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

举报
开通vip

史记读书笔记 本纪第一 一、上古之人、神、怪 在中国号称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到公元 2000年左右,有确切记载的不过 2800 多年,宣称的一半多一点,即开始自 841B.C.共和元年,周厉王被国民赶下台。最近才把纪 年推前到 21世纪 BC的夏,这前推的 1300多年况且有些暧昧不清,再之前三皇五帝的近一 千年则就完全是神怪横行的传说年代了。 司马迁抛开了更早三皇时代[注:三皇说法不一,最为广泛地被接受的是伏羲、神农(即 炎帝)、黄帝]的伏羲女娲等传说;用五帝之首的黄帝开篇,同时司马迁也抛弃了含有三皇五 ...

史记读书笔记
本纪第一 一、上古之人、神、怪 在中国号称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到公元 2000年左右,有确切记载的不过 2800 多年,宣称的一半多一点,即开始自 841B.C.共和元年,周厉王被国民赶下台。最近才把纪 年推前到 21世纪 BC的夏,这前推的 1300多年况且有些暧昧不清,再之前三皇五帝的近一 千年则就完全是神怪横行的传说年代了。 司马迁抛开了更早三皇时代[注:三皇说法不一,最为广泛地被接受的是伏羲、神农(即 炎帝)、黄帝]的伏羲女娲等传说;用五帝之首的黄帝开篇,同时司马迁也抛弃了含有三皇五 帝时代大量故事但同时又极不靠谱的《山海经》中大量的奇幻式描写,比如著名的黄帝战蚩 尤仅用了一句“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尽力地做到了接近真实。不过即使这样,在史记中 还是不乏神话的元素。 比如舜的记载中就有这样一段: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 沌;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 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 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这里描述的四凶兽不是山海经中的怪物,而是 人。浑沌名讙兜,为尧时代的佞臣;穷奇即共工,这个就更有名了,传说和颛顼都大战过; 梼杌名鲧,就是禹他爹;饕餮名三苗,炎帝后代,贪饮食,冒货贿。 这段记载是五帝本纪中惟一较为离奇的,其他如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在古代记载中 都不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了。就我的理解,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先怪后人:在古代神话 中有这四兽,有各自特点,而四大恶人有类似特点故被比作怪兽,用怪之名称呼表达鄙视; 另一种是先人后怪:经常有这样的描述——闻 xx之名,小儿不敢夜啼,四大恶人臭名昭著 到大家去刻意地丑化怪物化他们,本身作恶的特点如贪婪,加上一定的加工,然后以特定的 方式转为动物,比如四大恶人的家族图腾,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怪物。我自己比较倾向于后 者,因为四兽的基本形象分别为熊,有翼虎,獠牙虎,巨人,而这样基本形象都是图腾盾徽 的常见形象,而其他用于修饰的形容词可以随便更改。 二、混乱的辈分 五帝及商周开国君王的系谱简图如下。其中,比较混乱的是我标虚线的舜和禹与他们祖 宗颛顼的关系。 五帝本纪中舜的身世为: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就是说舜是颛顼 的六世孙,这么算的话,尧要比舜高四辈,舜要叫他的两个老婆为太奶奶…… 如果光是这样也就算了,但是之后禹的辈分使之更加错综复杂,颛顼—鲧—禹。也就是 说,禹和尧同辈,同样比舜大四辈。古代学者自然也发现了其中严重的逻辑问题,魏晋时期 的皇甫谧认为,鲧是颛顼五世孙,这样一来,舜禹同辈,稍微可以说得通一些。 然而问题在继续,商本纪,成汤的祖先契是帝喾的儿子,即尧的兄弟,而他又辅佐禹治 过水。 而上述问题要解决最好的入手点其实是舜的身世,如果舜的辈分不那么低,那么一切都 合理了,尧舜禹契辈分相同,年龄各差个 10-20岁,古人寿命短,所以相对比较正常。而造 成这一谬误的原因可能是上古同一人拥有的名字之多,例如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常住姬 水故改姓姬,名轩辕。而颛顼到舜(其中瞽叟也很可能是个外号)的一长串中要是有一些重 复了,那么舜的辈分就没那么低。 当然,上述推断只是我完全没有证据的瞎 yy。 三、从夏到秦,第一帝国的建立 标题借鉴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夏商主要势力在河南,而周则在关中的镐京,地理位置的较偏僻使得国君想要对自己的 王土加以更有效的控制,因此周天子对分封制赋予了严格的意义,改变了夏商时期较为松散 的诸侯体系,使分封制成为了成文法。在分封制的激励下,开疆拓土的情绪分外高涨,也就 是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而分封过于释放权力,对军队缺乏有效的控制也埋下了西周灭亡的伏笔,西周毁于著名 的烽火戏诸侯,虽然直接的凶手则是犬戎,但国都的存亡如此依赖于诸侯的存在,就算没有 褒姒也不会不同。 成周时代是著名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博弈的时代。而秦从一个大国博弈夹缝中生存的 小国到一统天下,确实耐人寻味。秦诸王的祖先中谲保护宗周的西部边境而受封为大夫,20 年后就发生了国民起义,厉王出逃;又 70年犬戎灭西周;短短 100年不到,关中大片沃土 就像送给秦大夫的礼物一般,秦大夫自然也抓出机会,征伐犬戎,顺势成为诸侯。 秦国第一次国力增强应该是秦穆公时代,有百里奚、蹇叔辅佐。趁着晋国骊姬之乱拥护 夷吾(晋文公重耳的弟弟),第一次收获了名声。而实质性的开疆拓土是向西击破少数民族, 中国一直能拥有河西走廊应该也和秦穆公打下的基础有一定的关系。 秦国第二次国力增强当属秦孝公和商鞅时代,而也是在此时,秦国才从更西的地方迁都 咸阳,表示了争霸中原的决心,之后便是势如破竹的攻伐。秦始皇继位时,秦已经几乎拥有 了中国的 1/3以上了,所以贾谊只说他只是奋六世之余烈而已。 四、项羽 vs刘邦 项羽和刘邦都瞻仰过秦始皇,他俩也各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话:项羽的“此可取而代之” 以及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两句话意思类似而委婉程度差很远。