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doc[Download]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doc[Download]

举报
开通vip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doc[Download]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doc[Download]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系 自编实验指导 课程建设组 1 目 录 实验一 人体一日需热量的测定„„„„„„„„„„„„1 实验二 杜列诺夫联合机能试验„„„„„„„„„„„„3 实验三 包扎„„„„„„„„„„„„„„„„„„„„5 实验四 止血„„„„„„„„„„„„„„„„„„„„10 实验五 心肺复苏术„„„„„„„„„„„„„„„„„13 实验六 肩及肘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17 实验七 腕、手及腰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25 实...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doc[Download]
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doc[Download]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系 自编实验指导 课程建设组 1 目 录 实验一 人体一日需热量的测定„„„„„„„„„„„„1 实验二 杜列诺夫联合机能试验„„„„„„„„„„„„3 实验三 包扎„„„„„„„„„„„„„„„„„„„„5 实验四 止血„„„„„„„„„„„„„„„„„„„„10 实验五 心肺复苏术„„„„„„„„„„„„„„„„„13 实验六 肩及肘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17 实验七 腕、手及腰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25 实验八 大腿、膝及踝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31 实验九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简易处理方法„„„„„„„„41 实验十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简易中药外数疗法„„„„„45 实验十一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物理疗法„„„„„„„„„47 实验十二 按摩的基本手法„„„„„„„„„„„„„„„50 实验一 人体一日需热量的测定 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并初步掌握运用活动观察计算法的基本方法,对人体一日需热量进行测定的基本方法。 原理 应用由直接或间接侧热法所取得的人体各项热能消耗的数据,计其实际活动的热能消耗。详细观察记录人体一天(24h)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以min计),然后归类相加,查表找出每项活动单位时间的热能消耗值,与该项活动的时间相乘,即得出该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将全天各项活动的热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体重或体表面积,即得出人体一天活动的热能消耗量。采用平衡膳食时,在此基础上再加上1 0,的食物持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热能,就是人体一天的需热量。 器材 人体各项活动热能消耗数据表格资料(依附录1-1)、计算工具。 方法与步骤 一、记录人体一天(24h,折合1440min)内,身体各项活动内容的名称及其所占用的时间(以min为单位计)。 二、合并相同活动内容的活动项目时间(min),并将活动名称和时间(min)逐项登记在 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单总流体力学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单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单 的相应栏日内。 三、核算一日活动时间是否满24h,即1440 min。 四、依附录1-1查找各项活动、动作的单位热能消耗值(J),登记在实验报告的相应栏目内,对于查检不到的活动项目,可查找与其近似项目的热能消耗率,以取代该项目。 五、逐项计其活动项目所消耗的热量。并在合并相同活动后,总计1日内消 -1耗的热量(J?kg)。 -1六、合计各项活动的总耗热量D(J?kg)。 -1七、计算身体的各项活动的耗热总和E(J?kg)。 E=D*体重 -1八、计算受试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热量S(J?kg)。 1 S=E*10% -1九、受试者身体一日需热量S(J?kg)。 S,E+H 注意事项 一、记录一昼夜活动内容时间应计满24h(1440 min)。 二、计算中,应将一昼夜内相同活动内容的时间合并后计算。 三、记录中,对查表查不到的活动项目,在选靠近似活动项目时,选靠应恰当,合理。 四、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非计算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如查表中,看措行或串行,其活动的耗热量与活动项目不对应;抄录数据时,计错数字中小数点的位置,都会造成计算结果有较大出入。 2 实验二 杜列诺夫联合机能试验 目的: 通过本试验,使学生掌握杜列诺夫联合功能试验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原理: 该试验连续给受试者3次定量负荷:30s20次蹲起,其负荷量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视为准备活动阶段;15s原地快跑可测定机体迅速加强血循环的能力;3min(或2min)高抬腿跑克测定机体循环系统机能保持较高水平的能力。该试验负荷较大,又能对机体提出不同要求,所以能有效地反应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器材: 听诊器、血压计、秒表等。 方法与步骤: 一、测安静时心率和血压 受试者静坐15min后,连续测3次10s心率,取其稳定值(即其差数不大于1),再测血压。测过血压后不要将袖带解下以备继续测量血压时用。 二、30s20次蹲起 受试者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做蹲起动作。下蹲时足跟不能离地,全蹲时两上肢前平举,起立后两臂下垂。如此反复20次,在30s内完成。 三、15s原地快跑 受试者以100米赛跑的速度和强度原地跑15s。 四、3min(女子和少儿运动员2min)原地高抬腿慢跑 要求高抬腿,步频180次每分钟,完成后立即测恢复期第1、2、3、4、5min的心率和血压。 评定: 一、正常反应 运动后脉搏与收缩压适度增加20次蹲起后即刻脉搏增加5次/10s。15s疾跑及3min慢跑后即刻脉搏增加10次/10s;20次蹲起后即刻收缩压增加2,2.5kPa(15~20mmHg)。15s疾跑后即刻血压增加4,5kPa(30~40mmHg),3min慢跑后即刻血压增加5,6.7kPa(40~50mmHg),舒张压稍下降为0.5,1.3 kPa(4~10mmHg),脉压差增加。恢复时间20 3 次蹲起为2,3min,15s疾跑为3~4min,3min慢跑为4,5min. 二、紧张性增高反应 运动后收缩压明显升高可达24~27kPa(180~200mmHg),舒张压也升高,较安静时增加1.3~2.7kPa(10~20mmHg);脉搏明显加快,恢复时间延长,这种反应常表示周围血管调节障碍。 三、无力反应 运动后脉搏明显加快,血压表现不规律,收缩压升高不多或不升高,或降低,舒张压变化无规律,可能稍下降,或升高,脉压增加较少或较多,脉搏恢复时间延长。这种反映表示心脏收缩机能减退,多见于运动员患病或过度疲劳时。 四、紧张不全反应 运动后收缩压、脉搏均明显增加,舒张压显著下降,甚至降低到零,出现所谓“无休止音”。如在2min内舒张压回升可能为正常现象,若舒张压降到零持续存在2min以上者,则表示血管调节障碍,可能时神经疲劳的反应。 五、梯形反应 运动后收缩压逐步升高,2,3min后才开始下降,脉搏增加,舒张压变化无规律,恢复时间可延长。这种反映常表示心脏功能不良,多见于过度疲劳时。此外,还可出现混合反应。 注意事项: 一、该试验负荷较大,适用于运动员。 二、本试验各部分之间应密切连接,严格限制时间,即完成30s20次蹲起后,立即测恢复期第1、2、3min的心率和血压;紧接着做15s原地快跑,测恢复期第1、2、3、4min的心率和血压;再接着做3min(2min)原地高抬腿跑,测恢复期第1、2、3、4、5min的心率和血压。 三、在评定反应类型时,如果类型反应不明显时,应以主要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和评定。 4 实验三 包扎 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绷带、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和包扎技术。 器材 普通卷油绷带、三角巾、医用橡皮膏、剪刀等。 方法与步骤 一、绷带包扎法 (一)环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也用于其他绷带包扎法的开始和结束。包扎时格绷带带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困后,再将斜放的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困覆盖前一困,包扎3—4圈即可。 图3-1 环形包扎法 (二)螺旋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上臂、大腿等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圈盖前一圈的1,2到2,3即可。 5 图3-2 螺旋形包扎法 图3-3 反折螺旋形包扎法 (三)反折螺旋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包扎时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用一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注意要避开伤处)并压住前一圈的1/2到2/3,每圈的折线应互相平行。 (四)“8”形包扎法 适用于包扎关节部怔,有两种方法: 1(从关节中心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特卷带斜行缠绕,一围绕关节的上方,一圈绕关节的下方,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逐渐远离关节。包扎时每图压住前一圈的l/2到2/3,最后在关节的上方或下方以环形包扎结束。 图3-4 “8”形包扎法之一 2(从关节下方开始,先做外形包扎,然后将卷带白F而上、自上而下来回做“6”字形缠绕并逐渐靠拢关节,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6 图3-5 “8”形包扎法之二 二、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依三角形命名,有顶角、底角、斜边相底边等名称。 图3-6 三角巾 (一)手部包扎法 三角巾平铺,怨手手掌向下,指尖对三角巾的顶角,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底边横放于腕部,然后将三角币的顶角向上反折,再将两底向手腕背部交叉围绕一围,在腕背打结。 