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

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

举报
开通vip

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第26卷第4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01.26No.42004年7月Journ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ul2(X)4==================。==———一———————zE=!==============;=========—————&md...

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
第26卷第4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01.26No.42004年7月Journ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ul2(X)4==================。==———一———————zE=!==============;=========——————;—。————一—!======!=======#======一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钱凤莲,唐德根(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05)摘要: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二者能相互影响,这为我们了解这两个概念必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打开了方便之门。本着减少差异和误解,加大沟通和理解这一前提,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互为所用,促成交际双方取得最佳交际效果。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刻板印象;大众传播中图分类号:C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32(2004)04—0111—03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诚心诚意与人交往,却被人当成了区别对待的对象;有时自己与人交往时,也免不了将旧时的经验往别人身上套,结果却误解了对方,使其遭受伤害和委屈。这种种现象,不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而且还会破坏业已形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这些难堪和尴尬局面的形成,除了因不了解交际对象的背最而选择的交往方式方法不当外,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跨文化交际中,情况更为复杂。人们面临的是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拥有与本民族文化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如若处理不当,滥用我们的“刻板印象”,那么就免不了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结果损失的将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面子问题,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一刻板印象“人际认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它比人对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的认知更容易受主体动机和经验的影响,可能产生各种错觉和幻觉,诸如社会刻板印象、先入印象、投射效应等偏见。”-11由此可见,刻板印象是一种带有偏见的社会认知。刻板印象又称定势或定型观念,心理学认为: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的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是一种对交际对象(认知对象)类型化的判断。”幢j根据RonStolon和StmanneWongScollon的看法,定势是一种无视群体内部存在着差异和无视普遍性之外还存在着特殊性的思维方式。它抛开了对象与对象之间微小的个体差异,笼而统之地进行认知,从而得出了许多笼统而模糊的看法。从定势的窗口观察不同文化的个体或行为,我们的视野会受到很多局限——我们会对很多其他同样正确和重要的方面视而不见。这样一来,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势必影响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的顺利沟通,因为他们都将对方看成是对方文化的全权代表,忽视了其作为个体应有的差异。譬如,美国人富有,犹太人精明,法国人浪漫,日本人古板生硬等都是我们中国人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再比如:一提起家庭主妇,人们头脑中立即就出现诸如勤劳、善良、宽厚、勤俭的印象;一提起英雄,马上就产生威武、雄壮的印象等,都是对这些对象群类型化的认知,是典型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即:过分简单化、以偏概全、有影响力、有顽固性、有可变性。前面提到的几个例子都与刻板印象中过分简单化和以偏概全这两个特点有关。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顽固性,因为“形成刻板印象和形戚概念或将事物分类是联系在一起的”∞J。我们会在交际中利用业已形成的刻板印象来指导我们的言行,并对某一现象作出判断,因而容易走进交际收稿日期:2004—02—22作者简介:钱风莲(1975一),女,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帅,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万方数据龌区,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在我们的印象中,英语【当家的人在称谓语的选择L比较灵活,“小到婴儿,人到八九十岁,都可以名相称,人俐不会感到不合适或对老人不尊重”阻,所以就出现了下面一件尴尬的事。一名在华任教的高校英语教师,她的全名叫Marciavak,学生理应称她为DrValc或Marcia,但有的学生直呼她的姓,叫她vale,这引起了这位英国教师的极大不快。原因是,尽管称谓方式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有些是英美人不能接受,甚至引起反感的。在英语围家用“姓”作称谓只限于很少的几种情况,例如,在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253954277_3里教师对于学生,教练对于球员,监狱看守对于囚犯等。难怪英国教师对于学生的称呼如此反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环境是刻板印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刻板印象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随之改变。心理学家对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作过追踪调查,发现他们对于日本人的印象在战前和战后很不相同。在1933年普林斯顿大学生对于日本人的刻板印象基本上是好的,虽然也有负面内容。但是,在经过二次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大学生对于日本人的评价一落千丈。几乎没有什么好评。此后1967年,普林斯顿大学生对于日本人的评价又发生了变化,全部变成了正面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刻板印象一般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的:(1)社会化的结果,即源于社会传统和规范(由此形成的刻板印象很难改变);(2)个人的经验(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3)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以下笔者就第三点进行探讨。