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道之行也》集注

《大道之行也》集注

举报
开通vip

《大道之行也》集注《大道之行也》集注 一、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1.昔者:从前,以往,过去。 2.仲尼:孔子的字。 3.与(yù):动词,参加,即“与会嘉宾”的“与”。于:介词,到。 4.《现代汉语词典》:“蜡zhà:古代一种年终祭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蜡zhà:古代年终合祭百神。《礼记?郊特牲》:‘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蜡宾:蜡祭的助祭者。)” 5.宾:宾客,客人。王力《古代汉语》:“宾,...

《大道之行也》集注
《大道之行也》集注 一、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1.昔者:从前,以往,过去。 2.仲尼:孔子的字。 3.与(yù):动词,参加,即“与会嘉宾”的“与”。于:介词,到。 4.《现代汉语词典》:“蜡zhà:古代一种年终祭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蜡zhà:古代年终合祭百神。《礼记?郊特牲》:‘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蜡宾:蜡祭的助祭者。)” 5.宾:宾客,客人。王力《古代汉语》:“宾,指陪祭者。” 6.“蜡宾”即蜡祭的陪祭者,“蜡”是“宾”的定语。介宾短语“于蜡宾”作动词“与”的补语。 7.事:事情,这里指蜡祭之事。毕:动词,结束,完了。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观:?guàn。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又>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列观:一般的台观。)”王力《古代汉语》:“观,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又名阙。” 9.而:连词,连接“喟然”和“叹”,表示前后二者之间的 1 修饰关系,可不译。朱振家《古代汉语》:“喟然:叹息的声音。” 10.王力《古代汉语》:“盖,大概。” 11.富金壁《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张永言谓当读为‘宾事毕’。宾,傧也,孔子执傧相事。按,伪《孔子家语?礼运》:‘孔子为鲁司寇,与于蜡,既,宾事毕,乃出游于观之上。’正作如此读。蜡,郑玄注:‘岁十二月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亦祭宗庙。’陆德明释文:‘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如此释,初学者方知‘蜡’与《宫之奇谏假道》‘虞不腊矣’之‘腊’为一事。” 按:陈澔《礼记集说》亦读为“与于蜡宾”。 二、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1.言偃: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 2.君子:指孔子。何叹:叹何,慨叹什么。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3. 《古代汉语词典》:“道:?路,道路。?途径,方法。《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规律,道理。《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荀子?天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学说,主张。《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滕文公上》:‘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技艺。《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道义,正道。《战国策?东周策》:‘夫秦之为 2 无道,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道家所说的万物之源。《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辞海》:“道:?道路。?法则,规律。韩非《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把道解为万物产生、变化的总规律。?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又《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方法。《左传?定公五年》:‘吾未知吴道。’” 《王力古汉语字典》:“道:(一)路,道路。„„引申为水流通行的途径。„„泛指各种通路。(二)方法,途径。„„又为技艺,技巧。„„(三)道理,规律。《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养生主》:引申为正当的手段,道义。《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又引申为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左传?成公十二年》:‘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四)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孟子?梁惠王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二,国中无伪。’” 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道:„„本义是路。„„再引申为道理、规律。《庄子?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由道理、规律再引申出两个意义。一是封建社会所谓的好的政治措施和政治局面。《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二是学术或宗 3 教的思想体系,即思想、学说。这是体现一定道理的主张。《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这是明确地将“道”释为“道理”、“规律”。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本篇注:“大道:至善至美的准则,这里指原始社会的那些准则。行:实行。”又,本书《朋党论》一课“词义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道:道字从辵首声,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如《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件事所采取的途径、方法,如《论贵粟疏》:‘为开其资财之道也。’《商君列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又引申为规律,道理,如《天论》:‘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秋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又引申为思想学说,政治主张,如《许行》:‘悦周公、仲尼之道。’《子路从而后》:‘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又引申指美好的道德,常与‘德’连用,如《苏秦连横约从》:‘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又引申指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如《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同一部书,先是将“道”释为“至善至美的准则,这里指原始社会的那些准则”,后又释为“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 王力《古代汉语》:“大道,指原始共产社会的那些准则。行,实行。”朱振家《古代汉语》:“大道:指下文所谈的原始共产社会的那些礼仪准则。”这是释“道”为“准则”。