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章调味方法及其原理_烹调工艺学

第七章调味方法及其原理_烹调工艺学

举报
开通vip

第七章调味方法及其原理_烹调工艺学第七章 调味方法及其原理     调制,通常简称为调,又称调制技术,是指运用各种技法,使菜肴在调色、调味、调香、调质以及选型诸方面进行合理调配和控制的工艺过程。它是决定菜肴风味品质的关键工序。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调色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   第一节 调 色 [教学重点] 调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调色的原理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讲解 [教学内容]   一、调色的作用   中国菜以“色、香、味、形、质、器”俱佳著称于世,其中“色”为榜首,足以说明色彩在烹调中...

第七章调味方法及其原理_烹调工艺学
第七章 调味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及其原理     调制,通常简称为调,又称调制技术,是指运用各种技法,使菜肴在调色、调味、调香、调质以及选型诸方面进行合理调配和控制的工艺过程。它是决定菜肴风味品质的关键工序。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调色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   第一节 调 色 [教学重点] 调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调色的原理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讲解 [教学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   一、调色的作用   中国菜以“色、香、味、形、质、器”俱佳著称于世,其中“色”为榜首,足以说明色彩在烹调中的重要地位了。菜肴的色彩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视觉对菜肴的好恶程度和食欲兴趣。其作用突出表现在美化菜肴的色泽、突出菜肴特色、丰富菜肴花色等几个方面。 二、菜肴色泽的来源 菜肴色泽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㈠原料固有的色泽   即指原料的本色,如绿色蔬菜的绿色;红萝卜、红辣椒、西红柿的红色;红菜苔、紫茄子的紫红色;香菇、海参、发菜的黑色或褐色;鱼肉的白色等。这些色泽都可以在加工时保持或通过调配使其更加鲜亮。 ㈡加热形成的色泽   即在烹制过程中,原料表面发生色变后呈现的新的色泽。如鸡蛋清由透明变为不透明的白色;虾、蟹等由青色变为红色;猪瘦肉由鲜红色变为灰褐色等。   加热引起原料变色主要是由原料本身所含色素的变化以及糖类、蛋白质等发生的焦糖化作用、羰氨反应的结果。 ㈢调料调配的色泽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调料调配而成;二是利用调料在受热时的变化来产生。   调料与火候的配合是菜肴调色的重要手段,如烤鸭时在鸭表皮涂上“鸭水”(加入饴糖),可形成鲜亮的枣红色,炸制畜禽鱼肉,放入红醋码味,形成的色泽格外红润,这些都是利用了调料在加热时的变化或与原料成分的相互作用。 三、菜肴调色的方法和原理 ㈠保以法及其原理   保色法就是用有关调料来保持原料本色和突出原料本色的调色方法。此法多用于颜色纯正鲜亮的原料的调色,主要用于绿色蔬菜和红色鲜肉等。   绿色蔬菜通常借助加油保绿,附着在蔬菜表面的油膜隔绝空气中氧气与叶绿素的接触,达到防止其氧化变色的目的。不过,此法还不能阻止蔬菜组织中所含酸的作用,因此,只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时间一长仍会变色。   畜肉的瘦肉多呈红色,受热则呈灰褐色。一般不直接按灰褐色出菜,因为这种色泽给人以沉闷的感觉,如果在烹制前加一定比例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腌渍,可达到保色目的。   肉类的红色主要来自于所含的肌红蛋白,也有少量血红蛋白的作用。加硝酸钠、亚硝酸钠以后,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即转变为红亮色泽。硝酸钠的最大使用量为 0.5g/kg,亚硝酸钠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调色时应严格控制,防止产生食物中毒。 ㈡变色法及其原理   变色法就是用有关调料改变原料色彩,使之更加美观。此法中所用调料一般不具有调配的色彩,需通过烹制产生一定的化学变化才能产生相应的颜色,多用于烤、炸等干热烹制的一些菜肴。按主要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分焦糖化法和羰氨反应法两种。   焦糖化法,是指将饴糖、蜂蜜、糖色等糖类调料涂抹于原料表面,经高温处理产生鲜艳颜色的方法。糖类调料中所含的糖类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主要发生焦糖化作用,生成焦糖色素,使制品表面产生褐红明亮的色泽。   羰氨反应法,是指将食醋作为菜肴原料腌渍料之一或者将蛋液刷于菜肴原料表面,使 其经高温处理产生鲜艳颜色的方法。食醋能改变原料的酸碱性,使羰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易于发生羰氨反应,形成被称为黑色素的色素物质,使制品产生与焦糖化作用相似的红亮色泽。蛋液中富含蛋白质,在高温下很易发生羰氨反应,常作为烤制菜肴的调色剂使用。 ㈢兑色法及其原理   兑色法就是用有关调料,以一定浓度或一定比例调配出菜肴色泽的方法。多用于水烹法,如烧、焖、烩等菜肴的调色。常用的有色调料如酱油、红醋、番茄酱、红糖、各种酱类等。兑色法的关键是以浓度大小控制颜色深浅。   兑色法主要是利用调色料含有的色素,通过原料对色素的吸附能力来完成的。为了使菜肴原料很好地上色,可以在调色之前,通过相关加工如过油、煸炒、控水等处理,减少原料表层的含水量。 ㈣润色法及其原理   润色法就是将油脂在菜肴原料表面薄薄裹上一层,使菜肴色泽油润光亮的调色方法,几乎所有的菜肴调色都要用到它。其操作较为简单,通常是在菜肴起锅前,采用拌、淋、翻等手法进行。   油脂具有良好的滋润保原作用,利用油脂的这个特性,能明显改善菜肴色彩亮度。 