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西游记_中的淮安方言_刘怀玉

_西游记_中的淮安方言_刘怀玉

举报
开通vip

_西游记_中的淮安方言_刘怀玉 《西游记 》中的淮安方言 刘怀玉 百回本通俗小说 《西游记 》中运用了大量的淮安方言 , 这 是证明吴承恩是这部书的作者的重要证据之一 。 这个 间题在二 百多年以前 已经被人们注意到了 。 乾隆年 间 , 吴玉捂在他著的 《山阳志遗 》卷四中指 出: ( 《西游记 》 ) 书中多吾乡方言 , 其出淮人手无疑 。 阮葵生在他的 《茶余客话 》卷二十一中说 : 观其 中方言但语 , 皆淮上之乡音街谈 , 巷弄市井妇孺皆 解 , 而他方人读之不尽然 , 是则出淮人之手无疑 。 吴 、 阮二人的说法后来为丁宴所...

_西游记_中的淮安方言_刘怀玉
《西游记 》中的淮安方言 刘怀玉 百回本通俗小说 《西游记 》中运用了大量的淮安方言 , 这 是证明吴承恩是这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作者的重要证据之一 。 这个 间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在二 百多年以前 已经被人们注意到了 。 乾隆年 间 , 吴玉捂在他著的 《山阳志遗 》卷四中指 出: ( 《西游记 》 ) 书中多吾乡方言 , 其出淮人手无疑 。 阮葵生在他的 《茶余客话 》卷二十一中说 : 观其 中方言但语 , 皆淮上之乡音街谈 , 巷弄市井妇孺皆 解 , 而他方人读之不尽然 , 是则出淮人之手无疑 。 吴 、 阮二人的说法后来为丁宴所继承 。 此后 , 清桐乡人陆 以恬 的 《冷庐杂识 》, 近人邓之诚 的 公骨董琐记 》等 , 也都因袭 了 这个说法 。 到了鲁迅先生指出 《西游记 》的作者是淮安人吴承 恩 以后 , 这个间题再没有人提起了 ,而且似乎也没有提出这个间 题的必要了 。 但是 , 吴 、 阮等人的说法 , 并没有多少说服力 。 因为他们没有进行正面论述 , 没有具体地指 出 , 哪 些 是 淮 安 t’吾乡方言” , 哪些方言是外乡人不尽理解的 。 他们只不过提 出这个问题而己 。 由于关于 《西游记 》作者的争论再次出现 , 这个问题势将重新被人们提起。 为了给研究 《西游记 》作者吴 承恩 的同志提供一些依据 , 并为给 《西游记 》的读者们提供阅 读的方便 , 本文打算就此作一些探讨 。 古典通俗小说中的方言问题 , 是一个很有意义 的 研 究课 一 1 6 8 一 题 。 古代方言是今天的语言的主要源头之一 , 研究方 言 的发 生、 发展、 比较 , 对于研究汉语的发展历史 、 研究古典通俗小 说 的发展历史 , 有着重要的意义 。 但是 , 方言是一个复杂的问 题 , 研究起来有很多的困难 。 第一 , 方言有地域性 , 这是方言 的主要特点。 我国幅员广大 , 文化发达 , 方言区 多 ; 而且 , 在 同一个大方 占区 内 , 还存在着若干小方言区 , 人们很难对每个 方言区 的方言都能 了解 。 第二 , 方言有时代性。 有些方言只在 特 定的历 史阶段存在 , 在前尚未产生 , 之后 已发生变化 , 或己 死亡 , 现已无法在 口 头上找 出它的痕迹 了。 第三 , 有些方言 ,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 中 , 由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 , 已逐渐溶合 。 有些方言词汇 , 原来只是个别方言区里的特殊 现 象 ,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方言区甚至全国范围内通行的词 汇 , 现在已无法辨认出它究竟原来是哪个地方的方 言 了 。 第 四 , 方言词汇有不定型性。 首先因为它是群众 口头上的俗语 , 无固定文字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 , 所用方块字不少只是记音 , 往往字与词义不 太相合 , 有不少是同音假借而 已 。 其次 , 在群众 口头上说的语 音也不太严格 , 一个字往往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转现象 , 因而写 成文字也就不统一 , 只要音相似 , 随便选择一个音同或音近的 字来表示一下就行了, 有时一个方言词汇在这一处用这个字来 表述 , 在另一处却换上另外的音近的字来表述。 这样 , 就更增 加了方言的复杂性。 第五 , 最后是工具书非常缺乏 , 关于方言 的书籍 , 古代很少 , 今天也没有一本全国范围的全面系统的方 言方词的词典 , 这对于研究古典小说中的方言问题 , 困难是可 想而知的。 我研究这个问题有一个有利条件 , 我是淮安人 , 对淮安方 言比较了解 , 一般地说来 , 是能指认出 《西游记 》中的哪些语 言现象 , 是淮安方言特有的 。 但是 , 也并不尽然 。 譬如有些词 一 1 6 9 一 汇 , 对淮安人说 , 读来感到亲切顺 口 , 就认为是淮安特有的 , 其 实 , 有时别的地方也使用 , 这就不能作为淮安方言来处理 了 。 这就是说 , 解决 “淮安人说” 易 , 解决 “唯淮安人 说 ” 就 准 了 。 