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

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

举报
开通vip

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 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 一 引言 ,,庄子,,内篇为一人的手笔,这一点几乎是学界共识。但,,庄子,,内篇的作者是谁,它成书于何时,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有过大的争论,虽经40年的岁月而争论的余波并未平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仍各执己见就是一个明证。)现在讨论这一问题仍有相当的必要性。 笔者近来从字词、文句和基本观念三个方面对,,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
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 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 一 引言 ,,庄子,,内篇为一人的手笔,这一点几乎是学界共识。但,,庄子,,内篇的作者是谁,它成书于何时,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有过大的争论,虽经40年的岁月而争论的余波并未平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仍各执己见就是一个明证。)现在讨论这一问题仍有相当的必要性。 笔者近来从字词、文句和基本观念三个方面对,,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庄子,,内篇应是一个相对晚出的文本,它不可能是战国庄周的作品。限于篇幅,本文仅提出其中一方面的研究结果,以就教于学界大家。 每一字词也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发生史,每一字词的内含意义也都有一个不断演变的历程。根据汉语词汇的演化特点来确定古代文本的时代是文本考证学的一个方向。对于我们的问题来说,不得不提刘笑敢教授的,,庄子哲学及其演变,,这本书。刘氏根据,,庄子,,外杂篇既含“道”、“德”、“性”、“命”、“精”、“神”等单纯词也含“道德”、“性命”、“精神”等复合词,,,庄子,,内篇则只含“道”、“德”、“命”、“精”、“神”等单纯词而不含上述复合词,从而认为,,庄子,,内篇为战国庄子的手笔,,,庄子,,外杂篇为其后学的作品。笔者认为,理论上,根据一个现行的古代文本内含的语词只能确定该文本之晚出而不能确定其早出。它的理论依据是,前人不可能用后出的词汇而后人可以仅用早出的词汇。一个文本全由早出的词汇所组成是该文本早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当刘氏认为,,庄子,,外杂篇因含“道德”、“性命”、“精神”等复合词而为相对晚出的时候,他是正确的;当他进而认为,,庄子,,内篇因只含“道”、“德”、“命”、“精”、“神”等单纯词不含“道德”、“性命”、“精神”等复合词而为早出的时候,他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许他正在不自觉地以必要条件替代充分条件。 即使我们退一步,承认只要一个文本中所有的词都是早出的词,该文本具有早出的高概率性,但它的前提是必须对文本中所有词语一一判定。当一个文本中所有的词经过鉴定确定都为早出之词,我们或许可以有保留地说,该文本极有 可能是一个早出的文本。理论上,任何一个晚出的词的存在就足以证明一个文本的晚出。在这一点上,刘氏结论的错误就在于,他并没有对他要进行辨护的<<庄子>>内篇的所有词语的发生演化史一一进行考察,从而得出它们早出的高概率性。仅以“道德”、“性命”、“精神”这几个复合词的缺失作为<<庄子>>内篇早出的依据是与刘氏所试图展示的他的结论的科学性背道而驰的。 下面,笔者将对<<庄子>>内篇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词汇的发生学进行讨论,以求获得<<庄子>>内篇成书时代的积极性的依据。(某词语的缺失严格意义上说不能作为文本产出时代的依据,充其量是一个消极性的依据。) 从中可以显示出,,庄子,,内篇并不像人们所习惯认为的那样早出。 二 “精”字和“神”字的关联使用不早于“精神”这一复合词的出现 单纯词比有关的复合词出现要早,这一条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也知道,任何一个复合词都有一个首次出现的时间。该复合词出现后就会形成新的语境,新语境形成后的所有文本中并不都会出现该复合词,但在某种情况下,尽管这一复合词没有出现,却也可以从相关的单纯词关联使用的情况判断出这一复合词在该语境中已经存在。 对我们的问题来说,虽然“精”和“神”这两个单纯词单独出现的时间无疑比“精神”这个复合词要早得多,“精神”这个复合词大约出现在<<吕氏春秋>>时代。在吕子之前,“精”和“神”似乎从来没有被连带使用过,也没有相关联 12的意义。<<说文>>:“精:择也”,司马彪说:“简米曰精”。吕子之前的中国先 3秦,“精”字基本都在“精细”,“精良”,“精选”这个意义上被使用。“神”字在中国先秦主要是指“鬼神”、“天神”。<<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4“神”字主要当具体名词用。<<论语>>中“精”字只出现过一次:“食不厌精, 56哙不厌细”,“神”字主要是指 “鬼神”、“神灵”(如“祭神如神在”)。“精”与“神”之间并无干系。<<孟子>>全文无“精”字。<<孟子>>中的“神”字除 1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47页,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 2 参见王先谦 刘武:<<庄子集解 庄子内篇补正>>第44页,中华书局,1987年。 3 <<郭店楚简>>中的<<老子>>没有“精”字,马王堆帛书<<老子>>21章做“恍兮惚兮,中有物兮,窍兮冥兮,中有情兮。其情甚真,其中有信。”也无“精”字。参见香港中文大学<<郭店楚简资料库>>,载bamboo.lib.cuhk.edu.hk/ 3K 2004-6-22 ;又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451页,中华书局,1996年。 4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8页,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 5 <<论语?乡党>> 6 <<论语?八佾>> 原有“鬼神”、“神灵”等具体意义外又出现新的意涵:“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 7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 8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神”字具有了“神奇”、“神化”的抽象意义。<<郭店楚简>>有一“精”字。<<郭店 9楚简?缁衣>>:“精知,略而行之。”“精”字仍不出传统意义。 <<郭店楚简>>的“神”字主要出现在<<太一生水>>篇中,与“明”字组成一复合词“神明”。 