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部编版八上语文文学常识部编八上语文文学常识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 >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 4 用书>》:“‘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这里先将“道”释为“准则”,后又释为“道理”、“真理”。 《古代汉语词典》:“大道:?大路。《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大道理,正理。《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理想的治国之道。《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辞海》:“大道:?古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所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应该即是“封建社会所谓的好的政治局面”。 《辞源》:“大道:(一)大道理。《礼?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释“道”为“道理”。 综上,“大道之行也”的“道”,或解为“道理”、“真理”、“规律”,或解为“好的政治措施或(和)政治局面”,或解为“准则”。 《现代汉语词典》:“道理:?事物的规律:他在跟孩子们将热胀冷缩的,。?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摆事实,讲,|你的话很有,,我完全同意。?办法;打算:怎么办我自有,。”《古代汉语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及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和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之释“道”,皆有“道理”之义,此“道理”是“事物的规律”之义。“大道之行也”的“道”若解释为此“道理”,则“道”是指社会的发 5 展规律。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无所谓“行”、“不行”的问题。作为“体现一定道理”的“思想”、“学说”,倒是可以去“行”。 “大道之行也”的“道”与其解释为此种“道理”,倒不如解释为“思想”、“学说”、“主张”。 又,《新华字典》:“道:?道理,正当的事理:无,|治世不一,。”《现代汉语词典》:“道:?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显然,《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所谓“道理”并非“事物的规律”,而是“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之义,亦即《古代汉语词典》所谓“?道义,正道”、《王力古汉语字典》所谓“正当的手段,道义”。“大道之行也”的“道”若解释为此“道理”,则所谓“大道”即“大道理”、“非常好的道理”、“最好的理由”、“正义”。显然,“大道之行也”的“道”不能是此“道理”。 有人释“大道之行也”的“道”为“准则”,然而上述所引诸辞书之释“道”,并无“准则”之义。《现代汉语词典》:“准则: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行动,|国际关系,。”“原则: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性|,问题|坚持,。”其实,“准则”就是“原则”,就是“主张”,就是“思想”、“学说”,这里特指政治思想、政治主张,因此“大道”就是至善至美的政治思想、政治主张《古代汉语词典》所谓“理想的治国之道”,亦即理想的政治主张、理想的政治思想。 6 能解为“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的“道”,主要是指“有道”、“无道”的“道”。这类“道”,实际上就是《古代汉语词典》所谓“?道义,正道”,亦即《新华字典》所谓“?道理,正当的事理”。“有道”就是“符合道义”、“合乎正道”、“合乎情理”,由此引申为有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有道”可引申为“有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但这不等于“道”就有了“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之义。其次,将“有道”、“无道”的“道”解释为好的政治措施或政治局面,实际上是将它解释为“措施”、“局面”。显然,即使“道”能解释为“措施”、“局面”,也不能将此二者并列为一个义项。“措施”亦即“方法”、“途径”,“局面”则应另立一个义项。 综上,“大道之行也”的“道”就是“政治思想”、“政治主张”之义。《辞海》释“道”,在“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这一义项之下所引的例句之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所“不行”的“道”是指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因为“政治思想”、“政治主张”是可以“行”的。 4.《新华字典》:“之:?助词。1.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光荣,家|淮河,南|百万,师|三分,一|百万年,前。2.表示领有、连属等关系,在名词或代词后:人民,勤劳|余,生活。3.置于主谓结构之间,使其变成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作宾语:爱,重,|取,不尽|偶一为,。?代词,虚指:久而久,。?文言代词, 7 这,这个:,子于归。?往,到:由京,沪|尔将何,,” 《现代汉语词典》:“之:<助>?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据《新华字典》,“大道之行也”的“之”是助词,“置于主谓结构之间,使其变成偏正结构”,亦即“大道行”本来是一个主谓短语,现在在主谓之间加上一个“之”,主谓短语“大道行”就变成了偏正短语“大道之行”,“大道”是“行”的定语。为什么要使它变成偏正结构,按《现代汉语词典》之说是取消它的独立性。什么叫取消独立性,所谓取消独立性,是说本来汉语中的一个主谓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变成一个句子,若在主谓之间加上一个“之”,这个主谓短语就变成了一个偏正短语,而偏正短语一般情况下即使加上一定的语调也不能变成一个句子,因为不具有独立性了。为什么要取消一个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取消独立性的目的是使这个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或作复句中的一个分句。“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中,“大道之行”就(和“三代之英”一起)作了句子的主语。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中,“大道之行”是作时间状语,意思是“大道被实行的时候”。 5.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与:介词,连同,跟。三代:指夏商周。英:杰出人物,这指禹汤文武。逮:赶上。之:代词,指‘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否定句中作‘逮’ 8 的宾语,前置。有志焉:有志于此。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于此。” 朱振家《古代汉语》:“之:指代‘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是‘逮’的宾语。有志焉:有志于此,心向往于大道之行和三代之英。” 王力《古代汉语》:“之,代词,指‘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是‘逮’的宾语。有志焉,指有志于此。孔子这句话是说:大道实行的时代和三代英明之主当政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可是我心里向往。” 按:“丘未之逮也”的“之”是“逮”的前置宾语。