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

举报
开通vip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新师德规范的解读与践行新师德规范学习时间:2012年1月25日学习地点:会议室主持:吴庆文学时:8学时“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举止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应模范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公德,...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新师德规范的解读与践行新师德规范学习时间:2012年1月25日学习地点:会议室主持:吴庆文学时:8学时“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举止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应模范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公德,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实、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形成了良好的师德传统,主要表现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精神;坚持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精神。但是,我们中确实存在着有违教辅原则,有违师德规定的事情,给我们学校抹黑。教师师德建设需要提到日程上来,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衡量师德(一)要有渊博的学识或专业知识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并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面对着“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要求更高了。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特别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也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主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进修,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二)要身正为范,要引导学生做人教师要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是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给他们信心,与他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哪怕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尊重学生个性,相信学生潜力,师生互相尊重和互相沟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认识和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不要动辄就对学生进行斥责、讽刺、挖苦、甚至侮辱体罚。目前,一些老师对中小学生进行体罚并非个别现象,这不仅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刚刚公布不久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而且也是错误地理解了“严师出高徒”这一古老的教育思想。只有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进行循循诱导,亲切教诲,才能带来学生持久的、心服口服的遵从。(三)要严格律己,维护教师崇高职业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就要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道德追求,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要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道德准则,要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教师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做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廉洁从教、无私奉献的榜样,要做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知难而进的榜样,要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榜样,要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榜样。二、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七大关系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以交往为基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由于角色定位上存在主从性,这在客观上导致教师在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与学生交往,必须遵循尊重、理解、平等的原则。尊重是一种爱,只有老师对学生付出真挚的、深沉的爱,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达到育人的目的。理解是取得胜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由于在观念、信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反面的差异,因此,师生交往必须以理解学生为前提,要了解学生,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标尺。教师与学生虽然在角色上处于不平等的位置,但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师生交往中,实现了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师生沟通。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为各类残疾学生,这些学生由于身体和心智上的障碍,特殊学校老师与残疾学生交往中,虽然在沟通上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我们绝对不能歧视、嫌弃。残疾学生应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理解和更多的帮助。在与学生交往中,怎样才能取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类残疾学生特殊的语言、情感表达形式,如,对于从事特教教育的老师,必须熟练运用手语。其次,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学生的话可能很天真、很幼稚,也可能很难表达完整的意思,但是我们必须耐心地倾听,因为,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是赢得学生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对与残疾学生,还要善于观察,通过情绪、行为上的细微变化,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再次,要学会角色互换,多从学生的角度、残疾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维,对学生一些不能控制的行为,要宽容,要尊重学生人格,要维护学生自尊心。此外,还要重视发挥期待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要通过自己特定的方式,将各种期待,有远的,有近的,有具体的,有抽象的,有意识地传递给学生,这一点对于树立残疾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尤为重要。教师具有热爱学生的感情,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没有爱并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尊重学生尔连柯说:我最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尊重一个人,要求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教师在尽量多的要求学生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感到教师的温暖,对教师产生由衷的尊敬与爱戴,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2、发扬民主生到了青少年时期,随着独立性的增大,心灵深处迸发出一种想说想干的意愿。对教学,他们要进行评论,对各项活动他们要谈设想,提意见,对于不正确的批评,他们要辩驳。教师千万不要因为学生的观点幼稚,想法简单而粗暴地制止他们。相反,而是应该相信学生,充分发扬民主,培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3、一视同仁每个教师都要面对人数众多,情性各异的学生进行工作。自尊心很强的青少年,对教师所给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是极其敏感的。教师在表扬和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耐心、真诚,决不要亲疏不一。对学生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处理要恰如其分,公平而又正确。教师如果留下偏爱的印象,既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又降低教师本人的威信(二)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较之于师生关系更为稳定,但由于潜在利益分配等因素,所以,这种关系更为微妙、复杂。处理得好,不仅有助于教学的成功,有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个人自身的发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互相尊重。