7 图3-7 手部包扎法 (二)足部包扎法 与手部包扎法基本相同。 (三)头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的底边置于前额,顶角朝向头后正中,然后将底边从前额绕至头后,在枕后交叉再绕至前额打结,最后把顶角拉紧并向上翻转固定。 图3-8 头部包扎法 (四)大悬臂带 8 适用于除肪骨与锁骨骨折以外的上肢损伤。将三角巾顶角放在伤肢的肘后,一底角置于健侧的肩上,肘关节屈曲前管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将下方的底角上折,包住前臂,在颈后与上方底角打结,最后把肘后的顶角沂向前面,用橡皮膏或别针面定。 图3-9 大旋臂带 (五)小悬臂带 此法适用于锁骨和肤骨骨折。将三角巾叠成四横指宽的宽带其中央置于伤肢前管的下1/3处,两端在颈后打结。 注意事项 一、包扎时应使伤员处于舒适的体怔,包扎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改变伤员的位置。 二、包扎时动作要熟练、柔和,松紧适户。 三、绷带包扎要从伤部远端开始,包扎结束时可用胶布或订结固定,但结不能订在伤口上。 四、螺旋形包扎、反折螺旋形包扎住前一圈的l/2到2/3。 五、包扎四肢时应使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9 实验四 止血 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位置并能准确定位,熟练掌握操作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原理 因运动损伤或其他意外引起的出血,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须进行止血。通过压迫与出血部位相应的表浅动脉,可起到临时止血、抢救生命的作用。 器材 止血带、软布、卷轴绷带等。 方法与步骤 一、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定位和指压止止法 3人一组,先阅读实验指导熟悉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准确位置,然后一人监督,另2人互相进行浅表动脉的定位。 (一)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耳屏前方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额骨面于同侧头领、题部的临时止血。 (二)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下顿角前约1.5cm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下颌骨上。此法用于同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三)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此法用于同例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10 图4-1 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 图4-2 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 图4-3 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 (四)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使用臂捎外展外旋,在肪二头肌内线中点处模到博动后,g拇指或其余四指将该动脉压迫于肋骨上。此法用于同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五)指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第一指节跟部两侧,用拇、示指相对夹住血的临时止血。 图4-4 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图4-5 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六)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腹股沟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两手拇指重叠(或用掌根),压迫该动脉于耻骨上支。此法用于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临时止血。 (七)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法 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的拇、示指分别按压在内燃与跟骨间和足背横纹的中点。此法用于同侧足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二、止血带止血法 11 (一)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 先在要用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垫好,将止血带的一端留出一部分并用 3圈(压在留出的一手的示、中指夹住靠在垫上,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那一部分止血带上)后,将残留端夹在示、中指间拉出即可。 (二)紧扎止血带止血法 在伤口处用绷带、三角巾等勒紧止血,其中第一围绕扎为衬垫,第二、第三圈分别压在前一圈的上面并适当勒紧,然后汀结。以上两种方法常用于四肢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 图4-8 紧扎止血带止血法 注意事项 一、用指压止血法时一定要找准表浅动脉压迫点的位置儿不要在正常人体上进行压迫(特别是颈部的动脉),以防引起意外。 二、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要在肢体周围垫上软布后再扎止血带。 三、上肢出血时,止血带要扎在上臂(但不要扎在中1/3处)下肢出血时,止血带扎在大腿靠近伤口的近心端。 四、上肢每隔30 min、下肢每隔1h须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约2—3min并暂时改用压迫止血法,以免引起肢体缺血而发生坏死,但上止血带的员长时间不宜超过3h 。 五、上了止血带后要留明显的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和重上止血带的时间等。 六、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临时止血后,都应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12 实验五 心肺复苏术 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术,并能熟练进行单人操作。 原理 在某些意外情况下,人体在发生心跳、呼吸突然中止后会造成血液循环的停止。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环停止后4—6min大脑即发生严重损害、甚至不能恢复,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呼吸血液循环得以恢复挽救生命。 现场心肺复苏术主要为徒手操作,在许多场合下这是唯一实用的有效方法。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和会厌也松弛后坠从而阻塞呼吸道。采取头后仰、抬举下领,可使舌根部向上抬起,使呼吸道通畅,这样就可以用口向病人口内顺利吹气。 心跳停止后,全身的血液循环也会随之停止,脑组织和许多重要脏器得不到氧气及血液的供应,很快就会出现坏死。因此必须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为地维持血液循环。 器材 心肺复苏模拟人、无菌纱市、酒精棉球、镊子等。 方法与步骤 一、熟悉心肺复苏模拟人模型 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心肺复苏模拟人的使用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书,熟悉并明确使用方法。 (一)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 发现昏迷倒地的病人后,轻摇病人的肩部并高声喊叫“喂,你怎么了”,若无反应,立即掐压人中、合谷5s,若病人仍末苏醒,立即向周围呼救并打急救电话120。然后将病人放置成复苏体位,即病人仰卧,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13 图5-1 放置成心肺复苏体位 图5-2 仰头举颌法 用仰头举颌法开放病人气道: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领骨近下颌角处,拾起下领。 (二)人工呼吸 在畅通呼吸道后要立即判断病人有无呼吸,抢救者将脸贴近病人的口鼻,感受有无气息进出,同时眼睛侧视病人胸部,观察其有无起伏。若都无反应则说明病人没有呼吸,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和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操作时用按于病人前额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紧贴病人的口(要将病人的口全部包住,若条件 许可 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 可先用一块无菌纱布盖住病人的口),决而深地向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胸部上抬。 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放松捏鼻的手指,以便病人从鼻孔出气,轻轻拾起头部,眼观病人胸部,同时吸入新鲜空气,准备下一次人工呼吸。每次吹入的气量约为800—l200 ml。 图5-3 口对口人工呼吸 14 (三)胸外心脏按压 先判断病人有无脉搏。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病人颈动脉,用示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子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 图5-4 触摸颈总动脉 在判断病人没有脉搏后,就应立即淮备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病人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抢救者应快速找到按压的部位:首先以示指、中指并拢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滑移,在两侧助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剑突处),以此作为定位标志,然后将示指和中指的两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示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再将定位手取下,将一手掌根重叠放在另一手背上,使手指不要接触胸壁。 图5-5 胸外心脏按的压定位 抢救者双臂应伸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的频率为60-80 15 次/min,对于成年病人按压深度为3--4cm。 