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涟水春节习俗

涟水春节习俗

举报
开通vip

涟水春节习俗涟水风俗民情涟水春节习俗学习提示:涟水民风质朴、淳厚,这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但由于它的传承性,其中有些习俗及其活动带有保守落后以至愚昧的成份。新中国成立以来,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活动,又使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得到净化和更新。岁时习俗是涟水民间习俗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丰富多彩的习俗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寄托了人们美好善良的愿望,反映出民众共同的心理追求。本文将涟水民间岁时节庆习俗,作了粗线条的描述,重在体现出它们的变化与进步。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增加对涟水的岁时习俗的了解传承那些有进步意义的民俗文化。春节...

涟水春节习俗
涟水风俗民情涟水春节习俗学习提示:涟水民风质朴、淳厚,这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但由于它的传承性,其中有些习俗及其活动带有保守落后以至愚昧的成份。新中国成立以来,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活动,又使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得到净化和更新。岁时习俗是涟水民间习俗中十分重要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丰富多彩的习俗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寄托了人们美好善良的愿望,反映出民众共同的心理追求。本文将涟水民间岁时节庆习俗,作了粗线条的描述,重在体现出它们的变化与进步。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增加对涟水的岁时习俗的了解传承那些有进步意义的民俗文化。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祖祭神活动。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在各种民俗节庆中,它的节日气氛最隆重,节日场面最热闹,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久。我们涟水的春节通常是从腊月二十三(四)的祭(送)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在除夕和正月初一达到高潮。在这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各地会举行各种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庆祝活动,且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一、祭灶习俗祭灶,俗称“送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对于送灶,家乡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举行送灶。送灶,意即送灶王爷上天去向玉皇大帝“述职”。过去,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厨房),摆上桌子,供上糖饼,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焚烧纸钱,磕头礼拜,鸣放鞭炮。男主人通常还会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饼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腊月二十三的送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于是又有一个“接灶”的仪式,但通常只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送灶”后,家家户户通常选择一个晴天“扫尘”,就是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清。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扫尘的“尘”因与“陈”谐音,春节前扫尘,其寓意“除陈布新”,表示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等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同时也是家家户户焕然一新迎接春节的一种新气象。然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着手置办年货了。到集市上去采购鸡鸭鱼肉蛋、油盐酱醋茶;云片糕、大小果子、饼干、麻饼、花生、葵花子、苹果、橘子等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烟酒、年画、春联(也有买红纸回来自己写的)、挂廊、鞭炮等。各家要给每个人准备新衣、新帽、新鞋,还要包包子、蒸馒头、熘鸡糕、炸驮子(肉圆)、磨豆腐等。这些所需的年货通常都在除夕的前一天就准备妥当。二、除夕习俗“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①十二月最后一天叫“除夕”,俗称“三十(无论有无三十日)晚”,我们涟水家家户户自送灶后开始“忙年”,买鱼肉食物,买鞋帽衣物,做豆腐,蒸馒头,蒸龙糕,炸肉圆,洗衣被,贴年画,至除夕前一天,全部“忙”好。