10尽管对“神明”一词的确切意义存有争议,但该处的“神”字显然没有与“精”字取得任何意义关联。不管怎么说,在<<吕氏春秋>>之前,“精”和“神”既没有连用的成例,也没有相关联的意义。 从<<吕氏春秋>>开始,不独“精”和“神”这两个单纯词开始连用,且它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义。从<<吕氏春秋>>起,“精”开始表示天地之间的一种 11能相互感应有某种灵性的类似气状的一种东西。<<吕氏春秋>>有很多对它的描述: 12 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 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於羽鸟,与为飞扬,集於走兽,与为流行,集於 13珠玉,与为精朗,集於树木,与为茂长,集於圣人,与为夐明。 圣人南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号令未出,而天下皆延颈举踵矣,则精通乎民也。夫贼害於人,人亦然。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 14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也,神者先告也。 “精”似乎是天所固有。各种生命之中也都分有这样的“精气”,而这时的“神”似乎指的就是“精”所具有的一种作用。于是“精”与“神”得以连用并 7 <<孟子?尽心上>> 8 <<孟子?尽心下>> 9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第6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 参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第36,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 <<管子>>中<<内业>>、<<心术>>、<<白心>>等篇“精”和“神”也经常连用。郭沬若先生等认为它们是齐国稷下学派的作品。(参见郭沬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载<<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下第744,77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但从<<内业>>含有“道德”这个复合词来看,它们至少应该与<<吕氏春秋>>时代相近,为战国末年的作品;从其包含“凡人的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这一表达来看,则似乎应和<<淮南子>>同时或以后,无疑已属汉以后的作品了。钱穆先生就持这一看法。(参见钱穆:<<老庄通辨>>第207页及第212,21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罗根泽先生也认为上述<<管子>>诸篇为战国中世以后的作品。(参见罗根泽:<<罗根泽说诸子>>第29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 (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吕氏春秋>>第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3 (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吕氏春秋>>第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4 (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吕氏春秋>>第1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具相关联之意义。人因“精”而可与天地万物相感通从而“神”,圣人可通过主观上的“精诚”的工夫达至客观上化人感物、“无为而治”的效果。 而圣人要注意节省嗜欲,保养好自己的“精”和“神”,才能赜养天性,“矜服性命之情”。故<<吕氏春秋?尽数>>说: 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 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 15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 所以: 16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我们看到只有到了<<吕氏春秋>>中,“精”和“神”才联贯使用,且形成了密切的意义关联。而一旦“精”字与“神”字联带使用,并取得意义关联时,“精神”这一复合词也就在它们的语境中自动形成了,这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时间差。17 <<韩非子>>中“精”与“神”关联使用:“是以智士俭其用则家富,圣人爱 1819其神则精盛”。而同时“精神”作为复合词在<<韩非子>>共十见。 <<淮南子>>中,“精神”这一复合词作为一核心概念被广泛使用。<<淮南子?精神训>>: 是故精神者,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 20我尚何存, 又说: 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而气志者,五藏之使候也。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藏摇动而不定矣,五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矣,血气滔荡而不休, 15 (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吕氏春秋>>第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6 (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吕氏春秋>>第46,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7 <<荀子>>中“精神”一词两见,但没有“精”与“神”相关联使用的情况。荀子的主要活动年代应在<<吕氏春秋>>之前,但<<荀子>>中含有“精神”这一复合词的<<成相篇>>和<<赋篇>>是否为荀子所作向来就是一个问题。张西堂先生就认为这两篇与儒家荀子无关。(参见张西堂:<<荀子劝学篇冤词>>,载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六册>>第1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以笔者浅见,即便该两篇为荀子所作,也应为荀子晚年留居楚国时的作品,时间在<<吕氏春秋>>同时或之后。这与我们的结论不矛盾。 18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第 151页,中华书局,1998年。 