如果用三国时期的 人物来类比的话,项羽接近孙坚而刘邦神似孙权。 项羽和孙坚一样做事很直接,袁术不发粮,孙坚飞驰 300里去理论。而项羽看到做皇帝 很威风就说“此可取而代之”;巨鹿之战宋义跟他说让赵歇消耗章邯的实力,他宰了宋义, 然后破釜沉舟搞定章邯;鸿门宴刘邦解释不想称王关中,项羽说:“喏,是你左司马曹无伤 说的”;荥阳议和,说好划鸿沟为界,项羽就把刘邦的爹和老婆还了。 而刘邦有城府得多,他看到做皇帝很威风说“大丈夫当如此”;鸿门宴他对项羽说,“不 不不,我闭关只是防贼,怎么会是防你”;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却被韩信连齐王一起端了, 韩信又说要当假齐王,刘邦虽然不爽,却说你小子当假的干啥,封你个真的。 项羽想不想当皇帝?当然想,他可是说过“此可取而代之”的。但是项羽杀子婴后仍分 封诸王是为什么?项羽做事虽然直接但他不傻,如果直接当皇帝肯定成为围攻的目标,除了 刘邦,前战国诸王在项羽时代也是有一定实力的。但项羽仍不失直接男本色。戏下之盟,首 先把势力最强的刘邦封在路途比较艰难的汉中四川(由于广义上汉中也在关中,不算他失信), 自己能够控制的三个秦降将封王关中,监视刘邦;秦楚之外的战国五王中,魏王从雒阳迁平 阳,赵王贬为代王,燕王贬为辽东王,齐王贬为胶东王,韩王无功直接被废,原五王领地有 的直接收走,有的分给五王手下亲楚的大将以分化他们;又分封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如司马卬, 吴芮,共敖。项羽处理诸侯王的举动可谓猛药,直接挑硬柿子捏。 刘邦不一样,战项羽时他团结了不少诸侯王的力量,所以灭楚之后,刘邦也同样遇到了 诸侯王问题。但刘邦除了把韩信从齐王改为楚王(看似是平调),项羽故臣吴芮迁长沙王, 彭越和被废的韩王新立为王,其他诸王“如故”。然后陆续是燕王反被灭,韩王反被灭,赵 王谋反事发被废;再之后同一年中,春灭韩信,夏灭彭越,秋灭英布。在平定异姓藩王时, 不管他们是否真的造反,刘邦都是用谋反为名讨伐的,这和直接粗暴迁谪诸王的项羽完全不 同;且和项羽先迁强藩不同,刘邦只有对韩信事先“游云梦”预处理了下,其他则是先废了 当时已经式微的战国余老,再消灭韩信彭越英布三强。不过削藩对象先强还是先弱,这个我 放在列传部分再细说。 五、汉初纷纷文景武 文帝刘弘是在吕后党被平定后被周勃和陈平拥立的,他当时和弟弟淮南王刘长是刘邦仅 剩的两个儿子。说到陈平周勃,史家称他们是平定吕后之乱的功臣,但是纵观史记,他俩在 吕后称制的时候畏首畏尾没有任何作为,直到吕后死了才参与了诛吕党,而且先扯平吕大旗 的是被派出攻打刘姓藩王的将军灌婴,假设吕后能为侄子打下人脉等政治基础,侄子们又不 那么废柴,这事还真不好说。 文帝最重要的政绩,是废除了“一人有罪,家族连坐”的秦法;废除了诽谤(类似风闻 言事吧)的秦法;后来又因为著名的 loli缇萦上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废除了肉刑(刺面,割鼻,断趾三种), 但是宫刑还在(这竟然不在肉刑范围内- -b),否则也不会有司马迁这个史记了。 在文帝末年就有济北王刘兴反叛,到景帝朝大规模的七国之乱爆发,之后被周亚夫等人 平定,但是景帝又分封了自己不少儿子,实在是难以理解。 孝武帝本纪应该是唯一一次为当朝皇帝作传的,也刻意用了春秋笔法虚写,除了平定南 越和征讨朝鲜,基本看不到实质的内容,而是写了大篇幅的祭祀礼仪,据说是写了很多汉武 帝的缺点而被删去,现存为褚少孙按残本补记。期望在表和列传中能有些内容,否则只能参 考汉书了。 表书第二 一、何为表?何为书? 表,即年表,月表。以序时的方式,将历史事件排列下来,或者将重要人物的生平简要 地描述出来。但是很可惜的是,可能是因为表的篇幅较长且在文学上意义不大,现在“市面 上”流传的大部分史记电子书或者纸质书,都没有表的正文,只有司马迁为每篇表做的序。 从表中,想必我们可以总揽历史的全貌。君王的谱系还能从现代汉语词典最后的中国史年简 表中略知一二,诸侯将相我们则不得而知了。 书,概括的讲,即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或规则。囊括了礼法、音乐、自然法则(律)、历法、天文、封 禅、自然地理(河渠)和经济(平准)共八篇。其中,礼书和平准书尤其难能可贵,这两篇 基本描绘了秦末汉初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这在古代仅仅以大事记,奇事记为主的史书中 是非常罕见的,比如三国志就没有类似的篇章。我认为书篇的存在,也是史记成为史家之绝 唱的原因之一。 我们中学的时候学《史记》(其实也就学了鸿门宴那一段),被要求记住的是史记的五个 类别: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但事实上,史记的真正顺序是:本纪、表、书、世家、 列传,或许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司马迁心目中的地位。首先是帝王(本纪),帝王创造了时 代(表),建立了制度(书),诸侯(世家)需要听命于帝王,并依照制度行事,而大夫和平 民(列传)则需要接受所有上面这些的统治。 二、为何为表? 表一共十篇,具体如下: 1.三代世表第一 2.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3.六国年表第三 4.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5.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6.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7.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8.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9.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10.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其中最后一篇——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为西汉末史学家褚少孙补作。 表,特别是年表,对于普通百姓可能意义不大,但是对于历史研究者却是一个极好的参 考。 高中被迫背的那些“文学常识”中有一点说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通史是 指史书的时间跨度是著书时的全部“历史”,区别于断代史;纪传体则是指史书的篇幅分割 以人为载体,每篇的主体为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区别于编年史。 