二大众传播与刻板印象的关系大众传播是形成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HJ大众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受众对其信息产品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而意义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可以说大众传播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文化传播。由此我们引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大众文化传播。当今,广播、电视通过卫星播送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几乎网络了人们的一切视觉、听觉器官。人们牛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不仅借助于大众文化传播系统进行理解和晾望,而且从中吸取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念。可以说,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意识主¨2要是从大众文化传播系统建构起来的,他们的绝大部分感受、感知是通过大众文化传播系统获得的,不仅获得各种各样价值信息,也获得各种各样人生价值观念。因此,大众文化传播系统成了人们的理解认知、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的主要源泉。现代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容相当广泛,除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文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以外,更多是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知识,自然也有语言的、审美的和政治的等等内容。可以说,现在人们每天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图书所接受的文化内容比一个老人活了几十年知道的东西还多。为了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往往会在之前对交际对方的文化作相关的了解。而我们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对方的文化知识不断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便对之形成了一套总体的印象,于是乎刻板印象也就产生了。由此可见,大众传播的内容在某一层面上决定着刻板印象内容的形成。而且,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会反过来影响大众传播。所以,那种别有用心、唯利是图或不负责任的传播内容将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消极刻板印象对大众传播也具有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虽然说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即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交际对象的若干真实状况,能够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并有利于我们有效地了解和应付周围的环境,但总体上说,由于它本身的顽固性,很容易使我们犯思想僵化、以偏概全的错误,从而会误导大众传播,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它对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三使两者关系良性直动的对策正是因为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就有了探讨二者关系的可能。为,使大众传播能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更加令人信服的、可靠的文化背景知识【5J,同时为了使“刻板印象”有效地为我所用,我们应当积极地促成它们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发展。(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了比较客观地看待事物,我们应该从宏观上全面把握事物的特点,避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古人也告诉我们,“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由于大众传播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传播,那么大众传播(为特殊政治利益服务除外)应在一种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来全面了解主、客体文化,尤其是客体文化,才能使大众传播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积极作用。一方面,大众媒介应当避免为牟取暴万方数据利来宣传错误的消息,比如波兰的报纸就不能老是报道说中国这个国家既贫穷又落后,使波兰人认为中国人似乎整天还在抓老鼠、打苍蝇和挖地洞;另一方面,广大受众也应当擦亮自己的眼睛,多了解异域文化,避免以讹传讹,成为“魔弹”的牺牲品。(二】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于相互联系之中,孤立于其他事物、不与其他事物发生任何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牛顿说:“我们之所以看得更高、更远,是因为我们站在历史这位巨人肩膀上的缘故。”确实,历史(这里指不同于现在的所有过去)能带给我们很多方面的启示。若能够好好把握历史,我们就能较好地把握现实。对于历史经验,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明明知道李鸿章曾经在美国宴请外国朋友时,由于过于谦虚闹了一个笑话,那么我们如果再碰到类似的情况时,就要表现得自信一些。再如,如果再有老外称赞你的新娘漂亮的话,你只需得体地表达你的谢意就可以了,没必要说“哪里,哪里”了。另外,我们要学会洋为中用,这对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所谓“洋为中用”,就是在与洋人打交道时.我们要把自己也看·成是洋人,运用洋人的思维进行思维,把交际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三)此一时。彼一时在中国有些地方,一提起美国,人们会流露出艳羡的眼神,认为那里是人间天堂,满地黄金,并且还有许多人趋之若鹜,挤破脑袋也要到美国去“留洋”,认为那样就可以为自己脸上镀层金。实际上,这种看法和做法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其实,美国也不能消灭贫穷,就象人不能避免死亡一样,布鲁克林贫民窟里的贫民也不比别国的贫民更有钱,他们甚至更加穷困潦倒,这是不难想象的。同样,我们也不能以老眼光来看待世界女性的社会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她们当中的许多人已不再是以相夫教子为目的的家庭主妇,而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与之进行交往,就要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应注意分析和思考种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历史背景,一旦发现事过境迁已经没有现实性了,就应该抛开它对自身的影响。重新去发现对象的特殊性。