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术:遵循上述步骤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15次胸外心脏按压,即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是2;15,如此反复进行,直到专业医务人员赶到。 图5-6 按压时双手位置 图5-7 按压时的姿势 双人进行心肺复苏术:遵循上述步骤,—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另一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此法要求两人必须协调配合,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5:l或4:1。 注意事项 一、开放气道行仰头举颌法时,注意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下软组织,也不要使颈过伸。 二、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否则易造成胃大量充气。 三、判断有无脉搏时,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检查时间不可超过10 s。 四、胸外心脏按压用力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也不能忽快忽慢,禁止做猛烈地冲压,按压时手指不要压在胸壁上,否则易引起肋骨或肋软骨骨折。 五、按压时用力应垂直向下(特别是肘关节要伸直),不要左右摆动,双手掌要重叠放置,不可交叉放置,按压后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可离开胸骨定位点。 16 实验六 肩及肘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 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症状、诊断要点,熟悉其体征,初步掌握各项损伤体征的检查方法。 原理 运动损伤的检查方法与骨科检查法的原则大致相同伤动作的重复。运动损伤的检查一般包括以下5个部分 (一)望诊 观察患者姿势、步态、局部征象、有无淤血肿胀、畸形并与健侧相比较。 (二)触诊 触摸局部皮肤温度、肌肉张力、软组织韧度,还应注意有无压痛。 (三)检查自动、被动和抗阻运动 用以发现关节本身、关节周围和关节邻近组织伤病情况,神经系统的障碍,肌肉、肌腱和筋膜的病变以及关节内的疾患。 (四)测量长度、围度、角度、力量、畸形角度 用以比较肢体肌肉、骨骼生长及伤病状况。比较方法有:一是用己知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比较;二是同健侧进行比较。 (五)听诊 可了解关节内发出的各种不正常声音如弹响、摩擦音、吱喳音等。 器材 诊断床、皮尺、量角器、读片灯。有关解剖学、运动创伤学的挂图、模型、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等。电化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幻灯机、放像机。 方法与步骤 一、肩部损伤 (一)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系指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的创伤性炎症。其损伤机制是由于肩关节的反复旋转或超常范围的转肩活动,引起肩袖肌腱,尤其是岗上肌健和肩峰下滑囊受到肩峰、喙肩韧带与肱骨大结节的不断挤压、摩擦。久而久之,可导致肌腱损伤。也可是一次急性损伤。 17 1(症状与诊断 (1)肩部有超常范围的转肩活动史或一次急性损伤史。 (2)肩痛或做外展、转肩动作时痛。 (3)压痛多在肩峰下的深部,以肱骨大结节处压痛最明显。 (4)肿胀大都不明显,这是由于有丰厚的三角肌覆盖的关系。仅在急性期或肩峰下滑囊发炎有大量积液时,才显轻度肿胀。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 (5)肩外展时,“痛弧”试验阳性。 没有明显的病理征象,晚期有时可见肢骨大结节处有骨质硬 (6)X线检查,在早期一般 化、囊性变或肌腱钙化等。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检查,裸露两肩做对比检查。 (1)望诊:急性损伤时,肩蜂下方,肱骨大结节处可有轻度肿胀;病程较长者可见岗上肌和三角肌出现废用性萎缩。 (2)触诊;压痛点局限于肱骨大结节处或在肩峰下与肱骨大结节之间。 o o (3)运动功能检查:肩袖损伤后,当肩关节主动或被动使上肢外展、内收。在60--120 o o范围内出现疼痛,小于60大于120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此即谓肩弧痛试验阳性。这是由于肩袖或肩峰下滑囊与肩蜂和喙肩韧带相互摩擦的结果。 图6-1 痛弧 (4)听诊:检查者一手平放于患者的患侧肩峰与大结节之间,在其肩外展过程中,可扪及 18 响声,这是由于该伤多合并三角肌下滑囊炎。久之囊内粘连或囊壁肥厚,活动时由囊壁的摩擦或抬肩时囊壁“打皱”后突然与肩峰撞摩而出现响音。 (二)肱二头肱长头肌腱腱鞘炎 肱二头肱长头肌腱腱鞘炎系指由于肩部超常范围的活动,或肩部突然猛烈过度背伸所引起的急性腱鞘炎,也常见到由于肩部大范围活动过多,局部负荷过大(反复地摩擦、牵拉、挤压等),使局部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发生的慢性腱鞘炎。长期磨损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可逐渐发生迟行性的病理改变,在某一次剧烈的活动中,可发生肌腱的断裂。 1(症状与诊断 (1)患者有肩部活动过多、负担过重或急性损伤的病史。 (2)肩部有不适及酸胀感,继而出现疼痛,逐渐加重,疼痛可以放射到三角肌止端或上 前臂的外侧。 臂及 (3)结节间沟处压痛。 (4)“反弓”痛。 (5)肌腱弹响。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两肩,双侧做对比检查。 (1)触诊 压痛。上臂外展,于肩前上方扪得肱骨小结节,再顺结节间沟挤压、弹拔,可出现锐痛。 (2)运动功能检查 ?上肢外展,上举并向后作“反弓”动作,疼痛加剧。 ?屈臂旋后抗阻试验。患侧上肢屈臂旋后抗阻活动时,肩前痛即为阳性。 o ?听诊。部分患者上肢于外展90位,沿肢体纵轴旋转时,可听到响声,若压迫结节间沟处,响声不再出现(此为狭窄性剑鞘炎的典型体征。 (三)肩关节前脱位 肩关节脱位多由间接暴力所引起,致使肱骨头与肩胛盂的正常连接关系遭到破坏。依二者关系的改变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盂下脱位,在体育运动中,以前脱位最为多见。运动员向前跌倒时,只要是肩关节处于上臂外展位下,手掌或肘部触地,都可能发生肩关节前脱位。此外,上臂处于外展位,突然过度背伸或过度外旋时,以及肩后受撞击,也可发生肩关节前脱位。 1(症状与诊断 (1)急性损伤史。 19 (2)疼痛。 (3)肿胀。 (4)伤侧肩呈“方肩”畸形。 o (5)关节活动功能丧失。上臂外展30杜格式征直尺试验均呈阳性。 (6)摄片或透视检查可明确脱位程度及方向,并可排除是否合并骨折。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双肩,双侧做对比检查。 (1)望诊 患者以手托肘,头偏向患侧并有肩部下斜者,该侧可能有肩关节脱位,伤肩 o疼痛、肿胀、不能活动。上臂大都外展30左右,肘关节不能接触胸侧壁,锁骨下窝消失,呈方肩畸形。此时,肩峰突出,肩部变平,失去正常肩部圆形膨隆的外观。必须注意,有三 肱骨大结节,肩仍为圆形。肱骨角肌麻痹萎缩时,肩的外形也像角肩,但用手细摸,可摸到 颈骨折错位时易误诊为脱位,但骨折时无“方肩”。 图6-2 盂肱关节脱臼的“角肩” 图6-3 肩部三角测验 (2)触诊及测量 ?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移位,可以摸到肩峰下空虚感及异位 的肱骨头。 ?肩部三角测验。三角是由三个骨隆起组成:即喙突、肩峰及肱骨大结节。检查时两侧对比,如果三点关系失常,即说明有骨折或脱位。 ?直尺试验。用普通直尺,沿上臂长轴放置。尺的下端放于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向上过肩。正常时由于肩部呈圆形,直尺向外倾斜(接触不到肩峰。肩关节脱位时,由于肱骨头移位,形成“方肩”畸形,直尺上部能与肩峰接触,即直尺试验阳性。 (3)运动功能检查。运动功能丧失,搬动上臂,可感到弹性固定。 杜格氏征: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触摸不到健侧的肩峰;患侧手能摸到对侧肩峰,而肘关节内侧不能接触胸侧壁,均为阳性。 二、肘部运动损伤 20 (一)肘内侧副韧带损伤 在体育运动中,凡使前臂突然外展、肘关节尺侧副韧带遭到猛烈的过度牵拉,均可造成此损伤。 1. 症状与诊断 (1)明显外伤史。 (2)肘关节内侧疼痛。 (3)局部肿胀,可见皮下淤斑、皮肤微热。 (4)肘内侧明显压痛。 (5)前臂外展痛。若尺侧副韧带断裂,可出现异常外展活动。 (6)X线检查。新伤多无异常,若尺侧副韧还完全断裂,在肘关节被动外展位摄片时,可见到肢尺关节内侧间隙加大。陈旧性韧带损伤,可有韧带钙化。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双侧上肢,双侧做对比检查。 (1)望诊:患侧肘关节内侧可见肿胀、皮下淤斑。 (2)触诊:于尺骨半月切迹和肱尺关节之间有明显压痛。 (3)运动功能检查: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时,在肘关节伸直位下,前臂被动外展时,疼 o痛加剧;尺侧副韧带后束损伤,在肘关节屈曲90位,前臂被动外展时,疼痛较甚;尺侧副韧带断裂,可出现超常时肘外展。 o 肘关节外展试验;患者取坐位,伤肢伸直或屈曲90位。检查者坐于患侧,一手握住肘外侧,一手握前臂,同时推肘向内,拉前臂向外,肘内侧有剧烈疼痛,或出现超常肘外部者为阳性。 (二)肱骨内上髁炎 系前臂屈肌总腱在肱骨内上髁附着处的慢性劳损。 常见于羽毛球、棒垒球和投掷等运动项目,为前臂屈肌在肱骨内上髁附着处,反复收缩、牵拉致伤。 1. 症状与诊断 (1)无急性受伤史,起病缓慢。 (2)疼病重复损伤动作或大运动负荷后疼痛加重,后期可出现持续疼痛。 (3)少数患者后期可有4、5指间歇性麻木感。 (4)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少数患者后期可见局部有骨膜增生。 21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双侧上肢,双侧做对比检查。 (1)望诊。局部微肿。 处有局限压痛点。 (2)触诊。肱骨内上髁 (3)运动功能检查 ?抗阻力屈腕试验:患肢伸直,前臂旋后,腕略背伸,检查者加外力于腕掌侧令患者用力屈曲腕关节,肱骨内上髁疼痛为阳性。 ?抗阻力前臂旋前试验 患者伸直肘关节,前臂旋后。检查者握其前臂下段,令患者克 疼痛,即为阳性。 服阻力,使前臂旋前,肱骨内上髁 (三)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为一种肘外侧疼痛综合症,以网球运动员多发此伤病,故又名为“网球肘”。此外,羽毛球、乒乓球、击剑运动员亦可发生。 网球运动员“反拍、下旋击球”,球的冲击力传导致伸腕肌在肱骨外上髁的附着处,反复牵拉,使该部组织发生慢性损伤。 1. 症状与诊断 (1)无明显外伤史。 (2)肘外侧疼痛,后期呈持续疼痛,重复损伤动作疼痛加剧,可向前臂或上臂放射。 (3)重症者,可肘软无力,失手掉物。 (4)X线检查,有时可见到撕裂小骨片,肱骨外上髁表面粗糙或骨质增生。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双侧上肢,双侧做对比检查。 (1)望诊:有时可见肘外侧软组织肿胀。 (2)触诊:肘外侧、肋骨外上深处、肱挠关节间隙,挠骨小头处明显压痛。 (3)运动功能检查 ?抗阻力伸腕试验:患者伤肘微屈,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检查者加外力于腕背侧,令患者用力背伸腕关节,肱骨外上髁部疼痛为阳性。 ?抗阻力前臂旋后试验;患者屈曲肘关节,前臂旋前,检查者握其腕部,令患者抗阻力,使前臂旋后,肱骨外上髁疼痛为阳性。 ?旋臂屈腕试验:患者伤肢伸直,前臂旋前,检查者将患者腕部做极度屈曲,肱骨外上髁部疼痛为阳性。 22 图6-4 旋臂屈腕试验 (四)肘关节后脱位 肘关节后脱位,多由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所致,多系在运动中,运动者摔倒时。在肘伸直,前臂旋后下用手掌撑地,反作用力沿前臂向上传达至肘,以鹰嘴和鹰嘴窝为支点,肘关节向后过伸,迫使肱骨下端向前,尺骨鹰嘴向后、向上,造成肘关节的后脱位。 1(症状与诊断 (1)急性外伤史。 (2)疼痛。 (3)肿胀明显 o(4)畸形:肘关节半屈约135,前臂缩短,肘窝饱满、肘后空虚,肘后正常三角关系改变。 (5)活动功能丧失。 (6)X线检查,可确定关节脱位程度,方向,有无合并骨折。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双上肢,双侧做对比检查 (1)望诊 ?肘部肿胀。 o ?肘部畸形,肘半屈位约呈135。肘部前后径加长,鹰嘴明显后突。 ?检查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时,肱骨内、外上髁和鹰嘴的最高点呈等腰三角形,顶尖向下,当肘伸直时,3点在一直线上。肘关节后脱位时,肘后的三角关系改变,呈不等腰三角形。肱骨髁上骨折时,肘后三角关系不变。 注意事项 23 一、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中要求的检查体位、姿势、动作逐项进行。操作动作力求准确、规范、协调;用力和缓、干稳,不可动作粗暴。要与“患者”进行必要的语言交流,体会“患者”的感觉与身体反应。注意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检查时,应保持室内温暖。患者接受检查时,应充分裸露伤部,必要时,可以着短裤,以便全面仔细观察,以便不遗露有临床意义的任一表征。如观察身体的姿势,躯干与四肢的发育对称性以及身体某部位的畸形等。但全面诊察后,再检查某部位时,其他部位应及时以被单或衣服覆盖,但需与其相比较的部位或肢体则仍必须暴露,以留作检查对照。 三、检查过程中,除应注意患侧与健肢相比较外,还应先检查健肢或症状较轻的肢体,以免由于首先检查患肢,引起患考痛苦而影响继续下一步的检查,致使检查中断,从面得不到正确的诊断。 24 实验七 腕、手及腰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 目的 同实验六。 原理 同实验六。 器材 同实验六。 方法与步骤 一、腕、手部运动损伤 (一)腕舟骨骨折 腕舟骨骨折在体育运动中,常由传达暴力所致。运动员向前倒地,以手掌撑地,手腕猛烈极度背伸、桡侧偏,地面的冲击力由舟骨结节向上传导,舟骨被桡骨的挠腕关节面锐利的背侧缘撞击,劈裂而发生骨折。骨折多无移位。临床上常由于舟骨表面大部分被关节软骨覆盖,因此血运较差,造成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甚至发生缺血性坏死。 1. 症状与诊断 (1)急性外伤史。 (2)局部疼痛剧烈。 (3)鼻烟窝处肿胀。 (4)叩击痛。 (5)桡腕关节活动障碍。 (6)X线检查,早期骨折线常显示不出,l-2周后,由于骨折处骨质吸收,骨折线方显现出来。因此,不能单凭初期X线的检查而轻易否定骨折存在。临床检查怀疑骨折时,应按骨折处理,2周后再摄腕部正、侧、斜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双侧前臂以下部位,双侧对比检查。 (1)望诊:患侧鼻烟窝处轻度肿胀。 (2)触诊: ?压痛。鼻烟窝处明显压痛。 ?叩击痛。即轴心叩击痛,纵向叩击第二、三掌骨头,腕部有剧烈疼痛。 25 3(运动功能检查:桡腕关节活动有明显障碍,腕背伸桡侧偏时疼痛加重。 (二)腕三角软骨盘损伤 腕三角软骨盘损伤多见于排球或体操运动员。前臂极度旋转时,在桡尺下关节处,有分离的趋向,三角软骨盘被拉紧,若旋转暴力和活动范围过大,可使三角软骨盘撕裂或从附着处被撕脱。 运动员倒地时,手掌背伸触地,前臂旋前或旋后,可以一次造成急性损伤,体操运动员也可以由于长期反复地背伸桡腕关节和旋转前臂,使三角纤维软骨盘受到磨损和牵拉,造成慢性损伤。 图7-1 腕背伸时,舟骨被桡骨关节面背侧缘截断 1(症状与诊断 (1)急性外伤史。 (2)腕部疼痛。 (3)腕部尺侧压痛明显。 (4)局部肿胀,以尺侧为重。 (5)功能障碍,握力减退,旋腕功能减退尺偏、前臂旋前时,疼痛加剧。 (6)慢性患者,旋腕时可听见弹响声,可有下桡尺关节松弛。 (7)X线检查,桡腕关节碘油造影,若下桡尺关节或桡腕关节内溢入碘油,证明三角软骨盘巳破裂,X线检查能排除骨折和脱位。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双侧前管以下部位,双侧对比检查。 (1)望诊 ?当三角软骨盘破裂后,下桡尺关节分离时可见到尺骨小头向背侧突起。 26 ?腕部肿胀。 (2)触诊 ?压痛。局限于尺骨下端的关节间隙和下桡尺关节的背侧间隙处。 ?下桡尺关节松弛,可呈半脱位,尺骨小头向背侧突出。按压时,下桡尺关节处可有磨擦痛。 (3)运动功能检查:腕部旋转功能受限,尤以尺偏、旋转功能受限。 三角软骨盘挤压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患手,使腕关节作极度屈曲,旋前和尺偏形成旋转挤压的力量。腕关节尺侧痛为阳性。 (4)听诊 部分患者腕部旋转时(下桡尺关节处可听见响音。 (三)掌指(指间)关节扭伤脱位 掌指关节除拇指掌指关节外,均为球窝关节;指间关节均属滑车关节。关节囊的背侧较松弛,关节两侧有侧副韧带加固。因此屈的运动大于其他方向运动的幅度,侧向运动受限。 掌指(指间关节)扭伤脱位,多因暴力直接作用于患部,使其关节过伸所致,或由直接侧方暴力所引起。此类损伤多见于篮、排球运动,常因手指受到球的撞击,发生掌指(指间)关节扭伤以至关节脱位。 1. 症状与诊断 (1)急性外伤史 (2)疼痛。 (3)肿胀。 (4)功能障碍或出现异常的侧向活动。 (5)畸形(关节脱位后)。可见明显的缩短及高凸畸形。 (6)X线正侧位片可确诊。 2(检查方法 暴露双手,双侧对比检查。 (1)望诊 ?肿胀:损伤关节周围可见明显肿胀。 ?畸形:若一侧韧带撕裂,则伤指可出现轻度侧弯畸形,如合并关节脱位,伤指可向背侧屈折畸形。 (2)触诊 关节韧带扭伤后,关节一侧韧带有明显压痛,如合并关节囊撕裂时、关节各方向均有压 27 痛;拇指掌指关节扭伤后,压痛点在掌指关节的内侧面。 (3)运动功能检查 ?掌指关节侧搬分离试验:患腕于旋前位,掌心向下,检查者左手握住掌指关节近端, o另一手将患手掌指关节屈曲90(此位时,侧副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同时向内侧(或外侧)侧搬手指(指间关节伸直)。如外侧(或内侧)疼痛,即为该侧副韧带损伤。如侧搬中关节有松动感(开口感),则为韧带断裂。 ?指间关节侧搬分离试验;患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直(指间关节伸直时,其侧副韧带是紧张的)。检查者一手握住指间关节的近端,另一手食指抵住指间关节内侧(或外侧),其拇指置于指间关节的远侧端,并向外侧(或内侧)搬动,如果内侧(或外侧)疼痛即为该侧副韧带损伤,若关节有松动感(开口感),则为韧带断裂。 ?检查手指的屈伸功能活动:令患者先紧握拳,然后再伸直手指,手指的活动范围见附录四手指的活动,在掌指(指间)关节扭伤时,关节的屈伸活动明显受限。如合并关节脱位则失去运动功能。 二、腰部运动损伤 (一)急性腰扭伤 人体在负重活动或体位变换时,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受到牵扯、扭转,或肌肉骤然收缩使少数纤维被拉断,或椎间小关节出现微小错位,称为急性腰扭伤。其中多数病例发生在腰骶部及骶髂关节处。 1(症状与诊断 (1)急性损伤史。 (2)损伤后腰部立即出现疼痛,症状可渐重,经2—5天后,疼痛部位逐渐局限,部分患者因腰骶部神经的分布关系,疼痛可放射到臀部、腹股沟或股后部。 (3)局部压痛。 (4)伤部可有轻微肿胀。 (5)腰部发僵、发硬、发胀,屈伸、侧弯、旋转等动作均受限。 2. 检查方法 患者充分裸露腰背部,上自肩胛部下至髂后上脊部。 (1)望诊:观察脊柱及腰背部肌肉形态。立位检查,先观察背面,比较脊柱两侧肌肉是否对称,有无痉挛,有无脊柱侧弯、后突。观察侧面,注意是否有圆背、腰曲线消失(下腰痛)、腰椎前突(滑椎症)或下背及胸腰段后突(腰椎体边缘离断症)。 肌纤维、筋膜纤维部分撕裂,韧带附着部撕裂时,可局部出现肿胀、青紫。 28 (2)触诊 ?压痛:伤部肌肉、筋膜僵硬、痉挛及压痛。压痛点多在腰骶关节、髂脊后缘、骶骨后面和腰椎横突,尤以第三腰椎横突压痛明显。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棘突上或棘突间。如疼痛剧烈,压痛处韧带松弛而有凹陷,腰前屈时棘突间距增大,可能为韧带断裂。 ?叩痛;小关节韧带扭伤或小关节微小错位发生交锁时,疼痛位置较深,不易触及,当叩击伤处时,可引起震动性剧痛,利于诊断。 (3)运动功能检查 ?站立位。患者站立,双膝伸直,做向前、后弯腰及左右侧屈、旋转动作。正常情况下,前屈时腰部顺如弯弓,各向活动自如,如出现腰部板平、发僵,活动受限,则提示有伤病。腰肌拉伤时,腰部前屈疼痛加重,后伸减轻;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时,患者不能弯腰;椎间小关节扭伤、微小错位时,腰部各向活动均不能进行;小关节滑膜嵌顿时,腰部突然不能活动,脊柱后伸时剧痛,骶髂关节扭伤时,立位前屈受限,坐位弯腰时,疼痛减轻。 ?坐位检查。患者取坐位,在检查者协助下做前屈、背伸及旋转运动。如疼痛感觉和立位检查时相同。则伤病在腰骶关节以上。如疼痛减轻则伤病在骶髂关节。 ?卧位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 仰卧,检查者将患者一侧腿直抬起时,腿和足部出现发麻、疼痛症状,为阳性。这说明有坐骨神经痛,同时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体征。急性腰扭伤或严重的腰部肌肉筋膜炎也可出现阳性。 图7-2 直腿抬高试验 29 腰部扭转试验 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使腰骶关节屈曲,并做左右旋转运动,腰骶部疼痛即属阳性。说明伤在腰骶部。 图7-3 腰部扭转实验 背伸抗阻试验 患者俯卧,检查者按压背部和腿部令其克服阻力做背伸动作。如有腰背肌拉伤或劳损时,伤处疼痛、即为阳性。 骶髂关节旋转试验(盖氏试验) 患者以健侧臀部仰卧于床缘,双手用力抱住健侧膝,固定骨盆,防止旋转(检查者按压患腿。如骶髂关节痛即为阳性,可诊为骶髂关节扭伤。 图7-4 背伸抗阻试验 图7-5 骶髂关节旋转试验 注意事项 同实验六。 30 实验八 大腿、膝及踝部运动损伤检查方法 目的 同实验六。 原理 同实验六。 器材 同实验六。 方法与步骤 (一)大腿后部肌肉拉伤 大腿后部肌肉(腘绳肌)是指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肌肉拉伤机制有二:其一、被动拉伤。如劈叉、压腿、跨栏时,大腿后部肌肉被动拉长,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性而致伤。其二、主动拉伤。如跑、跳蹬地时,膝关节由屈曲位移向伸直,屈肌用力收缩时地面的反作用,使该肌群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再加上股四头肌的猛烈牵拉使该肌而造成损伤。 1(症状与诊断 (1)明显受伤史。 (2)疼痛;肌肉拉伤后,伤部有明显疼痛,甚至出现放行。 (3)压痛:伤部有明显压痛。 (4)肿胀淤血:重度损伤可在局部见到肿胀及青紫淤斑。肌腱或肌肉完全断裂时,常可见到膨大的断端以及两断端间的明显凹陷。 (5)抗阻收缩痛:用力抗阻运动时,伤部明显疼痛。 2(检查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裸露双侧下肢,对比检查。 (1)望诊:伤部可肿胀,重度损伤时,局部可显大片青紫淤斑。 (2)触诊:在伤部有明显压痛点,压痛部位常常发硬。通过不同检查法,可找到不同的痛点及压痛部位肌腱。当肌肉完全断裂时,常可在伤部触摸到膨大的断端以及两断端间的凹陷。 (3)运动功能检查 抗阻收缩痛。半键肌、半膜肌及股二头肌均起于坐骨结节,半腱肌止于胫骨的内上颗前后,股二头肌止于腓骨小头。其作用有屈膝位时伸髋、膝屈曲位时内旋小腿、防止膝的旋转 31 不稳。其损伤部位常见有坐骨结节部拉伤、肌腹部拉伤、下部肌腱处拉伤。因此抗阻收缩痛检查方法也略有不同痛点及压痛点也不尽相同。 