括许多先进的双面 加工工具,属于本地起源的文化因素,但是 食物的生产却为典型的近东作物,发现的山 羊、绵羊、猪和牛也应是从邻近的近东传播 而来,因为除了蛮羊,没有任何一种动植物 可在非洲找到相应祖本。此时非洲本土的驯 84 考古文物研究 化动物品种———驴子———首次于尼罗河谷驯 化成功,在饲养驴子的同时也仍有渔猎活 动,不过 Thomas J. Barfield认为驴子只是驮 畜,而非食用的肉畜[9]。 2. 尼罗河中上游地区 进入公元前 4000 年,尼罗河流域中上 游地区的 Kadero 遗址也开始食物生产,包 括驯养大量的牛、绵羊和山羊 (90%为驯 化品种)。陶器上的作物印痕表明高粱、穇 子 (finger millet)和黍 (panicum)较多, 但不确定是否为栽培种,这些动植物因素来 自其北部尼罗河下游地区。在食物生产的同 时,渔猎仍然在经济活动中占重要部分,并 未被完全取代[10]。 3. 尼罗河上游地区 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 (Nubia)地区, 在公元前 5000 年时生活着细石器狩猎群体, 直至公元前 4000 年在埃及的影响下出现了 农业和畜牧业,不过也不能排除撒哈拉的移 民和阿拉伯半岛的外来影响[11]。 埃及西部沙漠地区最早进行食物生产的 人群来自 Nabta Playa,似乎是当地更新世时 人群的后代,使用的细石器具有前后传承 性[12]。从公元前 7000 年开始,该地区人们 在狩猎的同时也开始饲养牛。在此发现的大 量植物遗存中包括两种大麦,其中 Nabta 大 麦是此处最早驯化的植物。这些农业因素的 突然出现应是外来影响的反映。 4. 小结 总体看来,尼罗河流域的农业不像列万 特或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有一个向早期作物栽 培过渡的初级阶段,目前的考古证据表明该 地区的农业是公元前 5000 年在近东的影响 下普遍出现 (小麦、大麦和亚麻都源自后 者) ,由早至晚从北向南发展传播。不过, 埃及许多地区发现有野生大麦和单粒小麦, 并且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已发现它们的食用价 值,可能在外来影响之外也存在土生土长的 发展和传播过程[13]。 (二)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北地区 撒哈拉沙漠地区在温暖湿润的时期,沙 漠覆盖面积远远小于现在,较适于农业的发 展和传播,尤其是畜牧业。 公元前 5000 ~公元前 4000 年,撒哈拉 和萨赫尔的畜牧者饲养了牛、绵羊和山羊, 缺少马、骆驼这类骑乘动物[14],同时他们 也在沙漠盆地的河湖中渔猎,磨石和磨光镰 刀在此期也有所发现,不过与尼罗河流域的 情况相似,也缺乏确切的证据证明人们何时 开始从事种植活动[15]。 由于撒哈拉沙漠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 大,目前发现的证据表明此区东部、北部、 中部和西部的农业出现存在一定的先后顺 序。 1. 撒哈拉沙漠东部 埃及旧王朝时代 (公元前 2686 ~公元前 2181年)的文化中包含了对野生动物的捕捉 和驯养,种类包括瞪羚 (gazelle)、羚羊 (oryx) ,甚至可能还有长颈鹿 (giraffe)[16]。 撒哈拉沙漠东部与尼罗河流域毗邻,受后者 的影响较大,在新石器时代似乎也有驯养野 生动物的喜好。从当地发现的岩画中可以看 到拖着链条的长颈鹿,只不过这些岩画的具 体时代难以断定[17]。无论时代或早或晚,这 些行为都应算是驯化的一种尝试。 2. 撒哈拉沙漠北部 公元前6000 ~公元前5000年,撒哈拉沙 漠北部的塞内尼加突然出现畜牧和栽培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 没有发现过渡的发展阶段[18],应是受到外来 因素的影响所致。当地的传统石器技术为细 石器工业,但伴随畜牧和栽培新出现了压剥 石器和制陶技术,出土叶形镞、扁刀和石斧 等石器,以及为数众多的磨石和骨器。在整 个变化过程中,石器组合在具有延续性的基 础上新出现了不同的因素,表明当地的主体 人群未改变,仅是引进了新的技术。 塞内尼加 Haua Fteah 遗址发现了山羊 和绵羊遗存,由于多为幼畜,推测可能为驯 94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 化的结果,但未发现驯化技术发展的证据, 且驯化的山羊和绵羊并不是从本地的蛮羊演 化而来,所以无法得出本地起源的结论,可 能依然从近东传入。 撒哈拉地区的干旱化在公元前第三千纪 中后期明显加强,气候更为干燥,为了适应 变化了的气候条件,经济生活中的畜牧成分 增加,畜牧人群的流动性亦增强[19],人群 开始向南、向西迁徙。 3. 撒哈拉沙漠中部 撒哈拉中部大部分地区缺少最早食物生 产者的证据。在卡库斯 Uan Muhuggiag 发现 了公元前 5000 年前左右的短角牛 (short - horn cattle)头骨,同一时期驯化的绵羊和 山羊遗存也有发现。虽然遗址中出土了很多 磨石,可能存在集中利用野生植物的行为, 但没有证据证明谷物或其他任何一种植物为 栽培种[20]。 另一个例子是泰内雷沙漠区域埃尔的阿 德拉尔布斯和阿尔利特。此处的石器工业年 代约为公元前 4500 ~公元前 3300 年,在阿 德拉尔布斯,与这些石器共存的驯化短角牛 骨骼年代相去不远,但是植物驯化的证据却 十分缺乏[21]。 4. 撒哈拉沙漠西部 撒哈拉西部的早期食物生产在毛里塔尼 亚沙漠中南部的边缘———达尔提希特表现明 显,这里是野生高粱和芦苇粟的自然分布区 域。研究表明此处前后有八个阶段的文化序 列[22]。