这个“之”字指代什么,朱振家《古代汉语》认为是“指代‘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认为是“‘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王力《古代汉语》认为是“‘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 “‘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的说法有歧义,“时代”的定语可能是“三代之英”,也可能是“‘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若是后者,则与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一致。问题是,即使是后者,也仍然有歧义,它可能说的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既是“大道之行”的时代,同时也是“三代之英”的时代;也可能是两个“时代”,即“大道之行”的时代和“三代之英”的时代。到底是几个“时代”,初中课本《语文》(八年级上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说:“从孔子回答言偃的话 9 来看,‘大道之行’先于‘三代之英’。”这明显是认为所谓“‘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是指的两个时代。王梦欧《礼记今注今译》:“盖‘大道之行’,指尧舜以上大同的时代;‘三代之英’,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小康之治。合两种不同的时代,故用‘与’字。” 既然如此,“与”字就该是是连词。可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连词“与”所连接的前一项之后是不加语气助词“也”的。这个“也”一般情况下应认为是用于主语之后的语气助词,所以这个“与”又应该看成为介词,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即认为是介词。若是介词,“与三代之英”就是一个介宾短语。本句中能被这个介宾短语所修饰的词语只能是“逮”。所以,这个句子应该看成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大道之行也,丘与三代之英未之逮也”。意思是“大道得以实行的时代,我连同三代之英们并没有赶上”。从下文看,所谓“三代之英”是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甚至还包括周成王、周公。 6.志:志向,志愿。焉:兼词,于是,于此。有志焉:有志于此,对此有志,对大道之行这样的时代有志愿。亦即心里向往这样的时代。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此‘志’当解为‘史籍’之义。” 王梦欧《礼记今注今译》:“志,《家语》作‘记’字。旧说以为记事之书。《集说》以为志愿,有此志愿而不及见太平盛世, 10 所以喟然而叹。今从前说。” 按:因有“焉”字于句尾,故此“志”以解为“志愿”为当。 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共的。”“天下为家:天下成为私家的。” 朱振家《古代汉语》:“天下是公共的。”“天下为家:天下成了私家的。” 王力《古代汉语》:“天下成为公共的。”“天下为家,天下成为私家的。”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天下成为公共的’,语势很不顺畅。此‘为’字当训为‘属于’义。‘天下为公’意即‘天下属于公众’。下文‘天下为家’被注为‘天下成为私家的’,其实也当解为‘天下属于私家’。‘属于’与‘成为’,其语意是有区别的。《战国策?秦策一》:‘代、上党,不战而已为秦矣。’姚宏注:‘为,犹属也。’《汉书?项籍传》:‘割荥阳以西为汉。’这都是‘为’训为‘属’义的例证。” “天下为公”和下文“天下为家”相对,因而两个“为”应该相同,都是“属于”之义。《古代汉语词典》:“公:?公家。与‘私’相对。《诗经?豳风?七月》:‘言私其豵,献豜于公。’”“家:?家庭。《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家财,家产。《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11 (单:通‘殚’。尽。)”“天下为家”的“家”是“家财”、“家产”之义,“天下为公”的“公”本是“公家”之义,这里借指公家的财产,即公共的财产。 2.《辞源》:“选:(一)选择。《礼?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1. yǔ:(九)意通‘举’。2.选拔。《礼?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荀子?王制》:‘尚贤使能。’(尚:崇尚,尊重。)?尊重,赏识。《礼记?礼运》:‘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能:?能力,才能。《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引>有能力。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又>有能力的人。《孟子?公孙丑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有能力做到,能够。《论语?先进》:‘非曰能之,愿学焉。’”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讲:?研讨,商讨。《国语?鲁语上》:‘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引>练习。《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引>讲究,讲求。《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王力《古代汉语》:“脩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脩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脩:通‘修’,修葺,调整。”朱振家《古代汉语》:“脩睦:增进和睦。脩:通‘修’,增进,加强。” 12 初中课本:“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王力古汉语字典》:“修:(一)修饰,修理。„„引申为修养身心。《书?皋陶谟》:‘慎厥身修。’又为培养品德。《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按:“修睦”的“修”即“培养(品德)”之义,谓“培养(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品德)”。 四、“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故:连词,所以,因此。 2.独:副词,只,仅仅。 3.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第一个‘亲’和‘子’是名词用作意动,意思是‘把„„当做亲(父母)’、‘把„„当做子(子女)’,按现代汉语习惯可译为‘敬爱’、‘疼爱’。” 朱振家《古代汉语》:“前一个‘亲’和‘子’都用为动词,可理解为‘以其亲为亲’、‘以其子为子’,即‘把自己的双亲作为双亲’、‘把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子:包括男女孩子。”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个‘亲’和第一个‘子’都用如动词,是‘以„„为亲’和‘以„„为子’的意思。” 上述三种《古代汉语》教材都认为“亲”、“子”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也有人称之为处动用法。《文言今译学》:“一般书上,还谈到名词的意动用法。我们认为,这 13 实际上不是具有意谓性的意动用法,而是具有处置性的处动用法。”“处动关系,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处置性’,表示对待宾语的一种态度。处动词一般由名词充当。” 朱振家《古代汉语》(下册):“处动用法是从传统的意动用法中分出来的。意动用法和处动用法有相同点:都可以用‘以„„为„„’的形式理解。但‘以„„为„„’这一语言形式基本上表达两类内容:一是表示对兼语的认识,一是表示对兼语的处置或对待。在这一点上恰好与分别意动用法、处动用法相对应。”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以:[动]用,拿。文言词。b)以„为„。等于‘把„作为„’或‘认为„是„’。”相当于“认为„是„”的“以„„为„„”对应于意动用法,相当于“把„作为„”的“以„„为„„”对应于处动用法。