图8-2 半腱半膜肌检查法抗阻力查病点 图8-1 屈膝抗阻力试验 图8-3 肱二头肌损伤的抗阻力检查法 图8-4 大腿后屈肌腱点损伤的抗阻力检查法 (二)股四头肌拉伤、挫伤 股四头肌拉伤主要多见于跑、跳运动项目中,在起跳或后蹬一瞬间的肌肉强力收缩,尤其在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拉伤。此外,肌肉疲劳,协调性遭到破坏时,也易受伤。 股四头肌位于大脑前方,外周又缺乏保护,在对抗运动中,容易被撞击而致挫伤。伤后常有广泛性的出血、肿胀。如若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常可继发为骨化性肌炎。 1. 症状与诊断 (1)急性损伤史 (2)拉伤后,伤部即刻疼痛;挫伤后,即刻感麻木,继而出现疼痛。 (3)压痛。 32 (4)肿胀、淤血。 (5)功能障碍 患者屈、伸膝疼痛。 2(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裸露双侧下肢,对比检查。 (1)望诊:中度肌肉拉伤后,伤部可见青紫淤斑;重度拉伤可见明显淤血、肿胀。挫伤后可见不同程度的淤血、青紫。 (2)触诊;肌肉拉伤部位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肌肉挫伤多见于股直肌的中部或靠近膝关节的部位,压痛明显。无论肌肉拉伤或挫伤,伤部一般触之较硬,这是肌组织破坏后引起的血肿包块,处理不当易引起骨化性肌炎。 (3)运动功能检查:股四头肌屈、伸膝功能障碍。屈、伸膝抗阻试验疼痛是为试验阳性。如患者做后蹬动作,则伤部疼痛。 图8-6 股四头肌伸膝抗阻试验图8-7 股四头肌全屈抗阻试验 (检查内外侧头损伤) (检查直头及髌腱的损伤) (一)膝半月板损伤 膝半月板损伤是膝部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篮球、足球、排球和体操等运动项目。当膝关节屈曲位时,小腿固定,大腿在做内收、外展或内外旋转的同时,突然伸直膝关节,半月板受到股骨和胫骨的夹挤、研磨,造成损伤。少数运动员没有急性损伤史,系由过多的磨损或多次微细损伤所致。 1(症状与诊断 (1)有急性外伤史或缓慢发病史。 (2)膝部疼痛,有撕裂感。 (3)膝部肿胀,关节可积血或积液 (4)膝关节活动时可能出现弹响。 (5)可出现“交锁”现象。 33 (6)膝关节稳定性下降。 (7)X线检查常规摄正、侧位平片,对诊断意义不大,但可排除骨质病变。膝关节空气造影,对诊断有价值,必须与临床检查结合,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2(检查方法 患者脱去长裤,裸露双膝,两侧对比检查。 (1)望诊 肿胀:急性期关节肿胀,慢性期可见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内侧肌最明显。 (2)触诊 压痛:在关节间隙有明显、压痛点固定。 (3)运动功能检查 ?膝扭转屈伸试验:此检查法实际上是重复一次损伤机转。检查者一手握患者足部,另一手扶膝上,使小腿外展外旋,然后将膝由极度屈曲缓慢伸直,如关节隙处有响声(听到或手感到),同时出现疼痛,即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也可反方向进行,外侧疼响,即外侧半月板损伤。 图8-8 膝扭转屈伸试验 ?指压试验: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一手拇指端放于膝眼或内、外侧关节间隙,另一手握踝关节上方,作膝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拇指尖给半月板一定压力,压痛点即为半月板损伤部。膝眼压痛系前角损伤。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压痛,应考虑半月板边缘撕裂。 34 图8-9 压试验 ?膝关节提拉和旋转挤压试验:患者俯卧于床上,检查者一侧膝部压在患者大腿后面,两手握住病人足部向上提拉,并内、外旋转,若有疼痛,提示韧带损伤。检查者两手握住踝部用力下压膝关节,并作内、外旋转,由极度屈曲依慢慢伸直,在某个角度疼痛,说明有半 o月板损伤。疼痛在极度屈膝位为后角损伤,膝部屈曲90疼痛为体部破裂,膝关节伸直仅生产疼痛为前角撕裂。 ?半月板摇摆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或半屈,一手拇指放在内(或外)侧关节间隙,压住半月板,另一手握住足部,并内外摇摆小腿,使关节隙开大缩小数次,如拇指感到有鞭条状物进出滑动于关节间隙或感到响声,患者疼痛,即表示该半月板损伤。 图8-10 膝关节提拉和旋转挤压试验 (二)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体育运动中也是比较多见的,在足球、篮球、体操、跳跃等运动项目中常易发生。 35 oo 当膝关节在130-150半屈曲位时,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与小腿固定,大腿猛烈内收、内旋,都可使内侧副韧带损伤。 1. 症状与诊断 (1)急性外伤史。 (2)疼痛:膝关节内侧剧痛,随后可减轻,然后疼痛又逐渐加重。 (3)肿胀、淤血。 (4)功能受限:由于半膜肌,半腱肌出现保护性痉挛,致使膝关节强迫处于半屈曲位,膝关节功能受限。 (5)膝关节外翻痛。 关节强迫外翻位的正位,对诊断侧副韧带的断裂有较大意义。 (6)X线检查膝 2(检查方法 (1)望诊: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扭伤时(膝关节内侧可见轻微肿胀:如属韧带部分撕裂时则肿胀明显伴皮下淤血青紫,当韧带完全断裂时,膝内侧迅速肿胀,皮下淤血青紫,关节间隙增大。如伴有半月板、十字韧带损伤时,可见关节肿胀(关节内积血或积液),此时髌骨周围凹陷变浅或消失。 (2)触诊:压痛点多在股骨内侧髁或胫骨内侧髁部位加合并半月板损伤,则关节内侧间隙可有明显压痛。 图8-11 半月板摇摆试验 (3)运动功能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患膝伸直,检查者一手抵住膝关节外侧,另一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上方,向外侧搬动小腿。例如(膝内侧疼痛即为该韧带损伤;再如,同时膝部有松动感(即开口感),则为该韧带断裂。膝内侧副韧带分为纵束,斜束两部分,此种膝伸直 o位的侧搬试验主要是反映纵束病变,而屈膝(约30)位下的侧搬试验主要是检查斜束的损伤。 (三)髌骨软骨病 36 此伤病又称为髌骨软骨软化症。本伤病多见于篮球运动员、排球运动员和舞蹈演员。 本病多由膝关节于半屈曲位过度屈伸,扭转活动,使骸骨关节软骨面受到经常的摩擦、挤压、捻错、冲撞等机械刺激,长期负荷超出了软骨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以致影响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致使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化,造成本伤病的发生。 1. 症状与诊断 (1)无明显外伤史,但膝关节有过度训练史。 (2)膝关节疼痛,疼痛随病情发展,渐进加重。 (3)膝关节“打软”、无力。 (4)髌骨压痛及髌周压痛。 (5)髌骨软骨摩擦试验阳性, (6)单足半蹲试验阳性。 (7)伸膝抗阻试验阳性。 (8)X线检查膝关节侧位片与轴位片。早期无明显病理改变。晚期可见髌骨关节面软骨硬化的高密度影像及髌骨上、下缘骨质增生等表现。 图8-12 侧搬试验(内侧副韧带断裂) 2(检查方法 患者裸露双膝以下部分。 (1)望诊:晚期患者可见到股四头肌萎缩 (2)触诊: ?髌骨压痛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微屈,膝后垫沙袋。检查者用于掌垂直按压髌骨(适当施加压力,并向上、下、左、右推动髌骨,疼痛者为阳性。 ?髌骨边缘指压痛:患者取仰卧位,伤膝伸直放松。检查者一手把髌骨向内测或外侧推,使其边缘翘起点一手食指触模髌骨内侧或外侧边缘,压痛者为阳性。 37 ?髌骨软骨摩擦试验:患者取坐位,膝关节放松。检查者一手托住腘窝上方另一手掌压住髌骨。嘱患者屈伸膝关节或检查者推动髌骨,有粗糙感或摩擦音者为阳性。 ?髌骨抽动痛,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用于掌压住髌骨,让患者主动收缩股四头肌使髌骨突然向上滑动,出现髌骨下疼痛为阳性。意义同髌骨压痛。但应两侧对比。 (3)运动功能检查 ?抗阻伸膝试验:检查者将一前臂置于患者膝后,一手握住患 者小腿前方并施以阻力、令患者膝由屈逐渐伸直,疼痛或膝软即为阳性。髌骨软骨病多在伸 oo膝130-150角时疼痛。 图8-13 髌骨压痛 图8-14 髌缘压痛 ?单足半蹲试验:患者健腿提起,用伤腿站立并慢慢下蹲,膝部疼痛时,检查者推髌骨向内或向外,疼痛反而减轻或加重者,均为阳性,表明髌骨或股骨关节软骨的一侧有病变。 三、踝部运动损伤 (一)踝关节韧带扭伤 关节韧带扭伤很常见,尤以外侧副韧带为最多见,田径、滑雪、体操、跳 踝 伞等项目中发生率高。 1. 症状与诊断 38 图8-15 髌骨软骨摩擦试验 图8-16 抗阻伸膝试验 (1)急性外伤史。 (2)踝部剧烈疼痛。 (3)局部肿胀,皮下可见淤血。 (4)有功能障碍,如破行、甚至不能行走。 (5)畸形:严重扭伤时韧带断裂可合并关节脱位,可见跟内翻畸形。 (6)X线检查双踝强迫内翻位,拍正位片,双踝对比,若见关节外侧间隙增宽,则说明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 2(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两踝,双侧对比检查。 (1)望诊、形态检查:对比观察两足踝外形。踝关节韧带扭伤时,内外踝前下方肿胀、淤血斑。重伤可有踝的外翻或内翻畸形。 (2)触诊:压痛点检查(以外侧副韧带扭伤为例)。距腓前韧带扭伤,压痛点在外踝前下方;跟腓韧带扭伤,压痛点在外踝尖偏下约一横指处。 (3)运动功能检查 ?内翻痛检查: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一手握住踝部上方,另一手握住足的前部并做内翻动作,如踝外侧痛,而做外翻时不痛即为阳性,表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抽屉试验检查:检查者握住患侧小腿下部,一手端握足跟,在踝关节跖屈位,推拉距骨前后错动。与健侧对比,如活动范围较健侧为大,即属试验阳生,表明踝关节外侧韧带全部断裂。 39 图8-18 踝关节强迫内翻检查法 图8-19 踝抽屉试验 注意事项 同实验六。 40 实验九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简易处理方法 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学习有关溶液的配制、敷料的作用、手术镊和剪的执握的方法,及敷料和器械的消毒方法。 原理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伤口与外界相通,容易引起伤口的感染,如果局部伤口处理不恰当则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因为伤口在受伤6h以内,细菌仅存在伤口的表面,细菌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尚未开始繁殖,若早期对伤口进行恰当的处理,将大大减少伤口的感染,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器材 2,碘酒、95,酒精、蒸馏水、食盐、纱布、胶布、棉花、小竹签、镊子、剪刀、医用软毛刷、量杯、高压消毒器、天平等。 方法与步骤 一、调配溶液 高浓度溶液配成低浓度溶液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低浓度溶液的浓度(,)×低浓度溶液的量(mL)= 高浓度溶液的浓度(,)×高浓度溶液的量(mL) 例:现需要75,酒精100 mL,应取95,酒情多少进行稀释? 代入公式:75,×100,95,×X X,75×100,95,78(9(mL) 即取95,酒精78(9mL,加蒸馏水到100 mL就稀释成了75%的酒精100ml了。 溶质为固体配制溶液的方法; ,的生理盐水100mL,应取多少食盐进行配制x即取0.9g食盐加入100 例:现需要0.9 mL蒸馏水中就可配成。 