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指南]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指南]

举报
开通vip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指南]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指南]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 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 ,征求意见稿, 广 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 门市人民政府 二 〇一三年九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区域及全球视野下大广海湾地区发展前景4 一、大广海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指南]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指南]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 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 ,征求意见稿, 广 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 门市人民政府 二 〇一三年九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区域及全球视野下大广海湾地区发展前景4 一、大广海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 二、大广海湾地区的开发意义................................ 10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基本原则............................................................ 13 三、发展定位............................................................ 15 四、发展目标............................................................ 21 第三章 空间布局.................................................. 27 一、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总体布局................ 27 二、广海湾新城核心区布局.................................... 33 三、推动江门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 39 四、构建节约集约的海域使用格局........................ 40 五、科学确定规划建设用地.................................... 43 第四章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45 一、构建联通粤西、北部湾港口群的西部沿海大通道46 二、开辟连通大西南及泛珠腹地市场的新出海口 46 三、建立连接珠三角核心区及港澳的区域快速通道47 四、建设珠江西岸海陆空多式联运的交通转换枢纽48 五、构筑“四横四纵”便捷联系江门各区县的快速交通通道49 六、建立快速连接“三大湾城”的内部交通主干网络49 七 、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 50 八、开辟适应海洋旅游发展的海上绿道................ 51 第五章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53 一、发展以区域合作与自由贸易为依托的生产性服务业53 二、发展与珠三角和港澳地区配套的生活服务业 56 三、发展以休闲度假、海上运动为重点的滨海旅游业57 四、着力提升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临港产业59 五、发展以海洋科技、绿色能源为重点的海洋新兴产业61 六、发展以特色种养业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 63 第六章 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65 一、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66 二 、打造具有岭南风格的文化风情圈.................... 68 三、组织文化体验游线............................................ 73 第七章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75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76 二、健全生活服务体系............................................ 77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8 四、创新社会管理.................................................... 79 第八章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82 一、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83 二、建设“山海相望”的森林公园体系................ 84 三、建设特色滨海湿地系统.................................... 86 四、构建“田园入城”的田园生态系统................ 87 五 、建设贯通山、海、江、田、城的生态廊道.... 88 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89 第九章 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92 一、建设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93 二、建设水资源梯级循环利用的供排水体系........ 93 三、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体系........................ 96 四、建立综合协同的涉海防灾应急系统................ 98 五、建设有机集成的市政复合通道与设施公园.. 100 第十章 深化区域合作...................................... 101 一、加强与广佛及珠中江经济圈的合作.............. 101 二、促进与港澳地区更紧密的合作...................... 102 三、强化与大粤西地区的合作.............................. 104 四 、促进与大西南和泛珠地区的合作.................. 105 五、推动与欧美等国际先进地区的合作.............. 106 第十一章 创新体制机制.................................... 109 一、创新海洋开发和用海管理机制...................... 109 二、深化土地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改革.................................. 110 四、创新口岸和通关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111 五、创新旅游发展配套机制.................................. 112 六、创新产业扶持政策.......................................... 113 七、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114 第十二章 起步区建设和近期工作重点............ 115 一、开发实施策略.................................................. 115 二、起步区建设...................................................... 116 三 、近期工作重点.................................................. 119 第十三章 保障措施............................................ 125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125 二、加强统筹协调.................................................. 125 三、强化法制保障.................................................. 127 四、加强监督检查.................................................. 127 前 言 江 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以下简称“大广海湾”,位于江门市东南部~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佛山、云浮~毗邻港澳。 规 划范围包括江门市新会区的经济开发区、双水镇、三江镇、古井镇、沙堆镇、崖门镇、银湖湾,含围填海区,~台山市的都斛镇、斗山镇、端芬镇、赤溪镇、广海镇,含围填海区,、川岛镇、海宴镇、汶村镇、深井镇、北陡镇和恩平市横陂镇~总规划面积约3240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约87万人。 大 广海湾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机场、港口、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齐全~是连接珠三角核心圈层与粤西及大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土地开发强度低~发展空间广阔~是全省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资源最丰富也最完备的区域,海岸线绵长~现状尚无大型临海重化工业布局~是广东不可多得的滨海净土,拥有优良的深水海港资源~已形成轨道交通、船舶、造纸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是广东省重要的能源输出地,拥有最丰富的港澳及海外侨胞资源~侨乡文化独具魅力。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西部沿海大通道的建 设~即将成为珠三角西岸地区开发建设的新一轮热点地区。规划建设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对江门市构建新的战略平台、促进珠中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大粤西经济发展及推动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1:大广海湾规划范围图 本 次规划近期至2017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本规划落实了《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国土规划》、《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广东省委省 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并与《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江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是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大广海湾功能定位的行动指南~是加快建设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大广海湾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区域及全球视野下大广海湾地区发展前景 一、大广海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粤港澳合作的重心将向珠三角西 岸转移~大广海湾面临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将成为港澳和 珠三角向粤西、泛珠乃至国际拓展的桥头堡。 , 一,珠三角发展重心从内圈层转向外圈层。 珠三角内圈层随着土地、环境保护、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提 高~产业转移进程加快~转型升级需求非常迫切~其中电子 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建材、医药、钢铁 及有色金属等产业正加速向周边地区转移。从目前珠三角西 岸沿海区域的发展势头来看~是以珠江口为中心逐渐由内向 外扩散发展~但珠三角西岸从高栏港到崖门水道地区~发展 空间所剩无几。 位于珠三角外圈层的大广海湾地区拥有充裕的未开发土地资 源~可通过江肇高速、佛开高速及江门大道接入佛山一环南 延线~快速连通广佛肇地区,可经过深茂铁路及中开高速接入深中通道直达深圳等地~便捷联系珠三角东岸各城镇中心,可通过江珠高速及高栏港高速融入珠中江经济圈~且有较好的临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基础~有条件通过打造一批专业性强、服务能力大的产业合作平台~为来自珠三角内圈层的外迁产业进行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未 来~大广海湾在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促进港口和海岸线等优势资源科学开发~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促进相关企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加快产业升级实现二次创新。 图2:珠三角发展重心从内圈层转向外圈层 ,二,广东省将重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当前广东周边的海峡西岸、北部湾和海南等地区在国家政策扶 持下发展势头迅猛~广东作为南中国特别是泛珠地区主要出 海口的地位受到挑战。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珠三角发 展腹地~省里支持粤东西北扩容提质~促进珠三角资源向粤 东西北地区转移和优化配臵~通过打通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 通道~着力构建珠三角,粤东西北,泛珠及华南地区联动发 展的整体格局。 大广海湾位于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及泛珠三角的连接点~拥有优 良的深水海港资源优势~西面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腹地~ 可依托西部沿海大通道~建立与粤西和北部湾地区的便捷联 系~通过新兴,广海铁路接入南广铁路~并一直连通到东南 亚铁路~与东盟取得便捷联系~为大西南提供新的出海通道~ 拓展大西南腹地。 未来~大广海湾应重点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突破地域 束缚~在更大范围内配臵资源~与大粤西及泛珠地区建立起 垂直分工关系。 图3:泛珠地区的出海新通道 , 三,粤港澳地区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通道。 为 应对全球化新趋势下的战略转型~中国正进入向全球进行资 本扩张阶段~中国,包括香港,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 资国。港澳地区传统上一直扮演着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 桥梁角色~如今在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港澳仍然是中 国和世界经济联系的“桥头堡”。但全球金融危机压力也使 粤港澳三地在区域产业协作上的利益需求产生异化~香港产 业空心化的疑虑影响粤港澳深化合作~澳门中小企业的发展 需求难以在粤港澳合作中得到满足。目前的粤港澳合作示范 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横琴、前海、南沙可提供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合作区的特殊政策覆盖范围太小~且对港澳实际需求考虑不足~CEPA及粤港、粤澳合作框架等优惠政策“大门开了~小门紧闭”~“福利不过境”的原则对三地生活服务融合造成阻碍~因此亟需创新粤港澳合作的模式。 随 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广海湾与港澳之间的通车时间将缩短到1.5小时以内~可依托其交通区位以及港澳侨胞众多等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合作发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可尝试与港澳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多元化的合作~把港澳的发展需求和广东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搭建起为港澳地区的研发、贸易等高端服务业进入内地以及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融合发展平台~并满足港澳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共建优质生活圈、突破CEPA“小门”等需求。 未 来~大广海湾在推进粤港澳合作的过程中~应转变以往由内地政府采用面向港澳招商引资的单向合作方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探索合作内容和开发模式的创新~在有利于港澳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 , 四,全球化新趋势下海洋经济重心向亚洲及中国转移。 当 前~基于出口导向的第一波全球化发展已不可持续~基于内需导向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此轮全球化表现为三大趋势:第一~国际贸易加工深化~企业继续寻求低成本的加工基地,第二~发达和新兴地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再工业化~在周边地区寻找替代加工区,第三~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支柱产业,第四~全球海洋经济重心正由欧美地区向亚洲及中国转移~海洋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沿海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 广海湾在广东七大“湾区”中~海岸线长度全省第二~森林覆盖率珠三角第三~镇海湾区域红树林的生态状况和连片面积位居珠三角之冠,土地开发强度仅为5%~远低于环珠江口湾区45%和环大亚湾湾区29%,银洲湖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口~已初步建立起港口群~广海湾及川岛地区具备建设深水港条件。可以港口为依托~利用土地和资源优势承接中国乃至全球的继续贸易加工和服务外包~发展保税物流、出口贸易加工等~从传统的“前店后厂”走向“前店后台”模式。抓住海洋经济全球化机遇~推动由传统优势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转变~发展壮大滨海旅游休闲业~并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新机制~争取省乃至国家的政 策扶持。 