四结束语形成刻板印象与形成概念或将事物分类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幸的是刻板印象乃一种僵化的类别【6J。而大众传播却能将刻板印象深入人心,因此,只有开动自己的脑筋,对大众传播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加以区分,保留大众传播对跨文化交际起积极作用的一面,摒弃它对跨文化交际起消极作用的一面。同时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全面、客观、发展、联系地看待不同的文化,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既避免对对方造成伤害,又可为自己树立良好形象,取得特定情势下的最佳交际效果。参考文献:[1]肖芳林.现代交际心理学[M]武援:华中理工大学出版杜,1997[2]张强.谈判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杨媛莉.踌文化交流中的词汇困惑[J]零陵学院学报,2004,(1)[6]刘汝荣,杨为.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文化意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MassCommunicationandStereotype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QIANFeng—lian&TANGDe—gan(SchoolofFomi口Lan目lages,XiangtanUniversity.)(jⅫ鲫.411105,China)Abstract:StereotypeandnlasScommunicationhaveacertainrelationshipbetweeneachother.which诎eSitpossibleforUStoexploretheconceptionsofthesetwotermsandthentosmoothawaytheobstaclesinintercultural(20111.munication.Takingthenotionofdiminishingdivergenceandmisunde%tanding,andofincreasingunderstandingaspresupposition,wedobelievethatstereotypeandmasscotmnunicationcanaffecteachotherpositivelyto8tcertainex—tentandfacilitateparticipantstocommunicateint}lemostsuccessfulway.Keywords:interonhuralcommunication;stereotype;inasscommunication(责任缟校龙四清)113万方数据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作者:钱凤莲,唐德根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年,卷(期):2004,26(4)被引用次数:2次参考文献(6条)1.肖芳林现代交际心理学19972.张强谈判学导论1992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5.杨媛莉跨文化交流中的词汇困惑2004(01)6.刘汝荣.杨为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文化意识[期刊论文]-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梁高燕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2006文化是人们的观察、认识、评价和行为活动的方式。交流(communi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mmonis(common),其含义为“共享、共有”。文化和交流密不可分,文化是交流的基础,交流影响文化。它们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是符号化的过程。人和文化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借用康德的表述就是“我们在文化中,文化在我们心中。”一方面,我们易受文化的影响一象芦苇随风而舞一样,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会产生趋同性,即产生各种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我们有具有理性并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包括刻板印象)和行为以实现交流的目的。整体而言,“文化的居所既在个体之中,也在群体之中”。而我们交流者是会思想的芦苇。存在于个体和群体的文化是通过个体之间的交际而不断被改变和传播着,并且代代相传一包括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变化也是如此。然而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某些刻板印象被强化或弱化,刻板印象也导致了许多交际失误和误解。因此当今包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更为引人注目。刻板印象是文化间差异和某文化内部趋同性的集中体现,刻板印象包含的文化差异不可能被消除,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它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潜在的桥梁或陷阱。本文的刻板印象是指一种普遍的、不可避免的人类认知方式,是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成员的一般化的趋同性的认知方式。刻板印象有“自定型”和“他定型”之分,具体有在诸如种族、性别、年龄、职业、阶层、国民性格等维度上形成的文化定势。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讨论自定型和他定型中的种族维度上的刻板印象及其形成原因等,具体而言,主要讨论了中国学生对加拿大人、中国人和“我”的刻板印象。全文主要从文化、心理、和教学三个方面来探讨刻板印象。第一章主从文化角度介绍了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提出了研究刻板印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本文研究关注的问题。第二章综述了国外和国内的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并阐明笔者主要认同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角色理论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心理原因,即认知泛化(认识论原因);社会和文化原因(包括语言和大众传媒)。并且也探讨了刻板印象研究者的文化相对论等研究立场。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大连的四所学校学生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多次编辑、调整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主要探讨了大连学生对加拿大的国民或民族的印象及这些印象的十个维度,并对被试的性别、年龄、与加拿大人接触与否作了差异性分析;对喜欢度和相似度做了相关性分析。对加拿大人的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喜欢度的因素等等做了回归分析。第四章探讨了刻板印象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2.学位论文金晶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2008刻板印象是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当今,全球化愈演愈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管理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被试与美国被试相互之间的刻板印象及他们的自我刻板印象。