二、敷料制作方法 (一)纱布 取长方形纱布(长宽为3:2)一块,按图中折线(1)、(2)折叠,最后对折。 (二)棉垫 41 先将棉花薄薄铺在纱布上,再盖上同样大小的纱布,并用手将棉花与纱布压紧、抹平,然后按需要裁成大小棉垫。 (三)棉签 取一块棉花,把小竹签放在棉花块的边缘处(竹签与棉花接触约1cm),然后沿同一方向慢慢卷紧即成松头棉签;若要做紧头棉签,按上述方法卷至棉花块约2,3处时,把竹签上部棉花向下折再继续卷紧即可。 三、手术镊和剪的执握方法如图29—2所示 四、敷料和器械的消毒 消毒是采用各种措施杀灭具有生长繁殖能力的病原微生物,但对于细菌芽胞没有杀灭作用。 图9-1 纱布折叠法 42 图9-2手术镊和剪的执掌方法 灭菌是杀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一)煮沸蒸气消毒方法 把敷料及器械放在蒸笼内,将水加热到100?,煮沸1h即可。 (二)药液浸泡法 将刀、镊子、浸泡在75,以上酒精中。 五、伤口的清创处理 (—)清洗皮肤 用凉开水(或生理盐水)从伤口边缘向外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并用棉签擦洗皮肤上的污物(或用医用软毛刷刷洗),用棉球拭干。 (二)清洗伤口 用凉开水去伤口内异物及血块,用消毒棉球试干。 (三)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用冰碘酒沿伤口边缘从内向外作同心圆消毒,待碘酒干后,以同样方法用75%酒精擦去碘酒。 (四)伤口用药 43 轻伤用红汞涂擦伤口,如果伤口较大,用四环素软膏或磺胺软膏涂在伤口上,盖上无菌纱布块用胶布固定,约两天换一次。 六、蝶形胶布的制作及使用 按伤口的大小取蝶形胶布一块依图中所示剪开,将有胶的两边向下折叠做成蝶形胶布。使用前先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将蝶形胶布中央部分在火上稍微烤一下消毒,然后把胶布贴在伤口两边,盖上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约3—7天后除去敷料,伤口便可愈合。 注意事项 一、严重伤口经临时止血,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二、需要缝合或贴蝶形胶布的伤口,进行皮肤消毒时切勿将药液直接涂在伤口上。 三、如果发现伤口感染,应按化脓伤口处理。 四、蝶形胶布应用于较干净、边缘铰整齐的伤口,伤口长度在2cm以内,且局部张力较小的部位。 图9-3 蝶形胶布的制作方法 44 实验十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简易中药外数疗法 目的 通过课堂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运用中药外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方法。 原理 中草药外用治疗运动损伤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运用祖国医学的辩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伤倩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调制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中药的加工处理过程也对疗效有很大影响。 器材 常用中药实物(可参考本书附表准备) 白酒、蜂蜜、食用醋、剪刀、筛子、弯盘、药勺、玻璃棒、药钵、刀具、油纸、绷带及胶布。 方法与步骤 本实验主要学习外用中药的调制及使用方法,具体药方及适应症可参见本指导书的附录部分。 一、学习简单的中药炮制方法 (一)纯净处理 采用挑、拣、簸、筛、刮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 (二)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挫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及其它炮制法的要求。 (三)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的要求,切片有许多规格。如天麻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蓖宜切斜片,桑白叶宜切丝,麻黄宜铡成段,茯苓宜切成块等。 二、学习中药外用药的常用调制方法 第一,将药勺取适量已配置好的药末置于弯盘中,加入蜂蜜适量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蜂蜜调制可以缓和药性,减轻副作用,同时可延缓药物干燥的过程,因而有利于治疗、缺点是成本较高,多运用于损伤早期。 45 第二,用药勺取适量已配置好的药末置于弯盘中,加入白酒适量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白酒调制有利于加强药物活血化淤的作用,主要用于损伤中期仍有明显的肿胀者,此法作用较强烈。 第三,用药勺取适量已配置好的药末置于弯盘中,加入食用醋适量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三、学习中药外用药的敷用方法 第一,将调制好的药物均匀摊放在油纸(也可用塑料纸)上,厚约0.5cm,面积要较患处大一些。 第二,将患处皮肤暴露,用湿毛巾轻轻擦去皮肤表面的污垢。 第三,将油纸托起,有药物的一面朝向皮肤,轻柔地置于患处。 第四,用绷带在油纸外包扎数圈,然后用胶布固定。 第五,若患处在关节部位,还需用小夹板固定关节,以防止关节活动时造成药物脱落。 注意事项 一、用药要根据患者伤情、体质的强弱、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单纯损伤与合并症的变化等情况,在临床上相应地加减药味,临时配方,灵活配制。 二、凡外敷药制成粉末后,采取分别装在瓶内,使用时再根据伤情变化进行调配。 三、外敷药时,有少数患者局部起皮疹,发痒。严重者,有红、肿、烧现象,此时,外敷黄柏,甘草、地肤子、用开水调敷。如有水泡,用以上药粉涂擦。 四、一般外敷药都研成细末,用开水和蜂蜜拌和均匀,并适当加热,或根据病情用醋调制,一般可连敷两天,两天后再换药;两天内若外敷药已干,可重新加水和蜜,或者加醋调制再敷。 46 实验十一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物理疗法 目的 物理疗法是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手段,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常用的物理疗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巩固在体育保健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原理 本实验介绍冷冻疗法和温热疗法及拔火罐疗法。冷冻疗法运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通常指24h内),是在皮肤或粘膜上应用寒冷刺激治疗伤病的方法。冷疗具有镇痛、防止肿胀、解痉等作用。温热疗法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晚期,是用不同方式将热作用于患处,达到增强血液循环和促进渗出物的吸收、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加快损伤的修复的作用。拔火罐疗法是利用火罐中的负压作用可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同时对穴位是一种刺激,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器材 冰块、毛巾、冰袋、冷喷射装置(氯乙烷或氟甲烷)、海绵、弹力绷带等。热水袋、布袋、红外线辐射器(TDP)。诊疗床。各类火罐、如陶瓷、玻璃火罐。点燃用品,如火柴、酒精棉及镊子(大号)。1%龙胆紫药水及消炎膏、无菌敷料、胶布。人体经络及穴位分布挂图或模型。 方法和步骤 一、冷疗方式 (一)冰袋冷敷法 用特制冰袋(内装冰块)或用一塑料袋装入碎冰块,置于伤部10-15min。 (二)冰毛巾裹敷法: 将一毛巾在混合冰水(1:1)中浸湿拧干,放置在局部。开始每隔1min更换一次,以后每隔2min更换一次,总冷敷时间为20min。 (三)冷气雾法 利用喷射装置将致冷剂(氯乙烷或氟甲烷)喷射于伤部及其周每次喷射5s,间隔l min,一次治疗喷射2-3次。 (四)局部冰水浴 先把约4cm厚的海绵放在伤部,外裹弹力绷带,然后将裹有绷带的伤肢浸入混合冰水 47 中5-10 min,使局部降温。 二、温热疗法 (一)热敷 1. 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做伤病处热敷。 2(可把炒热的盐或砂子装入布袋内做热敷。 (二)红外线疗法 1. 伤病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2(接通电源(指示灯亮),预热5min,然后将TDP辐射器对准治疗部位或穴位。 3. 红外线灯与照射部位应该垂直,灯距以仪器说明书的规定为标准。 4(以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宜。 5(每次辐射时间为20-30 min,每日1-2次,10-15日为一疗程。 (三)拔火罐疗法 1. 火罐的种类及性能 常用的火罐有两种,一种是陶瓷火罐(它的吸力较大,价格便宜,但易破碎。另一种是玻璃火罐,它吸着后,可以从外面看到皮肤的变化,易于掌握拔罐处的局部反应程度。 2(拔火罐的方法 拔火罐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有如下3种: (1)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用于侧面横拔,否则棉球落下容易烧伤患部。 (2)闪火法 用镊子夹着燃着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1-2下,立即将棉球抽出,迅速将火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 (3)贴棉法:用l cm见方的棉花一块用95%酒精浸湿(酒精不宜太多)、贴在罐内壁上中段,用火柴点着后,将火罐罩在选定部位。这种方法不受体位的限制。 3(拔火罐的程序 (1)准备工作:准备好火罐、镊子、棉球、95,酒精、火柴、凡士林、消炎膏、纱布和胶布等必须用品和器材。 (2)操作程序 ?检查体位是否适当,应拔部位有无妨碍。 ?根据部位大小选用适宜的火罐。 ?拔罐时间为10- 20 min,如患者感到灼痛、过紧,稍起火罐放进少量空气,或酌情提早起罐。 48 注意事项 一、冷疗时要防止组织发生冻伤及神经麻痹,冰敷时间不超过20 min。 二、额面部应用冷气雾法时,应注意保护眼、耳、鼻及口部。 三、使用红外线疗法时,要注意照射部位皮肤的变化,一旦皮肤呈暗红色,就是烫伤的先兆、必须及时处理,或增加照射距离,或者暂时停止治疗。 四、起罐时用一手指轻按住罐旁的皮肤,另一手捏罐使空气 透进罐内,罐即落下。 五、拔罐后皮肤如有损伤,或起泡可涂上1%龙胆紫药水或消炎药膏,盖上纱布,并用胶布固定,防止感染。 49 实验十二 按摩的基本手法 目的 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 透。 原理 按摩主要是凭借术者的双手(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器械)采用专门的手法,在中西医 理论的指导下,作用于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机械、神经、体液的刺激 和调节,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达到调理人体功能(防治伤病为目地的一种物理 疗法。 器材 幻灯、视频资料、按摩床、按摩 巾等。 方法与步骤 图12-1 推法 一、推法 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 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图33 —1)。