中国史书中,二十四史均为纪传体,其中仅有《隋书》在本纪中掺有编年成分(这也是 因为隋书作者阵容十分强大),其他各史的格式基本沿袭史记,中国比较有名的编年史大概 也就《春秋》和《资治通鉴》两部。纪传体的优点是可以对历史人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和评价,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无法对事件发生的顺序,以及整个事件的过程有个完整的了 解,所有事件散落于各个人物的故事中。而有了年表则多多少少对这方面的缺失有所补遗。 表中其他都叫年表,月表,只有第一篇叫三代世表,因为史记有确切纪年是从公元前 841年共和元年开始的,司马迁在三代世表序中说道“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 颇可著。”因此对之前的纪年摒弃不用。而一直到 2000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之前(个人 认为只是政绩工程),中国人对纪年的前推也一直限于公元前 841年,可见史记影响之大。 另外,表的序中还有一处有趣的地方: ‘周’和‘吴’出现在十二诸侯年表中,但却没有列入十二诸侯——鲁、齐、晋、秦、 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周的原因很简单,周是中央王朝,不是诸侯;而吴的原 因是吴国兴盛在较晚的春秋末期,相对于中原诸侯有蛮夷之嫌,且兴盛时间也如同昙花一现 (4 代)。但吴王阖闾又曾经会盟诸侯,可以够得上重要诸侯的级别,所以被太史公纳入记 载的范围之内。 最后,司马迁记载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这个在 我们的教科书上是“另一说”。 三、为何为书 书一共八篇,具体如下: 1. 礼书第一 2. 乐书第二 3. 律书第三 4. 历书第四 5. 天官书第五 6. 封禅书第六 7. 河渠书第七 8. 平准书第八 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史书历史上的一个突破,史书不再以人物或事件为载体,而是从制 度层面上探索历代的社会变革,我主要讨论一下礼书和平准书。 四、乱谈礼书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和礼。在我看来,所谓礼,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甚至于 说礼是一种结合了宗教和法律的产物。有了儒家的礼,中国就不需要宗教,也不需要法律了。 礼在法律这个形式上,具体表现为对人的分类,不同身份的人,就需要履行符合自己身份的 义务,享受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权利。“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 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適,物有节文。”所以,所谓周末的礼崩乐坏,其实就是大夫 僭越行诸侯之事,诸侯僭越行君王之事。 易中天曾经说,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表面上用的是儒家学说,而私底下用的是法家学说, 又说这法不是今天所说的依法治国的法。我觉得没说到点子上。在我看来,当时从秦开始法 家已经和商鞅时代的令出必行式的法有了偏离,我更倾向于把他理解为“刑法”,司马迁说 “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有不由命者,然後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就很好的 表明了这一点。有了礼,再辅之以刑,就是司马迁眼中的治国之道了。 礼书对礼的存在有一段很详细的解释,简单地说,就是人有欲望,所以“制礼义以养人 之欲”,但是不能无节制的满足欲望,因此“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辨也”。而这里的辨,就 是对人的分类。不同地位的人能够得到的对欲望满足的程度也不同。 这种论调在现在看来非常之不合理,但是孔子其实没错。孔子的“礼”,是要以“仁” 作为大背景的。儒家讲究的修齐治平,也正是不同阶级履行自己义务的体现,是仁的体现, “仁”使得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在仁的基础上按礼行事,则自然“天下大同”。但 是仁和道一样,有太多的主观律己因素在里面,因此,由仁而衍生出的礼,也不像法一样有 着固定的标准,加上对不同阶级的执法标准不一,最终导致了中国两千年的人治传统,这种 传统到今天还能看到明显的遗留物,我爸是谁谁的。 五、传奇平准书 开篇中集解注说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均天下郡国转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贵贱相权输,归于京都,故命曰“平准”。就给平准书的内容下了个定义。这段话也描述了 最早的国家调控物价。不过,平准书绝大部分的篇幅描述的都是汉武时代的经济状况,这可 能也是司马迁之前的史官对经济学不够重视,使得司马迁能引用的史料较少的原因,司马迁 只能以自己的视角来描述他所处时代的经济现状。 1、 货币经济学 一直到汉初,私人铸钱都是被允许的,著名的富豪邓通(不熟悉的话,参:潘驴邓小闲) 就是凭借铜山铸钱致富。这个也不难理解,因为理论上只有纸币的过量流通才会引起通货膨 胀和经济秩序的混乱。而内在价值和交换价值基本相当的金属货币本身不会产生这个效果。 但是私钱作为法定货币流通就产生了一个必然的趋势,也就是铸钱质量的下降,从而产生了 劣币逐良币现象(不同质量的货币以固定比例兑换)。最终致使“奸钱日繁,正钱日亡”, 因此汉代开始禁私钱。 平准书中还能看到汉武初期到汉武后期中央王朝的经济情况的转变,从“京师之钱累巨 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一直到后来,汉 武帝征召富商捐助还不够,至于不得不改铸四铢钱、三铢钱这类国家劣币来从百姓手中攫取 财富,以供连年征伐匈奴的花费。当然,汉武对匈奴的征讨无疑是卓有成效的,从春秋战国 就开始的匈奴侵扰,自汉武之后就很少对中央王朝产生实质性影响了。 2、卜式与酎金失侯 卜式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意义的商人,他的开始出名是因为捐赠了一半家产资助汉 武帝攻打匈奴,并且这是无偿的,并不要求汉武帝给予相应的官爵。