为了有所比较 , 弄清是不是淮安特有方言 , 我采用了三个 办法 : 第一 , 提出一些方言现象 , 抛开地域的狭隘观点 , 客观 地逐个加 以考察 ; 第二 , 阅读其他古代通俗小说 , 加 以比较 。 与 《西游记 》时代相近的通俗小说 , 有 《水浒 》、 “三言” 、 t’两拍” 、 哎豆棚闲语 》、 《金瓶梅 》、 哎封神演义 》等等 , 这些都是很好的对比材料 ; 第三 , 查阅字书辞典 。 这 主 要 是 《辞海 》、 《辞源 》、 《现代汉语词典 》, 间或查阅淮人的一 些关于方言的著作。 由于水平 的限制 , 我在这篇文章里并不能把 《西游记 》中 的淮安方言问题说得十分全面 。 我仅是从研究 《西游记 》的作 者究竟是不是 淮安吴承恩这个角度出发 , 提出书中的一些淮安 特有语言现象来讨论的 。 文 中所列的方言词汇 , 是按下列条件 选择的: 一 , 必须是现 代淮安人使用的 , 二 , 凡明 、 清其他通 俗小说中都使用的词汇 ( 仅据我所知 ) , 除少数特殊情况外 , 概不列入 。 尽管有些词汇可能发源于淮安 , 经过社会交流传布 出去的 , 因为时代久了 , 是否淮安方言的问题就难 以说清楚 ; 三 , 有些方言 , 在淮安也不是所有人都说 , 淮安东乡 、 北乡 、 南乡、 城里的方言 , 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 一般统一作淮安方言 处理 , 不另标出小的方言 区域 ; 四 , 有些方言词汇 , 所使用的字 不特殊 , 词义与字面亦无大差别 , 其他地方人虽口 头上不说 , 但一看就能懂的 , 也适当列入一些 ; 五 , 有些方言词汇 , 必须 使用方音读 , 方能显示出地方性的 , 则用汉语拼音或国际音标 标出 。 为了便于叙述 , 将所列词语大致按词性特征 分成几个类 型进行讨论 。 《西游记 》中的淮安方言 , 主要是使用在人物的 一 1 7 0 一 对话 , 尤其是粗俗人物孙悟空 、 猪八戒等的对话中。 其次是作 者叙述 中, 也使用了很多的淮安方言 , 但也主要集中在描述粗 俗的场面和人物上 。 另外 , 在一些韵文 中, 也使用了一些。 因 此 , 在每一类型词语中 , 首先排列关于孙悟空 、 猪八戒等主要 人物的言谈 、 外貌、 动作等方面的方言 , 因为这些词语最能体 现淮安的方言特征 。 我所使用的 《西游记 》的本子 , 是人民文 学出版社出版 的一九八O 年重排本 。 每 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pdf信访条例下载信访条例下载问刑条例下载新准则、条例下载 句之前标以三个数 码 , 分别表示该例句在书中的回数、 页数和行数。 一 、 描绘动作、 意念等方面的动词 1 . 〔拇〕 5 6 / 7 2 4 / 6 呆子慌 了 , 往 山坡 下筑了有三尺深 , 下面 都是石脚石根 , 捆住把齿 。 “润” 、 “扛”相通 , 在字书中义为举 、抬。 淮安方 言中 , 此字另 有三义 : 一是被硬质东西顶着的意思 。例如赤脚走在有碎石 的路 面上 , 脚板压得疼痛 , 就说石子“拥脚 ” 。上例中“桐住把齿”就是 石头顶住了把齿 , 把筑不下去了 。 另外 “石脚石根” 就是 a 石 根脚” 。淮安方言称基础 叫 a根脚 ” 。 “搁” 字第二个意义为主动 顶撞 , 例如用杠子把门抵住叫把门 “扛 ” 起来。 这个意义亦可作 抽象使用 , 挡住别人话头也可说 “扛住” , 例如 《西游记 》 40 /5 1 7/ 1 八戒听说 , 扛住行者道 : “哥哥 , 这等一 个小孩子家 , 你只管盘洁他怎的 ! ⋯ ⋯ ” a搁” 字第三个意义是抬土堆积某处 , 使之高起 。 例如 , 将水 塘填实 , 使与陆地相平 , 以便建筑房屋叫做拥地基 。 在平地上 积土成堆或高台也称为桐 , 例如 《西游记 》 8 6/ 1 1 0 0 / 倒4 那呆子听长老此言 , 遂将一包稀 烂 骨 肉埋下 , 也扣起个坟墓 。 一 1 7 1 一 2 . 〔撒〕 3 2 / 4 1 1 / 8 那呆子就撒起衣裙 , 挺着钉把 , 雄纠纠 , 径入深山 ! 气昂昂 , 奔上大路 。 方言 “撒 ” 本义是系带子 、 捆东西 。 但多数情况下已转义 为插或别东西 。 常见的用法是撒衣裳 , 即将下衣角 ( 特别是过 去穿的长袍子 ) 提起 , 别到腰带间 , 便于行动。 上引一例中的 撒就是此义 。 特别的东西别在腰带间也叫撒 , 例如 : 3 5 / 4 4 8 /1 3 那孙大圣早已知二魔化在葫芦里面 , 却将 他紧紧拴扣停当 , 撒在腰间 , 手持着金箍棒 , 准备厮杀 。 50 /6 4 7/ 10 那 呆 子把钉把撒在腰里 , 整一整青锦直 掇 , 斯斯文文 , 走入门里 。 这里撒的是宝葫芦、 钉把 。 “撒 ” 的动作仅是描写粗俗人 物用的 , 在 《西游记 》中仅见于描绘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动作 。 3 . 〔爬蹼〕 34 / 4 4 2 / 9 大王 , 你看那孙行者拴在住上 , 左右爬磋 , 磨坏那根金绳 , 得一根粗壮些的绳子换将下来才好 。 上下胡乱折腾 , 淮安方言中叫 t’爬蹬” , 常与近义词 “揉 命” 并用 , 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调皮好动 , 也用于形容人艰苦劳 动 (作调侃语 ) 。 “爬 ” 读ba ( 这是淮安方言习惯 , 如 “爬山 虎 ” 的爬亦常读成ba ) , “磋” 读 c ha , 因而又常写成 “踏” : 4 6 / 5 9 2 / 4 我那里有这坐性?