总之,不论是否将名词的意动用法称为处动用法,必须看到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而意动用法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都可以以为“以„„为„„”,但前者是相当于“把„作为„”的“以„„为„„”,后者是相当于“认为„是„”的“以„„为„„”。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注文的意思是将这里的‘亲’与‘子’视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就是‘以其亲为亲’,‘以„„为子’就是‘以其子为子’。如果把这两个句子译成白话,就成了‘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当做子女’。如此表达,显得十分笨拙。其实,这里的‘亲’与‘子’本来就是动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其含义都是读者可以 14 体味出来的,用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的定义去套解,反而不能准确体现原文的本意。在古文注释工作中,因受‘词类活用’说的干扰,造成注译不准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亲其亲’意即‘爱戴自己的父母’,第一个‘亲’可直训为‘爱’义。《孟子滕文公上》:‘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赵岐注:‘亲,爱也。夫夷子以为人爱兄子与爱邻人之子等耶,’„„这都是‘亲’用为‘爱’义的例证。„„‘子其子’意即‘慈爱自己的子女’,第一个‘子’亦可直训为‘爱’义。《礼记?中庸》:‘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郑玄注:‘子,犹爱也。’孔颖达疏:‘言爱民如子。’《玉篇》:‘子,爱也。’„„这都是‘子’用为‘爱’义的例证。„„” 这是认为不论是将“亲”、“子”视为意动用法还是处动用法,都是不很准确的。此说甚当。假如将“亲”、“子”视为意动用法还是处动用法,“不独亲其亲”就是“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作为父母”,这言外之意是还要把别人的父母作为父母;而“不独子其子”就是“不只是把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言外之意是还要把别人的子女作为子女。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孔子的意思只是说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别人的父母,要像爱自己的子女那样爱别人的子女。所以“亲”、“子”都可以解释为“爱”,或前者解释为“敬爱”,把“子”解释为“疼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亲:?爱,亲爱。《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亲其 15 上,死其长矣。’《后汉书?寇洵传》:‘久为吏人所亲。’”《古代汉语词典》:“子:孩子,子嗣。„„<引>慈爱。《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战国策?秦策一》:‘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詘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元元:百姓。)” 4.《现代汉语词典》:“老:?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敬,院|扶,携幼。”“幼:?小孩儿:扶,携幼。”据《现代汉语词典》,“老”、“幼”都是名词,但“壮”没有“壮年人”之类的意思。《古代汉语词典》:“壮:成年,壮年。《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据此,古代“壮”也没有没有“壮年人”之类的意思,因此应该认为文中的“壮”是“成年”、“壮年”之义,这里借指成年人、壮年人。 5.朱振家《古代汉语》:“有所终:有善终,指正常死亡。” 王力《古代汉语》:“有所终,等于说有善终。所,代词。下面三个‘所’字同。”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有所终:指善终。所:指示代词(下面三个‘所’字同),指代善终的条件。” “有所终”到底是“有善终”还是“善终”,《现代汉语词典》:“终:?指人死。”“善终:<动>?指人因衰老而死亡,不是死于意外的灾祸。”“所终”是“所”字短语,属于名词短语,故可作“有”的宾语;而“善终”是动词,“有善终”的说法讲不通。 比较而言,“有所终”只有可能解释为“善终”。如上所述, 16 “善终”是“指人因衰老而死亡,不是死于意外的灾祸”,则“老有所终”即“老年人得以善终”,亦即老年人都能正常死亡。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即使非“大道之行”的时代,一般的老年人也大都可以正常死亡。总之,“有所终”即使解为“善终”也是不可以的。 朱振家《古代汉语》:“有所用:有用处,指对社会集体有贡献。”“有所长:有成长的条件。”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有所用:有用他们的地方。即充分施展其才能。”“有所长: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或措施。”“有所养:指有供养他们的措施。” 王力《古代汉语》:“有所用,等于说有用处。”“有所长,等于说有使他们成长的各种措施。”“有所养,等于说有供养。” “有所用”解为“有用处”、“有用”、“有用他们的地方”都是正确的。“有所长”解为“有成长的条件”、“ 有使他们成长的各种措施”、“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或措施”也都是正确的。“有所养”不可解为“有供养”,理由同“有所终”之解为“有善终”。 “有所终”到底怎么解释,为什么“有所用”、“有所长”可以作如上的解释,为什么“有所养”可解为“有供养他们的措施”,这一切得从“所”字说起。 像“所见”、“所想”、“索爱”之类的短语叫“所”字短语。“所”字短语中的“所”,有人视为助词(如《现代汉语词典》),但也有人视为代词。为什么又可以视为代词呢,比如“所见”即 17 见的人或见的事物,“所爱”即爱的人,等等。这样看来,似乎“所见”就等于“见所”,“所爱”就等于“爱所”,“所”字似乎代替了“„„„„的人”、“„„的事物”;而且说“所”似乎是动词“见”、“爱”的宾语,只是这“宾语”前置了。 汉语中的宾语,是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即人或事物。汉语中宾语的类型很多。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割麦子”的“麦子”;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来了一位客人”的“一位客人”;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如“回南方”、“坐火车”的“南方”、“火车”;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如“熬夜”、“过中秋节”的“夜”、“中秋节”;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如“编柳条”、“喝小杯”的“柳条”、“小杯”;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如“存活期”、“寄航空”的“活期”、“航空”;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如“避雨”、“缩水”的“雨”、“水”;有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如“交涉财产问题”的“财产问题”;如此等等。 这么多类型的宾语,大都可以用“所”来代替。换言之,“所+动词性成分”,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处所、时间、所凭借的工具或手段、方式、原因、目的等等。某一个“所”字短语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什么关系的对象,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确定。如“问女何所思”中的“所”代替的动作行为“思”的承受者,“所思”即“想的事情”(“事情”是“思”的承受者)。“盖 18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我们所到的地方和喜好游览的人相比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所至”即“所到的地方”,“所”代替动作行为的处所。