四、菜肴调色的基本要求 (一)尽量保护原料的鲜艳本色   蔬菜的鲜艳本色代表着原料新鲜,并且能很快地刺激人的食欲,调色时应尽可能予以保护。如炒绿色叶菜,要火旺,快速,断生即出,烹调时间要短,不要加盖烹制,要尽量不用深色调料和能改变绿色的酸性调料。 (二)注意辅助原料的不足之色   有些原料的本色作菜肴之色显得不够鲜艳,应加以辅助调色。较为典型的是香菇,烹调时加适量酱油或蚝油来辅助,其深褐本色就会变得格外鲜艳夺目。有些原料受热变化后的色泽时常也需要用相应的有色调料辅助,如往干烧菜肴中加入适量番茄酱(要吃出此味来),可增色。 (三)掩盖原料的不良之色   有些原料制成菜肴的色泽不太美观,如畜肉受热形成的浅灰褐色,需要用一定的调制手段予以掩盖。上浆、挂糊时加入蛋液,加深色调料等均起着掩盖原料不良之色的作用。 (四)促进原料的热变之色   菜肴原料受高温作用,如炸、煎、烤等,表面发生褐变,可呈现出漂亮的色泽。要使原料的热褐变达到菜肴的色泽要求,除了严格控制火候之外,有时还要加一些适当的调料,以促进其热褐变的产生。如炸制菜肴在码味时,需要加一些红醋、酱油等。 (五)丰富各种菜肴的色彩   很多菜肴的调色不是单纯地考虑原料的本色,而是根据菜肴的色泽要求和色泽与食欲的关系,用有色调料来调配,以使菜肴的色彩变化更为丰富。同一种原料可以调配出多种不同的色调,如肉类菜肴就可有洁白,淡黄、金黄、褐红等色,这是使菜肴色彩丰富的关键。 (六)注意色泽与香气和味道间的配合   菜肴的调色必须注意色泽与香气和味道的配合,因为色泽能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与香气和味道发生一定的联系。见下表: 菜肴的色彩与香气、味道之间的联想关系 菜肴色彩 与香气、味道之间的联想关系 红色 使人感到鲜甜甘美,浓香宜人,能激起食欲 黄色 使人感到甜美,香酥,能激起食欲。 柠檬黄 给人以酸甜的印象,能激起食欲。 绿色 使人感到清淡,香气清新,能激起食欲。 褐色 使人感到味感强烈,香气浓郁,能激起食欲。 白色 使人感到滋味清淡而平和,香气清新而纯洁。 黑色 有煳苦之感,很难激起食欲。 紫色 使人感到香醇咸鲜,一般很难激起食欲。 (七)防止原料呈现变质的颜色   菜肴原料的鲜艳会让人感觉到原料特别新鲜。如果将绿色蔬菜调配成黄色,红色肉类调配成绿色,则会让人感觉到原料腐败变质,难以下咽。调色时应避免形成原料的腐败变质之色。 第二节 调味   调味是调制工艺的核心内容,其成败将直接影响菜肴的风味。要掌握调味工艺,就必须了解味觉及各基本味的性质,掌握调味的方法、原则以及调味的一些基本原理,做到反复训练,熟能生巧,应用自如。 一、味觉的基本要素与性质 [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了解味觉的定义,基本要素,掌握味觉的基本性质。懂得菜肴制作与味觉之间的关系,懂得味觉的基本性质是控制调味标准的依据,是形成调味规律的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把握好调味工艺。 [ 教学重点 ] 味觉的基本要素,味觉的基本性质。 [ 教学难点 ] 味觉的深刻含义 [ 教学方法 ] 联系实际讲解 [ 教学内容 ] (一)味觉的基本要素   所谓味觉,是指某些溶解于水或唾液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舌面和口腔粘膜上的味蕾所引起的感觉。味觉的化学成分对味蕾的作用是一种化学诱导作用,故味觉在本质上属化学属性。   食品进入口腔后,其中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或食品溶液中,刺激舌表面的味蕾,再由味蕾通过神经纤维把刺激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经过大脑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而产生味觉。就味觉产生的全部过程看,呈味物质、味觉感变器、唾液或水溶性,是形成味觉的基本要素,它们缺一不可。   1 、呈味物质   呈味物质,是指烹饪原料(包括调料)所含有的能引起味觉的化学成分。不同的烹饪原料,其呈味物质各不相同。有些原料,如苹果等,即便是单独食用亦有滋有味,但多数原料,其“本味”不太明显,客观上需要一些“本味”相当浓烈的食物与之搭配,这类食物就是调味料。调味料之所以能专门用以调理其他食物的滋味,就是因为它的某些呈味物质的含量相当丰富,如食盐的主要呈味物质是氯化钠,味精的主要呈味物质是谷氨酸钠,番茄酱含有丰富的柠檬酸和苹果酸,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菜肴味觉的产生,正是原料及调味料中的各种物质相互融合,形成某种味的特质,并溶于水或唾液中,通过味蕾及味觉中枢神经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2 、味觉感受器   味蕾,即味觉感受器,它是分布在口腔粘膜中极微小的结构,以其短管与口腔相连。一般成年人约有 2000 多个味蕾,其中一小部分分布在软颚、咽后壁和会厌,大部分分布在舌表面的味乳头中。   味蕾由 40 — 60 个椭园形的味细胞组成,并紧连着味神经纤维,由味神经连成的小束直通大脑,以上这些部分便构成了味的感受器。呈味物质虽然由味蕾来感知,但舌面上不同部位对各种味觉分别有不同的敏感性。一般来讲,舌尖对甜味的感受性强;舌根对苦味的感受性强;舌的边缘对酸味的感受性强;舌的前缘对咸味和鲜味的感受性最强。辣味和涩味等不是由味蕾感知的,而是由一些物质作用于触觉神经而产生的感觉。   3 、水溶性与唾液   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是没有味的,只有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才能刺激味觉神经。因此,味蕾与呈味物质接触时,只有当呈味物质溶解在舌表面以后,才能引起味觉。   味觉的引起与唾液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只有溶于水中的物质才能刺激味蕾。而唾液是食物的天然溶剂,由唾液腺体分泌。唾液不仅可润湿和溶解食物,而且可以洗涤口腔,保护味蕾的敏感性,并帮助消化。   分析味觉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正确把握菜品烹调。一般来说,带有汤汁的菜肴呈味物质的溶解性好,能很好的引起味觉。一些干香菜呈味物质的溶解性相对较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唾液分泌刺激味觉的敏感度。 (二)味觉的基本性质   味觉的基本性质表现在五个方面:   1 、味觉的灵敏性   味觉的灵敏性是指味觉的敏感程度,由感味速度、呈味阈值和味分辨力三个方面综合反映。   ( 1 )感味速度:呈味物质一进入口腔,很快就会产生味觉。一般从刺激到感觉仅需 1.5 × 10 -3 —— 4 × 10 -3 s ,接近神经传导的极限速度。   ( 2 )阈值:是指可以引起味觉的最小刺激值,通常用浓度来表示,可以反映味觉的强度。阈值越低,其敏感度越高。呈味物质的阈值一般较小,并且随种类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 3 )味分辨力: 人 对味的分辨力很强,可以察觉各种味感之间非常细微的差异。据实验证明,通常人的味觉能分辨出 5000 余种不同的味觉信息。   了解味觉的灵敏性,一方面说明它是我国烹调形成“百菜百味”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说明,菜肴的调味要做到精益求精,不可有杂味异味,菜肴的主味要突出,各味要能有机融合,为味觉的灵敏分辨提供物质前提。   2 、味觉的适应性   味觉的适应性是指由于持续受某一种味的作用而产生对该味的适应,分短暂与永久两种。   ( 1 )味觉的短暂适应:味觉的短暂适应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多次受某一种味的刺激,而产生的味觉瞬时对比现象。它只会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稍过便消失,交替品尝不同的味可防止其发生。对此,配制成套菜时要尽可能安排不同味别的菜肴,或根据味别错开上菜顺序。。   ( 2 )味觉的永久适应:味觉的永久适应是长期受某一种过浓滋味的刺激引起的,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消失。具有特定口味习惯的人,是味觉永久适应的典型反映。如四川人喜欢麻辣,山西人爱用较重的食醋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味觉的永久适应,为餐饮店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制作区域菜肴口味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味觉的可融性   味觉的可融性是指数种不同的味可以相互融合而形成一种新的味觉。经融合成的味觉绝非几种其他味觉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融合,自成一体。味觉的可融性表现在味的对比、相加、掩盖、转化等方面。实际上这些方面也是调味的基本方式,将在调味的基本方式中具体阐述。   4 、味觉的变异性   味觉的变异性是指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味觉感度变化的性质。所谓味觉感度,指的是对味的敏感程度。味觉感度的变异有多种形式,分别由生理条件,湿度、浓度、季节等因素引起。   ( 1 )由生理条件引起:引起味觉感度改变的生理条件主要有年龄、性别及某些特殊生理状况等。年龄越小,味感越灵敏,随着年龄的增长,味感会逐渐衰退。性别不同,对味的分辨力也有一定差异,一般讲,女子分辨味的能力,除咸味之外都能胜过男子。此外,人处在饥饿状态时,对百味俱敏感;饱食后,则对百味皆迟钝。重体力劳动者,味感较重,轻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则相反。生病时味感略有减退,妇女怀孕期间味感也会发生改变,通常特别嗜酸。   ( 2 )由温度引起:温度引起味觉感度的改变比较明显。一般来说,最能刺激味觉的温度为 10 —— 40 ℃ ,其中以 30 ℃左右时味觉最灵敏。以此为起点,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味感都会减小。但从菜肴质量要求来说,不同的菜肴对温度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如“麻婆豆腐”吃口要“烫”,虽然此时味感有所减小,但滚烫的豆腐,明显有“滑嫩”之感,温度一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因此,在考虑温度对味觉感度影响的同时,还需综合考虑其他感觉因素和感觉的特殊性。   ( 3)由浓度引起:呈味物质的浓度对味觉感度的影响更加直接。浓度越大,味感越强;浓度越小,味感越弱。只有最适浓度时,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不同种类的菜肴,对呈味物质最适浓度的要求略有不同。如食盐,在汤菜中浓度一般为0.8——1.2%,在烧焖菜中,一般为 1.5——2%;佑酒菜浓度稍小,下饭菜浓度较大。   ( 4)由季节变化引起:季节的不同也会造成味觉感度的差异。一般来说,盛夏多喜清淡,严冬偏爱浓重口味。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同一季节气温差别也较大,因此,因季节调换口味是大自然赋予味觉变异的客观要求。   此外,味觉感度还随心情,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这里不再作详细讨论。   5、味觉的关联性   味觉的关联性是指味觉与其他感觉相互作用的特性。与味觉关联的其他感觉主要有嗅觉、触觉等。   ( 1)味觉与嗅觉的关联:味觉与嗅觉的关系最为密切。通常我们感觉到的各种滋味,都是味觉和嗅觉协同作用的结果。患感冒时,鼻子 不通气,便会降低对菜肴的味觉感度。   ( 2 )味觉与触觉的关联:触觉是一种肤觉(口腔皮肤的感觉),如软、硬、粗、细、老、嫩等等,它对味觉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通过与嗅觉的关联,而与味觉发生关系,如焦香则味浓,鲜嫩则味淡等。它也可直接与味觉相关联,往往通过物态影响浓淡。 关于味觉与触觉的关联,还将在调质一节中进一步进行讨论。   ( 3 )味觉与视觉的关联:菜肴的视觉,即对菜肴色泽和造型的感觉。它与味觉有一定的关联,其媒介是一种心理作用下产生的联觉。菜肴的色泽、造型美观,对人的食欲刺激很大,自然对味觉也有刺激作用。   ( 4 )味觉与听觉的关联:菜肴的听觉,即菜肴发出的声音给人的刺激感觉。与视觉的关联一样,也是一种心理作用下产生的联觉。现代不少菜肴都有很好的听觉效应,如铁板菜、桑拿菜、石烹菜等等,对暄染就餐气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在客观上对人的味觉心理产生了良好的刺激效果。   上述感觉与味觉关系密切,并直接参加构成菜肴的风味。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实际上是味感、嗅感、触感等多种感觉的综合感受。   