不难想到卜式出名这件 事情背后的政治宣传意义,汉武帝在当时国库亏空但是国民殷富的情况下,需要更多这样的 商人来给予他财政的支持,又不会引起官场的混乱,一如宋代开始诸葛亮的出名——宋朝政 权心理上的最大假想敌是武将体系,所以统治者需要推崇能战的文官平息外部矛盾,同时又 能做到对执政者忠心耿耿,诸葛亮很好地满足了这两个条件;而文人也能通过三顾茅庐式的 yy来自豪一把。 卜式最后还是做了官的,官至齐相、御史大夫,对齐地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南越 叛乱的时候,卜式又主动请缨前往征战,也间接引起了酎金失侯事件。 酎金失侯事件想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有些耳熟,第一回说到刘备的身世的时候,就有 这么一段:“昔刘弘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 纵观卜式的生平,此人的经济才干毋庸置疑,但政治才干却值得商榷。事实上,这人在 政治上的宣传意义远大于他个人的价值。在最后他已不存在利用价值的时候,又提议盐铁私 营化市场化,直接导致了贬官的下场。 ,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酎金失侯事件的背景就是南越和西羌叛乱,而武帝此时正好由于连年征战经济跟不上,因此 要求诸侯支援,而除了平民出身的齐相卜式,其他诸侯都选择了装傻。而此时正值诸侯国缴 纳税金的时候,汉武借口铜钱成色不足,废除了 106 个诸侯。当时已经是元鼎六年(公元 前 111),距实质性削藩“推恩令”颁布的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已有 16年,所以,酎金 失侯也可以视作是削藩后对剩余诸侯的一次后续手段。 六、逸事:上帝的由来和五岳的变迁 在武大暑期班的时候,同屋的香港男孩同时也是基督教徒,当时我就很疼地问他了“上 帝”这个翻译的由来,他说是明代翻译圣经的人从孔子的著作中找来的。尽管子不语怪力乱 神,但是学者还是找到了这个词。 很巧的是,史记封禅书中也提到了上帝: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 明堂以配上帝。集解注为郑玄曰:“上帝者,天之别名也。神无二主,故异其处,避后稷也。” 后来查了一下,“上帝”一词语出 《尚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上帝等同于天、昊天。 五岳一词初见于《周礼》,司马迁在封禅书中的描述揭示了五岳的演变,由于五岳分为 东南西北中,因此随着首都以及国家重心的不同,五岳的归属并不固定。尧舜时代仅有四岳, 秦代的五岳为嵩山,恒山,泰山,会稽,湘山。汉武帝时代的南岳是霍山(天柱山)等等。 而按司马迁的说法,泰山为尊恐怕是自齐桓公开始,诸侯会盟的时候,管仲在盟会上列举了 包括神农,皇帝为首的上古君王的封禅活动,禅的不一,但封的均为泰山,而封禅的区别是 封天禅地。确立齐地泰山的尊位对桓公霸业有着政治上的意义,尽管最后桓公并没有进行封 禅。 先秦诸侯世家第三 史记的世家一共三十篇,其中先秦时期的一共十七篇,主要记叙的是春秋战国的诸侯; 秦汉时期的一共十三篇,主要记叙的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以及刘姓藩王。 一、先秦诸侯总论 春秋战国时代(前 770-前 22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精彩的时代,由于政治实体众多, 大小不一,于是国家之间充满了政治博弈,有识之士也都能人尽其用,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 面,造就了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 现在一般以公元前 770年为春秋的起点,相关的历史事件为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周平王 东迁至雒阳。自此开始,周王室的威信一落千丈(又或者周王室的威信丧失比这个更早,而 犬戎来伐诸侯不至与褒姒的关联性未必很大),诸侯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春秋战国的划分一般是公元前 476年,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田氏代齐。春秋与战国的明显 区别是战争变多,战争动员人数和伤亡人数更是明显变多。相对数万已经是众的春秋,战国 的战争动辄就是数十万。战争的惨烈性也进一步加大,仅长平之战一役,史记记载秦军坑杀 了四十万,即使数字可能失实,但长平之后赵国壮年男子严重不足是可以基本肯定的。 总体而言,先秦诸侯有下述特点。 1、下克上与国人政治 关于诸侯,易中天曾经讲过先秦的分封制度,自上而下分别是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 其中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地位,其他儿子必须降级。诸侯有自己的领地,为封地;卿 大夫也有自己的领地,称为食邑或者采邑。 而春秋时期下克上现象非常普遍,日本战国的下克上只是两千年后他们在同样的体制下 对春秋时期的一个重演而已。其中最后下克上成功的案例一共三个,一是晋曲沃桓叔一支取 代晋国嫡系,二是是赵魏韩三家分晋,三是是田氏代齐。著名的卿大夫掌权的还有一个则是 孔子时期鲁国的三桓——季氏孟氏叔孙氏,不过三桓最终没有选择取代鲁国国君,毕竟鲁国 是个小国。 下克上的原因很简单,正如诸侯坐大,周王室式微一样;大夫坐大诸侯国君式微也不罕 见,领土分封制的制度基础,导致了大夫专权的必然性。 但事实上,下克上的案例还有许多,春秋时期不论大国小国都发生过许多次大夫杀死国 君的事件,比如齐桓公的父亲齐襄公被杀。而之所以没有都像三晋和田氏那样取得成功,这 就要提到本段第二个主题“国人”——士族阶层和庶民阶层,大夫杀死国君后“国人逐之, 另立 xx子 xx”的事例比比皆是。晋国早年曲沃桓叔一支三代才顺利取得晋国大位也和晋人 不服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般的文章中基本把国人参政解释为氏族公社的习俗残留,我觉得不是非常靠谱,毕竟 从周建国以来已经摆脱氏族公社体制几百年了。我认为小国寡民才是国人参政在氏族公社和 春秋诸侯中同时发生的原因。周王室将土地分封诸侯,诸侯再分封大夫,所以在事实上,无 论是天子还是诸侯至于大夫,实际能够自主掌控的土地和人口都是不多的,据统计,春秋早 期中国共有 170余个政治实体。在这种小国寡民的条件下,国君更依赖于自己领地上的国人, 而不是名义上是臣属的大夫,毕竟只有自己的国人才是国君的经济来源。既然有依赖,国人 势必会在执行义务的基础上要求权利,而国人有了权利意识,参与政治事件也显得理所当然 了。而三晋和田氏的成功,都是靠收买人心且逐渐坐大的。 2、周王室的存在意义 为什么春秋战国的周王没有像汉末的献帝一样成为一个抢手的宝,成为诸侯争夺“挟天 子以令诸侯”的对象?