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最后回收256份有效问卷,其中132份来自美国被试,124份来自中国被试。问卷采用了Katz和Braly(1933)发明的形容词列表法及Lepore和Brown(2000)的偏见测量表,并根据本研究的特定背景对这两个方法进行了合理修改。问卷还包含作者本人设计的问题,获取的数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美两国人相互的刻板印象,这两组被试的自我刻板印象(autostereotype),被试的偏见程度,以及被试如何获取文化刻板印象,等等。正式调查前的预测证实了该问卷的内在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被试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和中国被试对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总体来说是正面的,而且他们的相互刻板印象值要高于自我刻板印象值。被试的平均偏见程度较低,对对方的了解正面信息多于负面信息。此外,大多数被试愿意与另一方进行跨文化交际。为了促进群体间的交际,人们必须学会有效管理刻板印象。第一、增加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兴趣;第二、不要把刻板印象作为预测和理解外来群体成员行为的唯一基础,大量积累关于其他文化的知识,在特定跨文化交流情境下搜集交流对象的具体个人信息,而非简单地运用关于其所属文化群体的知识来判断他/她的性格和行为;第三、努力学习跨文化交际技巧,包括辨识与刻板印象不相符的新信息、换位思考、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跨文化交际行为、准确预测和理解外来文化成员的行为等。此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中美两国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建议。作者希望本文可以引起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和跨文化交流学家的重视,并通过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对刻板印象进行深入多维的研究,从而找出更有效的方法来减少这种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3.期刊论文彭世勇.PENGShi-yong英语学习者对中、日、美三国人的刻板印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3)采用Kuhn和McPartland的文本分析研究方法,在115名英语本科生中进行对中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刻板印象调查.样本在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分别写出其对中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的认知和印象.然后,样本写出的3组句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形容词被分离出来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样本对社会内部集团和外部集团成员所持的刻板印象和归因差异.4.学位论文彭端英群体对抗性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2006人际关系中的群体(group)现象研究是近几十年来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探讨使得我们在这一领域有较深的认识。借助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作者认为群体对抗性较为普遍存在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并深入分析群体对抗性从多方面影响着跨文化人际交往,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试图从缩减群体对抗性影响方面提出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潜在问题,并且给予直接的现实关注。本文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并得出结论:正是由于群体对抗性的存在,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在很大范围内影响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涉及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群体对抗性出现的理论基础。在文中,文化被看作是由里到外,由态度、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组成的统一整体,交际的过程包括传者、受者等八个线性分析要求,同时又受制于心理因素、具体交际情景、文化环境等纵向宏观因素。本文采用社会文化理论和认知理论作为研究群体对抗性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述了群体的分类,阐述了群体的定义以及一些和群体相关的概念和观点。如群体的特点,群体的心理功能,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定义,外群体和陌生人的区别等。第三部分讨论了群体对抗性产生的因素和它所包含的三个区别度很大但又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这种群体对抗性表现在当一个群体的成员称为内群体的时候,对另外一个群体的成员称为外群体,显示否定的态度及行为表现。其中刻板印象由于其过度归纳的特征,可能导致归纳出来的结论与其所归纳的群体成员的特征不相吻合。偏见是以和刻板印象相同的评估或情感维度为基础的,表现在印象和态度方面。歧视包含以他们自己的群体成员为基础对他人否定的行为方式。第四部分主要针对群体对抗性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行阐述。通过对群体对抗性习得过程和群体对抗性的动机分析。作者认为群体对抗性影响交际参与者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由于群体对抗性的习得过程与个体的成长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文化在群体对抗性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化指的是孩子们习得他们成长环境的传统和社会规范的过程。偏见在家庭内外都能耳濡目染。大众传媒在强化群体刻板印象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媒体在任何群体当中都有可能反映关于目前该群体更广泛社会阶层的刻板印象。群体对抗性的动机为群体之间的竞争和权力主义者(authoritarian)的性格特征。最后,作者探索性地分析了一些缩减偏见的方式,如:群体之间接触,再范畴化策略;社会化容忍性,尤其为教育。5.学位论文余宏波从语境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差异2005本文研究的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方面,即对比分析不同文化在语境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论文的构思和展开基于以下几个理论前提:首先,文化与交际密不可分,两者是互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正如Pearce所说的:“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流是流动着的文化。”其次,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Hall在文化学理论上的突破。他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以及“文化所隐藏之物大大甚于其所揭示之物。”