19 参见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第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0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卷第503,504页,中华书局,1992年。 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望于往世之前,而视于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岂直祸福之间哉,故曰,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以言夫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21 但“精”和“神”仍有分立而关连使用的情况。如<<淮南子?精神训>>: 故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而游于忽区之旁。有精而不使,有神而不行,契大浑之朴,而立至清之中。是故其寝不梦,其智不萌, 22其魄不抑,其魂不腾。 不难看出,其中的“精”和“神”的意义都与“精神”这一复合词相关联。 “精”、“神”和“精神”的这种关系一直保持至今。如曹植<<洛神赋>>的 23“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以至于今天我们常说的成语“聚精会神”都是这种关系。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结论:当“精”和“神”这两个单纯词连袂出现在上下文中,且它们的内涵与“精神”这一复合词相关联时,此时的语境中已有了“精神”这一复合词。 回到<<庄子>>内篇,<<庄子>>内篇中“精”字只出现两次,其一为<<人世间>>的“鼓荚播精”,与我们的问题没有关系。其二出现在<<德充符>>中: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这里,“精”和“神”连贯而出,它们的意义也就是“精神”的意义。“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与前述<<淮南子?精神训>>中的“有精而不使,有神而不行”是完全相同的句法。由我们上面的分析可知,尽管<<庄子?德充符>>文本中没有出现“精神”这一复合词,但在<<庄子>>内篇作者的语境中很显然已有了“精神”这一复合词的存在。我们可因此断定<<庄子?德充符>>应是<<吕氏春秋>>时期或以后的作品。 同样值得指出的是,后世的“精神”一词 在<<孟子>>中相当于“气”或 21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卷第512,513页,中华书局,1992年。 22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卷第524,525页,中华书局,1992年。 23 林俊荣:<<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选>>第121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气志”。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 24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里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无异于说“我善养我伟大之精神”。 可见孟子时代不太可能出现“精神”一词或类似的语词。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如果孟子时代的语境中已有“精神”一词,孟子就不会用“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样的话语。“精神”一词显然比“气”更能表达<<孟子>>中的思想。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庄子作为孟子的同时代人不应该有“精”与“神”相关联使用的机会。 三 “神人”作为一复合词出现于,,淮南子,,以后 刘笑敢教授在<<庄子>>部分外杂篇中找出了“道德”、“性命”、“精神”这几个复合词从而证明这些(不是全部)外杂篇相对<<孟子>>书或相对战国中期而后出,这一点上刘氏是正确的。但他因此而认定它们相对<<庄子>>内篇而后出,则经不起考验。因为我们发现,<<庄子>>内篇中还有比“道德”、“性命”、“精神”这些复合词更晚出的一个复合词――“神人”。 “神人”在<<庄子>>内篇中凡四出。<<逍遥游>>中两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人间世>>两见:“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和“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文献考察告诉我们,该复合词的出现应比“道德”、“性命”、“精神”这几个复合词要晚得多。 在中国文字史中,“神”字和“人”字可说是最早出现的单纯词,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出现,更不说<<尚书>>、<<诗经>>这些最早的传世作品了,但“神人”作为一个复合词却相当晚才出现在中国的文献中。笔者遍览各先秦文献,未 25见“神人”一词。在前汉<<淮南子>>前(包括<<淮南子>>)的各种文本中也未见“神人”一词。目前所知古文献中最早出现“神人”这一复合词的应是,,史记 2627,,。“神人”在此共18见,分别是:卷十二8见;卷二十八9见;卷八十 28二1见。其中卷十二与卷二十八的相关部分几为重复,讲的都是武帝求仙山神 24 <<孟子?公孙丑下>> 25 <<尚书>>中有三“神”与“人”连用的句子,<<舜典>>中的“神人以和”;<<微子之命>>“肃恭神人”和<<周官>>中的“治神人,各上下。”姑且不论<<微子之命>>和<<周官>>的后出,这三个句子中的“神人” 均为“神”和“人”两单纯词的搭配。 26 (汉)司马迁撰,李全华标点,,史记,,第131,142页,岳麓书社,1988年。 27 (汉)司马迁撰,李全华标点,,史记,,第204,224页,岳麓书社,1988年。 28 (汉)司马迁撰,李全华标点,,史记,,第617页,岳麓书社,1988年。 人之事。其次<<楚辞?九怀?昭世>>有“神人”一见, 其中的“神人”应为复 2930合词。<<九怀>>系西汉王褒所作,王褒乃宣帝时人。再其次为桓谭<<新论>> 3132中有“神人”一见,班固的<<汉书>>有“神人”14见,也几乎是<<史记>>的 33翻版。王充的<<论衡>>有“神人” 一见。 后汉以降,“神人”一词开始广泛出现。如佛教最早的经典<<中本起经>>、 34<<佛说兴起行经>>和<<修行本起经>>就有大量的复合词“神人”出现。魏晋玄学人士也都常用“神人”一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淮南子>>与<<吕氏春秋>>中虽有大量“圣人”、“真人”和“至人”的用法,但“神人”却一见未及。(经电脑统计,<<吕氏春秋>>中“真人”一见、“至人”三见、“圣人”67见,未见“神人”;<<淮南子>>中“真人” 3511见、至人8见、圣人212见,也未见“神人”。)主流观点不断向我们灌输说,<<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大量引用了<<庄子>>。