未来~大广海湾的海洋经济发展应加强规划和统筹协调~避免 与周边地区的同质化竞争~以集中布局为原则~有效提高深 水岸线、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大广海湾地区的开发意义 规划建设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珠三角改革 发展规划纲要》等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江 门市构建新的战略平台~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 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江门及珠三角西岸新的战略发展平台~促进 区域产业合作。推进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建设~将珠三 角内圈层的资金、市场、科技、人才的优势与珠三角外圈层 的土地、环境、交通、成本的优势结合起来~在承接珠三角 的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的同时为其提供便捷的反向服务~并 促进江门产业转型升级。 ,二,有利于支持珠三角强化与粤西及大西南地区腹地的联 合~拓展广东发展空间。推进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建设~打通大西南地区的新出海通道~有利于拓展珠三角的内陆腹地和市场空间~在优化省内存量资源配臵的同时~吸引北部湾、大西南及泛珠地区的新增资源集聚~辐射带动整个泛珠地区发展~提升与东盟双向互动投资合作水平~持续巩固广东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 , 三,有利于深化广东与港澳及国际合作~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大广海湾承接港澳经济辐射的能力不断增强~推进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建设~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和新体制~有利于实现粤港澳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融合发展~共同将东南亚、欧美以及世界更广大范围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并为粤港澳乃至泛珠三角地区企业、项目“走出去”提供战略平台~成为更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 , 四,有利于抢抓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新机遇~提升全球影响力。广东海洋经济的先发优势已经逐步减弱~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仅为1.41亿元/公里~远落后于上海,23.77亿元/公里,等地区。推进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大广海湾海洋资源的优势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一方面通过探索集约节约的用海新模式~促进和培育海洋科技产业集 群~引领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形成海洋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并增强广东海洋科技产业的集聚度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海外侨胞拥有国际市场资源和商务网络的优势~广引侨资回归投资创业~增强国际影响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 先”为目标~科学规划、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大 广海湾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以深化区域合作为 主线~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对外开放、区域共建、陆海 联动、集约节约用海、起步区建设~打造江门经济发展新增 长极~为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和广东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提 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抓住新一轮全球化战略机遇~主动拓展 全球化的参与方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与外向驱动并 重型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拓展市场腹地。 区域协调、合作发展。深入开展粤港澳及珠三角合作~拓展与 大西南、东盟及世界各国的合作领域,创新粤港澳合作发展 新模式~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江海联动、陆海统筹。大力推进沿江、沿海开发建设,充分发挥 沿江对沿海的带动辐射作用,高效整合陆海资源~探索陆海 统筹发展新模式~实现陆海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 设、资源要素联动配臵、陆海污染同防同治。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让人 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优先保护山水自然环境~倡导低 碳绿色的建设开发方式~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 科学规划、从容建设。发挥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和公共政策功 能~强化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科 学调配和统筹城市建设空间~引导城市发展建设有序开展。 政策先导、机制创新。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争取政策 支持~通过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使管理体制更优、运行机 制更活、政策体系更全、服务效率更高。 三、发展定位 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重点~打造珠三角新增长级~通过吸引世 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向广海湾集中~以及吸引国际化的开发 主体到广海湾共谋发展~将大广海湾发展成为集聚全球高端 资源的重要战略平台和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战略节 点~建设一个新兴生产要素集中、生活环境和谐优美的区域 和国际合作之都。 图4:大广海湾区域协作关系图 ,一,珠三角实现“九年大跨越”的新增长极。 深入落实珠三角实现“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 和工作任务~在珠三角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培育新形势下促 进珠三角优化发展的产业和创新高地~推动江门市经济转 型。 1(与广佛地区形成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协作配 套的发展格局。依托江门大道、珠三角环线高速、广佛江珠 城际轻轨等高快速路与广佛都市区快速连接~主动承接广佛 都市区的产业转移~发展以交通装备、能源装备、船舶制造 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广州共建重化工业基地~打造一批专业性强的产业合作平 台。 2(建设促进珠中江一体化发展的临港产业合作区。加强与珠 江口西岸地区的港口功能的协调~做好与珠海高栏港、三灶 机场~中山深中通道的紧密对接~共同打造网络化的疏港快 速交通体系,促进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协调合作~协调核电装 备制造产业分工~促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 合作~建立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珠中江经济圈乃至 珠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3 (建设珠江西岸重要的服务后台和服务外包基地。依托深中 通道进一步强化与珠三角东岸地区的合作~主动承接广深等 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服务外包转移~着力推进金融商务、信息 服务、现代物流、大型商贸和专业市场等各类服务业集聚区 建设~发展成为珠江西岸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 集聚发展、承接国内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强力支撑平台。 ,二,珠三角辐射大粤西的枢纽型节点。 充分发挥珠三角桥头堡对大西南乃至泛珠地区经济发展的重 要引领和支撑作用~辐射大粤西、拓展大西南地区传统经济 腹地市场和东盟市场。 1(加快与粤西地区港口群和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与湛江、 茂名、阳江的港口协作与融合发展~围绕港口建设、运营、 航线开发等~共建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组合港~形成珠江西岸 港口物流发展联盟,加强海洋能源、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 等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共同培养和吸引海洋高科技人才~ 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滨海 旅游资源的协调开发~共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滨海旅游 目的地。 2 (开辟面向大西南的出海新通道。依托良好的港口条件建设深水大港~与泛珠开展海河联运~通过规划中的新兴,广海疏港铁路与西部沿海铁路、南广铁路等相连接~成为大西南地区原材料和产品进出口的重要通道。利用便捷享有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区的研发及营销服务的优势~发展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增长服务等功能~吸引大西南及泛珠地区想进入广东获得研发、销售、贸易等生产性服务~而又不能承受珠三角核心地区高成本的企业~为泛珠地区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提供服务。 3 (进一步巩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依托西部沿海大通道对接东盟地区~提升与东盟双向互动投资合作水平~成为我国大陆与东盟地区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高效运转的中枢。利用与东盟的经济互补性~将一些制造业环节设臵在东盟~在广海湾搭建大西南进出口及东盟自由贸易区海上物流贸易平台~打造成为南中国最大的大宗货物集散地。定期举办与东盟、葡语国家交流的国际合作论坛~促进大广海湾高层次、多方面的国际交流。 , 三,珠江西岸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 在 国际投资发展新趋势下~积极融入粤港澳合作发展~进一步 提升吸引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1 (建设深化粤港澳合作的“第二代”示范区。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一批粤港、粤澳共同开发且港澳自主程度高的“港城”、“澳城”~通过双方共同规划、合作开发、共同管理、共享利益~给港澳及各种开发主体一定的开发主导权~为港澳的发展提供空间。发展后台服务基地和实体经济发展平台~为港澳航运、电信数据处理、影视后期制作等提供支持。创新与港澳地区的社会事业合作新模式~积极引入港澳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建设面向港澳人士的养老基地和针对港澳中低收入者的保障性安居社区。 2 (共建粤港澳自由贸易园区。建立延展港澳自由港优势的自由贸易园区经济运行模式~与横琴、前海、南沙共同形成“一区多园、功能互补” 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建立有别于传统货物贸易监管的能够适应服务贸易的新型海关监管模式~为港澳高端服务业的专业人士提供更为宽松便捷的通关环境,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制定“CEPA”开放项目的“否定列表”,建立与港澳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完善粤港澳居民转诊制度。 3 (与港澳联手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丰富的港澳及海外侨 胞资源~建设面向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基地~打造全球华侨 资产管理区域中心~成为海外侨胞资金的避风港。推动中国 与欧盟在广海湾率先建立中欧城镇化合作发展示范区~引进 欧洲滨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市设计的先进理念和 先进技术~在城镇化空间布局、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 公共服务体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领域开展广泛深 入的合作。 ,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基地。 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强海洋生 态文明建设~引导江门由“沿江经济”向“沿海经济”转型。 1(建设以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为前提的海岸带开发利用示范 区。科学实施围填海~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跨 越现有用地界限~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以保护和修复现 状海岸带生态环境为主~对海岸带实施分区分类规划管制。 将海洋渔业发展与生态岸线保护相结合~建设广东省重要的 现代化农渔业示范区。 2 (打造港区联动、功能复合的广东新兴海洋产业基地。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与海洋有关的产业~以鱼塘港为依托~促进港口物流、海洋可再生能源、临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集聚发展。积极申报成为珠江口西岸科技兴海基地~争取国家海洋局和省市在资金扶持、金融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支持。 3 (发展成为广东最著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依托绵长的海岸线~以上下川岛和银湖湾为两极~联动港澳发展“一程多站”的旅游项目~利用港澳对高端游客的吸引力~合理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发展滨海商务休闲、滨海特色展贸、健康养生、海岛沙滩主题公园、滨海观光农业等休闲旅游项目。依托极具亚热带特色的滨海自然景观及多元荟萃的岭南文化~打造一批自然生长、海天相应的小镇群落~优化美化滨海公共开放空间~营造良好的景观和环境~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工作和生活~打造国家滨海旅游示范区。 四 、发展目标 按 照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的总体要求~以起步区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力争实现 “四年打基础、七年初见成效、十七年大发展”的发展目标。 , 一,到2017年~起步区城市基础框架初步形成。起步区内重大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全面铺开~填海工程基本完成,银洲湖、广海湾港口集疏运系统基本启动,粤港澳合作模式初步确立,天马港高新产业区、东部沿江循环产业区以及广海湾临港产业区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人口规模达到118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5万元~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05平方公里左右。 , 二,到2020年~主体功能基本形成。起步区建设初具规模~城市和产业功能基本具备~以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和水上交通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建成~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天马港高新产业区、东部沿江循环产业区、银湖湾粤港澳合作区、广海湾临港产业区等城市和产业园区基本建成,镇海湾海洋产业发展区初具规模,上下川岛新建一批滨海旅游区,人口规模达到148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万元~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2020年珠三角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达到135000元的目标~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70平 方公里左右。 , 三,到2030年~基本建成功能齐备、核心竞争力强、滨海特色鲜明的新区。粤港澳合作模式不断完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更趋完善~珠三角辐射大粤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由先进制造业、临港产业、海洋产业等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核心竞争力~珠三角优化发展的产业和创新高地基本建成,上下川岛达到国际滨海旅游区的水平,城市和风情小镇基本建成,人口规模达到265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4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万元~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30平方公里左右。 