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来源于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与参与交际的民族成员对异质隐蔽文化的无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从根本上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就必须揭开隐蔽文化层。再次,1968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发展了语境学说使人们认识到了语境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人们说话既要符合语言规则,又要适应言语环境。Hall于1976年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概念进一步强调了语境研究的重要性,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与语境的研究颇有启迪。本文借鉴Hall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分类概念,参照国外学者将西方欧美国家划归为低语境文化,将中国、日本等划归为高语境文化,通过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中国为何属于高语境文化的根源,探讨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在交际模式上的表现,以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因交际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文化障碍,使交际各方能真正了解对方,从根本上避免交际冲突。本文的引言部分指出,引起跨文化交际困难的文化差异不仅表现在交际的内容上,还表现在交际的方式上。本文的中心论述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化和交际及其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界定,指出文化无处不在和多元化的特性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作者通过比较跨文化交际和主流文化内的交际的异同点,分析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指出交际双方产生交际困难的原因是文化差异,即双方缺少共同经历,包括交际的内容和交际方式上的不同。第一部分关于文化与交际关系的论述为本论文主要论点的展开做了铺垫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语境的概念和作用,结合信息超载理论,分析语境对意义的决定作用,同时简要分析了Hall根据对传达信息或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提出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这一理论概念,指出高低语境文化间交际的困难,并从语言学角度说明中国的高语境特征。本文第三部分通过将高语境的中国文化与低语境的英美文化进行对比,试图找出中国为何属于高语境文化的根源。作者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分析原因:地理社会根源、传统思想学派的影响和儒教价值观的作用。第四部分分析文化的高低语境区别对交际模式的影响,对比了三组交际模式:信息发送者为中心的交际与信息接收者为中心的交际,螺旋归纳型交际与线性演绎型交际,谈话取向型交际与沉默取向型交际。此外,作者还论及跨文化敏感能力对有效交际的作用。本文的结论部分不仅提出本项研究对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文化的相对性,刻板印象的危害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意识到这些问题对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大有帮助的。6.期刊论文柴奕.高涛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人际关系协调与应对策略-大家2010,""(11)文化缺乏敏感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文化模式套用于另一个国家,以为在自己国家行得通的做法在另一个国家和另一种文化中也能行得通,结果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恰如其分地应对和协调好人际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十分重要.7.学位论文丁清梅第二文化习得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2007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正日益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焦点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也已随之产生,或着眼于语言,或着眼于文化,或着眼于语境。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出发,着力研究隐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第一章简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有关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就文化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第二文化习得在习得者身上究竟体现为怎样一种过程?第二,第二文化习得的结果怎样?第三,第二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文化人类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以上三个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启示和理论依据。第二章从文化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第一文化习得过程诸方面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章重点论述第二文化习得的模式,过程和结果。在已有的第二文化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第二文化习得模式。第二文化习得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四种:一、习得不存在问题和困难的部分,即对第二文化的吸收;二、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取舍和选择;三、第一文化与第二文化的场合化,即把不同的文化观念应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四、第一文化与第二文化的融合,即两种文化观念的交融。第二文化习得是一个不同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是在原有的语言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完全独立的新的语言系统;第二文化习得则是一个业己存在的系统的扩展和改变,而不是发展出一个与原有的第一文化系统完全不同的新系统。故而,第二文化习得的结果一般不会是完全融入目的文化。第二文化习得是一个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习得者在保留本族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习得目的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正如习得者对本族文化价值观的保留程度有所不同,习得者对目的文化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习得程度也有所不同。