综上所述,味觉的基本性质是控制调味标准的依据,是形成调味规律的基础。 二、基本味的种类、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用。 [ 教学目的 ] 了解基本味的种类及性质;掌握各基本味的相互作用;能合理运用常见味料调味。 [ 教学重点 ] 各基本味的相互作用 [ 教学难点 ] 常见调味料的正确运用 [ 教学方法 ] 讲解和举例 [ 教学内容 ] (一)基本味的种类及性质   味分基本味和复合味。基本味又称单一味,是最基本的滋味。实际上,只有一种味道的菜肴是不存在的,之所以提基本味是就调味品的分类而言的,借用基本味这个词不过是抽象研究的一种手段。复合味是由基本味的调料调制而成的,是菜肴味的模式,将在后面专题讨论。有些调料并不只有单一味,如酱油就是一种复合调料,但为了研究上的方便,且基于它们都属于调味料,所以归于基本味中进行讨论。   从味觉生理角度看,公认的基本味只有咸、甜、酸、苦四种。我国古代流行“五味说”,即酸、甜、苦、辣、咸。实际上,辣是一种痛觉,不用味蕾便可感受到,但从古到今,我国都习惯将辣味归于味觉中研究。现在有人证实,鲜味也是一种生理基本味。麻味,在我国菜肴中经常出现,故列为基本味范畴。香味属于嗅觉范围,将在调香一节中专门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的基本味包括七种,即咸、甜、酸、辣、鲜、苦、麻。   咸味是菜肴调味的主味,被称为“母味”、“百味之本”、“百味之主”。呈咸味的调料主要有食盐、酱油、酱类等。咸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多种单一味相调配。   甜味,主要是蔗糖、果糖、葡萄糖以及麦芽糖类的滋味。主要调料有白糖、蜂蜜、饴糖、果酱、冰糖等。其中,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尤以白糖使用最为普遍。   酸味的成分主要是可以电离出氢离子的一些有机酸,如醋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酒石酸等。酸味不能独立作为菜肴的滋味,常与咸、鲜、辣等一起构成复合味。常用酸味调料有醋、番茄酱、柠檬汁、酸菜汁等。   辣味来自于辣味调料中所含的挥发性芳香油和辣椒素,是刺激性最强的一种基本味。通常在烹调中分辛辣、热辣、香辣三种,辛辣味的辣味成分在常温下能挥发;热辣味的辣味成分在常温下难挥发,通常需借助加热处理,又称火辣;香辣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在常温下就能挥发出芳香,如胡椒、小葱;二是经加热处理,产生浓郁的香辣,如干辣椒便是。通常把干辣椒产生的香辣又称为干辣。辣味调料主要有辣椒、胡椒、葱、姜、蒜、芥末、咖喱等。   鲜味主要为氨基酸盐,氨基酸酰胺、肽以及核苷酸和其它一些有机盐的滋味。鲜味不能独立作为菜肴的滋味,而必须有咸味的参与。呈鲜味的调料有汤、味精、蚝油、鱼露、虾籽等。   苦味一般不为人喜好,但苦味如果调配得当,可改善菜肴的风味。特别是夏天,一些微苦菜肴,大多有清香、爽口、开胃、舒适、清心等特点。人的味觉对苦味极为敏感,能尝出苦味的溶液浓度要比酸、甜、咸的浓度低得多。呈味物质主要源于植物中的生物碱及一些糖苷。苦味调料主要有茶叶、陈皮、啤酒等。   麻味也不是味觉,是某些物质刺激舌面及口腔粘膜产生的麻痹感觉。麻味的主要调料是花椒,加热后有醇香、涩麻而舒适的感觉。麻味的刺激性较强,最宜与香辣配合。 (二)各种基本味相互间的作用关系   1 、咸味与甜味 少量食盐可增强甜味的甜度,糖的浓度越高,增强效果越明显。糖对盐的咸味有减弱作用。在 1 —— 2% 的食盐溶液中加入 7 —— 10 的糖,可使咸味基本消失。 因此,在制作纯甜菜时,可根据其甜度放适量盐,要求不能有咸味,可增强其甜度;菜过咸,可放适宜糖,要求吃不出甜味,以缓解咸味。   2 、咸味与酸味   咸味因添加少量( 0.1% 左右)醋酸而增强,因增加多量( 0.3% 以上)醋酸而减弱,少量食盐可增强酸味,多量又会使酸味减弱。   因此,在制作咸中带酸或酸味突出的菜肴时,要注意咸味的量。例如醋熘菜,咸味需略轻,添加的酸味调料要相对重些;烹制咸鲜味的蔬菜需要加醋时,咸味应比不加醋时要轻,以防止菜肴偏咸。   3 、咸味与鲜味   鲜味可使咸味减弱,适量的盐可使鲜味增强。   因此,当菜肴过咸时,除了加糖缓解以外,还可添加鲜度高的味精。行业中有句话叫“无咸不鲜”,要突出鲜味必须有咸味的配合,而且咸味的量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有鲜美的滋味。   4 、咸味与苦味   咸味与苦味之间有相互减弱的作用,当咸味浓度超过 2% 时,咸味增大。   因此,制作苦味菜,如“清炒苦瓜”,要注意咸味要够味,既不咸也不淡。人们多喜欢吃隔夜苦瓜,就是盐与苦味在一定时间内相互作用的结果。制作“茶叶菜”、“啤酒菜”,如龙井虾仁、啤酒鸭等,其咸味量可适当增大些,但不能超过咸味浓度 2% ,否则偏咸。   5 、甜味与酸味   甜味因添加少量醋酸而减弱,并且添加量越大,减弱程度越大;反过来,甜味对酸味也有完全相似的影响。   因此,制作酸甜味的菜,要把甜味调料和酸味调料控制在恰当比例范围内。根据抽样实验,菜肴的酸甜味,以 0.1% 的醋酸和 5 —— 10% 的蔗糖组合最为适口。   6 、甜味与鲜味   在有咸味存在时,少量蔗糖可改变鲜味的质量,使之形成一种浓鲜的味感。   菜肴有浓鲜和清鲜之分,仅由咸味和鲜味构成的可视为清鲜。要使菜肴的复合味增浓,需在恰当咸味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鲜味调味和甜味调料(不觉有甜味)。   7 、甜味与苦味   甜味与苦味之间可相互减弱,不过苦味对甜味的影响更大一些。   烹制苦味菜,为了减缓苦味,可加入糖,以放糖不觉甜为标准。   8 、酸味与鲜味   酸味较适口的 PH 值为 3 — 5 ,在有酸味存在时,鲜味减小, PH 值为 3.2 时最小。   因此,酸味与鲜味的组合要特别谨慎,一般来说,酸味较重的菜肴,最好不放鲜味调料,以使酸味在咸味基础上更为纯正。这在后面谈到味精时将进一步阐述。   9 、酸味与苦味   少量的苦味,可使酸味增大。一般来说,调味中不与酸苦味配合。   10 、咸味与辣味、麻味   辣味与麻味的组合最佳,但必须以咸味作基础,否则出现“空辣”、“空麻”,复合味不浓。 (三)常见调味料的正确运用   调味料是形成菜肴口味特点的主要因素。各种基本味料在使用中应遵循一个总原则,这就是:咸不过头,酸不过性,甜度适中,辣得合适,麻得宜人,鲜得合理,巧用苦味。关于鲜味调料中鲜汤的制作将专门讨论,在此从略。   1 、食盐的使用   食盐是咸味调料中最常用的调料,运用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 1 )遵循“咸而不减,咸而不过”的原则。