如果情况真是如此,如果果真是<<庄子>>内篇在前,<<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在后,而且<<庄子>>中的“圣人”、“至人”和“真人”在<<吕氏春秋>>和<<淮南子>>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大量引用,为何同样为<<庄子>>中极具代表性的“神人”却丝毫不被吕子们和淮南子们引用呢, 按惯常的观点这一情况实在无法理解。我们似乎想象不出<<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不引用“神人”的理由,除非我们得出<<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在前,<<庄子>>内篇在后这样的结论。 作这样的结论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仔细思量却实在情理之中。在中国本土原有的思想体系中,神和人是截然分立的,所谓“天人永隔”。无论是殷人的“帝” 36还是周人的“天”都是高高在上的神,与人间的众生判然有别。即使是人间最高权力行使者也只能称为“天子”,故在中国文化中,政治领导人显然不能称“神人”。“神人”作为一复合词,指的是有人格的神或带神格的人,用指沟通人和神的巫觋和祭司阶层最为恰当。但在中国先民时代,巫觋只作为部落首领的附庸。 29 <<楚辞?九怀?昭世>>,资料来自百度网站---关鍵词 楚辞 30 参见(汉)班固撰,赵一生点校<<汉书>>第86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31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二册第5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2 统计数字源自中山大学<<四库全书>>网络版。 33 (东汉)王充:<<论衡>>第3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34 参见<<佛教在线>>之<<本缘部>> 35 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山大学<<四库全书>>电子网络版 36 殷人的“帝”和周人的“天”在当时人们心目的地位崇高无比,冯达文老师对此有明晰的梳理。参见冯达文:<<早期中国哲学略论>>第一章,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徐复观先生说得好:“中国一开始便没有像其他民族,可以与政治领袖抗衡,甚至可以支配政治的带独立性的僧侣阶级。所以古代宗教,一开始便和政治直接结合在一起;政治活动与宗教活动,常不可分离。于是一般人常常通过政治领导人 37的行为以看神的意志。”所以神职人员似乎也不宜称“神人”。如果巫觋有“神人”之称,意味着他是有神格的人,或带人格的神,那他就不仅仅是部落首领的附庸,而有可能直接处于支配地位了。 而在我们的邻邦印度,自古以来,神和人的分判就暧昧不明。汤用彤先生指出:“黎俱吠陀诸神大抵取自自然现象,加以人化,人化而有超乎自然之权力, 38不死而有家庭之关系,亦如人类然。”又评价人神的关系说:“人之于神实立于 39对等或同等的地位。”而印度社会的祭司阶层---婆罗门一向处在社会的最顶层,在社会生活中常处于支配性的地位。婆罗门常被称为人神。如梵书云:“天有二 40种,诸天是天,而精熟吠陀以教人的僧侣亦天也”。(笔者按,天即神)。梵书也说:“祭祀之用有二,供养诸天,供养诸僧。以供献厌足诸天神,以给养厌足诸 41人神。二神均足,则祭者可以直生天上。”“神人”为印度文化中固有的一个概念。看来“神人”这一概念应源自印度,秦汉之后,渐入中土,西汉中期以后方被汉人接受,汉未魏晋,方才流行。与印度的“神人”或“人神”概念不一样的是,印度式的“神人”宗教(政治)色彩很浓;到了中土,则清一色成了出世 42的神仙。上举,,史记,,中的“神人”几乎都是不问世事的神仙,而,,庄子,,中的“神人”似乎也都住在远离红尘的“藐姑射之山”。这一现象与我们前述中国本土的政治文化环境无疑有因果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外杂篇中也含有“神人”这一复合词。该词共出现四次,分别见于外篇<<天地>>中,作“愿闻神人”;杂篇<<徐无鬼>>中作“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外物>>篇作“圣人之所以骇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天下>>篇作“不离于真,谓之神人”。这些情况至少表明,第一,<<天下>>篇与<<庄子>>内篇的联系较密切,且时代为晚出;第二, 37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35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38 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载<<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9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9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载<<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12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0 转引自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载<<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2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1 转引自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载<<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22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2 “神仙”的概念源自印度,王树英对此态度明确。参见王树英:,,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载王树英 张保胜主编,,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印度卷>>第204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庄子>>书内外杂篇的划分本身并没有多少时代先后的意义。第三,司马迁在<<老庄申韩列传>>中提到的<<胠箧>>、<<渔父>>、<<盗跖>>三篇都不在有“神人”之列,似乎提示我们司马迁在<<老庄申韩列传>>中对<<庄子>>概括的权威 43性。 四 意象词“野马”应出现在汉未之佛经之后 ,,庄子,,内篇,,逍遥游>>在开篇不远处就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毫无疑问,对该句理解的困难来自“野马”一词。 我们先从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野马”条目说起。该词典说: ?兽名,略,。?指野性不驯的马,略,。?