原因可能仍然在于领土分封制。 挟天子同时兼有正面和负面的效果。正面的效果是发布的命令即是天子号令,相当于行 天子事,而负面的效果则是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诸侯可以以篡权、囚天子的名义讨伐你。而 在分封制下,天子的权力远没有君主集中制的郡县制来的大,所以控制天子的正面意义并不 大。而反面作用则被极端的放大,汉末长安有李傕郭汜作乱,洛阳基本已经是残骸,曹操迎 献帝变得理所当然。而春秋时期周王朝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威胁,此时如果贸然抢夺天子的 话,篡逆之心就昭然若揭了。 不过周王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还是有其象征意义的。齐桓公也就是通过尊奉周王, 代行王事——联合诸侯帮助燕国击溃来犯的少数民族狄,成为了春秋首霸。 3、关于称号 可以发现春秋时期的诸侯称号基本是“国名+xx+公”比如齐桓公晋文公,叫王的有但 是不多。也有侯和伯的称号,比如郑伯克段于鄢。有时还能看到“子”比如赵简子。而到了 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国君都叫王了。 周王室对诸侯分封的时候,分为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齐和晋的爵位都是侯,所以 经常可以看到齐侯,晋侯的称呼。郑国是伯,就是上述郑伯的来历了。封为最高一等公爵的 大多是中等大小但来头很大的国家,比如宋。至于“国名+xx+公”的称呼,则是谥号,这 个公并不是公爵的意思,而是对诸侯的一个尊号。而“地名+xx+子”的赵简子等,则是大 夫的谥号。 王早先是天子才能用的尊号。春秋时期称王的基本只有吴越和楚三国,由于他们地处偏 僻,周王室也没承认他们的诸侯地位,他们也就干脆自称为王。而到了战国,周王室的威望 几乎荡然无存,诸侯就纷纷称王了。 4、一些纪年坐标 由于纪传体的缺陷,不同传记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容易不清晰,司马迁用了一些重大的 历史事件作为了坐标,在大部分的传记中都提到了。 共和元年厉王失位:公元前 841年。 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平王东迁,秦始列为诸侯:公元前 770年。 鲁隐公立(春秋一书的开始):公元前 722年。 齐田常杀简公:公元前 553年。 田氏代齐:公元前 476年。 三家分晋:公元前 403年。 二、两个齐国 春秋和战国的齐国不是同一个国家。春秋时代的齐国国君姓姜,而战国时代的齐国国君 姓田。 至于齐国的祖先大家都知道,是姜尚,也就是姜子牙、姜太公。说到姜太公的太公,是 因为号太公望,而之所以叫太公望,是因为文王在渭滨得到姜太公的时候说:“吾先君太公 望子久矣。”史记没有姜子牙早年做小买卖的记载,曾经给纣做过官,后辞官周游诸侯,但 一直没有遇到明主,直到钓于渭滨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 我们教科书上说周朝初年分封,重臣姜太公和周公封在齐鲁两个富庶的地方,我认为这 不对。山东地方在商末周初还属于少数民族的范畴,所谓东夷。不服中央王朝统治的情况应 该很严重。传说商纣王被周武王牧野一战偷袭得手,也是因为二十万主力部队正在征讨东夷 (一说朝鲜)。而这支部队在商灭后拒绝归顺,出逃海外。东夷和这支旧商部曲都是周朝初 期的隐患。所以我认为姜太公和周公旦被任命在齐鲁大地是有着教化和守边的需要的,只不 过后来齐国地处海边盐业发达使得齐国经济相对较优,也或许是姜氏后人治理得当,但这应 该不是武王封地的初衷。 之后是齐桓公的霸业。桓公假装中箭骗过管仲而顺利继位的故事很著名。齐桓公能称霸 的关键在于立信,立威,即使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立下的盟约也不违背,又帮助各个小国和周 王室击退少数民族,平定了晋国的里克之乱等。换句话说,充当了当时周王国国家机器的作 用,而且公正严明,这自然会使得诸侯臣服。再或者说,诸侯没有挑战他的必要和胜算,一 者即使是单独挑战也未必能胜,再者齐国更能够以威望和霸主的身份号召诸侯部队共同对抗。 而齐桓公死后五个儿子争夺继承权,史记归咎于桓公晚年管仲死后重用易牙等佞臣,但 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自己没有立好继承人,并且为继承人树立威望,配置助手等。导致最 终谁都不服谁的局面。五个儿子后来陆续继位和被杀,这中间,齐人(国人)就起了很大的 作用。桓公死后,姜氏齐国一蹶不振,齐景公时代在晏婴的执政下虽然有所建树,但是此时 田氏已经坐大了。 田氏的祖先是陈完,陈国的公子,父陈厉公,得位不正又被国人废除,堂兄继位后,又 牵涉太子事件,于是出逃齐国,齐桓公封他为大夫。到了齐景公时,田厘子为大夫,采用了 收税小斗,放粮大斗的方法贿赂人民,晏婴对此也无能为力。田常更是借故杀了齐简公,同 时内修德政外结诸侯,使得自己没有被讨伐。到了田和时,田氏被正式册封为诸侯,而事实 上此时姜氏齐国依然存在,形成了两个齐国的局面。直到由于姜氏齐康公无后,从政治意义 上姜齐才正式灭亡。 田氏齐国除了初代齐威王之外,建树不多,虽然国力强盛,但相对是个对外进取心不强 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齐湣王时,燕国乐毅联合五国伐齐,齐国仅剩即墨与莒。五年后,田 单破燕,才收复失地。秦国征讨三晋和楚燕的时候齐国一直保持着观望的姿态,最终秦国兵 临城下的时候投降。有人认为齐国如果积极一点可能可以抵抗秦国,但乐毅一役齐国应该元 气大伤,而其他五国内部也并不团结,齐人抗秦的话,最多也只是延迟强秦统一的时间而已。 最后,作为战国同是最强大的齐国和秦国,为什么齐国不能强大而统一?齐湣王和秦昭 王也曾并称过东帝和西帝。除了进取心之外,地利可能也是因素之一。六国伐秦无疾而终, 五国伐齐就把齐打到只剩两个城,这不得不说和地利有一定的关系。 三、晋,三晋与楚 晋国祖先是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后改国号晋。晋国作为春秋的大国,其实却是内部 最不稳定的大国。 晋国早期,曲沃桓叔旁系由于声望高于正统晋侯,所以也萌生了夺位的念头。历经了桓 叔,庄伯,武公三世,封于曲沃后六十七年才取得大位。而其间每一次都击溃了晋侯的部队, 但是不能继位则是由于两点,国人的反对和周王室的不承认。直到最后武公贿赂周僖王,才 顺利就位。 中期则是有名的骊姬之乱,是由中国传统的立储问题导致的。长子申生被杀,重耳和夷 吾出逃。幼子兼爱子奚齐继位后,被大臣里克所杀,迎夷吾,夷吾杀里克。夷吾在位时背约 伐秦,和秦国交恶,死后重耳出逃十九年之后归国继位,是年六十二岁。后面的秦晋故事, 晋楚故事都很有名了。 