你就把我锁在铁柱子上 , 我也要上下爬踏 , 莫想坐得住 。 另外 , 粗壮的壮即今 “奖 , 字。 在 口头上 , “壮” 比粗字 用得更普遍。 另见 9 5 / 1 1 9 6 / 1 3 : “那短棍儿一头壮 , 一头细 , 却似春雄臼的柞头模样 。 ” 4 . 〔铎〕 94 /1 1 8 6 /5 三藏闻言 , 越生慎怒 , 骂道 : “ 好 姐 一 1 7 2 一 孙! 你还害我哩 ! 却是悟能说的 , 我们十节儿已上了九节 七八分 了 , 你还把热舌头铎我 ! 快早夹着 , 你 休开 那 臭 口 ! 再若无礼 , 我就念起咒来 , 教你了当不得 ! ” “铎”音 〔d 八〕 , 入声字 , 淮安方言中此 字有两义 : 一是投 放 、 放着 , 二是量词 。 例如 , 将一口痰吐到地面上 , 即可说成 ‘将一铎痰铎到地上气前一个 ‘铎” 字是量词 , 后一个 “铎 ” 字 是动词 。 作动词用时 , 亦可表达抽象意 。 编造脏话侮辱人 , 即 可说成 “用脏话铎人” , 拿别人作为谈话资料 , 即说 “把舌头 铎在别人身上” 。 “把热舌头铎我” , 就是编排胡言取笑唐僧 的意思 。 按 , “铎” 字在淮安方言中 , 无论作量词用还是作动词使 用 , 都很活跃 。 作量词使用时 , 还可以表示一定数量的面积 , 类似 “摊 ” 字 , 一摊 , 就 可以说 “一铎 ” , 例如 “秧苗被农药 烧伤了一大铎 ” 。 作动词用时 , 将人放 到 某 处 也 可 以 说 成 “铎” , 例如 “他把小孩子铎到他母亲那儿去了” 。 由此义引 伸 , 甚至披衣 、 盖被子也可说成 “铎” 。 但是 《西游记 》遇到 这种情况多写成 “禅 ” 。 5 。 〔弄〕 2 2 / 2 7 8八 5 八戒道 : “老猪当年总督天河掌管 了 八 万水兵大众 , 倒学得知些水性 , —却只怕那水里有什么眷族老小 , 七窝八代的都来 , 我就弄他不过。 一时不被他 捞走耶 ? ” “弄 ” 是一个非 常活跃的动词 , 它可以代替很 多 其 他 动 词 , 例如 , 用船谋生叫 “弄船” , 会游泳叫会 “弄水” , 做事 不如人叫 “弄不过人” , 本领比人小 , 打架扫不过 别 人 也 叫 “弄不过人” 。 这里的 “弄池不过” , 就是“打不过他 ”的意思 。 6 。 〔绰〕 一 17 3 一 5 8 / 7 48/ 6 我随到南海菩萨处诉告 , 不知那妖精怎么 就绰着 口气 , 假变作我的模样 , 在半路上打倒师父 , 抢夺 了行李 。 淮安方言中 , “绰 ” 读 〔ts A〕 , 意为听到风声或看 到 苗 头 , 趁机钻空子 。 通 常都组成词组如 “绰 口 气” 、 “绰风 ” 、 “绰话 ” 等使用。 “绰着 口气” 句是说六耳称猴听说唐僧在取 经途中赶走了孙悟空 , 便趁机变作孙悟空打倒唐僧 。 《西 游 记 》中有时还说成 “绰着经儿 ” , 与 “绰着 口 气” 一个意思 : 1 7 / 2 2 0 /倒 2 小妖来报道 : “大王 ! 祸事了 ! 下请书 的小校 , 被孙行者打死在大路旁边 , 他绰着经儿 , 变化着 金池长老 , 来骗佛衣也 ! ” 7 。 〔软〕 1 9 / 2 4 4 / 5 行者道 : “你莫诡诈欺心软我 , 欲为脱身 之计 。 果然是要保护唐僧 , 略无虚假 , 你可朝天发誓 , 我 才带你去见我师父 。 ” “软 ” 就是软化 、 使之心软的意思 , 通常又常 说 成 “ 软 款” : 2 7/ 3 5 2 / 2 他将书摺了 , 留在袖中 , 又软款唐僧道 : “师父 , 我也是跟你一场 , 又蒙菩萨指教 ; 今 日半 涂 而 废 , 不曾成得功果 , 你请坐 , 受我 一 拜 , 我 也 去 得 放 心 。 8 。 〔磨〕 2 1/ 2 7 1 /倒6 只见那老妖坐在上面 , 正 点 札 各 路 头 目; 又见那洞前有一个小妖 , 把个令字旗磨 一磨 , 撞上厅 来 。 “磨” 字在这里 , 淮安方言读 m 。, 意为转动、 移 动 。 例 i日把桌子位置稍微移动一下 , 叫做把桌子磨一下 , 从自己位置 一 1 7 4 一 挪到别人位置叫磨到别人位置上 。 有时 “磨 ” 写成 “蓦” : 7 0 / 8 9 0 /倒4 这行者⋯⋯摇身一变 , 变做一个攒火的 鹤子 , 飞 入烟火中间 , 蓦了几蓦 , 却扰没了沙灰 , 烟火也 息了 。 这 里的 “蓦” 纯粹是 “磨 ” 的假借, 没有原意了。 “蓦了 几蓦” 就是鹤子在烟火中转动了儿下 。 g 。 〔畜〕 4 4 / 5 7 7 /8 行者道 : “我才进来时 , 那右手下有一重 小 门儿 , 那里面秽气畜人 , 想必是个五谷轮回之所 。 你把 他送在那里去罢 。 ” 淮安方言中 “畜” 读 〔s u 。〕入声 。 义为刺鼻难闻的气 味 熏人、 呛人 , “畜” 、 “旭” 在淮安方言里同音 , 故第六十七 回亦写作 “旭 ” : 6 7 / 8 5 8 / 1 3 行者与八戒 , 一齐赶来 , 忽闻得污 秽 之 气旭人 , 乃是七绝山稀柿偷也 。 10 . 〔沃〕 2 2 / 2 8 3 / 倒3 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 , 那个抓来就将水 里沃 。 “沃” 读若 “物 ” , 入声 。 将人或其他物体按到水里 , 使 _之呛水或浸水叫 “沃” 。 因此 , 通常称淹死又叫 “沃死” 。 1 1 。 〔灭〕 6 0 / 7 7 0八8 常言道 : “朋友妻 , 不可欺 , 朋友妾 , 不可灭 。 ” 你既欺我妻 , 又灭我妾 , 多大无礼 ? “灭 ” 这里不是消灭的意思 。 淮安方言中 “灭” 当亏待、 欺侮讲 。 通常多与欺字对称使用 , 例如 口 头上常说 “ 不 欺 一 个 , 不灭一个。 ” 1 2 。 〔帮〕 一 1 7 5 一 5 8 / 7 4 4 /l 菩萨唤木叉与善财上前 , 悄悄吩咐 : “你 一个帮住一个 , 等我暗念紧箍儿咒 , 看那个害疼的便是真 的 , 不疼的便是假 。 ” “帮” 就是靠近 、 挨着的意思 。 一只船停在另 一 只 船 外 边 , 叫 “船帮船” , 或叫 “帮在外边 ” , 一人办事 , 不让别人 与他接触或帮忙 , 叫不让 “帮边” 。 原注为 “挤住 ” , 不 确 切 。 1 3 . 〔影〕 4 9 / 6 3 0 / 9 八戒跪在泥里磕头道 : “哥哥 , 是我不是 了 。 待救了师父 , 上岸陪礼。 你在那 里 做 声 ? 就影杀我 也 ! 你请现原身出来。 我驮着你 , 再不敢冲撞你了。 ” “影” 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 , 指对具有 严 重 威 胁而又 无法摆脱的某种事物 (如神、 怪 )恐惧的精神感觉 。 例如小孩子 听了恐怖的故事后 , 夜里走在黑暗处 , 时时精神紧张 , 感到杀 人魔鬼总是跟随着自己 , 这种状况就叫影 , 现在多说成 “张影 子” 。 2 4 . 〔把家〕 1 9/ 24 1/ 倒6 据他说 , 他是 一个天神下界 , 替你把家 做活, 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儿 。 《现代汉语词典 》中亦收入 “把家” 词条 , 注明为方言 , 释其义为 “管理家务 , 特指善于管理家务 。 ” 在淮安方言中 , 此词音义均有异 , “把” 读若 “ 巴” , 其义亦不 限于 “善于管 - 理家务 ” , 其主要词义是 “为家中谋得财、 物等好处” 。 “把 家” 一词还可以拆开来使用 , 例如 : “他什么都往家里把” 。 亦可单独使用一个 “把” 字 , 例如 : “他能把哩 , 三间房子就 是把起来的 。 ” 1 5 . 〔把滑〕 一 1 7 6 一 79 八。1 1,, 14 促损琪花为顾生 , 踢破翠苔因把滑 。 地衷或鞋底摩擦力大 , 能 制止滑动叫做 “把滑 ” 。 “把” 亦读若 “ 巴” 。 1 6 。 〔犯对〕 1 5 / 18 9 /倒5 行者道 : “你看你说的话 !不是 池吃了 , 池还 肯出来招声 , 与老孙犯对 ? ” “犯对” 就是作对 、 顶撞的意思 。 例如 : 甲说话或做事 , 乙总是出来反驳、 指责、 挑剔 , 甲就说乙 : “我做事总要你来 犯对干什么 ? ” 第三者则说 : “乙老是跟 甲犯对 。 ” 1 7 。 〔识耍二 1 8 / 2 3 4 / 1 4 行者笑道 : “你那老儿 , 年纪虽大 , 却 不识耍 , 我把这话儿哄你一哄 , 你就当真。 ” “识耍” , 就是经得起开玩笑 , 开玩笑不恼 , 不变脸 。 俗 又说成 “识顽” 。 反之 , “不识耍” 就是把开玩笑 话 当 成 真 的 , 与人争执。 有时也用于调侃 , 如 : 2 2 / 2 7 8 / 1 行者笑道 : “兄弟 , 实不瞒你说 : 自从降 了黄风怪 , 下山来 , 这个把月不 曾耍棍 , 我见你和他战的 甜美 , 我就忍不住脚痒 , 故就跳将来耍耍的。 —那知那怪不识耍 , 就走了 。 ” 这里的 “不识耍 , 就走了” , 是把与沙僧相斗 说 成 ‘_ “ 耍 耍 ” , 即开玩笑 , 把沙僧败走说成开玩笑恼了 , 不肯再与他们 开玩笑就走了 。 这是吴承恩的诙谐笔法 。 1 8 . 〔安根〕 5 8 / 7 4 2 / 2 沙僧扯住道 : “大哥不必这等藏头露尾 , 先去安根 , 待小弟与你一同走 。 ” 为了遮掩谎言 , 事先制造伪证或请人作假证言 , 淮安方言 叫 “安根” 。 这里说孙悟空 “安根 ” , 是沙僧疑心孙悟空走得 一 1 7 7 一 快 , 先到花果山去搞出假的一套来欺骗他 。 1 9 。 〔圆气〕 7了/ 9 8 4 /l 。 行者道 : “大凡蒸东西 , 都从上边 起 。 不好蒸的 , 安在上头一 格 , 多烧把火 , 圆了气 , 就好 了 ; 若安在底下 , 一住了气 , 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 。⋯⋯ ” 蒸煮食物时 , 火功足了以后 , 食物内外熟透 , 在锅盖四周冒 起腾腾的白色水蒸气 , 这种现象俗说叫气 “圆” 了 , 或说 ,’I 哥 气” 了 。 平时人们习惯看锅气圆不圆来判断食物熟不熟 。 20 . 〔抄〕 7 4 / 9 54八 手里拿着一条铁棒 , 就似碗来粗细的 一根 大杠子 , 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 , 磨一磨 ·一“抄” 就是用手作瓢形轻快地舀水 。 21 一 〔打阵〕 7 0 / 8 9 0 / 2 山鸦山鹊 , 打阵攒群密密飞 。 鸟类叽叽喳喳密集在一起 , 俗语称这种现象叫 “打阵” 。 二、 表述事物的名词 1 . 〔食肠〕 3 0 / 3 8 8 / 21 行者笑道 : “我猪弟食肠大 , 却不 是 以 果 子作膳的⋯ ⋯ ” 八戒道 : “我虽食肠大 , 却也随乡入 乡 是 。 