表 2,1: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2012年 2017年 2020年 2030年 年均年均年均年均指标属类别 指标,单位, 绝对绝对绝对增长增长绝对值 增长增长性 值 值 值 率%率% 率% 率% GDP,亿668 7.9 1250 17 2000 17 7040 13.5 引导型 元, 人均GDP7.67 , 10.5 8.3 13.5 8.5 26.5 7 引导型 生,万元, 产城空镇间城镇建设用建集地规模,平74.4 105 170 230 引导型 设约方公里, 用高地 效 产全社会研发 业投入占地区0.9 2.5 3.5 6.0 引导型 升生产总值比 级 重,%, 第三产业占 地区生产总25.2 35 42 55 引导型 值比重,%, 中水回用率— ?10 ?15 ?30 引导型 ,%, 生活污水处— ?85 100 100 控制型 理率,%, 绿 色生活垃圾 低无害化处— ?85 100 100 控制型 碳 理率,%, 单位GDP 能耗,吨标— <0.586 <0.500 <0.350 控制型 准煤/万元, 人口规模人口 87 118 148 265 引导型 ,万人, 每万人公交 交通 车辆拥有量— 6 10 15 引导型 ,标台, 生 公共万人拥有医活14.5 16 18.8 24 引导型 卫生 生数,人, 空 间 每万人拥有 宜公共图书文化居馆、文化馆、0.08 0.2 0.3 0.3 引导型 设施 适博物馆数量 度 ,个, 教育人均教育经, 991 1140 1740 引导型 投入 费支出,元, 文化名村条数2 4 6 12 控制型 特色 ,个, 集中式饮用环境水水源地水100 100 100 100 引导型 质量 生质达标率% 态空气质量达空到二级以上间空气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天数100 100 100 100 引导型 山质量 占全年比清例% 水城市人均公秀 绿化园绿地面积— 11 15 18 控制型 质量 ,平方米, 绿道网密度 ,公里/平方0.02 0.13 0.20 0.25 引导型 公里, 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项指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X年、X年。 专栏2,1: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预测 人 口规模预测:预测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的前期人口增长较快~前期由于旧城的市民服务等功能疏解和新城的产业发展~带来就业和居住人口12万人左右~加上自然增长的人口~至2017将从现状87万人增长至到118万人,至2020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产业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地区就业岗位增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前来就业的能力增强~粤港澳地区前来居住的人开始增多~预测人口达到148万人左右,至2030年~大广海湾新城产业体系相对完善~新城基本建成~预计人口达到265万人左右。 经 济发展水平预测:1(2012年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范围内所有镇区合计地区生产总值为668亿元~2013,2020年为综合发展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期~按照17%的年均增长率预算~2017、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可达到1250、2000亿元左右,2021,2030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并逐渐平稳~按照13.5%的年均增长率预测~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40亿元左右。2(按照规划人口核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20和2030年~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0.5万元、13.5万元和26.5万元。 数 据来源:江门市发改局提供的大广海湾各镇资料统计情况~以及根据 政府工作报告补充新会经济开发区和双水镇的相关数据。 第三章 空间布局 一、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总体布局 图,:大广海湾空间结构图 以“一心两翼~三大湾城”为核心~培育九大滨海主题发展区 和六个岭南特色风情小镇~打造区域共建、陆海联动、人文荟聚、海天一色的滨海魅力长廊。广海湾新城为中心~银湖湾新城和镇海湾新城为两翼~平衡发展~共同推动大广海湾的建设。 , 一,打造三大湾城。 1 (银湖湾新城——以粤港澳合作为主。包括银洲湖两岸区域和银湖湾地区。依托轨道交通枢纽条件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吸引珠三角高端产业、科技资源与港澳人才、资金和市场资源集聚~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创新、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创新~为港澳人士就业、居住和自由往来提供便利。建设“港城”、“澳城”~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绿色纸业、商务休闲等产业~引导江门中心城区从“滨江”走向“滨海”~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2 (广海湾新城——以国际合作为主。包括广海湾围填海区、上下川岛、广海镇、斗山镇、端芬镇等地区。依托广海湾围填海区的土地资源、川岛丰富的旅游资源、港口资源以及特有的华侨资源~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吸引海外华侨回归创业~创新对外开放机制~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和技术资源集聚。大 力发展临港工业、商贸物流、滨海休闲旅游、主题论坛等~ 成为面向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新基地和文化交流基 地。在城市建设和用海模式上~探索集约节约用海新模式~ 打造“内湖外海”的城市格局。 3(镇海湾新城——以新兴海洋产业合作为主。包括镇海湾水 道两侧海宴、海侨、汶村、北陡、深井、横陂等城镇。依托 镇海湾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渔业资源~推进海洋科技 创新~积极开展与大粤西地区的海洋产业合作~重点发展海 水养殖、海产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产业等功能~ 打造面向大粤西市场的海洋产业合作集聚区。 ,二,发展九大滨海主题发展区。 1(天马港高新产业区。位于新会天马港两岸区域~依托新会 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精细 化工业和绿色造纸等临港产业~形成引领江门产业转型升级 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2(东部沿江循环产业区。位于崖门镇和古井镇南部地区~依 托粤港澳电镀循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服务于江门乃至珠三 角地区传统产业升级的绿色环保产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 路径~打造国家级循环产业基地。 3(银湖湾粤港澳合作发展区。利用银湖湾填海土地资源、与 港澳良好的合作基础以及便捷的交通联系~引入港澳优质服 务机构和先进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休闲度假、国际会议、高 端服务、免税商城等功能~吸引珠三角、港澳台人士及海外 人士来此休闲度假和投资创业~打造成为与港澳配套的专业 服务和商务旅游休闲基地。 4. 台山港临港产业区。依托广海湾填海土地资源和深水港优 势~推动与香港港、珠海港的错位联动发展~延伸广州、茂 名、珠海等地区的石化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绿色能源、精细 化工、海洋装备和港口物流等~成为服务江门、面向大粤西 和大西南的能源化工材料储运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现 代化海洋装备制造基地。 5(广海湾服务中心区。依托原广海镇区~建设广海湾综合性 服务中心~配套商业、行政办公、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医 疗、社区服务等生产生活性服务功能~为工业、商贸、流通、 居住提供服务~成为服务台山港临港产业区、辐射广海湾新 城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6 (川岛自由贸易园区。位于川岛山咀和海宴镇东部地区~重点发展保税物流、国际商贸、滨海旅游、健康服务等。建立延展港澳自由港优势的“自由贸易区”经济运行模式~以对港澳开放和全面合作为方向~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探索建立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近期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远期争取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园区。 7 (上下川滨海旅游度假区。依托上下川岛群旅游资源~开辟多条旅游线路~发展休闲度假、邮轮游艇、海洋运动等高端旅游产品~联动港澳发展一程多站的旅游项目~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海岛度假旅游目的地。 8 (镇海湾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区。位于镇海湾海宴、汶村、北陡等镇~推进开展与广州、深圳、香港等生物科技园的协作~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产业~建设我省海洋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基地。 9 (西部沿江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区。位于镇海湾的北陡、汶村、深井、横陂等镇~以特色农,渔,庄、特色种植、休闲度假为特色~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郊野旅游以及现代养 殖业等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三,建设六个岭南风情小镇。 1(古兜温泉风情小镇。依托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和古兜山森 林湖泊资源~发展温泉养生、自驾车营地、森林山地探险等 项目~打造融合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温泉养生小镇。 2(沙堆水乡风情小镇。依托沙堆紧邻虎跳门水道以及境内水 网密集的优势~发展展示岭南水乡特色的种养业、休闲旅游 等功能~打造集种养、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水乡风情小镇。 3(斗山田园风情小镇。依托处于被誉为“广东第一田”的水 稻丰产示范片~结合浮石村“飘色”民间艺术、浮月村碉楼、 五福“公园”新村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田园风光与新农村 体验相融合的旅游产品~打造现代化田园风情小镇。 4(端芬侨乡风情小镇。依托海口埠、东宁村、梅家大院等建 筑与文化资源~围绕侨乡文化、台山建筑~大力发展侨乡观 光、侨乡度假等旅游产品~打造传统侨乡风情浓郁的小镇。 5(深井红树林风情小镇。依托深井红树林集中生长区~发展 红树林观光、浅海养殖体验、美食购物等主要功能。打造以 养生疗养为主题~体验渔家生活为特色的红树林小镇。 6(那扶矿冶风情小镇。依托那扶金矿资源~挖掘原生态金矿 文化~主要发展淘金体验、探险旅游等功能~打造成历史与 现代结合的淘金小镇风情。 二 、广海湾新城核心区布局 广海湾新城核心区包括台山港临港产业区、广海湾服务中心 区、川岛自由贸易园区和上下川滨海旅游度假区~以港口建 设为契机~形成内部组团分工明确~产业发展、服务配套、 商贸物流和休闲度假等功能高度结合~“产”“城”“园”“岛” 四位一体、联动发展的新城核心区。 ,一,建设台山港临港产业区。 采取港区一体的空间布局模式~依托港口~推动临港产业的发 展~将台山港临港产业区打造成联动珠三角~辐射大粤西的 重要发展节点。 1 . 建设台山深水港区。加快疏港公路和疏港铁路建设~建立 起与泛珠三角地区的便捷联系,扩大鱼塘港规模~发展成为 承担区域沿海南北航线、近海航线货物中转运输服务的外向 型万吨级深水货运港~成为重点服务临港工业区~辐射大西 南并面向东南亚的广东省沿海地区重要航运枢纽。 图6:广海湾新城空间布局示意图 2 (建设临港产业区。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突破口~ 采取临港工业的国际外向引进和泛珠内源吸纳的双源并举 策略~发展与泛珠地区原材料及市场关联度高的产业~包括 临港能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深加工等~鼓励相关产业发 展~最终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临港产业区。 ,二,建设广海湾服务中心区。 通过临港产业区的建设带动新城发展~通过新城的发展为临港 产业区配套服务。划定商务、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组团~ 营造内湖外海景观~隔离产业区与新城服务中心~将广海湾 新城打造成环境优美、港区城高效互动的国际化高端综合性 服务中心。 1(打造黄金湾区~营造“内湖外海”。通过对水等自然要素 的梳理~以内湖外海的设计构想~打造黄金湾区~实现江湖 海一体~使滨海新城既有湖海风光~又增添亲水氛围~展示 滨海城市风貌和亲水宜人的环境。 2(建设中央商务区。进一步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建设~提升滨海新城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建设成为集金 融商贸、商务办公、文化体育、创意研发、高尚居住等功能 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建成未来大广海湾城 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 3(建设“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引入欧洲成熟的城镇化 发展模式~智能化的公共服务、商务办公、居住社区、通讯 系统和城市管理等~建设华侨精品博览中心和配套商务、购 物区~举办专业化强~国际程度高的综合性特色会展。 ,三,建设川岛自由贸易园区。 以港口为依托~划定部分区域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吸引国 际化的开发主体共谋发展~打造成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 主要战略节点。 1(建设保税物流服务基地。发展保税仓储、出口加工、物流 分拨和跨国采购等现代港口物流业务~构建完善的保税物流 体系~提供物流增值服务,建立电子商务总部基地~打造港 澳及国际商品内销平台,建设供港澳鲜活农产品集散中心~ 全力保障供港澳物资质量和价格。 2(建设海龙湾国际游艇基地。建设粤港澳和外籍游艇航行和 停泊便利的游艇俱乐部~配套游艇地产、高级度假酒店、海 上活动中心、山地体育运动公园等项目~形成低碳环保、配 套齐全的国际性顶级滨海休闲度假基地。 3(建设国际免税商品购物天堂。探索实施离境退税政策~设 立免税商品购物店。引入港澳开发主体和管理模式~打造以 街坊形式为主的小尺度商圈~形成荟萃世界知名品牌、国际 新兴品牌和特色商品的国际商贸城~缓解港澳应对内地游客 购物的压力。 4(建设国际医疗健康城。引入港澳医疗服务管理经验~建设 由医疗服务区、康复养生区、商务配套园区等共同构成的高 端医疗服务基地~开展以中医药康体和养生为主的医疗旅 游~面向亚太地区提供高端医疗服务。 ,四,建设上下川滨海旅游度假区。 1. 打造上川岛艺术与自然融合的海洋文化动感乐园。 以动感、活力为主题~构建上川岛“一带三组团”的空间旅游 格局~致力于把上川岛建设成集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动感海上 乐园。 ——上川岛黄金海岸带。重点建设飞沙滩、金沙滩两大海滨浴 场~引入大型水族公园~青少年科普中心~海洋运动体验中 心等项目~打造上川岛黄金海岸。 ——三大动感主题公园。依托方济各墓园、花碗坪、葡玉柱等 文化资源~挖掘上川岛古代中西交流文化~打造三洲港海上 丝绸之路主题公园,依托猕猴自然保护区、野生竹柏林~引 入森林探险等项目~打造沙螺湾原始森林探险公园,依托棋 盘山石洞资源~挖掘上川岛海盗文化~打造棋盘山访古探险 主题公园。 2. 打造下川岛多情静谧的皇朝宋风田园诗意天堂。 以浪漫、静谧为主题~重点打造王府洲、牛塘湾两大滨海旅游 区~把下川岛建设成以海洋为依托~以皇朝文化体验为特色~ 以疗养为主题的集滨海养生度假、休闲度假、国际会议于一 体的田园诗意天堂。 ——王府洲滨海旅游区。挖掘下川岛“山川灵气~皇朝宋风” 文化~将王府洲旅游景区与王府洲岛联合开发~打造以南宋 文化为主题~以沙滩旅游为核心的滨海旅游区。 ——牛塘湾滨海旅游区。依托牛塘湾田园、海湾、村庄、森林 等资源~建设具有岭南风格的田园度假村、养生疗养基地等~ 形成以田园文化为主题~以养生长寿为吸引点的滨海旅游 区。 3. 打造“七星伴月”海岛旅游链。 依托与下川岛大湾相对的七座无人岛~面向中高端旅游人群~ 挖掘“七星伴月”传说~以“一岛一特色”为原则~差异化 开发无人岛~规划垂钓基地、养生基地、探险基地等~着力 打造“七星伴月”海岛旅游链。 三、推动江门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 全面协调大广海湾与江门,新会主城区以及其他城市功能组 团关系~加快推进大广海湾的建设~构筑市域发展新平台~ 形成“三新城三老城”的互动发展格局~通过新区新城建设 推动江门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 ,一,推动银湖湾新城与江门,新会主城区互动发展。依托崖 门水道、高栏港北沿线、沿海大道南延线、省道270等基础 设施~推进江门,新会主城区沿崖门水道向南发展~疏解主 城区部分人口和功能~形成江门,新会主城区从单中心走向 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二,推动广海湾新城与台山县城互动发展。依托新台高速便 捷联系双城~错位发展~分工合作。台城区依托较好的发展 基础~重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以居住、商业为主的生 活性服务中心,广海湾新城发挥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 临港大工业、港口物流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 ,三,推动镇海湾新城与恩平县城互动发展。依托恩云高速和 恩平港等基础设施~推动恩平县城向南发展。恩平县城重点 发展建材、电子、纺织制衣、印刷等传统产业~镇海湾新城 依托恩平港~发展商务服务、物流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商 务服务功能~为恩平县城提供生产性服务。 四、构建节约集约的海域使用格局 结合《广东国家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建设要求~坚 持集约集中用海、科学用海和智慧用海~拓展海洋发展空间~ 带动城市从沿江发展走向沿海发展。 ,一,保护性开发岸线资源。 ,(保育和修复生态岸线。重点保护镇海湾、银湖湾、上川岛、 下川岛、大襟岛、乌猪洲等岸线,严格保护以红树林、生态 公益林、湿地、沿海滩涂和沙滩等自然景观和生物栖息地为 主的生态岸线,实施人工方式加快海洋生态环境恢复~建设 以人工鱼礁为主要形式的海洋牧场~加大海洋生物人工增殖 放流力度。 ,(增加和优化生活岸线\公共岸线。依托西部沿海高速连接广 海湾片、银湖湾片等一批风情小镇和特色村落~注入海洋文 化、华侨文化元素~建设和谐滨海生活带~拓展生活岸线的 休闲、文化、旅游、康乐等功能,加强生活岸线和旅游岸线 的景观风貌建设~改善滨海景观和公共交通可达性~提升对 居民的吸引力。 ?(改造和美化生产岸线。通过改造、搬迁、臵换等方式减少 崖门水道、广海湾等沿岸的临港污染低效的企业及工业用 途~设计以及美化生产岸线环境~整洁和翻新沿海工业企业 的建筑~实现临港工业景观与海洋生态、滨海城市景观的协 调~避免影响水质。 ,二,科学开发海域资源~积极申报珠江口西岸专业型科技兴 海示范基地。 ,(科学实施围填海。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 滩涂围垦等方式~科学论证、合理推进围填海工程。在大广 海湾推行“人工岛式、多突堤式、多区块组团式”等生态型 填海方式。将广海湾通过区块组团式和人工岛式填海进行土 地整合~减少泥沙淤积,在银湖湾采用多突堤式填海~最大 限度地延长新造土地的人工岸线。 