一般一道菜的投盐量为 0.5 — 2% ,低于 0.5% 偏淡,高于 2% 偏咸。   ( 2 )调制浓厚复合味时,要利用食盐烘托其风格特征,调制清谈味要利用食盐突出原料的本味。   ( 3 )味精与食盐配比得当,能够增添菜肴鲜美的滋味。因此,它们之间的添加量存在一种定量关系。据测定,浓度为 0.8% — 1% 的食盐溶液是人们感到最适口的咸味,与此相适应,在 0.8% 的食盐溶液中,可添加 0.31% 的味精,在 1% 的食盐溶液中,可添加 0.38% 的味精,以求得咸味与鲜味之间的最佳统一。味精是有一定盐分的鲜味调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菜肴的咸味。制作清淡菜肴,味精的最低使用量为食盐量( 1% )的 10% 为宜;制作浓香菜肴,味精的使用量以增至食盐量的 20 —— 30% 为限。   ( 4 )在上浆、挂糊、腌渍中,食盐仅起“打底味”的作用,要便于菜肴重复调味。   ( 5 )当一道菜肴同时需要调配多种咸味调料时,应根据各调料的食盐率以及投入的量,决定是否需要用盐或用盐量。 几种调料的含盐率 调料名称 含盐率( % ) 调料名称 含盐率( % ) 酱 油 18 — 20 黄酱 12 豆瓣酱 14 甜面酱 7   ( 6 )咸鱼淡肉。鱼类菜咸味可略重些,对于清蒸鱼,食盐过轻,腥味突出,菜无鲜味,本味也差。烧鱼,略重的咸味,能明显增浓复合滋味,回味也好。而肉类菜则要求清淡,否则掩盖了肉的鲜美滋味。   ( 7 )掌握好放盐的时机。对于需要调色的菜肴,要按照“先调色,后调味”的原则进行,在色调正以后,先尝味,可依据咸味的浓淡决定是否需要放盐。炒制绿色蔬菜尤其是叶菜,要在原料断生后放盐,以防止原料大量吐水。 2 、酱油的使用   酱油是一种复合调料,具有咸、甜、酸、鲜等滋味,含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醇类、酯类、酚类、醛类。   ( 1 )注意选择和使用优质酱油。关于这点在《原料学》中已有叙述,这里从略。   ( 2 )要根据菜肴特点使用酱油。不同品种的酱油,其用途不尽相同,深色酱油具有调味调色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烧、焖、锅仔等;浅色酱油如生抽,主要用于凉拌菜;辣酱油具有鲜、辣、香、酸、甜、咸多种味道,可作味碟使用。虾籽酱油、蘑菇酱油鲜度较高,适合调制浅色菜肴;白酱油色白味鲜,是白色或艳菜的首选;蚌汁酱油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超过黄豆酱油,味鲜美,有特殊香气,可起到上色的作用,适合在烹制鱼虾、肉类菜肴时使用。   ( 3 )酱油在加热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糖分减少,酸度增加,颜色加深,并且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其变化愈加显著。因此,酱油的使用时机和用量须依据加热时间的长短灵活选择。加热时间长的菜肴,在加热过程中不宜一次将酱油加足,否则,出品色偏重,菜肴带酸味。有些加热时间长的菜肴,最好不用酱油着色,可用其它调料替代,如糖色等。   3 、酱品的使用   酱通常以咸味为主,常用的有豆酱、面酱、豆瓣酱、味噌。   豆酱以黄豆为原料发酵而成,色泽黄亮,咸鲜,味长略甜,香气足,最著名的是腊八豆。使用前一般先将豆酱加油炒或蒸好,再用于调味,如腊八豆蒸鲩鱼等。   面酱,又称甜酱、甜面酱,甜味酱,经面粉加盐发酵制成,呈糊状,色红褐或黄褐,味厚鲜甜。使用前可用宽油小火慢慢熬制,以增加其芳香,常用于酱菜和味碟。如酱鸭、酱乳鸽等。 豆瓣酱由面粉和蚕豆或大豆发酵而成,色红褐或棕红,酱香浓,咸口,味鲜醇厚,以四川郫县豆瓣著名。豆瓣酱不直接入菜调味,使用前先要剁细,用宽油文火慢炒出油出香方可入菜调味,以增加其芳香,也可根据需要掺入辣椒酱炒制。以豆瓣为主调味的菜肴,一般不需再加盐,并且还要加适量糖缓和咸味。   味噌是一种大豆和谷物的发酵制品,也称发酵大豆浆。味咸,多呈膏状,与奶油相似,颜色从奶油白到棕黑色。颜色越深,风味越强烈,主要用于热菜的调味。   此外,还有牛肉酱、虾酱、芝麻酱、花生酱等,通常用来蘸食佐餐,也用于凉菜、热菜的调味。   4 、豆豉的使用   豆豉是以豆类加曲霉菌种发酵后制成的黑色颗粒调料。使用前,最好先将豆豉入锅加油小火慢炒,再加香油蒸,以增强豆豉的鲜香美味。豆豉多用于炒、爆、蒸等菜肴,如豆豉蒸腊鱼、豆豉鲮鱼油麦菜、豆豉炒三丁等。   5 、糖的使用   前面已经讲过,在甜味调料中,使用最多最广的是白糖,分白砂糖和绵白糖两种。土红糖几乎不用,赤砂糖适用于红烧肉等菜肴,可产生较好的色泽和香气。冰糖主要用于纯甜菜和扒菜,如冰糖湘莲等。桂花糖和蜂蜜主要用于蜜汁菜,如蜜汁莲藕等。   白糖的使用主要注意如下几点:   ( 1 )用白糖制作纯甜菜,其甜味浓度控制在 10 —— 25% 范围内最好,这是大众喜爱的甜味浓度。   ( 2 )糖具有提鲜、增加菜肴鲜醇的作用。所以,一些以咸鲜为主且复合味较浓厚的菜肴,通常需要放糖。但放糖的多少一般是根据菜肴含盐量的轻重决定的,通常为占盐量的 25% ,可明显起到提鲜,增加菜肴鲜醇的作用。   ( 3 )前面曾提到过,糖能缓解咸味,通常是在菜偏咸时使用此方法。但需注意两点,一是放糖不能有甜味,二是此方法只适宜于咸味不是太重的菜肴。当咸味太重时,用加糖的方法缓解咸味,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影响风味。   ( 4 )白糖中的绵白糖因其细腻,常用于凉拌菜。又因其含少量转化糖,结晶不易析出,所以更适宜制作拔丝菜。   6 、醋的使用   使用食醋,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 1 )食醋酸味强度的大小,主要是由所含醋酸量的大小决定的。红醋醋酸含量较高,白醋则含量较低。山西老陈醋醋酸含量在 11% 左右,故酸味较浓。镇江香醋含醋酸在 6 —— 7% 之间,酸味相对较轻。应用食醋调味时,不可忽视其酸味的强弱。如烧鱼,使用山西老陈醋去腥效果就很显著。然而,食醋质量的优劣又是由制作工艺,使用原料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含醋酸的强弱并不能说明其质量的好坏。在红醋系列中,山西老陈醋色泽黑紫,液体清亮,酸香浓郁,酸中带柔,食之醇厚不涩;镇江香醋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泽味鲜。它们均是上品,被广为使用。白醋醋酸含量一般在 3 —— 4% 之间,酸味单一,无香味,不柔和,质量较差。所以,白醋仅作为制作本色或浅色菜肴调味用。   ( 2 )把握好使用剂量和时机。一般来说,醋的使用量主要是由醋的品质和菜肴质量标准决定的。而使用时机,除了要考虑出品标准外,原料的的特点是重要因素。