拿来 , 拿来 , 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 ” “食肠” 就是食量 , 通常又说成 “肚子” , “食肠大” 又 叫 “肚 子大 ” , 实质即是食量大。 2 . 〔眼色〕 14 /l 78 / 倒 2 行者又有眼色: 见师父洗浴 , 脱下一件 白布短小直缀未穿 , 他即扯过来披在身上 ·一 。在淮安方言中, t’g 良色” 有一个特殊 的含义 , 用淮安话来 一 1 7 8 一 解释叫 ,’g 良头见识 ” , 意思是体察形势 、 识别事物的能力。 在 口语 中使用的方式有 “有眼色” , 也有 “没眼 色” : 22 / 28 1/ 11 八戒闻言大怒 , 骂道 : “你这泼物 , 全 没一些儿眼 色! 我老猪还掐出水沫儿来哩 , 你怎敢说我粗 糙 , 要剁鲸酱了看起来, 你把我认做个老走硝哩 。 ⋯ ⋯” “没眼色” 又常说成 “没带眼 色尸 、 “没带眼” , 也 常 说 成 ,’没眼” 。 7 1/ 9 0 6 /倒4 行者笑道 : “你这个逛上欺君的泼怪 , 原 来没眼 ! 想我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 , 九夭神将见了我 , 无 一个 ‘老 , 字 , 不敢称呼 ; 你叫我声 ‘外公 , , 那里亏了 你 ! ” 3 。 〔操根〕 8 1八 0 3 6 / 7 那怪把行者使去绊子腿 , 跌倒在 地 。 口 里 “心肝哥哥” 的乱叫 , 将手就去掐他的操根 。 “躁 根” 指男性生殖器 , 也有人骂作风轻桃的女子叫 “燥 根子” 。 4 . 〔草科〕 1 5 / 19 0 / 1。 斗不数合 , 小龙委实难搪 , 将身一 幌 , 变作一条水蛇儿 , 钻入草科中去了 。 《西游 记 》原注 : 草科即草案 , 误 。 “科” 当为 “棵” 的 伺音假借 。 《西游记 》中常见这个现象 : 28 邝 59 八8 西边杂树数 千 科 , 前后藤缠百余里 。 “草科” 并无窝、 巢的意思 , 而是指草丛 , 这个词 在 《西 游 记 》中也常用到 , 如2 5 / 3 5 5八 5 、 3 3 / 4 2 1八6 、 3 4 / 4 3 5八3 、 5 6 / 7 2 9 /倒3 、 8 5八 0 8 8 / 2 2等处 。 5 。 〔螺螺〕 43 /5 61 /l 3 有一个巡营 的 螺螺 , 急至 中军帐 , “报 砂 一 1 7 9 一 千岁殿下 , 外有髦龙叫请哩 。 ” “螺螺 ” 是螺类动物的泛称 , 不论是田螺 、 海 螺 、 螺狮 等 , 淮安人一律称为 “螺螺” , 为了区别大小、 种类 , 即说 “大 螺螺 ” 、 “海里的螺螺” 。 6 . 〔拘儿 、 宾郎〕 5 3 / 6 7 5/ 9 老君将金钢琢吹口仙气 , 穿 了 那 怪 的 鼻 子 , 解下勒袍带 , 系于琢上 , 牵在手中。 至今留下个拴牛 鼻的拘儿. , 又名 “宾郎” , 职此谓 也。 淮安方言称首饰中的环为 “拘子” , 例如 , 耳环又称 “耳 拘子” , 放在鼻子上 的叫 “鼻拘子 ” 。 牛鼻上加个拘 jL是为 了 系组绳 。 现在的牛拘 ] L已多为铁或木质的小棍 , 一头有孔可穿 缓绳 , 一头较大 , 不让滑掉 , 故又多称 “宾郎 ( 鼻榔 ) ” 。 7 . 〔地头〕 3 2 /4 14 /1 o 八戒掀起耳朵来看看道 : “我到了 地 头 了 ! ” “地头” 就是行走的日的地 。 这里的 “地头” 是指唐僧西 游取经的目的地灵 山雷音寺 。 下面这句就更明显 了: 93 八 1 8 1八 8 八戒道 : “还未到地头 , 又不 曾见佛而 取得经回 , 是 何来之喜 ? ” 〔兴头〕 4 ,1 / 5 7 6 / 9 八戒道 : ” “他才念到兴头上 , 却 怎 么 肯 散? 说话或者做事过程 中 , 兴趣最浓 、 劲头最足的阶段 , 淮安 方言叫 “兴头” 。 在 5 2 / 6 6 7 / 7 也用了这个词 。 9 。 〔倒踏 门〕 5/ 96 /倒 4 洞里原有个卵二姐 , 他见我有些武艺 , 招 我做了家长 , 又唤做 “倒跤门” 。 一 1 8 0 一 女方坐产招夫 , 男的到女家生活叫 “倒踏 门” , 类似吴语 中的 “入舍” 。 《警世通言》第十三卷《三现身包龙图断案》中 , 小孙押司要娶大孙押司娘 , 押司娘道 : t’. · · ⋯不嫁出去 , 则 要 他入舍 。 ” 在淮家方言中 , 亦常说成 “倒踏门” : 2 3 / 29 5 / 4 行者道 : “计较甚的 ? 你要肯 , 便就教师 父与那妇人做了亲家 , 你就坐个倒踏门的女婿 。 ⋯ ⋯” 10 . 〔盐酱口〕 67 邝 5 6 / 15 正讲处 , 只听得呼呼风响 , 慌得那 八 九 个老者 , 战战兢兢道 : “这和尚盐酱口 !说妖精 , 妖精就来 了 ! ” “盐酱 口 ” 指说不吉利的话而立即有应验 。 1 1 . 〔健猪〕 32 / 4 11 八 八戒道 : t’. · · ⋯教我去乡下化斋 , 他这西 方路上 , 不识我是取经的和尚 , 只道是那山里走出来的一 个半壮不壮的健猪 , 伙上许多人 , 又把扫帚 , 把 老 猪 围 倒 , 拿家去宰了 , 腌着过年 , 这个却不就遭瘟了 ? ” “健猪” 就是公猪 。 1 2 . 〔科猪〕 67 /8 6 1八 1 若说变轻巧华丽飞腾之物 , 委实不 能 , 若说变山 , 变树 , 变石块 , 变 上 墩 , 变 赖 象 、 科猪、 水牛 、 骆驼 , 真个全会 。 淮安方言中 , 雌性猪 、 狗不称雌或母 , 而称 “科” , “科 猪 ” 就是母猪 。 13 . 