尊重他人,既要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要对他人全面、客观的评价,既要尊重与自己感情较好、观点相近的同事,也要尊重与自己联系较少、观点相左的同事,要注意克服自傲、妒忌的心态。当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宽容大度,虚怀若谷。二是优势互补,学校工作是整体,必须靠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协力,互相配合和支持,每一个教师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因此,教师之间的交往应充分挖掘互补功能,使教师在互相交往中实现思想上的互助、信息上的互换、情感上的融合和知识上的整合,以提高整个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情感互动,通过互动,促进交往的动态平衡发展,达到每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而在这个教师群体中,形成互相欣赏、互相促进、互相竞争的交往机制。与同事交往,要主动开发、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你有更多的渠道和机会与更多的同事接近和交往;要善于设身置地,换位思维;要善于表现友好相处的愿望;要相互理解,要学会“雪中送炭”,在关键时刻送上温暖,要及时、妥善地处理矛盾,对待矛盾要学会退让、等待、迂回。同事之间的争辩要掌握好分寸,要避免使用过激和尖刻的语言,以不伤害对方为尺度,对于不是原则问题,要适可而止,给对方一个台阶,让对方"顺坡下马"。(三)教师与领导的关系这里说的领导是指学校内部的各级负责人,如校长、主任、组长等。作为领导者,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平等待人,绝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要一身正气,公正处事,绝不可双重标准;要敢于负责,对下属的过错自己也要主动承担,绝不可以推过揽功。作为被领导者,必须正确地对待领导,服从和支持领导的工作,打破“完人”观念,对领导要有适度、合理的期望值,对领导在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失误,要真心实意地帮助,抱着对工作负责、与人为善的态度予以指正。遇到困难和挫折,应从大局着眼,放宽气量,发牢骚要注意场合,讲究分寸,不要故意为难领导。要学会说服领导。(四)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因为共同的教育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同学校的历史一样久远,从学校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产生了求学者,就有了教师这一职业,也就自然地有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师与家长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关系的一般特点,它遵循社会关系的一般原则,如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等。但作为以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毕竟属于一个特殊领域的人际关系,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社会关系,其特点如下:以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轴心。教师与家长,作为关系的双方,可以说,没有孩子的受教育,就没有这一层关系的存在。在孩子未接受教育之前,在孩子没有接受特定的“这一个”教师的教育之前,这种关系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是一种缘分。就教师而言,其从事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家长来说,其送子女上学,目的也只有一个: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离不开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这一核心,关系就不存在。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只有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与家长交往,首先,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手册、电话、通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步骤。其次,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家长,不要伤害家长的感情,要全面、客观地介绍小孩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热情、耐心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再次,要及时地通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共同实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五)教师除了要正确处理好以上四种关系外,还要正确处理和理解好教师职业与学校的关系,教师职业与对外交往的关系,教师职业与自身言行的关系。良好的师德对学生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良好的师德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并且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成对他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健全的人格是实现了人格在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等方面的统一、平衡。高校教师如果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可以通过自己高尚的师德释放出无限的人格魅力,形成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追求具备朝气蓬勃、胸怀大志、情操高尚、宽容大量、团结协作等精神的健全人格。正是由于良好师德的作用,高校教师身上体现出一种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他们为国家、为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必定会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像一些身患重病的高校教师,他们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所散射出的人格魅力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鼓励学生们培养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2、好的师德可以鼓励学生丰富知识积累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承。大学时代是一生中最宝贵积累知识的阶段。教师应以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把人生的哲理寓于教育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鼓励学生运用好在校的学习时间,为将来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提倡厚积薄发。尤其是对应试教育中“考”出来的学生,更引导他们博览群书,积累广博的知识,增强知识积累的底蕴。具备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他们会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现实,在教育的过程中大量引进新的信息,有意识地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动态,促进学生发现、选择、批判、吸收,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同时,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还会体现出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研究、探索、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观念,进而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3、良好的师德是与学生真情交流的钥匙教师手中的权力是社会赋予的一种影响力,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有奖勤罚懒的权力等等。恰当地运用这些权力,可以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反之则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良好的师德在教师合理运用这些权力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尊重学生的人格,虚心听取学生对自己工作中的意见。师生之间的交流必然存在感情的力量,高校教师应把握运用好这种感情力量对学生的影响。高校教师对工作不断投入的热情,就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热情与期望,同样他们对学生的热爱更会给学生以最大的支持。特别是对一些特殊学生群体如后进生、贫困生、单亲生,关怀帮助更能点燃他们心底的奋进精神,产生无比的亲和力。此外,高校教师的风度、个性、服饰仪表、特长、身体状况等等,都是教师外在直观的师德表现,给学生以最为直接的影响。三、把握教师的六种角色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扮演许多角色,如妻子、母亲、姐妹等,但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而教师则不同,它具有多种角色特点。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造成的。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是教育者,他们要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抟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学生的行为品格,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因为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教师有了“传道者角色”。