2(集约节约用海。推行“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的用海新模式~重点推进海洋资源、土地资 源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引导鼓励人工促淤~提高滩涂自然 淤涨速率~严格保护滩涂资源。在尊重自然的用海形态设计、 潮汐形态、水流流态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有的潮汐动力特 征~预留崖门水道、镇海港水道、烽火角水道等洪水通道~ 使大广海湾拥有更多的开放水域。 3(申报珠江西岸专业型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围绕国家科技兴 海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和发 展海洋高端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业、 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研发等~打造生态型 海洋牧场先导区、海洋生物良种示范区、海洋生物工程化养 殖及崖门水道装备制造示范区、海洋生物制品与制药产业示 范区等~一并打包申报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 五、科学确定规划建设用地 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 《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加强与《江门市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衔接。 ,一,科学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在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大广海湾规划控制面积3240平 方公里~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65平方公里,2030年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3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规模控 制在90平方米左右。 ,二,推进“两规”协调。根据江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 广海湾范围内2020年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170平方公里。 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公顷~需在现有城镇建 设用地规模的基础上~新增。。。公顷的城镇建设用地。未来~ 通过南部沿海地带条件较好的区域科学围填海及利用广东省作为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的政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修改中~在江门市范围内调整土地规模。 , 三,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和开展“三旧”改造~腾退低端项目用地~优先开发利用废弃地、空闲地~提高土地容积率~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要产业的需求~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显著提高。 第四章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建 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区域集疏运系统 建设~形成机场、港口、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齐 全~对外便捷联通珠三角及港澳地区、泛珠及大西南地区~ 内部出行便捷、安全、舒适的现代交通系统。 图7: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一、构建联通粤西、北部湾港口群的西部沿海大通道 ,一,完善贯通粤西、北部湾的干线公路建设。积极推进365 省道改造为228国道工程建设~接入325国道~可直达广西 南宁,改造升级364省道并与广湛高速相连接~快速连接阳 江港、茂名港和湛江港。 ,二,加快连接大粤西的轨道交通建设。积极推进西部沿海铁 路和江恩城际轨道建设~在新会开发区和双水镇设立站点~ 并与南昆铁路、湘桂铁路相连接~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 辐射大粤西。 二、开辟连通大西南及泛珠腹地市场的新出海口 ,一,建立打通大西南的疏港通道。立足深水海港~积极推进 新兴,广海铁路建设~接入南广铁路~为大西南的货物提供 新的出海口~远期兼具客运功能~拓展江门港的腹地范围, 建议规划扩能广珠铁路,江门段,~由单线改造为双线电气 化铁路。 ,二,建设连通大西南、泛珠的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加快建 设鹤开高速并与深罗高速相连接~推进新台高速建设~南延 至江门港~北接深罗高速~建设恩云高速,江门段,~与广 云高速相连接~实现大广海湾地区与大西南、泛珠的便捷联 系。 三、建立连接珠三角核心区及港澳的区域快速通道 ,一,构建快速连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的高快速路体系。 重点建设连接西部沿海高速和江珠高速的高快路体系~推进 江门大道南延线、高栏港高速北延线、228国道东延线等高 快速路建设~快速连通港珠澳大桥~实现大广海湾与港澳的 便捷联系。加快推进中开高速建设~预留接入高栏港高速的 跨黄矛海通道~强化大广海湾与珠三角东岸各城镇中心的客 货运联系。 ,二,建立打通“广佛经济圈”的快速通道。争取广佛江珠城 际轨道在新会开发区设站点,加快建设江顺大桥、江门大道 北延线接入佛山一环南延线~积极融入“广佛经济圈”。 四、建设珠江西岸海陆空多式联运的交通转换枢纽 ,一,建设联通港澳及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海空铁组合港”。 推进西部沿海铁路双水站、江门南站、广佛江珠城际站等客 运枢纽建设。重点加快江门港物流园区、新会港物流园区等 货运枢纽建设~强化大广海湾面向东盟、辐射大西南的区域 物流枢纽功能。适时推进台山通用机场建设~积极展开与各 大机场枢纽的航班联系~扩大机场腹地范围,同时拓展低空 飞行服务~配套大广海湾高端商务、滨海旅游等特色项目。 ,二,建立铁路、水路、陆路一体化的集疏运系统。适时推进 重点港口主港区铁路进港~形成铁水联运的铁路运输走廊, 建设高栏港北延线及江门鱼塘港、恩平港的疏港道路~增设 228国道、240国道机场复线~增设新台高速至台山通用机 场的高速出入口~强化大广海湾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 ,三,积极推进航道整治。加强与珠海港的协调~共同整治和 开发崖门出海公共航道,如期推进镇海湾、广海湾出海航道 整治工程,建设为泛珠三角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转换的枢 纽。 五、构筑“四横四纵”便捷联系江门各区县的快速交通通道 积极推进江恩城际轨道支线、珠海—斗山城际线建设~建议新 增广佛江珠城际轨道支线至银湖湾,积极推进江肇高速南延 线、240国道等纵向干线建设~加快西部沿海景观大道横向 干线建设~与恩云高速、新台高速、西部沿海高速、中开高 速、佛开高速共同构筑“四纵四横”的快速交通通道~便捷 连接鹤山、台山、恩平、江门中心城区。 六、建立快速连接“三大湾城”的内部交通主干网络 ,一,建立连接三大湾城的快速公交环线系统。利用滨海景观 大道、深端快速路、228国道和东部快速干线等干道~适时 发展BRT、有轨电车等大运量快速公交~建设大广海湾快速 公交环线~便捷连通镇海湾、广海湾、银湖湾三大新城。 ,二,建设“港城联动、岛湾相连”内部快速路网。加快银湖 湾新城、镇海湾新城沿江路及疏港大道建设~推进274省道、 270省道、275省道、276省道及548县道的整合改建~强化 港城联动。推进上川岛至下川岛的公路连线及环岛公路建 设~构建岛内快速公路系统,预留鹤台高速至下川岛、新台 高速至上川岛的桥位~适时打造“岛湾相连”的便捷通道。 七、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 ,一,开辟与社会交通相分离的沿海、环岛旅游公交。针对大 广海湾地区特色旅游资源~依托滨海景观大道、鹤台高速南 延线、新台高速南延线和上下川岛环岛路等滨海道路网~开 辟串联各景区的旅游公交专线,同时加强交通控制~分离社 会交通性质道路和旅游性质道路~限制社会车辆进入数量~ 形成与社会交通相分离、绿色畅通、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体 系。 ,二,建设以山海观光、椰海风韵为特色的慢行系统。提倡步 行及自行车交通方式~推进省3号、6号绿道、城市绿道、 自行车绿色通道、滨海步道建设~以银湖湾、广海湾、上下川岛和镇海湾为核心~形成融于自然的南部滨海游览景观大道、环川山群岛游览线路和城市内部林荫步道网络~让居民和游客亲近大海、体验海上城市的差异化生活。 , 三,培育海岛直升机、海上游艇、邮轮和近海帆船等特色交通。推进川山群岛直升机、水上飞机停机坪建设~为直升飞机、私人飞机提供停靠,发展面向中高端游客~以竞技、娱乐、观赏和探险为主题的近海帆船基地,在川岛设臵邮轮停靠港~携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的邮轮旅游,以银湖湾为核心~打造浪琴湾、海龙湾等游艇基地~建设综合性游艇及客运码头~改造升级川岛山咀、三洲、独湾等码头~开辟联通港澳~串联大广海湾地区各景点的游艇线路,引进高速输运旅客的气垫船~可以通过倾斜面直接从内陆行驶到海里。 八 、开辟适应海洋旅游发展的海上绿道 , 一,重塑“海上丝绸之路”。依托邮轮、游艇、帆船等特色水上交通工具~充分利用川山群岛滨海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遗存~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游线,越南—三亚— 阳江—江门川岛—广州—泉州—宁波—扬州—蓬莱,。 , 二,打造“海、侨、泉、山、岛”为特色的亚热带风情海上绿道。依托直升飞机、游艇、观光游船河水上巴士等特色水上交通工具~发展海上游览观光功能。在广海湾、银湖湾、川山群岛、崖门水道等河口设臵游船码头~开设南部沿海、崖门水道、镇海港等近海海上绿道~联通镇海湾红树林保护区、浪琴湾、川山群岛、大小襟岛中华白海豚保护区、银湖湾游艇基地、崖门黄金水道等特色滨海旅游资源。 第五章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推进粤港澳产业深度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核心区域及港澳产 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和融合发展~加强在主导产 业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及应用转化~着力构建以现代 服务业、滨海休闲旅游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 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促进珠三角 乃至大粤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基地。 一、发展以区域合作与自由贸易为依托的生产性服务业 创新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机制~鼓励珠三角核心区域及港澳的 现代服务业向大广海经济区延伸~积极吸引大粤西乃至泛珠 地区的企业入驻~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商贸物流、服务外包、 知识型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将大广海湾建设成为立足 珠三角、服务大粤西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 一,专门化总部经济。发挥大广海湾地区的枢纽及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大粤西和大西南地区经济资源要素向珠三角流动~营造便捷联系珠三角及港澳的商务服务和政务服务体系~延伸香港作为海外及内地企业设立国际业务总部或地区总部的优势~以银湖湾粤港澳合作区和川岛自由贸易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知识服务业及中介服务业~以及企业办公总部、制造业管理总部~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研发、销售、贸易等环节的总部或地区总部~打造区域性专门化总部基地。 , 二,商贸物流。建设珠三角辐射大粤西乃至大西南的物流枢纽~加强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和冷链物流。依托广海湾深水港和新会港~建设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并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构建农副产品、水产品、船舶、机械等各类商品交流交易平台~积极发展商品交易、展示、交流、咨询等配套服务。重点培育高端装备、海洋、休闲旅游等特色会展品牌~积极延伸港澳购物天堂优势~研究设立免税商品购物区。支持与粤港澳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冷链技术合作~打造区域性冷链物流集聚区。 , 三,服务外包。充分发挥大广海湾经济区的区位和人力资源 优势~支持设立服务外包园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外包~推动服务外包高端化发展。建设粤港澳服务外包合作平台~引导和鼓励港澳地区各类现代服务机构在大广海湾经济区设立各类后台服务机构~加强与港澳在通讯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客户服务、会议展览、教育培训领域的服务外包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建设粤港澳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 , 四,智慧产业。大力推进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支持江门乃至大粤西工业升级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与珠三角核心区域及港澳高技术服务业合作~大力吸引优秀科研机构进驻大广海湾新区~推进技术创新联盟、研究开发、技术集成、产业创新集群等科技开发模式创新~将银洲湖两岸和广海湾临港产业新城建设成为珠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构建商业化的公共云计算服务中心~加快制定与大广海湾经济区产业特征相适应的电子商务优惠政策~将银湖湾新城打造成为珠江西岸电子商务集聚区和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加快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发展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业~打造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链和创意人才合作平台。 二、发展与珠三角和港澳地区配套的生活服务业 利用大广海湾地区优美的资源环境优势~延伸珠三角和港澳产 业的同时~疏解珠三角核心区及港澳地区人口~重点发展生 活居住、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 服务业~将大广海湾地区打造成为与港澳配套的高品质生活 服务基地。 ,一,生活居住。构建多层次住房体系~合理安排保障性住房、 商用楼和高档住宅建设~重点推动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城市综 合体和城郊休闲生态社区的发展~做好大广海经济区内居住 体系规划~提高居住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加快建成华南 休闲宜居名城。 ,二,健康服务。积极引入港澳台一流的医疗机构和管理模式~ 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引入国内外专家资源~提供高端医疗 服务。开发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康复预防、健康管理和养生 养老等健康服务产品~弘扬中华养生文化~培育具有滨海特 色的粤港澳健康服务高地。 , 三,社区服务。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现代医疗服务~建设区、街、居三级网络。鼓励发展面向港澳及国际人士的高品质、国际化社区服务业~为大广海地区的居民和游客提供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优质生活环境。 三 、发展以休闲度假、海上运动为重点的滨海旅游业 充 分利用大广海经济区海洋、海岛、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健康、绿色、智慧为导向~以打造国家滨海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加快开发高品质休闲度假、邮轮游艇游等旅游产品~成为与香港都市旅游、澳门休闲娱乐游等相配套的“一程多站”的国际知名休闲旅游胜地。 , 一,休闲度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加快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国际化服务水平~重点建设上下川岛世界级海岛休闲度假胜地、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银洲湖崖门文化旅游区、银湖湾和广海湾游艇度假区等~建立合理、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加快推进旅游业态从传统观光型向现代度假 型转变。支持与港澳及海外华侨共同开辟旅游市场~扩大区域和国际间的旅游合作~建立“一程多站”的旅游线路。 , 二,邮轮游艇。发展邮轮、游艇等高端休闲旅游新业态。推进广海湾邮轮停靠港建设~争取开辟多条与港澳及东南亚地区联动发展的邮轮航线。着力建设与港澳地区配套的银湖湾、海龙湾、上下川岛等三大重要游艇旅游基地。银湖湾游艇基地以面向港澳合作为主题~打造集商务、居住、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国际性顶级高端游艇旅游区,海龙湾游艇基地依托毗邻大广海湾未来商务居住中心的区位优势~发展与广海湾临港产业区相配套的生活型游艇服务区,上下川岛游艇基地建设为集商务、休闲于一体的高端旅游会展休闲游艇基地。 , 三,海上运动。发展拖伞、摩托艇、快艇、帆船、帆板、独木舟、海钓矶钓、沙滩排球等或动感或静谧的海上运动项目。在银湖湾、海龙湾、浪琴湾、上下川岛等滨海旅游区建设海滨浴场~配套海钓矶钓平台、休闲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通过举办帆船、帆板、摩托艇、海矶钓等水上运动比赛~营造浓郁的运动健身氛围~将大广海湾打造成为广东海上运动首选点。 四、着力提升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临港产业 充分利用大广海湾先进制造业基础和港口条件~坚持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 现代装备、石化等产业~着力在轨道交通装备、核电设备、 输变电重大装备、海洋工程设备、船舶制造等装备领域实现 突破~成为广东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一,能源化工产业。依托台山核电和火电优势~开发利用新 能源~大力提高能源储备能力~打造广东清洁高效的能源生 产和储备基地。依托广东省沿海雄厚的重化工产业基础~延 伸广州、珠海等地区石化产业链~积极引进石化下游产业链 项目~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低污染的高端精细 化工~重点发展涂料、工程塑料、合成纤维聚合物、合成纤 维单体、高分子材料、粘合剂、印刷油墨、专用化学品和塑 料加工助剂等~打造广东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制造基地。 ,二,装备制造产业。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契机~针对 我省重点支持的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领域~以战略合作等 方式~重点吸引珠三角核心区域和内地优势装备龙头企业设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一批省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支持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建设。依托南车轨道车辆修造基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车辆总装、维修、制造及研发产业~打造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轨道车辆制造维修、整车出口基地。以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发展新兴能源装备产业~打造广东省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基地。提高造修船和海洋工程能力~建成现代化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装臵、电厂脱硫等环保设备制造业~壮大环保产业。 , 三,循环经济产业。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水平。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建立起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型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光源、环保产业等先导产业~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 四,高新技术产业。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集聚~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提升~促进珠三角东岸地区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向大广 海湾地区转移~大力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数字智能产品、智能化办公装备、车载电子和轨道车辆电子仪器为核心的高端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争取成为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超大型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发展以海洋科技、绿色能源为重点的海洋新兴产业 深 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深化海洋科技创新和成化转化体制改革~吸引粤港澳优势海洋科技人才和技术集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打造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高端设备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推动大广海经济区由传统优势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转变~建设我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 一,海洋生物产业。充分利用大广海湾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营造创新环境和条件~积极培育广海湾海洋生物产业园~重点发展海洋创新药物、工业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和海洋生化制品~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海洋生物产业化项目开发~支持与广州、深圳生物产业基地合 作共建广海湾海洋生物医药检测和研发服务平台~加强海洋生物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功能材料、海洋生物酶制剂的研发。加强医用海洋动植物的养殖和栽培~支持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深海大洋微生物、药物资源和深海生物样品库~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基地。 , 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海水综合利用~积极发展海洋新能源~切实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益。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实施川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开展海水淡化系统技术应用,引导临海企业使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积极开展海水淡化水进入海岛或滨海城镇市政供水系统试点工作。以上下川岛、大襟岛、乌猪岛、杧舟岛等海岛为主~积极推进海上太阳能、波浪能、潮汐潮流能等新能源耦合开发与应用~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清洁能源岛。 , 三,海洋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新材料产业~重点开发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水淡化新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建设广东海洋新材料产业示范区。 六、发展以特色种养业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 积极保护大广海湾农业资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 业科技创新~围绕粤港澳三地市场需求~以特色、生态、高 效为方向~建立以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体 系~着力建设珠三角和港澳地区鲜活安全农产品供应基地、 广东省重要的海洋渔业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建成国家现代化 农业示范区。 ,一,现代海洋渔业。保护和修复沿岸渔场~发展海洋生物育 种~发展生态健康型水产养殖业~重点建设镇海湾高效、生 态、优质养殖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国内外渔业资源~加强科 技攻关和技术改造~以精深加工、高值化加工及副产物综合 利用为重点~提升海洋水产品加工和安全控制技术水平。培 育一批上规模的特色休闲渔业企业~发展垂钓、海上捕捞、 观赏、品鲜等休闲渔业。推进水产品市场升级和信息化系统 建设~打造镇海湾国际化水产品贸易平台。大力发展渔港经 济~建设上川岛沙堤超国家级现代化渔港经济区。 ,二,特色种植业。依托台山南部斗门、端芬、都斛等集中连 片的台山优质粮食种植区~巩固提升滨海优质富硒稻生产~打造特色优质粮食品牌。配合滨海特色风情小镇建设~提升优质蔬菜、名优水果等特色农业~建设珠三角新鲜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具有岭南特色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培育设施花卉、园艺种苗等新兴园艺产业~形成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示范区。 , 三,观光农业。拓展农业的旅游观光功能~大力开发农家乐、田园观光游、农耕文化游、休闲农庄等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形成一批集生产加工、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第六章 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深 入挖掘和整合大广海湾各地区的华侨文化、历史文化、海洋 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保护 与旅游发展的融合~将大广海湾打造成中国亚热带海岸线上 最亮丽的明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图8: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图 一、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一,加强以斗山浮月村为重点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 以斗山镇、端芬镇为保护核心区域~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的空间格局与形态、街巷肌理、建筑群体环境以及具有 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积极推进汶村申报省级历 史文化名村~推进浮月村、五福村、海口埠、东宁村等历史 文化名村试点的建设~提升大广海湾地区历史文化名村的质 与量。 ,二,加强以梁启超故居为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加大 对梁启超故居、汀江圩华侨近代建筑群、崖门古炮台、陈宜 禧故居等文保单位的保护,组织开展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 现状调查~筛选出有价值的项目进行申遗保护,同时~明确 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提出保护要求、保护方式和 保护的具体措施等,把文物保护单位系统地纳入城市规划 中~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实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统一。 ,三,加强以浮石“飘色”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遗产空间,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建立图文声像各类数据库~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归档,建立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基金会~筹集遗产持续开发和有效传承所需要的资金。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重视对创意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包括在当地开展遗产教学课程和培训机构~举办“民间工艺大师”评选活动等。 专 栏7,1:大广海湾历史文化资源 大 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现存众多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1个广东省古村落:浮石村,1个江门市古村落:汶村,1处国保单位:新会梁启超故居,5处省保单位:汀江圩华侨近代建筑群、崖门古炮台、陈宜禧故居、张将军家庙、“海永无波”石刻,1处市保单位:东凌奎阁,5处县保单位:富美见龙桥、龙溪村赵氏宗祠、“凤山骚坛石刻”、“陈恺墓”、“陈氏祖祠”。此外~新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国非遗产2种:蔡李佛拳术、浮石飘色,市非遗产6种:汶村庙会、双水山地风筝技艺、小冈香技艺、双水蕉树龙节令、广海打龙船节令、跳禾楼民间艺术等。 二、打造具有岭南风格的文化风情圈 ,一,以崖门海战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圈。 1. 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依托崖门海战古战场、崖山行宫、 崖门炮台等文化资源~建设崖门大宋王朝旅游酒店、古井影 视拍摄基地~策划以“宋元崖门海战”为背景的大型实景舞 台剧等~打造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海战文化旅游区。 2. 古井皇宋文化体验区。依托赵公祠、赵美心父母故居、古 井烧鹅等文化资源~挖掘“南宋孝慈文化”和“南宋美食文 化”~规划南宋宫廷美食街、古地名博物馆、南宋历史博物 馆、孝慈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策划“国母诞”祈福文化活 动和“万人盘菜宴”等活动~打造展现“南宋文化”的重要 窗口。 3. 蔡李佛武术文化基地。依托蔡李佛始祖馆、陈享故居及祠 堂~充分借助蔡李佛武术的影响力~规划蔡李佛培训基地、 武术兵器展览馆、武术特技体验馆、武林客栈等和武术文化 相结合的旅游项目~打造蔡李佛武术文化基地。 4. 将军山休闲度假区。依托将军山水库山林天然资源~结合 张将军家庙、大圣寺等文化资源~规划张将军家庙历史文化 展览馆、大圣寺祈福活动、木屋别墅区、“农家乐”、“渔家 乐”体验区等项目~打造集自然观光、田园野趣、农村生活 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 二,以银湖湾为核心的养生文化风情圈。 1. 银湖湾滨海度假区。依托银湖湾湿地公园和银湖湾游艇度 假区~规划休闲农业科技园、海洋文化体验区、生态环保娱 乐区等特色主题园区~引入帆船、帆板等海上运动项目~打 造面向粤港澳新贵阶层~集商务、居住、休闲、运动于一体 的高端滨海旅游区。 2. 古兜温泉疗养区。依托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和古兜山森林 湖泊资源~规划温泉养生、自驾车营地、森林山地探险、情 景式温泉养生城、健康体检中心、美容SPA园等项目~打造 融合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温泉疗养区。 3. 富都温泉旅游区。依托富都温泉度假区和猛虎峡漂流旅游 区~围绕养生主题~进行山、泉、田、海整体开发。规划“广 东第一田”科教博物馆、渔家乐体验度假村、海鲜美食一条 街等项目~打造集度假、养生、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温泉旅 游区。 ,三,以斗山碉楼为代表的华侨文化风情圈。 1. 斗山,端芬侨乡文化体验区。依托斗山镇骑楼步行街、梅 家大院、浮月村、五福村、海口埠、东宁村等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建设试点~以及浮石村飘色非物质民俗传承基地~打好 侨乡文化、台山建筑、台山田园、台山民俗四张牌~大力发 展侨乡观光、田园观光、侨乡度假等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岭 南水乡特色、融合田园风光的华侨文化风情圈。 2. 广海古城文化体验区。依托广海镇石窟口诗林景点、广海 骑楼步行街等文化资源~规划古城历史文化纪念馆、抗倭遗 迹文化体验游线,以广海镇抗倭名人故事~策划实景舞台剧 等项目,同时依托广海打龙船节令、跳禾楼民间艺术等非物 质文化遗产发展民俗旅游活动,打造展现古城特色的文化体 验区。 3 . 海龙湾游艇度假区。依托毗邻大广海湾未来商务居住中心 以及与上下川岛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规划海龙湾游艇俱乐 部、游艇地产、高级度假酒店、海上活动中心、山地体育运 动公园等项目~建设低碳环保、配套齐全的高端滨海休闲旅 游区。 ,四,以东南亚风情园为代表的民俗文化风情圈 1. 海侨东南亚主题度假小镇。依托东南亚风情园、归侨村民 博物馆等资源~打造侨乡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海侨糖 厂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海侨农业生态观光园等~同时引入 东南亚特色表演节目、东南亚食品文化等活动~打造集旅游 观光、文艺娱乐、生活体验于一体的主题度假小镇。 2. 海宴曲艺之乡。依托海宴“书画之乡、曲艺之乡”等特色 民俗文化资源~规划以“琴、曲、书、画”为主题的四大修 身文化旅游区,依托海宴花卉基地~设臵花卉观光园和婚纱 摄影基地~用鲜花装点小镇~打造充满花香的文艺之乡。 3 . 汶村古城民俗风情园。挖掘汶村反清复明最后根据地的文 化渊源~依托汶村古巷道、古城墙、古祠堂、护城河等遗迹~ 建设历史文化古城,同时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汶村庙会~发 展庙会旅游活动,将历史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在 一起~打造汶村古城民俗风情园。 4. 海上神灶温泉旅游区。依托海上神灶温泉和红树林湿地~ 充分挖掘“神灶立大户”等文化传说~规划海之韵温泉乐园、 水上乐园、海鲜美食街等项目~开展红树林观光、水上运动、 海边野外生存探险性旅游等活动~打造充满海味的温泉旅游 区。 ,五,以红树林湿地为代表的生态文化风情圈。 1. 深井白鹤生态旅游区。依托深井盘皇岛、白鹤洲等资源~ 规划高尔夫球场、高级会所酒店、养生疗养基地、浅海养殖 体验等项目~打造台山“世外桃源”。 2. 镇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依托镇海湾红树林集中生长区~ 规划红树林观光、湖鲜海鲜美食街~水上乐园~烧烤场等项 目~打造以养生疗养为主题~体验渔家生活为特色的红树林 生态旅游区。 3. 北陡玉石文化体验区。依托北陡镇台山玉石文化~规划玉 石文化博览馆~引入玉石挖掘、雕刻等体验项目~将中国台 山玉“融合杯”挑战大赛举办地址迁至北陡镇。同时~在建 筑色彩上以黄蜡色为主要色调~突出台山玉主题~打造成“南 海玉都”文化体验区。 4. 浪琴湾海滨石林旅游区。结合那琴海湾奇石怪洞景观和沙 滩资源~规划沙排运动基地、婚纱摄影基地、海滨石林公园 等项目~举办“沙滩排球节”等主题旅游休闲活动~促进休 闲度假活动向海洋、山林双向拓展~打造富有浪漫氛围的海 滨石林旅游区。 三、组织文化体验游线 ,一,打造南国海上度假旅游线。依托游艇、水上巴士、码头 等水上交通~串连海岸带、崖门水道以及镇海湾沿线的旅游 景点~包括崖门水道历史文化风情圈景点、银湖湾旅游度假 区、大小襟岛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川山群岛旅游区、海龙湾 旅游度假区、海侨东南亚主题度假小镇、海上神灶温泉旅游区、镇海湾红树林旅游圈景点等~打造南国海上度假精品旅游线,联动港澳面向东南亚~发展一程多站的海上邮轮游线~打造成为沟通粤港澳的重要海上游线节点。 , 二,打造斗山,端芬华侨文化体验游线。依托省道273串连银湖湾旅游度假区、古兜温泉疗养区、都斛富都温泉旅游区以及斗山镇华侨文化体验区,打造风情绿道~完善水上线路及码头设施~开设自行车游线、水上游线等特色线路~串连斗山镇区,五福村,浮月村,海口埠,端芬东宁村,梅家大院~形成“侨乡文化体验精品线路”。 , 三,打造镇海湾民俗文化体验游线。依托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沿镇海湾民俗文化圈的现有县道、乡道~串连汶村古城民俗风情园、海宴曲艺之乡、海侨东南亚主题度假小镇等文化景点~开设自驾车游线、自行车游线等线路~形成展示特色民俗文化的风情游线。 第七章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按 照服务区域、共建共享、创新管理的原则~建立以人为本、 层次清晰、布局均衡、水平适度、方便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为大广海湾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特色便捷的公共服务。 图9: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图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区域级、城市级、镇区级、社 区级四级公共服务等级体系。