其中,第一阶段 (公元前 2500 年之 前)以狩猎、捕鱼、采集为主;第二阶段 时该地区被废弃;第三阶段 (公元前 1800 年左右)重新被利用,从陶器来看,是第 一阶段人群的后裔,牧养牛和山羊;第四阶 段 (纳格海滋时期 Naghez phase)由于公元 前第二千纪的几十年里沙漠化导致湖水缩 减,此期开始比较集中地进行野生谷类植物 的采集。第五阶段 (切巴卡时期 Chebka phase,公元前 1200 以后)芦苇粟突然成为 最普遍的粮食储藏,并明显是驯化品种,此 期遗址的规模扩大,数量也增多,居址开始 离开湖岸,遗址外围还有石围墙环绕,这些 突然的变化可能是外来因素影响所致,达尔 提希特独立的文化发展在此时结束,被一批 北方来的使用铁器的人群入侵[23]。 粮食种植在尼日尔河岸边的杰内 -耶诺 也有发现,时代约在公元初的几个世纪。其 后又发现狐尾草 (foxtail) /狗尾草 (setar- ia)、高粱 (sorghum)、珍珠粟 (pearl mil- let) ,以及马齿苋 (purselane / portulaca) 等作物[24],可能来自与其相邻的热带稀树 大草原地区。 5. 小结 目前已知的考古发现和碳十四年代数据 表明,撒哈拉地区食物生产技术主要来源于 尼罗河流域。撒哈拉东部由于与尼罗河流域 邻近,受其影响较早,只可惜证据不甚充 分;食物生产技术传入撒哈拉北部并发展一 段时间之后 (公元前 5000 年左右)开始逐 渐向南部 (公元前三千纪中后期)传播, 大约在公元前 1200 年传至撒哈拉西部。在 作物传播过程中,驯化的动物也随之传入。 而尼日尔河岸边的作物更接近非洲热带稀树 大草原地区的作物种类,可能与其地理上的 毗邻有关。 另外,古希腊和阿拉伯商人、旅行家记 录了零星的关于北非农业的记载,可藉此管 窥当时人们的农业活动。公元前 1000 年, 今北非的南阿尔及利亚地区存在灌溉的菜 园;公元前 500 多年希罗多德记载了北非费 赞地区种植枣树的情况,他还记叙了北非沿 岸一带居民种植蓖麻的情景[25]。 (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稀树大草 原区 撒哈拉沙漠以及非洲大陆纵向变化的气 候带为农业的传播造成了影响,北部种植的 近东作物无法跨越天然屏障到达热带稀树大 草原地区,因为这些适应了冬季降雨的作物 05 考古文物研究 难以在苏丹以南夏季降雨的气候下生存[26]。 动物的传播也是如此,马在公元前 1800 年 左右已经到达埃及,并在那以后不久改变了 北非的战争方式,但直到公元第一千纪才渡 过撒哈拉沙漠,推动了一些以骑兵为基础的 西非王国的出现。牛、绵羊和山羊在公元前 第三千纪已到达赛伦格蒂大草原的北缘,但 在那之后过了 2000 年,牲畜才越过赛伦格 蒂到达非洲南部[27]。 但是栽培技术的传播并不受上述障碍的 影响。热带稀树大草原 -阔叶林区域水量比 较丰富,生长着较多独特的植物。高粱 (Sorghum bicolor)和非洲稻 (African rice) 便是吸收了外来的农业技术之后在此处独立 栽培起源的最重要的谷物,该地区特有的农 业作物还包括福尼奥米 (Fonio)、葫芦 (Bottle gourd)等[28]。 非洲高粱的野生种即人们现在所称的约 翰逊草,这种野生植物在非洲中部至今仍作 为牧草种植。由野生种和驯化种的分布变化 可以看出,高粱的双色族在 3000 年前就已 经广泛传播开来,但这个年代是根据印度出 现这种品种的最早时间划分的,具体何时开 始传播仍然是个疑问,保守估计可向前推一 千年左右[29]。尼日利亚 Daima遗址 (中部) 发现的高粱时代约为公元 9 ~ 10 世纪,属于 顶尖族,与今日同一地区所栽培的品种非常 相似;Jebel el - Tomat 的高粱时代为公元 4 世纪,然而却属于原始的双色族,这样的矛 盾表明植物学研究结果也不是绝对的,还需 要更多的证据以及更进一步的研究[30]。 明确地起源于非洲稀树大草原地区的作 物是非洲稻。与亚洲稻不同,非洲稻具有坚 硬笔直的散穗花序和棕色 /红色的颖果。不 少植物学和环境方面的证据表明尼日尔三角 洲是早期驯化西非稻的中心之一,年代最早 的考古证据是在杰内 -耶诺遗址发现的,时 代约为公元 100 年。植物学家确认了几种非 洲稻的品种,认为它们的发源地在尼日尔河 中游和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上游。非洲稻 在西非不少部落内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 重要性在一些部落中甚至上升至宗教信仰层 面[31]。 萨赫尔的热带稀树大草原 -荆棘丛林和 卡拉哈里沙漠附近地区,珍珠粟因其较高的 抗旱能力成为最重要的栽培品种,后来广泛 传播于印度等地。另一作物———西瓜,在此 处可能不仅是食物,还是水分的重要来 源[32]。 非洲的农业耕种主要有两种形式:森林 地区的农业模式是刀耕火种,主要的河流沿 岸则是大河灌溉农业模式。Harlan 和 Pas- queceau认为,非洲本土农业的形式是大河 灌溉农业 (décrue agriculture) ,也就是在洪 水间隔期利用洪水带来以及沉积的肥沃土壤 进行耕作的农业形式,这一农业形式在撒哈 拉以南地区广泛采用[33]。该技术最容易在 撒哈拉沙漠中的湖畔地区产生,因为当地的 湖水随着雨季、旱季的变化时涨时落,在水 退时将种子播种或移植到肥沃的土壤应是比 较简单且易掌握的,前提是湖水的涨落有规 律可循。 (四)热带雨林边缘地区 热带雨林边缘地区的作物包括白色几内 亚薯蓣 (Guinea millet)、油棕 (African oil palm)、可乐果 (cola nut)、豇豆 (cowpea) 等,但目前仍不了解它们具体的栽培驯化时 间[34]。 上述作物中,有些是森林植物 (如几 内亚粟、可乐果) ,但其他的则可能是在热 带稀树大草原和森林的交界地带发展起来之 后才进入森林地区的[35]。例如,非洲油棕 在大规模的栽培下能够在雨量丰富、旱季短 的地区繁茂生长,但它无法忍受热带森林中 树木密集的分布,作为一种野生植物,它更 倾向于广阔的森林边缘地区;而豇豆却与之 相反,主要生长在稀树大草原,但其野生形 态是森林地区的藤本植物。 