到了后期,卿大夫开始坐大,最早是六家卿大夫知、赵、魏、韩、范、中行,范氏和中 行氏首当其冲被四家瓜分,知伯率韩魏伐赵的时候,韩魏被赵策反杀知伯。三家分晋的局面 就此形成,后来的册封诸侯也不过是个形式罢了。 赵魏韩三国中,比较出彩的是赵国。从晋国时开始,赵盾和赵简子都曾先后把持过晋国 的政治,中间还有屠岸贾灭赵氏族的赵氏孤儿的插曲,最后还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 但是赵武灵王退位做“主父”后,由于立了王子何为国君,又对造反的长子章有所庇护,导 致了最后饿死的悲剧结局。 三晋在地理上处于中国的中心地带,被齐楚秦三国环绕,北方又有匈奴,狄等少数民族, 可谓四战之地。而史记中,对这三国描写的最多的也是战争,动辄就是与某国战于某地。本 来就不大的国家多年征战,被兼并也是必然。 楚先祖是颛顼(名高阳),所以屈原楚辞的第一句是帝高阳之苗裔兮。熊绎在周成王时 代被封于当时南方的蛮荒之地,不算正式的诸侯也没有爵位。周幽王被杀后秦国被封诸侯, 楚国也顺便请封但遭到拒绝,楚国便自封为王。 战国的楚国是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这得益于楚国春秋时期的小国杀手的身份。楚国既 然已经自称为王,也就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和作为了,楚国灭了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小国,从 蛮荒之地开始问鼎中原。不过,楚国国君除了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实在是再没有出彩的人物 出现了。春秋末年楚平王夺位也直接导致了伍子胥出逃吴国,吴国攻楚对楚国造成了重创。 楚国最后的灭亡,也可以完全归咎于国君的单纯和无能。 四、昙花一现的国家——郑、宋、吴、越 郑国从周王东迁之前,直到春秋早期都是一个当时非常强大的国家。这大概得益于郑国 处于当时富饶的黄河流域河南的缘故,之后周王室东迁雒阳也在郑地附近,这也能算是地利 之一吧,演义体小说东周列国志也是以郑庄公的故事作为开端。庄公窹生和弟弟以及宠爱弟 弟的母亲之间的故事也是春秋名篇《郑伯克段于鄢》主要讲述的内容。而伴随着周围秦晋楚 的强大,郑国从春秋中期开始没落,在三国的夹缝中,郑国只能朝秦暮楚了,著名的弦高犒 秦师也就是发生在此时。春秋晚期随着三晋的强盛,郑国成为了他们眼中的肥肉,被三国瓜 分,战国初年被韩所灭。 宋国的来历很微妙,祖先微子启是纣王庶兄,投降周武王。而早先受封的殷商末裔则是 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和管叔蔡叔作乱被杀,为了保存商朝血脉而封微子启于宋。这在早期 显然会是个被严密监控的诸侯国。宋国虽然国家不大,但是历代国君却好像都自视甚高。宋 襄公也学齐桓公的样子会盟过诸侯,伐楚不击半渡之师也非常有名。末代宋君偃自称王,先 后进攻齐楚魏获得小胜,有人进谏就用箭射之,最后被齐楚魏联合讨伐,三分其地,宋国灭 亡。 吴国是世家的第一篇,因为初代吴太伯论辈分还比周武王大两辈,为了避开继承纠纷而 逃至吴国,武王伐纣成功后封吴太伯后代两兄弟一个在虞,一个在吴。 吴国地处当时的荒僻之地,直到寿梦王时,由于晋国想联吴敌楚,在晋国的技术扶植下 开始壮大。寿梦之后,连续的兄终弟及导致三儿子的儿子吴王僚继位,使长子的儿子公子光 不服,导致了著名的专诸刺王僚事件。公子光即是吴王阖庐(阖闾),继位后在伍子胥、孙 武、伯嚭的帮助下,攻克楚都郢,中原诸侯震撼。而后就是吴越之间的矛盾了。 越国是禹的后裔,少康中兴时,封庶子于会稽。而后“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这 其实不能算是封地了,而是把血裔保留在少数民族部落里,融入他们。 越王允常被阖闾战败后,勾践又杀死了阖闾。之后就是夫差败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又战 败杀死夫差的故事。灭吴之后越王勾践率军入中原会盟诸侯,归还了吴国侵占各国的土地, 此时越国才被正式册封为诸侯。不过小国终究是小国,最后战于齐楚之间,被楚所灭。 五、夹缝中的小国 鲁。周公旦的封地,一个默默无闻,实力不强,但是诞生圣人的地方。齐国一直是他们 的心腹大患,但最后灭亡鲁国的却是楚国。 燕。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存活大多得益于地处偏远。后期的大臣子之之乱,主要因 为燕王哙的白痴举动,听信齐使效法禅让的尧,让国政于子之,还顺便把太子的人事任命权 一起剥夺了给子之,令最终齐国得利。后来燕昭王发愤图强,二十八年后攻打齐国到只剩两 个城。不过这也终究是昙花一现,五年后齐国基本复国。 陈,蔡,杞,卫。这些中原小国,大多都是大国博弈的对象。比较有意思的是卫国,卫 国一直存活到战国的最后,商鞅(卫公子)入秦后,贬尊号为君,仅存濮阳一城。始皇统一 的时候,也没有废除卫君,而是迁野王县;直到秦二世时,才废为庶人。 六、孔子“世家” 关于孔子为什么会列入世家,索隐注和正义注给了不同的说法。索隐注: 孔子的先祖是宋国人,父亲叔梁纥超过六十四岁时得到了孔子这个小儿子。史记记载“叔 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据说指的就是男子过六十四岁得子。 以是圣人为教 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称世家焉;正义注: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 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於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当然,我认为正义注更可信一点, 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是非官方史,他把项羽吕后列入本纪,把孔子列入世家,更是出于自己对 这些人物的热爱和尊敬,所以他应该不会用教化之主这种那么冠冕堂皇的说法。 孔子与三桓政见不和后周游列国,顺序为:卫陈卫陈蔡叶蔡楚卫回 到鲁国,可见,孔子能出卖自己政治思想的国家基本都是小国,唯一的大国楚结纳孔子,为 的基本也是孔子的名声,而不是他的政见,这其实也是有其中的道理的。这就要提到著名的 陈蔡之困的故事了。 到楚国之前,孔子和一干弟子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有吃的,期间他问了三个弟子关于为 什么他们受困,为什么他们的政治思想得不到认同——“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子路的 回答是:是不是我们的仁和知做的还不够,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子贡的回答是:我们的思 想及其宏大,所以别人容不下我们,我们是不是应该降低标准。