指野外蒸腾的水气。<<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郭象注,‚野马者,游气也。?成玄英疏,‚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状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元麻革<<送杜仲梁东游>>诗,‚野马何决骤,飞云何悠扬。?章炳麟<<訄书?原教下>>,‚今精气被于水土卉木以成物矣,其游魂则散于无形埒之宇,归乎野马。?一说,野马即尘埃。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野马?孙星衍校正,‚或问,‘遊气何以谓之野马,’答云,‘马,特塺字假音也。野塺,言野尘也。’?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内篇校释>>,‚野马字盖即沙漠之漠……野马亦尘埃耳。<<庄子>>盖以野外者为野马,室中者为尘埃,故两称而不嫌。?南朝梁虞义<<赠何郎>>诗,‚向夕秋风起,野马杂尘埃。?唐韩偓<<安贫>>诗,‚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虞。?清赵翼<<闻秦蜀兵夹击流贼奏捷喜赋>>诗,‚醉人味似糟猪 44肉,殤鬼魂为野马尘。? 这里的第一、第二两义与我们的问题无关,我们感兴趣的是第三层含义,也即作为意象词的“野马”的含义。值得指出的是,这第三层含义本身又有两种解释。编者未把它们分别作为第三、第四层含义平列,说明在编者的心目中,这两种解释有可能只有一种是正解。把,,逍遥游>>中的“野马”解为“水气、游气”的是郭象以来庄学的主流派。除上述郭象、成玄英注疏外,司马注为“春月 43 这三篇也不含“道德”、“性命”、“精神”等复合词。 44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409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45泽中游气也”。崔譔注为“天地间气如野马驰也”。司马彪在晋泰始中为秘书郎,崔譔,晋史无传,唯,,隋书?经籍志,,称其为东晋议郎,但,,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向秀别传,,说:“秀游托数年,萧屑卒岁,都无所述,唯好, 46,庄子,,,聊应崔譔所注,以备遗忘。”崔大华先生据此认为,,隋书?经籍 47志,,有误,以为崔譔当不晚于“竹林七贤”之向秀。诚如所言,则现存对,,庄子,,中“野马”的最早解释应为崔譔和向秀。司马彪、郭象和成玄英注疏与崔注大同小异。同的方面都认为“野马”是气,异的方面是崔、郭并未明言是何种具体的气,而司马彪和成玄英则明确指出是“泽气”,成玄英则进而对这种“泽气”、“水气”的成因作了具体的描述。成玄英的解释唐宋以来几乎成了庄学的定解,以至于上述,,汉语大词典,,把“野马”明明白白地解为“野外蒸腾的水气”。如上述,,汉语大词典,,中所显示,把“野马”明确理解成与“尘埃”相类的最早要数南朝虞羲,此人应为齐梁间人。虞羲诗句中的“野马”与,,庄子,,中的“野马”关系如何虽不得而知,但从其“野马杂尘埃”的句式来看,则似乎虞氏正取材于,,庄子?逍遥游>>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联系到南朝庄学的发达,作这样的推断在情理之中。把,,庄子,,中“野马”明确理解为“尘埃”的似乎只有闻一多先生。在,,庄子内篇校释,,中,闻一多先生对“野马”作了详细的解说:案野马字盖即沙漠之漠。字一作幕。,,史记?匈奴列传,,,‚益北绝幕?。,,集解,,引傅瓒曰,‚沙土曰幕?,案尘土亦曰漠,故尘土之状亦漠漠。,,楚辞?九思?疾世,,曰,‚尘漠漠兮未分?,字亦作莫。,,文选?羽猎赋,,‚莫基纷纷?,,,注,,曰,‚莫莫,风尘之貎也?,音存字变则为马。野马亦尘埃耳。,,庄子,,盖以野 48外者为野马,以室中者为尘埃,故两称而不嫌。 闻一多先生的学问常异帜独举,卓领风骚,但即使在今天,闻一多先生对“野马”的这一独特理解仍然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认同。颜洽茂在,,魏晋南北朝佛经词释,,一书就对“野马”一词进行过长篇辨析。他认定:野马 为“阳焰 虚幻的雾气,状如江河。”并引用数处佛典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45 均见郭庆藩:,,庄子集释,,第3页,中国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 46 徐震堮:,,世语新说校笺,,第111页,中华书局,1984年。 47 参见崔大华:,,庄学研究,,第45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 48 闻一多著,李定凯编校,,周易与庄子研究,,第94页,巴蜀书社,2003年。 诸法亦复然,见野马如水,愚者欲趣饮,无实可救渴。,《月灯三昧经》卷二,计于五阴,犹如野马,迷惑之业,从虚伪兴。,《佛说大净法门经》,如野马现,渴者为惑。,同上,譬如春日中,晖光所焚炙,阳焰状如水,诸法亦复然。,《月灯三昧经》卷二,心能入于如幻法,犹如睡梦阳焰等。,同上卷十, 并作长篇按语说: 〔清〕陆凤藻《小知录》卷一乾纬,“阳焰〔野马?白驹〕。〈庶物异名疏〉,‘龙树大士曰,日光着微尘,吹之野中转,名之谓阳燄,愚夫见之,谓之野马。’日影曰白驹。”《一切经音义》卷九,放光般若经第二十三卷,“野马,犹阳炎也。案〈庄子〉所渭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者’注云,‘鹏之所凭而飞者,乃是游气耳。’〈大论〉云,‘饥渴闷极,见热气谓为水是也。’”又《通雅》卷十一天文?释天,“野马,阳炎也。白驹亦非景。〈庄子〉注‘野马,日光,一日游丝,水气也。’〈笔谈〉曰,‘野马、尘埃是二物。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韩偓云,窗里日光飞野马。皆以为尘,实乃田野浮气耳。’龙树大士曰,‘日光著微尘,风吹之野中转,名之谓阳燄。愚夫见之,谓之野马。渴人见之,谓之流水。’……今人或于暑晨登高山,尝见山野之下,巨侵茫茫,惟夏秋间有之,故曰阳燄。实则雾也,少选日高,则失。”据此,野马、阳焰实乃一事。《笔谈》辩野马非为尘,是。“阳炎”就是阳焰,“炎”乃燄,焰,之通假耳。《书》洛浩“无若火始燄燄”,唐石经作“炎炎”。译经中仍如此,《顺权方便经》卷下假号品“若无光炎”,“光炎”即是光燄。明人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地类?阳燄水影旱浪条,“燕赵齐鲁之郊,春夏间野望,旷远处如江河,白水荡漾,近之则不复见。土人称为阳燄。盖真火之气,望日上腾,而为湿润之水土所鬱留,摇飏重蒸,故远见其动莽苍之色,得气而凝厚,故又见其一片浩然,如江河之流也。”此说最符经中“见野马如水”、“阳焰状如水”的情形,犹今谓之海市蜃楼之景 49象也。 颜氏的考证结果是“野马”不指尘埃而指海市蜃楼之幻象。但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追根溯源,看看问题中的“野马”一词的演变情况。,,庄子,,中的“野马”我们暂且不论,在现存的文献中,先秦及前汉的文献中都未出现 49 颜洽茂:,,魏晋南北朝佛经词释,,,资料来自百度网站,关鍵词:佛经 野马 作为意象词的“野马”,最早提及作为意象词“野马”的似乎是后汉支谶的,,道行般若经,,(或称,,道行经,,)。 般若波罗蜜等无有异。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当如是幻化及野马但有名无形。