“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办法不知道从哪方面制定出来),“所出”即“制定出来的方面”,“所”代替动作行为涉及的方面、范围(相当于处所)。“成仓猝莫知所救”(成名仓促之间不知道怎么去救自己的蟋蟀),“所救”即“救的办法”,“所”代替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手段、方法。„„ 依照古汉语的语法习惯,“坐火车”往往说成“坐于火车”(于:介词,在。); “喝小杯”往往说成“喝以小杯”(以:介词,用,拿。)“寄航空”往往说成“寄以航空”(以:介词,用。)“避雨”说成“避以雨”(因下雨而躲避。以:介词,因为。)因此,有些“所”字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在“所”和其后的动词性成分之间省略了一个“以”、“从”、“自”、“为”、“与”等介词,构成“所以+动词词或动词短语”、“所从+动词词或动词短语”、“所自+动词词或动词短语”、“所为+动词词或动词短语”、“所与+动词或动词短语”,分别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目的、凭借的缩短或方式、动作行为的处所、动作行为的涉及对象等。 “终”是“(人)死”之义,“老有所终”的“终”则是特指“善终”。这里“所终”的“所”代替“终”依据的条件或措施,即“所终”即相当于“所以善终”,直译即善终的条件或措施、因衰老而死亡的条件或措施,亦即终老的条件或措施、安度晚年的条件或措施。“有所终”即“有安度晚年的条件、措施”或“有 19 条件、措施安度晚年”。 “壮有所用”的“所用”不是“用的东西”,亦即“所”不是指代“用”的承受者,而是指代“用”的条件或措施,亦即“所用”等于“所以用”,直译即“被使用的条件或措施”。 “所长”的“长”并非“成长”之义,而是“抚养”之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zhǎng。成长,增长。《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拔。)<引>抚养。晁错《论贵粟疏》:‘养孤长幼在其中。’(孤:孤儿。)”“所长”的“所”也是代替“长”的条件或措施。“所长”相当于“所以长”,直译即“被抚养的条件、措施”。“所养”也是相当于“所以养”,直译即“被供养的条件、措施”。 6.初中课本将“废疾”注释为“残废人”,则“废疾者”就等于“残废人人”了。“废疾”既然用在了“者”之前,就该是动词。《辞海》:“废疾:因精神或身体上有缺陷而失去劳动力。《荀子?大略》:‘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事,谓力役。”可见“废疾”正是动词。“者”是代词,“„„的人”。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废疾者:残废、患病的人。” 这意味着“废疾”等于“残废、患病”。《现代汉语词典》:“残疾:<名>肢体、器官或其他功能方面的缺陷:,儿童|腿没有治好,落下,。”据此,“废疾”并不等于“残疾”。 孔颖达疏:“‘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者,君既无私,言信行睦,故人法之,而不独亲己亲,不独子己子。使老有所终 20 者,既四海如一,无所独亲,故天下之老者皆得赡养,终其余年也。‘壮有所用’者,壮,谓年齿盛壮者也。所用,谓不爱其力以奉老幼也。亦重任分轻任并,斑白者不提挈是也。‘幼有所长’者,无所独子,故天下之幼,皆获养长以成人也。‘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者,壮不爱力,故四者无告及有疾者,皆获恤养也。” 7.王力《古代汉语》:“分,职分,职务。归,出嫁,这里指夫家。”朱振家《古代汉语》:“归:女子出嫁叫归,这里指归宿、夫家。”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归:?女子出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子。)” 8.王力《古代汉语》:“财物,(人们)恨它被扔在地上(都想收起来),但不一定藏在自己家里。货,财物。弃,扔。”“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都想使出来),但不一定为了自己。身,自身。”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恶:恨,厌恶。” 五、“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是故:连词,因此,所以。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谋:?谋划,商量。《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成语有‘不谋而合’。<引>谋求,图谋。《论语?卫灵公》: 21 ‘君子谋道不谋食。’《史记?吴起传》:‘敌国不敢谋。’?计谋,计策。《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史记?管仲传》:‘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一匡:指统一。)” 王力《古代汉语》:“谋,指奸诈之心。闭,闭塞。兴,起,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朱振家《古代汉语》:“谋:指奸诈之心。闭:闭藏。兴:兴起,出现。乱贼:违法乱纪犯上作乱之行为。作:兴起。” 据上,则“谋”为名词。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会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谋:谋虑,这里指起坏心。乱:指造反。贼:指残害人。兴、作:同义词,都是兴起、产生的意思。”据此则“谋”为动词。 按:“谋”是主语,“闭而不兴”是谓语。“闭而不兴”的只可能是“奸诈之心”,而不可能是“起坏心”。 《现代汉语词典》:“谋虑:<动>谋划;考虑:尽心,。”“图谋:?<动>暗中谋划(多含贬义):,私利|,不轨。?<名>计谋。” 据此,“谋闭而不兴”的“谋”即“谋虑”、“谋划”之义,但解为“图谋”则更妥当。《礼记正义》引孔颖达《正义》说:“兴,起也。夫谋之所起,本为鄙诈。今既天下一心,如亲如子,故图谋之事,闭塞而不起也。”正是以“图谋”释“谋”字。 但孔颖达是解为“图谋之事”,而非“图谋之心”、“奸诈之 22 心”。陈澔《礼记集说》:“风俗如此,是以奸邪之谋闭塞而不兴„„”所谓“奸诈之心”的说法,盖源于此。“奸邪”是形容词,“奸诈邪恶”之义;“奸邪之谋”意思是“奸诈邪恶的图谋”。说“奸诈之心”“闭而不兴”可以,说“奸邪之谋”“闭而不兴”也可以。所谓“奸邪之谋闭而不兴”,即“奸诈邪恶的图谋被压制而不会被实施”。实际上“谋”并非动词活用作名词,它就是动词作主语。汉语中的动词本来就可以作主语。但汉语中的动词作主语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已经事物化,变成了可以指称的对象。本文的“谋”实际上是指图谋的事情。正因如此,所以这里的“谋”有人解释为“图谋之事”。“图谋”本来就是一种心思、一种打算,所以这里的“谋”可解释为“奸诈之心”(等于说“图谋不轨之心”)。但是,“盗窃乱贼”,三种《古代汉语》都注释为“„„的事情”,所以这里的“谋”也应释为“图谋不轨的事情”。 3.“闭”字释为“闭塞”、“闭藏”皆不妥。既然与“谋”字搭配,“闭”可解释为“压制”、“控制”、“压抑”之类。 4.《古代汉语词典》:盗窃:偷盗,私取。”本文的“盗窃”即此义,与其今义相同。 5.“盗窃”是一个词,“乱贼”是两个词还是一个词,《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皆未收“乱贼”,故似应为两个词。“乱”是“作乱”、“叛乱”、“造反”;“贼”是“害人”。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贼:?害。《墨子?非儒》:‘是贼 23 天下之人者也。’(这是害天下人的做法。)<又>害人的人。《论语?宪问》:‘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孙弟:逊悌。恭顺知礼。)?杀害。《韩非子?内储说下》:‘二人相憎,而欲相害也。’<又>杀人者。《史记?秦始皇本纪》:‘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 ?对敌人的蔑称。《晋书?谢安传》:‘小儿辈遂已破贼。’ ?强盗。柳宗元《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6.王力《古代汉语》:“外,用如动词。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闭,用门闩插门。”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之注与此基本相同。 