在外地的人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除夕早晨,家家点香烛祭神祈福。中午,家家都以酒菜祭祀祖先,焚烧纸箔,叩首祷告,全家团聚吃“团圆饭”。下午贴新对联和挂廊(红色刻纸)。家长还须到野外祖先或亲人坟茔上烧化纸钱,叩头祷告,尽其孝心德意。晚上,点烛放鞭,叩头礼拜后,将灶台上的供品全部撤去,贴的“跑灶”也撕掉,然后“接灶”,意即灶神已从西天回来,仍做一家之神。用松枝和芝麻杆扎“摇钱树”,架“聚宝盆”。炒花生、瓜子、葵花籽吃,全家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直至子夜,叫“守岁”,家长给孩子“压岁钱”,家长则通常彻夜不眠。上供的祭品有大枣、桂圆、水糕、茶、酒(满杯)等,放在堂上神像前。现时“守岁”活动大多是收看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人民共同鸣放鞭炮,迎接新年来临。三、春节习俗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正月初一,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元旦,但口头上又称度岁、新岁、过年。1913年7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大年初一凌晨开门,先放鞭炮,叫“开门鞭”,以示迎新。接着点燃火盆(“元宝盆”)中的柴薪,叫“元宝火”,以示财气。孩子床头枕边都放了糕点,起床、讲话之前先吃糕点,叫“开口糕(高)”,以示吉庆。而后,全家人围坐一桌吃早餐。早餐多为汤圆或饺子,汤圆寓意全家团圆;饺子叫“万万(“弯弯”的谐音)顺”,寓意万事顺利如意。许多人家还在汤圆中放置红枣或硬币,红枣意为生活甜蜜,钱币意为招财纳福称为“抢元宝”。早餐后,在堂屋桌上摆列着糖果糕点、花生瓜籽(旧时为冷的荤素菜盘)和香烟等,准备亲友邻居相互拜年、饮酒赏乐之用。到街邻庄友家串门拜年,互相恭贺新年之喜叫“走年”。走年时到谁家都有香烟、糕点花生等招待,叫“高(糕)升(生)”。晚辈来拜年,长辈还要给红纸包,叫“压岁钱”,中、晚饭都是年前做好的熟食,意为“年年有余”,因而春节忌动刀器。初二,新婚夫妇到岳父家拜年,外甥给舅舅拜年,各家各户走亲访友,吃喝玩乐。初一至初四不兴扫地,初五扫地也必须从门口向屋里扫,叫“收财气”。初五俗称“财神日子”,又叫“过小年”。清晨开门放鞭炮,叫“接财神”。民间还有“七不穿八不拐,九儿不朝河边歪”的说法,就是以初七为“巧日”,妇女不穿针引线,初八不拐磨,初九不挑水。初七“巧日”还有吃“小巧饭”的活动。女孩子(也有男孩子参加的)凑在一起,提着篮子到各家(一般在本庄子)去讨“巧饭”,然后便在一起吃“巧饭”,这样便会心灵手巧。这种活动现在已不多见。四、元宵节习俗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我们涟水人俗称过“小年”。这一天早晨家家吃汤圆或水饺。旧时白天赶庙会烧香拜佛,求神赐福;晚上各地举行灯会闹元宵,。“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②“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③由此可见古时元宵节热闹的场面。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破除一切迷信活动,庙会已经被各种商业活动取代,但灯会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涟水县城大多是在五岛公园内举办大型灯会活动。其彩灯有人物类、动物类、神话故事类、花鸟类等,其制作工艺则采用现代各种电子、机械手段,动静有致,水陆空相映,赏灯与游园结合。城乡还有踩高跷、舞龙灯、猜谜语、放焰火等活动,一片灯海,满城欢声,但传统民俗已经披上了现代色彩,真是古今辉映,雅俗共赏。注释: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出自唐代诗人崔涂《除夕有怀》,意为“漂泊生涯之苦,怎么经受得了?除夕一过,明日又是新年新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上片回忆去年的欢悦,那时是灯好,月明,热恋中约会也因元夜的欢乐而增添光彩。“月上柳梢头”两句具有典型意义。月下,树前,黄昏时的迷人景色,为初恋的情侣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同时也象征着爱情的美满。因此,这两句流传人口,不胫而走。下片写物是人非,与上片形成鲜明对照。依旧是灯好、月明,但却不再有黄昏后的密约了。触目伤情、悲从中来,怎能不催人泪下。这一切都反映出这位少女的纯真恬美与一往情深。这首词语言通俗明快,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思考与练习一、送灶要做哪些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送灶?二、数一数从前需要置办哪些年货,想一想今天我们过年还有这些年货身影吗?又新增加了哪些新的年货?三、阅读“除夕习俗”。完成下表。四、春节习俗,大年从初一到初七,各有讲究。那些习俗是你以前没有听说过的?作者说“这种活动现在已不多见”,这句话里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五、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如果不清楚,回家问一问自己的长辈。
本文档为【涟水春节习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5.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izheng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22-11-20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