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当如是地水火风是四事无有极。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当如是。佛身相本无色。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当如是。诸佛境界各各虚空。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当如是。……佛亦如是。无形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佛亦如是。幻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佛亦如是。野马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佛亦如 50是。 在此以前,“野马”只有它的平常含义,也即<<汉语大词典>>“野马”条目的第一、第二义。佛教文献中用“野马”作为意象词不仅最早,而且使用十分普遍。如,,放光般若经,,说: 佛言。菩薩行禅,观色如聚沫。观痛如泡。观想如野马。观所作行如芭蕉。 51观识如幻。 52菩薩住于五阴。如幻如梦如响如野马如热时之焰。 世尊。假令诸法如梦如响如镜中像如野马如幻如化者。菩薩云何于空无之法 53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 ,,光赞经,,说: 54犹如幻化野马水月梦与影响若镜中像勇猛无侶。 譬如須菩提呼声之响。又如镜像幻化野马。如來解说一切诸法。皆犹如化但 55假有号。 ,,杂经含经,,说: 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无云,无雨。日盛中时。野马流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马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 50 <<道行般若经?卷第九>> 51 ,,放光般若经?六度相攝品第六十九,, 52 ,,放光般若经?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53 ,,放光般若经?诸法等品第八十六,, 54 ,,光赞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第一,, 55 <<光赞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分別空品第六>>, 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 56我。所以者何。以想无坚实故。 ,,增一阿含经,,说: 今观他形,为不如自观身中,此欲为从何生,为从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生耶,是时,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从思想生。欲我知如本,但以思想生,非我思想汝,則汝而不有。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最胜所说。思惟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說。57 显然,支谶,,道行般若经,,中的“野马”是指虚幻的假象,而后列的所有佛经中的意象词“野马”无一不是指的是“幻象,有名无实”的意思。再来看佛学辞典,几乎所有的佛教辞典对“野马”的解释也正是本着这一思路。 现在我们知道,“野马”作为意象词最早出现在佛经中,最早出现“野马”这一意象词的,,道行般若经,,为支谶所译。僧祐的,,出三藏记集?支谶传 58,,说他“以灵帝光和、中平之间(178,189)传译胡文”。如此则作为意象词的“野马”最早出现于公元180年前后。 首先来看看,为何支谶等佛教人士要把幻象叫做“野马”,慈怡主编的<<佛光大辞典>>对“野马”的解释是:梵语marici。译作阳焰、焰(炎)。全称野马泉。乃现沙漠或旷野中的一种自然林泉幻象。即热气之游丝或尘埃现于远方时,其幻影如真实之树林、泉水,然趋近之,则又消灭。故知野马为假相,并无实体。 59以此比喻诸法之无自性,如幻影之不能久住。 龙树著、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中有两段论述可作为对此的权威解释。,,大智度论,,卷六说: 复次是幻譬喻。示众生一切有为法空不坚固。如说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如炎者。炎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见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之为水。 56 <<杂阿含经?二六五>> 57 <<增一阿含经?三一六>> 58 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册第31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9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第五册第4818页,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台湾) 以是故言诸菩萨知诸法如响。如犍闼婆城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揵闼婆城。有人初不见揵闼婆城。晨朝东向见之。意谓实乐疾行趣之。转近转失日高转灭。饥渴闷极见热气如 60野马。谓之为水疾走趣之转近转灭。 之所以叫做“野马”,是因为海市蜃楼的幻象常形成于阳光之下的旷野之中,由于热气升腾,风吹尘动,所以远望之下就如野马奔腾。可见“野马”是个意象词。这种“野马”情景是由于太阳照耀下,地面上下空气产生温度差别,空气因温差而对流,远看如热气蒸腾,所以又叫“阳焰”(或阳炎)。这种“阳焰”远看也十分象水面的形象。但不管叫什么,它们都是假象幻相。一经走近,便迅即消失。 这种海市蜃楼式的“野马”与尘埃有联系吗,看来我们要回到印度的源头。原来,海市蜃楼式幻象梵文名叫(marici),据,,梵英实用词典,,(THE PRATICAL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marici一共有四种意思:?光线;?光粒;?光;?海市蜃楼。与我们有关的含义有两个。其一是光粒(A 61particle of light);其二为海市蜃楼(mirage)。这样我们知道,梵文“野马”(marici)原本就有幻象和微粒两种含义。现在,也许我们可以对颜洽茂氏的结论有一个回应:“野马”既指“幻象”也指“尘埃”(“微粒”)。 虞羲把野马和尘埃连用是有根有据的,并非想当然。特别是,在虞羲的诗句中,野马与尘埃还未必是一样的东西,否则他不会说“野马杂尘埃”,而这正与野马梵文的原意完全一致。汤用彤在其名著,,印度哲学史略,,中梳理胜论派极微学说时说:“„„而印土现传另有多说。如一谓第二子微由两极微成,第三子微由二子微成,余以类推。二谓第二子微由两极微成,第三子微由三第二子微 62合成,第四子微由四第三子微成,余此类推。第二子微仍无方分 ,第三子微大 63如日光中之野马。”据此我们知道,“野马”(marici)是人可感知的最小的存在物。上述,,梵英词典,,把marici释为光粒(particle of light)就是 60 ,,大智度论?