围绕广海湾、银湖湾、镇海湾 三大湾城~打造三个国际标准的区域级公共服务平台~建立 九大滨海主题发展区城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围绕现有建制镇 建立和完善特色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设立社区级公共服务 点~打造“半小时便民生活圈”。 ,二,优先发展教育~建立粤港澳教育深度合作体系。贯彻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展完善各镇教育体 系~提升都斛、崖门教育强镇建设质量~建设探索粤港澳合 作办学新模式的国际化基础教育区~建立为港澳提供服务的 海员培训中心等职业教育基地,打造高校合作办学创新区~ 与横琴教育培训园区、南沙教育培训基地错位发展。 ,三,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粤港澳医疗服务网络。引进港 澳公立医疗体系~建设国际先进水平市级综合医院和特色专 科医院。加强各镇医疗设施建设~建立便捷的就医体系。探 索建立医疗福利粤港澳区域共享机制~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 展~提供多元化就医渠道~加快建立和完善大广海湾医疗网 络。 ,四,完善体育服务网络~加强全民健身保障。合理规划布臵 体育设施~大力推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打造高水平 海滨综合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休闲基地~建立水上体育运动 服务平台~结合岸线合理布臵海滨沙滩泳场。结合各镇特色~ 挖掘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营造“家 门口健身”的氛围。 ,五,建立滨海特色文化体系。在广海湾、银湖湾、镇海湾建 立市级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展览馆、海洋科技馆等大型 文化设施,整合各镇文化资源~健全文化服务设施,结合文 化旅游景点~适度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根据“一岛一特色” 文化理念~建立符合岛屿文化的旅游服务设施~完善川山群 岛、大襟岛、小襟岛等岛屿公共服务设施。 二、健全生活服务体系 ,一,建立网络化管理生活服务平台。整合地产、餐饮、旅游、 家政服务、招聘求职等生活服务资源~打造以全网搜索为基 础、提供海量便捷生活服务的社会化平台~为居民提供全方 位的服务。 ,二,生活服务设施分中心、辅助中心和基层点三级布臵。以 社区范围为单位打造以大型超市为主体~集商业、餐饮、休 闲、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为一体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建立美食一条街、摄影一条街、家政一条街等特色辅助服务 中心。以半径150米完善基层点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结合医疗系统建设构建粤港澳合作养老体系。结合当地 医疗服务~在医疗系统和社区养老系统同步老人医护资料~ 建立医疗数据和养老数据共享互补平台,依据CEPA政策~ 引入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独资建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完善 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引入香港保险经纪公司设立独资保险代 理公司~拓宽提供养老保险的渠道,结合医疗体系构建粤港 澳养老福利合作共享机制,设立养老社区~提供专门化养老 服务。 ,二,共建港澳居民返乡养老房、保障房等保障服务体系。依 托港澳、珠三角、江门市等大广海湾辐射区域~探索港澳与 江门当地政府共建港澳居民返乡养老房、保障房社区~为工 作生活在大广海湾的港澳居民提供与港澳相同的住房福利。 ,三,完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 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确保就业保障服务全区域覆盖。 加强对华侨农场适龄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积极推动华侨农场 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华侨农场劳动力转移就业服 务体系~促进华侨农场劳动力转移就业。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共建粤港澳青年创业创新基地~提供创业平台和空间。 ,四,完善社保保障体系。落实“人人保障”的原则~确保社 会保险种类全面~推动社会保险保障实现保障人群全覆盖。 规范社会保险资金管理~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 四、创新社会管理 ,一,遵循“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的理念~积极探索公 共服务管理新模式。整合行政和事业发展资源~依法探索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和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建立扁平化的社会管理体系~实现“一站式”管理和服务。 , 二,引进港澳精细化社会管理模式。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引入港澳机构和经验~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提升管理质量。 , 三,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合理划分为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单元~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实施数字化的管理手段~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 , 四,完善购买公共服务体系~培育社会管理组织。学习借鉴港澳台等地区的先进社会管理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建立严格的评估监督体系~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由村,居,委会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备案管理~重点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慈善类、社会事务类、社区服务类、文化体育类的社会组织~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区事务。 第八章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大 力保护大广海湾现有的全省资源最丰富最完备的森林、海 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构建山、海、 田、湿地四位一体的生态保护屏障。 图10:生态体系规划图 一、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建立基于生态优先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合理利用海洋资 源~建设完整海岸带~修复海岛生态系统~实现大广海湾海 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弹性海洋保护区网络。在大襟岛自然保护区及乌猪 洲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加强针对大广海湾海洋生态敏感性 和脆弱性的研究~建设以海岸带生态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 区、海洋保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渔业保护区为主的 海洋保护区网络~保护滨海生态屏障~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保障海洋渔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开展海岸带完整性修复典型示范工程。积极开展大广海 湾海岸带完整性修复工作~人工种植红树林~修复以镇海湾 为主的生态岸线,开展清洁岸线工作~净化滨海城镇生活岸 线,保护上下川岛优质沙滩资源~优化旅游岸线,整治镇海 湾及上下川岛咸围养殖基地~规范养殖岸线,加强银洲湖、 广海湾及镇海湾水道整治与出海航道整治~美化工业及港口 岸线。 , 三,开展海岛生态修复典型示范工程。针对上下川岛开展生 态修复典型示范工程~整治岛上风电~维护海岛景观,修复 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维护海岛动植物多样性,清理海 岸与沙滩~优化海岛岸线资源,开展人工鱼礁的投放及贝类、 藻类等渔业资源的人工放流增值。 ,四,建立生态优先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基于生态优先原 则~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运用跨学科手段~科学解决 海洋发展问题~协调各有关部门的海洋开发活动~确保在保 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山海相望”的森林公园体系 依托大广海湾丰富的森林资源及优越的滨海区位~划定自然保 护区~确定生态绿心~建设滨海观光型、山地运动型及都市 休闲型森林公园~实现重要森林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 ,一,划定自然保护区。在现有大广海湾两个省级森林自然保 护区及一个县级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划定横跨深井、 汶村、海宴、端芬四镇~涵盖大隆洞水库与万桂南水库的森 林区域作为自然保护区~保护饮用水源~并承担大广海湾区域最大生态绿心的功能。 , 二,建设滨海观光型森林公园。充分利用沿海森林资源~在赤溪镇东部原护岭公园、广海镇西南部、海宴镇南部及下川岛北部建设四个滨海观光型森林公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滨海观光、摄影绘画、美食体验、文化传播、会议培训等功能。 , 三,建设山地运动型森林公园。依托大广海湾优越的山地优势~在深井镇西北部、赤溪镇东南部及上川岛西北部建设三个山地运动型森林公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攀岩、蹦极、露营、户外探险等功能。 , 四,建设都市休闲型森林公园。完善现有中心公园、华瑞公园、水洁公园、三坊鹅兜山公园、海水无波公园、沙湾公园~在三江镇西北部,原仁和公园、竹口公园,、古井镇中心区域、崖门镇中心区域、东方红水库东南方、横陂镇镇中心东北部、深井镇西北部那扶镇处及深井镇镇中心西部新建七个都市休闲型森林公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三、建设特色滨海湿地系统 依托大广海湾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资源~划定红树林自然保护 区~建设以红树林、滨海渔牧、温泉养生、科普教育等为主 题的湿地公园~实现滨海湿地系统在保护中多样化发展。 ,一,划定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依托广海镇、横陂镇与北陡镇 沿岸连片红树林~以及深井镇南部白鹤洲的红树林~建立红 树林自然保护区~对该区域红树林实行严格保护~保障红树 林各项生态功能的完备。 ,二,建设红树林主题湿地公园。在深井镇与汶村镇沿岸连片 红树林区域建设红树林主题湿地公园~在对红树林实行严格 保护的同时~配套湿地观光台、原野漫游径、生态探索道、 美食体验街、会议培训基地及摄影绘画基地等旅游设施。 ,三,建设滨海渔牧型湿地公园。在汶村镇西南部养殖基地建 立滨海渔牧型湿地公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湿地观光、 垂钓捕捞、渔船驾驶、渔牧科普、美食体验及珍稀水产观赏 等功能。 ,四,建设温泉养生型湿地公园。依托大广海湾丰富的地热资 源~在银湖湾原湿地公园处建设温泉养生型湿地公园~配套 情景式温泉养生城、健康体检中心、美容SPA园等。 ,五,建设科普教育型湿地公园。依托上川岛高冠、石笋、企 头沙等湿地打造科普教育型湿地公园~配套湿地科普馆、湿 地研究中心、湿地宣传基地等设施。 四 、构建“田园入城”的田园生态系统 坚持基本农田保护原则~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科技化水 平~建设海上田园公园与生活体验性田园公园~构建生产、 生活、科研、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生态系统。 ,一,建设海上田园公园。在海宴镇南部、川岛镇东北部及上 下川岛建设四个海上田园公园~引入农家风情寨、田园广场、 欢乐天地、瓜果长廊、生态文明馆、会议培训基地等项目。 ,二,打造“广东第一田”示范基地。依托都斛镇拥有“广东 第一田”称号的万亩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片~打造贯通都斛、 斗山、端芬的大型连片“广东第一田”示范基地。 ,三,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与科研基地。将横陂镇中心基本农田 区域、深井镇北部基本农田区域打造成现代农业生产与科研 基地~引入新兴农业科研手段~加强农业知识教育培训~促 进传统农业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转变。 ,四,建设生活体验型田园公园。在双水镇北部及三江镇北部 建设生活体验型田园公园~配套农耕体验馆、自助采摘园、 农业教育馆及农家客栈等~推进“田园入城”。 五、建设贯通山、海、江、田、城的生态廊道 ,一,构建组团发展生态隔离屏障。依托大广海湾丰富的森林、 海洋、江河、湿地、农田资源~构建隔离各个发展组团的生 态保护屏障~实现大广海湾生态型组团式的发展格局。 ,二,建设绿道网络。在珠三角和江门市绿道网规划的基础上~ 建设连通各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田园公园的绿道网络, 在绿道网沿线开展垂钓、泛舟、宴会、骑马、狩猎、植物鉴 赏、自行车环游等休闲娱乐项目。 ,三,保护入海通道。重点保护入海河口湿地和向陆延伸的河 流生态廊道~承担沿海鸟类等生物栖息地和主要迁徙廊道的 功能~避免滩涂开垦、围海筑堤、海港建设、沿海大通道建 设等活动侵蚀~保持入海生态廊道与滨海自然岸线的有机联 系。 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 结合的原则~通过对近岸海域及重点流域、海湾、土壤、大 气及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综合治理~坚决清退高污染生产环 节~建立乡镇生活垃圾清运与处理系统~提升大广海湾环境 综合质量。 ,一,加强对近岸海域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的协同保护。 ——规范近岸海域开发利用。针对陆源工业污染、海产养殖污 染等问题~大力推进沿海工业污染综合防治、海域船舶污染 控制、生态健康海产养殖、滨海湿地和岸线修复等工程建设。 ——开展流域综合治理。以控制污染物总量指标减排为抓手~ 以饮用水源保护、河流沿岸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手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 法~实施大广海湾水系流域的水污染综合防治。 ——统筹陆海环境保护。统筹海洋功能区与上游水功能区的环 境要求~划定禁排区和禁倒区~消减河流入海的总氮总磷等 污染物通量~严格检测入海河水水质标准~规范入海排污口~ 制止各类污染源超标排海~妥善保护河口湿地资源。 ,二,开展净化海湾计划。在银湖湾、广海湾及镇海湾开展净 化海湾计划~回收漂浮垃圾和溢油~清理海岸与河道垃圾~ 阻止非法丢弃垃圾~同时采用物理修复手段净化海湾水质~ 采用生物修复手段保护动物迁徙廊道及海湾生物多样性。 ,三,加强土壤资源保护与修复。优先保护农用土壤和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地土壤~预防和控制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环境的 污染~清退及搬离重金属污染严重企业,推广植物修复技术~ 修复治理搬离的企业场地和废弃土地~全力推进土壤污染源控制及监测网络建设~全面构建土壤环境保护体系~切实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 四,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成覆盖大广海湾的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和大气污染源信息系统~确定区域大气重点污染源监管区范围,深入开展清洁空气行动~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实施排放削减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重。 , 五,引进固体废物的绿色循环处理模式。建立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再利用、安全转运的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臵中心~引进固体废物的绿色循环处理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 六,建立乡镇生活垃圾清运与处理系统。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组团处理”模式~依据大广海湾实际组团发展情况~在组团、主要乡镇及农村~建立三级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形成适应城镇组团发展需要的生活垃圾清运与处理网络。 第九章 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以 设施共建共享为原则~以节水、节能及绿色城市为目标~大 力推进低碳发展~通过推广中水回用、清洁能源等市政新技 术应用~建成覆盖全域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保障生产、生 活安全。 图11: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图 一、建设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 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一,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公共信息服务共享 工程~推进综合性信息共享基础平台建设~完善信息网络在 城市安保、智能交通、环境监测、能源保障、灾害监管等方 面的应用~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二,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按照国家促进“三网融合”的政策 要求~积极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融合发展~联 通手机终端、电脑终端、电视终端~实现三网三端互联互通、 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二、建设水资源梯级循环利用的供排水体系 优化供排水设施布局~应用中水回用、雨水利用等先进水处理 技术~建立水资源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相结合的供排水调配 体系。 ,一,构建特色海水利用技术体系。大力实施海水开源战略~ 提升海水在大广海湾水资源供给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以沿 海台山核电站、台山火电站等海水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裕 的地区设立海水淡化研发基地~探索“水电联产”的新型模 式。