朱振家《古代汉语》:“户:单扇门,用为动词,合上门。闭:闩上门。”2001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外户:泛指大门。” 萧泰芳、张儒等著的《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按:从辞例看,‘外’显然非动词,而是名词作状语,表示‘从外面’的意思,注释的译解部分‘才外面把门扇合上’正体现了‘外’的这一词义。这里的‘户’才是动词‘合上门扇’的意思。《汉书?王嘉传》:‘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坐户殿门失阑免。’颜师古注:‘户,止也。嘉掌守殿门,止不当入者而失阑入之,故坐免也。’此例中的‘户殿门’即为‘开闭殿门’之意。” 孔颖达:“‘故外户而不闭’者,扉从外阖也。不闭者,不用关闭之也,重门击柝,本御暴客。既无盗窃乱贼,则户无俟於闭 24 也,但为风尘入寝,故设扉耳。无所捍拒,故从外而掩也。”此以“扉从外阖”释“外户”,“扉从外阖”亦即“从外阖扉”,故“户”等于“扉”,“外”等于“从外阖”。因此,释“外”为活用作动词似乎亦可。其次,“外户而不闭”亦即“外户而不闭户”之省,故“户”应视为名词,而“外”必视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7.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这就叫‘大同’。是:指示代词,指代本段所讲的情况。大同: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这是秦汉间儒者根据传说和想象,虚构出来的原始社会的状况。” 朱振家《古代汉语》:“把这叫做大同。大同:高度的和平,实指原始共产社会。”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谓:?叫做,称为。《孙子兵法?虚实》:‘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现代汉语词典》:“大同:<名>指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景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某些思想家的一种理想。” 《辞海》:“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这种思想对后来进步思想家、社会改革家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大同’思想的影响。” 《古代汉语词典》:“同:?和谐,和睦,太平。《吕氏春秋?君守》:‘离世别群,而无不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 25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按:“同”是形容词,“和谐,和睦,太平”之义;“大”是副词,表示程度深,即“天已经大亮了”的“大”,可解为“很”、“非常”、“十分”、“特别”等。 六、“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1.既:副词,已经。即“既往不咎”的“既”。 2.王力《古代汉语》:“隐,消逝不见。”朱振家《古代汉语》:“隐:隐匿。这里有‘消失’的意思。”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既隐:已经消逝不见。”郑玄注:“隐,犹去也。” 《现代汉语词典》:“消逝:消失:岁月,|火车的隆隆声慢慢,了|一抹残霞渐渐在天边,。”“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了|脸上的笑容,了。” 吉玉文《中华同义词词典》:“‘消失’,含有‘失去而不复存在’的意味,侧重表示不再存在。„„‘消逝’,含有‘因离去而没有了’的意味,侧重表示离去得无影无踪,完全彻底。” “隐”字与“大道之行也”的“行”字相对,指不再实行,可译为“消失”、“不复存在”,不必译为“消逝”。 3.朱振家《古代汉语》:“天下成了私家的。”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天下为家:天下成为私家的。”(王力《古代汉 26 语》与此同。)按:本句之注见前“天下为公”句注。 4.朱振家《古代汉语》:“货力:财物力气。”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对待财物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 按:“对待财物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是一个病句。另,“货力”是并列的两个名词,将“货力”译为“财物和出力”不准确。其实,这句话是与前面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力为己”即“货力为己藏、为己出”之意。 5.《古代汉语词典》:“世及:父传子叫世,兄传弟叫及。泛指世袭。《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传论》:‘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 《辞海》:“世及:犹世袭。《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孔颖达疏:‘世及,诸侯传位与自家也。父子曰世,兄弟曰及。谓父传与子,无子,则兄传于弟也。’陆机《五等诸侯论》:‘故诸侯享食土之实,万国受世及之祚矣。’” 朱振家《古代汉语》:“世及:世代相传。父子相传为世,兄弟相传为及。” 6.大人:指天子、诸侯。以:介词,把。“世及”是它的前置宾语。下两句“城郭沟池”、“礼义”同。 7.礼:朱振家《古代汉语》译为“礼制”,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注为“指礼制,古代的等级制度以及相应的规定”。 27 《王力古汉语字典》:“礼:(二)礼仪。《论语?阳货》:‘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引申为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故制礼义以分之。’(三)用作动词。以礼待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叔向贤者,平公礼之。’(四)礼物。《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 “大人世及以为礼”的“礼”即“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解为“礼制”、“制度”皆可。 8.朱振家《古代汉语》:“城:城墙。郭:外城。”《现代汉语词典》:“城郭:<名>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本文“城郭沟池以为固”的“城郭”即“城墙”之义。 9.朱振家《古代汉语》:“固:指赖以守卫的工事。”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固:指防守设施或工事。”王力《古代汉语》:“固,这里指赖以防守的建筑及工事。” 《现代汉语词典》:“工事:保障军队发扬火力和隐蔽安全的建筑物,如地堡、堑壕、交通壕、掩蔽部等。”“设施:为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生活,|服务,相当齐全。” 据《现代汉语词典》,“工事”属于“建筑”,故不应说“建筑及工事”;“工事”属于“建筑”,而“设施”又包括“建筑”, 28 所以也不能说“设施或工事”。因此,只有朱振家《古代汉语》之注为当。 又,“固”本来是“牢固”、“险固”之义,形容词;这里既是“赖以守卫的工事”之义,则属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准确地说是“指险固的工事”。 10.礼义:“汉典”解为“礼法道义”。 11.“纪”字,三种《古代汉语》皆注为“纲纪”、“准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纪:?法度,准则。《后汉书?邓禹传》:‘师行有纪。’《墨子?小取》:‘审治乱之纪。’” 《现代汉语词典》:“纲纪: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 12.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注“以正君臣”为:“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介词‘以’的宾语‘之’(指代礼义)省略。以下七句同。正:用作使动,使„„正,端正,摆正。” 王力《古代汉语》:“以,介词,后面省掉宾语‘之’,下七句同。正,用如动词,使动用法,即‘使„„正常’。” 