因为教师是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在给学生一杯水时,自己先要成为一条流淌的河,所以有了“授业解惑者角色”。因为教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并要组织班集体、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于是又有了“管理者角色”。因为世界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于是教师有了“示范者角色”,从此教师要牢记八个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教师传授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所以“没有变化、千篇一律”是教师的死穴,于是求新、求变,决定了教师要充当“研究者”的角色。因为十字路口需要有人指引、遇到困惑需要有人启发、心情沮丧时需有谈心的朋友,于是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得天独厚地拥有了“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第一章: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时间:2012年7月14日 学习地点:二小会议室 主讲:吴庆文学时:8学时第一节职业的概述一、职业的含义与特征 职业是社会中人的劳动角色定位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或工作,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在维持自身生活的同时促进社会发展。而且每个社会成员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都天然地负有各种各样的责任,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领域中都处于特定的社会位置,从事社会某个特定领域的某种具体工作,有的做工,有的务农,有的经商,有的行医,有的执教„„这就在社会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岗位和形形色色的工作总类以及与之相应的千差万别的劳动角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职业。 关于职业的内涵,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从词义角度看,“职业”一词由“职”与“业”,包含着业务、事业、事情、某种工作的意思(有的学者用“职是责任,业是业务”来反映“职业”一词的内涵)。所谓“职业”,就是劳动者能够稳定地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角色。 这样是一种社会劳动岗位,是人们所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得一般性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职责。 (二)职业特性 现代社会职业种类及其繁多,不同职业具有自身的不同特点,但由于各种职业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各种职业之间相互联系,并且存在着一些共同特性。社会性——职业的首要特性。专业性——职业的内在要求。 经济性——职业的基本保障。 技术性——职业的必备条件。 二、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反映。三、职业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职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职业的作用:一是维持生存即通过职业劳动去的生活来源;二是参与社会劳动,承担社会义务,即通过职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承担社会义务,为他人提供服务;三是发展个性,在职业劳动上发挥才能,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二)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从社会整体来看,职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总体系中的行业第二节教师职业的特征与社会意义  一、教师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一)职业是社会中人的劳动角色定位 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教师逐步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登上历史舞台。 一、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教师职业是艺术教书育人为中心的一种职业。 二、教师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教师的劳动,同国家的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 (一)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第二、教师是人类智慧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一代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三)教师的劳动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节教师职业现代视野 一、人类面临的挑战 人类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就教育而言,要面对一系列挑战首先,信息化社会将导致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其次,国际化社会将产生新的国际理解教育景观。再次,成熟华社会将构筑终身教育的新体系。最后,科技化社会将呼唤“学会关心”的主题教育。总之,21的世纪的发展为教育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新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 首先,它要面对的是一场即将到来的知识的革命。其次,要确立它还将面临一场学习的革命。 另外,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同样面临着挑战。教育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要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教育理念。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再次,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新世纪教师面临的挑战 要成为行使时代需要的创新型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 第一、现代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 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根本教育观指导下确立以下观念:确立新教育功能观确立生活教育观确立生命教育观 第二、现代教师要树立新的知识观。首先,要求教师不再墨守传统的知识观,将知识仅仅看成不变的、结构化的东西。其次,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把传递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发展的过程。再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教会学生学习。最后,教师还要有科学精神,理解知识所负载的价值及意义。 第三、现代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首先,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再次,教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学习时间:2013年7月9日 学习地点:会议室 主讲:吴庆文 学 时:8学时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中道德关系的反映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就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范围上的有限性; 2、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形式上的多样性 三、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职业道德在原始社会萌芽 职业道德在奴隶社会形成 职业道德在封建社会发展 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大发展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人类历史上职业道德发展的最高成果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点与社会功能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一)职业是社会中人的劳动角色定位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调节着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教师与自我的相互关系,既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基础。 二、师德蕴涵着无尽的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第一、师德纯化社会风气 第二、师德影响、塑造人的心灵 第三、师德影响人的终身 三、师德是教师心中精神的太阳 良好的师德能促进教师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神圣与崇高性的不断理解,引导和推动教师不断追求个体职业人生的完善,使教师职业人生不断焕发出道德的魅力。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 一、教师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的职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 三、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者是要劳动态度,说到底,体现为对学生、对工作、对教育带来的态度。