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汇森中学202X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汇森中学202X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举报
开通vip

天津市汇森中学202X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PAGE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2021-2021学年天津市汇森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小虎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其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100cm=520cm×106×106×10﹣6C.36μm=36×1000cm=36000cmD.480mm=480÷2.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dm〔  〕A.一支铅笔的长度1.75B.一名同学的高度164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

天津市汇森中学202X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PAGE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2021-2021学年天津市汇森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小虎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其中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写正确的选项是〔  〕×100cm=520cm×106×106×10﹣6C.36μm=36×1000cm=36000cmD.480mm=480÷2.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dm〔  〕A.一支铅笔的长度1.75B.一名同学的高度164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只有a车B.只有bC.只有cD.a车和c车4.以下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发动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5.用两支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37.8℃和38.8℃,那么病人的体温可能是〔  〕A.38.8℃B.37℃C.37.9℃D.38℃6.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5m/sB.10m/sC.15m/sD.20m/s7.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顿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顿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8.如图,8个一样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9.以下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发动用10s跑完全程10.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1.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出如下的记录〔  〕×102×102毫米〔4〕0.187米.A.〔1〕和〔3〕B.都符合要求C.〔2〕和〔4〕D.〔1〕和〔4〕12.以下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拟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3.将一块﹣10℃的冰放在一杯0℃的冰水混合物中,置于0℃的环境中,以下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冰将全部熔化成水B.只有局部冰熔化成水C.将有局部水结成冰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变14.以下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15.如下图的两条图线A、B是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A、B都是晶体B.80℃的B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态C.B凝固过程持续16minD.8min时B是液态 二、不定项选择题16.如下图,试管甲和烧杯乙内盛有0℃的碎冰块,对乙容器缓慢加热,当乙中有一半冰块熔化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试管甲中的冰一定不会熔化B.试管甲中的冰熔化一半C.试管甲中的冰全部熔化D.试管甲中的冰可能熔化一局部,可能全部熔化17.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声如洪钟〞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D.“脆如银铃〞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色好18.假设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以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v2>v1〕〔  〕A..钢轨的长为B.钢轨的长为〔v2﹣v1〕t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t19.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那么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一样的2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样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下图,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三、填空题21.如图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物体的长度是  cm,某小组测量另一木块长度,得到下面几个数据13.24cm,13.27cm,13.48cm,13.26cm,那么木块长度应是  cm.22.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23.一辆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3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3s,小车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2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不同;“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25.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探测专家利用超声波探测到潜艇确实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波速是145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16s,那么该潜艇漂浮的实际深度是  m,此事例说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 四、综合题2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展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测:猜测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测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测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测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 规格 视频线规格配置磁共振要求常用水泵型号参数扭矩规格钢结构技术规格书 的琴弦,因为音调上下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展实验.〔1〕为了验证猜测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展实验.为了验证猜测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展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测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cm2〕A铜60B铜60C铜60D铜80E铜    F铜100G钢80H尼龙80I尼龙10027.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两个如图的实验装置: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下图.〔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2〕vAC、vAB、vBC的大小关系是  ,vAB=  m/s.28.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那么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推导过程〕 2021-2021学年天津市汇森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小虎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其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100cm=520cm×106×106×10﹣6C.36μm=36×1000cm=36000cmD.480mm=480÷【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单位换算包括过程与进率两个方面.据此做出判断.【解答】解:×100cm=520cm〞过程正确.故A正确;×106×10﹣6〞,少单位.故B错误;C、36μm=36×10﹣4×10﹣3cm,故C错误;D、“480÷1000m〞得到的单位不是m.故D错误.应选A. 2.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dm〔  〕A.一支铅笔的长度1.75B.一名同学的高度164【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铅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7.5cm=1.75dm左右,故A符合题意;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4c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4枚一角硬币叠放的高度在10mm左右,所以1枚一角硬币的厚度在2.4m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3.5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应选A. 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只有a车B.只有bC.只有cD.a车和c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因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所以b车一定是相对地面向北运动的;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所以a车一定相对地面是向北运动的,且车速大于b车的车速;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那么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南运动也有可能向北运动但车速小于a车;应选C. 4.以下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发动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考点】运动快慢的比拟.