子渊(颜回)的回答是:我 们的思想及其宏大,不被所用但您还是坚持推行。思想不完善是我们的羞耻,而现在思想宏 大但不为所用则是执政者的羞耻。孔子最后批评了子路和子贡,赞扬了颜回。 以我的观点,颜回的说法是很有问题的。说自己的思想极为宏大是一种非常没来由的自 负,政治思想没有优劣之分,诸侯必定会采用对自己国情合适,有助于扩充实力的政治学说。 孔子学说并没有像法家那样有助于扩充国力的主张,而其中礼学的强烈的等级制度,更是大 国争霸的阻挠。这也是他能多次逗留卫国受到重用的原因,卫国是小国,国力不济,但是爵 位却是公爵,等级制度才是最有利于他的。 孔子批评子路的说法是:仁者都被相信的话,怎么会有伯夷叔齐;智者都被任命的话, 怎么会有王子比干。这与其说是用来解除子路的困惑,还不如说是自我安慰。通过把自己比 作伯夷叔齐和比干,来坚定自己的信念。 子贡的理论受到了孔子更严厉的批评,说他志向不够远大。子贡是一个能够变通的人, 所以他能赚钱,能够以巧辩带来楚国军队帮助孔子脱困。而在我看来子贡在这段话中犯的错 误在于认为变通等于降低标准。孔子不是不能变通的人,他一度想接受赵简子的邀请去赵地 (当时还不是诸侯),因为赵简子把持晋国朝政,子路对此极为反对。孔子的变通是为了更 好的实现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降低自己的标准。 困于陈蔡的故事,如果作为坚定信念的主题故事,则是一个好故事了,而颜回的回答, 如果去掉最后那段关于羞耻的言论,才在我心中够得上一个完美的回答。 汉初功臣亲王世家第四 史记中,可以归属于秦汉时代的世家一共是十三篇。其中除了隶属于秦末的陈涉世家和 较为平淡的外戚世家外;功臣列入世家的五篇,分别是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刘 姓藩王六篇,分别是刘邦的族兄弟三人计两篇、刘邦长子齐王刘肥一篇、文帝子梁王刘武一 篇、景帝十三子一篇、武帝三子一篇,其中记载武帝子的三王世家是褚少孙补作。 除了陈胜、外戚和补作的三王世家之外,可以说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这五个功臣和这些 刘姓宗室都是最后得到善终或者是主要直系后代得到善终的。造反的功臣韩信彭越黥布,七 国之乱的主要祸首吴王刘濞都没有列入世家,而是均计入了列传。 一、大楚兴,陈胜王 把农民起义军领袖列入诸侯世家,这在史书中,可能只有司马迁能做到了,这也是非官 史的好处吧。 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并没有给出他对陈胜的评价,但是通篇引用(一说褚少孙引用,但 是秦始皇本纪为司马迁引用无误,故褚少孙可能性较低)了贾谊的《过秦论》。在这篇著名 的文章中,贾谊对陈胜有过一大段评价,即“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蹑足行伍之间,俯仰阡陌之 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 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段话中最重点的一句就是才能不及中人,但是陈胜的 才能真的不及中人么。 陈胜是有志向的人,他的志向是富贵,他说“苟富贵,勿相忘。”这个富贵是普通的富 贵么?我认为不是,因为他又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大志向必是大富贵。这句“苟富 贵勿相忘”相比“大丈夫当如此也”和“此可取而代之”要温和很多,但是,正是这个温和 的陈胜,却先于刘项第一个做出了取而代之的实际行动。 陈胜有思想,有号召力。大泽乡起兵之前,陈胜定下了假借扶苏和项燕为名的核心策略; 又采用卜者的建议,用鬼神之事造势;起义时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戍卒纷 纷效命。顺带一提的是,借项燕之名并不是项燕在当时全中国有多大号召力,而多数是因为 陈胜吴广都是楚人,戍卒多数可能也是楚人,项燕在楚人中号召力比较大而已。 陈胜最终的败亡,除了军事原因,更多的在于政治手腕的欠缺。他派遣的武臣自封为赵 王、间接的手下韩广自封燕王,陈胜均不能节制。至于各地自行起兵的义军,陈胜更是不可 能控制了。不能节制各路义军,正面战场又战胜不了章邯,作为出头鸟,陈胜的溃败在所难 免。 至于教材上看到的陈胜杀故人失人心的说法,我认为不可取。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是这 样的。陈胜称王之后,故人听说后来看他,卫兵不让进不通报。陈胜经过时他大叫“涉”, 陈胜听到后“载与俱归”。在这件事之后“客出入愈益发舒”,在“有人”的建议下,陈胜把 他杀了。史记把这个归结为陈胜开始失人望的原因,但是这个故事中的故人本身,不得不说 是十分令人讨厌的,出入陈胜的宫殿像自己家一样。陈胜也是在听取了建议之后才杀了他。 至于陈胜失人望,故人后面那一段才是重点,陈胜对自己手下将官的控制沿袭了秦法的 苛刻,导致诸将不附。不过即使是这样,陈胜的主要将领大多还是为他战死了。 综上,陈胜可能后来在军事上和政治手腕上有些欠缺,但是不及中人我认为是贾谊对他 评价过低了。他可能才能并不高,但是中人左右的才能当然应该是有的。 二、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文周武 上述陈平周勃的简述是我杜撰的。 列入世家的这五功臣中,除了张良之外的四个都被刘邦在遗言中提到了。已而吕后问: “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 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 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最后除了张良之外,萧曹陈周也 一个接一个地担任了相国的职位,这和刘邦的遗言也有很大的关系。 五功臣中,萧何、曹参、周勃都是沛县人,也都是刘邦最早起兵时的原班人马。但是即 使亲信如萧何,刘邦也没有完全地信任过。刘邦对萧何有过三次信任危机。第一次是刘邦在 关东与项羽对峙,萧何在关中负责后勤。刘邦不放心,多次派人“犒劳”萧何,萧何的门客 (或许就是他自己)察觉后,建议萧何把家人送到刘邦身边做人质。第二次是刘邦讨伐反叛 的陈豨时,关中韩信谋反,被萧何定计诛杀,刘邦封萧何为相国,送了五百“护卫”。同样 是门客,建议萧何不受封赏,并用家产资助军队。第三次是讨伐黥布时,刘邦又多次派人问 候萧何,还是门客,建议萧何不要再安抚民心,而是购买田地,表明没有勤政的心态。从而 顺利的渡过了这三次危机。 楚汉之际,萧何一直活跃于后勤补给线,而曹参却一直战斗前线。但在当宰相治国时, 曹参表现出他典型的道家一面,他崇尚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萧规曹随这句话很好地表明了 这一点。