对学生要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向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事业,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从事劳动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对具体的工作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经律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上应遵守的规章、 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pdf信访条例下载信访条例下载问刑条例下载新准则、条例下载 、守则等。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 第六、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五、教师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它是从事职业工作的重要条件,是职业工作者实现职业理想,追求高尚职业道德的具体行动内容。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刻苦钻石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第二、懂教育规律 第三、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六、教师职业良心 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的评价能力。教师职业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人民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地位。 其次,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 七、教师职业作风 教师职业作风,就是老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第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八、教师职业荣誉 教师职业荣誉,就是教师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教师荣誉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面在两个方面: 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供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教,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荣誉观,正确荣誉观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一、教师既要关心、维护国家和民族的荣誉,也要关心、维护教师集体、学校的荣誉,教师个体荣誉要服从于集体荣誉。 第二、荣誉的取得,必须凭借自己的实力,凭借自己的成绩和贡献,绝不允许弄虚作假,沽名钓誉。 第三、珍惜荣誉。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上) 学习时间:2014年1月25日 学习地点:会议室 主讲:吴庆文 学时:8学时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一、道德规范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保证 规范的实质就来自社会的客观限制和引导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规矩,规范具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规范的客观性。规范的标准性。 二、道德规范是一种特殊的规范 道德是指人们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偷习惯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表现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三、师德规范是调节教育关系,完善教师自身的手段。 师德规范,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由国家或教育行业行政部门颁布的,教师在从事教育专业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行为规则。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师德规范的价值意义。 第二、努力把师德规范变为一种内化于心灵的德性。 第三、师德规范最终要形成一种完善自身的精神力量。 第二节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一、热爱祖国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品德,是对社会主义的一种深厚感情和为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1 、教师首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2 、教师要树立为祖国教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二、热爱祖国使教师获得无穷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三、教师热爱祖国要具体体现在热爱教育、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四、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  1 、遵纪守法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基本要求  2 、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现实要求  3 、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教师要讲法律。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育教学要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也出台了不少,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等。从某种意识上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在 “ 执法 ” 。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做到知法、守法和不违法。 第一,知法。教师首先要模范的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国家、社会组织和公民一切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的专门法律。第二,守法。 依法执教要把法定的职业规范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法律为尺度,严格依照法律进行教师职业行为选择。从某种意识上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在 执法 ” 。 第三,不违法。 我国教育法和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行为选择如果不符合法律,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 一 )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 三 )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 ( 二 ) 项、第 ( 三 ) 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每一位教师都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执教,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节敬业奉献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一、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师德的首要标准是师德规范第二条,爱岗敬业中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一)、敬业是教师的一种境界和使命  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待本质工作的基本品质,是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使命,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己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出贡献。爱岗敬业是从事教师职业、做好教师职业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如何才能敬业?它的前提是爱岗,热爱自己的教书育人的岗位。  1 、教师首先要培养起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  2 、勤恳敬业培养责任意识  (二)教师在事业的奉献中成长和发展 1 、爱岗敬业就意味着奉献 2 、教师在奉献中不仅仅是付出,从中获得发展和成长 (三)、在敬业中感悟教师的幸福  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或者幸福地做一个教师呢?  第一,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奉献。 第二,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创造。 第三,教师的幸福来源与学生的成长。  教师之道,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大受追捧时不发烧,也就是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就是实干加巧干,既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倾尽心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动脑子,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追求成功。 