【分析】根据公式v=分别算出各选择项中描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使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再进展比拟选出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解答】解: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发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30m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12m/s;显然,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应选B. 5.用两支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37.8℃和38.8℃,那么病人的体温可能是〔  〕A.38.8℃B.37℃C.37.9℃D.38℃【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使用之前必须甩一下,并且甩到35℃以下,倘假设不甩,由于体温计有特殊的构造,在玻璃泡的上方有个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水银柱只能上不能下,体温计只能准确测量比原来温度高的,低于原来温度的体温是无法测量的.【解答】解:使用体温计之前没有甩,两只没有甩的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出现37.8℃和38.8℃,〔1〕倘假设病人体温低于37.8℃,两只体温计分别保持原来的示数,37.8℃和38.8℃;〔2〕倘假设病人37.8℃,原来37.8℃的体温计正好准确显示体温,原来38.8℃的体温计仍保持原来的示数;~38.8℃之间,原来37.8℃的体温计会升高到和体温一样,原来38.8℃的体温计仍保持原来的示数;〔4〕倘假设病人的体温是38.8℃,原来37.8℃的体温计示数会升高到38.8℃,原来38.8℃的体温计仍保持原来的示数;〔5〕倘假设病人的体温高于38.8℃,两只体温计都会升高到和体温一样.应选B. 6.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5m/sB.10m/sC.15m/sD.20m/s【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汽车行驶的距离等于450m与自行车行驶距离之和,从而求出自行车30s运动的距离,再利用公式v=求出自行车的速度.【解答】解:72km/h=20m/s;汽车运动的距离s汽=v汽t=20m/s×30s=600m;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600m﹣450m=150m;自行车的速度v===5m/s.应选A. 7.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顿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顿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振动不止,声音就不会消失,反之振动停顿,那么发声停顿.【解答】解: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钟也会“余音未止〞;应选B. 8.如图,8个一样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首先应该判断出是瓶子和水在振动还是瓶内的空气柱在振动,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来进展解答.【解答】解: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音调最高的水少的.应选A. 9.以下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发动用10s跑完全程【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分析】根据公式v=分别算出各选择项中描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使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再进展比拟选出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解答】解: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发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30m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12m/s;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的平均速度.应选B. 10.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2〕音调指声音的上下,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3〕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发现昆虫的;〔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固体传声比气体好,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音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应选B. 11.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出如下的记录〔  〕×102×102毫米〔4〕0.187米.A.〔1〕和〔3〕B.都符合要求C.〔2〕和〔4〕D.〔1〕和〔4〕【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再估读一位;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逐一分析各选项,做出选择.【解答】解:〔1〕18.74cm=187.4mm,测量结果准确到mm,符合题意;×102mm=187mm=18.7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不符合题意;×102mm=187.4mm,测量结果准确到mm,符合题意;〔4〕0.187m=18.7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不符合题意;故〔1〕〔3〕正确.应选A. 12.以下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拟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顿,发声也停顿;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音调上下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解答】解: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这是通过纸屑的跳动来显示鼓面的振动,说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的;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是研究声音传播条件的;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一次木梳齿的振动频率比第二次快,所以第一次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高,说明音调上下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锣面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顿,声音停顿,是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的.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实验现象是①②④.应选A 13.将一块﹣10℃的冰放在一杯0℃的冰水混合物中,置于0℃的环境中,以下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冰将全部熔化成水B.只有局部冰熔化成水C.将有局部水结成冰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当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解答】解:在0℃的环境中,当把﹣10℃的冰投入0℃的冰水混合物中,热量会从0℃的冰水混合物传递给﹣10℃的冰,0℃的水放出热量会凝固成冰块,﹣10℃的冰温度升高不会超过0℃,所以不会熔化,冰的质量会增加.应选C. 14.以下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音调.【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上下称为音调,音调的上下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A、用劲拨动琴弦会增大琴弦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B、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是为了增大弓与弦的摩擦,从而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C、使劲拉弓会增大弹性势能,这样可以使箭射的更远,不符合题意;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符合题意;应选D. 15.如下图的两条图线A、B是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A、B都是晶体B.80℃的B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态C.B凝固过程持续16minD.8min时B是液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从图象上来看,晶体的凝固过程有一水平线段,表示晶体的凝固过程,此时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凝固点.〔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熔点,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解答】解:A、B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是晶体,A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非晶体,故A错误;B、由图象知,B的熔点是80℃,80℃时B可能为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B错误;C、由图象知,B从第4min开场凝固,到第12min完全凝固完,经历了8min,故C错误;D、8min时,B在凝固过程中,故为固液共存态,故D错误.应选ABCD. 二、不定项选择题16.如下图,试管甲和烧杯乙内盛有0℃的碎冰块,对乙容器缓慢加热,当乙中有一半冰块熔化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试管甲中的冰一定不会熔化B.试管甲中的冰熔化一半C.试管甲中的冰全部熔化D.试管甲中的冰可能熔化一局部,可能全部熔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晶体熔化有两个必要条件:〔1〕到达熔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熔化.【解答】解:如图:大烧杯中的冰吸收火的热,冰的温度还远低于火的温度,还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冰块会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热温度不变,恒为0℃;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和试管中的冰温度一样,试管中的冰无法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熔化,故A正确,BCD错误.应选BCD. 17.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声如洪钟〞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D.“脆如银铃〞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色好【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分析】〔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调指声音的上下,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4〕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构造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解答】解:A、“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进展传播,故A正确;B、“声如洪钟〞主要说明声音比拟大,即响度大,故B正确;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不敢大声说话,担忧惊吓了天上的人,这里的“高〞指响度大,故C错误;D、“脆如银铃〞说明声音非常清脆,即其音调高,故D错误.