朱振家《古代汉语》:“以:‘以之’的省略,‘之’字指代‘礼义以为纪’,后七句都是这样。正君臣:使君臣关系端正。” “以”后省略了的宾语到底是“礼义”还是“礼义以为纪”,“正”到底是“使„„正常”还是“使„„端正”, 孔颖达疏:“‘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者,缘此诸事有失,故并用礼义,为此一下诸事之纪也。君臣义合,故曰‘正’。”“用礼义”即是解释的“以(之)”,亦即孔颖 29 达认为“以”后省略了的宾语“之”是指代的“礼义”,而非“礼义以为纪”。另外,借来作为“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设制度,立田里,贤勇知”的凭借的,只能是礼义,而不可能是“礼义以为纪”这种行为。 《现代汉语词典》:“端正:?<形>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五官,|字写得端端正正。?<形>正派;正确:品行,。?<动>使端正。”如果“君臣”是指“君臣之间的关系”,则“正”不可译为“使„„端正”、“使„„正确”,“关系”只能说“正常”与否,而不能说“正确”与否。 朱振家《古代汉语》且注译“笃父子”为“使父子关系纯厚”。这是明确说明“笃”是就“关系”而言的。 《古代汉语词典》:“笃:?厚,深厚。《后汉书?班彪传》:‘论议浅而不笃。’?淳厚,诚信。《荀子?子道》:‘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吕氏春秋?务本》:‘苟事亲未孝,交友未笃,是所未得,恶能善之矣,’” 《现代汉语词典》并无“纯厚”,而有“淳厚”、“醇厚”。《现代汉语词典》:“淳厚:淳朴:风俗,。”“淳朴:诚实朴素:外貌,,民情,。”“醇厚:?(气味、滋味等)纯正浓厚:香味,。?同‘淳厚’。” 《现代汉语词典》:“笃:?忠实;一心一意:,厚|,志|情爱甚,。”(笃厚:忠实厚道。笃志:专心一意。)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笃:?忠诚,厚道。《论语?泰伯》: 30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坚定。《荀子?修身》:‘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引>深,甚。《南史?文学传》:‘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 《辞海》:“笃:?深厚。《宋史?苏辙传论》:‘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诚笃;忠实。《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综上,即使“笃”可译为“使„„纯厚”,“纯厚”也应改为“淳厚”。“淳厚”是“淳朴”,是“诚实朴素”。但其实“笃”只有“诚实”之义,而无“朴素”之义,因此不应以“淳厚”来解“笃”。“笃父子”的“笃”实即“忠实;一心一意”、“忠诚,厚道”、“诚笃;忠实”之义。“笃父子”就是使父子(之间感情)笃厚、使父子之间(感情)真诚。 13.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与王力《古代汉语》皆注 “睦”为“使„„和睦”,“和”为“使„„和谐”,二者皆为形容词之使动用法。 14.朱振家《古代汉语》:“立田里:建立土地、闾里制度。”王力《古代汉语》:“里,住处。这里指有关田里的制度。”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设、立:同义对举,都是建立、设立的意思。田里:指土地户籍制度。里:闾里,住处。” 《现代汉语词典》:“制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工作,|财政,。” 《古代汉语词典》:“田里:?田地与住宅。《孟子?尽心上》: 31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故乡。《史记?汲郑列传》:‘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按:“田里”本指“田地与住宅”,“里”就是“住处”、“住宅”,而非“指有关田里的制度”,“田里”连用才是“指土地户籍制度”、“有关田里的制度”。 15.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贤:形容词用作意动,认为„„贤,含有奖许的意思。勇知(zhì):用作名词,勇者、智者。“知”的这意义后来写作‘智’。当时盗贼并起,所以需要智勇的人(依孔颖达说)。”王力《古代汉语》之注基本同此。 朱振家《古代汉语》:“贤勇知:以勇知为贤,即认为勇敢有智谋的人贤能。” 按:“当作”应作“当做”。又,“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认为„„贤能,“勇知”是用作名词,勇者、智者,所以“贤勇知”就应该是“认为勇者、智者贤能”,而不应是“把有勇有谋的人当做贤者”。后一种翻译法,实际上是将“贤”看成了名词的意动用法。 16.朱振家《古代汉语》:“功为己:为自己去立功。功:用为动词,立功。”据此,“功为己”亦即“为己功”,属于介宾短语后置。 王力《古代汉语》:“立功做事,只是为了,自己不为他人(依 32 孔颖达说)。”此注与朱振家《古代汉语》之注同。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按照礼义把为自己看作有功。功:名词用作意动,认为有功,‘为己’是它的宾语。”“功”是“认为„„有功”,“为己”是其宾语,则“功为己”即“认为为自己有功”,此解不可通。 七、“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1.故:连词,因此,所以。 2.王力《古代汉语》:“用,由。兵,指战乱。”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因而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是、此:介词‘用’、‘由’的宾语,指代上文‘今大道既隐„„以功为己’这段情况。兵:指战乱。” 朱振家《古代汉语》:“用是:因此。兵:战争。” “用”是“由”还是“因”,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用是:由介词‘用’和代词‘是’组成的介宾词组。一、在后语段或句首,起承前启后作用。意指在前面所举的前提下,推导出后语段的结果。可译为‘因此’、‘是以’等。(1)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二、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所由起。可译为‘从此’等。使我为媒,可,则因用是往逆矣。(《公羊传?桓公八年》)” 按:“用是”之“用”应为“因”、“因为”之义。“由此”一 33 般而言是“从此”之义,这里以之释“用”,不当。 3.朱振家《古代汉语》:“据此而选拔出来。是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因此而成为选拔出来的杰出人物。” 王力《古代汉语》:“大意是: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人物。选,指选拔出来的人物,也就是杰出人物。”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大意是: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人物。选:动词用作名词,选拔出来的人物,即杰出人物。”此注同王力《古代汉语》注。 4.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根据此注,‘其’的词义仍嫌漂浮而不好确定,它在‘大意’中的体现到底是‘成为’,还是‘三代诸王中的’,„„‘其’可训为‘为’„„‘选’的词义即‘杰出人物’,不宜牵扯到‘选拔’,三代六王自是英杰,不是被什么人选拔出来的。„„‘由此其选’意即‘因此成为英杰。’” 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之释“选”字,均无“英杰”、“杰出人物”之义项,故此处“选”应视为动词活用作名词。 “由此”应解为“因此”,而非“据此”。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亦即“由此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其选也”,换言之,“其”可视为复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译为“他们”。 34 八、“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1.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大意是: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谨:谨慎,认真。”