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插用 其他手法之间。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 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或掌等部位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2(根据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 推动。一般推3—5次。 (二)动作要领 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压力较重。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 50 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动。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二、擦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图33—2)。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重擦法多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 2(根据力量大小选择轻重手法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 2(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叠为宜。 3(擦法的速度一般较快,往返擦动的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损皮肤。 图12-2 擦法 51 三、揉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 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 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 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 揉法(图33-3)。具有加速血液循 环、改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活 血散瘀、缓解痉挛、软化瘢痕、 缓和强手法刺激和减轻疼痛的作 用。全掌或掌根揉,多用于腰背 部和肌肉肥厚部位。拇指揉法多图12-3 揉法 用于关节、肌腱部。拇、中指端 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拇指或四指指腹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 (二)动作要领 揉动时手指或掌要紧贴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移动,手腕要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或整个手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活动,不要过分牵扯周围皮肤。 四、揉捏法 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锥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的手法为揉捏法(图33“4)。具有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增加肌力和防治肌肉萎缩,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肌肉疲劳和活血散淤止痛等作用。多用于四肢、臀部等肌肉肥厚处,常与揉法交替使用。 52 图12-4 揉捏法 (一)方法与步骤 1(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钳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 2(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向心方向推进。 3(操作时全掌要紧贴皮肤,以拇指指腹和大鱼际构成钳形着力的一面,与四指指腹和小鱼际构成着力的另一面。捏紧时前臂略作旋后,使拇指罗纹面由外向后旋转,随着手的放松,拇指罗纹面继续向内旋动,作完圆形揉动的一周,接着全掌向前滑动约一拇指宽的距离。如此周而复始地边揉边捏边螺旋形向前推进。 (二)动作要领 1(揉捏要求全掌着力均匀,必须有意识地减少示 指与拇指尖习惯性的对掌用力,以加强拇指与其他三指 的掌根对掌用力。 2(要求腕部柔和放松。 五、搓法 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 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为搓法(图33—5)。具有疏经通 络,调和气血,松弛组织,缓解痉挛,加速疲劳消除, 图12-5 搓法 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等作用。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 以上肢部和肩、膝关节处最为常用,常在每次按摩的后 阶段使用。 53 (一)方法与步骤 1(双手呈抱物形着力于肢体部位,挟住被按摩的部位。 2(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两手用力要对称,动作柔和而均匀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2(运动前,若采用压力大、频率快而持续时间短的搓动,能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运动后,若采用压力小、频率缓慢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搓动,能加速消除肌肉的疲劳。 六、按法 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 s),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按法(图33—6)。具有疏筋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活血止痛,整形复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适用于经络穴位,临床上常与拇指揉法相结合,组成“按揉”复合手法,以提高按摩效应及缓解用力按压后的不适感,掌按法多用于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发紧也用于关节处,如腕关节、踝关节等。用指端、肘尖、足跟等点按穴位。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图12-6 按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故松。 54 3(按法中以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最为常用。拇指或示、中、环指面着力,按压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掌面或掌根或双掌重叠按压体表某—部位,称掌按法。 (二)动作要领 1(按压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操作时用力方向要与体表垂直,由轻逐重,稳而持续,使力达组织深部。 2(拇指按穴位要准确,用力以病人有酸、胀、热、麻等感觉为度。 七、摩法 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上。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图33-7)。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活血散瘀和镇静、解痉、止痛等作用。刺激轻柔缓和舒适,常用于按摩的开始,以减轻疼痛或不适;常配合揉法、推法、按法等手法,治疗脘腹胀病,消化不良,病经等病症。 图12-7 摩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 2(肘关节要微屈,腕关节要放松,指掌关节自然伸直,轻轻放在体表上;腕部要连同前臂在皮肤上作缓和协调的环旋移动。 (二)动作要领 55 1(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匀往返的连贯操作 2(每分钟频率约为120次。 3(用力不可太重。 八、拍击法 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图33—8a)、叩击法(图33—8b)和切击法(图33—8c)。3种手法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筋,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多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肥厚处。缓缓的拍打和叩击,常用于运动后加速消除疲劳;用力较大,频率较快、持续时间短的切击,常用于运动前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单指或多指的叩击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图12-8 拍击法 (一)方法与步骤 1(拍打时,两手半握拳或五指并拢, 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的掌指关节屈曲成空心掌,掌心向下。 叩击时,两手握空拳,尺侧面向下。也可用5个手指或3个手指或一个手指指端叩打在一定的部位上。 切击时,两手的手指伸直,五指并拢,尺侧面向下。 2(两手有节奏地进行上下交替拍打。 (二)动作要领 1(拍汀时,肩、肘、腕要放松,以手腕发力,着力轻巧而有弹性;动作要协调灵活,频率要均匀。 2(叩击和切击时,以肘为支点进行发力。叩击时肩、肘、腕要放松;切击时肩、肘、腕较为紧张,力达组织深部。动作要协调、连续、灵活。 56 九、抖法 分肢体抖动法和肌肉抖动法两种。肢体抖动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肌肉抖动法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图33—9)。具有琉筋通络、放松肌肉、滑利关节的作用。多用于肌肉肥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常用于运扼消除疲劳。是一种按摩结束阶段的手法。 图12-9 抖法 (一)方法与步骤 分肢体抖法和肌肉抖法两种。 1(用肢体抖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快速抖动(上肢可做上下左右的抖动,下肢一般可做上下抖动)。 2(用肌肉抖法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 (二)动作要领 动作要连续、均匀,频率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一般较快,用力不要过大。 十、运拉法 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在关节的生理活 57 动范围内作被动性的运动的手法为运拉法(图33—10)。具有滑利关节,舒筋活血,防止或松解关节粘连,改善关节 图12-10 运拉法 运动功能和纠正小关节处的微细解剖位置改变等作用。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腰部。