应选AB. 18.假设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以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v2>v1〕〔  〕A..钢轨的长为B.钢轨的长为〔v2﹣v1〕t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t【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传播的距离一样,根据公式t=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解答】解:设钢轨的长度为L,由v=可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那么时间间隔t=t1﹣t2=﹣,所以,钢管的长度L=,故A正确,B错误;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t2==t=t,故C正确,D错误;应选AC. 19.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那么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一样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1〕丙车上的人那么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丙车向东运动;〔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说明甲车也向东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3〕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车向东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静止;三是乙车向西运动.综上,甲车、丙车必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西运动.应选A. 2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样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下图,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物体在一样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拟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3〕由图象可以看出两物体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4〕根据图象读出0~20s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一样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应选:AC. 三、填空题21.如图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物体的长度是 1.00 cm,某小组测量另一木块长度,得到下面几个数据13.24cm,13.27cm,13.48cm,13.26cm,那么木块长度应是 13.26 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场,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场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个清楚是否有错误数据,然后再利用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一样.【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4.0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00cm﹣3.00cm=1.00cm.〔2〕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3.48cm的数据是错误的数据,应去掉;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L=≈故答案为:1.00cm;13.26. 22.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30℃ .【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分析】定义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题文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5℃,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5℃,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温度计悬挂在教室显示温度是32℃,距离5℃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教室的实际温度.【解答】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2℃时,教室的实际温度℃×〔32﹣5〕+0℃=30℃.故答案为:30℃. 23.一辆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3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3s,小车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5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知道小车两种情况下匀速运动的时间和速度,根据s=vt求出两种情况下的路程,利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求出小车在6s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v=可得,小车两种情况下运动的距离:s1=v1t1=4m/s×3s=12m,s2=v2t2=6m/s×3s=18m,那么小车在6s内的平均速度:v====5m/s.故答案为:5. 2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音色 不同;“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响度 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音调 很高.【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上下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判断的;:“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很高;故答案为:音色;响度;音调. 25.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探测专家利用超声波探测到潜艇确实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波速是145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16s,那么该潜艇漂浮的实际深度是 116 m,此事例说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漂浮的潜水艇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潜艇漂浮的实际深度.〔2〕声音既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漂浮的潜水艇用的时间:t=×0.16s=0.08s,由v=得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450m/s×0.08s=116m.此事例说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116;信息. 四、综合题2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展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测:猜测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测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测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测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上下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展实验.〔1〕为了验证猜测一,应选用编号为 A , B , C 的琴弦进展实验.为了验证猜测二,应选用编号为 A , D , F 的琴弦进展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测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cm2〕A铜60B铜60C铜60D铜80E铜 80  1.02 F铜100G钢80H尼龙80I尼龙100【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猜测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解答】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猜测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一样,横截面积不同,应选A、B、C;猜测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与琴弦长短的关系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一样,长度不同,应选A、D、F;〔2〕猜测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上下,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2.故答案为:〔1〕A;B;C;〔2〕A;D;F;〔3〕80;1.02. 27.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两个如图的实验装置: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下图.〔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小 〔填“大、小〞〕〔2〕vAC、vAB、vBC的大小关系是 vBC>vAC>vAB ,vAB= 0.8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2〕通过比拟一样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判断vAC、vAB、vBC的大小关系;读出AB间的距离,由速度公式v=可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2〕由图可知,小球在一样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做加速运动,故vAC、vAB、vBC的大小关系是:vBC>vAC>vAB;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tAB=0.1s.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小球从0.00cm开场运动,A与B间的距离:sAB=8.00cm=0.08m,那么vAB===0.8m/s.故答案为:〔1〕小;〔2〕vBC>vAC>vAB;0.8. 28.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那么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推导过程〕【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设出A到B的直线距离,根据v=求出物体前后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由A到B的直线距离为2s,那么前一半与后一半路程都是s,由v=可得,物体前后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t1=,t2=,那么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答: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本文档为【天津市汇森中学202X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hs154
hx主要从事图文设计、ppt制作,范文写作!
格式:doc
大小:19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0-26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