朱振家《古代汉语》:“谨:谨慎小心。” 2.以著其义: 朱振家《古代汉语》:“用礼表彰他们做对了的事。以:‘以之’的省略,‘之’指代‘礼’。”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用礼义表彰他们(民)做对了的事。‘以’后省略宾语‘之’(指礼),下句同。著:这里用作使动,使之显著,表彰。义:合宜,指合于义的。” 王力《古代汉语》:“用(礼)来表彰他们(民)做对了的事。著:显露。这里是使动用法。其:指下文‘示民有常’的‘民’。”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著:?显露,显著。《商君书?错法》:‘如此,则臣忠、君明、治著而兵强矣。’(治著:政绩昭著。)《战国策?赵策四》:‘姓名未著而受三公。’今有双音词‘昭著’。”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古代汉语词典》:“义:?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孟子?梁惠王上》:‘苟为后义而先 35 利,不夺不餍。’合乎正义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梁惠王下》:‘春秋无义战。’?合理的主张和思想。《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又>道理。” 本文“其义”的 “义”即“合宜的行为”、“合乎正义的行为”、“合乎正义的事情”。 3.以考其信: 王力《古代汉语》:“用(礼)来成全他们(民)讲信用的事。考,成全。”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及朱振家《古代汉语》之注同此。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原文中的两个‘其’似非指‘民’,从辞例来看,当指禹汤等所谓‘六君子’。” 4.著有过: 朱振家《古代汉语》:“揭露有过错的。”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以著其有过’之省略。用礼来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 王力《古代汉语》:“‘以著其有过’之省。用(礼)来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著,彰明,这里是使动用法,有揭露的意思。”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著有过’意即‘揭露有过者’,其文意已足,不必视为有所省略。” 5.刑仁讲让: 朱振家《古代汉语》:“刑仁:把仁德定为法则。刑:‘型’ 36 的古字。法则,典范。这里用为动词,指定为法则。讲:提倡。让:谦让不争。”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刑:法式。后来写作‘型’。这里用作意动,即‘以仁为法式’。” 王力《古代汉语》:“刑,法则。刑仁,把合于仁的行为定为法则。讲,提倡。让,不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刑:?法式,典范。《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上述??后来写作‘型’。” 《现代汉语词典》:“法式:标准的格式:《营造,》。”“法则:?规律:自然。?<书>法规。?<书>模范;榜样。”“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树立,|,作品。” 据《现代汉语词典》,“刑”不宜解为“法式,典范”,可解为“法则,典范”,最宜解为“模范,榜样,典范”。 本文“刑仁”之“刑”应视为意动用法,以„„为典范、榜样。 6.示民有常: 朱振家《古代汉语》:“向人民显示有常规。”据此,此为双宾结构,“民”、“有常”皆“示”的宾语。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以示民有常’的省略。用礼指示给人民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常:不变的,这里指规定。” 王力《古代汉语》:“‘以示民有常’之省。用(礼)指示给人民要有常规。” 37 与其说“示民有常”是“以示民有常”的省略,毋宁说是“以礼示民有常”的省略。换言之,此句省略了作状语的介宾短语“以礼”。 萧泰芳《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示民有常’文意自足,不当视为‘以示民有常’之省文。‘有’字当解为介词‘以’义,‘常’为‘常规典法’义,‘示民有常’意即‘用典法教示百姓’。” 7.如有不由此者 朱振家《古代汉语》:“不由此者:不用礼的人。由:用。”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由:依照,遵循。此:指代礼。” 王力《古代汉语》:“由,用。此,指礼。” 《古代汉语词典》:“由:?做,实行。《论语?子罕》:‘遂欲从之,未由也已。’《孟子?公孙丑上》:‘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经过,通过。《孙子?九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听命,照着办。《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引>遵循。《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之: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史记?礼书》:‘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用,任用。《左传?襄公三十年》:‘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 按:“此”指代“礼”无疑,“礼”不可“用”,而只能“遵 38 循”、“依照”。 8.在执者去: 朱振家《古代汉语》:“在执者:居统治地位的人。执:势力,权势,后来写作‘势’。去:离,这里是‘罢免’的意思。”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意思是:在位的就会被罢免。执:势力,权力,后来写作‘势’。这里指职位。去:免除,罢黜。” 王力《古代汉语》:“执,势力,权力,后来写作‘势’。这里指职位。去,罢免,黜退。这里有被罢免的意思。” 《古代汉语词典》:“势:?力,力量。《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势力,权势。《荀子?正论》:‘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 按:“去”不应视为“被去”;“在执者去”应认为是“在执者去之”之省,亦即“在位的就罢免他”。 9.众以为殃: 朱振家《古代汉语》:“百姓认为不用礼是祸害。”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老百姓把这(指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当作:应作“当做”。) 王力《古代汉语》:“老百姓以此(指统治者不用礼)为祸害。” 按:“以为”是“认为”还是“把„„当做„„”,“以为 39 殃”实即“以之为殃”、“ 以不由此为殃”、“以不由礼为殃”,故“以为”应解为“把„„当做„„”。 10.是谓小康 《现代汉语词典》:“小康:<形>指家庭经济状况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家道,|,人家。” 《古代汉语词典》:“小康:?小安。《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儒家理想中所谓比‘大同’之世较低级的一种政教清明、人民安乐的社会局面。《礼记?礼运》:‘如有不由此者,„„是谓小康。’?指家庭略有资财,不愁温饱。洪迈《夷坚甲志?五郎君》:‘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康:?平安,安乐。《尚书?洪范》:‘身其康强。’(其:语气词。强:强健。)” 《古代汉语词典》:“康:?安宁,安乐。《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遐迩一体,中外禔福,不亦康乎,’”(禔:读tí。) 《古代汉语词典》:“小:?稍微,略。《孟子?尽心下》:‘其为人也小有才。’” 按:“小”是副词,“稍微”、“略微”之义;“小康”字面意思是“稍微安宁”、“略微安乐”。 40
本文档为【《大道之行也》集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6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