第三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就是要晓古通今,博采众长,信手拈来最恰当的事例,将其融入课堂,天衣无缝,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芬芳,不再有学习之苦,不再觉背书之累。这种境界,是每一位教师都要追求的,但是,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和坚持,才能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乐趣。这是师德境界的最高层次。 二、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教师的一种使命和境界 第一、教师要正确地认识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第二、教师要正确地对待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第三、教师在奉献中享受生命的欢乐与幸福,对一件事情由衷地热爱,从做好这件事情中得到无限的乐趣,这种乐趣能驱动其努力学习,把事情做好。 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是教师敬业奉献的根本体现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下) 学习时间:2014年7月13日 学习地点:会议室 主讲:吴庆文 学时:8学时第一节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热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 一、关心爱护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 第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三、爱护每一名学生。 二、平等地对待和尊重、理解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懂得送来的人来对待,对他们以诚相见,以朋友相知,与他们建议真正的师生感情。另一方面,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在先进生与后进生之间要一视同仁,绝不能对学习好的高看一眼,对学习差的就不理不睬,漠不关心。 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学生,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第二、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第三、宽容和信任学生。 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四、严格要求,宽严相济 第一、要严而有理。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行使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要严而有度。是指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 第三、要严而有方。 第四、要严而求恒。 第五、要严中求细 五、保护学生的安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护学生的安全,是教师群体所应具有的职业精神,也是检验教师的一个职业道德标准。保护学生安全正是“爱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不能把“爱生”当成口号,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寻找合理的依据和形式。要把对学生的爱融入点点滴滴的教育教学和一切活动中。  1、保护学生安全 2 、关心学生健康  关心学生健康,首次被写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在身体健康方面,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滑,近视率持续走高,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担忧。教师要负起责任来,引导督促学生加强锻炼,不得随意侵占学生的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的时间。 3 、维护学生的权益  学生的权益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学生的权利是与其身份和法律地位紧密相连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有双重身份:其一,他们是国家公民;其二,他们是未成年人,正在接受教育。 第二节教书育人是教师道德的根本道德责任 教书育人涵义,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具体地说,教书是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上课下教学活动和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的或潜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教书和育人的紧密结合,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的德才兼备。  一、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 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在教育理论和思想认识上的产物,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理论价值的命题。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在以往的应试教育过程中,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对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二是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甚至把学生当做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根本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首先,它具有主体性。素质教育要求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加以影响,使学生整体得到发展。  其次,它具有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并非只重视所谓“尖子”学生,而忽视一般学生。  再次,它具有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第四,它具有长效性。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二、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否能够掌握较高的教学技巧,是创造一流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刻苦钻研业务,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钻研业务,应当从根本上找到理论基点,这就是说要求把探索、研究和掌握教育作为首要责任。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把教学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其次,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按照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实施学科教学,充分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能潜能,让具有不同和潜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 再次,一个要在课堂中营造自由探讨、标新立异的氛围和环境,既要提倡想相互学习,相互有助,又要公平单键,激励进取和拔尖。 三、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品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是教师的天职所在。一位教师说过: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的积极人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也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真正的生命价值所在。  四、终身学习是教师身躯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 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当代老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必须认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对教师的道德要求: 一是要尊重领导,服从领导,足球职守。 二是要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 第三节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一、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第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第二、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第三、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三、教师语言、仪表、仪态中的道德规范 1 、语言文雅,亲切自然。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的语言。教师语言品质的优劣,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艺术。  第一,语言要规范。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普通话的要求,教师专业授课必须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第二,语言要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做到言简意赅,提起兴趣,激起灵感,启迪智慧。  第三,语言要准确。教师使用语言时要确切清楚,不含混。教师要准确地表达概念、规则、原理等内容,清晰地传达思想感情、愿望等教育要求,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互相矛盾。  