〔销猪〕 54 / 6 9 3/ 8 八戒 口里乱嚷道 : “我是个销猪 ! 我是个 销猪 ! ” 岁销猪” 就是阉割过的公猪 。 一 1 8 1 一 14 。 〔没头蹲〕 38 / 49 2/ 8 八戒道 : “到水了 ! ” 行者听见他说 , 却 将棒往下一按 。 那呆子扑通的一个没头蹲 , 丢 了 铁 棒 , 便就负水 。 跳水或被推入水时 , 全身下沉 , 水深过人长 , 连头部都急 剧沉入水中 , 淮安方言叫 “没头蹲 ” , 在 口语 中 , “蹲” 常音 转为 “端” 。 三 、 描绘外貌 、 状态 、 动作以及表述 时间的形容词 、 副词和短语 l 。 〔朔腮〕 5 8 / 7 4 2 / 8 也是这等毛脸雷公嘴 , 朔聪别土星 , 查耳 额颅阔 , 撩牙向外生 。 两腮无肉 , 或因瘦弱 , 腮部向内瘪陷 , 淮安方 言称 之 为 “朔腮 ” 。 例如 : “瘦得朔腮了 ” , 或 “他瘦得将腮朔上 去 了” 。 这里用于描绘孙悟空的猴脸 , 猴子无腮 , 嘴帮内陷 , 故 言 “朔腮” 。 按 , “朔 ” 来源于 “嘲 ” , “嘲 ” 为吮吸 , 吮吸 时两腮自然内瘪 。 “嘲音suo , “朔” 音s h u 6 , 淮安方言中 无 翘舌音 , sh 都发s音 , 故 “朔” 、 “溯 ” 音 近 , “ 朔 ” 实 为 “溯” 之假借 。 “朔” , 淮安方 一言读 〔s 。 A〕入声字。 2 。 〔硬枪 、 软熟〕 39 / 5 0 8 / 倒 1 匾牙排玉版 , 圆须挺硬枪 。 镜 里 观 真 象 , 原是文殊 一个狮俐王 。 “硬枪 ” , 形容毛 发、 草杆等物坚硬 , 俗又常说成 “硬枪 枪的 ” 。 枪读敛 q 三an g 。 “硬枪” 的反义词是 “软熟 ” : 7 5 / 9 5 9 / 例2 (孙悟空 )即伸手浑身摸了一把 , 只见脑 后有三根毫毛 , 十分挺硬 。 忽喜道 : “身上毛 都如 彼 软 ~ 18 2 一 熟 , 只此三根如此硬枪 , 必然是救我命的。 ” “软熟” 即 “软绵绵 ” 的意思 。 农村中用稻草搓绳 , 用蒲织席 , 必先用木榔头褪打或用破子碾压 , 使之变软 , 好用而不易断 , 谓之熟草、 熟蒲 , 未经褪 、 碾的则叫生草 、 生蒲 。 这就是 “软 熟 ” 一词 中 “熟” 字的来源 。 淮安方言形容草 、 毛之类东西柔 软好用 , 常用 “软熟” 这个词 , 并常将 “软熟 ” 说成 “软熟熟 的” 。 另外 , 此例句中 “挺硬 ” 一词 , 也是淮安方言中的最常 用的形容词 。 3 。 〔窄逼二 67 /s 5 2 / 1 1 行者忍不住 , 高叫道 : “你这老儿 甚 不 通便 ! 我等远来投宿 , 你就说出这许多话来唬人 ! 十分你 家窄逼没处睡 , 我等在此树下蹲一蹲 , 也就过了此宵 , 何 故这般絮联 ? ” 淮安方言中 , “窄逼” 这两个字读 〔z o b 均 , 均 为 入 声 字 。 其义为地方窄小 。 在 “三言” 、 “二拍” 中作 “窄隘” , 例如 《初刻拍案惊奇 》卷四 《程光玉店肆偿债 , 十一娘云岗纵 谭侠 》中有 “小小神像 , 他母子住在耳中 , 却象一间房子 , 毫 不 窄隘 。 ” 这个词有时又说成 “窄狭 ” , 其义一样 。 “狭” , 淮安方 一言读 〔h跪〕 , 亦入声字 : 20 / 25 3 / 4 十分你家窄狭 , 没处睡时 , 我 们 在 树 底 下 , 好道也坐一夜 , 不打搅你 。 理 . 〔厌钝〕 2 0 / 2 5 3/ 2 那老儿 , 你这们大年纪 , 全不晓事 。 我出 家人远来借宿 , 就把这厌钝的话虎唬我 。 “厌钝” 系淮安上话 , 就是不吉利 、 冲霉头的意思。 这个 词今又说成 “趁钝” , 并称故意说 “厌钝 ” 话的行为叫 “厌辱 人” 。 一 18 3 一 6 . 〔木木擂愕〕 6 / 7 3/ 3 水蛇跳一跳 , 又变做 一 只 花 鸭 , 木木椿椿 的 , 立在寥汀之上 。 “木木稽得 ” , 《西游记 》原注为 “形容痴呆 、 孤单的样 子 ” 。 此说亦不准确 。 “木木擂擂 ” 的本义是人的肢体麻木 , 没有知觉 , 因而显得痴呆的样子 。 它的确切含义是 “木然 ” , 绝无 “孤单” 的意思 。 6 . 〔刺闹〕 5 2/ 6 6 8 /1 7 行者 ( 变成的蛇蚤 ) 爬上那圈子 , 又 咬 一 「J。 那怪睡不得 , 又翻过身来道 : “刺闹杀我也 ! ” 身上受到汗水 、 脏物、 虫咬 、 草刺等刺激感到 不 舒 服 叫 “刺闹” 。 另外 , 当心情不好的时候 , 再用不好听 的 话 去 刺 激 , 也叫刺闹。 例如 : “他已经心里很难受了 , 你不要再去刺 闹他了 。 ” 这个词也经常说成 “刺刺闹闹” 。 例如描绘生活懒 散的叫化子的俗语 云 : “铺棉被 , 盖棉被 , 刺刺闹闹不好睡 ; 铺稻草 , 盖稻草 , 一觉睡到早饭好 。 ” 7 。 〔傻白〕 67 邝 56 /l 说金子幌眼 , 说银子傻 白 , 说铜钱臭气! “傻白” , 形容东西很 白。 《现代汉语词典 》有 “煞白” 一词 , 义与此近 。 但 “煞白” 仅形容人的面部 , 而淮安方言中 的 “傻白” 则对一切很 白的东西均可用 。 8 。 〔嚣〕 16 / 20 6 / 18 小 小 微躯能负重 , 嚣嚣薄翅会乘风 。 “嚣” 就是薄的意思 , “嚣嚣” 就是 “薄薄 ” 。 淮安人多 不说薄 , 而说 “嚣 ” 。 9 。 〔爱小〕 5 0 / 6 4 8 / 6 三藏道 : “不可 ! 不可 ! 律云 : ‘公取窃 一 18 4 一 取皆为盗 , 。 ·一 等悟空来走路 , 出 家 人 不 要 这 等 爱 小 。 ” “爱小” 就是见小利即取 , 爱贪小便宜的意思 。 10 . 〔偷生抨熟〕 81 / 10 3 6/ 4 女子道 : “你相我怎的 样 子 ? ” 行 者 道 : “我相你有些儿偷生绳熟 , 被公婆赶出来的 。 ” “偷生掩熟 ” 意思是偷嘴 , 背着人偷吃东西 。 “ 生 ” 、 “熟 ” 指生的 、熟的食物 , “拢 ” 是挖取 。 “抚” , 字书无此字 , 淮安方言读w 反, 义近于挖 , 但又有明显 的局 限性 。 淮 安 人 的 习惯 , 用顶端带容器工具如勺子 、 舀子等挖取东西叫 “掩 ” , 否则 , 就叫铲、 挖 。 用勺子盛饭叫 “扼饭” 。 “偷生扼熟 ” 是 描绘偷偷摸摸 , 慌慌张张 , 不论食物生熟 , 碰到什么就偷吃什 么的行为。这个词又能倒置为“瓶熟偷生 ” : 8 1 / 10 3 6/ 6 女子道 : “相不着! 相不着! 我不 是 公 婆赶逐 , 不因瓶熟偷生⋯⋯ n . 〔话言沾语〕 2 7 / 3 5 2八。 贤弟 , 你是个好人 , 却只要留心防 着 八 戒沾言话语 , 途 中更要仔细 。 “沾言沾语” 指迎合人心理 、 教人感到顺耳 、 舒服的话 。 “沾” 又可单独使用 , 例如 : “他的嘴很沾” 。 “他的话说得 很沾” 。 “沾” , 淮安方言读z如 。 1 2 。 〔握头事〕 8 6八 1 0 1八 (行者 ) 即将 (妖怪 ) 四马攒蹄捆 倒 , 使金箍棒掬起来 , 握在肩上 , 径出后门 。 猪八戒远远的望 见道 : “哥哥好千这握头事 ! 再寻 一 个 儿 趁 头 挑 着 不 好 ? ” “握头” 即温吞 。 “握 ” 读若 “物” , “头” 读若 “兔” 。 一 1 8 5 一 本义形容水或液态的汤 、 食物 , 不怎么冷 , 但 一也不怎么热 , 能 用来洗沐或食饮 , 但又令人感到不太舒适 。通常习惯称办事不利 落的人为 “温吞水” 总 “握头水 ” 。 “握头事” 义与此近 , 即窝 囊事。 另外 , “趁” , 动词 , 人站到轻的一边 , 或往轻的一边 加重 , 使物体平衡谓之 “趁” 。 “趁头 ” , 就是在担子空的或 轻的一头放上 一个重物 , 使担子平衡好挑 。 」3 . 〔尖嘴〕 27 / 34 8八 1 行者闻言 , 气得暴跳道 : “我把你 这 个 尖嘴的夯货里 ⋯ ⋯” “尖嘴” 形容人嘴快 , 尖刻 , 喜说别人短处 , 得理不让 。 “尖 ” 与 “嘴 ” 搭配方式有儿种 , 有时说成 “尖着嘴 ” : 3 1/ 3 9 9 / 倒3 那怪道 : “你不要信他 。 那个猪八戒 , 尖着嘴 , 有些会说老婆舌头 , 你怎听他 ? ” “尖嘴” 现在淮安人又多说成 “嘴尖 ” , 例如 : “这女孩子 嘴很尖” 。 另外还有一个词 “嘴尖毛长” , 义 同 。 例如 : “那个 人嘴尖毛长的 , 到处说别人的缺点 。 ” 14 。 〔扛风〕 75 / 9 6 1八 2 那呆子慌了道 : “哥哥没眼 色 ! 我 又 粗 夯 , 无甚本事 ,走路扛风 , 跟你何益 ? ” 顶风走路时 , 体大招风 , 阻力大叫做 “扛风” 。 “扛” 读 k么n g 。 15 。 〔嘈人〕 2 7 / 3 4 3 / 2 桃子吃多了 , 也有些嘈人 , 又有些下坠 。 某些生冷的东西吃下去 , 肠胃不适应 , 出现 口里吐酸水的现 象 , 叫 “嘈人” 。嘈人还有一种含义 , 即某些东西吃下去以后 , 会抵消其他食物或身体中原有的营养成分 , 通 常又 说 成 “ 寡 ( 音 ) 人 ” 。 例如 , 人们认为生红萝 卜吃下会嘈人 , 熟红萝 卜 一 18 6 一 就补人 , 习惯说法是 “生嘈熟补” 。 这两种现象有时在同 一食 物上 表现出来 , 但也有些东西吃下去 “寡人” , 而在肠 胃中并 无异常反应 。 16 . 〔急忙〕 3 2 / 4 0 8 / 5 行者道 : “你还不曾经着哩 。 若 是 先 吃 头 , 一 口将他咬下 , 我已死 了 , 凭他怎么煎炒煎煮 , 我也 不知疼 痛 ; 若是先吃脚 , 他啃 了孤拐 , 嚼了脚亭 , 吃到腰 截骨 , 我还急忙不死 , 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 ? 此所以难为 也 。 ” 在淮安方言 , “急” 、 “忙” 二字分开使用时 , 无异常情 况 , 但是 , 将这两个字合成一个词时 , 情况就不 同 了 。 “ 急 忙 ” 这个词词义有二 , 一是和 《现代汉语词典 》中 解 释 的 一 样 : “心里着急 , 行动加快 ” , 第二个词义有点相反 , 意思是 动作迟迟不进行 。 例如 , 几个人约好某时一同去办事 , 其中一 人迟迟不来 , 别人就会说 : “他怎么急忙 不 来 ? ” “急 忙 不 死 ” 就是 “长时JhJ 的 、 迟迟的不死 ” 。 这在 公西游记 》中用得 很多 , 如上 述外 , 另见5 4 / 20 6 9/ 2 、 5 4八 0 6 9 / 7 、 9 6八 2 13八 2 。 作为这个意义使用时 , “急” 读若 “紧” 。 17 . 〔才、 才子 、 才 自〕 8 2 / 1 0 4 3 / 3 八戒道 : “你 的儿子胡说 ! 才那两个抬 水的妖精说 , 安排素筵席与唐僧吃了成亲哩 ! ” “才 ” 就是刚才的意思 。 又常说成 “才子” : 7 5/ 9 5 7/ 例2 三怪道 : “哥哥 , 你不 曾看见他 ? 他才 子闪着身 , 笑了一声 , 我见他露出个雷公嘴来。 见我扯住 时 , 他又变作个这等模样 。 ” 召才子” 又常写成 “才自” : 行者笑道 : “你遇着我就该倒灶 , 干我甚事 ? 我才 自 一 18 了一 也要领你些油汤油水之爱 , 但只是大小便 急了 , 若在锅里 开风 , 恐怕污了你的熟油 , 不好调菜吃⋯⋯ ” “才子 ” 这个词现在淮安农村中还存在 , 但多数地方 已多说成 “才间 ” 、 ,’4 冬么才 ” , 并逐渐发展说规范词 “刚才 ” 了 。 1 8 . 〔急吞〕 4 7/ 61 0/ 12 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 , 二来有些饿了 , 那 里等唐僧经完 , 拿 过 红 漆 木碗来 , 把一碗白米饭 , 扑的 丢下口去 , 就了了 。 “急吞” 就是过于急了一些的意思 。 19 . 〔得些〕 14 八 8 1/ 9 行者道 : “不瞒师父说 , 我老孙五百年前 , 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候 , 也不知打死多少人 ; 假似你说 这般到官 , 倒也得些状告是 。 ” “得些” 在陈述句中 , 表示 “得有很多” 即 “需要很多” 的意思 。 通常又 可以说成 “得一块子” 。 “得些” 这个词又多 用于反问句中 , 意为 “得有多少” 。 故又可说成 ,’f 导多少” 。 例如 : “你一题 练习 飞向蓝天的恐龙练习非连续性文本练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呼风唤雨的世纪练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练习 就用一张纸 , 倒得些纸把你用呢 ? ” “是分 淮安方言语尾助词 。 2 0 . 〔挨排〕 8 4 /l 0 68 /l 4 他道 : “这人家过元宵哩 ? 怎么挨排儿都 点灯笼 ? ” “挨排 ” 就是 “依次” , “一个挨着一个” 的意思 。 这个 词在口 头上用得也很普遍 。 以上所列各条淮安方言词汇 , 是百回本《西游记》中所运用 的淮安方言的一部分 , 我觉得 , 已经足以能够说明问题了 , 把 所有的淮安方言词汇全都列出 , 既没有必要 , 又浪费篇幅。 当 一 18 8 一 然 , 在选词与叙述方面 , 可能有不够合适和确切的地方 , 敬请 专家们指正 。 最后 , 我要附带说明两个问题 : 第一 , 上列方言词汇 , 有一 些在淮安周围的一些地区现在 也存在 。 我认为这个现象并不奇怪。 明清以来 , 淮安一直是扬 州以北 的重镇 , 经济文化的中心 , 嘈运的咽喉 , 又是淮安府的 府治 。 淮安方言向外扩散 , 必然首先扩散到它周围的地区 。 现 在有人著文 , 在沫阳 、 金湖等地 , 均可找到一些百回本 《西游 记 》中所运用的淮安方言 , 这就是明证 。 第二 , 我们说百回本 《西游记 》中运用 了大量 的 淮 安 方 言 , 并不是说这部小说使用的语 言全部都是淮安方言。事实上 , 这部书中掺杂了不少文人语言和一些其他地方的方言 , 例如江 南的吴语方言 。 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 ! 道理很简单。首先 , 吴承 恩 的活动范围比较广 , 他经常活动于南京 、 北京和其他一些地 方。 他在长兴做过县承 , 可能到湖北荆王府做过一 段 时 间 的 官 , 他有吸收他乡方言的条件。 其次 , 吴承恩时代淮安多江南 移 民 。 由于宋金 、 元末战争频仍 , 淮安土著人 口锐减 。 据 《味 静斋文存续选 》载 , 黄梨洲为杨士杰作的 《杨霍邱传 》中说 , 明初淮人存者止七家 。 “淮人” 大概仅指淮安城内 的 居 民 , “七家” 可能指七个姓 。 据曹镰 《淮人信今录 》和杨庆之 《春 宵旗麟 》, 这七姓是潘 、 刘 、 杨 、 吴、 李 、 王 、 关等 。 明太祖 实行移民政策 , 淮安移 民多迁 自江南。 吴承恩的贯友沈坤家迁 自见山 , 长辈蔡昂家迁自常熟 , 顾达家迁 自崇明 , 友人金滋原 籍华亭 , 章淮洲原籍浙之宁海 , 妻家叶氏原籍浙之金华。 · ·一 大量的江南移民来淮 , 自然引来语言混杂。 到 了吴承恩时代 , 虽然经过四五代的演变 , 但在 口 头上仍然保留一部 分 吴 语方 言 , 一也是正 常的事情。 再者 , 通俗小说作者一般都要借鉴其他 18 9 的通俗小说 、 话本 , 经常听艺人说话 , 从现成的作品中学习技 巧 。 已经流行的小说和说话 中一些常用的章法结构 、语言词汇 , 常常被吸收进新的作品 。 当年东南一带通俗小说创作和说明动都很盛行 , 吴承恩很可能从中套用了一些吴语方言词汇 。小说 的刊刻印行又是一关 , 一 些过分地方化了的语言词汇 , 外地人 不易看懂 , 是会影响书的销路的。 书商出于谋利的 目的 , 肯定 会要求作些修改 , 运用某些通俗小说和说话中的习惯用语 , 代 替某些过土的淮安方言 , 也是可能的 。 总之 , 吴承 恩 在 他 的 《西游记 》中, 运用了一 些离家乡并不算太远的吴语方 言, 是 正常的事情 。 但是 , 这仅是一小部分 , 从整体上看来 , 大 墩的 仍然是谁安方言。 一 1 9 0 一
本文档为【_西游记_中的淮安方言_刘怀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1-15
浏览量: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