拿红烧鱼来说,鱼体中含有较重的三甲胺,呈碱性,加热过程中需要加醋来中和。要最大限度的除去腥味,最好采用两次点醋的方法,即鱼块落锅时点一次醋,量要小,防止因加热时间过长呈现酸涩味。加水烧开后再点一次醋,此谓之“浪头点醋”。采用此法处理,鱼腥味可除去 90% 以上。   ( 3 )注意醋与其它调料的综合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当食醋用于鱼香味、糖醋味、酸辣味、荔枝味等复合味时,应掌握好醋与其它味料的协调作用,确保各种味型的整体风格与呈味效果。其二,当食醋用于去异增香时,食醋与料酒共热效果显著。可先烹料酒,后点醋,利用料酒渗透力强的特点,先行去异增香。醋与料酒共热能产生酯化反应,使菜肴香气更加浓郁。   ( 4 )食醋用于蔬菜调味时,最好使用香醋,这是由香醋的特点决定的。   7 、味精的使用   味精又称味素,主要成分为谷氨酸一钠。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 )味精的鲜味只有在咸味的基础上才有呈鲜效果。一般来说,味精的用量依盐量而定,清淡菜用量小或不用,浓厚菜用量略大。不能有“味精味”,不能掩盖和压抑菜肴的本味。   ( 2 )味精呈鲜效果最佳的温度为 70 ℃—— 90℃,最适宜的投放时间为菜肴起锅之前。   ( 3)味精不耐高温,高温条件下味精会引起部分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不仅无鲜味,还有苦涩味。所以清炸菜肴原料在腌渍时不宜放味精,制糊也不宜放味精。   ( 4)味精在酸性条件下易生成谷氨酸,在碱性条件下则生成谷氨酸二钠,两者都会影响菜肴风味的形成。所以酸碱性较重的菜肴不宜放味精。   ( 5)制作凉拌菜时,应将味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   ( 6)不宜把味精当作提鲜的法宝,可以不用味精的要尽可能不用,要尽可能突出原料的自然鲜味。用鲜汤提鲜比用味精更好。   8、蚝油的使用   蚝油即牡蛎油,特点是鲜味浓烈,鲜中带甜,有牡蛎的特殊香气。鲜味成分有琥珀酸钠、谷氨酸纳,呈甜味成分有牛磺酸、甘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等。蚝油的使用主要注意三点:   ( 1)蚝油应用广泛,凡咸鲜味菜肴均可使用,但应根据菜肴质量标准决定其用量。   ( 2 )应避免与酸味料、辣味料、甜味料共用,因为这些调料会掩盖蚝油的鲜味,并有损蚝油的特殊风味。   ( 3 )蚝油不宜久煮,否则其香味逃逸。一般在菜肴即将出锅时使用,若不将蚝油加热就直接用于菜肴调味,其呈味效果欠佳。   9 、干辣椒的使用   在辣椒调味料中,尤以干辣椒使用广泛。干辣椒,又称辣椒干,系朝天椒、线形椒、七星椒、羊角椒的干制品,以朝天椒质量为佳。   使用干辣椒调味应注意三个方面:   ( 1 )干辣椒呈辣味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味极辣,在口腔中能引起皮肤的烧灼感。应注意使用量,以适口为基准。   ( 2 )炒制某些蔬菜,只取干辣椒香味,不要辣味的,应使用整形干辣椒;用干辣椒调制酸辣味的,应使用干辣椒节。干辣椒先要用小火温油慢慢煸香,呈黄黑色后再与原料一同烹调。用干辣椒调制酸辣味应遵循“以成味为基础,酸味为主体,辣味助风味”的原则。   ( 3 )干辣椒呈现红色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呈脂溶性,微溶于热水,不溶于冷水。当油温在 120 ℃ 时,色素溶出效果最好。因此,用干辣椒制作辣椒油应严格控制油温,以保证辣椒碱在热力作用下慢慢分解,散发出香辣味,并使油呈红色,要防止因油温过高影响辣椒油的质量。   10 、胡椒、葱、蒜的使用   胡椒分黑胡椒与白胡椒,白胡椒的芳香较黑胡椒弱,但气味比黑胡椒好,应分别情况灵活选用。胡椒中的辣味来自于胡椒碱和辣椒素,属热辣性辣味,使用不宜过早,用量不宜过大,要防止压抑菜肴本味。   葱有小葱与大葱之分,通常加工成葱花、葱段、葱丝、葱末、葱丁使用。葱的辣味成分主要为二正丙基二硫化物和甲基正丙基二硫化物,含量小,辣味因此也小。葱经加热后辣味消失,且有甜味感。所以,生葱辣味相对大些,加热后则减小。但从葱的香味看,葱受热后香味反而加强,因为加热有助于香气的挥发,具体怎么使用,要因菜而异。一般来说,大葱多采用加热方式,小葱多在菜肴起锅时加入,加入小葱后最好翻拌几下,使小葱与原料混合,这样效果佳。   生姜有老嫩之分,嫩姜多用于凉菜调味,老姜多用于荤腥类菜肴的调味。其辣味成分主要有三种,即姜酮、姜醇和姜酚(姜辛素)。生姜的辣味一般要经过炝锅处理才能产生芳香。   蒜,是指大蒜、大蒜头。蒜的成分与葱相似,主要来自于蒜氨酸经分解的产物所产生。蒜的辣味有一个明显特点,只有生食才能感到辣味,加热后不仅辣味消失,还有甜味。辣味是蒜中特有的风味,应尽量使用生蒜,可兑成蒜汁使用。 三、调味的方式、方法、时机及其原则 [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调味的方式,调味的方法及其原理,掌握不同时机调味的特点与作用,把握调味的基本原则,并灵活运用于实践。 [ 教学重点 ] 调味方法、调味原则 [ 教学难点 ] 调味方法 [ 教学方法 ] 联系实际讲解 [ 教学内容 ] (一)调味方式   调味方式又称调味手段,是根据菜肴要求,针对原料中呈味物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料,并按一定比例将这些调料组合起来对菜肴进行调味,使菜肴的口味得以形成和确定。其基本调味方式有四种,即味的对比、味的相乘、味的掩盖、味的转化。   1 、味的对比:   又称味的突出,是将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呈味物质,按悬殊比例混合使用,导致量大的那种呈味物质味道突出的调味方式。   例如:用少量的盐将汤中的鲜味对比出来;   用少量的盐提高糖浆的甜度;   用盐水煮虾突出其鲜味;   …………   上述这些都是利用味的对比来突出某一味道。这些实例有一个共同点,即依靠盐来突出呈味物质的味道,因此,正如前面所讲的,“盐是百味之主”,它是对比各种复合味的主要调料。   对比方式虽然是靠悬殊比例将量大的呈味物质的呈对比出来,但这个悬殊比例是有限度的,究竟什么比例最合适,要在实践中多体会,并进行量化分析处理。   2 、味的相乘   又称味的相加,是将两种以上同一味道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这种味道进一步加强的调味方式。   实践中,味的相加方式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是在需要提高原料中某一主味时使用。