初品中十喻释论第十一,, 61 参见Vaman Shivram Apte:<< THE, PRATICAL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P774,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 1965 62笔者按:“方分”就是“方位和大小”,“无方分”意即感官无法感知的存在,是印度思想中一特殊的术语。 63 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载,,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119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4同样的意思。光粒(particle of light)是指光本身所含之微粒,谁还能比光中所含之微粒更细吗,所以“野马杂尘埃”是说阳光中之微粒与空中扬起的尘埃混杂在一起。虞羲是南朝齐梁间人,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最繁荣的时期,印度的其它思想学术对中国士人有影响是情理之中的事。从另一方面这说明虞羲对印度学术的把握是到位的。 ,,庄子,,中“野马”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从野马本身的意象出发,崔譔把“野马”理解成“天地间气如野马驰也”,给人的感觉是不着边际。“天地间气”与“野马驰”之意象似乎并无关联。,,吕氏春秋?明理,,有一段对云的描写: 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其名曰天衡,有其状若悬旍而赤,其名曰云旍,有其状若众马以斗,其名曰滑马, 65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 刘武认为崔譔的野马指的就是与,,吕氏春秋,,中“滑马”相类似的“云 66气”,并因此把,,庄子?逍遥游>>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理解为鹏所凭借而飞的空间的三个层次。虽然不失为一说,但把尘埃理解为一层,把生物气息理解为尘埃下的一层实与常理相背,也与事实不合。另外,上引,, 67吕氏春秋,,中对各种云象的描写是指的一种乱世的景象,常态中并不可见,用这样乱世的意象来比况逍遥中的大鹏似乎也不可理喻;且“滑马”不是“野马”,“众马以斗”的形象与“野马驰”也相去甚远。特别是,这样的理解与上下文的关联仍过于牵强。(详见后)把“野马”解成“云气”似乎并不成立。 司马彪和成玄英把“野马”解为“泽气”,更加不知所云。如上引成玄英所说:“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状如奔马。”薮泽之中时有雾气流连,此为真,但状如野马却似乎是成玄英的“一家之见”。从义理上,这种理 64笔者按: 这里的“光粒”有点类似现代物理学中的光子,当然这是古印度人的认识。光子不可见,而古印度人的光粒则又是最小的可见之物。 65 (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吕氏春秋>>第99,1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66 参见刘武:,,庄子集解补正,,第4页,中华书局,1987年。 67 参见(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吕氏春秋>>第99,1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解也十分局促。正如刘武所说:“司马与成仅就泽气言,与上之‘九万里’,下 68之‘天之苍苍’不相应矣。” 郭象把“野马”解为“游气”。但为何种游气,则语焉不详。如果把游气理解成上述旷野中的热气,则似乎可得正解。但郭象随即又把此“游气”说成是 69“鹏之所冯以飞者”,则我们仍然难以把握他的“游气”究为何物, 需要指出的是,崔、郭、司马与成四家对“野马”的解释从来未提及古文献以资参照。我们似乎也不必对他们的理解太过强从。不过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崔、郭、司马与成四家要对“野马”作这样的解释,他们不可能信口开河,必定有其原因。笔者在此作这样的假定:或许<<庄子>>内篇的作者是一个精通梵文之人,他知道marici至少有“幻象”和“光粒”两层意义,而“野马”是当时汉语中对marici的常用汉译。他于是就也借“野马”这个词来表述的marici中“最小可见之微粒”义。而崔譔,向秀(郭象注大多来自向秀注)似乎并没有明 7071白这里面的奥妙。在他们的时代以“野马”表示“幻象”是常解,当他们看到“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时,肯定一时难以明白“野马”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把它解为“幻象”肯定不行。但既然“野马”这种幻象是由太阳照耀下高温形成的空气对流所成,它本身是活动的“热气”,是“阳焰”,他们于是把“野马”理解成“游气”、“天地间气”,这也可算是“情理”之中;而司马彪和成玄英则进一步诠释成“泽气”,却似乎像龙树所说是“无知之人谓之为水”了! 从义理上说,唐宋以来囿于郭象把“野马、尘埃”理解成“此皆鹏之所冯以飞者”的影响,强把“野马”解为“游气”,遂使文意曲折难明。现把“野马”按其本来的面目理解成“最小的微粒”,则文意豁然朗现。野马为最小可见之物,野马与尘埃,与上面的“不知其几千里也”之大鹏适成对照,则文章上下文意贯通,义理切合。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此言野马尘埃,亦物之能飞者,然必待 68 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第4页,中华书局,1987年。 69 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第2页,中国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 70 向秀一生跨魏晋两代,但他的<<庄子注>>据王晓毅考证形成于西晋前期(参见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第237页,2003年。)西晋公元265年开国,如此则向秀的<<庄子注>>大约晚于支谶的<<道行般若经,,一百年。 71 魏晋时代是佛教大兴的时期,汤用彤先生屡有提及,并曾以专门篇幅来阐述佛法在魏晋兴盛的原因。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载<<汤用彤全集>>第一卷第142,144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生物以口吹嘘之,而后能飞,以喻鹏飞亦必待大风海运(浑)而后能举其体。然而两者所待,大小不同。生物一息之吹,野马尘埃即因之以浮游,所待者小,体小故也。鹏非大风海运,不能自举,所待者大,体大故也。本篇屡以大小对照, 72此亦宜然。”由此看来,<<庄子>>内篇的“野马”指的就是印度思想中“最小可见之微粒”,,,庄子?逍遥游,,也即,,庄子,,内篇应是佛教著作,,道行般若经,,汉译后的作品。 也许有人要问,有没有可能是先有,,庄子?逍遥游>>的“野马”,而后 73佛经再采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历史上所谓“连类”、“格义”就是如此。