同时在该地区展开沿海火、电站实施水循环冷却改造规 模工程~建设海岛新能源耦合海水淡化示范区。 ,二,建设多水源的供水体系。 建立以西江、潭江和水库为主的多水源供水体系~保障大广海 湾地区的供水安全。新建甜水水库、古兜水库群、大坑尾、 斗山、大马河和小马河等水库。加强大隆洞水库、猪乸潭水 库、深井水库和康洞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源保护。完 善水源地保护管理体系及水源地预警预报体系~确保饮用水 源水质100%达标。至2030年~城市综合用水总量237万立 方米/日~人均综合用水量为670升/人?日。 优化大广海湾地区水厂布局~重点建设大隆洞水厂~积极推进 古兜山脉优质水源供水工程建设~扩建鑫源水厂、都下水厂 和海宴水厂等现有水厂~逐步关停规模较小、处理工艺落后的水厂。加快供水管网的建设~强化各水厂互联互通~形成区域一体化的供水管网~提高大广海湾地区的供水能力与应急保障能力。 , 三,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新建都斛污水处理厂、赤溪污水处理厂、深井污水处理厂和那扶污水处理厂等15座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建设再生水设施。引导造纸、电镀、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向工业园集中~开展工业园污水集中治理、集中排放的管理模式。在污水量较小的乡镇如汶村镇和北陡镇~重点推广建设人工湿地~促进污水生态处理。至2030年~污水排放总量168万立方米/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100%。 , 四,完善雨污分流、雨水利用的雨洪管理系统。推进城市雨洪利用系统建设~推行屋顶绿化、沥青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等自然排水设施~并结合道路坡向、污水管道走向等因素布臵雨水干管~加强雨污分流系统的改造和完善~充分积蓄和利用雨水资源。建设由城市河道、水库、湖泊、雨洪公园以及社区雨水调蓄池等组成的多级滞洪蓄雨系统。 , 五,建立再生水利用系统。推进各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深度 处理~积极促进集中式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推进大型公 共建筑和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外的自备水源单位建设中水系 统~废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城市的绿化浇灌、 冲洗厕所、道路冲洗、车辆冲洗、建筑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降尘、消防及空 调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至203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达90%以上。 三 、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体系 以节能、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合理布局能源设施~鼓励 发展清洁能源~构建安全、绿色、多元化能源供应系统。 ,一,开发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 积极探索海上风能资源利用。遵循深水远岸布局原则~科学论 证与规划海上风电~促进海上风电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建 立大广海湾海上风能数据库~形成风能发展的基础数据支撑 系统。以川岛陆上风能发电站为试验点~重点开发近海30 米水深的海上风能建设,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核心技术 含量~积极提升风能开发强度。 构 建潮汐能利用体系。完善潮汐能发电技术~提高潮汐能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上下川岛、广海湾沿海、银湖湾沿海地区海岸线较长、潮汐幅度较大、海湾地形有利于储存大量海水等优势~通过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推动潮汐能技术开发与利用。同时加强大广海湾与周边沿海地域合作~展开水闸水坝等隔海围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潮汐能产业布局合理化和结构优化。 , 二,构建一体化的智能电网。以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智能化骨干电网建设~新建赤溪站和那扶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古井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以及天亭站、禾江站、鱼塘湾站和汶村站等现有6座110千伏变电站~建立容量充足、安全可靠、结构开放的供电系统。加大与省电网衔接的配套建设~加快推进220kV沙栏输变电工程建设~优化电网结构。至2030年~大广海湾地区最大用电负荷保障能力达到510万千瓦左右。 , 三,加快燃气供应系统建设。配合广东省天然气“全省一张网”建设~实现多气源供应格局。加快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江门段、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江门段、中江高压管道等工程及管网建设~规划新建崖门天然气门站~广海湾、深井镇LNG场站~并适时推进双水、汶村等7个燃气高中压掉牙站 的规划建设~提高燃气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大广海湾地区天 然气供应全覆盖。 ,四,大力发展以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 系统。积极推进天然气热电联产~全面推广小型太阳能光热、 光电设备~普及风、光、电互补路灯、地表水源、潮汐能源 或土壤源热泵等本地可再生能源应用~建设以热,冷,电联 供、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清洁电源系统~逐步 实现城市清洁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 四、建立综合协同的涉海防灾应急系统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的原则~强化防海潮、防海平面上升、 洪排涝、抗震、台风、人防、消防等防灾体系建设~增强防 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覆盖城乡、保障有力的 综合防灾系统。 ,一,建设以防范海潮与海平面上升为重点的防洪排涝体系。 加强沿海防潮工程的建设。积极推进北陡围海堤、老李围海堤、 赤溪围海堤、大成围海堤等防护工程的加固建设~重点建设 广海湾新城填海区的海堤防护工程~加强对海潮、海平面上 升带来侵害的防范力度。争取至2030年~实现城市防护区 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治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 一天排干且基本不成灾。 完善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体系。在广海湾地区设立 验潮站的试验点~实时把握海平面变化幅度~提供准确预测 数据,同时建立和完善地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决 策系统~增强区域内对紧急灾害的预测及反应能力。 ,二,完善防范台风的应急预案 在曹峰山、将军山、黄榄山等山区设立风级风速预警器~加强 台风灾害预警能力,加大曾坑水库和梅阁水库等病险水库除 险力度~强化除险措施~充分发挥水库在防台风雨中的积蓄 作用,加强统一组织和指挥~在台风预警响应机制、信息发 布、避嫌引导、人员撤离、应急抢险、灾情统计等方面进行 规范~建立一套完善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 ,三,建立抗震防灾应急系统 构建由防灾应急指挥平台、防灾疏散主干通道、次干通道、防 灾避难场所以及防灾据点等共同组成的综合防灾避难疏散 体系。建立健全防灾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大广海湾地 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推进消防、人防的设施建设 强化消防站等各类消防设施建设~确保大广海湾各片区满足消 防责任区要求。加强人防地下室、防空避难掩体等城市人防 设施布局~提高城市防空能力。重点建设人防指挥所~重点 片区人防地下室等设施。 五、建设有机集成的市政复合通道与设施公园 以集约共享为原则~强化市政通道复合与市政设施集中布臵~ 建设复合通道和市政设施公园。强化大广海湾地区500千伏、 220千伏高压走廊紧凑型线路设计~推进天然气主干网、供 水干管等通道与区内主要交通通道的并线布局~形成市政复 合通道~减少通道占地。强化两种以上的市政设施或市政设 施与其它公共设施的集中布局~以地下设施与地面公园相融 合等方式~打造市政设施公园。 第十章 深化区域合作 充分利用五邑地区的华侨资源及靠近珠三角及港澳、粤西等地 的地缘优势~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与机制~将大广海湾打造成 区域“合作之城”。 一、加强与广佛及珠中江经济圈的合作 加强与广佛地区以及珠海、中山的规划合作和基础设施对接~ 促进区域要素自由流动~与珠三角内圈层形成产业梯度合作 关系。 ,一,促进与广佛都市区及珠海、中山规划与基础设施的协调。 完善大广海湾与广佛都市区、珠海、中山等地基础设施建设 的合作机制~促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与广佛 地区建立战略合作专责小组~推动各项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强化珠中江城市规划专责小组在统筹大广海湾地区与珠海、 中山的规划与基础设施对接的协调作用。 , 二,建立与珠三角内圈层的产业协作机制。加强产业发展及规划的衔接~深化与广佛地区共建石化基地~与珠海、中山共建临港产业合作区等重点项目在建设、招商引资、标准制定、人才支撑、投融资体系建设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吸引广州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大广海湾设立分支机构~为珠三角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孵化提供平台。联合广佛地区业界举办服务外包产业合作圆桌会议~建立互信互利的长效机制。促进对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的企业进行政策支持~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积极承接珠江东岸地区服务外包的拓展。 二 、促进与港澳地区更紧密的合作 深 化CEPA先行先试政策~在更广的空间释放港澳制度和管理优势~建立与港澳地区共同获益的机制~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 , 一,建立港澳自主开发区。探索在银湖湾新城建设港澳自主开发区~由粤港、粤澳两地政府成立行政化管理和企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公共管理机构~优先考虑让健康养生、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港澳投资机构参与建设~鼓励和支持粤港澳企业跨境直接融资~实现广东与港澳双方“共同规划、合作开 发、共同管理、共享利益”。 , 二,推动粤港澳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延伸横琴、南沙境内关外、分线管理的政策~以“一区多园”的方式~探索在川岛镇建立自由贸易园区。采取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实行更为优惠的货物免税或保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人员出入境、自主投资企业和自由汇兑货币等政策。建立粤港澳海运、陆运、空运货检的一体化快速通关系统~将海、陆、空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延伸到大广海湾地区。 , 三,形成与国际惯例相匹配的营商环境。促进大广海湾在经济环境、法律商务环境等方面更全面的对接。直接利用港澳现代市场经济的营商规则、管理方法和交易惯例~争取将大广海湾纳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在企业设立经营许可、人才引进、产权等方面实行一站式服务。争取纳入经国家批准的广东省专业资格互认先行先试试点范围。研究设立免税商品购物区~增强国际商业服务功能。 , 四,建立与港澳高度对接的公共服务制度。探索给予在大广海湾工作的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率先探索完善粤港澳居民医 疗转诊制度和社会福利对接。放宽澳门医疗专业人士在西岸 地区的执业条件,放宽港澳社会工作者进入西岸地区举办社 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条件。加强与港澳地区就住房、医疗等跨 境公共服务领域规划研究的合作。 三、强化与大粤西地区的合作 依托大广海湾江海联运第一站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大粤西地区 的物流协作~强化大广海湾对北部湾及东盟物流进入中国的 技术与管理援助角色~巩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 ,一,完善与大粤西地区区域港口协作机制。与粤西及北部湾 地区建立海运会谈机制~促进航运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开展 港口发展政策、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减 少服务技术标准、港口便利化等政策差异~提升与湛江港等 区域港口协作能力。推进与湛江、广西等地合作举办中国, 东盟港口物流合作会议。 ,二,建立北部湾及东盟物资进入中国的战略管理服务中心。 结合港澳及海外物流管理经验与技术~为北部湾和东盟企业 提供咨询、项目对接、管理培训等战略管理服务~降低北部 湾和东盟物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壁垒成本。争取中国,东盟商 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在大广海湾建立办事处。积极开展与东 盟各国就钢铁、石化、铁矿石、原油等项目对接交流会。 四、促进与大西南和泛珠地区的合作 探索完善大西南及泛珠地区企业和货物从大广海湾出海口走 向国际的政策机制~搭建大西南及泛珠地区企业的服务平 台。 ,一,完善大西南企业总部进驻大广海湾的政策与制度。积极 向在大广海湾设立总部的大西南及泛珠地区企业提供税收、 土地租金等政策倾斜,制定企业开办、用地、办公用房、经 营和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建立面向泛珠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平台。建立与泛 珠地区企业项目合作与交流对话机制~优化与国际接轨的法 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配合大西南及泛珠地区 高速增长的实体经济活动~为中国内地企业“走出去”搭建 专业服务平台。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江门港加强与大西南及 泛珠地区合作构建“无水海关”给予支持~争取海关总署批 准大西南及泛珠地区海关与江门海关实行一次通关~使从江 门港进出口的大西南及泛珠地区货物可以在当地海关直接 出关~提高运营效率。 五、推动与欧美等国际先进地区的合作 充分利用大广海湾地区的侨胞资源~吸引华人华侨归国创业~ 积极引进海外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促进与国际先进地区的 交流与合作。 ,一,构建面向海外侨胞的创新创业合作基地。抓住国际对中 国发展的技术援助和合作项目增加的机遇~充分利用海外侨 胞关系网络~建立海外研究机构产业化服务基地~争取国家 支持科技创新和归国人员创业等各项优惠政策倾斜。加快与 国家及省侨务部门、海外华人团体、海外文化创意产业企业 等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华侨文化高端论坛的举办~ 建立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 ,二,建立中欧城镇化合作发展示范区。以《中欧城镇化合作 伙伴宣言》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欧盟委员会地区与 城市政策总司关于城乡发展的备忘录的签署为契机~进一步 推进大广海湾地区与欧洲先进地区和城市建立城镇化合作关系。积极开拓和制定欧洲城镇化相关产业及服务进入大广海湾地区的渠道和政策~引入欧盟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通过与欧盟城市缔结姐们城市或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方城镇化合作项目的达成。积极与省中小企业局合作在大广海湾建立广东中欧企业服务中心~为广东企业对接国外高端研发机构资源和技术牵线搭桥。促进欧洲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协会等相关经贸促进部门的中国和广东办事处落户大广海湾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 , 三,举办中欧、中美城镇化合作发展论坛。依托沿海开放性优势~建立与欧美等地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贸合作、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定期交流机制。率先推动与美国及德国签订合作备忘录~借鉴博鳌国际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经验~联合举办中欧、中美城镇化论坛~并于银湖湾新城设立永久会址。 , 四,建立全球华商离岸资产管理中心。积极争取金融行业中央监管部门的支持~在新区设立金融行业监管专门机构~强化大广海湾地区金融行业监管~加强与香港、前海等区域金融中心的联动与协作~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吸引世界各地华侨资本进驻~形成华侨资本集聚区~构建全球华商离岸资产 管理中心。 第十一章 创新体制机制 按 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 观念~支持大广海湾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创新 有利于开发开放的体制机制~为实现大广海湾地区发展目标 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 一 、创新海洋开发和用海管理机制 创 新海域保护与开发利用机制~将开展凭海域使用权证书按程 序办理项目基本建设手续的试点,海域使用直通车,扩大至 整个大广海湾地区~做好海域使用管理与土地管理的衔接~ 试行海域使用权证换发土地使用权证制度创新,合理安排围 填海年度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大广海湾地区项目建设用海~ 对列入国家和省重点的建设项目~开辟用海审批绿色通道。 按照集中集约用海的原则~实施海域使用动态监监视测和监 督~进一步规范用海建设项目的管理秩序,建立岸线保护机 制~在合理划分生产、生活,公共,和生态四类岸线的基础 上~提高对禁止开发、限制开发类岸线的生态补偿力度和建 立对破坏岸线行为的惩罚机制。强化海岛分类分区管理~建立有居民海岛综合协调管理机制~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程序~促进无居民海岛合理开发。 