常在按摩的后阶段使用,能增进关节的活动幅度和消除关节、屈伸不利等疲劳性酸痛。 (一)方法与步骤 1(按摩者一手握住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关节近端肢体 2(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的运动。 3(常用的有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的运拉法。 (1)肩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另一手按在肩部上方,然后使肩关节作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2)肘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轻轻托住肘后,然后使肘关节屈伸及旋转摇动。 (3)腕关节运拍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手掌中部,然后使腕 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4)髋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髋、膝屈曲。按摩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另一手扶住膝部上方,然后作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和环转运动。 (5)膝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按摩者一手握住踝部,另一手按于膝关节上,然后使膝关节作屈伸与旋内旋外等运动。 58 (6)踝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按摩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或托住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前足掌,然后作踝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二)动作要领 1(运拉时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动作幅度要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做到由小到大。 2(作环转运动时,可沿着顺时针或逆 时针方向进行。 十一、拿法 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 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作相 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对用图12-11 拿法 节律的提拿揉捏为拿法(图33—11)。具 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提神,缓解痉挛等作用。主要用于颈项、肩背及四肢部。临床上常拿风池、肩井等穴位及颈项两侧部位,治疗外感头痛;也用于运动过程中振奋精神,是穴位按摩的常用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 2(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提拿。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肩臂要放松,腕要灵活,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用指面相对用力提拿。 2(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3(拿法刺激强度较大,拿捏持续时间宜短,次数宜少,拿后应配合使用轻揉法,以缓解强刺激引起的不适。 十二、滚法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环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此为滚法(图33—12)。具有活血散痰,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 59 的活动能力和韧带的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本法压力较大、接触面积较广,适用于肩背部、腰胝部及四肢部等肌肉较肥厚的部位,常用于治疗运动损伤及消除肌肉废劳。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指背侧小指、环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图12-12 滚法 (二)动作要领 L肩臂和手腕要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即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后时向外滚动约80?,腕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时向内滚动约40?。 2(着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滚动的频率每分钟约140次。 十三、刮法 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币、匙 等代替)在病变部位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 的手法为刮法(图33—13)。松解粘连,消 散瘀结,改善病变部位的营养代谢和促 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善病变部位的营养 代谢和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常用于治 图12-13 刮法 疗髌骨张腱末端病 (一)方法与步骤 1(拇指屈曲,用指甲(可用硬币、匙等代替)着力于病变部位上。 2( 向拇指端屈侧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 60 (二)动作要领 1(刮动时用力均匀。 2(刮时可蘸些水,切勿损伤皮肤。 十四、掐法 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切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 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的手法为掐法(图33— 14)。具有消肿,防止粘连及开窍醒脑,提神解痉,行气 通络的作用,适用于消除局部肿胀。常用于急救,是穴 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图12-14 掐法 1(用拇指指端着力,切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2(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 (二)动作要领 1(用于局部消肿时,必须从肿胀部位的远心端开始,以轻巧而密集地手法 向下切压皮肤,依次向近心端移动,移动的速度宜缓慢,用力不可过大。 2(用于点掐穴位时,要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紧贴示指桡侧缘,用拇指指 端或指甲(以指代针)着力于穴位上,用力逐渐加重,以引起“得气”为度,掐后 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感。 3(用于急救时,手法宜重、快,但要防止指甲刺破皮肤。 十五、弹筋法(提弹法) 用构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 指腹将肌肉或肌腱速提速放的手法为弹筋法 (图33—15)。具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解 痉止痛,对局部神经有强刺激作用。一般用 于治疗肌肉酸痛和肌肉痉挛等。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图12-15 弹筋法 指腹将肌肉或肌腱拿住。 2(象木工弹墨线一样的形式,拿住肌肉速提速放。 61 (二)动作要领 1(用指腹着力,切勿用指端用力内掐。 2(用力要由轻到重,刚中有柔,每处每次可提1—3下,然后使用轻揉法,以缓解因提弹而引起的不适感。 十六、拨法(分筋、拨筋) 用双手的拇指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作与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的手法为拨法(图33—16)。具有分离粘连,消散结聚,解痉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拨与揉结合,即拨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图12-16 拨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双手拇指或单拇指的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 2(适当用力作与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拇指端要深按于韧带或肌肉、肌腱的一侧,然后 与韧带和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拨动,好象弹拨琴弦一样。也可 沿内的一端依次向另一端移动弹拔,使局部有酸胀感,并能耐 受为度。 十七、理筋法(顺筋法) 图12-17 理筋法 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的手法为理筋法(图33—l 7)。具有调和气血,顺筋归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 62 伤。 (一)方法导步骤 1(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 2(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伤部应尽量放松,用一手拇指指腹固定伤部的健侧端,另一手拇指指腹沿着韧带、肌纤维和神经行走约方向向患端顺理也可以从伤部的上端向下端顺理,反复数遍; (用力必须均匀持续,指腹移动必须缓慢。 2 注意事项 一、按摩操作时要清洁手,指甲要剪短,手指不带饰物。 二、按摩者和被按摩者体位与姿势,既要使被按摩者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并感到舒适,又要便于按摩者的操作。 三、身体各部位按摩及手法应有先后顺序、用力要符合先轻后重,再由重到轻等要求。 四、要随时观察被按摩反应,询问其感觉,以便及时调整手法强度。 五、在学习和掌握基本手法的同时,为提高按摩的质量和效果,还应进行手法基本功的练习,即身法目然放松,不要弯腰。用力顺序,发力在腿,用力在腰,促动肩臂,腕部放松,力在指端。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63
本文档为【体育保健学实验指导.doc[Download]】,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1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2KB
软件:Word
页数:74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1-15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