如在有汤汁的动物性菜肴中加入味精,使汤汁中丰富的呈鲜物质与味精融合,使菜肴鲜味成倍增长;蜜汁莲藕,用糖和蜂蜜来增加其甜度等都是相乘方式的具体运用。二是在需要为原料补味时使用。如海参、燕窝、鱼翅、鱼肚等本身鲜味很弱,需用鲜汤和味精以适度比例进行相乘方式的补味。   3 、味的掩盖   又称味的消杀,是将两种以上味道明显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各种呈味物质的味均减弱的调味方式。   例如:辣椒很辣,加入适量糖、盐、醋等,不仅可使辣椒的味道得到丰富,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其辣味。   前面提到的烧鱼烹酒烹醋,除去鱼腥味,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杀调味方式。   4 、味的转化   又称味的变调,是将多种味道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各种呈味物质的本味均发生转变的调味方式。   味的转化由两方面原因造成:   ( 1 )原料及调味料的呈味物质融合后产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使原来的呈味物质的味发生改变。许多味的模式都是这样形成的,如怪味等等。   ( 2 )味觉对味的感受出现暂留现象,如吃完辣菜之后再吃其它菜,会感觉这些菜肴都有辣味。   味的转化方式在单个菜的调味上可以用来调制复合味,而在整桌菜的设计上都要予以防止,要遵循“先咸后甜,先鲜后辣,先酸后苦,先清淡后浓郁”的上菜程序,防止味道较重的呈味物质在生理感受系统上出现暂留现象,干扰味蕾对味道较轻呈味物质的感受,避免菜肴在口腔中互相串味。 (二)调味时机   调味时机,通常称为调味阶段,分一次性调味与多次性调味。一次性调味只需在烹制前或烹制中或烹制后,一次性调好菜肴的口味;而多次性调味则需要在烹制前、烹制中、烹制后进行选择性分阶段调味,至于应在哪个阶段完成调味,要依菜肴的具体要求而定。   1 、一次性调味   ( 1 )烹制前一次性调味   指菜肴在烹制前,一次加入所需调味料,就能完成菜肴复合味的调制。如传统的粉蒸肉等即是。此调味一般适合于蒸,软炒等烹调方法。调味时,要注意掌握调料的性能、用量,正确把握复合味的准确性。   ( 2 )烹制中一次性调味   指在菜肴烹制中,一次性加入所需调味料就能完成菜肴复合味的调制。如炒一些时令蔬菜等菜肴即是。此调味一般适合清炒等烹调方法。调味时,要注意掌握放入调料的先后次序以及调料的渗透效果,要在菜肴起锅前矫正其复合味感。   ( 3 )烹制后一次性调味   指菜肴原料经过熟处理及进一步加工后,一次加入所需调味料就能完成菜肴复合味的调制。热制冷吃的一些凉菜,如怪味鸡块、蒜泥白肉等均适用此阶段调味。调味时,要将所需调料先调制成味汁,再淋或拌于原料上。   一次性调味技术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要注意把握好菜肴味料的恰当组合和量化标准。   2 、多次性调味   多次性调味按菜肴制作过程划分,有超前调味、中程调味及补充调味三个阶段。   ( 1 )超前调味   即菜肴烹制前的调味,又称基础调味、基本调味,是在烹制前对已加工成形的原料进行调味,主要目的是使原料具有一个基本的底味,同时也可以改善原料的气味、色泽、硬度及持水性。通常运用于加热中不宜调味或不能很好入味的烹调方法,如蒸、炸、烤等。一些爆炒菜为增加原料嫩度和持水性,使原料里外有味,也常采用上浆的方法赋予原料底味。此阶段所用的调味方法有腌渍法,裹味法,分散调味法等。裹味主要指上浆和挂糊,分散调味主要指草泥原料搅拌制缔。   ( 2 )中程调味   即原料在加热中的调味,又称定性调味。调味在加热容器中进行,主要目的是使各种主料、配料及调料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并且相互配合,协调统一,从而确定菜肴的滋味。   中程调味适用于水烹法,是菜肴决定性的调味阶段。所用调味方法有:热渗法、分散法、裹味法、粘撒法等,以热渗法最为常见。所用调料可一次投入,也不可一定顺序分次投入。分散用于汤菜的调味。裹味法的主要方法为勾芡、收汁、拔丝和挂霜等,须在原料即将成熟或成菜时进行。粘撒法常用于原料即将成菜之前,主要方法是在锅中撒上胡椒、葱等调料。   ( 2 )补充调味   即原料加热后的调味,又称辅助调味,是调味的最后阶段,指在菜肴装盘后的调味。其目的是补充前阶段调味的不足,使菜肴滋味更加完善。很多冷菜及不适宜加热中调味的菜肴,一般都需要辅助调味。常用的调味方法是浇味法、粘撒法和跟碟法。有时也用到湿腌渍法,不过只是用于某些卤、煮菜肴的进一步入味。   上述三个调味阶段,并不是各种菜肴都一定要全部经历,应视菜肴具体情况而定。 (三)调味方法   调味方法,是指在烹调工艺中赋予菜肴味道的具体方法。它与调味阶段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调味阶段,是指在烹调工艺中对烹调原料进行调味的先后过程。不同的调味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调味方法。无论使用哪种调味方法,都应遵循一定的调味原则。   根据烹调工艺中原料上味的方式不同,调味方法可分为腌渍、分散、热渗、裹浇、粘撒、跟碟六种。   1 、腌渍调味法   腌渍调味法,是将调料与菜肴主配料拌和均匀,或者将菜肴主配料浸泡在溶有调料的水中,经过一定时间使其入味的调味方法。   腌渍法依时间长短分为长时间腌渍和短时间腌渍;依腌渍时是否用水和液调料分为干腌渍和湿腌渍。长时间腌渍,短则几小时,长则数天,使原料透味,产生特殊的腌渍风味。短时间腌渍,只要原料入味即可,一般为 5 —— 10 分钟。干腌渍,是用干抹、拌揉的方法使调料溶解并附着在原料表面,使其进味,常用于码味和某些冷菜的调味。湿腌渍,是将原料浸入溶有调料的水中进行腌渍,常用于花刀原料和易碎原料的码味,如松鼠桂鱼的码味即是。一些冷菜的调味和某些热菜的进一步入味也经常用到湿腌渍法。   2 、分散调味法   分散调味法,是将调料溶解并分散于汤汁中的调味方法。此法广泛用于水烹菜肴,是烩菜、汤菜的主要调味方法,也是其它水烹类菜肴的辅助调味方法,还常用于泥茸的调味。水烹菜肴,需要利用水的对流来分散调料,所以常以搅拌和提高水温的方法作辅助。泥茸状原料一般不含大量的自由流动水,光靠水的对流难以分散调料,而必须采用搅拌的方法将调料和匀。   3 、热渗调味法   热渗调味法,是在热力作用下,使调料中的呈味物质渗入原料内部中去的调味方法。此法常与分散调味法和腌渍调味法配合使用。水烹过程中的调味,调料必须先分散在汤汁中,再通过原料与汤汁之间的物质交换,使呈味物质向原料内部渗透入味。在汽烹或干热烹制过程中,一般无法进行调味,所以常需要先原料腌渍入味,再在烹制中借助热力,使调料进一步渗入到原料中心去。   