二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探 索开展陆海统筹试点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根据大广海湾开发进展的需要~由广东省视具体情况给予指标单列的支持,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破坏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依法适当围填海~用于发展建设~探索“填建分离”用地政策,创新军事用地协调机制~按行政划拨的有关规定办理军事用地转建设用地。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机制~结合大广海湾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在供应年限、地价标准等方面探索差别化供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腾退低端项目用地~为高端项目落地创造条件。争取国土资源部门在安排土地年度计划时~对海宴华侨农场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予以建设用地指标倾斜。鼓励大广海湾地区开展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三 、创新投融资政策 支 持大广海湾地区开展粤港澳金融合作创新。在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准入、金融市场、金融产业、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开展担保方式创新~拓宽贷款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土地使用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及股权、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积极支持财政、金融部门参与海洋经济领域~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立海洋融资项目信息库~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项目贷款、银团贷款等多种方式~优先满足海洋新兴产业、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资金需求。 四 、创新口岸和通关制度 适 时简化人员出入境手续~为大广海湾地区居民出入境提供便利通关条件。鼓励大广海湾为入境的外国旅游团队办理口岸团体签证~所有来大广海湾的外国旅游团~都可在上下川滨海旅游度假区、银湖湾粤港澳合作发展区办理落地签证。对进出鱼塘港、新会港、恩平港的货物和船舶~实施国内同类 港区最为优惠的查验监管收费。适时推进新会天马港、广海 湾鱼塘港申报综合保税区工作,条件成熟时~在广海湾新城 划定部分区域探索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五、创新旅游发展配套机制 ,一,建立大广海湾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成立市旅游强市 建设与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 任~作为常设办事机构~积极争取省旅游综合改革政策支持~ 如争取境外邮轮进入正常~争取设臵港澳地区游艇停靠点 等~把川山群岛纳入广东省旅游先行先试区~建设省旅游综 合改革示范市。 ,二,加强与港澳的旅游合作机制建设。整合粤港澳旅游合作 平台~积极推动大广海湾与港澳地区旅游的联动发展~探索 成立大广海湾与港澳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管理机构和常态化 工作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体 系。 ,三,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邮轮出入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 2009年国家颁布试行的《邮轮出入境边防检查 管理办法 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稽核管理办法下载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下载商业信用卡管理办法下载处方管理办法word下载 》中 适当简化了境外邮轮的相关手续~在此基础上~建议适当引入港澳地区的相关政策~参照国际惯例~加快制订简化“一关三检”的政策和规定。 , 四,降低推动游艇消费业发展的政策门槛。争取港澳游艇便利通行政策~联合香港、澳门创新便利通关、游艇及人员跨境管理等机制。借鉴港、澳地区对游艇管理的相关经验和管理措施~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管理政策。争取在大广海湾有序放开政策管制~降低相关政策门槛~包括水域管制范围的相关政策、游艇的登记~管理的相关政策、游艇船载人员的管理政策等。 六 、创新产业扶持政策 加 强产业扶持和培育力度~创新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为各类企业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服务。建立全球化的统一招商平台~树立海洋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品牌,制定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和物流的优惠政策~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准入制度~改善营商环境。 七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实 施东盟、海外及港澳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通过简化签证手 续、延长免签期限、特许免签等方式~鼓励东盟、海外及港 澳人才到大广海湾地区创业。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院校~支 持粤港澳著名高校与大广海湾地区开展全面合作~在大广海 湾建立海洋工程、海洋经济类分校区、实践教学基地和科研 机构。加强创新型海洋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海洋紧 缺人才储备库~积极培训高技能实用海洋人才队伍。发展海 洋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渔民转产转业培训和国 际海员培养基地。 第十二章 起步区建设和近期工作重点 一、开发实施策略 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应遵循先主后次~多点及 面~分期实施的原则~确定近期控制用地的规模及指标安排~ 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确保前期总体战略设想的顺利落实。 ,一,加大控违力度~预先储备土地。按照“整体规划、分期 实施、滚动开发”的原则~提前对银湖湾粤港澳合作片区、 广海湾服务中心区、台山港临港产业区等核心片区的重点地 段进行土地储备~并组织填海工程、前期开发和基础设施的 建设~防止无序、违章建设~为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的 高效发展储存充足的空间。 ,二,基础设施先行~奠定开发框架。加快江门大道南延线、 国道228、国道240、江恩城际支线、恩云高速等通道建设~ 建立新区与主城之间的交通联系~在起步阶段寻求老城的服 务支持,加快启动高栏港北延线、斗珠城际轨道、新兴,广 海铁路、恩台高速、鹤开高速等新区骨干路网和通用机场等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区大规模开发奠定基础。 ,三,生态设施优先~营造招商环境。优先启动古兜山都市休 闲型森林公园、银湖湾温泉养生型湿地公园、广海湾滨海观 光型森林公园、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设施建设~打造生 态主题公园和水系景观~营造有利于集聚“人气和商气”的 新区环境。 ,四,优化融资方式~保障开发资金。合理采用多种融资途径 进行开发。政府采取自主开发的方式~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 自有资源~向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对 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大桥、水系整治、绿化等项目~ 采取市场化融资,积极吸引港澳企业和跨国企业参与大广海 湾新城和园区的连片开发~鼓励和支持境外企业跨境直接融 资~探索特定地块租赁开发、商业机构独资和合资合作开发 等多种合作形式~促进与港澳及跨国企业共同开发。 二、起步区建设 依 托银湖湾填海工程、广海湾惰性物料填埋场等充裕的连片可开发利用土地~优先发展银湖湾、广海湾两座新城~在两座新城内各划定一片作为起步区~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 图12:核心区和起步区布局示意图 ( 一)银湖湾新城起步区。包括银湖湾新洲围和区域建设用海B区和C区~约24.8平方公里。以和记黄埔游艇休闲度假区、东方阳光帆船港度假村、洁能宜居度假社区、新阳文化园、 星际文化产业园等项目为重点~推进银湖湾游艇休闲度假区地质处理工程建设~推进江门大道南延线公路、S365麻阳线银湖湾段改线工程、海滨大道、中心南道路改建工程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周边包括商业、教育、社区服务等配套服务功能~通过银湖湾游艇休闲度假区带动围填海A、B、C区的建设。 ( 二)广海湾新城起步区。位于广海湾工业园区~主要包括香港惰性物料填海场、广海港鱼塘作业区以及广海镇新城开发区~其中广海湾工业园区约18.3平方公里~广海镇新城开发区约5.3平方公里。 东 侧临港产业区。近期以安托山广海湾科技工业园、江门,台山,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巴德富循环经济园等项目为重点~推进广海湾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填海工程、滨海大道、深水港、新娘桥水库水源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临港工业组团发展框架。 西 侧服务中心区。结合广海镇现有的城市基础~近期重点推进新城花园房地产项目、海鲜饮食街、金碧湾大酒店、海景大道等项目建设~配套商业区、文体中心、学校、医院、社区服务等生活设施~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做到园城同步发展~ 奠定广海湾服务中心的发展基础。 三、近期工作重点 ,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优先推进对外交通建设。重点建设广东深茂铁路江门段,原西 部沿海铁路,、新兴,广海铁路、江恩城际轨道,含台山支 线,等轨道交通设施,加快推进中开高速公路,江门段,、 新台高速公路南延线、江肇南延线、高栏港高速北延线、江 门大道等区域性高快速路建设,积极推进台山市广海港三期 工程,广海湾港区,、广海湾及川岛深水港等枢纽建设。 图13:近期重点项目布局图 优 化完善内部交通建设。建设滨海景观大道~连接银湖湾、广海湾和镇海湾三大湾城,升级改造228国道、240国道~搭建城市道路网骨架,积极推进连接上下川岛的桥梁建设~共享两岛资源,推进大广海湾地区内部快速公交系统环线、新区至台城、江门城区的公交专用线建设~初步形成公交网络,升级改造川岛深水港、广海湾三期工程及广海湾深水港等码头,配套建设步行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和非机动车道等慢 行交通网络。 ,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启动大隆洞水库、甜水水库水源供水工 程建设~新建大马河水库、小马河水库作为广海新城后备水 源~同时加强深井水库水资源保护力度。在各工业园开展污 水集中治理、集中排放的管理模式,加快雨水干管铺设进度~ 保障地区排水顺畅,扩建广海镇污水厂~新建都斛、斗山污 水厂。 优化防洪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北陡围海堤、老李围海堤、赤溪 围海堤等海堤的加固达标工程建设~提高海堤设计标高,开 展对大隆洞水库灌区改建工程及梅阁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工 程~充分发挥水库蓄水作用。 ,三,城市环境建设 加强水、湾、岸环境综合治理。以银洲湖及广海湾为中心开展 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对近岸海域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的协同 保护~开展针对银湖湾、广海湾两湾的净化海湾计划~开展 海岸带完整性修复典型示范工程。 开展公园体系建设及绿道建设。重点推进银湖湾、广海湾的森 林、湿地、田园三类公园建设~及上下川岛的滨海观光型、 山地运动型森林公园建设,建设连接现有珠三角6号绿道的 滨海环岸绿道、环上下川岛绿道以及连接广海湾至台山的大 广海湾区域内部绿道。 ,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推进教育、文化和医疗设施建设。升级广海湾中学等教育设施 建设~积极引入相关职业教育学校~重点抓好新会开发区以 机电中专为龙头的提升专业生产技术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 的建设。加强崖门中学、都斛中学等教育强镇中小学等教育 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广海湾海洋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推进银 湖湾新阳文化园项目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升级广海湾综合 医院等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加强水上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水上运动培训中心等体育设施建 设~高水平打造海滨综合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休闲基地和海 滨沙滩泳场。 表11-1:近期重点建设工程一览表 类项 型 目名称 广东深茂铁路江门段,原西部沿海铁路,、新兴,广海 铁路、江恩城际轨道,含台山支线,等轨道深茂铁路 双水站、江南站等~中开高速公路 (江门段,、新台对外交通 高速公路南延线、江肇南延线、高栏港高速北延线、综合交通江门大道~台山市广海港三期工程,广海湾港区,、体系建设 广海湾及川岛深水港 滨海景观大道、228国道、240国道、连接上下川岛的对内交通 桥等主干道~内部快速公交系统环线~至台城、江门 城区的公交专用线 甜水水库、大隆洞水厂、深井水库等优质水源供水工程、供排水工程 大马河、小马河水库新建项目,广海湾污水厂扩建工 程、都斛、斗山污水厂新建工程。 鱼市政公用塘湾变电站扩容改建、台山核电二期工程、川岛陆上设施建设 能源工程 风电场项目~崖门天然气门站、广海湾高中压调压站 新建项目。 北 综合防灾工程 陡围海堤、老李围海堤、赤溪围海堤加固工程,曾坑 水库加固除险工程、大隆洞水库灌区改建工程。 银环洲湖、广海湾近岸海域及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境治理 银湖湾、广海湾海湾净化计划。 横跨深井、汶村、海宴、端芬四镇~涵盖大隆洞水库与 森林公园建设 万桂南水库的自然保护区~银湖湾、广海湾都市休闲 型森林公园~银湖湾、下川岛滨海观光型森林公园~ 上川岛山地运动型森林公园。 城市环境银建设 湿地公园建设 湖湾温泉养生型湿地公园~广海湾、横陂镇及北陡镇 沿岸、白鹤洲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田园公园建设 海湾海上田园公园。 连接现有珠三角6号绿道的滨海环岸绿道、环上下川岛绿道建设 绿道以及连接广海湾至台山的大广海湾区域内部分 绿道。 新文化设施 阳文化园 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 海体育设施 滨综合体育中心、水上运动培训中心 广教育设施 海湾中学、机电中专培训基地 广医疗设施 海湾综合医院 第十三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江门市是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的开发主体~要依据规划制 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 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同时~ 要统筹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妥善处理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 区和各区、县关系~推进全市区域协调发展。省直有关部门 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规划编制、政 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指导和 帮助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统筹协调 ,一,建立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以省 发展改革委和江门市主要领导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审 议、决定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和工 作部署。 , 二,建立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管委会。 设立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新区综合发展。按照充分授权、依法管理的原则~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管委会在规划、国土、建设、交通、环保等方面行使市级的行政许可和其它行政管理权限,赋予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独立的财政权~实行财政包干。 , 三,建立对外合作协调小组。成立由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粤等单位参与的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对外合作协调小组~负责为大广海湾与港澳、海外合作交流中的行政关系处理提供决策性支持~加强针对合作开发建设模式的研究和协调~指导解决相关事宜。 , 四,建立开发运营公司。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机构~组成国资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在充分利用政府行政力量的同时~实现与市场接轨~提升操作和运营执行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股份制公司主要负责对大广海湾的优良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进行管理~引进中外民营资本特别是港澳机构或公司共同出资参与新区投资开发~双方入股~实现利益共享。 三、强化法制保障 建立健全贯彻落实规划的长效机制~通过人大立法~切实把大 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开发纳入法制化轨道。严格按照规划 要求控制城镇格局和产业发展基本方向~科学安排开发建设 次序~控制好开发建设节奏和强度~加强对经济活动及各种 开发工作的法律保障~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制度化监督~进 一步完善奖惩制度~把“软约束”变成“硬约束”。 四、加强监督检查
本文档为【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11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5KB
软件:Word
页数:9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