他看到别人有小过错,会主动为其掩盖,这在百废待兴的汉初,对政治的稳定起到 了很好地作用。 张良可能是功臣中下场最好的,或者说是活得较为逍遥的一个。张良是韩人,早年刺秦 于博浪沙的故事非常有名。后来主要为刘邦运筹帷幄,换句话说主要是出一些战略方面的建 议。而为刘邦效命的原因也很简单,秦末义军中,他的计策只有刘邦愿意听从和采纳。汉朝 建立之后,张良劝刘邦立萧何为相国,然后就做甩手掌柜开始学道了,只是偶尔还会给刘邦 提点建议,后来立储还跟刘邦闹过不愉快。但是总体而言,建国后张良是最自在的一个。 陈平周勃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安邦定国的功臣,但是现在的文章都已经倾向于认为陈周二 人虽然有功,但是却是小人。此中最不利于陈周二人的就是吕后称制期间,刘邦立下的异姓 不王的规矩吕后想废除,而陈周二人非但没有阻止,还找些理由说封诸吕为王,来取悦于吕 后。如果说这是缓兵之计的话,在吕后称制期间,从没看到过陈周二人有什么暗中反吕的表 现,直到吕后去世齐王起兵,陈周才开始平定诸吕,而这件事情中,陈周起到的作用微乎其 微,只是占了在帝都的好处。如果吕后当时成功地为吕氏子侄建立起威望,或者吕氏子侄能 稍微争气一点的话,历史也轮不到他们发难了。 记载中陈平长于战术阴谋,反间项羽部下的计策、伪游云梦废韩信为淮阴侯的计策,白 登困于匈奴贿赂阏氏的计策都是陈平出的。陈平自己也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 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而周勃记载比较木讷敦厚。在吕后称制时, 善于阴谋的陈平投机自保,而老实巴交的周勃并没有过多在意,这是我的看法。 题外话,无论是张良的学道,曹参的无为还是陈平的道家所禁,都能看出的是道家思想 在汉初的流行程度,老庄学说盛极一时。 三、刘姓天下,刘姓都想得天下 秦始皇用高度集权的做法废除了分封制度,但是到了秦亡之后问题就来了,各路义军都 有功,功大的得到了整个国家,功小的难道就算了?即使君主意识到分封制度是一种倒退, 但是分封制度势在必行,但是分封完之后,作为统治者肯定是不满的,于是都开始了对诸侯 的处理。项羽的做法是霸道的干涉,从最大的诸侯开刀,废除的废除,迁离的迁离。最后证 明项羽的这种做法是失败的。刘邦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方法,慢慢地剪除了异姓藩王的势力。 然后可能是为了安抚当地的百姓,也可能只是一时糊涂。刘邦封了自己的兄弟儿子于齐,楚, 代,荆,燕,赵等地做了藩王。同时定下了一条规矩,非刘姓不王。但是即使是这样,三代 之后,刘氏子孙就开始吃到分封的苦处了。 景帝时爆发了大规模的吴楚七国之乱,参与的有吴王刘濞(作为祸首,没有列入世家)、 楚王刘戊(兵败自杀后景帝续封了他的儿子)、赵王刘遂、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卬、菑 川王刘贤和济南王刘辟光。其中后四个均位于齐地,刘邦的儿子齐王刘肥的孙子无子,文帝 又封了刘肥的其他七个儿子,将齐地一分为七。从结果来看,这反倒是个好事了,未参与叛 乱的三齐拖住了四齐的叛军,使得周亚夫(周勃之子)和梁孝王刘武有足够的时间击溃了吴 楚联军。 吴楚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景帝并不是没有作为的。他对刘姓王的分封加了两道节制,首 先加强了“二千石”郡守的权利,其次是诸侯国的国相由中央指派。但是这两条的执行能力 事实上相当有限,虽然藩王不能完全节制群守和国相,但是有的藩王如赵王刘彭祖先做出谦 恭的样子,然后暗中找把柄挤走国相和郡守,导致没有一个任期超过两年的;有的藩王如胶 西王刘端,要么找过错告发他们,要么直接暗中下药毒死。而这些藩王并不是个个都想造反 的,只是双重权力(并不是牵制,而是重叠)导致的必然结果。 直到最终汉武帝可能从一分为七的齐国得到的启示,采纳了推恩令,才从根源上解决了 藩王的问题。 还有两件事值得顺带一提。一个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也就是刘备认作祖宗的 那个,刘胜有一百二十个左右的儿子,很明白了吧;还有就是最后褚少孙补作的三王世家, 汉武帝本来只想封他们做列侯,后在卫青霍去病张汤任安等人的建议下还是封了王,而最终 这三王除了一个早死,另外两个都反叛了,褚少孙补作的这篇可能也有这种暗示吧。 先秦百家及将相列传第五 前二十四篇列传,记载的大多是战国时期的名人,主要计下述 42人。(均以主要效力的 国家为主) 周以前:伯夷、叔齐 齐国:管仲、晏婴、田穰苴、孙膑、邹忌、邹衍、孟尝君、田单; 楚国:春申君、屈原; 燕国:苏秦、乐毅; 赵国:平原君、虞卿、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 魏国:吴起、信陵君; 韩国:申不害、韩非; 吴国:孙武、伍子胥; 秦国:商鞅、张仪、樗里子、甘茂、魏厓、白起、王翦、范雎、蔡泽; 无显著效力国家:老子、庄子、孟子、荀况、鲁仲连、邹阳; 汉代:贾谊; 春秋之前的故事相当之少,仅有伯夷列传一篇,这应该也是由于夏商时期的史料相对较 少所致,绝大部分事件都已经在本纪中提到过了。即使是伯夷叔齐的故事,其实也可以并入 周本纪中,而司马迁之所以单独列传,估计是因为孔子把夷齐二人抬到了空前的高度,且司 马迁对孔子和儒学有着倾向性,虽然我认为这是不适当的。 至于汉文帝时期的贾谊被提前到了这儿,是因为贾谊的境遇和屈原有几分相似,被贬为 长沙太傅时,曾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并投书于江。当然实际上贾谊的境遇要比屈原好很多, 最后也官复原职。 〇、墨家——集体穿越般的人间蒸发 上述记述的人物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不论篇幅长短,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 兵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都有传记,唯独少了当时和儒家并称显学的一派——墨家。仅在 孟子荀卿列传中提到了一句,共计 24个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 孔子时,或曰在其後。” 墨家被司马迁忽视可能有
本文档为【史记读书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885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8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0-31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