笔者认为,从上述情况分析,不太可能是,,道行般若经,,等佛经借用,,庄子,,中“野马”这一意象词。前面我们说过,,,道行般若经,,等佛经中的“野马”几乎都表“幻象”之意,而,,庄子?逍遥游>>的“野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理解成“幻象”。这种情况恰好表明,,道行般若经,,译成汉文时,当时的,,庄子,,文本中并没有“野马”这一意象词。试想如果当时的,,庄子,,中有“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而这里的“野马”与“幻象”意毫无勾连,那支谶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汉词来表达他想说的“幻象”之意。不管怎么说,如果情况确实如此,支谶或他的助手绝不会用“野马”来表达他想要说的“幻象”之意,因为这样做的话,唯一的结果是增加混乱,使人们理解佛经徒添麻烦。这绝不是一个致力于传播佛经的人所希望看到的。 五 “蝶”字和“鹏”字不见于先秦及前汉 ,,庄子,,内篇,,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的故事享誉千年。其文曰: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遍查现有文献,除,,庄子?齐物论,,外,先秦文献中并无一“蝶”字,整个前汉的文献也无一“蝶”字。以现存的文献看,最早出现“蝶”字的是许慎 72 闻一多著,李定凯编校<<周易与庄子研究,,第94,95页,巴蜀书社,2003年。 73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册第604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 74的,,说文,,,作“蜨”字(或作“蛱”字)。许慎为后汉人,与马融大致同时。 具有指标意义的是,西汉及东汉前期极力渲染都城富丽堂皇、风光水色的作 7576品如班固的,,两都赋,,,杨雄的,,甘泉赋,,,司马长卿的,,子虚赋 77,,和,,上林赋,,,张衡,,西京赋,,和,,东京赋,,和,,南都赋 78,,均未见“蝶”字出现。而这些歌颂体赋中对当时见到、听到乃到想到的鸟兽虫鱼无一不极尽描绘之能事,但却只字未提后世常见的“蝶飞莺舞”、“蜂乱蝶舞”等风景描写时带“蝶”的常用词。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还不够细致,对一些与日常生活和人类生存关系不大的物类还未引起足够的纯审美观察。一个不算大胆的猜测是当时语境中并无“蝶”这个词。据记载,西汉闾里书师编纂当时的词典,,苍颉篇,,时,总共收录的字才3300个(含重复 7980字)。而现在一本普通的<<新华字典>>就有11100个单字。与汉时的<<苍颉篇>>相比,已三倍于前,不用说以包罗6万余字的,,汉语大字典,,了。据此可知,很多后来出现的字词在先秦时并不存在,象“蝶”字这样的审美或学术意义多于实用生活意义的词在秦汉之时未出现是完全可能的。 “鹏”字与“蝶”字情况类似。<<庄子?逍遥游>>一开始就说: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为<<庄子>>内篇中极为突出的一个形象,没有这“不知其几千里也”的大鹏,<<庄子>>也许就不成其为<<庄子>>了。但像“蝶”字一样,“鹏”字在中国 74 (后汉)许慎撰,(宋)徐铉定<<说文解字>>第280页,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63年。 75南朝梁)萧统编,海荣 秦克标校<<文选>>第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6南朝梁)萧统编,海荣 秦克标校<<文选>>第45,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7南朝梁)萧统编,海荣 秦克标校<<文选>>第49,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8南朝梁)萧统编,海荣 秦克标校<<文选>>第10,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9<<汉书?艺文志>>:“<<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汉兴,闾里书师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皆《苍颉》中正字也。《凡将》则颇有出矣。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顺续《苍颉》,又易《苍颉》中重复之字,凡八十九章。臣复续扬雄作十三章,凡一百二章,无复字,六艺群书所载略备矣。《苍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敝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故,并列焉。”(汉)班固撰,赵一生点校<<汉书>>第58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80 参见<<新华字典>>1990年版之<<说明>> 文字史中,出现也甚晚。以目前的资料看,除<<庄子>>本身外,最早出现“鹏”字的文献为后汉未年王符<<潜夫论>>卷七的<<释难>>篇,其词日:“是故大鹏之 8182动,非一羽之轻也。” 其次出现在曹植的<<玄畅赋>>中,再后<<嵇中散集>> 83和<<晋书>>都有“鹏”字出现。“鹏”与“蝶”一样,主要伴随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产生,出现在后汉末年,实属常态。也许我们可用一个反证法来证明它的晚出。西汉<<淮南子>>中有云: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澹,草木不摇,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还至其曾逝万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之疏圃,饮砥柱之湍濑,邅回蒙汜之渚,尚佯冀州之际,径蹑都广,入日抑节,羽翼弱水,暮宿风穴,当此之时,鸿鹄鸧鸖莫不惮惊伏窜,注喙江裔,又况直燕雀之类乎,此明于小动之迹,而不知大节之所由者也。如果当时的语境中已有<<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的形象,大概淮南子们没理由不用鲲鹏而用凤凰。现在<<淮南子>>未见“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而只见意境极为普通的吉祥的标志“凤凰”,由此可以反向推论,<<淮南子>>时当时的语境中尚没有“鹏”字。 81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第325页,中华书局,1985年。 82 (魏)曹植:<<曹子建集>>卷一,资料来自中山大学<<四库全书>>网络版 83 资料来自中山大学<<四库全书>>网络版
本文档为【从字词发生史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时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37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8
浏览量:24