第四章通过分析第二文化习得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讨论了第二文化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作为第二文化习得的最大障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冲突和差异同时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难题。较之于因对目的语的掌握的水平较差而遭遇的跨文化交际的冲突和失败,由文化因素,特别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引起的跨文化交际的冲突和失败有时会更令交际者感到受挫和不安。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如民族中心主义,刻板印象和偏见,主要根植于隐蔽文化(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同时,正是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使得第二文化习得相当复杂和困难。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外语教学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即认为语言习得能自然而然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怀疑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直线对应关系,并结合以上关于第二文化习得理论的探讨,在第五章设计了实证研究,旨在验证作者提出的两个假设:(1)外语技能水平高的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一定强。(2)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敏感度。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文化习得若未得到足够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就难以提高,而且,所有与跨文化交际有关者都应特别注意隐蔽文化的习得。8.期刊论文吴荣希.WuRongxi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与刻板印象的避免——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已引起教育者的极大重视,但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不少误区,其中文化知识的灌输导致刻板印象的现象较为普遍.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适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情况,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刻板印象的负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验证.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对探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启发作用.9.学位论文张威对于交际失误的分析及其对口语教学的启示2004该文从人类文化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揭示了文化差异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导致交际失误的主要原因,并以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霍尔提出的选择法则为理论指导,探寻形成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文化就是交际.交际离不开交流信息.对交流信息的研究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霍尔认为,交流信息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基本因素:集,分解成分及模式.模式是使集联合在一起以获得某种意义的规则和模型.在模式化过程中,即联合集生成具有意义的可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所有模式都受到顺序,选择,和谐这三个法则的潜在制约,在文化差异上,存在着深层意义上的选择机制.不同文化的人们由于历史传统,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的不同,其选择结果必然会不尽相同.一旦"选择"发生,且被某群体成员接受,就会深深沉淀于群体内人们的社会风俗,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对于所有信息模式化过程武断地具有约束力.因此,选择法则的普遍存在,是导致文化差异产生的一个深层原因.在跨文化理论研究和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制约文化模式形成的选择机制,明确文化教学目的的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层面,并通过在口语课堂中有效的实践技巧和活动,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尤其是大学二,三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处于文化差异敏感阶段的英语专业学生克服消极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民族中心主义,尊重该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正视文化差异,学习目的语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逐步达到文化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10.期刊论文袁瑛.YuanYing试论跨文化交际与交际预测-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4)跨文化交际中,"意义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语码,交际者对环境的交际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交际预测的含义,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预测的各个重要因素,包括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观念和各种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心理环境,时空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引证文献(2条)1.刘叶红跨文化交际中心理定势的多维视角研究[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2.江根源.季靖地区媒介形象:传统、权威与刻板印象[期刊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tsfxyxb-shkx200404030.aspx授权使用:河海大学图书馆(南京校区)(hhdxtsg),授权号:2ecc5143-e47c-47c4-8dde-9e63011c4533下载时间:2011年1月6日
本文档为【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与大众传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5.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祖华
人民教师
格式:pdf
大小:33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6-21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