热渗调味需要一定的加热时间做保证,加热时间越长,原料入味越充分。为了使原料充分入味,常采用小火较长时间的加热方式。   4 、裹浇调味法   裹浇调味法,是将液体状态的调料粘附于原料表面,使其带味的调味方法。按调味粘附的方法不同,可分裹味和浇味两种。裹味法是将调料均匀裹于原料表层的方法,可在加热前、加热中和加热后广泛使用。从调味角度看,上浆、挂糊、勾芡、收汁、拔丝、挂霜等均是裹味法的应用。浇味法是将调味料淋浇于原料表面的方法。多用于热菜加热后及冷菜切配装盘后的调味,如脆熘菜、瓤菜及一些冷菜的浇汁。浇味法上味不如裹味法均匀。   5 、粘撒调味法   粘撒调味法,是将固体调料粘附于原料表面,使其带味的调味方法。调料粘撒于原料表面的方式与裹浇法相似,只是它用于上味的调料呈固体状态。粘撒调味通常是将加热成熟后的原料,置于颗粒或粉状调料中,使其粘裹均匀,也可以将颗粒或粉状调料投入锅中,经翻动将原料裹匀,还可以将原料装盘后再撒上颗粒或粉状调料。此法适用于一些热菜和冷菜的调味。   6 、跟碟调味法   跟碟调味法,是将调料盛入小碟或小碗中,随菜一起上席,由用餐者蘸食的调味方法。此法多用于烤、炸、蒸、涮等技法制成的菜肴。跟碟上席可以一菜多味,由用餐者根据喜好自选蘸食。跟碟法较之其它调味方法灵活性大,能同时满足数人的口味要求,是值得推广的调味方法。   上述六种调味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是根据菜肴特点将数种方法合用。 (四)调味原则   中国菜的调制,特别注重口味的调和。调制菜肴的口味,除了要掌握味觉及基本味的性质,熟悉调味的方式、方法和阶段外,还得遵循一定的调味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调味的目的,满足就餐的口味需求。   中国菜的调味原则有七个方面的内容:   1 、调味须突出原料本味   原料不同,其自身属性不一。给菜肴调味,只有熟悉原料的特性,因料施艺才能发挥原料固有的特长,达到正确烹调菜肴之目的。许多烹调原料都具有鲜味足,异味少,味美可口的潜在特质,调味时应尽量突出其本味,如新鲜的时蔬,鲜活的河鲜、海鲜等,调味时所用调料都不宜过量,味宜清鲜。尽量避免浓烈味料与之调和。   2 、调味须遵循菜品要求   各种菜品都有质与量的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性。就其菜品本身而言,它有确定的味型,固定的调味料,调味必须按照菜品的味型,投放与之相适应的调味料,不可随心所欲,更不能使用替代调味品,否则,达不到调味的质量标准。   3 、调味须适时适量   适时,是指在恰当时机调味。各种菜肴在调味上都有工艺流程的严格规定,违反调味工艺流程,颠倒调味次序,都将直接影响调味效果。我们的前辈厨师非常重视调味的先后次序,这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当予以继承。   适量,是指按照规定的味型,投入数量适宜的调味料。随着调味工艺的不断规范,菜肴味料的投放量都有严格的量化标准,这种量化标准的依据主要是菜肴的味型特征。因此,调味必须严格遵循“适量”原则,味料过多过少都不能调制出合乎标准的味型。   4 、味料须宽广质优   味料须宽广,是就浓厚味型和异味较重的原料而言的。这类菜肴的调味不宜单一化,要使用多种味料加以有机融合,要采用味的增强和味的消杀的调味方式进行调味。如“鱼香味”,其味料就要多样化,要咸甜酸辣兼备,葱姜蒜香气突出。一些不太新鲜的畜肉、鱼鲜、异味较重的动物内脏,要彻底清除其异味,需要重用一些除异增香的调料,如料酒、醋、葱、姜、蒜、酱油,鲜味料等,以便达到去异味,增鲜味,生香气,扬长避短的调味目的。   味料质优,是指要选择质量好的味料。现在市场上的品牌调料很多,要注意识别真伪,正确选购。好调料只须一点点,伪劣调料投放再多,也达不到调味要求,而且还会影响菜肴风味。   5 、调味须随季节改变浓淡   人们的口味常常随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冷暖而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夏秋两季气温偏高,菜肴应偏重于清谈;而冬春两季,则趋向于醇厚。许多酒店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调换所供应的品种,正是为了适应节令的变化,以便尽可能的适合顾客的口味要求。   6 、调味须随时代变化调换口味   调味工艺不是默守陈规,一成不变的,否则,调味技术就没有发展和提高。现代人对菜肴口味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口味,口味上要求求新,求奇,赋予时尚气息,讲求品味内涵,是当今社会对口味的普遍追求。调味必须顺应时代变化而变代,开发出更加广阔的新的调味领域。   7 、工艺须细腻得法   调味工艺与其它烹调工艺一样,需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把每一个环节做到位。调味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意到,所谓“用心做菜”,正是强调心态对菜肴的重要影响。好心情出好菜,同理,好心情才能调好味。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把这句话用在调味上也是非常恰当的。调味各个环节都有细致入微的工艺要求,只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以慎重把握,调味技术才能进一步融会贯通,调制的菜肴味道才有可能依“法”而行,合乎标准。 第三节 调香     调香是菜肴调制工艺中一项独立于调味和调色的十分重要的基本技术。所谓调香,即调和菜肴的香气,是指运用各种呈香调料和调制手段,在调制过程中,使菜肴获得令人愉快的香气的过程,又称调香技术。 一、香的实质、种类及调香的原理 [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香的实质和种类,掌握调香的原理。 [ 教学重点 ] 调香的原理 [ 教学难点 ] 香的实质、调香的原理 [ 教学方法 ] 联系实际讲解 [ 教学内容 ] (一)香的实质和种类
本文档为【第七章调味方法及其原理_烹调工艺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17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8KB
软件:Word
页数:5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7-24
浏览量: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