15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 因而,处于边缘地区的人们在作物栽培 时兼顾了森林和稀树大草原,充分利用了当 地的植物资源。 (五)埃塞尔比亚和南非高原区 埃塞尔比亚和南非都为高原地区,此处 主要的作物种类有:四倍体燕麦 (Avena ab- yssinica)、阿拉伯茶果 (Catha edulis)、小 粒种咖啡 (Coffea arabica)、穇子 (Finger millet)、象腿蕉 (Enset)、塔夫稷 (tef)和 Noog[36],栽培时间也没有切实的考古材料 予以证明。 这一地区北部与尼罗河流域相邻,西部 又靠近热带雨林边缘,在公元前最后的三四 千年间存在两个主要的农业传统[37]: 北部:谷物栽培———可能与尼罗河谷地 存在联系,如 Agordat 遗址,虽然未经发 掘,但遗址地表所发现的石器和装饰品以及 牛骨表明其与公元前三千纪晚期的努比亚 C -组文化之间存在相似性。 西南部:象腿蕉种植———大量锄状石质 工具发现,共存有陶器,少量金属物品,具 体时代和主要特征仍有待研究。 除此之外,埃塞尔比亚还种植有近东冷 季型植物,如大麦、二粒小麦,和其他四倍 体小麦 (Tetraploid wheats) ,鹰嘴豆、扁 豆,亚麻等;以及少量暖季型外来作物——— 红花 (safflower)和芝麻 (sesame)。这些 近东作物传入埃塞尔比亚高原的具体时间不 能确定,但当地农业在彼时可能已经发 生[38]。 动物驯化方面,Axum 附近的 Gobedra 岩厦遗址发现骆驼的牙齿,其时代约为公元 前五千纪中期至三千纪,但不能确定是否为 驯化种。肯亚北部的平原上,图卡纳湖东北 岸的伊莱雷特地区有三处遗址出土了驯化牛 和山羊 /绵羊的骨骼,时代大约为公元前三 千纪中期。图卡纳胡东部 Ele Bor 岩厦遗址 主要经济活动是渔猎,甚至持续至很晚,不 过,在公元前 3000 年出现了小规模的绵羊 / 山羊甚至骆驼的驯化。再往南的肯亚南部和 坦桑尼亚北部高原发现公元前 2000 年更早 些时候的动物驯养[39]。Besaka 湖附近、哈 勒尔西部发现的细石器文化在公元前二千纪 早期开始了牛的驯化,公元第一、第二千纪 之交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或者开阔地带 (包 括苏丹南部) ,长角牛与短角瘤牛的杂交品 种长角瘤牛随着北方移民扩散至中非和东 非,成为最普遍的牛种[40]。 三、结 语 非洲大陆的气候在公元前 8000 ~公元 前 2500 年时相对湿润,在近东地区的影响 下,农业逐渐发展,并在吸收了外来技术的 基础上驯化了本地特有的作物品种。随着气 候环境的恶化,农业传播伴随着人们迁徙的 脚步向南、向西发展。 埃及和北非大部分新石器时代人群种植 的是从近东传入的谷物和豆类,驴子则基本 可以确定是本地起源。近东的农业作物及技 术经由尼罗河流域传入非洲大陆,在该地发 展一段时间之后向西传入撒哈拉沙漠地区, 在撒哈拉沙漠范围内,又经过从东部和北部 向西部和南部传播的过程,直至沙漠边缘, 此处迥异的气候环境阻碍了近东作物的南传。 撒哈拉沙漠的分布范围在农业起源之时 较现在为小,其南部大部分地区仍适宜植物 的生长,由于其气候条件不同于近东的冬季 降雨类型,而主要是夏季降雨,所以近东的 作物无法在此生存,本地在吸收了经埃及和 撒哈拉沙漠北部地区传播发展的农业技术之 后,培育了当地特有的谷类植物———珍珠粟 和高粱等。撒哈拉沙漠以南、森林 -稀树大 草原边缘地区同样也驯化了非洲稻和几内亚 薯蓣。西非还种植了油棕、豇豆以及花生。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人群种植本地产的穇 子、塔夫稷、象腿蕉等作物,存在南北两个 作物系统。同时此区还受到尼罗河流域的影 响,种植源自近东的作物。赤道以南地区尚 25 考古文物研究 未发现重要的动植物驯化遗存。 总体看来,非洲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不 多,此处的农业可能与任何一个起源地一样 古老,也可能比大多数地区都晚近。根据 Barbara Bender的分析,非洲的人们在长期 利用动植物的基础上,对它们的习性已经有 所了解,可能同时还采取一些措施使其更好 地生长,或更集中地生长而便于人们获 取[41]。因此,单纯就技术而言,非洲人们 的生产力已在很早的时候到达一定的水平。 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并不等于产量的增加。当 能力提高,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获得与以前一 样多的食物,多余出来的时间可能是用来休 闲而并非投入生产。同时生产力也并不一定 需要通过增加劳动力来提高。虽然这是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之一,但如果提高工具使用的有效性,比如 制作可以重复使用的收割工具,那么,虽然 在制作上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由于效率提 高,固定时间内的收割量还是比以前高[42]。 生产力提高并不能表明人类劳动投入增 加和产量提高,只有在生存的压力下,人们 才会采取辛苦的劳作以产出更多的食物,比 如从事农业。非洲人们长期积累了动植物利 用的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与认识,当生存环境出现压力的时 候,借用近东传入的农业技术进行动植物的 驯化即成为便利的食物获取方式,并能够结 合当地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培育出非洲本地起 源的作物和家畜。 (后记:此文为作者在北京大学考古文 博学院听取李水城教授讲授 “农业起源与 动物驯化”研究生课程提交的作业。) [1] 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主编 . 世界地理 .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4:296 ~ 318. [2] 苏世荣等编著 . 非洲自然地理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10 ~ 35. [3][4] J. Desmond Clark,The Prehistory of Africa,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 · Washington,1970,P149 - 151. [5] 贾雷德·雷蒙德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 [6] Barbara Bender,Gatherer - Hunter to Farmer - A Social Perspective,World Archaeology,Oct. Vol. 10,No. 2, Archaeology and Religion,1978,P 204 - 222. Butzer K. W. and C. L. Hansen,Desert and River in Nu- bia,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8,P171 - 174. J. Desmond Clark,The Prehistory of Africa,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 · Washington,1970,P46. Peter Bellwood,First Farmers - the Origins of Agricul- tural Societies,Blackwell Publishing,UK,2005. [7] Jack R. Harlan,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1992.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P59 - 70. [8] Butzer K. W. and C. L. Hansen,Desert and River in Nu- bia,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8,P171 - 174. Wendorf F. and R. Said,Palaeolithic Remains in Upper Egypt,Nature,215,5098,1967,P244 - 247. [9] Thomas J. Barfield,The Nomadic Alternative,Prentice - Hall,Inc.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1993. [10] David W. Phillipson,African Archae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85,P118. [11] J. Desmond Clark,The Prehistory of Africa,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 · Washington,1970,P191. [12] David W. Phillipson,African Archae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85,P131. Peter Bellwood (2005) ,First Farmers -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al Societies,Blackwell Publishing,UK,P97 - 111. [13] David W. Phillipson,African Archae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85,P113. [14][19] 郑君雷,曹小曙 . 近东、中东和非洲大陆游 牧业起源研究的若干背景资料译介 . 农业考古, 2005,(3) :28 ~ 32. [15] Jack R. Harlan,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 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nian Institu- 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P59 - 70. [16] Clark J. D. ,A Re - examination of the Evidence for Agri- cultural Origins in the Nile Valley,P. P. S. ,37 (2) , 1971,P34 - 79. [17] David W. Phillipson,African Archae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85,P132. [18] McBurney,C. B. M. ,The Haua Fteah (Cyrenaica) , 