第四,语言要生动。教师的语言除了做到规范、精练、准确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做到优美生动。要使语言有美感,做到音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鼓动性,音色甜润优美,话语流畅自然,速度快慢适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时刻处于最佳思维状态。还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其比较鲜明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的语言不能呆板单调,枯燥乏味,使人听来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  第五,语言要纯洁。教师的育人职责要求教师的语言文明纯洁,切忌一切低级、庸俗、下流的污言秽语,保持语言的纯洁性。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说话都要讲究文明礼貌,都要自爱自重,尊重别人,保持自己良好的风范形象。  3 、仪表端庄,格调高雅  教师的仪表最直接地反映了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良好的仪表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糟糕的仪表能引起学生反感,破坏师生间应有的亲和力,从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一,教师的仪容要整洁。仪容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了一个人的文化档次和意识修养,它是在社交礼仪中最基本的起点。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尤其应注重视觉形象塑造,比如不能蓬头垢面,不能浓妆艳抹,发式奇异,不能精神萎靡,愁眉苦脸;而要情绪饱满,朝气蓬勃,光彩焕发,成熟向上。如果一位教师不注意口腔卫生,带着满口的烟味、葱味、蒜味等异味走进课堂辅导学生,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交流。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  第二,教师的服饰要朴素美观。服饰包括着装和饰物。对教师来说,着装、首饰必须符合教师的道德要求。首先,做到衣着整齐清洁,饰物典雅大方。教师的整个穿着打扮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道德要求和审美标准,不要与教学、教育气氛相冲突。  其次,教师的衣着要朴素美观,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哨。教师的衣着仪表要符合民族特点、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职业特点,不能搞什么标新立异,穿着奇装异服,有辱斯文,有失体统。因此,教师的衣着打扮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及环境要求,要和教师的职业身份相适应,考虑它们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第三,教师的举止适度端庄。  风度从容,彰显个性。风度是人的全部生活姿态所提供给他人的一种综合形象,人们通常所说的风姿、风采、风格、风韵,都是风度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风度与这个人的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相关。一句话,风度离不开一定的外在表现,也离不开特定的精神内涵。教师要体现以下的风度:  (1)、教师要稳重。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遇事必须冷静沉着,泰然处之。教师应该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其是一个可以信赖、值得尊敬的师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情况,都表现出博大高深的知识涵养,沉着冷静的性格气质,成熟稳定的思想情绪,进取自强的人生态度,勇谋兼备的才干本领;不能因为自己的心境不佳,身体不好就发脾气,耍态度,也不能因为自己心情愉快就手舞足蹈,举止轻浮。这既有失教师的风度,也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2)、教师要可亲。因为没有可亲,教师的稳重很可能变成学生心中的凝重或沉重。就不可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教育学生时要表现出师长的爱抚和关切,目光要充满热情和希望,面容要慈祥,态度要诚恳,表情要温和,情绪要稳定,使学生产生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教师是做育人工作的,他要面对面地通过言传身教去教育、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位教师待人接物时谦恭有礼,坦然自若,面对成功和誉不骄傲自大,面对失败和挫折不悲观气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就会消除学生对其的畏惧和对其水平的怀疑之感,学生就会主动地接近教师,钦佩教师,学习教师。  (3)、教师要有识。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他是职业的知识传播者。要向别人传播知识,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有三个特征:一是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二是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三是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教师只有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才可能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把所教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只有掌握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才可能使学生在重要的学科领域中达到较高的水平,掌握今后从事工作的真才实学。教师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情况,都要表现出博大高深的知识涵养,沉着冷静的性格气质,成熟稳定的思想情绪,进取自强的人生态度,勇谋兼备的才干本领。这位老师,面对学生的无理取闹,竟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殴,这种现象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容许的。也反映这位教师的师德修养不够。  4 、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教师是教育者,首先必须是文明人。在社会交往中,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为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做出道德表率。这不仅对在全社会树立教师威信,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教师光荣”的风气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标,是社会风尚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志,也是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石。因此,教师遵守社会公德,不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廉洁从教,洁身自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教师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潮流之外。有的人正是在市场经济的这种负面影响下染上了弄虚作假、追求个人名利的坏思想、坏作风,出现了人格的扭曲。教育领域虽不是重灾区,但一些教师中也出现了按酬付劳,“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的单纯雇佣思想。有的老师在工作中斤斤计较个人利益,有了一些资本就摆资格,讲价钱,亵渎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一段时期以来,有偿家教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无论是对教师个体师德形象,还是对教师群体形象,或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其影响都是不利的。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纯洁心灵带来了不利影响。有偿家教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有偿家教”违背了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这一师德的基本要求。二是“有偿家教”偏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三是“有偿家教”异化了师生关系,扭曲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人格力量。四是“有偿家教”陷入了“恶补”的怪圈,给学校声誉造成危害。五是“有偿家教”贻误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损害了教师自己的心健康。六是“有偿家教”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师间的团结,导致团队精神、团队意识下降。教师要做到:不要动员、变相动员学生参加校外办学机构的补习,或为其提供生源;不要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其它商品;不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的礼金及其它财物等,否则,你就无法做到“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
本文档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青蛙耳朵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7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2-2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