35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 Cambridge,1967. J. Desmond Clark,The Prehistory of Africa,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 · Washington,1970,P130. [20][21] J. Desmond Clark,The Prehistory of Africa,Prae- ger Publishers,New York · Washington,1970,P133. [22] J. Desmond Clark,The Prehistory of Africa,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 · Washington,1970,P134. [23] Munson P. J. ,Archaeological Data on the Origins of Cultiv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Sahara and Their Impli- cations for West Africa,in Harlan J. et al. ed. ,Origins of African Plant Domestication, The Hague,1976, P187 - 210. [24] McIntosh and McIntosh 1979,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 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P60. [25] 李继东 . 非洲农业的起源和贡献 . 农业考古,1991, (1) :67 ~ 74. [26]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27] 贾雷德·雷蒙德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0. [28]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29]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30]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31]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32]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33]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34]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35][36] Jack R. Harlan,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P59 - 70. [37] David W. Phillipson,African Archae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85,P133. [38] Jack R. Harlan, Indigenous African Agriculture, in C. Wesley Cowan and Patty Jo Watson e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ithso- nian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and London,1992, P59 - 70. [39] David W. Phillipson,African Archae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85,P141. [40] A. M. Khazanov,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1] Barbara Bender,Gatherer - Hunter to Farmer - A Social Perspective,World Archaeology,Oct. Vol. 10,No. 2, Archaeology and Religion,1978,P204 - 222. [42] Barbara Bender,Gatherer - Hunter to Farmer - A Social Perspective,World Archaeology,Oct. Vol. 10,No. 2, Archaeology and Religion,1978,P204 - 222. (责任编辑:方燕明) 45 考古文物研究
本文档为【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_陈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450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0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7-06
浏览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